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昭邪邪一笑,抱着她如鬼魅般闪上后山,在山间奔得一阵,跃上一棵大树,正要将江慈放于树枝间,却被她紧紧揪住胸前衣襟,浓烈的酒气薰得他眉头微皱,便欲将她的手扳开。
被卫昭这么抱着在夜风中奔了一阵,江慈醉意愈浓,眼前一时是卫昭俊美无双的面容,一时是裴琰可恶的笑脸,她渐感迷糊,盯着卫昭看了片刻,身子一软,靠上他肩头,喃喃道:“你,为什么总是欺负我?”
插入书签
------------------
作者有话要说:
某楼是体育比赛爱好者,奥运期间不定期更新,当然,不会超过两日一更。
衷心祝愿奥运会开幕式圆满成功!
四十、微波狂澜
卫昭一愣,江慈又打了个酒嗝,卫昭满面嫌弃之色,拍上她的面颊:“你醒醒!我好不容易才将裴琰和暗卫引开,我们说话的时间可不多!”
江慈朦胧中觉裴琰又在欺负自己,猛然将他的手拂开,怒道:“我说了,你不要再欺负我,大不了我这条小命不要,咱们一拍两散!”
卫昭眼中隐有怒意,慢慢扬起手来。江慈却又一把将他抱住,伏在他胸口低低道:“我承认,我好吃,又懒,又贪玩,也没什么本事,可你,也不用这么瞧不起我,这么欺负我。其实,咱们是半斤八两,谁也别看不起谁!”
她紧紧揪住身前之人的衣襟,喃喃道:“我虽然好吃,可从来不白吃人家的,邓家寨的大婶嫂子们若是给了好吃的东西给我,我总要为她们做些事情,就是在你相府中住了这么久,你不也吃过我做的饭吗?
“我虽然懒,可该我做的事情,我还是会做的。柔姨去世后,师姐有半年都不开心,我为她洗了半年的衣裳,做了半年的饭,还给她唱歌,给她讲笑话,晚上,我会赖着和她睡在一起,等她睡着了我再睡。
“你说我笨,说我贪玩,没本事,我一个山野丫头,要你那么大的本事做什么?我又不想杀人,又不想要什么功名利禄,更不想享什么荣华富贵,我只想回到邓家寨,回到我自己的那个小院子,每天养养小兔子,喂我那几只小山羊,这也有错吗?你凭什么瞧不起我,凭什么欺负我?!”
卫昭的手渐渐放落,低头看着江慈,眉头微皱,又拍了拍她的面颊:“时间不多了,你快醒醒!”
江慈却突然抽噎,泣道:“亏你是堂堂相爷,只会欺负我这个小丫头,我看,你比那没脸猫萧无暇还不如!”
卫昭愣了一下,嘴角渐涌笑容,凑到江慈耳边轻声道:“是吗?那你说说,为何我会不如那没脸猫萧无暇?”
江慈扬了扬手:“论长相,你不及他,论人品,都不是什么好人,自然不用比较。但他有一点,要好过你甚多!”
“你倒说说,哪一点?”
“他比你活得真实!他坏就坏,不加掩饰。不象你,人模狗样,外表装着正经,一副为国为民的样子,实际上今天算计这个,明天提防那个。人前一套,人后又是一套,在那些大小姐面前一本正经,偏在我这小丫头面前动手动脚,你说说,你算什么男子汉大丈夫!”江慈越说越是气恼,语调渐高:“我武功是不如你,可也不能任你欺负,你若是再敢欺负我,我就―――”
卫昭轻抚上江慈面颊,悠悠道:“你就怎样?说来听听。”
江慈猛然偏头,奋力咬上卫昭的手指,卫昭急速抽手,仍被她咬出了一条血印,他怒哼一声,揪住江慈头发,将她的头向树干撞去。
江慈本就醉得一塌糊涂,胸口堵塞,极不舒服,被这一撞,顿时翻江倒海,先前吃下的“叫化鸡”便悉数吐在了卫昭身上。
卫昭恼怒至极,欲待将江慈推下树梢,甫按上她的肩头,又慢慢将手收了回来。他屏住呼吸,将秽臭的外袍脱下,又点住江慈|岤道,将她放于枝桠间,如暗夜幽灵般闪下树梢。
江慈头中眩晕一片,迷糊中听得那人重返身边,一股真气由背后透入,激得她再度呕吐,直至吐得胃中空空、全身无力,方渐渐止住。
她茫然抬头,此时一弯弦月挂于天际,她慢慢看清眼前之人,笑了笑:“你也来欺负我吗?”
卫昭冷冷道:“你这黄毛丫头,我还没兴趣欺负!”说着举起手中水囊,向江慈面上泼去,江慈顿时被淋得满头是水。寒水刺骨,她又已吐尽胃中之酒,渐渐清醒,靠上树干,半晌后低声道:“我等你很久了。”
卫昭将水囊放下,冰冷的目光如两把寒刃:“说说,认不认得我是谁?”
江慈一哆嗦,轻声道:“星月教主,萧无暇,光明司指挥使,卫昭卫大人。”
“记不记得我上次说要你指认谁是星月教主?”
“记得,姚定邦。”江慈抬起头:“他要出现了吗?”
卫昭轻轻点头:“你听着,武林大会选举新盟主的时候,他会出现。他长相俊美,身高和我差不多,额间有一小小胎记,状似梅花,十分明显,你一见便会认得。待他说几句话,你就装出震惊神色,悄悄告诉裴琰,说他就是当日树上之人。”
江慈挪了挪身子:“看来你已经布好局,让裴琰怀疑到他了。”
卫昭凤眼微微上挑,右手食指慢慢勾过江慈面颊:“当然布好局了,不过真得多谢你大发善心,滥充好人。”
江慈一惊,似有什么真相近在眼前,却又隔着一层迷雾。见她面带疑惑,卫昭笑得有些得意:“不妨告诉你吧,“杂耍节”那日那两个刺客,是我找来的。当然了,我并不是想取你性命,只是让他们假装刺杀于你,然后故意留下线索。”
江慈渐渐明白:“那线索,必定是指向那个姚定邦了。”想起那日惊险,她不由抚了抚手臂。
“你倒不笨。”卫昭呵呵一笑:“我本也没想让她伤到你,是裴琰心狠,故意让你受的伤。”
江慈面色渐转苍白,咬住下唇,望着卫昭。卫昭冷笑道:“你还真是缺心眼啊,裴琰若真看出不对,要护着你,以他的身手,怎么可能让别人伤了你?他是故意让你受伤,好让你死心塌地地跟着他,不敢再起逃走的念头。”
江慈木然望向山下的长风山庄,望着那满园的灯火,良久,笑了一笑。
卫昭也回头看了看长风山庄,又转头向江慈俯过身来,右手抚上她的咽喉,冷声道:“你要记住,若是没有解药,半年之内,你就会弯腰驼背,肤如鸡皮,老态龙钟,然后在漫长的痛苦中等死,你可不要坏了我的大计,还有,这两天不许再喝酒乱说话,记住了吗?!”他手指用力,抬起江慈下巴,审视了她片刻,啧啧摇头: “裴琰怎么会有兴趣对你这小丫头动手动脚,倒是有些意思!”
江慈正待说话,忽被他右臂抱起,落下树梢,风声从耳边刮过,不多时,便回到北墙根。
卫昭听了听周遭动静,微微而笑:“裴琰啊裴琰,这一局棋,看咱们谁笑到最后!”说着他右手运力将江慈一抛,江慈急忙提气拧腰,自墙头跃过,轻轻落于院中。
她虽吐尽胃中之酒,又被泼冷水,逐渐清醒,却仍有些头晕,遂慢慢走至院中树下,呆然而坐,也不知坐了多久,脚步轻响,裴琰步入院中。
裴琰负手行到江慈身边,看了看炭盆中的酒壶,闻到江慈身上酒味,摇了摇头:“你别的本事没有,喝酒的本事倒是不赖!”
江慈猛然站起,目光清冷如雪,直视裴琰,缓缓道:“相爷,希望你说话算话,我替你认人之后,你便给我解药,放我离去,从此我们,宦海江湖,永不再见!”说着转身向屋内走去。
裴琰面色平静,看着江慈的背影消失在门后,负于身后的双手,十指慢慢掐响。
十一月初十,黄道吉日,诸事皆宜。
这日天气阴沉,风却不大,长风山庄前仍旧搭起高台,摆下席位,这几日陆续到齐的各门派弟子及前来观礼的江湖人士将庄内庄外坐了个满满当当,人人神情兴奋,摩拳擦掌,等着观看这武林乃至整个华朝上百年来难得一见的盛事。
江慈早早起来,换过侍从服饰,将眉毛画浓,脸上抹上一层淡淡的灶灰,紧跟在裴琰身后,周旋于各宾客之间,热闹喧哗的景象让她想起三个月前的武林大会,只是,当初看热闹、长见识的心态,此刻荡然全无。
她用心看着每一位武林人士,却不见额头有梅花印记之人,想来卫昭会想法子令那人在适当的时候出现,遂按定心思,跟着裴琰踏上高台,立于他身后。
天上云层甚厚,压得极低,青白混杂,一派山雨欲来的态势,但因长风山庄背北向南,北风尚不甚急,只是沉沉的云垛让人凭生压抑之感。
辰时末,锣声“铛铛”敲响,高台上下,近千人鸦雀无声。
少林慧律大师披金缕袈裟,稳步行到台前,轻施佛礼,沉声道:“我武林各门派今日齐聚长风山庄,蒙裴庄主盛情款待,各位同道好友赏面驾临,实乃武林一大盛会,希望各位同道本着仁心善意,公平竞争,遵守比武规则,圆满地选出下届武林盟主。”
他话音甫落,台下已有数名豪客嚷道:“具体规则如何,大师快快公布吧。”
慧律轻颂一声“阿弥陀佛”,一名僧人捧过一盘竹签,慧律道:“根据上次议定的规则,由各大门派推举一位候选者,通过德行、智慧、武艺三轮角逐,最后胜出者,即为下任武林盟主。现在各候选人已定,共计十六人,这十六人通过德行和智慧两轮比试之后,由八位公推的武林名宿进行评定,每轮比试按评定优劣淘汰最后四名,剩下的八人分成两组,抽签后进行武艺比试,胜者再抽签进行下一轮比试,最后胜出者,即为下届武林盟主。”
台下一片“嗡嗡”议论之声,十六人鱼贯上台,立于慧律身后。
群雄一一看去,十六人之中,既有某些门派的掌门或教主,也有一些门派的掌门弟子,还有些门派推出的是在军中任职大将或副将的弟子,少林派出的便是其在军中任职大将的俗家大弟子宋宏秋。队伍最末,一女子执剑而立,与其余之人稍稍拉开些距离,风姿娴雅,神韵清秀,肤白如玉,目寒似冰,正是江湖第一美人“青山寒剑”简莹。
慧律正待一一报出参选众人名号,忽听得一人朗声道:“慢着,我有异议!”
众人转头望去,只见一中年儒生分众而出,行到台前向慧律见礼:“慧律大师!”
慧律认得这人是“河西铁扇”袁平,在河西一带清誉极佳,为武林名宿,与高氏一族来往甚密,得罪不得。忙合什还礼:“袁大侠有何异议,不妨直言。”
袁平微微一笑:“敢问大师和各位掌门,近百年来,武林盟主,起何作用,又身负何种使命?”
慧律面色不变,道:“上百年来,武林盟主,领袖群雄,调停各个门派的纷争,融解正邪之歧见,鼎剑兼顾,平衡着朝野间的力量,为我武林同道谋最大之福祉。”
“河西铁扇”袁平点了点头:“那我斗胆再问大师,我朝上百年来,历任武林盟主是不是定要协调各门派在军中和朝中任职弟子之间的关系,并助朝廷平息战火,守疆卫国,浴血沙场?”
慧律缓缓道:“正是。”他心中暗惊,却又有些冷笑,台上台下这上千人,只怕无人不知,这个只是武林盟主摆在台面上的光环,若真说起这盟主的任务和好处,怕是谁都心知肚明,却谁也不会摆出来说明挑穿的。
自古以来,穷文富武。华朝又是以武立国,上百年来军中武将大多出于各大门派,武林势力在朝中和军中盘根错节,从而也让各武林门派在各地势力雄大,有时甚至州府大吏见了各地的掌门人也只能执后辈之礼。以少林一门为例,名下的田产山林不计其数,其俗家弟子更是遍及天下,只要是持少林度牒的僧人下山行缘办事,普通官吏都不敢轻易得罪。
立朝以来,一直是裴氏以中立者的身份来执掌盟主一职,也平衡着朝野间的关系。裴琰这一辞职,等于将一个巨大的诱惑摆在了众人面前,谁能当选这个盟主,谁就能名正言顺地指挥各门派,也能最大限度地为本门争取利益。至于保疆卫国、平息战火,那更是聚敛财富的最快途径,只是如何聚敛财富,谁都不会摆出来说穿罢了。所以少林此次派出竞选这武林盟主的,便是俗家大弟子、西北军中大将宋宏秋。
慧律面色阴晴不定,袁平则冷笑一声,手中铁扇举起,一一指向台上候选之人:“现在台上候选人之中,有僧有尼,有道有姑,更有年轻女子,敢问大师,如若是这些人当选武林盟主,又如何能协调好军中大将和朝中大吏?又如何能够亲上战场,浴血沙场,守疆卫国?!”
慧律一愣,未及出声,台下一女子清亮而愤怒的声音响起:“袁大侠太过无礼,敢这般瞧不起我们女子!”众人转头,只见一绿衫女子缓步上前,英气勃发,怒视袁平,大部分人都认得她,正是青山弟子,洪州“宣远府”的小郡主何青泠。
四一、风波迭起
袁方并不气恼,淡淡道:“原来是郡主娘娘!”
何青泠柳眉一竖:“袁大侠,我敬你是前辈,你不要逼人太甚!我现在不是什么郡主娘娘,而是青山门下弟子何青泠!”
袁方负手望天:“那又如何?你总是女子,你们青山门下也全是女子,你们难道能从军入朝吗?难道能象历届武林盟主一样,平衡朝野间的力量,并在战火起时,能亲上沙场杀敌,带领七尺儿郎驱除敌虏吗?!”
“为何不能?!”何青泠直逼向袁方:“你们男子能做到的事情,我们女子一样可以!本朝又不是没有女子上沙场的先例,袁大侠难道忘了,我朝开朝时的圣武德敏皇后,不就曾亲率娘子军血战承文关,连夺六城吗?”
袁方微笑道:“圣武德敏皇后的英武事迹,自是人人知晓,但那是立国之初,形势不同。近百年来我华朝再未出过女子入军杀敌,现在的主要敌手又是桓国,桓国人一向将女子视如草芥,若是我华朝再派出女子任武林盟主,上战场指挥千军万马,岂不是让桓国人笑话我华朝男子无能,影响我军心士气?!”
台上候选人中一人应道:“袁大侠说得有理!我们这些将领在前线出生入死,其中的艰难,岂是你们这些小女子能够想象的,更别说来指挥我们!小丫头速速退下,不要再浪费口舌,耽误大家的时间!”
何青泠望向那人,认得他是昭山派掌门大弟子史修武,为薄公麾下第一猛将,又素与自己的兄长―――“宣远侯”何振文不和,兄长当年在新郡一带作战,就是被其在背后捅了阴刀子,险些兵败身亡,若不是裴琰哥哥率长风骑及时赶到,只怕现在自己已是家破人亡。
她心头火起,身形腾纵,跃上高台,怒视史修武:“史将军如此看不起我们女子,那咱们就刀剑说话,比比高低,胜者才有资格继续站在这台上!”
何青泠此话一出,台下顿时哄堂大笑,史修武更是笑得极为得意。何青泠有些不明白,耳边听得台下传来一阵阵污言秽语,诸如“高低上下”之类的话,眼角瞥见端坐于椅中的裴琰也是俊面含笑,不由恼羞成怒,“呛”地拔出腰旁长剑,却听师父严厉的声音传来:“青泠!休得胡闹!”
何青泠跺了跺右脚:“师父!”
青山掌门程碧兰面色冷峻,但心中却着实有些为难。何青泠虽说话行事有些莽撞,却是为了维护本门利益。若真如那袁方所说,僧尼道姑、女子之流无法协调朝中、军中各门派弟子间的关系,那大弟子简莹将无法参选盟主,而且照这种形势下去,青山一派在武林中的地位也将一落千丈,但袁方提出的理由,又让人有些无法反驳,眼下也只能借着弟子何青泠一顿胡闹,看能不能堵了这袁方的嘴。
想及此,她淡淡道:“青泠,这里是武林大会,万事自有各门派掌门人、各大名宿、朝廷大员做主决定,你速速退下吧,休得使郡主脾气。”
何青泠生平最计较的便是别人指她自恃郡主身份而“横行霸道”,这话此刻尽管出自师父之口,却也令她愤愤不平,不由指着那史修武转向袁方冷笑道:“袁大侠,你说僧尼道姑、年轻女子不能当选盟主,我看,象史将军这般任职军中大将之人,更无资格担任此职。”
袁方轻“哦”一声,手中铁扇“啪”地一声倏然张开,悠悠道:“愿闻其详。”
“敢问各位,裴相先前为何要辞去盟主一职?”何青泠转向台下上千人朗声问道,不待有人回答,她抢道:“正是因为裴相任了左相与剑鼎候两职,既要处理政务,又有了军职在身,这样一来,便失了他作为盟主必须具备的中立性,不再适合担任盟主一职。”
她环视台下群雄,侃侃道:“盟主一职,最重要的是协调各门各派的纠纷,平衡朝野关系,为我武林同道谋最大福祉,这样方能令群雄信服。可若是象史将军这样的在朝大将当选盟主,试问史将军,一旦朝野之间关系紧张,您又偏向哪一方?是以盟主身份调停纠纷,还是以大将身份继续听从兵部指令呢?”
慧律上来道:“郡主,您多虑了,按照先前议定的,凡是军中或朝中人士当选盟主的,自当辞去军职和官职,只有战火起时,才能再担任军职。”
何青泠再是一笑:“即便如此,那我再请问一句,现在在台上的十六个门派之中,除去我青山、峨嵋、素女门、碧华斋都是女子,普华寺、玉清宫均为出家人,未收俗家弟子,其余各门各派均有弟子在朝中或军中任职。若是这些门派之人当选盟主,他们是不是不但应该辞去军职或官职,还要从本门派中脱离,方能保得中立身份呢?”
何青泠话说得有些隐晦,在场上千人却均听懂了她言中之意。武林上百年来积累下来的门派之见、正邪之分,这些年来隐有加剧之势。裴琰甩手而去,若是没有一个让人信服、不偏向任何一方的盟主出来调停纠纷,一旦失控,影响的不仅仅是整个武林,还关系着天下大势。
若是由某一门派的弟子执掌鼎耳,而其又偏向于该门派,万事只为本门利益考虑,那么只会令矛盾激化,到时的乱局,可就不是盟主这个名头、这一个人的力量可以完全控制的了。
可现在,各门派推出一人,全力支持他抢这盟主一职,本就是为了替本门带来更大好处,若是让其就任盟主后宣告脱离本门,那还有必要支持他去竞选盟主吗?
众人未及细想,袁方将手中铁扇一合,拍手道:“郡主娘娘这话讲得精辟,也正是袁某今日为何要提出异议的原因。”
何青泠未料袁方又帮自己说话,语气便放缓了几分:“袁大侠请说。”
慧律正待插话,袁方已转向台下上千群雄大声道:“八月十二武林大会,袁某因有事未曾出席,后来听闻裴相辞去盟主一职,由各大门派推选一名候选人角逐此职,便觉事有不妥。”
台下数十人叫道:“有何不妥,袁大侠快说吧。”
“我武林之中,不但有这十六大门派,还有许多小门小派,也有一些武林世家,更有不少独行之人。天下之大,能人异士众多,精擅技击之人更是不胜枚举,若论艺业,绝不比现在台上之人要差。为何盟主一定得从这十六大门派中产生,而夺去其余之人的角逐资格呢?若论到盟主的中立性,岂不是这些人更有资格吗?!”
“袁兄此?br />
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