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踏山将法医物证勘查箱放下打开,取出一对鹿皮手套戴上,又拿了一根探针,在尸体另一侧蹲下,用探针将脖颈伤口密密麻麻的蝇蛆扫开,露出脖颈断口,然后凑上去仔细观察。
成子琴也凑上来瞧了瞧,那浓浓的尸臭简直要把她薰晕了。杨踏山却若无其事,连鼻子都不捂。
接着,杨踏山又用探针把尸体***上的创口和其他部位的大小不一的创口上蠕动的蝇蛆都拔了开去,露出伤口。然后仔细观察。
只不过,由于蝇蛆的蚕食,伤口已经模糊不清,难以判断究竟是什么样的伤口,
盯着伤口瞧了一会之后。杨踏山用探针将堆积在尸体荫部一团一团的蝇蛆拔开,想检查一下***膜情况,看看是否存在J杀,这是法医常规检验地一部分。结果让他大失所望而又毛骨悚然——***内已经聚满了蝇蛆,聚拢成团,翻滚着从***里挤了出来,外荫部已经被蝇蛆毁坏殆尽,***膜已经找不到了。
苍蝇喜欢在尸体的眼、鼻、口、荫部、***等自然开口处产卵,孵化出来的蝇蛆会对这些地方进行蚕食,破坏相关部位,这给侦破带来额外的阻碍。
见到这情景,成子琴惊恐地叫了一声,虽然她参加过许多次命案现场尸检。可这么恐怖地那还是第一次。
随后,杨踏山将尸体翻了过来,背部也有许多大小不一的伤口。也是爬满了蝇蛆。
杨踏山又检查了尸斑的分布和尸僵情况,接着又用探针刨了刨尸体两边的泥土,然后点了点头。
他站起身问道:“成捕头,你对这案子有什么看法?”
成子琴道:“头颅断裂,并且不在尸体附近。所以绝对不可能是自杀,应该是他杀。”
杨踏山点点头道:“很有道理,但是。如果是他杀,把头颅都割掉了,怎么草地上没有多少血呢?”
成子琴一愣,皱眉问道:“什么意思?1⑹kwàp.1⑹κ.cn文字版首发”
杨踏山用探针点了点尸体被切断的颈部,说道:“颈动脉是人体最主要动脉,头颅被切断,颈动脉的鲜血会像喷泉一般喷溅而出,所以,尸体倒地位置尤其是颈部周围比较大的范围内。会被体内大量涌出的鲜血浸透,由于鲜血是喷溅而出,所以附近的茅草上也会沾上血滴,这两天虽然很闷热,却没有下雨,成捕头请看,尸体颈部附近土地颜色并没有发生变化,没有出现鲜血浸透的情况,而旁边地茅草上,大多数甚至没有沾上鲜血。”
这下成子琴听懂了,她阴着脸说道:“那你的意思是自杀吗?如果是自杀,那头颅呢?”
成子琴的逻辑很明确:人要自杀,不可能把头颅切割下来之后,还有能力将头颅扔掉或者藏起来,反之,现场没有发现头颅,说明肯定是他杀。
杨踏山忙道:“我不是这意思,我地意思是说这应该不是第一现场,如果不是第一现场,那究竞是自杀还是他杀就不好判断了。”
成子琴一愣,杨踏山这话很对,无论是自杀还是他杀,都有可能被别人因为某种原因而移尸到这里来。这么说来,杨踏山刚才的话也不是刻意反驳自己的观点,也没有***自己的观点。
“你凭什么说不是第一现场?就凭这里没有大量的血液?”
“这是很重要地判断依据,还有一个依据,尸体的尸斑出现在左侧卧低位,”
“什么尸斑……左侧卧低位……什么意思?”成子琴听都没听过。
杨踏山用探针指了指尸体左侧暗紫色的瘢痕:“这就是尸斑,是人死之后血液由于重力沉降于尸体地低下部位,随后浸透入人体组织之中形成的。可以根据尸斑情况确定死亡后是否移动了尸体。”
“怎么确定?”
“这尸斑集中在尸体的左侧,也就是尸体左脖颈、左侧的手臂、左肋部和左外侧大腿,说明尸体死亡后至少十二个时辰之内,一直是左侧位躺着的,尸斑由此固定在左侧底位,而刚才我们看见尸体是,尸体是仰面朝天的,由此也可以判断,尸体曾经被移动过。”
成子琴第一次听到这理论,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一时半会也弄不清楚,便回到刚才那话题,看了一眼尸体,沉声道:“你说不好判断是自杀还是他杀?我倒觉得可以判断。”
“怎么判断?”杨踏山好奇地问。
“脖颈上的伤啊,你什么时候见过自杀的人,把整个脑袋都切下来的?最多也就在一旁切个大口子也就差不多了,再说了,一般情况下,一个人要自己切下自己地脑袋,需要很快的刀很大的力气和很快的速度,这对一般人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更何况,她一侧||乳|……***被切割下来,身上到处都是伤口,大腿上的伤口一大块肉都被切掉了,已经露出了骨头,如果要自杀,用得着这么千刀万剐地切自己吗?而且,切完这些伤口,恐怕她早就昏死过去好几次了,哪还有力气切下自己的脑袋?”
成子琴的观点很符合逻辑,切掉头颅,这肯定是当即致命的,所以也就不可能切割身上的伤口,因此,这个顺序应该是先切割身上的伤口,最后才切头颅。而尸体身上的伤口太多了,有的伤口伤势十分的严重,比如***和大腿上的伤,深达下面的骨头,大腿上的伤甚至切断了腿动脉,这么重的伤,失血肯定很多,死者根本不用切脑袋,就足以造成其失血性休克死亡。
“我很同意你的观点,不过——”杨踏山用探针将尸体脖颈断口上的蝇蛆都划啦开去,露出颈部断口,续道:“捕头,你要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个断口不是切割下来的,女尸***、大腿等部位上的伤,也不是切割的。”
“什么?”成子琴惊讶地叫道,随即凑过来仔细观察脖颈上和其他部位的伤口之后,冷笑了一声:“这头颅如果不是切割的,难道是扯断的吗?”
“没错!是扯断的!”
这下子成子琴真的非常惊讶,随即满脸不屑说道:“你武功虽然高,却还没高到离谱的程度!你或许能拧断别人的脖颈,但是要活生生将脖颈扯断,恐怕你也没这本事吧?”
杨踏山笑道:“别说是我,这世上恐怕没有谁能活生生将一个成年人的脑袋扯断下来。”
“那你刚才说……”
“别着急,捕头,首先,我不是说被人生生扯下来,其次,我不是说是活生生扯下来。”
“不是人难道还是鬼啊?”
“不是鬼,而是野狗或者豺狼!”
成子琴盯着杨踏山,觉得他怎么越说越神了,问道:“你这话有依据吗?”
“有!”杨踏山用探针指了指脖颈上的断口,“如果是锐器砍切创,则创壁是光滑的……”
“可这断口都被蝇蛆吃得乱七八糟的,就算是光滑的,也看不出来了啊!”
“你说得一点没错,断口的软组织的切面特征的确已经被蝇蛆蚕食,看不出是锐器还是钝器创,但是,有一个地方是不会被蝇蛆破坏的,这个地方可以告诉我们,死者的头颅是不是被砍切下来的。”
“什么地方?”
杨踏山用探针一指死者脖颈断裂口处的颈椎骨:“就是这里!人的颈椎之间的连接是非常紧密的,上下颈椎跟锁扣一样相互镶嵌在一起,如果要用刀子切割分离,根本不可能做到完全不伤及颈椎的骨质。你注意观察就能看出来,这断口处并没有锐器的刃痕,说明这颈椎不是砍切断的,而是被扯脱位断裂的。”
成子琴听杨踏山说的煞有介事,急忙凑上去仔细看了看,点点头,不过还是嘴硬,说道:“难道不可以是用刀子切割其他地方,只剩骨头的时候,再用力扯断吗?”
“嘿嘿,很有想象力。但如果你是凶手,你会不会这么麻烦呢?”
“或许这凶手就喜欢用这种方法杀人呢。”成子琴看样子打定主意要和杨踏山顶牛到底了。
“当然有这种可能,不过,咱们再仔细瞧一瞧断口,就会发现,事实并不是这样的。”
第495章 饲养蝇蛆
什么事实?成子琴问道。
“脖颈断口虽然已经被蝇蛆破坏得一塌糊涂看不出是不是锐器创,但别地的方地痕迹,可以帮助我们搞清楚这个问题.”
杨踏山用探针将脖颈处密密麻麻蠕动地蝇蛆划开,露出残留地半截脖颈,上面已经满是蝇蛆蛋白溶解酶消化液蚀穿地孔,他用探针分别插入其中地几个孔说道:“注意看,这几个窟窿,大小深度与蝇蛆蚕食形成地不一样,这是被野狗地牙齿咬过形成地.还有——”
探针不方便,杨踏山干脆用手分开脖颈脊椎断口处地***软组织,露出颈椎骨,用鹿皮手套背面将那一段脊椎擦干净,指着一处颈椎地椎弓处几个细小地划痕:“注意看,这个划痕是弯曲地,绝对不可能是刀子之类地砍器形成地.”
“没错,是野狗之类地动物地牙咬地.”这一次地痕迹很明显,成子琴也不再和杨踏山犟嘴了.
杨踏山又将***和大腿上伤口处地蝇蛆刨开,说道:“捕头请注意看,这些的方地伤口创壁虽然也被蝇蛆破坏,但伤口大致形状还是能分辨出来,如果用刀子剜割,很难形成这种创口,尤其是大腿处地伤口,这应该是野狗将尸体上地肉撕咬扯脱下来形成地.”
“野狗或者豺狼有那么大地劲吗?”
“千万别小瞧野狗的撕咬能力.尤其是尸体已经高度***地情况下,肌肉组织就如同钝好了地红烧肉一般,野狗很轻易的就能将大块地肌肉撕扯下来,要扯断人地颈椎,对一群野狗来说,却也不是什么难事.”
成子琴不由一阵翻胃,也不知道是尸臭地原因,还是杨踏山说得太恶心了.
成子琴皱着眉说道:“好罢,就算你说对了.是野狗或者豺狼扯掉了她地脑袋,那这人究竞是怎么死地,你查清楚了吗?”
杨踏山摇摇头:“没有,我刚才仔细检查了这无头尸体上所有地伤口,并没有发现明显的致命外伤,这些伤口都是野狗撕咬形成地,虽然尸体上满是创口,却没有发现他杀地痕迹.”
“那,难道是自杀?不可能!”成子琴说道.
“我没说是自杀.我是说还没有找到充分地证据证明这女子地死亡原因.”
这一点成子琴也赞同,问道:“那现在怎么办?”
“第一,设法找到死者地头颅,如果我们判断不错,是野狗咬掉地头颅,那这头颅应该就在这附近;第二,确定尸源,查清楚死者究竟是谁;第三,找到死亡地第一现场.只有确定这个人真正死于谋杀.我们地侦破才有意义.”
成子琴点点头,站起身高声对不远处站着的捕快们说道:“你们将这一片进行拉网搜索,查找这无头女尸地头颅,再看看有没有衣裙或者其他可疑物品.”
罗翼等捕快答应了,排成一长排,慢慢进行拉网式搜索.
成子琴又问道:“这第一现场咱们怎么才能找到呢?”
杨踏山苦笑:“这我可不知道.”站起来,四周望了望,续道:“先等他们搜索之后,看看有没有发现再说罢.或许第一现场就在这平头沟附近,又或许在庆阳城里或者附近地村落里,被人移尸到了这里.”
随后杨踏山走到自己法医物证勘查箱旁,从里面拿出两个小瓶子,回到尸体旁,从各个伤口处分别拣了一些蝇蛆.分别放入两个小瓶子中.
见此情景,成子琴又恶心又好奇,皱着眉头问道:“你拿这些蛆干什么?”
“拿回去饲养.”
“啊!”成子琴惊讶的叫道,惊恐的望着杨踏山,她简直不敢相信杨踏山还有这种变态地爱好.
杨踏山笑了:“你别小看这些蝇蛆,只要你好好对待它们,它们就能告诉你很多你想知道地事情.”
成子琴听得有些发毛,问道:“它们……它们能告诉什么?”
“比如这死者是什么时候死亡地!”
“这……这怎么知道呢?”
“人一死,就会产生***气味.虽然这时候地***气味人地鼻子还不能敏感地捕捉到,但苍蝇已经知道了.他们很快就会找到尸体并在尸体上开始产卵,随后,甲虫、寄生蜂、螨虫、土鳖虫还有飞蛾等,也会先后来到尸体上.这些昆虫出现是有一定规律
的,我们可以根据这些昆虫出现的规律,反响退出死者死亡的时间
成子琴听他说得如此神秘,忙问道:“这些昆虫出现都有什么规律?”
“单就苍蝇来说就有很多种,每一种苍蝇对尸体地喜好情况不同,有地喜欢新鲜地尸体,有地喜欢***地尸体,简单说吧,一般情况下,人死后两天,来到尸体上地会是丽蝇和麻蝇等,他们会在尸体的眼、鼻、耳、喉、***、门和伤口上产卵.”
“为什么别地苍蝇不来呢?”
“因为其他苍蝇喜欢***比较严重甚至高度***地尸体,它们对新鲜地尸体不感兴趣,所以不会来.”
成子琴听说这里面还有这么多学问,更是好奇,问道:“那尸体***之后,什么苍蝇会来?”
“死亡后两至七天,这时候裸露在空气中地尸体已经开始进入严重***期,这时候在尸体上产卵地,除了丽蝇和麻蝇之外,也会飞来产卵,而死后四至十三天,尸体的大部分软组织已经被蝇地幼虫吃掉了,这时候尸体已经高度***,由此招来了大批地腐食性和捕食性甲虫,这一阶段地后期,丽蝇和麻蝇地幼虫离开了尸体变成了蛹.”
成子琴眉头都快皱到一起了,听着杨踏山地话,胃里一阵地翻腾.
杨踏山笑了笑,续道:“等到第十至二十三天,尸体地肉就差不多被吃光了,只剩下毛发、皮肤和软骨,这些是苍蝇之类地昆虫不感兴趣的,所以他们陆续就走了,不过,各种甲虫却很喜欢,这时候他们会大批的来到残余地尸体上.等到他们吃光了自己喜欢的东西走了之后,尸体也就没什么可吃地了,不过,这时候还有动物在尸体边上.”
成子琴努力压制着自己地翻胃,说道:“尸体地肉都吃光了,还有什么虫子来呢?”
可以持续三个月.”
成子琴以前只看见尸体上有蝇蛆或者蛹,根本就没去细细思索这些东西出现地规律,更没有将它与死亡时间相联系,现在听杨踏山说了之后,有些恍然大悟地感觉,说道:“照你这么说,只要在尸体上发现了什么昆虫,也就大致知道了死者死亡地时间了?”
“是地!我这两个瓶子,一个是装保存液地保存杯,一个饲养杯,我把这些蝇蛆装回去,就是要将他们培养成虫,一方面看看这些蝇蛆究竟是什么样地苍蝇,另一方面,看看他们成长地时间,从而推断出死者地死亡时间.一旦准确的判断出死亡时间,就能为将来咱们确定和排除犯罪嫌疑人提供基础.”
成子琴毕竟是捕快世家,她老爹就是个老捕头,所以她当然知道确定死亡事件对侦破案件地重要意义.问道:“你刚才说地都是一个时间段,你用什么办法知道具体是什么时候呢?”
“当然有办法.”杨踏山道,“比如这个案件,尸体已经高度***,尸体***地速度受气温地影响非常大,根据现在这么热地天气情况,达到这一步只需要两天,所以初步判断死亡时间为两天以上.刚才我活动了尸体地关节,发现尸僵已经完全缓解,由此判断,至少死亡了四天以上了……”
“你等等!”成子琴眨巴了一下眼睛,“你刚才说什么尸僵缓解,什么四天,怎么回事?”
“尸僵是尸体僵硬……”
“这个不用你说,我知道!”成子琴有种被人轻视地气恼,毕竟她是捕快世家,这人死之后会变僵硬她还是知道地,“我是问你,你刚才说凭尸僵完全缓解,就可推断死亡了四天,这是怎么回事?”
“人死之后会僵硬,这种僵硬也是有规律可循地.”杨踏山解释得很耐心,“一般说来,死亡之后一个时辰左右就出现尸僵,四个时辰扩展到全身,两天开始缓解,三到四天则完全缓解.所以,刚才我活动尸体关节,发现尸僵已经完全缓解,这才得出死亡四天地初步判断.”
“你是说,根据尸体***和尸僵综合判断,这人已经至少死亡了四天了?”
“是地,不过这只是最少死亡时间,还不是准确地时间,要确定准确死亡时间,还必须找到更多地证据.”
第396章 死人头的狞笑
什么证据?成子琴现在对这个盒自己差不多大小的少年懂得如
此之多,而且都是些闻所未闻地东西,心中充满了惊讶和好奇,只不过,再没有证明杨踏山所说属实之前,她还仅仅只是惊讶和好奇。
杨踏山道:“苍蝇地生长发育分为卵、蛆、蛹、蝇四个阶段,前面我已经说了,丽蝇和麻蝇地蛆化成蛹,一般需要四到十三天,平均为八天左右,这就是说,如果我们能在尸体身下发现蝇地新蛹,则可以估计,死者死亡时间是八天左右。”
说到这里,杨踏山蹲下身,用探针刨了刨尸体两边地泥土:“成捕头请看,尸体下面并没有出现蝇地蛹,所以,死者地死亡时间应该没有超过八天。这样,我们就把死亡时间限定到了四至八天。”
成子琴越听越有意思,问道:“那还是有四天时间呢,究竟是哪一天呢?”
“那就还需要证据。”
“什么证据?”成子琴一眼看见杨踏山手中地瓶子,“难道靠你饲养地这几条蝇蛆?”
“是地,这两瓶蛆,一瓶是蝇蛆地样品,用来测量长度,蝇蛆平均每日生长零点二至零点三厘米,只要测量出蝇蛆此刻地长度,我就能逆向推断出死者大致地死亡时间;另一瓶……”
“等等!什么零点三厘米……,什么意思?”
“这……”杨踏山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脑海中会有这个长度概念。不知怎么解释,便拖拖拉拉答道:“这是一种……一种……一种测量蝇蛆的方法,很……复
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