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半个多时辰,一人一狗来到了玉龙雪山脚下,山顶是白雪皑皑一片冬日景象,山脚却是春意盎然,鸟语花香,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天气极好,天空一碧如洗,雪峰连绵起伏,远远望去就如一条奔腾狂舞的银龙。玉龙雪山是纳西人心目中的神山,纳西族的保护神“三朵”就是玉龙雪山的化身,纳西人亲切地称雪山为“欧石波鲁”,意为白沙的银色山岩。
其实玉龙雪山的石头并不都是白色的石灰岩,还有黑色的玄武岩,因两种山石黑白分明,雪山又被称为“黑白雪山”。山脚的两条河流也因流经山石颜色不同,被称为白水河和黑水河。
若寒穿过密密麻麻的原始森林,多多欢快地跑在前头,还时不时兴奋地打个滚,翻身抖抖身上的积雪,玩得不亦乐乎。
若寒从包裹里取出自制的羽绒衣裤、鱼皮登山靴、手套,麻利地换上,越往上气温越低,多多好奇地打量着主人,摇着尾巴,围着若寒直打转,不时地伸着鼻子过来嗅嗅。
雪莲生长在海拔很高的高山流石坡以及雪线附近的碎石间,很多雪莲还长着悬崖峭壁之上,要采摘它极为不容易,一不小心掉下去,就是粉身碎骨。
雪莲五年开花一次,大概农历六七月份开花,现在采摘雪莲,其实还未到时间,但那时采摘的人就多了。况且采摘雪莲的路途,还要通过一大片冰塔林,夏日温度极高,冰塔林活动频繁,时有冰崩现象发生。
采摘野生雪莲九死一生,他人采摘多为治病救急,她纯粹是属于好奇,野生雪莲到底长啥样。
举目四望,谷地都是“U”字型凹槽,这明显是冰川侵蚀谷地的明显特征,与河流侵蚀谷地的“V”明显不同。只是玉龙雪山的这个冰塔林凹槽特别明显,若寒极担心冰下会有暗河,小心翼翼地用木棍慢慢地探查着过去。
一望无际的冰川在阳光照射下,晶莹剔透,千姿百态,有的象飞禽,有的像飞龙,有的象走兽,还有一些你根本说不出它象什么。走在冰塔林里,若寒却没了欣赏美景的心情,这冰塔林里危机四伏,她还是小心为上。
短短五六里路,若寒走了将近两个时辰,终于穿过冰塔林了,若寒抹了一把汗,这时已经中午了。
“嘎巴巴!”“轰隆隆!”,后面不远的冰塔林传来巨大的声响,若寒暗叫不好,发生冰崩了,立马提气抱起多多就往边上跑。
“轰隆隆!”“轰隆隆!”“轰隆隆!”一声声震天巨响,瞬间山摇地动,冰塔林里的冰塔一座座轰然倒下,冰层地断裂声隆隆传来,若寒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了。
冰塔林再也不是人间美景,瞬间成了吞噬人间的恶魔!冰塔林的巨大声响,引得附近山坡积雪纷纷滑落,滑动的趋势有越来越快的倾向,若寒叫苦不迭,若是雪崩就麻烦了!
若寒只恨自己跑的不快,多多跳下若寒的怀抱,跑得飞快,若寒赶紧跟上多多,在自然界灾害面前,动物的反应远比人类要灵敏。
冰雪轰隆隆地冲了下来,若寒瞬间就被一股巨大的力量高高抛起,落下了山崖,冰雪铺天盖地直冲上来,若寒用尽全身力气,一跃而起,避到边上的云杉林里,双手紧紧抱住树干不放。冰雪打得人脸上生疼,多多也不知道冲到哪里去了,若寒就昏迷过去了。
等若寒醒过来时,发现自己正躺在一张温暖的床上,屋子里没人,桌上还点着一盏油灯。若寒挪了挪身子,左臂一阵生疼,似乎骨折了,已经上了夹板,还好腿没受伤,脸也无事。
这么晚了,还没回家,阿丽和豆豆该着急了,多多也不知道是否逃过这一劫。
门嘎吱的响了一下,进来一位白衣中年人,年纪大约四十来岁,身姿挺拔,清俊矍铄,身上有一种说不出儒雅贵气。
若寒不由纳闷,这么乡野的地方,尽有如此风采的人物,忙挣扎着起身,要给他行礼。
中年人忙拦住若寒道:“姑娘总算醒了,你都昏迷两天两夜了!”
三天两夜了,若寒不由大惊失色,阿丽和豆豆肯定要急死了,她太鲁莽了,只顾自己探险,忘了家里还有两个小孩子要她照顾。
若寒忙道:“谢谢大叔的救命之恩!”
中年人忙摆手说道:“是我那徒儿救了姑娘,他从上山采雪莲回来,遇到姑娘家的小狗,见你还有气息,把你背了回来。我姓齐,姑娘就唤我齐叔吧!”
若寒忙问道:“多多没事吧!”
中年人愣了一下,明白过来,多多是那条小狗的名字,忙道:“多多没事!”
说着外头就传来多多的声音,一个蓝衣少年走了进来,后头跟着的赫然是阿丽和豆豆。
原来蓝衣少年跟着多多,去了若寒家,帮着阿丽安顿好牲畜,再带他们驾着马车过来了。
阿丽和豆豆猛地扑了过来,嚎啕大哭起来,哭道:“师傅,阿丽好害怕!”“豆豆也害怕!”
若寒抚摸着阿丽的背,摸了摸豆豆的小脑袋,故作轻松地说道:“别哭了,都成花脸猫了!师傅不是好好的!”
见两个孩子哭得很伤心,齐叔和那蓝衣少年也帮着若寒安慰他们。
闲谈间,若寒知道齐叔是京城人士,他的徒弟上官羽则是张家口人,因齐叔早年受了内伤,需要用到雪莲,新疆西藏那边又太冷了,不适合他养病,才搬到玉龙雪山的。
若寒第一眼见到上官羽时,就觉得这人好面善,不知道哪里见过,有一种非常熟悉地感觉,只是哪里见过,若寒也说不出来。
第二日一早,上官羽驾着马车送若寒师徒三人回去,齐叔一直用一种很奇异的偷偷打量着若寒,却欲言又止,让若寒纳闷不已,莫非他认得自己?
☆、若寒的烦恼
{ } …… 上官羽同若寒同岁,九岁时没了母亲,幸得师父收留,他才没成为流浪儿,后来跟着师父一起到了云南。{ } ……书%客)居*
上官羽是跟母姓的,对于他的生父,他苦笑着说是一位很有名望的大夫,就没有再多说什么了,若寒猜他有难言之隐,也没多问。
见若寒没有追问下去,上官羽透了一口气,对于那个只有一面之缘的生父,他的心情很复杂。
他很尊敬父亲,他是一个顶天立地的汉子,行侠仗义,做事光明磊落,无愧与天地。
他也怨恨父亲,为什么不肯施舍那么一点点爱给他们母子,但他也知道不能怪父亲,他本是一个不应该出生的孩子,一个不被父亲期待出生的孩子。
他是母亲强求自酿的苦果,但他不能怪母亲,他是她的儿子,世上所有的人都可以说她的不是,唯有他不可以,没有母亲哪有他。
小时候见别的小朋友有父亲,他们父亲会把他们举得高高,会牵着他们的手去买糖葫芦,买好多好玩的东西,于是跑回去问母亲,父亲在哪里。
母亲会抱着他默默流泪,告诉他要好好读书,父亲一定会骑着高头大马接他们母子回家的。再大一些,有些人私后就会骂他野孩子,为此他打了很多架,也不愿去学堂上学,这种情形一直到他八岁那年,遇到师父才好转。
九岁那年母亲去世,师父恰好去了江南没回来,他抱着小包袱,孤零零地站在父亲家门前,却被告知父亲不在,去了蒙古。
没见到父亲,他不敢说出自己的身世,怕被人当骗子赶出去,那位好心的老仆人见他年幼可怜,收留了他。一直等了一个多月,父亲都没回来。
他从老仆人嘴里知道父亲早已娶妻,他还有一个大他三岁的姐姐,顿觉五雷轰顶,原来母亲是外室,他是一个见不得光的私生子,怪不得那些人骂他是野种。
他哭着跑了出来,四处漫无目的走着,不知不觉到了师父的住处,恰好师父从外地赶了回来,再后来师父带着他,从那好心的老仆人那里取回了包裹,那里有母亲写个父亲和师父的信。
母亲临终前,担心父亲万一不肯收留他,他以后生活没着落,写了封信将他托付给师父。
他后来就没有去找过父亲,一直跟着师父。直到师父不幸中了J人暗算后,他送师父去药堂看病,他才第一次见到父亲。
凭良心说,父亲的医术很不错,医德口碑都不错,就是对他们母子不好,直到十五岁那年,师父把当年的真相告诉了他。他才恍然明白过来,父亲根本不知道,他在这个世上还有一个亲生儿子,而这一切都是他母亲自己一手造成的。
很快到了若寒的家,阿丽扶着若寒下了马车,上官羽抱下豆豆,茶都没喝就打算走了,被豆豆一把抱住:“不许哥哥走!”
上官羽摸摸豆豆的小脑袋,笑着说道:“师父这几天旧伤发作,身子不好,哥哥不放心他一人在家!哥哥下次过来,一定陪豆豆玩!”
若寒问道:“齐叔是否肺腑受过重伤?”
上官羽奇道:“若寒妹子,你怎么知道的?是师父告诉你的吗?”
若寒笑道:“我是大夫,自是从脸色上看出,再说我替齐叔切脉过。{ } ……书%客)居*”
上官羽呆怔了一下,随即明白过,很是欢喜地说道:“原来妹妹就是牧民口中的妙手神医啊!”
若寒摆摆手,谦虚地说道:“不过略懂岐黄之术,哪敢称神医?上官兄,小妹这里有几样药材,麻烦你带给齐叔。”
甘海子这一带药材极为丰富,也不乏珍品,若寒在这里挖到十来株上百年的黄精和茯苓,这两样都滋阴养肺的,对治疗肺腑内伤极有帮助!
对了,还有冬虫夏草,也带上一些!
若寒写好药方,注明药性和禁忌,包好药材,又打包了几块腊肉,才送上官羽出门。
接下来的日子,若寒成了国宝大熊猫,阿丽和豆豆两个成了小管家,这也不许她做,那也不许她干,想出去转转也不成。
把若寒郁闷个半死,只好每日在家练功打坐,教豆豆看图识字。若寒对豆豆要求不高,能读能写会算就成,没想过要教他四书五经之类的东西,豆豆不比阳阳,要在王府那种复杂的地方生存。
若豆豆有读书的天分,那是另说,这年代能考取功名的人实在少,若寒不想豆豆变成眼高手低,满口之乎者也的酸丁。百无一用是书生是前辈总结的经验,能够流传下来自有它的道理。
小狗多多成了大功臣,得到阿丽和豆豆的奖赏,两条鲜美的白鱼,让小狗卡卡眼红不已,冲着若寒撒娇打滚,以示不平。
若寒养伤的日子里,上官羽也时常过来,齐叔也来过一两次。
他们住的那个地方有温泉,虽然温泉能疗伤,但温泉边湿气也很重,在若寒的劝说下,决定搬过来与若寒他们做伴。
在牧民们的帮助下,上官羽他们不到半个月就盖好了房子。齐叔是学识渊博,自是看不过若寒的半吊子教育方法,他反正也闲着没事,接过教育豆豆的担子。
只是每次见到豆豆,摇头晃脑的背三字经,若寒就觉得很好笑,笑得豆豆一脸莫名其妙,还以为自己背错了,齐叔板着脸,把若寒赶了出去。
若寒精通医术,时常会免费替附近的牧民和苗寨里的村民看病,他们们也会送些奶食、米酒和腊肉给他们,藏民送来的吃食,若寒最喜欢的就是牦牛酸奶了。
牦牛奶比牛奶腥味重,也粘稠得多,用它做的酸奶,醇厚粘稠跟雪糕似的,奶味很浓郁;也特别得酸,要加很多的白糖。因冷和稠,白糖很难溶解,酸奶和着没有溶解的白糖,咬在嘴里很脆爽。
在这个没有雪糕的年代,有牦牛酸奶这个替代物也不错,尤其是夏季。阿丽和豆豆都很爱吃酸奶,小孩子肠胃弱,尤其是豆豆,若寒规定他们每日只许吃一小碗,豆豆把碗都舔得很干净。
当初收养豆豆时,若寒本想养头母牦牛,豆豆就可以喝牦牛奶了。若寒以前听医院的同事说起过,牦牛奶营养价值很高,远远高于牛奶、羊奶,最适合小孩子喝了。
只是牦牛奶产量很低,价格很贵,比羊奶、澳优及其他洋奶粉要贵很多,市场上量不多,还经常缺货。她儿子喝的牦牛奶粉,都是托人从西藏、青海那边带过来的。
这次若寒受伤后,藏民们知道她喜欢喝牦牛酸奶,就送了一大缸过来,馋死豆豆了!
对面苗寨的阿牛和阿花也会经常过来,他们父亲早逝,家里就剩他阿妈和他们兄妹了。阿牛的父亲是这一带有名的苗医,只是他过世太早,阿牛兄妹只学了一点皮毛,他们苦于无人指点,若寒搬到此处后,他们兄妹就上门拜师学艺了。
中医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对世界医学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医覆盖面很广,不单单指汉族中医,还包括苗医和藏医、蒙医少数民族医学在内。苗医历史悠长,距今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了,有机会能翻到苗医珍藏的手稿,若寒也是求之不得,很爽快地收下两名弟子。
他们阿妈也经常会做些吃食,让阿牛划着木排送过来,苗家的酸菜汤可是一绝,尤其是炎炎夏日,特别开胃。用酸菜汤做酸菜鱼、酸菜羊肉,酸菜排骨,味道非常鲜美。
阿牛很喜欢阿丽,经常会约阿丽出去,若寒原本觉得阿牛和阿丽他们年纪还小,根本没往这方面想。
那次阿妈过来,跟她提起阿牛和阿丽的事,她才缓过神来,不知不觉阿丽都长大了,有人上门提亲了,不知不觉她也老了。
阿牛和阿丽年纪都不大,阿丽虚岁才十三,实岁才十二,苗家姑娘一般要到十五六岁才嫁人的,等阿丽满十五岁,还有几年时间。若寒不知道阿丽心意,只是婉转地告诉阿妈,这事她做不了主,要问过阿丽再答复她。
望着亭亭玉立的阿丽,对比当初豆芽菜的模样,若寒颇有吾家有女初长成的感觉,想着再过两三年阿丽就要出嫁了,若寒有一点点的失落。
还好还有豆豆,这女儿是嫁出去的,媳妇是娶进门的,她以后得给豆豆挑个好媳妇才是。
想到这里,若寒觉得自己的行为有点好笑,虽然自己实际年纪有点大了,但穿越的这具躯体年纪并不大,也不过十七虚岁,她就想着当丈母娘和婆婆了。
阿丽没了父母,她这个师父从现在开始,也得开始给她准备嫁妆了。苗家姑娘的嫁妆不说别的,就单单那从头到脚那一堆银饰行头,就很烧钱。单单那顶帽子,那银饰就有好几斤重,还不算身上的,苗家姑娘的银饰很多都是一代一代的传下来的。
苗家姑娘的嫁衣,父母三四岁就要开始准备,家底丰厚的人家,单单身上的银饰就三四十斤重了,少一点也有十几斤,还不算其他嫁妆。每次见到那些身着节日盛装的苗族和侗族姑娘,若寒觉得那简直是移动的银靶子,银光闪闪,璀璨夺目。若寒摇摇头,要说嫁女儿容不容易,看看苗族和侗族就知道!
虽然阿牛和他阿妈不是势利的人,阿妈还说阿丽身上的银饰,她会准备好的。若寒考虑到阿丽毕竟是嫁过去媳妇,总不好在嫁妆上被人说嘴,太寒酸了,村里也会有闲言杂语。
再说若寒手头上也不缺银子,无非是多费些功夫和心思,她婉转地拒绝了阿妈的提议,这事还要阿丽自己愿意才成。
若寒想着要同一个十二岁的小姑娘,谈论她的终身大事,不由地头皮发麻,她的行为算不算是毁坏民族幼苗。说实话,她看过别人订婚结婚,偏偏就自己没经历过,徒弟都要嫁了,师父还没出嫁,想想这个话题就有些没意思。
若寒斟酌着问道:“阿丽,今天阿牛阿妈过来了,她说想给阿牛订婚!”
阿丽开心地问道:“阿牛哥要订婚了,是哪家姑娘?师父,我们什么时候喝喜酒了?”
小姑娘脸上一点难过的神情也没有,若寒不经意地问道:“阿丽喜不喜欢阿牛?”
阿丽答道:“阿牛哥人很好,可我不想嫁给苗人!”
若寒反问道:“苗人不好吗?师父觉得苗人挺不错的,也很会过日子。你瞧,阿牛阿花多能干!”
阿丽扭扭捏捏地说道:“阿丽不嫁人,阿丽要找阿注!”说完,捂着脸跑走了。
阿夏?若寒没听说过,她还是问齐叔吧!
齐叔听了若寒的问题,老脸都涨得通红,差点给茶呛住了,还是上官羽大方,脸色一点都没变。
他笑着解释道:“纳西族有些部落,婚俗奇特,除了少数家庭因为要增加劳动力,娶亲或招婿,基本上不成亲的的。男女日间很少单独相处,只有在聚会时遇到意中人,日间约好,半夜花楼见面,天亮前男子就走!”
若寒恍然大悟,原来阿丽是摩梭族姑娘,就是有走婚习俗地那个民族。
上官羽还添了一句:“男人称女相好“阿夏”;女人称男相好“阿注”;男人可以同时有几个阿夏,女人也可以同时有几个阿注。”
上官羽还想再说什么,被齐叔阻止了,齐叔说道:“阿丽,已经十三虚岁了,按照他们那个部落的习俗,可以婚配了。这里都是藏民、彝人和苗人,阿丽会惹麻烦的!”
若寒深以为然,摩梭族是母系社会,而其他部落都是父系社会,阿丽的观念和他们相差太多,确实是个大问题。说实话,摩梭族的婚恋开放程度,一点都不逊色现代社会,若寒这下真得很头痛了!
☆、面熟的上官羽
{ } …… 若寒以前计划着到云南旅游,却因故一直未能?br />.Shubao2.
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