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文书库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85部分阅读(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船说想向您请教。 ”云锦对着九阿哥摆出一副虚心受教地样子。

“什么事啊?”九阿哥带点警惕地看着云锦。

“九爷,”云锦面上含着笑,“你见的世面比云锦多,可曾见过借别人银子不还,却还理直气壮,摆着一副大爷谱的吗?”

“我不是不还,而是确实没银子还。”九阿哥脸上变了颜色,但还是忍了下来没有发作,“要不然也不会陪老十这么低三下四的来找你借银子了。”

没有银子还,云锦是不知道的,只要您不亏心就好,完不再理九阿哥了,而是笑着看向十阿哥,“表哥,您真的是象九爷说的那样,要找我借银子吗?”

十阿哥却是站在那里一声不吭。

“表哥,您跟云锦可用不着低三下四的,只要你张嘴,云锦绝对不会不给您面子的,”云锦笑着继续往下说“实话跟您说,云锦是省吃俭用的攒了些银子,开始的时候是要留着保命用的,您也知道,云锦一向是怕死的。后来有了元寿锦就一门心思惦着他了,想着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一旦他有个什么事儿,最起码还有这些银子可以应个急什么的。现在如果您要用的话,没问题,只要您说话,云锦立马就去拿来,权当是您侄儿孝敬您的。”

“你别听九哥的,他跟你开玩笑呢,我什么时候缺银子了是缺了,也不能跟你借啊,今儿个来真的只是来看看你,没别的别多想,”十阿哥的脸上红了又紫了又青,缓了好一会儿,才说出话来,却是难得的条理分明,说完之后,他又拽着九阿哥往外走“九哥,咱们赶紧走吧里还有事呢。”

“有什么事啊?”九阿哥还是往外挣。

“走吧,出去再说。”十阿哥这回没容九阿哥再挣脱生把他拉走了。

“哈哈哈!”九阿哥和十阿哥走后,屋里众人面面相觑后都乐了出来,当然四阿哥是没有笑出声来的,只是脸上也带了些笑意。

“云锦,真有你,”十三阿哥笑着说道,“你怎么知道十哥会就这么走了呢?”

“我都说了这银子是给寿用的了,”云锦笑着回答,“十爷终究没有九爷脸皮厚,怎么好意思跟一个孩子抢呢?”

“可,你就不怕他豁出去了,索性就要了怎么办?”十三阿哥笑着问道。

“十三爷,”云锦了口气,“云锦又没说自己有多少银子,他要真的敢拿,给多给少的,不还是云锦说了算嘛。”

“我就说嘛,锦这个财迷怎么会这么大方。”十三阿哥摇着头说道,“却原来留着后手呢。”

“那是当然的了,”云锦笑着说道,“十爷以前虽没有难为过云锦,但明摆着这回是九爷拿他来做幌子,云锦如果开了这个口子,那后面的章程还多着呢。九爷之前怎么对云锦的,您几位都知道,云锦虽没想着要报复一二,但那以德报怨的君子之风却也是断然没有的。”

“行了,你还越说越来劲儿了。”四阿哥白了云锦一眼。

“咱们大家赶紧着进去吧,”乌喇那拉氏笑着说道,“十三弟妹还跟那儿等着呢。”

“十三爷,”云锦笑着看向十三阿哥,“说起十三福晋,云锦可是要恭喜您啊?”

“什么啊?”十三阿哥先是愣了一下,然后马上就反应过来,“你是说她又怀上了?我就说她这几天有点不太对劲儿,本来就想找个大夫来看看的。”

“看十三福晋刚才的反应,应该是差不多了,”云锦笑着说道,“云锦出来的时候,已经着人去请大夫了。”

“既是这样,你为什么不在里面陪十三弟妹,”四阿哥瞅着云锦问道,“这么早跑出来做什么?”

“云锦是想早些出来,早些把他们打发走了啊,”云锦忙跟四阿哥解释,“这样才能让十三爷早点回去陪十三福晋不是,爷放心,云锦让翠屏留在那儿照顾了,她最是稳当不过了,而且还有李嬷嬷在呢。

“行了,爷,”乌喇那拉氏对四阿哥说道,“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还是赶紧进去,听听大夫是如何说的吧。”

等经大夫亲口证实了十三福晋确实有孕之后,十三阿哥脸上的笑容就一直都没停过,当元寿被抱回来时,他结结实实的跟元寿玩了好几下“抛高高”的游戏,把个元寿乐得尖声笑不停。其实云锦却是不知道,在历史上十三福晋这一胎早就怀上了,本来应该在今年五月就生了,可是因为云锦的关系,十三并没有象历史上那样,腿脚不利落,成年的呆在府里,与十三福晋亲近的时间也因此受了影响,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十三福晋怀孕日期的延后。

*************************************************************************

十三福晋怀孕,只是有一小部分人在欢喜,而今年,却是有一件令举国皆欢的大喜事就是康熙的六十大寿。三阿哥早就盯着这个时机了,早在太后寿诞之后,三阿哥就向康熙请旨,说要与皇子皇孙们一起提前为康熙祝寿,地址就放在他的熙春园里熙考虑了一阵子,也点头应允了。这让三阿哥高兴不已,认为这样一来,绝对会凸显自己在皇子们中的地位,自此以后,在人们心目中,都会知道三阿哥才是最得圣宠的人。可是没想到云锦的一个主意,让他的如意算盘打了个空,把他的鼻子都快气歪了。

其实云锦真的不是诚心要破坏三阿哥的好事儿的,事实上

还不知道三阿哥请了这么个旨呢她只是在一次和~中,谈到了康熙六十大寿的事儿,不禁想起了那有名的“千叟宴”好象就是在康熙时开始的,但是在康熙六十还是七十大寿的时候却是有些记不得了,又或者是两次都有?无所谓了反正这也没有什么关系,现在既然有了自己,管她历史如何,那就是从这次开始了。

云锦提出了这个主意,太后一听就连连叫好,马上就命人把康熙请来熙听了之后,也是非常感兴趣因为老三要筹办熙春园皇子皇孙贺寿一事,所以这个“千叟宴”的承办差事就落到了四阿哥头上且还指名让云锦协办。你说三阿哥听了这事儿,能不气得发晕吗?他操办的这个事儿里有会“千叟宴”来的影响深远啊,基本上有了“千叟宴”,自己熙春园的这一出那就是个垫场和陪衬了。

其实三阿哥这么想也没有错,“千叟宴”的影响早在还没到三月份的时候就开始了,那时康熙宣谕,说自秦汉以来,称帝者一百九十有三,“享祚绵长,无如朕之久者”,决定要举办一次隆重、排场的万寿庆典,礼部也特别作出规定:“今岁恭遇万寿六旬大庆,非寻常可比”,从三月初一至月终,京官都要穿蟒袍、补褂,打破以往只穿朝服七天的常例,那些为庆祝活动搭置的彩棚,从西直门一直延伸到畅春园,足足长达了有二十里。而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康熙布告天下耆老,年六十五岁以上者,官民不论,均可按时赶到京城参加畅春园的聚宴,这应该也可算是“千叟宴”的请柬了。

这个告示一发出来,那可是天下震动,皇上请客,谁不想来啊,于是各地的老者纷至沓来,自然跟着这些老者来的,还有很多不放心的儿女们,弄得这京城一时间是热闹无比,安保问题一时间也成为了九门提督的头等大事,而四阿哥这个总管更是忙得脚不沾地,就是叫来了十三阿哥来帮忙都不够用,后来还是在十三阿哥的建议下,把十五阿哥、十六阿哥和十七阿哥也叫来打打下手什么的,这才缓解了一些。

而云锦这个协办的人员,相对来说,就很有些不负责了,她只是提出了两个建议,其余的就不怎么管了,就连菜式她都没有太过掺合,这是康熙的六十整寿,又是头一次弄这么大阵仗,里面还不知道有什么规矩和忌讳呢,不明白的东西,还是趁早不要沾为好,有四阿哥这个严谨的人在那儿,如果真需要自己在这方面的意见,他自然会来问的。反过来说,他既然没来问,那就说明,他不希望自己在这里面乱出主意了。

至于说云锦提出的那两个建议,还算四阿哥给面子,全都采纳了,一是,把这些老者吃饭的桌子排列起来,摆成了一个巨大的“寿”字。再一个就是,人家大老远的来了,又这么大岁数,总不能让人白跑不是,当然要发个纪念品什么的,不需要贵重,只有个象征意义就行,最好上面刻上字,写个什么例如“康熙六十圣寿留念”什么的,这样也便于他们回去之后宣扬皇上的仁爱和恩典。

虽然之前康熙已经决定要发些银子和布匹什么的,但四阿哥听了云锦这个主意,觉得就现在国库的状况来看,还是有必要去跟老康建议一下的,再说,对那些个参与宴会的老人们来说,怕是这个纪念品比银子和布匹更可心些,至少可以证明自己亲身参加了这次盛会,也比较方便在人前炫耀。 不知四阿哥是怎么跟康熙建议的,总之最后康熙是采纳了这个意见,只是有一样说明,就是那纪念品,一定要弄得象个样子,不能太寒酸了。

四阿哥这边带着十三阿哥他们如火如荼的准备着“千叟宴”,三阿哥那边熙春园的庆祝活动,也在康熙五十二年三月十三日正式开始了。既然是皇子皇孙们给康熙祝寿,皇子福晋和皇孙媳也是要参与的,云锦自然也是参与其列,结果她是自家的圆明园还没去过呢,倒先来到了三阿哥的熙春园,据说就是现在清华园的前身。

云锦对园林一事并不是很了解,也不知道这熙春园建得好赖,只觉得有些地方空着可惜,不如种点菜和水果之类的来得实在,不过当心里浮起这个想法的时候,云锦又不禁好笑起来,话说自己在现在也是土生土长的城里人,根本就没种过地,现在穿到了清朝,嫁入了皇室之中,成了堂堂的亲王侧福晋,怎么这想法却越来越向农妇靠拢了呢?怪不得康熙总说自己有乡土气息呢,看来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PS:

恭喜“十yuue十七”新婚大喜,只是之锦最近事情太多了,写作速度又太慢,你的要求怕是很难完成了。为陪罪,这两天特将康熙的千叟宴写来与你相贺,希望你能满意。

刚出差回来,没休息好班上就有事,之锦现在是又累又,这章发完,就眯一会儿,晚上再写明天的,可怜我明天还有事要忙,得早起呢。

第二百五十一章 没有戴铎就没有雍正?

三阿哥组织的这次庆祝活动,参加的有皇子十三人外加皇孙二十六人,诸皇子、皇孙恭进庆祝万寿诗屏,并庆祝品物;诸皇子福晋、皇孙女、皇孙媳,恭进庆祝万寿绣屏,衣服等物,且诸皇子还作斑衣戏彩之舞预祝遐龄,恭进万寿之觞,又都分别献“万寿诗”三首,也不能说不热闹,但最后还是没能改变它沦为了“千叟宴”前夕热身活动的结局。

随着康熙六十大寿的临近,各省的众多百姓及退休的官员,纷纷从千里之外赶来京师,请求要参与此次盛宴为皇上祝寿,说要借此表达对朝廷尤其是对康熙的感激之情。四阿哥将这些老人们的请求转奏给康熙之后,康熙的心情那也是相当的兴奋和激动,于是在三月十八日,他寿辰的正日子,接见了这些人,并对他们说会分批举行盛大宴会,而且还会给他们颁赏礼物,以答谢臣民们对自己的拥戴。

这次的“千叟宴”按照人员不同,分成了三次宴会,首宴是在三月二十五日,在畅春园正门前,邀请了各省的汉族大臣、中下层官员和百姓们。其中年龄在九十岁以上的老人有三十三人,八十岁以上的有五百三十八人,七十岁以上的有一千八百二十三人,六十五岁以上的有一千八百四十六人,总共四千二百四十人。

第二次是在三月二十七日,也是在畅春园正门前,这次是专门宴请八旗满洲、蒙古、汉军、大臣官员、兵丁及闲散人中的老人,其中九十岁以上的有七人,八十岁以上的有二百九十二人,七十岁以上有一千三百九十四人,六十五岁以上的有一千零一十二人,共二千七百零五人。

在以上这两次宴席上,诸皇子、皇孙、宗室子孙,凡年纪在十岁以上、二十岁以下的,都要出来为老人们执爵敬酒、分发食品,康熙不只让这些老人们不必拘礼,无须起立,还让自己的子孙们扶着八十岁以上的老人到他的御座前,他要亲自看着他们一一饮酒,以示对这些老人的恩宠。

宴罢,康熙让四阿哥将准备.好的纪念品赐给了这些老人们,对那些从外省过来的,还另外赐了银子。银子且不去说它,只说那个纪念品,却是一个刻有“寿”字的精致笔筒,老人们看到那上面写着的“千叟宴留念”的字样,都是高兴的不得了,小心翼翼的捧着,眼睛不离的盯着,生怕一个不小心把它弄坏了,或者是弄丢了。

至于第三次的宴席,是在三月二.十八日,在畅春园皇太后宫门前,赐宴的对象是七十岁以上的八旗老妇及大臣妻数百人,因为人太多了,九十岁以上的就席在宫门内,八十岁以上者就席在丹墀下,其余的则都在宫门外。因为是宴请老年妇女,皇太后特意参加,与康熙一道向她们颁赐茶果酒食,当然也是发了纪念品的。

这次参加“千叟宴”的满汉耆老.多达六千六百余人,再加上人数不详的八旗老妇,肯定不下于七千人了,盛况一时竟传为佳话。而那个纪念笔筒,也成为了稀罕物,各地都有不少人出高价收购,当然大多数人家是不舍得将这个出售的,要留着做传家之宝,但也有些人因为家里生活实在是太过拮据或是遇到了困难,不得已变卖了此物来度过难关。

因为纪念笔筒被热炒之事儿,也有御史向康熙上.疏请求朝廷禁止此事儿,说皇家所赐之物,这么被倒卖,不成体统,但也有人拿出了百姓给康熙的感谢信,说因为这个笔筒解了家里的燃眉之急,这是皇上继“千叟宴”之后,对百姓的又一项恩德。康熙听到这个事情,当然心里也是高兴的,于是就说,此笔筒只是给参加“千叟宴”的老人们一个念想儿,能因此帮他们解决些困难又有何不好呢,再说有人收购,也是因为对“千叟宴”赞叹和向往,朝廷如果加以禁止,岂不是冷了他们的一片心。

康熙的六十大寿热热闹闹进行的时候,德妃的生.日也被淹没在喜庆的气氛里了,只有她两个亲生儿子四阿哥和十四阿哥,外加两个养子十三阿哥十五阿哥这几家人进宫为她拜寿。她虽然讨厌云锦,但也知道是云锦出了这么个“千叟宴”的主意,让太后和康熙高兴的不得了,这几日总是召她进宫来,所以心中虽然对她还是极为讨厌,但面上却只是淡淡的,没有再行什么为难之举。

至于十四阿哥,对四阿哥承办“千叟宴”之事,心里.是又嫉妒又羡慕,在自己额娘的面前也不象在外面那么收敛了,不免冷嘲热讽了一阵儿。其实四阿哥人手不够用时,也曾经向十四阿哥递过话,让他过来帮忙的,可是他却是一口回绝了,也不知道他是存了什么心思,是怕干好了四阿哥抢他的劳,还是不想沾四阿哥的光,反正是他自己放弃的,那么现在却又来说这些有的没的,真是没意思透了。

四阿哥自然是.不会跟十四阿哥一般见识的,十三阿哥也象没听到一样,不时与四阿哥闲聊几句,十五阿哥从进了这个门,就一直以沉默为已任,照此发展下去,四阿哥很快就会有接班人了。云锦虽然想刺十四阿哥两句,但因为不想让德妃和四阿哥之间的关系再雪上加霜,最后还是决定忍了。可是德妃看到大家对十四阿哥的话都有些不理不睬的,心里也是恼怒,所以只随意给大家伙儿唠了几句,就打发他们离开了,只把十四阿哥留了下来。

虽然她的偏心表现的如此明显,但也正好中了大家的心思。要知道这时康熙的“千叟宴”还没正式开始呢,这三个阿哥有的事儿要做,出得永和宫的门,他们就各忙各的去了,留下了一堆女眷人散玩。十五福晋因为与这些人玩不到一起了声府里还有事儿,就告了罪离开了,而十三福晋则是因为身怀有孕,乌喇那拉氏也让他们早早的回府歇着了,只剩下了四阿哥一家子。

乌喇那拉氏带着这一群女人孩子的,先去了太后的宁寿宫,又去了贵妃娘娘的延禧宫,这下李氏和年氏可算见识到了云锦在宫中的受宠程度了,以前总听说云锦与宫中关系好,但毕竟没亲眼见,觉得有很大一部分是云锦自吹,乌喇那拉氏为了让人对府里高看一眼,也在帮着捧,可现在亲见了,这才明白,其实现实中云锦比传言中还要受宠。

看到太后和贵妃娘娘对云锦一副言听计从的样子,李氏和年氏不约而同有些不寒而栗,如果云锦诚心要对付她们的话,那她们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别说是要争什么抢什么了,说不定连现有的都保不住。好在这些日子的相处,她们也隐约看出来点儿,云锦这个人好象不是个爱惹事儿的,不过,如果事儿真的惹到她头上,她肯定也不是个怕事的主儿。

所以经过这次的宫中之行,云锦在府中的日子好过多了,只是以前的针锋相对和冷嘲热讽换成了曲意讨好、阿谀奉承,让她有些不习惯而已。经过她几次淡淡的应付差事一般,李氏也明白了云锦喜欢清静,所以也就没再来那么频了。至于年氏,她倒是没象李氏变化的那么明显,虽然也对云锦释放了善意,但却并没有上门来交好。云锦对这样的现状很是满意,并为此特意做了些好吃的去慰劳乌喇那拉氏,也亏得她弄出这场敲山震虎的戏来,否则云锦还不知每天要多死多少个脑细胞。

要说这也算是康熙的六十大寿给自己的一个小小的福利吧。虽然自己没怎么出力,可是自己的男人却是实打实的下足了夫,弄得那身子又瘦了一圈,给他熬了多少汤、做了多少补品都补不回来,倒是让那几个蹭吃蹭喝的小十五、小十六、小十七吃了个饱,尤其是小十六和小十七,那小脸都吃圆了。

而十三阿哥,则是不光自己白吃,还惦记着让云锦给他媳妇做点补是他们家的厨子做出来的饭,十三福晋是一口也吃不下去,吃什么吐什么,也就云锦做的菜,还能入口些。十三阿哥这话说得云锦是苦笑不已,难不成自己真的要成为他家的厨娘不成?

不过,听到十三福晋的妊娠反应情况之后,云锦觉得和自己怀元寿那时很是相象,不过她比自己强些,好歹她还能吃一些东西,那还有什么可说的,做吧。虽然在上元节家宴上,十三福晋一句话也没为云锦讲过,但云锦却并没有对她有什么不好的印象,相反的,她更加觉得这个女人很不错,知道为十三阿哥着想,十三阿哥因为受康熙冷落,地位已经很尴尬了,如果她再惹出点什么事来,岂不是让十三阿哥更加难过。

康熙六十大寿过后,暂时也没什么大事发生,雍亲王府随着四阿哥的作息恢复正常了,也如往常一般的井井有条起来,另外,由于府中规矩的改变,晚上将四阿哥从这个屋里请到另一个屋里探病的事儿少多了,府里女人们的怨言也少了好多,毕竟四阿哥对她们在时间分配上还是比较讲究公平的,当然品级高些的,时间也相对多一些。

“爷,”这天轮到四阿哥到云锦的院子里,结果他进来后就一直坐那儿发呆,“您可是有什么心事吗?”

“云锦,”四阿哥看了看周围,云锦总喜欢亲自服侍他(其实四阿哥误会了,云锦只是一直没习惯有人贴身侍候着而已),下人们早就退下去了,元寿也被奶妈抱去睡了,“我知道你是个有主见的,所以有些事儿我想问问你。当然,我也希望你开诚布公的回答我,不要总藏着掖着的,对我用不着那样,我想看到一个真实的你。”

“爷,什么事啊?”云锦被四阿哥的话弄的也有些紧张了,“云锦可是做错了什么?”

“没有,你没有做错什么,”四阿哥看着云锦,“只是,我想跟你坦诚的谈一谈,”

“爷,您问吧,”云锦看看四阿哥的眼睛,心里仿佛有些明白了,郑重的点了点头,“云锦一定坦诚以对。”

“你觉得爷有希望上位吗?”四阿哥直接问出来。

“爷,”云锦心里虽然做了准备,但冷不丁的听到这话,也是吓了一跳,不过随即马上冷静了下来,“当然有了,为什么没有呢?您也是皇上的儿子啊,且不说孝懿仁皇后的关系,单说爷的为人处事,叫云锦看,就是最适合的。”

“你对我就这么有信心?”四阿哥看着云锦问道。

“是的,”云锦重重的点头,“爷,其实您的那些兄弟们,还是有些人物的,如果是个太太平平的盛世的话,这个江山他们也有可能接得起,但是,说句不恭的话,眼下这个烂摊子,也只有您能把它归置好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