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文书库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30部分阅读(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船说公主。

继福晋和雅尔江阿几个也跟着给端敏行礼,端敏见雅布态度谦虚,想到额娘临终前说的话,对当年杭庶福晋的事,也消了一口气。

她和额娘都是可怜人,爱上一个不爱自己的男人,若自己的同胞弟弟德塞害活着,额娘也会过得快乐一些。想想雅布,四岁就没了阿玛和杭庶福晋,十几岁就没了嫡亲兄长喇布,二十几岁又死了发妻西林觉罗氏,也很悲催!

说来他们简王府的孩子,还是她端敏过得好一些,其他都早早没了,阿玛这么多孩子,也就活下他们两个。阿玛虽然同额娘关系不好,却很疼爱她,从小把她捧到手心上。看在阿玛的份上,她也不该跟雅布争爵位,只是白白便宜了外人。

想通这些,端敏的心情恢复了平静,除继福晋外,端敏对雅布几个却也和颜悦色起来,让父子三人大为惊讶。

等太福晋满百日后,雅布接了太福晋的灵位,一行人才启程回来,阿扎兰和若寒姐弟也跟着他们进京了,这时已是康熙三十四年三月了。

因太福晋去世,简亲王和继福晋要守孝三年,雅尔江阿和扬丹等则要守孝一年,简亲王府是前所未有的平静,所有的女人都消停了。

继福晋博尔济吉特氏重新回到自己熟悉的院落,心里那块大石头落地,总算不用再回那个可怕的地方,一日三餐不见荤腥不说,冷冷清清地吓死人,还好太福晋死得及时,若不然她得一辈子呆在那个鬼地方。

想这太福晋没了,太后那里她又说不上话,端敏大公主又远在蒙古,府里没了给她撑腰的人,这往后的日子也不知道会怎么样。

想着这几个月来,王爷对她一直冷冰冰的,连话都不同她说,想到府里那几个狐媚子,继福晋不禁耿耿于怀,真是虎落平川被犬欺。

还好是孝期,那些狐媚子也占不到便宜,有这三年时间,她要改变性子好好讨好王爷,她就不信捂不热王爷的心,除非王爷的心是石头做的。

继福晋一回来就从高氏那里,把敬顺和扬桑啊接了回来,一年多没见到孩子,两人都长高了不少,礼仪举止比以前规矩多了。

敬顺一进来,就认出额娘了,欢唤着扑进继福晋博尔济吉特氏的怀里:“额娘,你可回来了!儿子想你了!”

扬桑阿离开继福晋时,只有三虚岁,两周岁多一点,过了一年多时间,很多事他都不记得了,只觉得眼前一脸激动的妇人很熟悉。

他睁着大眼睛 ,站在边上,好奇地打量着博尔济吉特氏,看着哥哥的举动,却没有跟着唤额娘。

敬顺看到自家弟弟的举止很郁闷,这个傻弟弟,先头和他说的话,全都忘记了。忍不住骂道:“小笨蛋,额娘回来了!”

扬桑阿皱着秀气的小眉头,说道:“哥哥,我怎么没见过她!她真得是额娘?哥哥,骗人吧!”

敬顺气呼呼地跑过去,插着腰骂道:“哥哥,啥时骗过你啦!小笨蛋!”

扬桑阿也发火了,还嘴道:“我才不是小笨蛋!哥哥才是,书背不出来,先生骂!”

说着得意地冲哥哥一笑,说道:“高额娘做了红枣糕,可好吃了!哥哥,你去不去?”

不等敬顺答应,就一溜烟的跑了,留下继福晋和敬顺两人面面相觑。

敬顺很是难过,小声地说道:“额娘,是儿子不好,没有管好弟弟!儿子功课学不好,给额娘丢脸了!”

继福晋抚着大儿子的头,蹲□子同他道:“额娘的敬顺很懂事,功课不好没关系,额娘一直知道,敬顺一直很努力。扬桑阿年纪小,记不住事情是情理中的事,额娘不怪敬顺,敬顺已经做得很好了。”

这一年多的磨砺,让继福晋博尔济吉特氏想明白了很多事,没有太福晋和端敏大公主的支持,雅布又不待见她,世子之位根本不会落到敬顺和扬桑阿头上。

即便没有雅尔江阿,还有扬丹、阿扎兰、实格等,他们年纪都比兄弟俩大多了,特别是扬丹,还指了这样一门好亲事,扬丹即便继承不了简王府的爵位,但他为人聪明能干,前程也差不了。

说来也是她当年眼皮子太浅了,见雅尔江阿不成器,听了王氏的挑拨,嫉恨上郭氏和扬丹,才坐下那件糊涂事,糟了王爷和太后的厌弃,与扬丹接下不解之仇。

她当年只要牢牢守住继福晋的本分,雅尔江阿又不成器,说不定世子之位就落到敬顺头上了,现在回想起来,自己当初就那么蠢,怎么会上了王氏那个贱人的当。

若那郭氏还在,哪轮的上王氏,一个通房丫头抬成的侧福晋,主持府内事务,想必那时太福晋母女对自己也很失望吧!

她们才会转身扶持王氏上位的,对她所出的孩子巴禄另眼相看!撇开王氏的因素,不管学文还是学武,这巴禄的天分确实要比敬顺好一些!

博尔济吉特氏摇摇头,想在想这些又有什么用,她只有多给儿子谋些财物旁身了,以后开府出去,日子也能好过一些。

书房里,雅布正逗弄着雅尔江阿去年刚得嫡子德隆,德隆有七八个月大了,正是开始调皮捣蛋的时候,手脚不闲的,到处抓东西。雅布这是第一次当祖父,心里也老大开怀,看着小孙子把书桌上的东西乱抓一气,还眉开眼笑对林德说道:“瞧!这孩子力气真大,以后是当大将军的料!”

林德也极力称赞着,雅尔江阿听阿玛夸奖儿子,心里也喜滋滋的,嘴上却谦虚了几句。

德隆坐久了开始不耐烦起来,转过小身子,一把抓着雅布的小胡子,拔得雅布龇牙咧齿的。雅尔江阿赶忙上前,从儿子手里抢救出阿玛的宝贝胡子,让||乳|娘把儿子抱走,小家伙瞪着圆溜溜的大眼,依依呀呀不肯罢休。

雅尔江阿很愧疚的说道:“德隆这孩子,太顽皮了,每次他额娘抱他,,都要去抓他的头发,他额娘现在头饰、耳环都不敢戴了。”

雅布摆摆手说道:“哪个小孩子,小时候不这样,你小时候可比德隆顽皮多了!”

林德笑着插了一句:“那年世子差不多也这样大,王爷抱着世子看书,没防着世子一把抓了桌上的砚台,就往王爷头上招呼!”

雅布指着额头上的一个小伤疤道:“瞧!这就是你当年打的印记!”

雅尔江阿摸着鼻子,讪讪地笑了,很是尴尬,他没想到自个儿小时候居然这么皮,还拿砚台打阿玛。

雅布叹道:“除了你八弟理盛阿,阿玛小时候没抱过,哪个阿玛没抱过。”

雅尔江阿见阿玛有些伤心,忙道:“前几天,听杨丹说,八弟开始学幼学琼林了。阿玛,啥时把弟弟妹妹姐回府上?”

雅布知道女儿娴雅,自由惯了,在京城呆不住,这次迎了太夫人的灵位回来后,等太夫人法事一了,兄弟姐妹四人又打算回张家口了。

雅布道:“你三弟阿扎兰身子不好,还要塔克老人和若寒帮忙调养着,他们住在那边也方便些。程大夫文武双全,塔克老人见识不凡,你三弟和八弟跟着他,对他们兄弟只有好处。”

雅尔江阿早就知道,当年郭侧福晋出事的内情,阿玛是担心二弟几个会同继福晋他们起冲突,阿玛也很为难,帮哪一边都不好,不如远远把他们分开,才能保家里平安无事。

这京城里的御史和言官都闲的发慌,专门盯着这些勋贵人家,巴不得他们这些人家出些乱子,他们才有事可做。

换成是他处在阿玛的位置,也只能如此处置了,只是二弟他们实在太可怜了。

话又说过来,让他处在二弟他们的位置上,他也不愿意同继福晋同住一府,还要日日请安,那滋味实在不好受。若不是碍于礼法,他和瓜尔佳氏也不愿意给那种狠毒的女人请安。

这个皇太后,真是老糊涂了,又把这个女人放出来招摇,没她在,府里就是他们夫妻的天下了,那些侧福晋自然不敢与他这个世子做对的。

雅尔江阿说道:“八弟他们快下学了,阿玛要把他叫过来吗?”

雅布抱怨道:“等会你陪阿玛一起过去看看他们几个,这个娴雅,怎和小时候变了个样,成了一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千金大小姐了!”

娴雅一到京城,哪里也不去,整日窝在院子练武、画画、刺绣,连他嫂子院子里也怎么过来。在他印象中,娴雅很喜欢说话,整日唧唧呱呱的,跟小喜鹊一样,还嚷着要跟他和扬丹学骑射。

雅尔江阿望着书房中挂着的兰花图,不由失笑了,那是娴雅画的,是阿玛从扬丹那里要过去的。阿玛书房里的这些名人字画,全都换成娴雅妹妹的画了。

娴雅虽然长与乡野,但塔克老人和程大夫都是极其出色的人物,娴雅的琴棋书画水平,一点都不比京城所谓的才女逊色。 就凭娴雅花的气势和意境,就比那寻常闺秀强上不止好几分。

娴雅最喜欢花兰花了,扬丹和阿扎兰那里都有,他也要了一幅,妻子见了兰花图很是喜欢,还央着娴雅多画几幅,给她做绣样。

娴雅小时候最喜欢缠着阿玛了,阿玛也最疼她了,小时候还让他和杨丹很吃味。阿玛书房的好东西,但凡她看上的,都要想方设法给弄去,阿玛还一脸笑呵呵的。没想到现在,娴雅和阿玛关系却是淡淡的,如同客人一般,很是疏离。

阿玛即便再喜欢妹妹花的兰花图,也开不了口讨要,只好把扬丹手上的画全给搬走了。

说来也奇怪,妻子瓜尔佳氏出身显赫,最是高傲不过,在旗人里素有才女的名气,但在妹妹面前总是很谦虚,姑嫂两人相处很是融洽。娴雅还给妻子开了几个调养和保养的方子,妻子这段时间气色好了很多。

还好娴雅妹妹是女子,若是男子,他和扬丹都要靠边站了。

☆、王府琐事(二)

{ } …… 简王府正院,继福晋正在询问报信的小丫头:“王爷今天做了什么?现在去哪了?”

这个小丫头年纪不大,尚未留头,似乎刚进府不久,她脆生生地答道:“王爷今天一直在屋里看书,和世子爷先说一会儿的话,后又抱着世子家的大阿哥一会儿,现在和世子去大格格那里了。{ } ……书%客)居*”

听到王爷去了大格格那里了,继福晋的脸色变了又变,这次她回府,扬丹四个兄妹四个一次安都没来请过,那个娴雅和理盛阿只是远远的看到一眼。

继福晋紧握拳头,气得指甲差点被折断了,好歹她也是他们的嫡母,可王爷一点面子都不留给她,把她软禁在正院里,早就免了孩子们请安。

可想到皇太后说得话,继福晋博尔济吉特氏心又凉了半截,雅布和扬丹几个都知道郭氏出事的真相了,恐怕雅尔江阿夫妻也知道了,难怪瓜尔佳氏见到她时,是一脸的讥讽,一点都不把她这个长辈放到眼中。

她就打杀了郭氏又怎样,哪家主母不会打发几个不听话的小妾,就贵妾又怎样,贵妾还不是妾,有本事当初郭氏就不要当妾。

想到这里,继福晋兀自愤愤不平起来,嫁入这宗室皇家就这点不好,非要弄几个有品级的侧福晋,让人打发不得。耳边响起昨日,皇太后派来的老嬷嬷告诫的声音,让她呆在王府里安安分分的,别再出啥幺蛾子了鹅,否则就给她一杯毒酒或白绫了事了。

末了还告诉她,郭氏当年的事,皇太后和皇上都知晓了,是王爷亲自进宫告的御状,太后当时不得已,只好先下手为强,把她发去给太皇太后尽孝去了,若等皇上发话,对她的惩罚只有更重。望她以后做事三思而行,再出纰漏,也报不住她了。

继福晋摸摸脖子,脑袋还长在身上,没想到王爷这么狠心,居然一点都不念他们多年的夫妻情分。

她博尔济吉特氏好歹也给他生了两个儿子,陪他这么个半老头也快十年了,说废就废,让她情何以堪。在王爷的心里,她继福晋博尔济吉特氏,还不如郭氏的一根小指头,连高氏、王氏都比不上。

都怪阿玛额娘,听了太福晋母女的挑拨,贪图这简王府的富贵权势,把她一个黄花大闺女嫁给人做填房。

上有强势婆婆,王爷一心念着前头嫡妻,下有的得宠小妾,前头嫡妻不仅留下了嫡子,府内还有一大堆庶子庶女,她这个继室当得很是辛苦,说起来是王府继福晋,也不过是外头风光罢了。

继福晋搂着大儿子敬顺,自怨自艾了好一会儿,转头发现儿子担忧的眼神,稚气的脸上有一种和他年龄不符的懂事。

她擦干眼泪,问起大儿子功课上的事。{ } …… 敬顺抱怨道:“自从那个八弟,也就是理盛阿来了以后,先生就看我们几个不顺眼了。他明明比七弟还小,功课却比我们几个好上很多,幼学琼林都会背了,先生经常表扬他!”

“就连骑射也是,他不用别人抱着,自己就能上马,射箭准头也好!”

“他画画也画的很好,画得小兔子跟真的一样。”

继福晋奇怪道:“哦!那个理盛阿这样厉害!张家口那边居然有这样厉害的先生!只要敬顺想学,额娘就去把人请过来!”

“额娘,这人不用请了,就在我们王府里。”

“我们王府有这样厉害的人。额娘怎么没听到过?”

“说是娴雅姐姐教的,娴雅姐姐不仅会骑马射箭,还会吹埙。额娘你不知道,娴雅姐姐的画画可好了,画得小猫、小狗、小兔都很好看,她还给理盛阿做了一个很漂亮的书包,上面绣着两只很漂亮的小羊。”

“理盛阿的衣服上都绣着很漂亮的小动物,扬桑阿这几天还闹着高额娘也给他绣。”

“娴雅姐姐给高额娘画了样子,高额娘给弟弟做了一个小书包,上面是一只胖胖的兔子,很好看。额娘,敬顺也想要一个漂亮的书包。”

一听说是娴雅教的,继福晋顿时泄了气,王爷最宠爱这个宝贝女儿了,因郭氏的事,娴雅几个正恨着她呢?她可不能去找她的霉头,扬丹几个知道了,非扒了她的皮不可。

有王爷压着,他们兄弟几个碍于宗法礼仪,还会强忍着,她若送上门去,他们几个可是什么事情都做出来的。尤其是那个阿扎兰,小小年纪就一脸阴沉,那凶狠的目光就跟毒蛇一样,十岁不到年纪,就把院子的奴才收拾得服服帖帖。

继福晋搂着儿子,不由打了个寒颤,万一他们对她的敬顺和扬桑阿下手怎么办?她现在被王爷软禁在内院里,根本出不去,贴身心腹早被王爷给打发了,一个失势的继福晋根本不顶用,现在内院已是瓜尔佳氏的天下,到处都是她的耳目。

谁能护住他们兄弟呢?

高氏,对,只有高氏,她没有孩子,敬顺和扬桑阿一直养在她身边,只要他们兄弟乖巧懂事,高氏为了自己也会护着兄弟一二的。

她低头嘱咐大儿子,让他和弟弟乖乖听高氏的话,要好好孝顺她。若有什么不懂,可以私后过来问他,让他下次过来,不要把扬桑阿带过来等云云。

若寒到京城已经两个月了,整天蜗居在王府很是气闷,即便夜里能偷偷溜出去晃晃,但也得在宵禁之前回来,否则将会以盗贼论处。

京城也不比现代的北京,霓虹闪烁,灯火辉煌,彻底一个不夜城,晚上大约到了**点,京城的街头就是漆黑一片了,有亮光地方大致就是高门府邸和青楼楚馆了。若寒无比怀念现代那明晃晃的高压钠灯,夜里等下飙车的感觉特别好。

若寒叹了n次气,走在黑漆漆的路上,远处偶尔闪过的几只灯笼,隐隐约约的,犹如聊斋电视剧里的鬼灯,要是来段恐怖音乐就更真实了。

若寒夜里偷偷溜出出的事,瞒得过扬丹和阿扎兰,却瞒不过雅布的耳目。

雅布听了暗卫的报告,想到今天皇太后的提议,雅布一阵头痛。

这个蒙古老太也不知哪根筋不对,居然同皇帝她提议,等娴雅孝期满后,把娴雅封为郡主,养在宫中。听皇上的意思,也赞同皇太后的想法,只怕他们都打着让娴雅去蒙古和亲的主意。

天家的公主是娇贵的,难道他的娴雅不娇贵吗?娴雅是他雅布唯一的女儿,他千辛万苦才找回的女儿,他实在不忍心把女儿送去吃沙子,宗室女儿抚蒙古,十之**是早夭的。

雅布不知道自己,是怎样从宫中回来的,整个人都木愣愣地,把雅尔江阿、扬丹几个吓坏了,连问出了什么事。雅布知道事情还没到最后一步,不想节外生枝,只借口累了,让他们都退下了。

宫里康熙帝看着傻愣愣的雅布走远了,不由担心对皇太后道:“皇额娘,让娴雅和亲的事还是从长计议吧!皇家公主格格,自小金尊玉贵的,享有了皇家给予的一切荣华富贵,雅布的这个女儿,可是半分好处都没享受过。听胤禛说,若不是为了那个理盛阿,她根本就不会同雅布他们相认。”

“难道做皇家公主格格,还委屈了她不成?”

康熙帝默然,皇太后明白过来,这个小丫头不简单,早早就同四阿哥胤禛明说此事,就是为了让皇帝知道,看来她为端敏图谋的事落空了。

她想着把丫头养在自己身边,让她好好同端敏相处,再给她赐婚给科尔沁,她百年以后也能放心离开,不用担心端敏了。有这丫头在一天,简亲王雅布和雅尔江阿,就会顾及端敏几分。

不过这事急不来,反正丫头年纪也不大,翻过新年也不过十二虚岁。如今康熙帝正为继福晋的事,对雅布很愧疚,她如今提这件事,有点不合事宜。

皇太后见笑笑也没多说,就岔过话题,谈起秀女大选的事来。

康熙帝见皇太后没再追问下去,也松了一口气,他是有让娴雅抚蒙古的想法,可没打算把她嫁给端敏的老来子,那个孩子人还敦厚,可惜摊上了这么骄奢跋扈的母亲。若真把娴雅指婚给他,那不是生生剜了雅布的心头肉。

说实话,康熙也能理解雅布的心情,生了一大堆儿子,只得了这么一个宝贝疙瘩,好不容易找回了,却要远嫁蒙古,一辈子也见不上几次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