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说围密密麻麻都是人,根本跑不开,他欲招程福来招架,偏程福不知带着喜哥上哪里去了,他火急火燎,灯球娘子却不慌不忙,挑了个蛾蜂儿插到头上,便邀他去桥下一聚。 那摊主大概是见惯了这场面,一脸羡慕地望了望程慕天,低声嘀咕:“好福气。”也不知是指程慕天,还是指那灯球娘子。
灯球娘子见程慕天低垂着头,紧攥着荷包,虽不动身,但也未出声拒绝,她哪里晓得他是被吓得动弹不得,还道这是默许,就趁着人多没谁注意,将个软绵绵的身子悄悄贴了过去,低声道:“冤家,这里人多,咱们去桥下。”
小圆喂蕊娘吃完||乳|糖圆子,奋力挤过人群来寻程慕天时,看到的便是这样一幅场景。
这若放在几年前,或许她会误解一二,但多年夫妻,官人禀性如何,她再清楚不过,当即装了悍妇的模样,上前揪住程慕天的耳朵,忍着笑骂道:“眼错不见,就上这里胡闹来了?”
灯球娘子没想到被正主儿撞个正着,羞愧难当,忙掩着面躲开了。程慕天大松一口气,背上已是汗津津一片,被冷风一吹,忍不住打了个喷嚏。小圆忙松了揪他耳朵的手,关切问详细。程慕天不肯失了面子,故意道:“你不是嫌我老,走在旁边丢人的么,你瞧不上我,自有别的人觉着我好。”小圆也不气恼,手搭了个凉棚四处张望:“咦,那戴灯球的娘子呢,我去与你寻来……”
程慕天慌忙打掉她的手,将她拖入人群,气道:“休得胡言乱语。”小圆掐他一把,问道:“方才不是还得意的?现在怎地又怕起来?”程慕天不敢作声,只将她揽紧了些。小圆紧贴在他身旁,腰间被他紧箍到有些发疼,好笑问道:“那灯球娘子好不知羞,可是个假扮良家女子的伎女?”程慕天亦是疑惑,道:“瞧那样子却不大像,不知为何这般大胆,还约我去桥下。”
二人讨论了一阵未出结果,程慕天突然想起还未给娘子买头饰,好在卖节物的摊子到处都有,便就近挑了个雪柳与她戴上。他还欲将支“火杨梅”插到小圆发间,小圆却是怕那滋滋冒着的火花,不肯要,倒是蕊娘胆子大,由着程慕天与她插了一支。
路边,官府差出的吏魁用大口袋装着楮券,只要遇上小贩,便搞以数千钱。小圆瞧见好几个小贩中的狡黠者,用小盘子装几片梨、藕,一次又一次从密密的人群中腾身挤到吏魁面前,请支“官钱”,但那官吏虽然明知他是几番来请支的,却也不公开禁止。小圆很是好奇,便问程慕天,程慕天答道:“反正是朝廷的钱,发给谁不是一样?图个热闹罢了。”
二人手牵着手,行至端门一带,只见四处都是手拉手、肩并肩的少男少女,少说也有数千来对儿,毫无顾忌地在众目睽睽之下观着彩灯。小圆瞠目结舌道:“原来礼教只是给大户人家遵守的,这些孩子真是……胆大……快活”程慕天却皱了眉,拉着她朝来路走,称不要带坏了蕊娘。
怎地只提蕊娘,小圆朝后望了望,原来另几个孩子早跑得无影无踪了,她不免担心起来,这人多杂乱,可别出意外。程慕天笑道:“有人跟着呢,不消担心,他们定是去瞧舞队了,咱们也去瞧。”
在临安城客店集中的地方,许多外来的商人及富贵之士云集,当各个楼上的灯挂起来时,一队队的舞伎戴着狐狸皮花帽,半遮着描画了金色饰物的额头,穿着窄窄的西域短袄,披着轻逸的薄纱,争相为坐在高楼上赏灯的富商贵人们献艺助兴。
那些个富商贵人们都是出手大方,只要来舞的,皆有赏赐;另有专门为此出巡的官吏,根据舞队的大小优劣,发放钱、酒、油、烛等物,以示鼓励。只见得到奖励的舞队,个个欢欣鼓舞,纷纷派了领头的,到官吏处取得领赏牌子,到城南的升阳宫领酒和蜡烛,到城北头的春风楼领钱。
小圆边瞧舞队,边找寻两个儿子,却望了半天也没见着。程慕天猜测:准是去瞧傀儡戏了。于是二人又挤到演傀儡戏的地方,那里下在演着“快活三郎”,一个泥捏的小人儿,藏了机关以动其手足,引了许多孩子们前来观看。但是午哥和辰哥小哥俩,却还是没见着踪影。
两口子有些着急起来,忙派了几个小厮,四下里去找寻。街上人多,不大好找,直到更敲五鼓,京尹乘着小轿子,由那些大大小小的舞队前呼后拥,巡视全城的主要街道时,才有了午哥和辰哥的消息。小厮回报,说他们俩带着仲郎,正在西坊,等着瞧京尹判案。
程慕天拍着脑袋道:“怎么没想到那里,准是午哥带的头。”两口子匆匆赶去西坊,那里的繁华热闹处,已支起了幕帐,点起了大蜡烛,几个似乎是在灯会上犯了法的囚犯,在各色灯光的照耀下,等待着京尹的判决。
程慕天与小圆由小厮们带着,寻到几个孩子时,他们正挤在人群中,踮着脚朝幕帐那边看。程慕天本欲教训他们一番,但见他们周围很有几个奴仆围着,觉得他们也不算莽撞,便消了火气,与他们一同看完那名曰“装灯”的京尹判案,方才归家。
程家大门口,装饰着五色琉璃灯,煞是好看,午哥似乎有些魂飞天外,痴痴地将那灯瞧了又瞧,竟随着小圆进了第二进院子。程慕天喝斥他道:“甚么时辰了,怎么不回房睡觉。”午哥愣了愣,开口问道:“爹,甚么叫‘野合’?”程慕天虽不晓得“野合”风俗,却是知道这个词的意思,当即涨红了脸,举手欲打。小圆忙拦住他道:“怎地不分青红皂白,且先听孩子怎么说。”
午哥得了娘亲保护,接着将事情讲全。原来他在灯会上“偶遇”了素娘,素娘欲拉他去桥下相会,称那是大宋习俗,名曰“野合”。午哥讲完这个,脸红似火:“我,我不知‘野合’是甚么物事,便随她去了,不料,不料她,她……竟动手解我的衣裳……”
程慕天又惊又恐:“那妮子竟无耻到这种地步?”小圆强压着火气,问道:“然后呢?”午哥低头不肯说,却也不走,让程慕天两口子好生奇怪。
小圆想了想,突然惊出一身冷汗,这小子,不会半推半就,半推半就……程慕天猜出了她心中所想悄声安慰她道:“莫急,横竖不是咱们儿子吃亏……”
“怎么不是他吃亏,咱们家都吃亏。”小圆打断他的话,急道:“杨家是甚么人家,你我还不清楚?他们家虽穷,却是良人,若午哥被他们告个J滛之罪,怎么得了?”程慕天道:“告官与他们又无好处,顶多借这机会将素娘塞进我们家罢了。”小圆愈发着急:“怎能让那种女子进咱们家的门。”程慕天瞧了瞧一脸惊恐的午哥,好笑道:“出了这种丑事,正妻定是做不了了,顶多是个妾,妾是个人吗?搓圆捏扁还不是由你,不要着慌,看吓着了孩子。”
到底是男人,不把这样的事体放在心上,平日里午哥只要有个小错,程慕天就要揪住惩罚的,此番却轻松谈笑,根本没有责怪他的意思。小圆却为儿子没有自制力大为光火,唤来小厮,将午哥关进了柴房。
直到进房歇息,她还是怒气难平,迁怒程慕天道:“那灯球娘子与你拉拉扯扯,存的也是‘野合’的心思罢?”程慕天在无人之时,比谁都会哄娘子,当即答道:“我只揣度娘子的心思,她如何想,我怎么知道?”
小圆苦笑不得,捶了他几拳,抱怨道:“这个儿子怎地一点儿也不像你。”
程慕天任由她撒气,笑道:“当初我也是这般想的,好容易花了十年时间想转,你却烦恼起来。”小圆扑哧笑出声来:“原来你嫌弃了他这么久。”程慕天揽了她到床头坐下,道:“不像就不像,他还小,经不起引诱,这也没甚么,大些与他挑个通房丫头便好了。”小圆叹道:“可惜我那未来的儿媳了,将来不知怎么花心思管教官人呢。”
程慕天大笑起来,直称她想得太远,笑着笑着,却咳嗽起来。小圆忙端了水来与他喝,帮他捶着背。程慕天好容易止住咳,道:“怕是被那灯球娘子吓得流了一身汗,又吹了冷风,伤风了,娘子,你且摸摸我额头,看看烫不烫。”小圆依言摸了一把,果然有些烫手,她连忙唤阿彩,叫她去请郎中。
待得郎中诊过脉,果然是伤风了,小圆看着他写了药方,叫人去药铺抓来药,亲自拿到厨下去煎熬,等待的空隙里,又照着厨娘的指点,熬了止咳嗽的杏仁粥。
等她服侍程慕天服完药,吃完粥,已是困顿不已,急急忙忙抹了把脸,宽衣睡下,把柴房里的午哥忘了个无影无踪。
第二百零四章不留后患(上)
第二日清晨,只睡了三四个时辰的小圆从被窝里伸出手,摸了摸程慕天的额头,触手体温正常,她舒了一口气,重新闭上眼睛准备补眠,这时窗外却传来议论声,听起来像是个小丫头在问:“阿彩姐姐,小厮们来问,柴房里怎地关了个病人,咳嗽了一夜,吵得他们不得安宁,想进去看看,却又被锁了门。 ”
小圆一个激灵坐起身来,匆匆披衣,昨日真是被气糊涂、忙糊涂了,怎地把儿子给忘了。初暖乍寒的天儿,在柴房冷冰冰的地上睡一夜,不咳嗽才怪呢。她系好腰带,却发现程慕天也坐了起来,正在穿衣,想必也是听到了外头的话,忙道:“你自己还是病人呢,赶紧躺下,我去瞧瞧就成。”程慕天一面穿鞋,一面道:“我不过受了些凉,药也服过了,烧也退了,能有甚么事。”
小圆听他鼻音不似昨日那般浓重,也便没有再拦,同他两个脸也不曾洗,吩咐了阿彩一声去唤郎中,就匆匆朝柴房赶。管柴房的小厮早已将钥匙拿在手中,只是不敢开门。正在台阶上候着,待得小圆叠声叫开门,方才把锁打开。
小圆提起裙子冲进去,只见午哥蜷在地上,缩成了一团,脸上烧得通红,还在不停地咳着,她的心顿时揪到发疼,上前唤了两声,欲将他抱起,无奈午哥年岁虽小,个子却大,长得又结实,她试了两下竟抱不动,幸好程慕天在旁,接过手去,才将他抱了起来,送去房里。
郎中昨日就宿在程家,早已在房中候着了,诊过脉,道:“午哥这病,同少爷的差不多,我将方才减些剂量,煎好与他服下。”
午哥服过药,又吃了些粥,昏昏睡去。小圆摸着他依旧烫手的脸,自责不已,郎中说他的症状与程慕天差不多,想必也是受了惊吓,才多大点孩子,被那天杀的杨素娘引去“野合”,定是心慌大过欢喜;自己也直是昏了头脑,不去责怪那勾引之人,反正体罚自家儿子。
程慕天将她扶到外间坐下,安慰她道:“午哥底子好,不会有碍,你看我,吃了副药,睡了一觉,不就好了。”
小圆拍了拍他的手,没有讲话。阿绣捧上铜盆来,服侍两个洗漱了,又端上早饭来。小圆在继碗里搅了几下,吃不下去,程慕天好劝歹劝哄着吃了半碗。
辰哥和蕊娘出现在门口,问道:“哥哥病了?好些了没?”小圆招过辰哥,问他道:“昨日哥哥可有与你分开的时候?”辰哥答道:“他走开过两回,头一次离开,回来时红光满面,第二次回来时,脸上有些惊恐之色,我们问他出了甚么事,他却怎么也不肯讲。”
“两回?”小圆迷糊了,难道午哥与杨素娘到桥下去了两次?可为何每次回来后的反应不一样?桥下到底发生了甚么事情?
程慕天瞧出她的疑惑,道:“事已至此,你想也没用,总不能现在把他唤醒来问罢?且把心放宽,他是男儿家,又不是女孩儿,能出甚么事?就算出了事,也还有我呢。”
蕊娘虽然不明白发生了甚么事,却能瞧出娘亲脸上的不开心,便附到程慕天耳边道:“爹,我去作坊给娘做个仿生花,好不好?”
娘子的烦恼,岂是一支仿生花能解决的,但程慕天还是笑了,摸了摸蕊娘的头,叫阿彩送她去仿生花作坊。他将蕊娘的孝心告诉小圆,道:“莫要愁眉苦脸了,本来没甚么事,白叫孩子们替你担心。”这话说动了小圆,她强打精神,推了推辰哥:“去院子跑步去,不然又要长胖了。”
程慕天说的没错,午哥身体底子好,中午时分,烧就退了,但小圆满怀愧疚,仍不许他起床,亲自端了碗,喂他把饭吃了,再扶着他躺下,掖上被角,让他多躺一会儿。
这要是放在以前,午哥哪里躺得住,只要病稍好,便要出门去耍的人,但这回不知怎地,对小圆的要求,一句话也未反驳,乖乖地依她所言,躺下睡好。小圆抚了抚他的头发,轻声安慰道:“安心养病,万事有我和你爹呢。”
待她安顿好午哥,走出门去时,阿彩已在院子里候着:上前来报:“少夫人,杨家老爷带着素娘来了,少爷本不想让他们进来,无奈他们站在门口秽言秽语,还口称捏有午哥的把柄,少爷不得已,只好让他们去偏厅了。”
对此,小圆早有防备,倒也不吃惊,依着杨老爷的德性,不来反倒奇怪呢。她悄悄走到偏厅瞧了瞧,只见程慕天坐在主座上不紧不慢地吃茶,杨老爷一个凳儿坐着,脸红脖子粗,他身后站着衣衫褴褛的杨素娘。她瞧了这情景,料想无事,加上她不想与杨老爷打照面,便转身欲走,但阿彩却道:“少爷吩咐过,让夫人进去呢。”
小圆低头一想,也是,自己如今是商人妇,甚么妖魔鬼怪见不得,须得装出一副悍妇的模样儿才好唬人。想到这儿,她进去时就捂了鼻子,看也不看杨家父女一眼,坚着眉毛骂程慕天:“越来越不像话了,甚么乱七八糟的人都朝家里带,叫花子也是能踏进咱们家的地的?”杨老爷朝身上看了看,出门时了容易寻的一件体面衣裳,并不曾打补丁,哪里就像叫花子了,这程少夫人欺人太甚。
素娘的头垂得更低了,挪着脚朝杨老爷身后躲,不想却碰倒了一个小花瓶,在青砖地上砸得粉碎,吓得她连连摆手:“我不是有意的……”
阿彩知晓小圆的心思,走上前,朝地上瞧了瞧,啧道:“影青釉的莲花瓶儿呢,卖了你都赔不起。”
杨老爷自怀里掏出一块玉佩,朝小几上一拍:“你看这个赔不赔得起。”阿彩探头一瞧,大惊:“这是午哥的玉佩,怎地在你这里?”小圆听这一说,定睛一看,果然是午哥腰间常挂的家传玉佩,上面雕着程家特有的家族标记,和一个程字。她心内隐隐不安,抬头去看程慕天,眼中亦有了慌乱。
杨老爷举了玉佩,得意洋洋道:“这是你家午哥与我家素娘的定情信物。”小圆不是没有弯弯肠子的人,不过平日行事,总存二分善心罢了,如今到了这样的关头,还顾及甚么,只管使手段了。她故意激杨老爷道:“你说是,就是了?谁晓得是不是到地边摊儿买了块劣玉,仿着胡乱刻的。”程慕天亦反应过来,应和道:“我也是糊涂,还真被他唬住了,方才午饭时,午哥的玉佩不是还在腰间挂着么,怎会眨眼功夫就到了他手里。”
杨老爷将那块玉佩捏在手里,道:“仿照?你程家玉佩式样繁复,不拿着研究个三五天,谁人仿照得来?”小圆笑道:“那可说不准,你家素娘不知廉耻,见天儿地上我们家勾引午哥,谁晓得是不是她偷偷摸摸拿墨印了花样儿去。”杨老爷见她把话扯远,连带上了素娘的名声,却不但不恼,反而欢喜起来,道:“程少夫人早些承认,我也就不用费这番功夫了。既然事情你也认了,那咱们就把这门亲事说定了罢。”
程慕天大怒,骂道:“我娘子承认甚么了?休要胡言乱语。”小圆却拦他,笑吟吟道:“我不晓得杨老爷他在讲的具体是何事,但这样的事体传出去,别个只会赞午哥一声风流少年,受辱的是他家闺女。”说着唤阿彩,叫她取来笔墨,当场来写卖身契。
杨老爷傻了眼:“你这是甚么意思?”小圆奇道:“你费尽心思,从山里一路算计我家到城里来,为的不就是这个,我成全你便是。”说着唤小厮:“柴房里的家伙预备好,进咱们家门的妾,先领家法,再饿上两顿学学规矩。”
杨老爷自家的妾平日待遇如何,他比谁都清楚,自然不愿意让闺女去受这个罪,忙将玉佩高举,威胁道:“我有午哥玉佩在手,你程家不将素娘娶为正妻,我就去告官。”
小圆看都不看他一眼,嗤道:“假的。”说着,走到阿彩旁边,催她快些写卖身契。
杨老爷见吓唬不到小圆,又去瞧程慕天,却见他在低头吃茶,也是不拿正眼看他。程家人不着急,他就自乱了阵脚,看了素娘一眼,暗道,莫非闺女偷取来的玉佩是假的?若真是这样,可就亏大了,他煞费苦心,又是教她卖菜,又是教她“野合”,赔上了女孩儿家的名声去勾引午哥,为的不就是偷来玉佩,好以此为要挟?若此计不成,以杨家如今的家世,素娘是怎么也嫁不进程家的,就算进了,也顶多是个妾室。
不多时,阿彩的卖身契写好,不等墨迹干透,便捧到杨老爷面前,请他按红手印,笑道:“我们家少爷和少夫人最厚道的,晓得你家如今是破落户,特特多把你十文钱。”
第二百零五章不留后患(下)
杨老爷自然不肯按手印,他被小圆激将了这些时,又被一纸卖身契逼到了墙角,只好把玉佩递了过去,口称让他们好生辨一辨真伪。
小圆等的就是这一刻,既拿到了手,岂还有还给他的,当即让人送到了后面去,携着程慕天起身,吩咐阿彩:“卖身契他爱签不签,我和少爷忙着呢,没这闲功夫与他们磕牙。”
杨老爷还道她是把玉佩送进去验真伪,听了这话才明白自己是上了当,素娘的名声已经毁了,玉佩也没了,难道要逼他去跳西湖?他十二万分的不甘心,冲过去拦住程慕天两口子的去路,意欲动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