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文书库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2部分阅读(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船说哪里,他就去哪里。

弟弟的小手,给了舒眉莫大的勇气,舒眉嘿嘿一笑,道:“都会好的!”。深吸一口气,从“东司”巷带着弟弟雄赳赳气昂昂地走了出来。那神情,恐怕跟要上战场的将军差不了多少,以至于引得几位想上东司的路人纷纷挠头观望。估计这帮人心中会想:“不就上了个厕所吗?怎么那么神清气爽?”

陌香城的商埠区很好找。

苏陌之前听老师说过,唐朝的城市规划比现在的许多大城市更好。许多的城市都是分了商埠区和住户区的,甚至还有行政区和夜市区。若想找商埠区,只要顺着人流的大方向就行。

舒眉领着弟弟跟着人群走。她俩的服装发型引起许多人的瞩目。好在唐人不像宋人,整体氛围都很宽厚,对外邦人也异常宽容。如果是宋朝或者清朝,舒眉和弟弟估计早被抓起来浸猪笼或者斩首示众。

想到这,舒眉暗暗感激老天。

趁着走路的功夫,舒眉和舒心免不了观赏四周的景色。只见,大路规整,主街道上铺着青石,主街高些的楼宇竟然有三层,旁边的支路大半没有铺砖石,却也碾压得平平整整。

街道两旁的酒家饭庄都挑着门帘旗,更有能干的小二搭着布巾在招揽生意。舒眉仔细听了一会,庆幸自己能听懂。原来,这舒眉之前听说过,唐朝光称谓就与后世有很大的区别。比如说“大人”,后世指的是当官的老爷,而唐朝指的是“爹”;还有年轻姑娘,据说唐朝时称呼为“娘子”,而不是后世的小姐夫人。这样一来,舒眉难免就提着心,仔细听那些路人的言语,谁知竟然都能听懂,虽然发音与她有些区别,用的却是“公子”、“小姐”,称呼上更加类似于明朝,而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唐朝。舒眉顿时很宽心,心想:幸好,幸好,多亏这不是我们那唐朝,否则真不知道怎么开口说话了。

除了店铺,也有许多摊铺位,但是都不拦着商铺的主门。街道虽然算不上特别宽敞,以现在的算法来看,顶多就是三车道。但是一眼看过去,熙熙攘攘颇为热闹。偶尔有达官贵人的马轿要过去,那是一定需要人喊的,否则非得“交通堵塞”不可。舒眉到现在才明白,电影里那些鸣锣开道的小厮是多么辛苦而必要的存在。

这样算来,昨天她和弟弟第一次穿过来的街道,其实应该是条旁街。只可惜舒眉辨认路的水平一般,已经找不到昨天的街道了。

再看这街上卖的东西,有糕点、蜜饯、有现炒的瓜子、也有冒着热气的大包子、甚至有蒸出来的大螃蟹大虾;也有西洋水手在卖一些西洋小玩意,舒眉拉着弟弟去看了一会,不过是些珠子串之类的;也有耍把戏的,都比现代的要卖力。

或许因为是唐朝,更或许是因为有女皇,所以街上的女孩并不少,一眼看去,和现代逛街的女孩们也没太大的区别。想到这,苏陌再一次感谢老天爷把她丢到唐朝而不是宋朝。

比较一下服装,舒眉真正感觉到了唐朝女子的大胆敢穿。一路下来,舒眉竟然没看见几个服饰一样的。不过基本上,大半唐朝女孩的胸部露出的部分确实是到了让人觉得那小兔子马上就要“喷薄”而出的境地。披巾人人都有,肩膀或露或不露,许多人一手戴着十几只镯子。

女孩的身高并不高,皮肤也比想象中的粗糙黯淡。舒眉知道,这是历史的原因,毕竟人类是在缓慢的进化中,她这个“后来”的,身高之类总会优于祖先。她还听食堂电视里的央视节目说过,在这个时代,双眼皮的女孩都特少。

许多女孩的脸部点着红色的圆圆两点,那应该就是靥。舒眉初看的时候,总觉得像鲤鱼,看着看着,发现也不是每个女孩都点。喜欢粗眉点靥还有半点唇的往往都是年纪比较大的女人,至于年轻女孩,妆容可就多了去了。“看样子,这里跟现代一样,妆容也有流行与老旧之分。”舒眉用心地看着身边的点点滴滴。

或许是因为没有进入有杨贵妃的时代,这里的女孩都没有历史书里那样胖到夸张,只不过物资丰盈,大多数女孩不像现代那么瘦(现代人瘦也不是因为物资不富足,而是因为审美)。唐朝是个心怀博大的朝代,瘦与胖也是能并存的,丰腴的杨贵妃之前便是窈窕的梅妃。这个“唐朝”与我们的唐朝虽然不是完全一模一样,但是总体却差不太多。舒眉猜测,或许是从武则天之后,两个世界才走向了不同的方向。所以发展到现在,虽然大体上一致,少数地方却有了区别。

舒眉找了一个地方,将书包取下。——她要开始摆摊了。

弟弟乖巧地站到她身后。

舒眉小心翼翼地掏出她的货物。或许是因为舒眉穿得新奇,她一摆东西,不用吆喝就哗啦啦地围过来一群人。果然,不管是在什么年代,人的好奇心是一致的。

舒眉的物品大多是加工过的贝壳玩意,像贝壳手链、手机挂坠、毛衣链一类的小玩意。舒眉见围观的人多,心里不由乐开了花。虽然有些忐忑,但是为了赚钱,舒眉放开嗓子吆喝了一声:“卖贝壳了哟!”

结果,人哗啦啦地走了一半。

5,峰回路转

舒眉不解地眨巴了两下眼睛。

只有一些人还留着,无聊地东看看西看看。一个人说:“姑娘,贝壳到处都是,出了城随便一捡就是一篓子。你这么好的手工,怎么不卖点别的?”

舒眉这时才反应过来:“对啊,刚刚有看到卖螃蟹大虾,也就是说明这里靠海啊!唐朝又不像现代,自然环境好得不得了,自己这些普通的小贝壳,人家根本看不上!”一时间,舒眉只觉得心灰意冷。

好在她向来坚强,虽然被泼了一盆冷水,却仍是带着笑推销自己的小贝壳。“这位公子,您看看,这个挂件多好看,挂在扇子上一定有趣。”她虽然推销着,可是看得人多,没人买她的。

舒眉心中安慰自己:不着急不着急,也有好事对不对。比如说,之前书上说唐朝的称呼很混乱,不称公子,倒称什么郎之类的。如今看来,也有人叫公子小姐的,与我会的倒是颇为接近。或许这里的称呼这类更接近明清两朝。对,这是好事,好事。

“姑娘,这个多少?”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头看上了一串手串,唐人对手串手镯果然异常深情。

舒眉听得旁边卖肉包的人说:“拿好,五文钱!”于是舒眉有样学样,道:“五文!”

原来这女孩心中寻思着:“一个手链,好歹也要换一个包子吧——何况一大早就过来,弟弟还没吃东西。”可不是,舒心在她身后眼巴巴地看着肉包子流口水,不过他懂事,他知道姐姐在卖东西,所以不打扰姐姐。作为穷人家的小孩,舒心虽然淘气,但是远比一般小男孩要懂事。路过肯德基时,舒心每次都说:“吃多了不好。”,而事实上,她从来没带弟弟去吃过。哪怕弟弟生日,他也只吃过一块“假装是生日蛋糕”的普通蛋糕。“我不喜欢吃。”弟弟安慰姐姐,越是这样,舒眉越发怜惜这个弟弟。她真希望有一天,能让自己弟弟痛痛快快地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五文?”老人家笑了,看样子,这个价钱还是很便宜的。舒眉猜测,是不是就等于现代的五毛?

“给!”老人家从袖子里掏出一个漂亮钱囊,倒出五个铜钱。这可是舒眉赚的第一笔唐朝钱啊!舒眉只觉得接钱的手都在发抖。

五枚规整的方孔钱,铸造着“开元通宝”四个字,一面还有一个小小的月牙痕。舒眉听老人家说过这个月牙儿的传说。传说这个月牙痕是开国时文德皇后所“赐”。那时钱币模子刚刚出来,官吏捧给太宗看,结果一旁的文德皇后不留神掐了个指甲印儿。官吏们以为这是“圣意”,就一级级地传下去了,以至于那个年代的开元通宝上都有大大小小的月牙儿。

“谢谢谢谢!”舒眉连连称谢,又说,“我帮您包起来!”

然后从书包中扯出个塑料袋,将手串包了进去。再满怀感激地将塑料袋递给老人家。虽然只是五个铜板,但是舒眉满心感激。

见舒眉这么客气,老人家笑道:“姑娘真知礼。可惜你这贝壳值不了什么的。说实在的,我也是看你弟弟饿坏了。”

“等等!这是什么?蛇皮吗?”没想到,老人家看着塑料袋突然瞪大了眼。

与此同时,无数好奇地眼睛唰唰地看向舒眉手中的白色塑料袋。

舒眉想起——这个时代还没有塑料袋。

“哦,八宝防水袋!”舒眉随便捏造了一个名字。

“哇,这么轻!轻于羽毛呢!”

“这颜色也透透的,像纱巾!真好看!”

“真能防水吗?”

一群人围过来问。

舒眉不傻,她马上意识到,真正的商机此刻已经出现。

她俨然一笑,马上转头道:“当然防水,你们看好——弟弟,拿这钱去买个包子!”

舒心巴不得一声,接过铜板,哧溜一声就过去了。

不久用荷叶捧着个热腾腾的包子回来。

舒眉拿过包子,用塑料袋包紧了。朝众人道:“各位看好了,旁边那是不是有个水桶?我丢!”

众人的视线随着塑料袋一起落进旁边那个桶子里。

“浪费了一个包子,那小的待会要哭了。”有人不信。

却见舒眉从桶子里将塑料袋取出来,小心地抹干净塑料袋上的水,再解开袋口。热气腾腾半点不湿的包子展现在众人眼前。

顿时,众人哗然。

连卖包子的小哥都忍不住跑过来捏了捏他家的包子,“真没进水!”众人咋舌。

“好东西啊,这怕是要有点法术才能炼出来的吧?”众人议论。

“用这东西装书岂不是不怕雨了?”两个过路的书生议论。

舒眉点头说:“不但如此,用这个包糖,蚂蚁都爬不进去。”

一些妇人一听,更是动心,还有人说:“这么轻巧,当手绢也挺。”

“五十文卖不卖?”有人说。

好家伙,一下子就有十个包子吃了。舒眉心中大喜。

不过舒眉聪明,她知道这个时候不是马上出手的时候。她有意装作听不见,将塑料袋又包好那手串,送给那老爷爷道:“谢谢爷爷给我开张,这个八宝防水袋,我和弟弟送给爷爷。”

那老头喜得什么似的,直夸舒眉是个好姑娘,屁颠屁颠地走了。众人一片唏嘘,只恨自己刚才为什么不下手买东西。谁都知道,这种新鲜货,肯定会掀起陌香城的一阵风暴。

然后舒眉对众人说:“我和弟弟出门仓促,所以带的八宝防水袋不多,请大家出价吧!”

好家伙,舒眉头次尝到拍卖的好滋味。

“五十文!”

“一百文!”

“两百文!我要那个大的!”

……。

舒眉终于听明白,原来1000文就是一吊钱,也就是1两银子,十两银子等于一两金子。

舒眉和弟弟忙着数铜板,不多时她俩居然卖出了20个塑料袋。舒眉心中那个乐啊,平均下来,一个塑料袋卖了三百文。也就是说她“空手”套白狼套了六两白花花的银子!虽然不知道这六两银子在现代值多少,但是有件事她很清楚——她和弟弟绝对可以在这吃顿好的了!

舒眉好久没笑得这么开心过。

6,一碗牛肉面

舒眉将一串串的铜钱塞进书包,又将贝壳之类的东西用一个捡来的菜篮装好——这可是她花五十元买的,她可不想无缘无故地丢了。

背好沉甸甸的书包,她很满足,这可是她的唐朝第一笔金,真正的第一笔金。

舒眉吐了一口气。朝弟弟一笑。

“老弟,还想吃点什么?”舒眉决定大方一次。但是她知道,她和弟弟的生活费还没解决,不能太过奢侈。

弟弟想了想,犹豫着说:“大包子,还有牛肉面。”

舒眉爽快地说:“准了!”

话说,唐朝牛肉面吗?历史书上不是这么说的。不过想到这朝代在武则天之后便是太平“女皇”,舒眉也就释然。或许,就是因为这样,两个时空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她笑嘻嘻地跟包子铺小哥买了十个大包子,还送了包子铺大哥一个遗落的小塑料袋。包子铺小哥很感激,好心地告诉舒眉:“明天你要来,就先交一吊钱领个牌儿吧。”

领牌儿?原来古代就有市场管理了。

“在哪里领?”舒眉打听。

“沿着街走,有一个‘坊市督’,你去领就可以了。否则被查出来会被抓进去杖责的。”包子小哥说。

“只要给钱就能领到?”舒眉问。

“还要登记你的籍册。对了!像你这样的异邦人,先要去‘海政督’报了籍册,查了是否清白,才能发牌子去登记呢。”包子小哥说。

“没籍册会怎样?”舒眉问。

“陌香城的住宿都是要牌子的,没有牌子不许入住,闭了城门后会关坊间门,各个坊间都有专人巡查。一旦发现游散人员,马上拘捕。不会有人敢收留你,怕受连坐之灾。”包子小哥耐心地讲解。

舒眉皱了眉头,她这个“异邦人”可没有唐玄奘哥哥那样的通关文牒。要弄到籍册恐怕不容易。看样子暂时只能当黑户。

“那晚上就没有夜市?”舒眉问。

“也有的。很热闹。不过衙门有令异邦人一般不能参与。”包子小哥笑眯眯地看着好奇的舒眉。

原来在唐朝,异邦人的待遇并不如国人好。舒眉在现代见惯了异邦人耀武扬威享受各种特权,一听这话,还真有些不习惯。

舒眉朝他感激地一笑。调整下沉重的书包,就打算领着弟弟去吃唐朝牛肉面。

“姑娘!”包子小哥叫住舒眉,“可以去钱庄把吊子钱换成银子的。”

原来是小哥是怕舒眉背不动。想想也是,舒眉比这街上大部分的姑娘都单薄。舒眉感激地一笑。便真走向了银庄。

舒眉傻啊,若是此时换了其他任何一个有见识的现代人,绝对不会去银庄把通宝换成银子。可是舒眉是个没条件上网、也没条件玩古玩的十七岁娃娃,她哪里知道此时的铜板放现代,一枚最普通的也值好几块钱,而银子,一克才几块钱。一千个铜板才换一两银子,这买卖亏大了!可是在普通高中生舒眉眼中——银子大概总是比铜板要值钱的。这充分地说明,在任何一个时代,多增长见识才能少吃亏。

在她走后,一个寒酸的书生被几个大汉叉着从一个拐口冒出来游街,一堆小孩跟着跑着看热闹。可怜那书生口里还喊着:“小生真的是白秀才!小生的令文被女贼人偷走了!小生真是白竹生啊!羞煞人也!羞煞人也!女贼人,登徒子!你毁了小生清白与前程!你会遭天谴的!”

可惜这一幕,舒眉没看见。其实,就算看见了,舒眉也不会想到这人的令文什么的会跟她有关,而且就藏在那个让她不齿的肚兜中。更何况,厕所中的匆匆一见,舒眉就算有心,也实在没想到还会有再见面的时候。舒眉曾经想过把东西带来还给厕所书生。但是怎么还呢?她不知道那书生的名字,又不能在公共厕所前等个十年八年,还不能把人家的大裤衩挑着满街叫喊。因此,舒眉心中只好想着:“若是有缘再见,到时再把他裤衩还他吧。”

舒眉为什么没有想到把东西交给古代的警察叔叔呢?原因是她受现代人思维的局限,不可能敢用大裤衩去“影响”古代警察叔叔办公。在她看来,别说古代,你在现代拿几条穿过的裤衩去找警察叔叔,说“请找到失主”。警察叔叔八成会帮你先找个精神病院——调戏人民警察,活得不耐烦了吧!

她想得倒也对,只可怜了那书呆子。怪就怪舒眉是现代人,她并不知道唐朝时就已经有了专管遗失物品的衙吏,特别是在大城镇。唐朝人拾金不昧很容易,归还物品也不会有人要求罚钱,连扶起老奶奶都很安全。而且唐朝这个特设遗失物品招领处的好法子后来还传到了日本,在日本发扬光大直至今日。

舒眉与书生错过,用老人家的话来说“这是书呆子的时机未到。”

舒眉进了钱庄里兑换银子。

原来这钱庄并不大,一进去首先看到的就是一排木质栅栏。几个戴帽的柜台先生在拨打算盘。算盘珠儿清脆的噼啪声不绝于耳。舒眉和舒心都好奇地看着那算盘——不是她们没见过,而是她们没见过这么长的算盘。居然横跨整个台面,供所有柜台先生使用。

此外,另有一些小算盘摆在台面上,柜台里另设一桌,显然是大账房先生。

除了算盘,柜台先生的面前还放着小秤,形状怪异的剪子,他们身后都有一个带屉子的柜子,活像是舒眉见过的中药店。也不知道那些小屉子里放着些什么。

“姑娘,你要干嘛?”一位老头友善地问。

舒眉这才反应过来,放下书包,取出铜钱,道:“请老先生帮我兑换成银子。”

她的书包引起了好几个柜台先生的注意,老先生也忍不住盯着书包上的奥特曼细看(舒眉没钱换更书包,对她来说,便宜实用就是硬道理)。

“这是?”

“哦,我的行李囊。”舒眉笑道,又加了一句,“我们那的人常用的。老先生若是喜欢,有机会我就带两个来,比布包好多了!能装许多东西呢!”苏陌不忘推销。

老先生摸着胡子笑道:“你这异邦娃娃可真会玩笑,你们异邦山远水远,谁知道你以后来,我这把老骨头还在不在哪!”

“您老长命百岁!”舒眉嘴甜。

“呵呵呵!”老先生很开心,数了铜板,说道:“总共是伍仟伍佰文,能兑五两五钱银子。姑娘稍等。”

不多时,老先生用铺着布的小盘子递出来一个小小银锭子,还有一块小碎银子。显然,这就是那五两五钱银子。

舒眉从没想到,刚才沉得要命的几千孔方兄换成了银子只有这么一丁点儿大。放在手中掂掂,跟块橡皮擦差不多大小,沉甸甸的。至于那半钱银子,苏陌真担心风都能把它吹跑。

不管怎么说,这是舒眉头一回碰到真正的银子,更是头次在钱庄里换银子,心里的新鲜劲可甭提了。她将这来之不易的血汗钱放进书包。她开关书包拉链时自然又引起老先生和伙计们的好奇。

“走,吃牛肉面去!”舒眉对拎着包子的弟弟说。

弟弟顿时眉开眼笑。

舒眉不敢走进那些看起来特别豪华的店铺,她知道,那些地方都是给有钱人吃喝的,她只要和弟弟小小地奢侈一把就够了。

于是她带着弟弟走进一家比较朴素,单摆着几张简单桌子的小面铺。

一落座,便有小二哥热情地来问:“二位吃面?什么汤什么浇头?”

舒眉在现代并未吃过小店的饮食,因此这话竟然不知道如何回答。只听旁边一桌有一个蓝衣人道:“小二哥,一碗牛肉面,听说你们这的花生小鱼不错,一碟花生小鱼,一碟醋藕,一碟时令蔬菜。”

舒眉心想:“这人真浪费,吃个面而已,要三个凉菜,败家玩意。”不过这时,她已经知道怎么点菜了。她也学着那蓝衣人的模样,说道:“小二哥,听说你们这的牛肉面不错,给我两碗牛肉面!”

“好咧!各位客官稍等咧!——三碗牛肉面,一花生,一醋藕,一时蔬喽!”小二哥朝厨房里吆喝了一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