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说情。 ”
守宫门的侍卫蹲墙角种蘑菇去了,四福晋改脾气了?不应该啊,她在宫门口不折腾了吗?舒瑶会将她所有的怒火倾洒在康熙皇帝身上。
永和宫德嫔听说胤禛被罚,爵位也没了,着急得不行,如何也是她亲生儿子,哪能不管不问呢。
但德嫔同样知道,走不到康熙皇帝所在的东暖阁,她便会被挡回去。
“主子,四福晋进宫了。”
焦头烂额的德嫔差一点一个倒仰,说话的嬷嬷赶忙搀扶住德嫔,德嫔恍惚的说:“胡闹,这不是胡闹吗?她跟着添什么乱?老四现在还是皇子,她进宫走一趟,没准,没准我的四儿子成白丁了。”
德嫔摇了摇头,“不,老四如何都成不了白丁,可是本宫担心,担心...”
“您担心四福晋?”果然宫里传说的有些道理,主子最恨的是四福晋,最疼的也是四福晋。
德嫔瘫软在炕上,左顾言他的说:“我倒是不担心老四,有他福晋帮衬,如何都不会吃亏。”
“一夜夫妻百日恩,万岁爷对本宫...他龙体可是不愈。”
德嫔很怀疑康熙会一命呜呼了,想到此处,德嫔连连啐了两口,“坏的不灵,好的灵,求佛祖保佑万岁爷。”
能多支撑一会,舒瑶气消了就好了,康熙皇帝一定比她更有涵养,心胸更广博,德嫔同样不想舒瑶被康熙捏死了,德嫔抿嘴长叹一声:“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让人多注意东暖阁的动静。”
“嗻。”
在舒瑶坐车去紫禁城后,弘曜敏锐的发现曦容笑容越发的诡异,“姐姐能不能别笑了?”
曦容回了他一句,“为何不笑?他没准会成为太子。”
“我的姐姐哦,太子是很好的事情吗?前生今生加起来,您见过多少位太子,有几个得好结果的?能熬到继承帝位的就没有几个。”
弘曜提起太子,头疼病又犯了,“而且皇上的病情是真是假还不得而知,不做亲王做太子倒也说得通,可他也取代太子成为所有阿哥的靶子了,况且储君异位,哪会容易,太子爷并没犯下不可饶恕的过错,刑部的冤狱责任在皇上身上,姐姐也应该看明白了皇上的为人,虽然乾纲独断,但有时他也会后悔,一旦皇上反悔,倒时阿玛里外不是人,何苦呢。”
“皇上不是姐姐,虽然试探折腾儿子,但下狠手除去儿子,他...”弘曜见曦容挑眉,口中的话转了半圈,“他是为了后世的名声,姐姐是敢爱敢恨。”
曦容唇边含着笑意:“我晓得你想说我无情,但你不也得承认,正因为我无情,才有了后来的事情,旁人坐不稳太子的位置,你怎知他就不成?”
别的皇子,曦容会害怕吗?前生都敢那么做,今生曦容没准会提前结果了康熙皇帝,在她眼中康熙有算得上什么?比心狠,很少有人能同她相抗衡。
“姐姐,咱不说过吗?不当皇帝。”
“我是不想做皇帝,但不意味着你就能躲开。”曦容眯了眯眼睛,弘曜小肩膀垮了,“我就知道,姐姐您就不想我有悠闲日子过。”
莫怪最近瓜尔佳氏越发的重视他,她们都商量好的,弘曜低声说:“你别指望着我做傀儡皇帝。”
曦容轻飘飘的说:“你太小瞧自己了,是不是傀儡皇帝,关键不是看你?”
“你怕了?”弘曜问,曦容眯着眼睛,酷似胤禛的丹凤双目,此时精光四射,“你可以用这话自我安慰。”
曦容推开弘曜,直径走回屋子,弘曜耳边还残留着曦容的话音,“我只想要做公主,是不是摄政公主,关键不是在我。”
弘曜叹了一口气,他上辈子被很多人嘲笑,好不容易得了转世的机会,难道这辈子不想做傀儡的话,还得奋发向上?弘曜从未想过向后人证明什么,史书上有那么多的皇帝,他不是亡国之君,但后世百姓提起他没有不知道的,他比他父皇有名多了。
进屋的曦容不由无奈的叹息,她同瓜尔佳氏安排得挺好,她们两个算到了所有人的反应,却没估算到舒瑶,算到了康熙的愤怒,犹豫,试探,算到了众位皇子会顺着康熙意图,甚是算到了胤禛...有一半的可能为胤禛直言,但舒瑶永远让她们意外,曦容轻声说:“你现在也很头疼,谁让女儿是你养出来的。”
曦容眼中的阴郁尽去,两辈子加起来,很少看见她会无可奈何,原本她想借着此机会让储君异位,但舒瑶进宫了,康熙皇帝是不会好过,但舒瑶太子妃的位置此时也坐不上了。
“换个人都会后悔,但她...”曦容又叹了一口气,可能只会有庆幸。
瓜尔佳氏此时拍着额头,恶狠狠的说:“我真该将她的腿捆上,她跟着添什么乱?”
消息传得很快,胤禛被罚的根源是康熙说他不孝,这等罪过能压死皇子,但根本的原因,是胤禛为太子仗义之言,舒瑶在茶楼上说过,他们是太子党。
胤礽对胤禛感激莫名,自从刑部的事发后,胤礽急火攻心,虽然力求振作,应对有野心的弟弟们的攻歼,但他被娴嫔改造过的身体受不得惊吓,别管康熙是不是真病了,他是真的病了。
躺在榻上胤礽头疼欲裂,脸色也也是病态的苍白,“你是说让爷上折子请辞太子之位?爷是不是...咳咳咳...”
胤礽激动得咳嗽起来,他虽然身体不好,但也不甘心做了二十多年的太子就这么请辞了,提出建议的人说:“太子爷,这一招是以退为进,换得万岁爷的疼惜。”
胤礽沉默了,仿佛在衡量这个建议是不是可行。
ps双更求粉红,恳求粉红。
第四百五十二章 初战
四皇子府的一切消息源源不断的传入康熙皇帝的耳中,舒瑶在关键时候镇定表现让康熙皇帝很是满意,李德全都明显看出万岁爷神情舒缓了许多,正当一切都向好方面发展时,李德全以为他不会在被康熙折腾时,传话的内侍在外面回禀:“启奏万岁爷,四福晋求见。”
正喝茶顺气的康熙皇帝将茶盏扔到了李德全身上,“四福晋?她进宫来做什么?”
好在茶水不是放置了一段时间,茶水不是滚烫的,李德全的身上沾着茶叶,略显得有些滑稽,李德全心中非议。当然是来折腾您的?但是不敢同万岁爷说实话,垂头看着衣服上的湿痕,垂头说:“奴才不知。”
听见康熙皇帝拍着桌子,“胡闹,胡闹。”
“启禀万岁爷,内务府接到了四皇子府许多的摆设,听说是四福晋的意思,不能摆设越矩的物品。”
“启禀万岁爷,您赏赐给四福晋的亲王福晋服饰,各种珍奇的收拾,被四福晋送回了宫里。”
“启禀万岁爷,奴才听说四福晋封存了半边的府邸,明日会让人来拆府邸的院落,奴才还听说四福晋打算将用不上的奴婢送回来,说是四爷没有亲王俸禄,养不起他们。”
“启禀万岁爷...”
康熙腾得站起来,指着门口说:“够了,够了,给朕闭嘴。”
“嗻。”
康熙气愤,恼怒,同时也有几许的无力,任谁被削了亲王爵位都会夹着尾巴过日子,就是怕别人落井下石,可胤禛的状况不一样,康熙能削爵自然会给胤禛更好的,康熙是真心想让胤禛取代太子的位置,他也看明白了,胤禛是给什么地位干什么活,趁着他清醒着,康熙想着再好好的培养胤禛,如何为君如何治理大清江山。
他疼惜太子胤礽是真,但太子不是不好,才学许是比胤禛还要出色,但太子少了胤禛的烈性,如果是太平盛世康熙绝对不会考虑胤禛,但随着刑部的冤案被解开,志远越查越深,进而延续到整个天下,康熙再也不能装聋作哑,以为如今是太平盛世。种种弊政,种种危局,已经不是康熙皇帝此时能下决心处理的了。
不管他承认与否,康熙知道他老了,儿子们也大了,他们已经不是康熙轻轻松松就能摆布的了。而朝中的弊政,康熙现在只能调和,缓解已经没有年轻时的决心,康熙皇帝怕了。
尤其是胤礽身体也不好,即便他能做到胤禛的决断,康熙也会怀疑他会不会被弊政,反对的人压趴下了,康熙皇帝的意识里是不能半途而废,既然下定决心清除掉朝中的毒瘤,一旦胤礽身体承受不住,弘皙太小了,还不成熟,康熙绝对不想将乱摊子留给孙子收拾。儿子们的野心已经养大了,没有铁腕的人镇不住他们,弘皙显然没有此魄力。
康熙可学不来以前的帝王,不管是为名,还是心软,康熙做不到将看不顺眼的儿子都杀掉。 胤礽因身体的原因,因弘皙不是嫡子,就这样被康熙放下了。但康熙对胤礽确实是最疼爱的,废太子不会有好结果,谁成为太子都不会对做了二十多年太子的胤礽放心,可如果取代胤礽的是胤禛...他们不是TAI/子/党吗?
胤禛应该会保全胤礽,对比同太子争得头破血流的大阿哥,八阿哥等人,胤禛总不会为难太子,康熙知道胤禛骨子里是自信的,骄傲的,他会荣养着胤礽,让胤礽看看他凭着什么才能取代他。
如今舒瑶将一切越举的东西立刻送回来,她不是怕康熙,怕人落井下石,是明晃晃的让康熙难受,毕竟胤禛并没有做错什么,更让康熙沮丧的是,他更换储君的念头被舒瑶生生的斩断了,废立太子本就被天下人议论,如今...康熙没脸废立太子。
“万岁爷,万岁爷...”
李德全扶着康熙,劝解道:“四福晋许是怕人多嘴。”
“她会怕?她是,她...”康熙推开李德全,几步走到门口,指着胤禛说,“她同那个不孝子一样,不理解朕的苦心,忤逆朕,他们两个存心想要气死朕。”
“万岁爷息怒。”
李德全跪下了,周围的内侍跪下了,康熙看到胤禛默默的跪着,如今天气转凉,九月末却飘起青雪,胤禛的影子在烛火的照耀下在地上拉出一抹的长影,他的头上已经落了一层白,康熙皇帝慢慢的收回手臂,心中有愧疚,有心疼,康熙长叹:“忤逆...他们不是忤逆朕,是...”
康熙可以随着心意折腾儿子,但身为最正统的公公,对儿媳妇总不能要打要骂的,对儿媳妇也不能太亲近了,需要保持距离,遂康熙会想是不是舒瑶看透了,才敢明目张胆的气他?让康熙无力的是,除非...拼着脸面不要硬是处罚舒瑶,否则他只能乖乖的受着。
舒瑶所做所为没有一项能让他挑出毛病来的,削爵送回东西...康熙如果提出异议的话,舒瑶一定会拿着小本子指给他看,祖宗规矩...去他奶奶的祖宗规矩。
一向注重规矩的康熙皇帝,从未像现在这样痛恨祖宗规矩。康熙胸口闷得火烧火燎,这口气是咽不下,吐不出,“他们不要,朕的东西还不信送不出去了,来人,进封三阿哥,五阿哥,七阿哥为亲亲王。”
“嗻。”
康熙借此又提升了几个儿子的爵位,但他却单独停留在八阿哥之前,着实耐人寻味。
“你说老四福晋不愿意出门应酬,是不是在府里研究祖宗规矩?研究她怎么用规矩来气朕?” “...”李德全看着重现活力的康熙皇帝,怔怔的说:“奴才以为以为四福晋不会做研究祖宗规矩的事儿,许是四福晋记性好,看一遍就都记住了,四福晋的父兄可都是记性好的。”
李德全下句话没说,研究祖宗规矩多累的活儿,四福晋肯费这心思?况且说句大不敬的,从来都是万岁爷您自己凑上去找憋屈,四福晋为气你研究祖宗规矩,也太...李德全垂头装作很沉默很老实的样子。
“万岁爷四福晋还在宫门口候着。”
康熙平了平气,恼怒的说:“她倒是一时一刻都离不开老四,非得陪着他同甘共苦?真是让朕失望头顶,让她给朕滚进来。”
李德全又非议的了一句,善于观察人心的万岁爷哦,您怎么就对四福晋糊涂了?四福晋进宫不是非得同四爷同甘共苦,您怎么就没发觉她是来讨回公道的?来憋屈您的?
李德全看康熙很精神,又神展开了,没准四福晋是来尽孝的,给万岁爷意志心病的,总之四福晋绝对神仙一样的人儿,李德全提醒自己千万不能得罪四福晋。万岁爷明明有预感会被四福晋憋屈,却还召见四福晋,这就是四福晋冠绝天下的本事,李德全就没看见别人能像四福晋一样。
“滚进去?”舒瑶眉头皱起,“这个,这个...滚进去实在是不雅,像皇子阿哥也就算了,可以自我安慰寻找儿时的乐趣,可我已经嫁了人了,总不能做不雅的事情让皇阿玛丢脸,让四爷厌弃。”
“...”传话的内侍头有些晕,他有不能说康熙是请四福晋进去,不用滚的,一旦康熙追究起来,假传圣旨是死罪,懦懦的问了一句:“四福晋的意思是?”
周围的看守宫门的侍卫头都垂得低低的,微微抽动的嘴角预示着他们实在是憋得慌,挺住,挺住,一会再笑。
“你去同皇阿妈说一声,我很早就会走路的,滚爬已经忘记了,问问看皇阿玛能不能换一种方式?”
内侍脚下虚浮的向皇宫里走,舒瑶又加上一句:“飞着进宫面见皇阿玛也挺有难度的,风筝什么的不好做,我就是想去给四爷送一件熊皮领的披风,恳请皇阿玛通融通融。”
“四福晋,您稍等。”
“好,你去吧。”
内侍走了,舒瑶仰头看着宫墙,如果做滑翔器的话,好像最简易的就能飞进宫,只是有点太惊世骇俗了,飞跃紫禁城的梦想看来是不成了,万一康熙皇帝准许呢?舒瑶多了一分跃跃欲试,系统自动的发话:“你别做梦了,您行行好,别折磨康熙了。”
内侍跪在康熙面前,咬牙将四福晋的话重复了一边,康熙皇帝猛烈的咳嗽着,李德全早有准备的帮着他顺气:“万岁爷。”
康熙一甩手,“朕是连一件熊皮领的披风都不舍得给老四的刻薄皇阿玛?胤禛,胤禛你给朕说,朕什么时候亏待你了。”
康熙的嗓门那叫一个洪亮,气血十足,此时谁还会说康熙重病?胤禛低头说:“儿臣知错。”
康熙气得不自觉的转圈圈,踱步起来,他是真有心不见舒瑶,但他的试探...他必须得知道舒瑶有没有能耐母仪天下,总是围着胤禛转悠,关键时候可滚爬是不行的,让她走路进来也太便宜她了,既然她这么听话,康熙就不信玩不过她,“让她游进来。”
“启禀万岁爷,四福晋说她不是妖怪变得,不会游,如果您实在想看她游进来的话,四福晋说她是孝顺的,一定完成您的交代,不过先请您水淹紫禁城,没有水她不会游的。”
康熙身体晃了晃,无力的说:“用顶轿子,把老四福晋抬进来。”
“嗻。”
ps继续求粉红,谢谢。
第四百五十三章 再战
. 求见康熙皇帝能乘轿入宫的都是什么人?太子妃有资格在宫中坐轿子,但如今的四阿哥身上已经没有亲王爵位了,但四福晋却可以在宫中乘坐轿子行走。听到的人羡慕有之,嫉妒有之,深思有之,但想要多嘴的少了,不是所有人都志远的勇气,敢于屡次冒犯康熙,此特例是康熙皇帝亲自下令的,除了感叹四福音好命之外,总会有人想着从康熙此举背后谈明白点什么来。
就连看了全套的李德全也在偷偷琢磨着,是万岁爷被憋屈的脑子糊涂了?还是想借此机会给四阿哥撑腰,没了爵位,前途还是很光明的。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康熙皇帝能一怒之下削了胤禛的爵位,转过天儿没准就会恢复了,在如此诡异的时候,康熙做出什么决定都不意外。
康熙面色凝重,露出一丝的无奈,仿佛更印证了李德全的猜测,康熙不是想表现的高深莫测,他虽然是天子,旁人说着保重龙,但真当他是一条九爪金龙了?他也是人。在被憋屈的情况下,脑子也会发热,同时也有旁人的喜怒哀乐,只是康熙更懂得自持。
身为皇帝,康熙非常不喜欢舒瑶进宫陪伴胤禛的行为,总觉得她大局观差了点,怎么就没消息刚传入四爷府的镇定?但作为胤禛的阿玛,儿子有这么个情深意重的媳妇陪着,康熙又有几分喜悦,如此复杂的状态,造就了康熙明知道见到舒瑶会生气,会恼火,会无奈,但他偏偏就想听听她到底怎说。
方才的命令一出口,康熙皇帝就反应过来好像有些不成体统,但随即想到他对胤禛的安排,总不能让未来的太子妃蹦着进宫,舒瑶不要脸面他还得顾忌着大清的脸面,再加上金口玉牙,康熙心里也不忍舒瑶太受委屈了,谁让她的存在对胤禛至关重要要是没有舒瑶,胤禛身上的怪病一定隐瞒不了多久,康熙给自己找了很多理由,底气足了一些,他宠着舒瑶有错吗?也是为了大清江山好,所以他没错,舒瑶活蹦乱跳的活着胤禛也会心情很好的给他卖力。
胤禛府里的女人到底有多少,儿子是不是能干同后宅的女人有关系吗?按照志远的说辞,女人太多才有可能有昏君,才有可能会亡国,应付女人都来不及,哪有功夫处理国家大事?女人多姻亲就多,康熙也知道后宫的女人不少都是关照娘家的,他总不能让她们无情无义同娘家断绝关系一大堆的皇亲国戚,能培养出多少的纨绔子弟?
康熙曾经很认真的衡量了他的后宫,自认为胤禛没他精明,因此除了感叹胤禛没艳福之外,对胤禛府上后宅大猫小猫儿三只也就不当回事了,胤禛会很忙,康熙认为他没工夫去后宅转悠,总不能让他前面累坏了身体,在后宅还卖力气,妾侍始终是点缀,多了就当做享尽艳福,少了就把全部都精力投入到给康熙办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