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界他们不再一家独大,然后留下了跟过去的谢陵阳,所有需要谈判解决的事,都由他负责。
渊灵真人从袖中拿出一个卷轴,轻轻放在床边案上,并不多劝。
“仙门俘虏已尽数放归,无相宫毁坏得很厉害,魔尊无心管事,现在事情是小师弟与幸讷离在谈。”
他一边说,一边偷眼看着师尊的反应。
可李浮誉不为所动,连垂下的眼皮都没有抬一下。
渊灵心里一跳,没再多说,行了一礼,静静退了出去。
第85章
李浮誉会想, 他当时若再晚一步,是不是就真的再也来不及了。
他也会想,即使已经用出了最快的速度, 但会否也已经太晚, 有人不择手段要将月亮拉进泥沼, 那难以挣脱的每一分痛楚污秽,他都看得那么真切。
为什么不能再早一点?
为什么不能早一点,早一点告诉燕拂衣他还活着,早一点把他从那鬼地方救出来, 或至少早一点, 在九观树倒塌之前, 在他完全封闭意识,成为一尊不言不动的神魂雕塑之前, 告诉他, 他的家还在,他还可以回家。
李浮誉知道,在自己“死”后,其实一直以来, 燕拂衣都很尽力, 把一切都做好。
他努力做一个端方守礼的大师兄,在掌门闭关的情况下,竭力撑起一整个大宗派的运转;
他试着成为那么多人的守护者, 不仅要照顾白眼狼弟弟,还要忍受李清鹤的恨与报复;
他也没忘了除魔卫道, 五年,三百余次……他几乎从没有休息过,只要一有空暇, 就会走遍九州,去修补那些曾有裂隙的结界。
……没有人能比他做得更好了。
可李浮誉只宁愿,燕拂衣能不那么好一点,甚至能自私一点。
他与燕拂衣相处的日子,满打满算不过十年,却一心沉浸在对那人一身风骨的喜欢里,却忘了教给他,也要学会对自己好一点。
他做错了。
李浮誉对自己说,你错得好离谱。
一点都不是一个合格的粉丝,你穿越到这本书里,来到你喜欢的角色身边,却好像把事情,弄得更糟了。
当年第一次发现李安世在做的事,看到那小小的孩童身上可怖的伤痕,他究竟为什么还要对原身的生父留有期待,只与他大闹一场,却没有干脆带着小燕拂衣,离开昆仑那个龙潭虎穴呢?
那时的李浮誉穿越不久,他从一个安详平和的法治社会来,遇见虐待儿童的人渣虽然很糟心,但他还记得“原书”内容,还天真地以为,一切都会好起来,“燕拂衣”就是该在昆仑长大,他一定会长成那个自己最喜欢的角色,成为众多弟子景仰的大师兄。
——是他的错,小月亮不是一个“角色”,他是个活生生的人。
没有什么该不该,他的人生如何度过,路要怎么走,该让他自己决定才对。
殿里焚着很清雅的香,李浮誉不懂那是什么,但他注意到,香点起来之后,不言不动躺着的人,眉眼之间似乎微不可察地,放松了那么一丁点。
因此他翻箱倒柜,将此间所有这种香都找出来,就堆在床边,一炉接着一炉点。
他看着燕拂衣,很想叹气,又很想把他抱进怀里。
可这些日子了解到的事,那延续千年的棋局和谋算,那些将自己都当做棋子的天道博弈,又实在惨烈绵长到令人肃然起敬。
面前躺着的这一个,虽然是他从小看着长大的小月亮,但又不全是。
他还是千年之前那位剑仙最后的魂魄,谢九观的记忆只是被暂时封印,他是甘愿自投轮回道,甘愿以己身命运为柴薪,成为那个一肩挑起一界安宁的守夜人。
原来燕拂衣,真的就是谢九观。
李浮誉弄不明白,是谁使了怎样的手法,竟都能预料到相阳秋的手段,能在他的轮回环境之中,早早埋下那个记忆的匣子,让他得以从中窥得一线天机,对当年的事情,有了些许了解。
他在那里看到那么多东西,连燕拂衣此刻,都未必记得清楚。
千年以前,十二金仙都尚在时,仙界实力强盛,并非真打不过魔尊相阳秋。
他们之所以旷日持久地对峙、摩擦,让仙魔两界终年不得安生,是因为魔尊的存在属实不讲理——他是个怎么杀,都杀不死的东西。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杀不死的魔尊,力量却在不断增强,终有一天,他会强大到金仙们联合起来也无法战胜的地步,到那一日,不仅是这一方世界的末日,待魔尊破碎虚空而去,将在无数个小世界中为非作歹,遗祸千秋。
是谢九观,提出了那个置之死地而后生的主意。
根据最擅天数的应玄机推衍,以魔尊现在实力增长的速度,最迟千年之后,便是末日大劫。
他会逼着天道设立守夜人,会使出千般手段,彻底碾碎那颗可怜的心,就像在那之后碾碎整个世界。
谢九观说,或许该由他去——他诞生于昆仑之巅,以万物生入道,道心广纳乾坤,最是坚固,或许能多撑一些时间。
谢九观说,剑道纯直,不擅谋算,还请玄机兄多思多虑,想想能在自己身上做什么文章,让魔尊生出一颗属于人的心来,便也能如人一般死去。
谢九观说,不必顾惜他的性命。
应玄机自然不愿同意。
李浮誉不晓得当年,应玄机究竟有没有开过口,也不知谢九观有否知晓,但他站在一旁,以旁观者的视角,太容易便能看出,应玄机是爱着谢九观。
他如何能够答应,以所爱之人的性命做筹码,去赌一个几乎是以命换命的结局。
可时局紧张,谢九观的想法很快得到了其他金仙的支持,十位上仙从旁协助,共筑大轮明王阵,纷纷以身化天地,重入轮回。
只为将魔尊困住千年,让剑仙神魂遁入天道缝隙,带着上仙烙印,去成为那个千年之后的守夜人。
李浮誉无以想象那曾是多么恢弘悲壮的场面,轮回幻境中,也没有那么详尽的呈现,他只能结合在此间修真界听到的那些传言,得知当年的事情,在世人眼中是什么样的。
世人只知上一次仙魔大战,十位上仙尽数陨落,剑仙以本源巨树,化作大轮明王阵眼,守护了人间百年安宁。
却无人知晓更深一层的博弈,不知唯一活下来的那位神仙,端坐在不弃仙山高高在上的瑶台,失去了他最爱的人。
谢陵阳提出来的那个法子,恐怕就是应玄机在千年的思索推衍中,得出的唯一答案。
只有让守夜人的情丝都燃尽,才能为这场漫长的棋局,画上一个悲凉的句号。
或许也是因为完成了使命,又遭受太多磨难,那棵巨树才会在瞬间掉入最虚弱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