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文书库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38部分阅读(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木艾忍着胸口的憋闷,勉强喝了半碗,因为久久不见欧阳几人回来,心里惦念,就在灵气罩边走来走去,大禹和涛儿也跟过来,默默陪着妈妈,偶尔回身见到五湖卫夺等人帮着熄火、收拾碗碟,他们平日自诩饱读诗书,见解非凡,此时却无半点用处,就有些灰心,特别是涛儿,以他的家世,将来必定是要为官的,此时心里更多的就在想着如何才能做个有用的官。

木艾没有注意两个孩子的心思,牢牢盯着雨雾中的山林,突然发现一人急惶惶跑了回来,她认出是跟着欧阳出去的人,连忙放了他进来。

疾步上前问道,“出了什么事,欧阳呢?”

那人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狠狠喘了几口气,说道,“山下…河里…”

正文 第四百零五章 救援

第四百零五章 救援

木艾心急他吞吞吐吐上,但是又只得耐着性子,温声说道,“先喘口气,慢慢说。”

那人眼里闪过一抹感激,死命让自己平静下来,说道,“山下河里冲来好多人,大伙都在救人”

众人听了就是一惊,吴二爷哆嗦着手捻了花白胡须,“这恐怕是莲花河畔的那几个村子遭了难了。”

木艾唤了孔喜过来,把空间里的绳子、长木杆儿等物统统拿出来,让他带了所有年轻力壮的人手下山去帮忙,只留下一众妇孺老弱在灵气罩里。

大禹和涛儿互相看了一眼,都攥了拳头,一起走到妈妈身前,低声央求道,“妈妈,儿子也想去帮忙。”

木艾心里立时一痛,想起那洪水的危险,开口就想拒绝,但是,两个孩子眼里的坚持,让她硬生生把话又咽了下去,沉默半晌,她才说道,“先把你们的背包拿来。”

大禹和涛儿听出妈妈这是有答应的迹象,马山跑回屋子把各自的那只牛皮缝制的背包拿了出来。

木艾在空间里翻了两个密封袋出来,挑着那耐放的点心塞了些进去,撕下记事本写了两张字条,一起封好,最后又拿出两瓶矿泉水、一些碎银子,分别放进背包,递到两个孩子面前。

“你们大了,有自己的想法,妈妈也不拦着你们,这背包背好了,万一出了什么意外,也好有个依仗。”

大禹和涛儿两人脸上立刻露出喜色,刚想开口,看到妈妈眼里的担忧和不舍,又低了头,犹豫半晌还是保证道,“妈妈放心,我们一定会好好回来的。”

说完他们就跟着众人走到灵气罩边,辛巴和诚儿一见哥哥们如此,也跑上前,嚷着要去帮忙,却见妈妈挑了眉毛瞪眼,吓得两人乖乖回去继续陪着幸儿。

灵气罩控制在自己手里,木艾也不担心这两个胆大包天的小子偷跑,只唤了孔喜过来,又细细交代几句,就让众人离开了。

半个时辰后,第一批人手终于赶了回来,总共十三个人,人人背上都又背了一个奄奄一息的患难之人。

木艾吩咐众女子端了烧热的泉水给每人都喝了一碗,小安几个就开始忙碌安顿这些侥幸捡回性命的男女老幼。

木艾唤来一个看着机灵些的年轻后生到身前,问道,“山下情形怎么样?”

后生脸上闪过一抹惧色,说道,“河里冲下来好多木器和家用物事,也有淹死的牛猪和…人,大伙但凡见到还像有口气的,都伸了木杆或者扔绳子去救,有的救上来也不行事了。”

大灾之后必有大疫,中国五千年历史,经过无数次灾难总结出的教训,木艾想起以后雨停,日出暴晒尸体,必然会腐烂,细菌丛生,苍蝇蚊子一叮咬,恐怕真会有瘟病流行。

她立刻说道,“你一会儿下山时,见到欧阳壮士,一定要转告他,那些乡亲的尸体,一定要深一些掩埋起来。记住了吗?”

那后生有些犹豫,说道,“万一以后他们的亲人找来要尸首,我们怎么办?”

木艾一挑眉头,“是活人重要还是死人重要,如若不掩埋,以后腐烂发了瘟疫,恐怕刚逃过洪水的人,又都活不了。”

那后生被吓得激灵灵打了个哆嗦,大声应了,就跟着那些继续下山去救人的队伍走了。

很快,两刻钟后,第二批人手也回来,这次救回的人要少了许多,才七个,但是妇孺却多了,甚至有个几个月大的孩童儿,据抱着他的那个后生说,这孩子是被放在大木盆里飘下来的,想来定是父母在危急时刻不得已才想出这么个办法,让孩子顺水飘走,盼着天神垂怜,他也许还有活命的时候。

孩子身上的小衣服都湿透了,又在水里漂得久了,哇哇哭个不停,为本来就气氛压抑的营地,更添了几分凄凉恐慌。

木艾心里难过,把孩子抱了过来,剥去湿衣,用毛巾擦**胖胖的小身子,然后裹上一条小被儿,孩子虽然暖和了,但还是哭闹不止,小安正好忙完手边的活计,跑过来问道,“夫人,这孩子是不是饿了?”

木艾懊恼的拍了额头一下,她心里惦记着欧阳和两个孩子,如同乱麻一般,居然这般简单的事都没想到,她连忙把心神沉进空间里翻了一圈儿,终于在角落翻了一箱纯牛奶出来,赶紧抽出一袋,吩咐叫小安去热了,用勺子一点点喂进孩子嘴里,孩子真是饿极了,足足吃了一小碗才闭上小嘴儿。

木艾又轻拍着他的背,不过片刻,他就睡熟了,丝毫不知也许他在这世上已经没有半个亲人可以依靠了。

小安收拾了气垫的衣物,又拿条柔软的棉布帕子,折成一个小枕头,帮着木艾把孩子放下。

这时,惜福小脸煞白,跑过来禀报道,“夫人,有…有一个老人家好像不行了。”

木艾连忙跟着她走过去,那是一个花白头发的老妇人,满面风霜,身着粗布的灰色衣裙,可能是在河水里被什么物事冲撞到了,手腕还有脑门上都有碗口大的淤青,此时躺在油毡上,瞳孔已经有扩散的迹象。

木艾立刻问道,“刚才喂她喝水了吗?”

一个小媳妇怯懦道,“老太太…老太太已经喝不进去了,我也没有办法。”

“愚蠢”木艾厉声呵斥出口,“人命关天,她喝不进去?就是灌也要灌进去”

说完也不理会那小媳妇万分委屈的脸色,取了一杯泉心水,亲自掰开老太太的嘴就灌了下去,虽然一碗水流失了大半,但是终究还有几口进了老太太的喉咙。

众人眼盯盯的看着老太太,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终于,老太太不负众望的睁开了眼睛,四下望了望,虚弱的问道,“我这是在哪啊?”

一众女子忍不住欢呼起来,木艾拉了老太太粗糙的大手,温声说道,“老人家,这里很安全,你不必害怕,把身体养好了要紧。”

老太太这时才好似想起来,那在滔天洪水里被冲毁的家园,生死不知的亲人,立刻老泪纵横,哭道,“我那狗蛋儿啊,你在哪里啊…”

众人听不得老人的哭声,都收了欢喜之态,长长叹气,有那同样被救之人,也跟着小声啜泣起来,一时间营地里一片愁云惨雾。

木艾见此皱了眉头,找个凳子站在上面,高声说道,“诸位乡亲,不必哀哭。值此大难,大伙尚能保住性命,就已是天神垂怜,以后水退了,重新建设家园,日子一定会再度好起来的。如果大伙是担心以后的生计,那我,木仙氏,百花女亲王,木仙府主母,在这里可以给大伙一个承诺,只要有我木仙府在,大伙以后的口粮,甚至明年春天的种子都由我们府上出,必定不会让大伙无所依靠。”

那些被救回来的人听了这话,一时还没有明白过来,就有那拉了身旁的人问道,“这位夫人说她是谁?”

那被拉住的人正是欧阳留下的值守之人,本来就骄傲自家首领把这样传奇的女子娶进门,此时就大声说道,“这是仙夫人,百花还有哪个女子敢自称仙夫人?咱们百花唯一的女亲王心地最仁善,开了百姓医馆,种了稻米,传播新菜蔬种子的仙夫人”

那些人一听这话,眼里立刻爆出无数希望,立刻挣扎起身,跪下磕头行礼,一迭声的喊着,“谢仙夫人救命之恩,谢仙夫人垂怜”

木艾轻轻松了一口气,多年的经营终于见了成效,百姓医馆,木仙府,这几个字在百姓们心里还真是有了一定份量。

她温和一笑,下了凳子,亲手扶起一个老人,说道,“诸位既然没了后顾之忧,就要打起精神来,洪水来袭,还有更多乡亲需要救助,大伙儿如果歇好了,就都做些力所能及的活计。这样的危难时刻,我们更要同舟共济,互相扶持等过上几日,雨停水落,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众人哄声应诺,立刻烧水的、照料老人孩童的,都忙碌了起来,没了后顾之忧,他们又有了生存下去的希望,身上好似都充满了干劲一般。

正巧又有五个落水者被送回来,许多人围上前帮手。

木艾看着出去的人这次回来一半,就招了一个谷中之人问道,“你们首领呢?”

那人被大雨浇得狠了,顺着下巴往下淌水,听见木艾问话,也顾不得擦,连忙说道,“河中飘来的物事和人都少了,首领猜测上游的高处可能还困了一些人,就带着一半人手去搜寻了。”

木艾心里顿时又提得更高,扭头见人群里没有大禹和涛儿,又问道,“那我们府上那两个孩子呢?”

那人挠挠头,努力想了想,才说道,“好像跟着头领他们也去了上游。”

木艾暗暗咬牙,但是脸上依旧温和笑着让他去喝水换衣。

多了这批人手的回归,营地里顿时热闹拥挤了起来,小安指挥着几个小媳妇,把锅里的米饭盛到大木桶里,又切了青菜和豆腐扔到锅里加水直接煮了,末了又抓了把盐放进去。

惜缘带着人抱柴烧火,不断叮嘱那小媳妇儿要省着点儿柴,毕竟这样到处都是汪洋的时候,干柴和粮食、干净的水一样,都是极宝贵的物资。

正文 第四百零六章 脱困

第四百零六章 脱困

那小媳妇平时也是常生火做饭的,果然是个好手,才用了六七根木柴,就烧开了一大锅汤水。惜缘立刻把她的模样记在心里,暗暗决定以后这几日都要她帮忙烧火了。

众女子忙而不乱的盛汤盛饭分给大伙,所有人都默默吃着,没有人抱怨汤里没有油水,抱怨米饭夹生,在生存面前,这些困难简直微不足道。

小安又热了那剩下的半袋牛奶,小心翼翼喂了那孩子,然后抱他进了木屋,交给一个孩子也很小的年轻妇人照料。

木艾端起饭碗,却觉胸口越发堵得厉害,犹豫半晌,还是放下了,吩咐惜福端下去。

惜福见夫人脸色不好,知道她是惦记自家少爷和欧阳师傅,就去找了幸儿、辛巴和诚儿来,低声嘱咐几句。

三个孩子就围在妈妈身边,问东问西,又闹着要和妈妈一起吃饭。

木艾知道孩子们的好意,勉强吃了几口饭下去,又拿了荔枝出来,剥给三个孩子做饭后水果。

惜福无奈叹气,转身继续去忙。

众人吃了饭,就都聚在一起小声闲话,或者互相安慰,或者望着外面越发阴沉的天色发呆。

直到傍晚十分,远处的雨雾里才出现影影绰绰的人群,又有十几个幸存者被救了回来,可欧阳和两个孩子还是没有回来,但是却有人特意带了欧阳的话,说两个孩子都好,不必惦记,这稍稍让木艾放下了心。

自此一晚,所有人都没有合眼,不断有人被送回来,要照料他们换下湿衣,灌下泉水,还要准备在外众人的吃食,就是幸儿诚儿辛巴三人都在帮忙用油纸包馒头。

木艾担心夜色黑沉,欧阳等人找不到回来的路,亲手拆了一床棉被,把棉花缠在木棒上,浸上素油,在营地四周每隔三步就插上一只,照得营地里雪亮。

果然就有那回来送伤者的人说,在山下看着山顶有亮光,他们心里暖和不说,那些逃难之人也有奔着亮光过来的。

就这样天亮后,营地里已经聚集了将近三百人,越发显得拥挤了起来,饭食也需要更多人一起忙碌才能吃到嘴里。

木艾看着疲惫睡倒的三个孩子,给他们掖了掖毯子,然后给木屋的孩童老人,又送了些水果去,听他们说起莲花河沿岸的村庄,好似都被洪水淹没了,而莲花河还只是凌江的一个分支,那凌江肯定水量更大,而两侧的百姓受灾也更严重。

就是不知,朝廷那里接没接到示警,何时能拨下救灾银两,昭告官府放粮,不过就以现在这般大雨不停的状况,恐怕官府就算想施粥放粮也不可能。

山下的消息不断传来,木艾未曾听到有人因为救人而被大水,心里又好过了一点儿。

不知是天神听到了众人的祈祷,还是终于把所有怒气都倾泻完了,到了下午未时末,大雨开始渐渐变成了中雨、小雨,最后竟然慢慢放了晴,天空上厚重的云彩褪去了,露出一块块斑驳的淡蓝天空。

所有人都欢呼了起来,木艾脸上也露出了喜色,挥手撤去了灵气罩,一股潮湿之气顿时扑面而来,山林里处处都好似能随时冒出水来一般,偶尔几声兽鸣遥遥传来,显然也含了无限欢喜之意。

诚儿和辛巴跑了过来,嚷着要去找哥哥,被木艾连哄带骗的劝下了。

两人正撅嘴四顾,突然欢呼起来,撒腿跑了出去,原来远处,欧阳终于带着一众人手回来了。

大禹和涛儿也夹杂在人群里,衣衫湿透,头发凌乱,身上的背包不见了,反倒染了半身污泥,脸色有些憔悴,精神却看着还好。欧阳同样狼狈,但是身上却也不像有伤痕的模样,木艾长长出了口气,胸口的憋闷终于减了一些。

她连忙指挥着丫鬟们给众人端水和饭菜,看着自家一大两小狼吞虎咽,又是心疼又是好笑。

欧阳吃下两碗饭,放下碗筷,抬头看了看天色,眉间稍微松了松,说道,“天晴了就好办多了,莲花河连接凌江之处已经是一片汪洋了,这场大水恐怕最少祸及四城,受难之人必定不少。”

木艾点头,劝慰道,“这么大的灾难,朝廷肯定不会坐视不管,咱们这几日先尽力施救吧。”

欧阳见众人忙碌,就拉了她的手,低声说道,“让你受苦了,如果你不来救我,也不会遇到这样的事。”

木艾轻笑,“说什么傻话,我又受什么苦,雨浇不到,吃喝不缺,就是…有些惦记你。”

欧阳扫了一眼大禹和涛儿,“这两个孩子不错。”

木艾倒是难得在他口中听到夸奖之言,受到赞赏的又是自家孩子,嘴角翘得更高,骄傲说道,“当然,你也没看他们是谁教养出来的。”

欧阳听了这句算不得谦虚的话,也宠溺的笑了。

木艾收了碗筷,找了套前些日子备好的新衣,催他去换了,又安顿他躺在气垫上歇息。

欧阳一晚两天未曾合眼,要救人又要分心照料两个孩子,早就疲惫不堪,此时心知木艾是把理事的好手,定然会把营地众人安排妥当,于是沾了被子不到片刻就安心的睡熟了。

木艾心疼极了,轻手轻脚替他擦了擦头发,盖好被子,再回身之时才发现,大禹和涛儿两人也躺在油毡上睡了。

他立刻唤了两个人帮她把两个孩子抱进木屋里,亲手为他们脱了鞋袜,换上干净衣衫,眼见这四只脚丫都被水泡的发白发皱,她又生恐他们着了寒凉,亲手打了热水为他们泡了好久,才退出木屋。

先前那批回来的人手开始接替,十人一组轮流下山去观察水情。夜色降临时,欧阳醒了过来,跟着众人一起又吃了一顿热饭菜,就亲自下山查看,回来说水势没退,但是也没有再涨。

众人皆大喜,要知道只几日功夫,河水就已经淹了小半截山了,再涨上几日,万一没过山头,岂不是连最后的落脚地都保不住了。

一夜安稳,第二日一早,大大的太阳挂上天空,晒得满山的水汽迅速蒸发,一时间到处都好似雾蒙蒙的,众人就如同置身于蒸笼中一般。

木艾想起防疫一事,问明欧阳确实带人把死者的尸

船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