琴书也知道这种奏折呈上,皇帝是要下发大臣传看的,能不能说动大多数人,尤其是皇帝,是个问题。所以谦虚求教:“有不妥的地方,请大哥指出。我这人做事,不做则已,要做就要做好,自己人尽管直言。”
“也好。”庭霜看他如此实成就直说了。“奏折这种文件不可以文害意,要直奔重点,象你这‘哀鸿遍地,悲生民之蒙难,孤蓬自振,涕横坠而弗禁。’骈四俪六美则美,但是奏折却不是让你抒情的地方。”
前世里他阅遍网文,深知一篇文要抓住读者,直攻读者萌点最是重要,作者四十五度望天抒情算个毛啊?要打动皇帝,什么表忠君爱国之心,抚民悲乱之痛,百姓如何受难,叛军如何可恶,他要看的不是这些。什么军饷如何难筹,筹不到军饷会如何士气低落引起变乱啥的,皇帝又不是傻子,这些东西你不说他也知道。他要看的不是你多么辛苦多么忠义爱国,办事会遇上哪些困难,他要的是你拿出解决困难的法子,而且这个法子要能落到实处,要能起到实效。而不是大话空话,什么向臣民宣之以忠义,鼓励捐输啥的,忠心又不能当饭吃。
庭霜这么一说,琴书领会了精神,把底稿删节,开篇直奔主题,就是怎么筹军饷,一是发行国债,按时还本付息。
二是征收商税。征收办法是,按营业额征厘金,小本生意者免征。对民生相关极大的粮食和盐税不征。厘卡不得重复设置。
庭霜又让加了一条,此筹款方案是战时方案,战后酌情取消。之所以加这一条,一方面是他是朝廷的防腐力度不信任,害怕征来的钱白便宜了贪官。另一方面是怕受到太多阻力,如果是临时应急方案,遇到的阻力会小一些。
最后的定稿写完,庭霜又看了一遍,嗯,直来直去,没有文采,却是重点突出论据充分,很不错了。
“哎,听说写这东西,如果不小心犯了讳会杀头的。”庭霜又提醒了一句。奏折这种文件怎么写讲究很多,除了不能有歧意,不能有错别字,善留回转余地啥的,还有一定的格式绝不能错,比如逢皇帝太祖之类的字眼要抬高一到二或是三格什么的,如果不小心写皇帝或先皇帝的名讳有杀头的可能,总之,庭霜很担心。
琴书一笑:“放心,这个我懂,宝哥让我留下帮你处理文书就是考虑到了这些。”
庭霜想到他在探花身份入翰林院做编修,常接触这些文件,应该是比较熟了,暂时放了心看他怎么弄。
琴书拿出准备好的奏折,凡奏折都是以黄绫做封套,里面是白纸,往上写内容,写完签名,然后拜折发出就行...
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