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大周的海运已经开始发展了?
王绮芳对此非常感兴趣。
说实话,当初撞破大哥他们商议大事的时候,王绮芳想过N条退路,第一个想到的便是出海,远离大周的势力版图。
只可惜,客观条件不允许。
大周虽然没有采取闭关锁国的政策,但海运条件太落后了。
当然,这也不是大周一个国家如此,就目前而言整个世界的航海都还处于混沌状态。
要知道,数百年后,世界范围的大航海时代才会降临。
就目前而言,大周的船队也就在周围几个国家溜达,去去倭国、逛逛琉球,再远的海域就不敢尝试了。
但,这船舶司是做什么的?
“表姐还不知道吧,”李静娘的相公接到任命后,为了了解夫君的职责,她也命人找来不少相关的资料,所以对这个新设置的官衙,比较清楚,“自从西北战乱以来,丝绸商路曾被数次中断,严重影响了对外的贸易,大周的丝绸、瓷器和茶叶运不出去,西域番邦的香料又运不进来,这让两边的商人很是头疼。”
“为了保住自己的生意,很多商人便私下里组织了船队,从陆路改为海路,在海上重新开辟了商路呢。”
“哦,这个我也有所耳闻,”王绮芳听到这里,似乎明白了一些,她点点头,道,“恩,我明白了,是不是这种海上的贸易越来越频繁,终于引起了朝廷的重视,于是便设置了一个专门梳理海上贸易的衙门?”
“没错,表姐果然聪明,一点就透。”李静娘轻啜了口茶水,将身子向后靠了靠,放松的倚在柔软的座位里,道,“来往的船只多了,牵扯的利益也慢慢增多,彼此间也就产生了矛盾和摩擦,尤其是这些商行背后的几大家族更是数次起了纷争,朝廷不管不行呀。”
再者说了,在大周的版图上做生意,焉有不纳税的道理?
走海运,不也是要在大周的土地上着陆?
所以,船舶司的建立也就顺理成章了。
“唔,那么说来,这海上的贸易规模越来越大了吧?”
王绮芳不是官场上的人,她自然不会关注朝廷是否吃亏。听了李静娘的描述,她第一个反应便是海上商路的繁荣问题。
“这是自然,”李静娘没想到王绮芳的反应如此敏锐,从朝廷的新衙门设立,便第一时间想到了商场上的发展,她暗自点点头,道:“不瞒表姐说,我的德源号也组建了一支船队,我这次去海州,一方面是照顾相公,另一方面也是观察下海上贸易的情况。”
反正这件事不是什么秘密,她也没有被人的道理。
再说了,大哥曾数次在给她的信里提到过这位王家表姐,还曾经暗示,说她是她们李家的‘盟友’。
既然能被大哥称作‘盟友’,那便是自己人,李静娘觉得跟自己人没必要打哑语。
说完自己的目的地,李静娘扭头问向王绮芳,“对了,表姐,你这次是去海城吗?”
“对呀,怎么,你也听说我三舅的事了?”
王绮芳楞了下,随即想到李静娘的堂哥李靖阔李靖广兄弟是三舅的合作伙伴,对于三舅目前的麻烦事儿,应该也听说了。
“恩,李三老爷这次的麻烦不小呀,”李静娘想到堂哥给她的信,也禁不住摇摇头,“和天赌博,本来就是赌得运气,唉……”
偏偏李三老爷今年的运气差了些,竟然栽了这么大的跟头。
“和天赌博?”
说实话,王绮芳对于三舅的麻烦,知道的并不多。只是听冯铁柱夫妇语焉不详的说什么,三舅做了个大生意,但是没想到赔了,而且赔得很惨,很有可能影响到李家在海城商界的地位。
但是,三舅究竟做了什么大生意,冯铁柱夫妇也并不知道。
如今听了李静娘的话,王绮芳意识到,这位李表妹知道的似乎比她多。
“怎么,表姐,你不知道‘买树梢’?”
李静娘提起生意,双眼放光,她见王绮芳摇头后,倏地坐直身子,解释道,“这买树梢还是我们家老祖宗李爵爷发明的。就是春天的时候,农民无钱买种子和农具,有心‘买树梢’的商人,便提前放贷给农民,并签订秋收收粮的协议,订好今年的粮价。当然这种价格都是依照去年的粮价预估的,若今年粮食大丰收,商人便能用较低的价格收购来大批的粮食,可若是粮食欠收,或者遇到了灾年,那……”
那就等着赔钱吧,因为收粮的银子,商人是提前支付的,一旦粮食欠收或者粮价暴跌,预付的这些银子也就打了水漂。
而粮食丰收也好、欠收也罢,都是靠天吃饭,所以,李静娘称‘买树梢’是和天赌博,也算是贴切。
“也就是说,我三舅参与了今年的‘买树梢’,而今年又是大灾之年,粮食肯定要欠收,这么一来,我三舅预付的银子也就落空了?”
王绮芳大致明白了,只是她还有一点不了解,“不过,即便是赔了预付的银子,那应该也不至于伤筋动骨吧?”
“没错,如果单纯的‘买树梢’,即使赔钱,也赔不了太多的银子,可如果李三老爷还贷给不少农户大笔的银子呢,”李静娘虽然不知道李三老爷在这件事上投入了多少,但一想到曾经在‘买树梢’上失败过的商人,她带着几分猜测,道,“粮食欠收,农民也没有钱还贷,这样贷出去的银子便成了死账,根本就收不回来……唉,咱们都是正经商人,难不成还要学那放印子钱的,将农民逼死不成?”
关键是,也丢不起那个脸呀。
“除此之外,各大商行之间,还会赌,”李静娘曾经见过两大商行之间,除了‘买树梢’,还会就当年的粮食价格做赌注,“这个的赌注一般都比较大,若是输了,很有可能倾家荡产”
PS:一更,月底啦,亲们清空小粉红啦
第一卷 凤凰涅盘 第084章 仗势欺人
第084章 仗势欺人
问题的最后落脚点竟是粮食。
王绮芳听完李静娘的解释后,长长的松了口气。
说实话,若三舅遇到别的麻烦,或许她还要努力下看看能不能帮上忙。
但若是为了粮食问题而发愁,那王绮芳可以拍着胸脯保证能帮忙。
这个问题太简单了,王绮芳可以非常自豪的说,姐啥都缺,就是不缺粮食。
没错,在王绮芳的佛珠空间里,堆积着成千上万斤的粮食,小麦也好、水稻也罢,要啥有啥。
想当初,优昙花开,佛珠空间意外升级,王绮芳为了测试空间能否用意念种地,几乎把空间里所有空闲的土地开垦出来,都种上了小麦跟水稻。
结果咧,不到十天的功夫,空间里的粮食便能收割一茬。
王绮芳见此情景,一激动一高兴,又试了好几回,导致空间里的粮食堆成了山,而且还不止一座。
幸好空间有保鲜的功能,否则,这么一大堆粮食若霉烂起来,那可是天大的罪过呀。
“唔,粮食问题是个难题”
虽然暗地里放宽了心,但有些话当着外人可不敢乱说。
王绮芳故作为难的咬了咬下唇,随即想到什么似的说,“对了,静娘,你说你的德源号也组建了船队?”
“是呀,怎么,表姐也想开拓海外市场?”
李静娘有些跟不上王绮芳的思路,厄,她们不是在说‘买树梢’的问题吗,怎么说着说着又跑到船队上来了?
“海外市场先不忙着开拓,”王绮芳摇摇头,她忖度着说,“我听说咱们这边虽然遭了旱灾,但出了东海往南的南洋地区,那边也许粮食丰收呢。如果可以的话,我想借用表妹船队的两条船,去外面帮舅舅找点粮食。”
“借船,这没有问题,只是海外的蛮夷会种粮食吗?他们种的粮食咱们能吃?”
不是李静娘瞧不起番邦的蛮夷,实在是在当下的历史条件下,大周人那种全民性质的民族自豪感,以及优越感,已经深入到了每个子民的骨髓里。
而事实上,以当前的世界环境而言,秉承大唐帝国发展下来的大周,的确有傲视他国的实力。
看看吧,在大周,买新罗婢,用昆仑奴,家里还有倭奴看家护院,这种天生的优越感,造就了大周人高高在上的心理。
所以,李静娘有这样的怀疑,也就不足为奇了。
“呵呵,当然能吃。”王绮芳楞了下,随即想到大周的社会风俗和主流思想,笑着说道,“他们和咱们一样,都是吃稻谷、麦子的。”
不过,等等,现在南洋有人居住吗?
突然间,王绮芳意识到这里是一千多年前的大周,外面的世界究竟是什么样子,周围的岛屿上是否有华人居住,她还真不确定。
想到这里,她忽然有了想法,她低头想了想,最后决定还是试一试,道,“静娘,我知道,你的船队刚刚组建,想必有很多生意要做,如果船只紧张的话,可以先借给我一条,我带人出海去看看”
顺便买个岛屿,打造自己的地盘,好让孩子们有个安身立命的地方。
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嘛,退路也不能只找一条,对不对?
“表姐,瞧您说的,不就是两条船吗,这值什么?您若想用,我整个船队送给你又如何?”李静娘见王绮芳说得有些客气,便送了她两颗大白眼,娇嗔道,“只是,您亲自出海就不必了吧。海上不必陆地,风险多着呢。再说了,你还带着三个孩子,难能让孩子们跟你去涉险?”
说着,李静娘下意识的看了看对面座位上,安然睡午觉的几个孩子,关切的说道。
“呵呵,是我考虑不周到。”
顺着李静娘的目光看过去,王绮芳心底升起来的想出海寻岛的探险念头,顿时被孩子们天真可爱的睡颜赶得无影无踪。
是哦,她怎么把孩子们都忘了呢,元年还好说,小新哥儿兄妹两个还不足周岁,哪能跟着她出海冒险呀。
厄,太不应该了。
见王绮芳难得的露出尴尬的神情,李静娘捂着嘴笑道,“表姐,李三老爷的事,你也不必太过忧心,咱们德源号经营了不少粮栈,若李三老爷需要,我可以先调拨一些过去应急。”
“唔,好,那我就先代舅舅谢谢静娘了。”
虽然不能亲自去,但她可以派心腹的人去海外瞧瞧嘛。
即使占据不了太大的岛,弄个小岛也成呀,只要有个安生落脚的地方,她也就不用整天为哥哥他们的‘大事’担惊受怕了。
一路上,有了静娘母子的加入,王绮芳的旅途倒也不寂寞。
两个母亲,带着四个孩子,每天在马车里聊聊天、煮煮茶,倒也悠闲。
即使在阴雨连天的日子里,也不觉得烦躁。
就这样,一行人来到青州的地界儿。
马车行驶的慢,王绮芳先命雷霆骑马进城找客栈,她们一路上吃住在马车上,饶是马车建造的舒适、宽敞,也有些憋闷。既然路过县城,还是住在客栈比较舒服些。
“噫?这是干什么?”
进了城门,还没有行驶多远,马车就被堵在了路边。
王绮芳推开车窗,好奇的看着外面推推搡搡的人群。
“好像是有人吵架?”李静娘也看到了前面的马蚤动,她放眼仔细看过去,只瞧见人群中有人抡着木棍,侧耳一听,好像还有叫骂声传过来。
“清风,去瞧瞧,前面怎么了?”
王绮芳下意识的搂住元娘,又吩咐奶娘看好小新哥儿和小丸子,这才扬声吩咐道。
“是”
话音刚落,只见清风嗖的从车厢后面弹起来,向人群中飘去。
不一会儿的功夫,清风又轻盈盈的飘了回来,她立在车窗外,躬身回禀道,“回夫人,前面是两家粮食铺子在打架。”
“恩?粮食铺子?为了什么?难不成他们当街抢粮食不成?”
随着旱灾的日益严重,王绮芳她们这一路上已经看到了不少逃荒的百姓。
也瞧见了不少村落,为了抢水而打群架。
但还没有见到,粮食铺子也能打起来。
“回夫人,是,也不是,”清风自己也觉得她的回答含含糊糊,随即解释道,“是这样,属下听围观的百姓说,本县有个粮食铺子东家姓乌,他是青州某位儒商的远亲,经常打着这位儒商的名义欺行霸市。”
原来,今年的旱灾初露端倪的时候,乌老板就推测今年的粮食价格肯定一路飙涨,从四月份起就开始大肆收购粮食。
商人逐利,他这种做法也没有什么不好的。
只可惜,这位乌老板素日仗势欺人惯了,做生意也不肯好好的做,他粮行收购粮食的价格,足足比市场价格低了两成。
人家卖粮食的也不是傻子,自然不肯低价卖给乌氏粮铺,偏巧这时县城还有一家粮铺柳氏粮铺也看到了商机,以高出市价一成的价格来收购粮食。
一高一低,两家的粮价足足差了三成,这样一来,县城周遭只要有余粮的小商贩,便纷纷将粮食卖给柳记。
见自己收不到粮食,粮价也被柳氏炒了起来,向来横行惯了的乌老板自是不干。于是,乌老板特意派了人去给柳记递话,让他们安分些,别跟乌家过不去。
偏这位柳记的老板呢,是个吃软不吃硬的主儿,根本不理乌家的警告和威胁。
乌老板见柳记无视自己的警告,不但不收手,反而变本加厉的跑到临近的村镇去收购粮食,觉得自己的‘权威’遭到了挑衅,直言要教训教训柳记。
这不,人家柳记今天要将收购来的粮食运到青州的总部,乌老板闻讯后,干脆纠集了一大帮伙计,跑到路上拦截,非要按照他定下的价格收购人家柳记的粮食。
这么无礼的要求,跟当众抢劫没有什么区别。
人家柳记岂能答应,于是,便引发了这一通混战。
“噫?柳记?”李静娘听到这个店名后,凝眉想了想,随即说道,“是了,我想起来了,表姐,这个柳氏说起来还是你的熟人咧。”
“恩?什么熟人?我怎么没有听说过?”
王绮芳一愣,她没想到在青州的一个小县城里还有据说是她熟人的人。更奇怪的是,她居然没有听说过。
“呵呵,你忘了,大表哥李茂祥的娘子姓什么来着?”
受两位堂兄的影响,李静娘对海城李家的人比较了解。
“哎呀,瞧我这脑子,”王绮芳迎向李静娘含笑的眸子,猛然间想起,大表嫂娘家可不就是姓柳?
想到是自己人,王绮芳忙吩咐清风,“去问问,若真是表嫂的娘家人,咱们可不能让他们吃了亏”
“是,夫人”
接过王绮芳递出来的儒商铭牌,清风迅速折回事发现场。
“乌继良?噫,这个名字听着好耳熟呀”
王绮芳目送清风离去,忽然又觉得那位乌老板的名字有些熟悉,仿佛在哪里听说过。
“夫人,这个人就是郑氏的走狗,也是当年逼死我父亲的帮凶”
身后,倩娘咬着牙齿,恨恨的说道。
PS:嘿嘿,二更,继续求票票
第一卷 凤凰涅盘 第085章 以势压势(一)
第085章 以势压势(一)
关于倩娘娘家的往日恩仇,王绮芳也听说了不少。
原本,冯铁柱夫妇这次赶到京城就是求王绮芳出手帮忙的,只不过,王绮芳觉得对方势力比较大,而且她们掌握的证据还不够,这才劝说了倩娘一番,告诉她先不要鲁莽,待王绮芳在商界的地位真正确立起来,手中有了更多的筹码后,再帮她报仇。
不过,大*OSS惩治不了,小喽啰倒可以先收拾收拾。
更何况这姓乌的,如此张狂,竟欺负倒自家人门前了,王绮芳岂有放过她的道理。
“好,既是如此,咱们就下去会会这位乌老板”
王绮芳扫了眼倩娘阴着的俏脸,然后对李静娘笑着说道,“表妹,你在马车里看着孩子们,我先去瞧瞧,我倒要看看,这乌老板仗得谁的势,竟敢当街明抢。”
“呵呵,表姐放心,我会看好孩子们的。”
李静娘知道王绮芳的儒商身份,又亲眼见过清风姐妹的身手,所以对王绮芳亲去处理事情,并不担心。
王绮芳点点头,跟元娘交代了几句,无非是让她好生在马车里呆着,多照看弟弟妹妹,又将雷霆两人留在马车上负责安全,这才在紫苑的搀扶下,下了马车,来到众人近前。
“呔好你个胆大的乌继良,你竟敢在光天化日之下,聚众当街抢劫?”
柳记的少东家是个二十岁左右的小郎君,只见他穿着一身宝蓝色的长衫,头上戴着八成新的乌青色短脚幞头,手里拎着一截门闩横在胸前,怒斥着对面一个肉丸子样的矮胖男子。
“哎哟喂,柳少爷,瞧您这话说的,乌某可是本本分分的老实人,哪里会做哪些违法乱纪的事?”肉丸子乌老板听了柳少东的话,眨巴眨巴绿豆大的小眼,咧着大嘴笑道,“乌某是来跟柳少爷谈生意的,您为何出口污蔑乌某?”
“呸狗屁谈生意”柳少东毕竟年轻,头一次见到如此无耻的人,顿时气得直跳脚,他一口吐沫吐向乌继良,骂道,“小爷不是告诉你了吗,这粮食咱们不卖,你却纠结了这么多人挡住小爷的路,不是明抢是什么?恩?你就不怕大周的律法?不怕儒商业协会的制裁?”
“哼,臭小子,别给脸不要脸哈,”乌继良赔了半天的笑脸,对方却根本不领情,还险些一口吐在他脸上,想他乌某人横行青州十几年,还不曾被人这般当众侮辱过,肚子里早就积了不少火气,如今听了柳少东的话,冷哼两声,道,“不卖?在青州的地盘上,还没有乌老爷买不来的东西?”
说到这里,乌继良费力的扭过肉滚滚的脑袋,阴狠的目光扫过围观的众人,半炫耀半威胁道,“王法?在青州的地盘上,乌某的话就是王法制裁?哼,我看哪个不长眼的敢制裁爷爷我”
清风站在人群中,见夫人的‘亲戚’可能要吃亏,刚要拿着王绮芳的铭牌站出来帮忙,忽然觉得衣襟被人拉了拉,她慌忙回头,发现竟是夫人和清云、紫苑。
“嘘~~先不要急着暴露身份,我再看看”
王绮芳竖起一指在唇间嘘了嘘,示意清风不要轻举妄动。
既然决定要好好收拾下乌继良,那就要掌握足够的证据。
再说了,姓乌的既然能在青州治下如此张狂,必有张狂的理由和倚仗。
王绮芳有种预感
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