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端坐在龙椅上,看着下面的大臣和家眷,热闹喜庆的气氛让康熙皇帝很是满意。这一年虽然有些小问题但是过的还算平顺,再加上阅兵仪式大大提升了满族八旗的士气,很是震慑了一番那些不老实的分子,康熙觉得自己对天下的掌控能力更强了,因此康熙志得意满的频频向着亲近的大臣们举杯,每一个大臣都诚惶诚恐的同皇上对饮,喝完后就觉得面上很有光彩。
女眷们也在小声的说着话,齐珞仔细听了听大部分都是京城的八卦和衣服首饰等话题,真是有些个无聊呢!不过董氏却很感兴趣,不时的同旁边的夫人聊着天。齐珞在大臣中间找到了凌柱,发现自己的父亲面容有一些紧张但是同周围的人相处好像还是很融洽的,看到这样的场景齐珞就放心了。齐珞其实很想看看康熙那些个名臣的,只是总是四处打量会不会惹麻烦呀,齐珞努力控制住自己的好奇心,低头努力的当一个大家闺秀。
康熙向内侍轻声吩咐了什么,内侍提高声音道“请众位皇子亲贵们献礼!”大殿里突然就安静了下来,重头戏终于到了。众位大臣都在悄悄的打量康熙和众位皇子,希望能从献礼中能发现什么!
太子首先跪地双手捧着礼物道“儿臣知道皇阿玛心系天下百姓,所以特意用皇阿玛的名义在各地广修善堂开设施粥的摊位,让大清的子民们都能在过年的时候感受皇阿玛的天恩,这是儿臣在各地收集的万民表,请皇阿玛御览。”
拿在手里的万民表,基本上哪个州府的都有,大臣们都偷偷的打量起康熙面上的神色,康熙看看万民表,这种施恩于天下人的事,太子办的还是很让康熙满意的,只是太子真的是以皇帝的名义办的吗?或者太子真的是有这么大的财力和人力办这事?康熙虽然心里有些纳闷但是面上却很高兴“好!太子不愧是朕亲自抚育的储君,有仁爱之风,赏!”
“谢皇阿玛”太子兴奋的站了起来,他已经很久没听到康熙夸赞自己了,不由得有些志得意满。
接下来是皇长子胤禔,他由于很得康熙器重所以他自己觉得在康熙心目中还是很有一些地位的,如果不是太子出身于皇后,自己才应该是储君。“皇阿玛,儿臣没有太子的施恩于天下百姓的本事,儿臣是武将出身,所以献给皇阿玛两只海东青。”
康熙听见胤禔这么说不由得皱了皱眉头,虽然康熙也不希望这些个皇子们铁板一块,但是还是不希望看见他们当众拆台的,康熙看了看一脸耿直神情的胤禔说道“恩,你的礼物朕很喜欢,你是朕的儿子中唯一立有军功的人,你又是朕的长子要有长兄的气度。”胤禔归队后,就感到太子的目光中透着不善,他并不在意,他只是想让康熙疑心太子的用心罢了。
三阿哥献的是珍贵的书籍,好些个都是孤本,这让康熙很是满意,夸赞他是皇子们中间最有才学的一个。这种赞语三阿哥还说同样也重要,所以三阿哥风度翩翩的看向文臣雅士。
齐珞看见终于轮到四阿哥了便不由的打起精神,虽然离得远了一些但是四阿哥跪在大殿的中央还是很显眼的,齐珞感到四阿哥的身形好像在哪里见过,真奇怪要是能看到面容就好了。“皇阿玛,儿臣只是向皇阿玛尽现一片孝心,这是儿臣亲自书写,又请高僧诵读百遍的金刚经,希望皇阿玛能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康泰!”
康熙边看经书边露出很欣慰的笑容,“胤禛你的孝心朕收下了,你的字是越写越好了,书法很能表现一个人的品性,看着这些经书朕能感到胤禛你的性格稳重内敛了很多,朕很欣慰。赏!”
“谢皇阿玛!”四阿哥面色如常地退了回去。齐珞觉得四阿哥地礼物是最合康熙地心地。不知道是谁给他出地主意?是乌思道吗?孝心对现在地康熙皇帝可是很重要地。
五阿哥和七阿哥献地都是些个珍宝古玩没什么可说地。他们毕竟也从来都没有参与到夺嫡之中。康熙对他们没抱希望。自然也就没有什么失望。其实齐珞觉得五阿哥和七阿哥才是有福气地人呢!享尽荣华富贵。有没有那么多操心费力地事。只要不站队就成了。真是悠闲呀!齐珞不禁满眼地羡慕。他们才是真地富贵闲人吧!
八阿哥。九阿哥。十阿哥共同跪到了大殿地中间。康熙差异地问“你们这是要干什么?你们地礼物要一起献吗?”
八阿哥淡然地开口说“是这样地皇阿玛。这件礼物很是有些个费劲。儿臣自己无法完成就和九弟。十弟商量了一下一起亲手准备了。”
十阿哥用粗旷地声音大声地说“是呀。皇阿玛也是知道儿臣地。没什么主意。想送皇阿玛点新奇地礼物。可把儿臣给愁坏了。八阿哥出了主意。儿臣觉得很不错。就给他们跑跑腿。”
康熙面带微笑地说“好。兄弟齐心其利断金!朕倒是想看看。你们能给朕什么惊喜!”
九阿哥从一个大盒子里拿出一个画轴,慢慢的同十阿哥一同展开,康熙注目一看很是惊讶,兴奋的说“这是阅兵仪式的场景?你们真是有心了!”
八阿哥解释道“阅兵仪式是皇阿玛作出的英明决定,虽说过了一些日子,但是儿臣还是能感受到当时的威武雄壮的气氛,那场景真是太壮观了,所以儿臣就同九弟十弟商量要把那种场景永远的保留下来,让八旗精锐能够永远的记住那种血性,这幅画是儿臣们亲自书画的,希望我们大清能够永存于世!永远的富足兵强!”
然后同九阿哥和十阿哥跪地高呼“永存于世!皇阿玛,万岁,万岁,万万岁!”满朝的大臣和家眷也全部的再次跪到,高呼“永存于世,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康熙看着下面跪着的皇子大臣,还是很兴奋的,一个皇帝的最求不就是能成为千古传颂的英明圣主吗?大清的江山在自己手中不断的发扬光大,江山社稷稳固,黎民百姓沐浴皇恩康熙觉得自己这个皇帝当得很是不错。康熙熟读史书,知道不可能有万年永存的朝代的,他只是希望自己能够选对继承人,好让清朝能够传的更久一些,康熙不禁把目光投在太子身上,他是适合的人选吗?他能够继承自己的意志吗?由于站的高,这些皇子们的表情康熙都能够看的很清楚。太子的表情有些抑郁,愤恨嫉妒参在在一起,胤禔的眼神很羡慕,稍稍的参杂着一丝别的什么,八阿哥面带入春的微笑,眼神里透着一些火热,很是得意自己造成的这种效果,九阿哥和十阿哥笑的也很开心,看向前面八阿哥的神情更加的佩服鉴定,而四阿哥胤禛向原先一样表情没有什么变化,神情冷峻严肃。而那些平时亲近八阿哥的大臣们看向八阿哥的眼神都透着骄傲和自得,其余的朝臣也研究和探索的神情看着八阿哥。熟读人性的康熙皇帝完全明白皇位权利是这些个有野心的皇子们的追求,皇位对他们的诱惑力实在是太大了。康熙用手轻轻的拍了拍自己坐的椅子,这些个儿子们不会明白的当皇帝也是很不容易的尤其是当一个明君,他们只是看到了皇上的荣耀,却没有发现权利之后隐藏着的沉重责任。康熙记得太皇太后对自己的教导,‘平衡才是一个帝王应该具备的统御群臣的能力,只有做好平衡皇位才能稳当。’康熙面带微笑的说“胤禩,胤禟,胤誐,你们的献礼朕真的是是非的喜欢,你们能够一起给朕献礼朕感到很欣慰,胤禩朕对你抱有很大的希望,你要继续努力!”然后对太子语重心长的说道“太子,你是朕亲自抚育教养长大的,是朕最看重的一个儿子,也是最肖朕的一个,你要好好的团结你的这些个兄弟们,要用心的协助朕处理正事,大清的将来还是要靠你们了!”
众皇子连忙说“是,谨遵皇阿玛圣谕。”,康熙抬抬手说道“你们也都平身吧!”
表扬了八阿哥,教育突出了太子的重要性,齐珞觉得康熙不愧是中国历史上有圣主名声的皇帝,深得御下用人之道,康熙要是穿越到现代也会是一个出列拔萃的成功人士。
八阿哥献完礼后,场面有一些平淡,齐珞为后面的皇子可惜,毕竟风头全部都被八阿哥给抢去了。不过十三阿哥的出现倒是让齐珞感到很兴奋,他可是齐珞在现代时最喜欢的一个皇子,他可是清穿女的最爱。十三阿哥献给皇上的是外表非常质朴,却很锋利的宝刀,十三阿哥慷慨的说道“儿臣愿为皇阿玛上战场,保卫咱们大清的领土。”康熙连连欣慰的点头,看向胤祥的目光中充满了慈爱。齐珞知道十三阿哥在废太子之前一直是康熙比较喜欢的皇子,只是想到胤祥以后的遭遇,就不由得为现在这个意气风发的皇子感到惋惜。
十四阿哥跪在胤祥旁边说道“皇阿玛,儿臣也想象十三哥一样,保卫江山。”十四阿哥献给康熙的是一把非常漂亮的弓箭。
康熙满意的说“你们都是有志气的,现在学好本事,将来朕一定给你们机会上战场为朕立功。”十三,十四阿哥同声说“儿臣一定不辜负皇阿玛的厚望。”
至于其他的皇子献礼,齐珞没有很大的兴趣,毕竟九龙已经完全的出过场了,齐珞觉得这九条龙的身上都有杰出闪光的一面,要是他们能组成一个人那该多好,不过那样的话康熙在欣慰的同时也会更加头疼吧,毕竟他可是一个长寿的帝王,有个完美无缺的儿子,康熙是不会放心的。已经到大臣们的献礼了,齐珞可是很期待自己父亲的表现呢!
这章我写的有些纠结想了又想,改了又改,我其实一直觉的九龙夺嫡那可是一场盛世,不能参与到其中现场观看也是很幸福的,以我对康熙和众皇子的了解些了这一章,毕竟不是专门现就青史,有些个不成熟请众位多多见谅!
正文 第七十章 婚姻自主?
有爵位的大臣献礼可不是一个一个来的,那样的话就太耽误时间了,大臣们按公侯伯子男分成五等,每一等都会一起献礼,由内侍高呼大臣的名讳和所现的礼物。这些有爵位的书画好的礼物全部都是自己的得意的作品,其他的都是些古玩什么的,齐珞听的都有些审美疲劳了。当看到凌柱等男爵跪在大殿中央向康熙献礼,齐珞感到很兴奋,自己毕竟从来就没有看见过父亲是怎么面对康熙皇帝的,这可是个好机会。
内侍念道“一等致远男爵凌柱所献一杆秤?”内侍差异的揉揉眼睛,康熙和满殿的皇子大臣都愣住了。
康熙皱了皱眉问道“致远男爵献的是什么?说清楚了!”
内侍连忙跪倒在地,又仔仔细细的看了看礼单,颤抖这说“是一杆秤,奴才没有看错,致远男爵献的的确是一杆秤!”
凌柱跪在大殿中央,感到四面八方向自己投过来差异惊奇探究等等的目光,凌柱在心底将自己要说的词仔仔细细又想了一遍,不断的提醒自己不要紧张。董氏看见这种场面很紧张的拉住齐珞的手,感觉到齐珞的手心也全部是汗,齐珞感到自己的心都要跳出来了。
康熙看了看跪在男爵门中间的凌柱,发现他微抬着头,满眼真诚崇拜的看着自己,康熙已经很久没有感觉到大臣看向自己有如此真挚的目光了,心里很是满意,随即想到凌柱是个鬼点子很多的人,不妨听听他怎么说好了,也许他会给自己一个惊喜呢?康熙缓和了一下面部表情,说道“致远男爵向前来,给朕说说你的想法!”
凌柱闻言连忙向前跪爬几步,由于处于突出位置,凌柱更是感到四面八方向自己射出的光芒,凌柱平静了一下自己的心情,抬头继续用崇拜真诚的目光看着康熙皇帝,拿出礼物高声的说道“启禀皇上,奴才就是献给皇上的是一杆秤,请皇上御览!”康熙点了点头,内侍连忙将打开的礼盒呈交给康熙皇帝。康熙看见礼盒中有一干精致的秤,旁边一个格一个格的放着好些个秤砣,康熙拿起秤仔细观看,发现在秤杆子上有几个小字,不由得问道“上面有字?”
“是的,当面刻得是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秤杆子哟挑呀挑江山,百官就是那定盘的星。”凌柱不由的又重复了两遍,由于大殿里寂静,所以凌柱的话,所有的人都听的一清二楚,这些个皇子亲贵们都向炸了一样,真是不知道凌柱的脑袋是怎么长的,这份献礼一出,皇上,皇上还不得重赏他呀,他们又不由得看向康熙。
康熙听凌柱朗诵着民谣,又看清楚了秤杆子上的字,感觉心里十分的舒贴,微笑着说“凌柱你刻的虽然是浅俗,但是深得汉家儒学之道,孟子有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看来你的学识也不错!”
凌柱脸有些个红,自己哪懂什么儒学?“皇上谬赞了,奴才不敢期满皇上,奴才对汉家儒学这方面是完全的不在行,要不是皇上说什么孟子名言,奴才根本就想不到这些,皇上才真的称得上是深得汉家儒学的精髓的。”然后凌柱摸了摸脑袋接着有些羞涩的说“奴才的才能也就编两句民谣而已,这还是奴才费了好大的劲编成的。”
康熙什么好话没有听过,但是他觉得凌柱说的十分的真诚,一点都没有拍马屁的感觉,康熙笑呵呵的看着凌柱道“这种民谣流传起来可是比孟子名言流传的广,简单易懂,雅俗共赏,凌柱你编的不错,给朕说说,你这个秤还有什么特殊的?朕看秤杆子上好像还有字?”
看着如此和颜悦色地康熙。凌柱紧张地心完全放了下来。说话也更有底气了一些。“启禀皇上。奴才觉地秤讲究地就是公平公正。皇上处事公允。体察子民。这无不让百姓感激称道。皇上就是执秤之人。称地就是大清江山。百官地职责就是辅助皇上。所以奴才还在秤杆子上刻下了皇上任命地所有三品以上官员地名讳。”
满殿地人全部都议论纷纷。他们都没想到凌柱能如此地用心。皇子们看向凌柱地目光都有些复杂。是个人才。但是不能为自己所用。可惜呀!康熙用手指轻轻地抚摸着秤杆子上百官地名讳。感慨道“凌柱。你做地真地是很好。朕很满意地。这些个秤砣也应该有一些新意吧?”在场地熟悉康熙地人都知道。皇上现在很看重致远男爵凌柱。要不然也不会只称呼他名字。而没有官职和爵位。
“这些个秤砣代表大清朝每一个行省。上面奴才同样找人刻了字。是自从皇上登基后在各行省实行地仁政。”凌柱回话道。
此时此刻康熙真地是对凌柱这个礼物满意极了。康熙大笑起来。用手指点着凌柱说道“好好。凌柱。朕算服了你了。你地主意还真是多呀。每一个都那么地新奇。给朕惊喜。朕非常满意你献上来地礼物。说说想要什么奖赏?”
奖赏。奖赏哪有自己挑地。大臣们看向凌柱地目光充满了嫉妒和羡慕。也都想看看一向低调不显眼地凌柱到底会向皇上要什么?齐珞自从父亲开始献礼后。一直提着地心在康熙地笑声中放了下来。她知道自己父亲成功了。但是当她听到康熙问自己父亲有什么要求地时候看着满殿地大臣羡慕地目光不由得为自己地父亲再次紧张了起来。他真地很怕自己地父亲太过高调。头脑发热提出升官升爵地要求。
凌柱想了想。抬头看向康熙皇帝。问道“什么都可以吗?”
康熙看看凌柱,点头说道“你先提出来,朕想想再说,只要不过分的,朕都会答应你!”康熙也十分想知道凌柱会提什么要求,康熙知道凌柱从来就没有同皇子们有所勾连,他还是很相信凌柱对自己的忠诚的,只要这次能通过考验,那么对于凌柱康熙就可以放心大胆的使用了,康熙不由得攥了攥拳。希望凌柱这次不会让自己失望。
凌柱再次抬头真诚的看着康熙坚决的说道“皇上,说说话,您对奴才真是太好了,奴才没有什么大才能,只是出了个主意,奴才就获封致远男爵,这让奴才每每想起都不由的感激涕冷,奴才万死不足以回报皇上的恩典。奴才才疏学浅没什么大志向,只希望家里能够平安就好,奴才只有一个女儿,奴才自幼对她疼爱非常,奴才希望她将来的婚姻能够自主。”
大臣亲贵们再次翁的?br />
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