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文书库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41部分阅读(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不过,就算他有作案时间,他也没有充分地犯罪动机啊,难道他与三姨娘通J?

庞管家虽然比较精干,但毕竟是个干瘪老头,一付萎缩模样,比杨老太爷还差,三姨太找他通J干什么?找罪受吗?另外庞管家对女人痛恨之极,如果他还有兴趣和女人通J,那就不会拒绝找老婆了。

杨秋池接着问道:“那你呢?你总能记得住你有没有上过茅房吧?”

一个大姑娘家被问起上茅房的事情,到底还是有些不好意思的。杨艾筱红着脸说道:“记不得了,都快两年了,谁会去记这个。

“你记不住这个,总记得你去勒死三姨娘的事情吧?”

杨艾筱大惊:“我没有!三姨娘不是我杀了。”

“那是谁杀的?”

“我怎么知道!”

“不是你还能是谁?你先勒死三姨娘,你娘帮你下毒毒死小少爷山儿,你们还企图下药让大少爷产生幻觉见鬼之后吓死,不过,你们没想到大少爷离开了村子,你们诡计没有得逞。所以,这一切从头到尾都是你和你娘充分预谋之后干的!”

宋同知和罗县丞都吃了一惊,根本想不到会是这个结果。只有宋芸儿兴奋地看着杨秋池,为他的神探哥哥又破了一起大案而高兴。虽然她也没听出来这个案子是怎么破的。

杨艾筱更是傻了。一时没有反应过来,问道:“不是,不是我们,我们干吗要这样做?”

“很简单。为了家产!”杨秋池很老练地微笑着。为自己的分析推理能力沾沾自喜,“你娘毒死小少爷,同时下药让大少爷吓死,再把三姨娘勒死。这样,就没人来和你争杨家的家产了。对不对?”

宋芸儿不大明白。问道:“还有大少爷的女儿草儿,还有大少爷地媳妇周氏啊。”

“草儿是孙女,能和杨艾筱这女儿争吗?周氏是儿媳妇,不可能有继承权的。”杨秋池得出这个结论。主要是根据中国现行继承法规定,儿媳妇一般也没有继承权,除非是尽到主要赡养义务的丧偶儿媳。古代那就更不用想了。

“那。还有大奶奶在啊!”宋芸儿看来这一次是存心挑刺了。

“大奶奶也是儿媳妇……”不对,大奶奶是杨老太爷的正房原配。属于配偶,与儿媳妇不同,按照我国继承法规定,这配偶是第一顺序继承人,是有权继承丈夫地遗产,只是不知道在明朝行不行。

杨秋池略一思索,感觉到好像不行,中国古代是嫡长子继承制,媳妇改嫁,连她自己地嫁妆恐怕都不能带走,更不要说丈夫家的家产了。

按照推理是这样的,不过,还是问一下比较踏实。杨秋池扭头看着杨老太爷,问道:“伯父,这媳妇能继承夫君家的遗产吗?”

杨老太爷虽然是科举出生,读地都是四书五经,对这大明法律并不是很熟悉,不过,这点常识还是有的。说道:“妇,妇人夫亡无子改嫁者,夫家财产及原有嫁妆并,并听前夫之家为主。但孀妇守,守节者,合承夫分。”

杨秋池地古文水平虽然不怎么样,但这几句话还是听懂了的,也就是说,明朝时老公死了,老婆改嫁的话,那是连嫁妆都带不走的,这和自己地记忆是吻合的,但如果寡妇守节不嫁,则可以接管丈夫的财产,当然,这不是真正意义上地继承,因为她只有使用权却没有处分权,不能带走。

看来,如果这一切都是杨艾筱和她娘干的,她还拿不到家产,这家产将来是由大奶奶掌管地。

转念又一想,大奶奶岁数不小了,总会死的,那时候还是会落到杨艾筱手里。兴奋地说道:“大奶奶年岁已高,去世之后,不就归杨艾筱了吗?”

杨艾筱被杨秋池说得都快哭了:“我没有,我真的没有啊,我将来要嫁出去的,夫家有钱财就行了,而且老太爷会打发我嫁妆,我图老太爷这边的家产干甚么?”

对啊,杨秋池心中一震,这杨艾筱说得未尝没有道理,她图杨家家产干甚么?说到底她是要嫁出去的。嫁到夫家之后连自己的嫁妆都不能自行支配,把杨家整个家产都搬过去,无偿为夫家做贡献吗?说不通。再说了,她现在连夫家都还没有,操的哪门子心呢。

宋同知又说道:“就,就算大奶奶不在了,这,这家产也,也落不到杨艾筱的手里。”

啊?杨秋池更是惊讶:“为什么?”

宋同知这种案子还是审过不少,这相关条文还是比较熟悉的,当下背诵道:“大明律规定:‘果无同宗应继,所生亲女承分,无女者,入官。’”

这一句杨秋池也听懂了,就是说,在明朝,女儿要继承遗产,除非家族里同宗男丁都死绝了,也就是“绝户”的情况下,才能继承。

这杨老太爷是杨家村族长,家族中男丁兴旺,杨秋池与杨老太爷也是同宗,不说别人,只要杨秋池不死,杨艾筱就没办法继承,除此之外,杨家村整个是一个家族,男丁兴旺,杨艾筱要指望通过杀人来谋取家产,那至少要杀光杨家村所有男丁才行。

杨秋池有些尴尬,看来,自己的推测是行不通的。

其实。如果这个案子发生在现代,杨秋池的推测是可以成立的。

我国现行继承法,杨艾筱和大少爷、小少爷都是杨老太爷的婚生子女,与二姨太都是第一顺序继承人。杨老太爷配偶三姨太、大少爷、小少爷都死的话。将来等杨老太爷死亡地时候,杨艾筱和她娘有权与大奶奶三人平分杨老太爷的遗产。如果大奶奶死在杨老太爷之前,那杨老太爷所有的财产都归杨艾筱和他娘了。

根据这个逻辑,杨艾筱和她娘企图下毒毒死小少爷山儿是为了争夺遗产。同样,为这个目的而下致幻药企图让大少爷见鬼吓死。以及收买奶妈吕氏勒死三姨太,下毒毒死山儿,这一切都是为了这个目地。

可惜地是,这个目的在明朝并不能成立。

其实。这不是杨秋池推理能力有问题,而是杨秋池对明朝的法律制度没有足够的了解,他用我们国家现行继承制度去分析明朝地继承问题。当然会出错。

既然杨艾筱杀人动机不足,杨秋池让她退下之后。决定继续查别人。

下面需要找大少爷杨清水的媳妇周氏,核查杨清水所说是不是真地。同时,周氏也是当初迫害三姨太郭氏的四人帮之一,也有重大犯罪嫌疑,必须进行排查。

周氏带到,看上去还是那么文文静静的,很难想象这样一个女孩子当初曾经百般刁难三姨太郭氏,在郭氏怀孕期间,伙同他人踢郭氏的肚子企图使其流产。

杨秋池本来对她挺有好感地,可知道那事情之后,说不出的厌恶,也懒得客气,连嫂子都不喊,直截了当问道:“周氏,三姨娘郭氏死的那一晚,你在干什么?”

周氏见杨秋池摆官架子,上面又坐着宁国府同知宋大人还有广德县县丞罗大人,倒也不敢怠慢,不过,她爹当初也是从七品地盐课司副提举,所以不存在畏官问题。不亢不卑说道:“在家睡觉。”

“真的吗?有谁可以作证?”

“我夫君,丫环仆人都可以。”

“周氏,你好好回忆一下,别怪我没提醒你,如果耍J使滑,逼着大老爷撕破脸用刑,那就不好了。”

“我说地是实话,”周氏冷笑,“如果堂弟你准备用刑对付你嫂子,那我也只能认了。”

宋同知沉声道:“你,你虽然是杨大人的嫂子,如果不好好回,回答大人的提问,甚至犯了王法,杨,杨大人同样可以对你用刑!”

见宋同知发怒,周氏当然知道官府的厉害的,所谓民不跟官斗,更何况他老爹已经被弹劾,现

在也是一介布衣了。气焰顿时消了,低声道:“民妇说的是实话。”

宋同知桌子一拍:“大胆!还敢耍刁!那一晚你明明和你婆婆还有二姨娘、杨艾筱你们三人,在二姨娘房里谈论三姨娘白天出丑的事情,你现在还敢在此胡言乱语,是不是真的以为本官不敢对你用刑?嗯?”

周氏一听,这才知道人家已经全盘了解,想隐瞒是隐瞒不过的,强笑道:“大人,是民妇记错了,我那一晚是和她们在一起,时间太久我都忘了。请大人恕罪。”

杨秋池问道:“当晚,你夫君在哪里?”

周氏这次不敢再乱答,老老实实说道:“民妇的确不知道,吃过晚饭我就去二姨娘房里说话,杨艾筱和大奶奶已经在那里了。我们一直说到深夜五更天。大奶奶让庞管家准备了宵夜,吃完宵夜我才回房里的。”

“你夫君当时已经在房里了吗?”

“在了,他在房里睡觉呢。”

这就是说,杨清水很可能趁周氏到二姨太房里这一段时间里,偷偷翻墙而出,溜到小阁楼,勒死了三姨太。

杨清水具有作案时间,又有一定的动机杀人,还隐瞒的重要的事实,犯罪嫌疑重新变大。

杨秋池继续问周氏:“你们四个那天晚上一直都在房里吗?有没有人中途出去?比如上茅房之类的。”

周氏回忆了一下,说道:“我真记不得了。不过好像没有,大家那一晚聊得很开心,中途没有人离开特别久的,就算是上茅房,二姨娘的院子里就有,不用跑远的。”

周氏的说法比较合情理,他们几个白天见到三姨太出丑,晚上那还不好好幸灾乐祸一番,哪舍得中途溜号不参与呢。还需要核对一下大奶奶和二姨娘的说法,如果相一致,可以初步判断,这几个人都有不在场证据。

杨秋池又问:“你夫君是否曾经因为替三姨娘出头,被你公公暴打,一个月下不了床?”

说起这事,周氏恨声道:“这个狐狸精,就会勾男人,当初想当我夫君的小妾,进了我们杨家大门之后,趁我夫君外出收账,又勾搭公公,嫁与公公当了姨娘之后,还想勾搭我夫君,这个马蚤狐狸,破鞋,天生的贱货,张着腿到处卖Bi的烂表子!。。。。。。”

周氏咬牙切齿一连串骂出之后,胸脯不停起伏,还不解恨,兀自接着低声诅咒着。

杨秋池等人简直惊呆了,他们不能理解,这么一个文文静静的少*妇,当着这么多男人的面,怎么骂得出如此恶毒污秽的语言。

第一百六十四章 老虎屁股

看来,这是一个占有欲极其强烈的女人,容不得自己的男人有任何的外心,虽然这种外心在那个时代是合情合理的,却不符合她的独占欲,当三姨娘出现在她的生活中,企图与他分享丈夫的时候,立即被她视为敌人,几乎是不择手段地对付她,可以说是要致之死地而后快。这样的女人简直令人恐怖。

由于“嫉妒”属于休妻“七出”理由,所以古代女人一般是不敢把妒忌表露出来的,但有名的也不少。

比如大诗人苏东坡有一个朋友叫陈季常,他妻子柳氏是一个嫉妒心很强的女子,每当陈季常宴客,并有歌女陪酒时,柳氏就用木棍敲打墙壁,把客人骂走。事后苏东坡借用狮吼戏喻其悍妻的怒骂声,作了一首题为《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的长诗,其中有两句是:“忽闻河东狮子吼,拄仗落手心茫然。”

这里“河东”是借用唐代诗圣杜甫关于“河东女儿身姓柳”的诗句暗喻陈妻柳氏,后来人们便把“河东狮吼”作为妒妻悍妇的代称。由此可见,古代这种醋坛子还是有的。不过,象杨清水的娘子周氏这样恶毒的悍妇,还是非常少见的。

宋同知听周氏骂得恶毒,喝道:“大堂之上,不得口出污秽之言,否则掌嘴。”

周氏这才闭了嘴。

根据周氏的证明可知,杨清水的确因为替三姨太出头被杨老太爷打过。

杨秋池让周氏下去之后,重新提审杨清水。

杨清水不知道为何又提审他,很是紧张,进到小阁楼里,见杨秋池和宋同知、罗县丞都是面沉如水,更是惶恐。歪坐在椅子上,却不敢乱问。

杨秋池问道:“你方才说三姨娘死的那一晚,你一直在家里,有你的娘子和丫环仆人作证。是这样的吗?”

杨清水一听问的是这个。心里咯噔一下,有些猜到很可能这上面出什么纰漏了,低下头嗯了一声。

宋同知一拍桌子,喝道:“胡说!你。你娘子周氏那一晚,分。分明在二姨娘处聊天,聊三姨娘白天出丑的事情,又,又如何能与你作证呢?”

杨清水顿时脸色苍白。支吾着不知如何作答。

这临时大堂里没有惊堂木,宋同知只好又一拍桌子,手掌都有些疼。喝道:“使J耍滑,来人。给我拖出去重打三十大板!”

众捕快齐声答应,上前就要拖杨清水。

杨清水吓得从椅子上滑了下来,跪坐在地上,连声叫道:“大人恕罪!我说,我说。那晚我是翻墙出去了。”

宋同知追问:“有正门你不走,翻墙出去?非J即盗,说!你是不是跑来小阁楼里杀三姨太来了?”

“没有,没有,我没有杀三姨娘,我先前说地都是真的,我虽然气恼她背信弃义,嫁给了我爹,但那也只是一时气恼,后来也就认命了,如果我恨她,就不会帮她说话,还害得被我爹暴打一顿,一个多月下不了床。”

这倒是实话,如果他恨三姨娘,根本不会管三姨娘的事情,甚至可以借刀杀人,让二姨太他们几个去对付三姨太,自己坐山观虎斗,岂不痛快。

杨秋池问道:“那你究竟翻墙出去干什么?难道不是到小阁楼来吗?”

杨清水低下头,有些伤感:“没错,我是到小阁楼来了。因为我担心三姨太,出了这么大的事情她会想不开。”

杨秋池一听来了兴趣,问道:“你是什么时候来地?”

“将近四更地时候。”

杨秋池心里猛地一跳,四更?那不是估计的三姨太被杀的时候吗?连忙追问:“你当时在哪里?看到什么了?”

“我在小阁楼院子门口,没进去,只是看了看就走了。”

“小阁楼的院子门不是从外面锁上了吗?”

“我去地时候是开着的。”

杨秋池一惊:“什么?小院子门是开着地?谁开的?”

杨清水微微一迟疑,低声说道:“我不清楚。”

他肯定知道!只是这个人他不能说出来,杨秋池心中雪亮,微一思索,马上想起一人,不过,杨秋池不急于追问这个问题,先轻轻绕开这话题,转而问道:“小院子的门是谁从外面锁上的,这你该知道吧?”

“是老太爷让庞管家锁上地。”杨清水想了想,又补充道:“不过钥匙在……在我爹手里。”

“你在小阁楼外面呆了多久?”

“转了一下就回去了。”杨清水说的很小心,声音很低。

“你不是准备来看看三姨太有没有事的吗?怎么刚到就回去了呢?”杨秋池追问,“是见到什么人在小阁楼了吧!”

宋同知听出了味道,杨清水如果那时候看见有人在小阁楼出现,那个人很可能就是凶手!眼看要有重大突破,不由心跳加快,喝道:“快说!你,你究竟看见了谁?”

杨清水神情更是慌乱:“没,没看见谁。”

宋同知手一挥就要动刑,杨秋池摆手阻止。问杨清水:“你故意来看。三姨娘,院子门本来是锁上地,现在却打开了,你前面不是说跟关心她,甚至要准备将她金屋藏娇吗?怎么都不看看是谁进了小阁楼就走了呢?好像和你前面说的不相符哦。”

杨清水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地,不知如何作答。

杨秋池微笑着说道:“其实,我知道你很为难,因为这个人这时候出现,很明显是来对三姨太不利的,而此刻最恨三姨太的,除了在二姨太房里的那四个人之外,恐怕就只有老太爷了。”

“也只有老太爷能让你看见之后。就象老鼠见了猫似的赶紧开溜,片刻都不敢停留。因为如果让老太爷知道你晚上跑到三姨太小阁楼来,恐怕就不是一个月下不了床的事情了。我说的对吧?”

杨清水惊呆了,这位堂弟怎么什么都知道。好像没有什么能瞒得过他似地。

从杨清水面部表情。宋同知和宋芸儿就已经知道,杨秋池猜的是准确的,不由得呆了,难道。搞了半天,竟然是老太爷杀死了三姨太?

很有可能!杨老太爷对三姨太非常宠爱。如果他不是太过喜爱三姨太,也不会跟自己的儿子争小妾了。但三姨太发花痴丢人现眼,败坏了杨家门风,杨老太爷冷静之后。对这件事情地处理感到非常为难,想来想去,只有三姨太自杀。才能勉强换回一点面子。

于是杨老太爷深夜来到小阁楼,先用迷香将奶妈吕氏和丫鬟知春迷倒。然后从窗户潜入房里,勒死三姨娘,伪装上吊自杀。

现在涉及到杨老太爷,就有些麻烦了。宋同知凑过头去低声问杨秋池:“贤侄,现在如何是好?抓杨老太爷来问吗?”

杨老太爷案发时就在杀人现场,又有杀人动机,所以有重大犯罪嫌疑。不过,如何?br />

船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