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文书库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26部分阅读(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船说做妹妹的证据,两人如果真是兄妹,那夏荷也有了一个好归宿。

夏荷一边听,一边哭,听到要拿证据,从怀里的荷包里掏出半截玉镯来。这玉镯是夏荷母亲卖她时留给她的,只是不知道李卫是否还有那半截,如果有合在一起做个证明也好,如果没有,李卫能认为这是他娘留下的,两个也好相认。

我叫了纪管家来,请纪管家派可靠的人连荷包带玉镯一起给李从送过去,并给良琲送了一封信去,把事情的经过跟良琲说了,让他帮忙找李卫,或是让秦侍卫帮忙也成。

晚上大家好好庆祝了一番,兴奋得夏荷一夜都不曾好睡。第二天夏荷和秋桃都顶着大黑眼圈来侍候我,我只好让她们两个找地方接着补觉,我则又担心又高兴,心中有些忐忑。

逃跑

不久良琲就回信了,回信的内容有两部分

第一件事儿就是夏荷的事儿,良琲找到李从,跟良珏说要李从帮忙做点儿事,良珏正蜜月中,自是放了李从,于是良琲没有找李卫,毕竟与李卫只是喝过一次酒,人家李卫现在是红人,他一个散秩闲人找人家,人家未必有空,于是找了秦跃。

秦跃是个热心肠的人,有些好事必是要好好撮合一下的,况且前段时间挨了打,在家养伤正是闲得闹心,于是下了请贴,居然请了十三爷和李卫以及良琲到酒楼喝酒,当然李从也跟着去了。喝酒期间,就闲聊到李卫的家人,李卫感叹了除了自己的大妹不知下落,其他弟妹都打到了消息,但都没有好的结果,自己只能做到为他们做了坟。于是良琲接过来说夏荷托自己弟弟的书僮找哥哥的事儿,还拿出了荷包以及半截手镯,李卫当时就捧了手镯放声大哭,说正是当年娘一对手镯分四截,每人各半截,只是自己跟弟弟的是一个,两个妹妹的是一个。并从怀里掏出半截手镯来,大家对比一看,果然成色基本一样。第二天李卫就由良琲陪着去了马老爷子府去拜见马老爷子并说明自己妹妹的事情,请马老爷子开恩,赎出夏荷的卖身契,以便让他们兄妹相见。马老爷子很爽快,马上就同意了,并分文未取地把卖身契直接交给了李卫,李卫因为公差在身不能擅自离京,但这一半天李卫就会派人来接夏荷了。

第二件事儿就是马佳府回信儿了,说是可以等我的身体养好后再嫁。这可是让我吃惊的事情,而看信的意思,这件事儿似乎已经定下来了,而且据说还是上意,这就让我更加有些无所适从,毕竟胤祺也是认识我的,这样的事情怎么可以呢。但想来想去也没有想明白,老爷子还没有来信,来信就可以定下来以后的事情了。

这一天着实让我有些郁闷,但我也没有太多的把心思放这上面,直到三天后老爷子和良珏的信随着李卫的人送到,我才又重新面对这样一个事实。

李卫的人接走了夏荷,夏荷和秋桃洒泪相别,我也送了夏荷一些手饰做为礼物,但因不宜太悲伤,所以徐麽麽没让我送到院外,只在屋里哭了一回。

太太因为我这里少了一个夏荷怕不方便,便把原来二哥的丫头惠儿和蕊儿给我送来了,本来这两个丫头要跟着二哥哥一起到附额府的,但却因珍宁郡主不喜欢,所以在小订的时候就没同意,两个丫头回到了前院侍候太太,太太嫌丫头太小,正好夏荷走了,就让两个丫头顶了一个夏荷的例,全都送到了庄子这边。

老爷子的信很明确地告诉我,马佳府明年春天迎娶我,这是康熙的指示,至于我的孩子,他会找人妥善处理的。这信对我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看完信就一直愣着,摸着圆鼓鼓的肚子,沉默下来。显然康熙已经知道这个孩子的存在了,这个世界真的容不下我和这个孩子吗?

拿着信不知过了多久,我就这样一直坐着,秋桃扶我躺下,我就躺下,扶我吃饭我就吃饭,木木的,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些什么,不作些什么,只觉得这个世界都了无乐趣,没有让我活下去的希望与快乐。

这样不知过了多长时间,终于我被一阵剌痛惊醒,却是徐麽麽狠狠地着我的虎口:“小姐,你怎么了,你这是怎么了?”

看了看窗外,天还亮着,问道:“什么时候了?”

“小姐,你这样呆呆傻傻的已经有一天了,夏荷是走了,你也不太伤心了,这样对孩子和身体都不好!”

“哦,都这么长时间了,夏荷侍候我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我们不仅有主仆的情意,更是姐妹情深,毕竟我长夏荷几岁,看到她有个好归宿还是应该高兴的,怎么会这么失态!”我幽幽地说。

“小姐你伤心糊涂了,夏荷比你大一岁呢!”看着我清醒过来,秋桃笑着说道。

“可不是吗,我都拿大拿惯了,就是你们,总说我岁数大了,害的我都不知道自己有多大岁数了!”我嗔怪地笑着说。

“这事儿还怨我们了不成?”徐麽麽和秋桃对看着笑了起来。惠儿和蕊儿在一旁跟着抿嘴笑,象是有什么喜事儿似的。

“你们俩个偷笑什么?”

“小姐,多亏了珍宁郡主没要我们去,否则哪儿有这么多笑话听!”蕊儿接过来,蕊儿是伶俐的姑娘,惠儿是个心有数的人,这两个人一向都是配合默契,这不蕊儿说着,惠儿就在一边笑着点头,我白了她们两个一眼,自己也忍不住笑了。

看看天也晚了,三个人侍候我躺下,然后大家就散了,秋桃临走的时候要吹灯,我说白天睡多了,晚上要看会书,秋桃留下三盏灯,自己拿了一盏出去了。

过了好一会儿,听听彻底没有声音了,我轻轻地起来,把自己的妆奁拎了出来,那底下有一个暗格,里面有一千五百两的银票。我把这银票放在内衣兜肚的夹层里,这兜肚平层只有给我洗内衣的夏荷知道,秋桃绣工好,所有一般有点儿粗活儿都是夏荷做,秋桃并不知道。然后又从暗格里拿出十三四个金瓜子,这是还在宫里的时候与几位阿哥打赌玩儿游戏赢来的,现在这些东西也很有用。把暗格合上,拿起妆奁里的各类手饰。

在府里这么长时间太太经常说要给我置办一些手饰,除了她给我的,我很少主动要,倒是良珏不知从哪里打听到我喜欢素色的,送给我几枚珍珠了耳坠头饰,平时我都放到荷包里。于是把妆奁放回,从杭柜最里面拿出一个荷包,荷包里还有胤祥的那块玉,原本要原他,却一直没有舍得,拿出来挂到自己的脖子上,里还有一些零零散散的记载着曾经的故事与记忆。一样一样地看着,泪水止不住流了下来。

拿出一个大的包皮,包皮里装上两套孩子的冬装和春装压紧包好,连同荷包一起放到我为自己缝制的大双肩背包里,炕柜里还有几个压岁用的金银小锞子一并装到双肩包的外口袋里——我要逃走。为了我的孩子,我一定要逃走。

准备好了,把双肩背包放回到炕柜里,用被掩好,躺下睡去。

老爷子是个细心的人,表现上看起来只是给我来了一封信,但庄子里的守卫明显多于平时,但我相信夏荷自然会与李卫谈起我,就凭李卫的机灵儿劲,这事儿胤禛也好、胤祥也好,一定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得知消息的。应该是不久以后,我又要换地方了。

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良琲的信明显见少,根据信里提供的消息看,现在的良琲可非同寻常,不仅是九哥的座上宾,也受到了四爷和十三爷的青睐,活着有生有色、有滋有味,还大有将良珏拉下水的意思。

不过看大家都很沉得住气,看来对我怀孕的事儿还是一点儿也清楚,老爷子自是以各种理由告诉了夏荷不要透露我的消息的事情,所以大家都不着急,但和纪管家闲聊的时候,四爷庄子里的人常借故而来,据说那个痘花娘娘和一个瘸子还来凭吊过痘花娘娘庙呢。我依旧不动声色。

再有两个月,我就快生了,春天也快来到了。明显的东风吹过来,雪化得很快,地上很泥泞,过两天就春耕了,大家都在准备粪肥和农具,看守的人明显少了,我把冬天大件的要收的衣服都收拾出来,让秋桃带着大家都洗出来,这两天大家明显的都忙碌起来。

我已经看好了地形,连同马匹所在的位置都在散步的时候观察好了,包括马鞍子的存放地点。

这天,我说要晒晒太阳,院子里全是晾晒的衣服和被褥,于是到了院外,这院外原本有两个人看着我,这几天粪肥的运输因泥泞受阻,连同这两个人都去帮忙了,让人拎了椅子放在院外,看看她们还有一大堆的东西要洗,估计没有三个时辰忙不完,现在刚刚吃过早饭,离吃午饭的时候还有两个多时辰,坐了一会儿,我又进院,没有人注意我,我从炕柜里拿出自己的双肩背包,外面搭了一个小褥子,如果有人问起,就说是椅子凉。

直到走出院子都没有人问我,于是我坐在铺了褥子的椅子上,看看四周没有人,拿起背包向马圈走去,在马圈的外面柴房里取出一副马鞍,轻轻地走进马圈,马圈里的马基本上都去拉粪肥了,但还留了三匹好马,满人的庄子里都有养好马的习惯,尤其以蒙古马居多,我也是擅长骑马的,胤祥还是我的师傅呢。上前把马鞍子系好,勒紧,把双身背包背好,拽了马韁绳往马圈的另一个出口走,外面依旧没有人,远处有几个农户正拉了驴车往地里运肥料。因事前怕春风冷,我特意穿上了大氅,轻轻给了马一鞭子,马就小步向庄子的东侧跑去。

藏身

向东是因为北京城在东边,我的计划是:先往东跑,然后绕过北京城,到通州生孩子。之所以选择通州,一是通州有很多王公大臣都在那里有自己的庄子,越是危险的地方越安全,当然北京城也可以,但北京城里想躲过胤禛的耳目还真不太容易,那里毕竟有我培养出来的人。但是没有人会想到我去人生地不熟的通州去生孩子。

我开始跑得并不快,怕被人怀疑认出来,清朝时的庄子与庄子之间并不是用墙隔着,或者是种上一排树,或者是挖一条沟,有的甚至只是个界碑罢了,我很快就跑到了紧临四爷庄子的大道上,这时我就快马加鞭了,毕竟这里要是碰到四爷府上的人可不是好事儿。

马上就要过了四爷的庄子,前面一辆马车从对面行来,我向旁边带了带马,继续风驰电掣地跑了过去,却听到赶车的人咦了一声,我吓得又加了一鞭,马跑得更快起来。

背包里有吃的东西,路上不敢多休息,只是在路边的茶棚里就着点心喝碗白开水,就马上起程了,好在离北京并不远,我终于在北京城关城门之前进了北京城的西门。外地人进北京城得有路引,我倒是没有路引,但我却有四爷府的牌子,这还是我从那些零散的纪念品里无意中找到的呢。到了城里我直接找了一家比较大的店住下,让店家侍候好马,自己则早早休息了,最怕的就是孩子有个三长两短的。平时的锻炼在这时候体现出了重要性,我只是稍稍觉得有些累,休息一晚就好了,连腿都没有肿。第二天寻了一车辆马车,结账的时候告诉店家,这马是我从富察家借的,因有急事不能送还,给了二两银子,让第二天一早给送回到马老爷子家,店家满口的答应下来,除了对我这个高胖的女人急匆匆自己骑马有些奇怪外,并没有什么其他让人觉得有异样的。坐车出了北京东门,仅大半天的功夫就到了通州,在通州寻了家店住下,换了身装束,背了自己的大背包出了门——不是不信任店家,是因为怕有人找来把我的东西拿走。

通州是个很繁华地方,很多从南边来北京的人,都是先到通州再到北京,因此这里店铺林立,热闹非凡。我找了一家成衣店走了进去,店里有些冷清——挑的就是冷清的店。里面只有一个老裁缝,正在门口的阳光里打着盹。我的到来影响了太阳的照射,因此醒了来。

“夫人看点儿什么?”老裁缝站了起来,仔细的打量着我,我穿着还是有些富贵,毕竟富察家很少有太朴素的东西。

“老人家,你这店里不太景气呀!”我翻看着店里的东西,不够时尚,有些老旧。

“夫人是来买衣服还是来盘店的,如果是后者,您还是请回吧!”老裁缝不客气地说道。

“您看我这样子象盘店的吗?我只是想请您帮个忙,然后我再给您帮个忙!”我笑着说。

“我这儿不需要帮忙,不过夫人有什么要帮忙的,我还是可以的,我可是这通州的老户了!”老裁缝还是很善良的。

“是这样,我想租个房子,我看您是个老人家,铺子里的东西也买得实在,所以才求助于您的!”

“夫人这是哪儿说的,只是夫人租房是为何呀?”

“我本是北京人,跟着官家外放,没想到官家在外放时娶了正妻,正妻看不得我比她有孕在先,竟想给我落胎,我本想随着进京述职的官家回北京,却不想正妻派人追来,官家怕正妻的娘家势力也不敢维护我,家里也没人了,只得在通州落脚,等生下孩子之后再说。”我哭哭泣泣地述说着,老人家很是同情,一会拍着大腿,一会叹息着,最后说道:“真是苦命的孩子,不如这样,你替我看会儿铺子,我这就帮你去找人联系租房子的事儿,这年头真是不容易呀!”老人家叹息着把柜门锁了,然后走了出去。

我坐在店里,认真研究着衣料和成衣,先对这成衣店的定位有了初步的想法。正研究着,路上一阵马蹄声响来,五匹马从街上匆匆跑过,通州这地方天天都有官家来来往往,人们见怪不怪地都往两边躲。

坐在店里有一会儿了,这五匹马又从街那边跑了回来,但速度却慢多了:“马夫说就在通州下的车,码头上没有人看见,应该还在镇上,各个旅店好好找找!”

“好,我们分头去找!”马上人说话的声音都听得清清楚楚,我僵直了身体,这声音我当然认识,是纪管家和金管家的声音。他们找得真准呀,这么快就找到了这里,看来马老爷子还是很有本事的,当然这事儿可能还得怨我,估计是店伙计送马的时候露了。

为了使自己镇定下来,我拿起笔,在一张纸上写字,正这时老裁缝回来了:“夫人,你这次还真赶巧了,我有个老邻居是个寡妇,一直都孤身一人住着,家里有四间房,自己住着没意思,正要出租给有缘人,听说你的事决定租给你,也赶巧了,我这老邻居还曾当过稳婆,现在岁数大了,不做了,你住在她那肯定保靠。

我立即跪下来要叩谢老裁缝,老裁缝急忙把我扶了起来:“夫人,这可是积德的事儿,我这老了老了倒做了积德的事儿,肯定也是有福的,你可千万不要谢我,要谢就谢我那老邻居吧!”

老裁缝姓张,立即锁了门带了我出了门到了十字街往南拐,再往前走了几步进了一个小胡同里,小胡同里就三家,进了最里面的一家。

“她李婶,人我给你带来了!”我跟了进去,里面一个头发已经全白了的老婆婆从屋里走了出来,身上是一套水墨蓝的裤褂,拧着小脚,头上只簪了一只银钗,身上非常干净利索,跟在后面有个小丫头,看样子是侍候老太太的。

我见过李婶,这老太太样子虽然老态但的目光却非常敏锐,看了看我的穿着打扮,又拉了我的手说话:“这闺女咋就这样命苦呢,有个夫家也不能做主!”我的眼圈一红,眼泪差点掉下来:“李奶奶,奴家姓左,小字珍儿,托您和张爷爷的福,有了落脚的地方,以后还求你多帮衬着,奴家这里给你嗑头了!”说着做势要跪,李婶一把拽住我:“有身子的人,可别这样,快进屋坐,晴儿,去弄点热水给珍儿洗洗!”小丫头答应了一声去了另一间屋子。

进了屋坐在炕上,我问租金的事,李婶说她了不指着这租金活着,只求有个伴儿罢了,于是两下讲好,每月二两银子,搭伙每月再添二两,这样一年下来是四十八两银子,我取出三锭银子来共计是五十一两,我没让李婶找钱,只说身子不便洗衣服的活儿给晴儿,算是给晴儿加的工钱,晴儿已经打了水在屋里听我们说话,听我这么一说立刻高兴起来。我也就在这里落了脚。

我因在店里留了一套衣服没有带出来,因此也没有什么换洗的衣服,当下请张裁缝给量尺寸,因为我的身量太高,没有现成的成衣,只得重做,跟张裁缝约好共做3套,衣料我在店里就看过了,要了一个雨过天晴纱衫、一个秋香锦和一件驼色棉布的春秋装,给了张裁缝三两银子,连中介费都在内了。

我这里叫李婶为李奶奶,叫张裁缝为张爷爷,晴儿在一边听着想笑却憋着没笑,我也没理她,只说出来的匆忙,也没带多少银子,都是零散的,都算在内,也是一百多两,估计生孩子请大夫吃药也就差不多了,我是个大手大脚惯了的人,于是跟李奶奶商量着,请李奶奶帮忙把所有的散碎金子由张爷爷出面兑成银子,看看有多少,都放在她那里存着,帮我计划着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