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说两位老爷,有访客。 ”
==============
俺昨天买了两只小龟龟,本来犹豫着给小攻取名小狼、小受取名小兔,还在犹豫时,作者群里的某位说:日本人的名字可不就是适合乌龟嘛!
于是,名字就这么定下来了。
第二部 第十章
来访的不是别人,正是村里新请的那位段夫子。
段夫子单名一个清字,郧县人。当初韩溪远给村里的私塾捐钱修葺的时候在郧县看到他在街上摆摊卖字画,韩溪远见他谈吐不凡,就聘请他来秀山村当夫子。
段清十八便中秀才,可惜家道中落,身无分文无法进京赶考。只能写些字画,勉强度日。到秀山村教书,不但不用担心温饱问题,韩溪远每月还给他月钱。
夏生一听来访的是他,立即向韩溪远要求也要去见客。韩溪远到没想太多,揽着他进了客厅。
客厅里,书生一身蓝色长衫,正端着茶细细的品味。听到脚步声,连忙起身,对韩溪远两人做了一个拱手礼。
“小生见过韩老爷、韩夫人。”
韩溪远示意他不用多礼,带着夏生做到首座。
前两次夏生都没怎么细看这人,这次坐的进,便仔细打量起来。这个段清说实话长得不错,一张脸五官称得上英俊,加上一身的书生气,是那种古代民间故事里最受欢迎的男主。
段清被这么明目张胆的看着颇为尴尬,韩溪远端起茶,轻咳了两声,问道:“夫子,请问前来所谓何事?”
惊讶于韩溪远的直白,段清愣了一下,还是回道:“韩老爷,段某此次前来是为了辞去夫子之职。”
韩溪远有些惊讶。
段清解释道:“今年夏至之初便是科考,段某想去应试。此去京城要费月足,待放榜也是秋末,因此只能辞去夫子之职。”
韩溪远点点头,说:“我知道了。”然后让韩意去拿了十两银子给他。
“这些是送与夫子的盘缠。”
段清一脸惊讶,推辞不下,最后只好收下。离去前还再次道了谢:“再造之恩,没齿难忘!”
段清一走,韩溪远便放下手中的茶碗,戏谑的看着夏生:“怎么?对方脸上有什么吗?看的你如此入迷。”
夏生看着他似笑非笑的表情打了个激灵,连忙讨好:“他长得什么样也比不上你好看……”想起前几次韩溪远的“惩罚”,赶紧挨到他身边,低声把那天不小心看的事叽里呱啦全说了。
原本想着段清来秀山村不过才一年功夫,虽然自己每月都有给月钱,可是那些积攒起来根本不够进京的路费。听了夏生这么一说才知道居然有这样的内幕。
没想到外表老实,为人甚至有些迂腐的段清居然会做出这种事情。
“你还给他十两银子……”夏生一脸“给的好不值”。
韩溪远轻笑,知道夏生是心疼他辛苦赚的钱。奖励似的在他脸上亲了一口,“不要想太多……你现在应该把所有心思都放在我们的婚礼上。”
夏生脸蛋红红,想要挣脱他的钳制,奈何对方力气比他大的多。只能被抱着吃嫩豆腐。
两人也不顾有没有人会进来,肆无忌惮的晒甜蜜。送段清出门回来的韩意一进来就看见这么火热的场景,脚停在半空中都不知道是该进来还是出去了。
等两人在客厅里甜甜蜜蜜完出来时,见到韩意涨红着一张黝黑的脸站在门外的走廊里,脸红脖子粗的。
韩意找夏生是为了做青团子的事。
在湖州府,清明节当地有做青团子的习俗。用艾草和糯米做成的,看上去碧绿清亮的团子,带着青草的香味,吃在嘴里带着微微的苦涩。
夏生要做的青团子有两种,一种是和当地人一样,用艾草捣出汁水后和着捣成糍粑的糯米揉在一起,然后中间加入香甜的豆沙馅蒸熟。
艾草捣汁前先用开水煮过,然后用清水多洗几遍。这样做出来青团子几乎没什么苦涩味,加上中间甜软的馅料,清河等一众小孩倒是十分喜欢。
另外一种是根据夏生前世家乡的方式做的青团子。用的不是艾草,而是鼠曲草。鼠曲草是一种能食用的野菜,摘去嫩叶,用开水稍微焯一下。拧干水后切成碎末,拌着盐、鲜粉,再加入糯米粉一起和好。和好的青团子一样上笼屉蒸熟。这样做出来的青团子软糯可口,老少皆宜。
青团子是清明节扫墓必有的祭品,当地人觉得艾草可以驱邪也可以通灵。用艾草做的青团子可以直达先祖们所在的世界,现世的人吃了也有驱邪保福的作用。
到了清明,早上忽然飘起了细雨。
因为温言雅他们算不上是韩家人,所以都留在家里没有跟去。夏生和韩溪远只带了韩意和秋叶一起去。
撑着油纸伞,四人朝着半山腰的墓地慢慢走去。雨水将天地连成一片,也给世界带来了一丝清凉。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似乎也给心头布上了一层悲凉。
秀山村有一块专用的墓地,村里的人大多都葬在那里。大的氏族还有分地界,韩氏和刘氏是秀山村最大的宗族,都有自己专门的墓地。
韩锦程的祖父和阿爸都安葬在这里。
夏生和韩溪远跟着宗族里的人进去,给自家的墓碑除去周边的杂草。然后从篮子里拿出准备好的酒菜,点上香烛,最后烧纸钱。
一时间,香烛的味道弥漫在墓地上方,白灰色的烟雾袅袅升起,飘散在雨雾中。
祭了酒菜,韩溪远就带着夏生离开了墓地。下雨的土地泥泞不好走,韩溪远一手拿着伞一手紧紧揽着夏生的腰,一路上都是小心翼翼的。
夏生依偎着韩溪远,安静的望着雨中的世界。虽然已经被时空阻隔,但是在这个特殊的日子,他还是无端的思念起已经逝去的亲人。
“阿远……你说,虽然生前的时空不一样,死后是不是会进同一个世界?”
“当然会啊……要不然,我们又怎么会来到这个世界……”
“那一会儿也给外公外婆送点青团子吧……外婆最喜欢吃了,还说我做的比她自己做的还好吃呢~”
“好啊,再加一壶女儿红,我想外公会喜欢的。”
“嗯,他肯定会高兴的,以前都是偷偷瞒着外婆喝酒……给爷爷也做点吃的吧……阿远,爷爷喜欢吃什么?”
“只要是你做的,我想爷爷都会喜欢吃的。”
……
第二部 第十一章
等夏生他们回到郧县的时候,大宅从里到外都被装饰一新,一片红色的海洋,每个角落都贴上了红色的双喜。连带醉仙楼和涟夏衣馆也被打扮一新,挂上了红色的灯笼,贴上了红色的“囍”字。
因为两位老板大婚,酒楼和衣铺在清明节后双双停止了营业。店里的伙计管事都跑去忙酒宴的事了。
当初计划婚礼的时候,韩溪远想要办的风光些。于是在各个方面都十分讲究,请帖也是发遍了整个郧县。醉仙楼和涟夏衣馆开门做生意,韩溪远作为大老板,郧县几乎所有的有钱人都与他有来往。
于是请帖如雪花一般飞向郧县大街小巷,深宅大院。现如今,以韩溪远在郧县的地位,就是县太爷也要给三分面子,收到请帖的商贾无论愿不愿意都抽出空来准备参加。
成亲前一天,因为新婚夫夫不能见面的习俗,夏生回到了原先醉仙楼后院的房子住一晚。第二天,他要从这里上花轿,“嫁”到韩宅去。
红通通、一片喜庆的后院里,不知道为什么睡不着的夏生坐在石桌上,拖着腮帮望着前方发呆。硬是要以“小夏娘家人”身份前来陪同的温言雅坐在他身边,看着他发呆的侧脸,也在发呆。
过了一会儿,温言雅实在忍不住了,用手指戳了戳夏生的胳膊。待夏生慢悠悠的转过头来后,问:“你在想什么?”
以夏生对韩溪远的感情来说,现在不是应该欢欢喜喜的等着嫁人,怎么反而变得消沉了?
夏生回神,对温言雅摇摇头:“没什么……”
这样还没什么?!温言雅控制自己不要翻白眼,耐着性子继续问“那干嘛还不去睡?明天你可是新嫁郎,不睡好可不行。”
“我睡不着啊……”
“为什么睡不着?”继续问
张了张嘴,夏生近似自言自语的低喃:“我只是……有点紧张……”
因为他的声音太小,温言雅都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紧张?!有什么好紧张的?!
夏生也不知道自己在紧张什么。按道理说,他和韩溪远也算是“老夫老妻”了,这一年多和正常夫夫一样生活,现在连小孩都有了。成亲只不过是一种仪式,有没有其实都没差。
在温言雅看来。 夏生很韩溪远是对非常恩爱的夫夫,说起来早两三年前两人就成亲了,成为正式夫夫,现在不过是补上婚宴。
用得上紧张吗?
是不是因为怀孕,心情不稳定?孕夫都是喜欢胡思乱想的……
这样想着,温言雅却没说出来。只是安慰他:“没什么好紧张的,你只要去好好的睡一觉,等着明天做新夫郎就行了。其他的都不要想!”
夏生点点头,心中却依然充满了不安。
怕其他人担心,夏生还是告别了温言雅自己一个人回到了房里。
脱去外套爬上床,盖着柔软的棉被,瞪着上方的青纱帐,还是了无睡意。
夏生以为今夜自己注定要一夜无眠,没想到到后面他还是迷迷糊糊的睡着了。而且还做了个梦。
梦里他看到了已经去世的外婆。
在一个春日绵绵的午后,外婆就坐在自家的院子里,膝盖上放着一簸箕晒干的梅子。七岁的夏生半蹲在外婆面前,帮忙把坏掉的梅子捡出来。过了一会儿,忍不住问道:“外婆,你拿梅子做什么啊?”
“做梅子酒啊!”外婆笑的脸上的皱纹一道道。
“外婆每年做一坛,等到我们家阿生结婚的时候拿出来用。一年一坛,阿生今年十岁了,这是第十坛呢!”
“结婚那天啊,全部取出来,每个人都要喝!”
夏生抬起头,微微刺眼的阳光令他看不大清楚外婆的脸。不过他想,那一定满满都是灿烂的笑容……
醒来的时候,天才微微亮。夏生摸了一把脸,手上是冰冰凉凉的泪水。
从床上爬起来,穿上衣服出门。院子里,秋叶他们已经醒了,正在准备食材等东西。见到夏生红着双眼出现在院子里,众人着实吓了一下。
“二老爷……”
夏生摆摆手,声音微微沙哑,问:“有杨梅干吗?”
众人面面相觑,不过还是点了点头,“好像还剩些。”
“拿出来给我。”说着自己跑到厨房里。
过了一会儿,秋叶抱着一个大陶罐来到厨房。夏生打开盖子,一股带着酸甜味的香味扑鼻而来。
夏生把杨梅干都倒到干净的簸箕上,让秋叶再去抱一坛米酒来。梅干是酒楼用来调味的作料,都是经过细心筛选的。夏生看了下,把坏掉的几个捡出来。然后拿了一个大一点的坛子,把杨梅倒进去。
接着夏生在厨房里找了一小碗冰糖也一并放进去。
秋叶拿来的米酒是陈年的红曲酒,度数不高。夏生让秋叶帮忙,把米酒倒入放杨梅干的坛子里,离坛口只有一指时停下。最后把坛口用黄泥土和棉布密封。
“待会儿出门的时候,把它一起带到大宅那里。”
“好的。”虽然不明白夏生为什么要这样做,秋叶他们还是什么也没问,照做了。
做好了梅子酒,天也亮了。
看着离吉时只有一两个时辰,夏生被急急忙忙的大叔们拉回屋里,洗漱打扮去了。
第二部 第十二章
虽然夏生极力挣扎,一众大叔们还是围绕着他,在他脸上涂涂抹抹,然后衣服一层层的套上去。
被折腾到后面夏生也麻木了,叫抬脚就抬脚,叫举手就举手。半个时辰之后终于收拾妥当,那群兴奋过头的大叔们也终于放过了他。
见人陆陆续续都出去了,屋里最终只剩下他自己一个人,夏生这才松了口气。这时他才有时间看看自己到底被倒腾成什么样子。梳妆台上的铜镜望进去模模糊糊看不清,夏生提着衣服两边的大衣摆挪到放水盆的架子前。
看着水面上自己的脸,夏生松了口气。还以为被涂抹的跟妖怪一样……还好只是稍微的上了点粉和胭脂,然后眉毛修了下,画了眉线。
很淡的妆,却给一张原本只是清秀的脸增添一股别样的风情。身上挂了不少配饰,走起来叮叮当当的响。头上却没戴太多首饰,简单的将长发挽起,结成一个简单发髻。上头插了三根发簪,金、银、玉各一枝,那根玉簪子还是七夕的时候韩溪远送的。
吉时是未时一刻,醉仙楼离韩家大宅近,未时夏生就要出门。随便吃了点东西,夏生就被盖上了红盖头,乖乖的坐在屋子里。秋叶和家里的两个年轻侍郎在一边陪着他。
等待的时间是漫长的,夏生等的昏昏欲睡,加上前一晚紧张又做了一晚上的梦,早上还那么早起床,这会儿更是抵挡不住睡意袭来,半边身子依着床柱,居然睡了过去。
吉时终于到了,听到外面彻响天边的鞭炮声,秋叶悄悄的打开一条门缝,不一会儿,一身红衣的俊朗新郎被一群人拥簇的进了院子。秋叶赶紧关上门,和两位侍郎匆匆忙忙准备起来。
“二老爷,迎亲的上门了,你赶紧也准备准备。”让侍郎一人挎着一个篮子,篮子里面放满了花生、黄豆、红枣等。秋叶催促夏生再打理一下衣饰,过了一会儿发现自己二东家还是坐着一动不动。疑惑的伸手将盖头一角掀开,哭笑不得的发现夏生正闭着眼睡得正酣。
赶紧把夏生弄醒了,门外迎礼人的祝词也差不多念完了。夏生刚睡醒,迷迷糊糊大致听到对方说着什么“白头偕老、子孙满堂”的祝福语。
接着由伴郎前来敲门,温言雅早早就站在门口,他的任务是“阻拦”新郎将新夫郎接走。
等夏生完全清醒的时候,韩溪远已经进了房,将他拦腰横抱着出了醉仙楼,放进早已等候的花轿里。
一身红色喜庆的韩溪远身形修长挺拔,眉目俊朗、面庞如玉,一个翻身轻巧的上了马背。动作潇洒飘逸,配上那俊美的面貌,当下看的一旁众多已婚未婚的雌蓝们目露痴迷、心中钦羡。
礼乐声奏响,全部统一服饰,十八位穿着红色短褂的乐师吹拉弹唱,奏的居然是“今天你要嫁给我”。轻快、甜蜜的曲风让听者都不由的感到浓浓的幸福味道。
花轿里,夏生听者熟悉的音乐,嘴角忍不住上扬,露出幸福的笑容。
除了壮观的乐团,还有舞团。也是同一服饰,穿着是韩溪远设计改动过的黑白燕尾服,男人穿黑色、雌蓝穿白色,一路伴着音乐翩翩起舞。
长长的队伍引来了全郧县百姓的关注,一路上围观的百姓将道路挤得水泄不通。
好不容易队伍终于到了大宅。韩溪远又是一帅气无比的翻身下马,然后在迎礼人长长的祷词后,将手从微微撩起的花轿帘子边伸进去。
夏生从盖头下看见韩溪远修长的手上放着一枚漂亮的圆形玉璧,玉璧直径有将近二十公分,两面镂空雕刻着栩栩如生的龙凤图案。这个玉璧被称为“龙凤呈祥”,是这个世界富贵人家成婚时用到的礼器。新郎将新夫郎迎进门前要把玉璧递给新夫郎,新夫郎接过去就代表他愿意嫁给对方,并有心与对方携手一生。
夏生接过玉璧,将它挂在腰际。然后将自己的手放到韩溪远的手心里,由对方牵着他走出花轿。
两边的侍郎连忙将篮子里的花生、红枣一把一把的抓起来往两人身上撒去,一边撒,迎礼人一边大声念着:“祝新人,百年好合~~~~早生贵子~~~”
韩溪远携着夏生走进韩宅大门时,奏乐的乐团音乐立马变成了“结婚进行曲”。
两人接过旁边迎礼人递过来的红色绸缎,一人牵着一头,进了大堂。
古人拜堂可不是那么简单,“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虽然名义上只是三拜,却每一拜都要三俯身、弯膝下跪。拜高堂还要分别拜,当地习俗里,除了高堂,还要拜舅舅。一边拜,迎礼人还要一边念词。好在韩溪远双亲不在世,自己也没有舅舅。
不过饶是这样,等整个仪式完成,夏生已经昏头转向了。没休息好,加上一整天只吃了一小碗粥,肚子也饿了。
韩溪远牵着他进新房的时候,夏生连脚步都有些不稳。细心的韩溪远发现他的不对,不着痕迹的揽住他的腰,让他把身体大半的重量都移到自己身上。
打了个眼色给温言雅,温言雅立即上前拦住要闹洞房的宾客,并将他们都打发走了。
韩溪远半抱着夏生回到新房,也顾不上礼仪,一把将红盖头掀了。果然见夏生的脸色苍白,韩溪远心一紧,连忙将人抱上新床。
“夏儿,哪里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