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文书库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83部分阅读(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船说凡是系统漏洞都对舒瑶有天然的亲近感,不是异能的作用,到底为什么呢?怎么这么多人喜欢不是生产的米虫?每个漏洞都同舒瑶有天然的血缘关系,这也是原因之一吧。

李德全来传康熙旨意,胤禛只能留在京城,如果康熙不知道偷跑也就偷跑了,在康熙严令他留下后,胤禛再偷跑的话那就是明知故犯,罪加一等。

胤禛逃跑未遂,安排好了妻儿后,去书房将整理好的折子看了一遍,沉了沉心重新有添了些劲爆的康熙看后绝对会上火的内容,将折子放在袖口里,穿上雍郡王朝服,道:“递牌子,爷进宫见皇阿玛。”

“嗻。”

胤禛气势汹汹的去紫禁城,康熙既然不让他走,在他四处救火之前,先让康熙喷火,深得他以为天下是太平的,户部的银子是丰盈的,胤禛打算让康熙知道,他的国库只有区区四十万两。

胤禛骑在马上,紧了紧缰绳,还赶不上舒瑶给儿女的积攒的嫁妆,胤禛有些许的无奈,堂堂大清国库还没他雍郡王府存银多,是舒瑶太能能干了?

想到此处胤禛歇了玩笑的心思,捏着折子在紫禁城里穿行,他希望皇阿玛能明白,大清折腾不起了。在乾清宫门口,听见康熙怒吼:“滚,胤祯你给朕滚出去。”

“皇阿玛。”

“滚。”

“是四嫂说得,儿臣觉得四嫂说得很对呀,皇阿玛。。。”

杯盏落地的清脆声响,胤禛心里一紧,眯起了眸子,胤祯又拿舒瑶的话气了康熙?门开了,胤祯果然滚出了大殿,拍了拍的身上不存在的灰尘,向大殿里的康熙皇帝,说:“儿臣遵旨,皇阿玛回见,四嫂说完颜家的格格不适合儿臣。”

胤祯感觉他不背后阴风阵阵,回头一看,错愕道:“四哥?您什么时候进宫的?”

胤禛背着手,左手捏着右手手腕,胤祯讨好的笑笑,“真是四嫂说的。”

内侍从乾清宫出来,低声道:“万岁爷宣召雍郡王。”

胤禛沉着脸,道:“一会再说你。”

胤祯老实的道:“那我等四哥出来?”

胤禛走进了乾清宫,胤祯就在旁边等着,康熙看到后,欣喜于他们兄弟之间的感情,恼怒于胤祯从未在他面前听话过,胤禛跪地请安:“儿臣叩请皇阿玛金安。”

康熙不冷不热的嗯了一声,胤禛被舒瑶训练的,脸皮绝对的厚,也是个不肯受委屈的人,随着康熙这声嗯字,胤禛起身站着了,康熙已经见怪不怪,上次好奇的问过,结果胤禛告诉他,皇阿玛舍不得他跪太长时间的,他是为了皇阿玛着想。

从那以后,康熙就知道除非明确让胤禛跪着,否则他会自动起身,理由就是不辜负皇阿玛慈父之心。处罚胤禛,康熙确实心疼,他也没做什么必须罚跪的事情,老实没有任何野心的胤禛都被罚跪的话,康熙那些为太子位置争得不顾兄弟情义的儿子康熙面色阴沉了一些,对比他们,胤禛更为的难得。

在他眼中,康熙不仅是君,还是阿玛,兄弟相争,最痛苦的就是康熙了,最近因大阿哥有祥瑞的事儿,康熙皇帝精神不济,骨肉相残,祸起萧墙,对康熙是最沉重的打击,大阿哥也因有祥瑞应景,心思开始活泛起来,康熙努力维持的平衡有些失衡。

方才见到十四对胤禛发自内心的信任恭敬,康熙一时感慨颇多,怎么胤褆他们就不明白,他们是亲兄弟呢。

胤禛看出些许康熙神色的变化,他也知道康熙最近一直不好过,祥瑞的事情闹得太大了,“儿臣教训十四弟时候多,他也常去儿臣府上,一来二去,儿臣甩不掉他。”

“原来你同他是这么亲近的?朕也没少训斥皇子...可无人能知道朕的苦心...”

胤禛垂下眼帘,兄弟间不合,到底怪谁?不是康熙今日弄一出,明日弄一出,给了胤褆胤禩等不合实际的想法,挑起他们的野心,弄成了今日的局面?

经历过梦境,胤禛知道的很清楚,康熙就没想过废太子,他在试探,在平衡,最后玩大了,压不住了,也因胤褆背后捅了太子致命的一刀,太子才会两立两废。

“回皇阿玛,儿臣以为兄弟们都是好的,都想同您亲近,只是您不仅是阿玛,也是大清的君主,他们怕是不敢吧。”

胤禛憋了半天瘪出一句套话,既然很多人都说过,证明不会惹康熙更生气,胤禛对看热闹也挺感兴趣的,闹吧,折腾吧,看看没他参与,胤礽能不能保住太子的位置。

“你见朕所为何事?”

康熙收拾好郁闷的心情,眸光里带着一丝的调笑,“不是朕留下你,你现在怕是到了狮子园了,你就没想过即便你到了狮子园,朕也能用圣旨将你招回来。”

胤禛耷拉着脑袋,做出无能为力的愤恨状,康熙得意的大笑,胤禛突然回道:“儿臣身子不好,扛不起折腾。”

康熙原先得意僵在了脸上,胤禛如果‘病了’,他还能非让他回京?他是慈父明君,“你敢骗朕?”

“儿臣不敢,儿臣身体一直不太好,最近腰酸背痛,晚上也睡不好。”胤禛认真的形容着最近的状态,康熙越听越不对劲,怎么有种胤禛天天晚上同舒瑶敦伦的意思?是累的吧。

“用不用朕让太医给你诊脉?”

康熙以为这么说胤禛会着急慌张,但胤禛咳嗽了两声后,“儿臣叩谢皇阿玛。”

他一点不惧怕太医诊脉,装病嘛,胤禛梦里看过很多,比较有经验,康熙凝眉:“你身上不好?”

胤禛低头道:“儿臣是累的。”

“来人,赐坐。”

“谢皇阿玛。”

胤禛想起了舒瑶,她说得还真没错,皇子在康熙面前很难有座位的,胤禛坐下后,将折子呈给康熙,“您看看吧,户部真没银子。”

今日双更,求粉红。()

第三百四十六章改变(更新于:2012-06-1018:32)

若问康熙知不知道户部没银子?国库还有多少盈余,康熙会不知道?如果不是户部的人手太松了,太会粉饰太平,康熙皇帝也不会将舒穆禄志远扔到户部做尚书。

更不会看着志远将胤禛也拽到户部去,不是没御史弹劾过志远同胤禛联手,但一是实在找不出志远的错处,无中生有很难让人相信,二是康熙故作不知,由得他们翁婿在户部折腾。

圣意如此,下面的人说什么都不好用,谁让康熙相信他们呢。康熙将胤禛强留在京城,有玩笑看热闹的心思,但更多的还是在户部,胤禛同志远配合默契,户部一定会焕然一新,胤禛的能力足够,又没有野心,这样的儿子用起来康熙顺手放心的很,遂康熙怎么会让胤禛躲清闲?

有一个慵懒些的四福晋康熙还能接受,他本也指望着女人一个个都好强争胜,把男人压下,但胤禛不能懒,他懒了谁给他排忧解难的办差?康熙绝对不能容忍胤禛无所事事。

虽然早有准备,但康熙看着户部所剩的银两时,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四十万两康熙面色凝重起来,问道:“确实?”

胤禛被调教的已经不是那种做了差事不领功劳的人了,道:“儿臣同志远大人加班加点,日夜的查账,总算清理了过往十年的户部钱粮,志远大人让人封了国库,要不。。。银子更少。”

胤禛用了很多的形容词,说明他们如何废寝忘食的查账,如果舒瑶在的话一定会哭,都是她算的,胤禛就是搂着她亲来亲去的,虽然胤禛给了她很多的劳务费,但远远不够,不仅算账,还得在床上被他‘欺压’,有比她还悲催的米虫吗?

康熙放下折子,上面胤禛写的各种弊政,志远曾经说过一次,如今再看看户部所剩的不多银子康熙伤心了,一旦碰上大灾祸,没银子赈灾,江山不稳,康熙不想祖宗基业断送在他手中。

什么都是小事,江山社稷是大事,康熙不敢有丝毫的马虎虽然他内库里还有些银子,但那些银子是准备修缮畅春园的,准备奖赏大臣的,国库空虚,康熙心里没底了。

“银子都用在何处去了?”

“回皇阿玛,儿臣看大多被官员借去了,您几次南巡,住在江宁曹家虽然您总是不让铺张,但是曹大人是您的得力之人,又很忠心,怎会让您不畅快,在江南游玩耗费不小,兴建的接驾院子,准备的各色物品,供您赏玩的东西,这些都需要银子,单靠曹大人的俸禄,应该供不起的,至于您走后留下的东西,除了太过越举的。。。”

康熙面色越发的难看他浪费是他的事儿,但康熙绝对不会容忍奴才借着给他接驾,中饱私囊,骄奢滛逸,康熙不太相信曹寅行事荒唐,但旁人。。。康熙说道:“够了。”

胤禛沉默了一会压低声音道:“您还北巡,总是奖赏蒙古亲王。”

“朕赏赐的是阿扎滚黛福晋,她有多少金银都在你手里?”

“回皇阿玛,儿臣一钱银子也没得到,都用在养小金小黑身上了,其实儿臣说。。。”

胤禛对于蒙古诸部的豪富,已经不满很久了,梦里的雍正被称为抄家皇帝,在胤禛的心底对银子也是有渴望的,他身后又有舒瑶挥动着小鞭子,胤禛不想银子才奇怪了,没有家用,舒瑶真敢将胤禛从床上踹下去,养家糊口,为愁人的儿女攒嫁妆是他们的责任,胤禛被舒瑶念叨的久了,对此观念无比认同,蒙古是蒙古,大清是大清,胤禛分得很清楚。

“你是什么意思?”

胤禛垂头小声说:“回皇阿玛,蒙古诸部不缺银子,他们富庶得很,起码比您大清国库有银子,听说西洋人很喜欢大清的瓷器,他们带去的瓶瓶罐罐都卖了不少的银子,儿臣福晋说了。。。”

“她又说了什么?她怎么知道卖银子的?”

康熙再次追问,胤禛忍不住翻了个白眼,“不就是您看中的阿扎滚黛福晋告诉她的?她借着关系,送了一批的赝品不值什么银子的瓷器丝绸,茶砖给滚黛福晋,后来借着开拓出的商道赚了好几箱子银子回来,她闲着没事总结了一句,那块人傻钱多,速去。”

“噗。”康熙茶没喝好,一口全喷出来,呛进喉咙,不舒服得很,“咳咳咳咳。。。人傻钱多?咳咳咳咳咳咳,哈哈哈”

康熙大笑开怀,笑得眼泪都流出来了,咳嗽道:“真难为她了。”

“儿臣以为挺贴切的,最近儿臣闲着没事,她同儿臣整理了她的陪嫁,儿臣发现了一些好东西。”

“哦,除了金银之外,你福晋还认识别的好东西?”

“皇阿玛,您别把她想的太没用,太短视,挺好的。”

“朕没看出来。”

“那是您没认真看,儿臣一直认为她很好,很适合儿臣。”

胤禛同康熙越来越没君臣体统,在康熙面前,胤禛很放松,此时更是张嘴就说,他敢如此大胆,是因为他知道康熙的底线在哪,只要不牵扯到皇位,康熙还是很愿意做慈父的,胤禛有爵位,有银子,又不想被累死,根本不惧康熙。

见康熙对舒瑶不感冒,胤禛有必要说说舒瑶的好处,她是他妻子,虽然最大的好处不能告诉康熙,但在舒瑶身上认真的找一找,还是能找出优点的,“儿臣的福晋是个挺好的女子。”

“好在何处?”康熙放下折子,户部有胤禛和志远坐镇,他放心得很,不管谁欠了国库的银子,都能来连本带利的追回来。

“漂亮,爱吃,爱睡,会生孩子。”

胤禛的话语让康熙异常的无语,好好的儿子怎么成这样了?“不会生孩子的是男人。”

“儿臣以为她比别的女人会生,玉儿,圆圆,团团都很好,很聪明,不是儿臣自夸,他们确实聪慧。”

“真的?”

胤禛郑重的点头,“儿臣不敢欺瞒您。”

胤禛悄悄的挖了一个坑,康熙果然往下跳了,“改日让你福晋递牌子,朕也想看看。。。那个叫什么?”

“圆圆,团团。”

“这是你儿女的名字?”

胤禛叫习惯了,没觉得有什么不好听的,顺便恭维一下康熙皇帝:“入族谱的大名得留给您取。”

“朕对不住你,老四啊,朕应该早给你儿女命名。”

“无妨,儿臣不着急。”

康熙板着脸,喘气粗重了些:“朕着急。”再圆圆团团的叫下去,那是康熙的孙子孙女,他脸面往哪里放?

“您如果着急的话,不会想不起不给他们起名字,他们都过了周岁了。”

康熙捂着额头,认真的看着胤禛,难道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胤禛好的不学,往怀里学,偷懒就算了,还敢憋屈他了?康熙回想,是不是他进来后,就一直在憋屈他?不对。。。是从没进门就开始了。

“儿臣还是说说发现的好东西吧。”胤禛迅速的转移话题,“您也知晓公爵府上藏书极多,儿臣福晋虽然不喜读书,但公爵府诗礼传家,在嫁妆中陪送的书籍还是很多的,有些是孤本,有些则是他们家老祖宗的手稿。”

“儿臣看后,惊出一身的冷汗。”

见胤禛说话慎重了,康熙收敛了玩笑心思,道:“他都写什么了?”

“一个故事,一个天朝上邦被外邦奴役欺凌的故事,儿臣记得有他写着当时的皇帝说,宁给友邦,不给驾奴,以天朝的财务,结友邦之欢心。。。”

康熙是当皇帝,根本听不得这话,“混账,他还能做稳皇帝位置?”

“看他写的,坐得还挺稳的,他也有写西方。。。也说大清大敌在西方。”

“哼,无稽之谈。”

胤禛抬了抬眼睑,“如果没火器的话,儿臣以为蒙古骑兵打不赢,听滚黛福晋说,在西方火器很普遍,船坚炮利刚才您也笑过人傻钱多,速来,一旦。。。他说过一句话儿臣深以为然,落后就得挨打,大清领先友邦,永远的高高在上,可一旦落后了,儿臣也怕后辈出现不肖子孙,儿臣说句诛心的话,没有朝代能一直存在的,总会有昏君,尤其是大清,同以前中原的大一统的朝代不同。”

他说起后辈不肖子孙时,总觉得脸很热,有自打嘴巴的感觉,他之所以重视书稿,也是感觉舒瑶的老祖宗在影射什么,也许就是大清,梦中的雍正皇帝决不能让康熙给儿子命名为弘历,这名子不好,他都不当皇帝了,弘历还是做别人的儿子吧。

胤禛突然起身跪地,说道:“皇阿玛想要做千古一帝,压下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万邦来朝,让他们跟在大清后面才是上策。”

胤禛磕头,康熙叹了一口气,“朕知道你一片为国之心。”

在雍郡王府的舒瑶,打了几个喷嚏,搂着儿子继续睡觉,她最近好像没惹事,不就是翻译了几本老祖宗留下的手稿吗?胤禛反倒是如获至宝的样子,舒瑶嘀咕了一句,“我最近没做什么,少念叨我。”

双更求粉红,小醉小小的愤青一下,有能力改变历史的进程的话,舒瑶不会什么都不做,她同胤禛有着很深刻的精神印记,所以会影响到胤禛。没有人是蠢人,康熙和胤禛其实是很骄傲的人。

第三百四十七章父子(更新于:2012-06-1112:30)

康熙不是胤禛说了什么就会照办的帝王,他需要有自己独立的判断,和胤禛同舒瑶之间的有深刻的联系不同,康熙没没经历过胤禛的梦境,也没和舒瑶有什么心灵感应,康熙皇帝说:“你回去将手稿整理一下承上来,朕会好好的想想。”

“嗻。”

胤禛不觉得失望,一是有时他会觉得很荒唐,二是当皇帝都是稳重的,执掌江山怎能轻易的下结论,尤其是关系江山的重大决定,不过胤禛有信心康熙皇帝会做出最正确的决断,他虽然在儿子的问题上频频挑事,但在别处还是很精明的。

国事谈论完毕后,康熙重新有了嘲弄胤禛的心思,故作为难的叹道:“岚郡主是看上书逸了?”

见胤禛嘴角耷拉,康熙的心情格外的高兴,从何时起他也以为难胤禛为乐子了,胤禛低头道:“皇阿玛再嘲笑儿臣,儿臣就真病了。”

一句话将康熙的话堵回去了,胤禛病了谁帮他?康熙皇帝可以想象志远同岚郡主的阿玛在他面前争吵不休了,因只有岚郡主一个,科尔沁亲王曾说过要女婿入赘的。

康熙果断的道:“朕只想问问你,一旦他们起冲突,你觉得谁赢?”

“还用说吗?”胤禛不认为谁会算计得了瓜尔佳氏,休想让儿子入赘。

康熙很赞同胤禛,但他想得是志远的厉害,胤禛抬眼看了康熙皇帝一眼后看,抿了抿嘴唇,用舒瑶总结的话说,无知就是福,他站得太高了,看不见瓜尔佳氏的,早晚胤禛又头疼了,希望他们没有对上的。

“朕不是没给你儿子起名字,朕慎重的想了几日你觉得弘晖怎么样?”

胤禛心里一哆嗦,“儿臣觉得这名字有早夭之兆。”怕康熙直接下圣旨,胤禛确定的告诉他:“不好,请皇阿玛另选过。”

“弘晖不好?早夭之兆?”康熙郁闷了他确实为胤禛的嫡子选名字很慎重,非常之慎重,想了很久才选定弘晖,“你听谁说的?”

“高僧。”胤禛一本正经的撒谎,“儿臣最近在研究佛法,晖。。。太耀眼了,儿臣儿子平凡些命数上压不住,您还是将这个好名字留给别人吧。”

死道友不死贫道,胤禛是坚决抵制儿子叫弘晖,他本身的事情已经够多了,实在不想天天担心有个叫[墨斋`整.理'提.供]弘晖的儿子,一旦儿子去了。。。舒瑶会哭,会一直一直的哭,哭得他心疼。

“弘晖不行。。。”

胤禛觉得先把早夭的名字去了比较好,康熙起名字的水准也就那样了,没设么新意,他一个个的反对太累了“弘晗,弘。。。都不好,高僧都说过,不适合儿臣儿子的八字。”

康熙看着胤禛,眸色不明,胤禛说的大多是他想的名字,可他怎么会知道?对于胤禛能猜中他的意图,康熙不高兴了,沉声道:“胤禛。”

胤禛垂头,语气里带着几许的哀伤,梦中雍正失去儿子的痛苦,他看得清楚,也仿佛感同身受一样,虽然儿子像舒瑶一些,但那也是他期盼多年的嫡子,不想得个不吉利的名字,呜咽道:“儿臣只是盼着他好,恳请皇阿玛恕罪,儿臣没指望他有什么大出息,平安平顺罢了。”

康熙打消了疑虑,胤禛多希望嫡子,他是知道的,好不容易有了儿子,当然会慎重些,道:“弘时?”

“儿臣以为这名是虽然没有早夭的可能,但时儿臣怕福晋不喜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