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云低着头静候盟内两位老大的发落,不想,险些被王绮芳的一句话噎倒。
“呵呵,小娘子,我们可不是什么歹人,”白衣男见状,突然有点明白王绮芳突然喊救命的原因。很显然呀,人家并不是真的害怕,而是想借故将假山之事蒙混过去。
如今,冒出个海城的侠客弟子,即使他不知道这位胆大的孕妇究竟是何人,但肯定与海城李家有关系。如果她和李家有关系,那也就意味着……
还有,外面又咋咋呼呼的跑来几个略懂功夫的汉子,场面愈加混乱,他根本就没有机会再次询问王绮芳了。
想到这里,他暗自叹了口气,故作轻松道:“在下便是小娘子口中的‘狗屁玩意儿’侠客盟的盟主李靖天,而我身边这位,则是‘黑道杀手组织’侠客盟的铁面护法铁楚”
“什么,狗屁玩意儿?少奶奶,您真的这么说啦?”
清云失态的发出清晰的抽气声,她有些惊诧的悄悄抬起头,无声的问道。
不是吧?今天这是怎么啦,大半年没有骂人,好容易骂一回,却正巧骂到人家脸上。
还又被人清清楚楚的记在心上,唉,也不知道侠客盟的人记不记仇呀,会不会报复她?
咦,不对呀,清风不是说过么,侠客盟是天下最最公正的帮派,也是大周唯一受朝廷保护的江湖组织,自成立那天起,便上为朝廷、下帮黎民而努力,最是侠义不过。
那是不是也意味着,就算她不告诉李靖天假山的秘密,自己也不会有什么危险?
可惜,老天似乎还没有放过王绮芳,正当她兴奋的想着的当儿,身后又传来一声激动的声音:
“大哥,您怎么来啦?嗬,还有小铁哥,你也来啦。”
说话的人,王绮芳很熟悉,即使不回头也知道是谁。因为来人不是外人,恰是她合作经营棉布的便宜表哥——李靖广。
李靖广的大哥,也就是来自平州李家的银,更是权倾大周的辅国公李天赐爵爷的嫡系子孙?
PS:哇咔咔,终于电脑恢复正常鸟,某萨万分激动ing。呜呜,终于能有时间给亲们的评论加精鸟,想要积分的亲们,快快发表评论吧,某萨会一一加精滴(广告除外)。
再PS:谢谢亲们的粽子,谢谢亲们的小粉红,还有评论的亲们,某萨会参考大家的意见,将弃妇的故事写得更好。还有关于更新,某萨努力调整下,争取不让亲们等太久。
再再PS:厄,没了,明天再说哈,(*^__^*) 嘻嘻……
第一卷 凤凰涅盘 第078章 丰收季节
第078章 丰收季节
“大哥,你看,这就是咱们的棉花种植园”
李靖广一行几人骑马匆匆来到位于青阳县和海城交界的西山坳,进了庄子,下了马,李靖广兴冲冲的拉着自家大哥跑到冒出绿芽的地头,指着一丛丛茂盛的嫩苗,难掩兴奋的说道。
“噢?这就是棉花?”李靖天和李靖广一起蹲在地头,仔细端详着眼前的小绿芽。
“没错,这一片全都是呢。只可惜呀,咱们错过了春耕,否则今年秋天的时候,漫山遍野都是雪白的花朵,就能收割了呢。唉,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这话太有道理了。”李靖广想到错失的利润,心疼的咂摸咂摸嘴,很是气闷的说道。
“呵呵,已经够不错了,八百两银子买两成份子,别说是炙手可热的棉花生意,单凭这一大片良田,也是沾了大便宜……对了,你们入股的时候,王、王家表妹是否知道咱们李家的渊源和背景?”
李靖天站起身子,擦了擦手上的泥土,看了眼漫山遍野的绿色棉花苗儿,脑海里不禁闪现出王绮芳捧着肚子、拧着眉头,和自己呛声的模样。
唔,不知怎的,直觉告诉他,这位据说懦弱、平庸的赵家弃妇,并不像外人所盛传的那样。相反的,李靖天更倾向于认为,王绮芳绝对是个不简单的女人——他实在想不出,一个据说生性软弱的女子,面对夺她性命的歹人以及莫名出现的不速之客时,却不见丝毫的畏惧,根本就不符合常理呀。
想到王绮芳镇定自若的神情,接着李靖天又联想到随着大周和高昌战事的升级,棉花种子堪比黄金,棉布生意也愈加暴利。
换句话说,只要有门路弄来棉花种子,哪怕只有一两亩也能发大财。
一两亩尚且如此,更何况面前这一百多亩的棉花地?
单是棉花这一项也就罢了,可偏偏那位王绮芳还找来了当年周氏棉布的两大绝技的传人,仅凭这一点,李靖天就忍不住的赞叹、佩服她。
原因很简单,想他侠客盟,盟里的奇人义士遍布天下,亲传弟子涉足大周的各个行业及无数的豪商高官府第,在如此庞大的力量及势力运作下,都没能找到那两位技师,却被一个足不出户的弱女子轻易找到并收归己用,实在是出人意料。
运气?
不然。李靖天微微摇头,他从来就不相信什么‘菩提子’、‘佛缘’之说,王绮芳能得到棉花种子,得到织布印染技艺,绝对是她苦心经营的结果,而不是屋后那棵不起眼的小树起得“神效”。
那两位传人李靖天不了解,但自己的两个弟弟他却非常熟悉,唔,王绮芳能不着痕迹的和他们成了合伙关系,仅这一点,就足以说明她的能力和心计——平州李家的儿郎,可不是躺在祖先功劳簿上混吃等死的纨绔。能得到两个弟弟的认可,王绮芳也不是什么泛泛之辈。
“应该不知道吧,”李靖广也站起来,目光投向远处辛苦劳作的佃户们,神情少有的认真,他忖度片刻,道:“当日我和三弟也是临时起意去海城,王七娘并不知道。而且,三婶娘向她介绍我们时,她也一脸的茫然,似乎之前并未听说过咱们,更谈不上另有所图。”
“恩,我知道了,这事还是多加小心吧。王七娘和三叔不同,她、她毕竟是儒商业协会赵家的儿媳,不管外界的传闻如何,她始终都是赵家的人,更何况她腹中还有赵家的嫡亲子孙,即使不为丈夫,为了儿子也会帮着赵家。一旦咱们的事被她知晓,大周又要有动荡。”
李靖天对弟弟的话不置可否,只是反复的交代着。
“哥,我明白,哼,什么儒商业协会,不过是咱们先祖爷爷身边的书童罢了,被弃主子不说,还敢腆着脸说自己是李爵爷的弟子。我呸,就这般暴发、自私的下流胚,也配当先祖爷爷的学生?”
不说赵家还好,一提什么儒商业协会,李靖广满脸的鄙夷。
“嘘~祸从口出,”李靖天唰的打开折扇,用扇面遮住嘴,悄声说道:“赵家是如何发家的,咱们都知道,但现在正是关键的时刻,不能出一点乱子。别忘了先祖爷爷的遗训,平州李家也好,陇西李家也罢,都是李崇老祖的子孙,一笔写不出两个‘李’字。”
“我知道,哥,”大哥所说的遗训,李靖广自记事起就开始熟记,岂能不明白。他讪讪的笑了笑,挠头道:“我只是看不惯某些人狗腿的丑态罢了。”
当年的小书童机缘巧合下抱上了周太祖的大腿,一跃成为大周的新贵,刚得了势就变脸对付其他的资深世家和老贵族,哼,典型的小人得志嘴脸。
其实,这也是他们兄弟能和王绮芳顺利结盟的原因之一,敌人的敌人便是朋友么。
“看不惯就不要看,反正赵家也不敢明目张胆的和李家撕破脸,”李靖天见弟弟满脸愤恨的模样,轻笑的用纸扇点点李靖广的额头,“好啦,不说这些烦心事了。既然你们成功建起了棉花种植园,相信不久就能生产大批棉布,虽然只占两成份子,但对李家来说也是不小的突破。至少,咱们又站到儒商业协会的头上了,只要你们好好经营,估计明年的会长之争,咱们的把握会更大些。”
李靖广连连点头,“没错,这次一定要把赵家拉下来。”
“但是,你们也不要放松了警惕。别忘了,当年的周家是怎么被儒商业协会一点一点蚕食的。另外,在棉布没有正式上市前,棉花的事情还是保密为好……那个,王家表妹没有和赵家提起此事吧?”
说实话,李靖天对王绮芳还是不太放心。
“没有,”李靖广嘴角勾起一抹嘲讽,“赵家的人都是无利不起早的势利之徒,尤其是那个赵天青,见七娘对自己没有助力后,便把发妻丢在了一边不闻不问,眼下老婆怀了他的孩子,却连亲自来瞧瞧都不肯,哼,像这样的人,七娘表妹怎么还会当家人看待?”
“恩,那就好,总归一句话,万事小心”
李靖天又交代了弟弟一番,这才返回海城去拜见李昌叔。
至于王绮芳,唉,他虽然还有不少疑问,但人家‘受了惊吓’‘动了胎气’,他这个做‘表哥’的也不好勉强,只能把疑惑压在心底,伺机让驻守青阳的侠客们悄悄调查。
“嬷嬷,那个姓李的走了吗?”
王绮芳懒洋洋的斜倚在临窗大炕上,手里拿着一块白细的棉布,正饶有兴致的缝制宝宝贴身的衣物。想起昨天那两位不速之客,王绮芳用满含期待的语气问道。
“唔,姓李的?七娘是说平州李家的大少爷李靖天吗,”赵嬷嬷坐在炕前的脚踏上,举着几条丝线,迎着玻璃窗的阳光,半眯眼挑着颜色。她听到王绮芳有点孩子气的问话,便笑着说:“我听李靖广表少爷说,他陪李靖天看完棉花种植园后,李靖天就直接去海城。
还有呀,七娘,以后可不敢说什么姓李的。别忘了,平州李家的两位表少爷都姓李,还有海城三舅爷家的两位亲表哥,也姓李呢。”
“嬷嬷~~”王绮芳无语,赵嬷嬷明明知道她只是对李靖天那个姓李的不爽罢了,何苦拉上其他四位表哥?
“对了,上午的时候,陈冬生过来了一趟,说是咱们地里的麦子快要熟了,足足比周围其他农户的麦子早熟半个月呢。”赵嬷嬷把挑好的丝线捋出来放在小几上,继续按照王绮芳的要求,挑其他要用的颜色。
“噢?要夏收了吗?”
王绮芳闻言,脸上的郁色一扫而光,她扶着开始酸胀的腰部,兴奋的问,“什么时候收割,我们也去地里瞧瞧?”
“恩恩,陈冬生说,明天就能收割,不过,七娘你不准去,都六七个月了,怎么还想着四处乱跑?不行,嬷嬷这里就不同意。”赵嬷嬷扯了扯嘴角,直接拒绝道。
“……好吧,”王绮芳见赵嬷嬷的态度异常坚定,只好放弃亲去见证丰收的机会,她怏怏的窝回墙角,继续做针线活儿。
中午,吃过午饭,王绮芳‘照例’去午睡,且不准任何人近旁伺候,更不许人打扰。
打发了不放心的赵嬷嬷,王绮芳关上卧室的屋门,插上门闩,转身进了空间。
昨天她躲进空间的时候,偶然间发现木屋院后长了不少陌生的植物。只是当时忙着逃命,顾不上去仔细查看。
今天好容易把赵嬷嬷哄走了,她要好好去观察一番,顺便在空间里睡午觉。
进了空间,王绮芳满意的看着小院前的棵棵硕果累累的果树,以及院子里盛开的鲜花和结满紫色果实的葡萄架,“恩,外面的麦子要丰收了,我的空间也要丰收了呢”
随手摘了个苹果,用帕子擦了擦,王绮芳一边咔嚓咔嚓啃着,一边慢悠悠的逛着自家空间。
“咦?这是什么?”
穿过木屋,来到后院,王绮芳终于找到昨儿看到的那几棵陌生的树木。只见这几棵树个头并不大,最大的一棵直径还不到一尺,叶子是椭圆针形,树干是褐色的,树皮很粗糙甚至有的地方像是断裂一般。
王绮芳疑惑的站在树下,细细观察着。可惜,前世的王绮芳是个布艺手工达人,让她辨别个布料还在行,若让她辨别植物,就有些为难鸟。
瞧了半天,她还是没有看出这棵树是什么品种,唯有空气中丝丝清香让她精神顿时一振。
“这个味道好熟悉,好像是紫檀香?不对呀,我又没有种紫檀香,它又是从哪里来的?”
PS:这两章过渡下,接下来宝宝就要出世了哦,呵呵,亲们继续支持~\(≧▽≦)/~啦啦啦
第一卷 凤凰涅盘 第079章 空间升级
第079章 空间升级
清晨,赵太太给府里的管事婆子派完差事后,有些倦怠的回到自己的卧房,抬眼看到小孙女乖巧的坐在临窗大炕上,小手握着支毛笔,正无比虔诚的抄着什么。
她凑过去瞧了瞧,见元娘抄的是她这些日子念诵的佛经,当下便满意的点点头——恩,不错,虽然府里来了个李家的嬷嬷,整天守着元娘身边,防贼一样防着赵家的主仆,但元娘还是个懂事的孩子,以前对自己什么样儿,现在还是什么样儿。
只是,当赵太太的目光扫到元娘的脖子时,双眸闪了闪,道:“元娘,我前儿给你的那串紫檀念珠怎么不见你戴呢?”
“回太太,那串念珠我给母亲送去了,”元娘闻声连忙站起身,先给赵太太行了礼,见太太脸色有些不虞后,急忙笑着解释道:“太太不会怪元娘自作主张吧?嘻嘻,太太不是说了吗,那串念珠是庙里的法师随身佩戴的法器,浸染了佛祖的灵气……”
两只小手不安的对着手指,元娘小脸上满是忐忑,“元娘听下人们说,母亲怀了小dd,身子骨也不好,生弟弟的时候可能会出事,元娘就想着太太给的念珠是宝贝,有佛祖的庇护,相信母亲戴着它定能平安生下弟弟的。”
“弟弟?哦,元娘想要个弟弟?”听完小丫头稚声稚气的话,赵太太脸上的阴云似有消散的趋势,她一把抱起元娘,期待的问道。
“恩,”元娘用力点点头,满是肉窝窝的小手吮在唇间,无比确信的说:“母亲一定能给元娘生个弟弟。只不过,元娘更想要哥哥,太太,母亲不能先给元娘生个哥哥,然后再生弟弟吗?”
“哎呀,太太,您听听,连大小姐都这么说,可见这次二少奶奶定能给咱们赵家添个嫡孙咧”
赵太太身边的嬷嬷听了,忙狗腿的凑趣,一套马屁拍下来,让赵太太脸上笑开了花儿。
“呵呵,这个小丫头,想要哥哥呀?这太太可没有办法,不过,咱们可以多要几个弟弟。”
算起来,儿子成亲也六年了,膝下却只有元娘一点骨血,子息太单薄了些。好容易二少奶奶怀了孕,各种迹象表明极有可能是个男胎,如今又有元娘“天真”的预言,怎么能不让赵太太欣喜呢。
想到这些,赵太太心中对王绮芳的厌恶也减去了三四分,开始担心起远在青州的儿媳来。
“对了,上回二少爷回来是怎么说的?我当时精神头不好,也没有细问,他见到二少奶奶了吗,二少奶奶身子可好?”
“……”嬷嬷窒了下,脸上闪过一丝不自然,随即含含糊糊的说,“好着呢,听回来的人说,二少奶奶在庄子上吃喝用度都和府里差不多,又有太太经常赏赐的补品,人都发福了呢”
“噢?”赵太太听出些许端倪,她一手搂紧元娘,一手轻轻拍着孙女的小肉手,颇有深意的瞧了嬷嬷一眼,淡淡的说:“行啦,你也不用给二少爷说好话啦。他是我肠子里爬出来的,素日是个什么禀性,我还能不知道?唉,这个孩子,就算是忙事业,也要多顾顾家里嘛。”
嬷嬷讪笑两声,听到赵太太后面的话,里面顺着话头对自己奶大的二少爷大夸特夸起来,“不是奴婢自夸,可着京城去瞧吧,谁家的儿郎能像咱们家二郎这般能干?这才接手纺织厂和染坊几天呀,就把生意打理得井井有条。外面的人瞧了,哪个不夸咱们二郎颇有祖风,不但长得想当年的赵太爷,还有那灵光的头脑和圆滑的手腕,更是跟赵太爷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呢。”
赵太太抿着嘴,面容依然沉静,但像所有的母亲一样,听到有人夸奖自己的儿子(即使有拍马屁的成分在),仿佛三伏天喝了冰爽的井水,从头到脚的毛孔都舒服的不得了。
“恩,这孩子就是喜欢做生意。”他们赵家更是以行商起家,儿子善做生意,那是秉承祖训呀。
“太太,姨娘是不是也要生妹妹呀”
乖巧的坐在赵太太的怀里,元娘低着头玩儿了一会儿手指,突然想起什么般,抬头问道。
“恩?元娘见过苏姨娘?”
一提到被她软禁在竹院的苏姨娘,赵太太脸上的笑意淡了许多,她伸手轻抚元娘的头发,柔声问道。
元娘摇摇头,“没有,只是前几天孙嬷嬷去厨房给元娘炖雪梨粥的时候,遇到了少姨奶奶的丫头玉珠,当时玉珠带着一位衣着华丽的少奶奶,说是少姨奶奶的姐姐,知道少姨奶奶怀了***,特意来瞧她呢。”
小丫头眨着纯净的眸子,用天真稚嫩的语气,不经意间给苏姨娘上了点眼药。
果然,赵太太听完元娘的话,沉闷了片刻,招手示意身边的嬷嬷把元娘抱下去,“元娘,我还有事要忙,你先去孙嬷嬷那里吧。”
元娘忙点头答应,乖乖的任由婆子们带她出去。
目送元娘离开后,赵太太脸上的温柔浅笑顿时一敛,她冷然的问:“这是怎么回事,我不是交代过了吗,没有我的准许,苏姨娘不得随意外出、见客。哼,看来那天的教训还不够大呀,府里还有人敢背着我做些小动作。如今人家不但大摇大摆的见了客,还敢四处宣扬她‘怀孕’……”
“太太,您怀疑苏姨娘并没有怀孕?可,太医不是说了吗,说她——”嬷嬷头一次听到赵太太主动提起苏姨娘,说的内容更是如此骇人,连忙悄声问道。
“哼,人家太医说像是‘滑脉’,可人家最后不是还说了一句吗,‘日子尚短’‘不敢十分确定’,什么不敢确定,分明就是受了好处,帮苏氏遮掩呢。你想想,她刚流产不过一个来月的时间,就算真的怀孕,不足月的胎儿能把出什么脉象?”
不是赵太太看不起苏姨娘,像这种假怀孕的小把戏,当年她玩儿的时候,苏姨娘还没有出娘胎呢。
“那,那……”嬷嬷楞了下,随即想到什么似地笑道,“太太,既然您怀疑此事,何不请个相熟的太医再来瞧瞧。当时‘日子尚短’,现在又是一个月过去了,这日子应该不短了吧?”
“呵呵,你这个老货,脑子反应到快。”听完嬷嬷的话,赵太太顿时笑开了,食指虚点了点嬷嬷的额头,“不过,说得也算有理,待会儿让赵管事去太医院请周院正来,好好给苏姨娘把把脉。等确定了消息,咱们也好妥善安置。”
“是,奴婢这就去”
说着,嬷嬷笑呵呵的屈膝行了个礼,转身去了外院。
窗外,玻璃大窗下,一个穿着粗布襦裙的小丫头,侧耳听完屋里人的对话,缩手缩脚的溜出院子,朝竹院跑去……
王绮芳站在几株?br />
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