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文书库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清悠路至451章)第100部分阅读(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惠妃,你怎么说。”

“臣妾赞同几位妹妹的意见,钮钴禄氏给了雍亲王,臣妾也觉得他们适合。”

惠妃的意见就是大阿哥的意见,她这么说,就意味着她会让大阿哥放下,康熙对良妃懒得过问,辛者库出来的,能有什么见识?康熙说道:“钮钴禄氏,耿氏先交给德嫔,等到老四从蒙古回来再说。”

“谢主隆恩。”钮钴禄氏,耿氏,德嫔俯身叩谢皇恩。

没有任何秀女对钮钴禄氏,耿氏羡慕,虽然她们去的是雍亲王府,雍亲王福晋...真真是让人头疼的存在。总是欺负人,但偏偏谁都觉得她做得对,挑不出错来。

康熙既然给胤禛,当然对别的儿子不会吝啬,难得八阿哥主动说想要秀女,康熙大笔一挥,从大阿哥起,凡是成年的皇子每人分了四个秀女,有侧福晋,有格格,康熙把纳兰家的格格指给了胤祯做嫡福晋,德嫔借机给胤祯塞了两个侧福晋,两个格格,选秀的结果自然是皆大欢喜。

ps求两章粉红,明天后天都双更。(。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手机网(.)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正文 第四百一十一章 教导

收费章节(12点)

第四百一十一章 教导

钮钴禄氏的命运就这么被康熙皇帝似玩笑般的定下了,康熙皇帝上看下看愣是没看出她到底哪里有福气?也没看出她有哪点不同。

虽然康熙将她们两个交给德嫔调教,却并未说死一定会指给胤禛做格格。受过几次教训的康熙皇帝明显比德嫔长记性,一旦胤禛见了钮钴禄氏晕过了呢?

康熙怎么也得留一条后路,看胤禛,舒瑶的反应再决定是不是将她们抬进雍亲王府去,实在不成的话,康熙也不想留下她们两个,直接送去寺庙里算了。

送她们去寺庙修行,稍微的提升一下她们亲族的官职,也交代过去,养女儿不就是为了这样?她们的亲族还敢说三道四?康熙皇帝心里盘算得很好。总之钮钴禄氏如果胤禛不收的话,就是当尼姑的命了。

以她们的家世背景是不用指望着做雍亲王侧福晋的,能当个格格都是天大的恩宠了,德嫔很欢喜的领走了她们两人回永和宫。

“你们两个记住,往后最要紧的不是讨好四阿哥,而是要伺候舒服了四福晋,只有将四福音伺候好了,你们才有可能留在雍亲王府。”

钮钴禄氏,耿氏那叫一个汗那,虽然在嫡福晋面前立规矩她们早有准备,但什么叫不伺候四爷,改了伺候四福晋?

钮钴禄氏眼角抽动,尽力的压下恶心,耿氏比她还没承担,讶然道:“德嫔娘娘,您的意思是奴婢没听懂。”

德嫔...钮钴禄氏觉得有点头疼,德嫔想到四儿媳妇,揉了揉额头说:“这么说吧,如果四福晋看上了你们,你们就能进府去,如果她看不上,不是本宫吓唬你们,这辈子连老死在宫中都做不到,皇上一定会将你们两个送去寺庙做姑子去。”

寺庙...和尚还好些,尼姑又是被康熙命令出嫁的,这辈子就别想有好日子过,有些尼姑庵是污秽之地,钮钴禄氏神色怡懔,“敢问德嫔娘娘,四福晋喜欢什么样的女子?”

耿氏也连连点头,京城传闻四爷很看重四福晋,看来四福晋得宠不是假话了,”是呀,总得弄明白四福晋的喜好,奴婢才能讨好她啊。”

不得不说德嫔不愧是在后宫中倾轧多年,她还是很了解康熙皇帝的,知道她们两个最坏的结果是去做姑子。

德嫔看着淡然的钮钴禄氏,又看了眼略带娇憨的耿氏,对比一下,方才她们站在秀女中显不出来,但此时德嫔落在钮钴禄氏身上...还是没看出她有什么特别的福相。

德嫔当初选她,最主要得是她身份合适,即是镶黄旗的满人,娘家也没什么出色的人物,她适合指给胤禛,但让德嫔想不到的是,后来众多皇子因钮钴禄氏的福相争抢起来,德嫔原本打算放手的,胤禛的福气已经够重了,不需要钮钴禄氏,康熙皇帝问她时,已经容不得她拒绝,康熙将她们两人交给她,德嫔面上欢喜,心里鄙视康熙对胤禛太偏心了。

在永和宫里,德嫔可以毫无芥蒂的观察钮钴禄氏,同康熙的疑惑一样,福相没看出来,但偶尔露出的一丝的淡然,或者说一分看戏的姿态,让德嫔火气不由得往上冒,钮钴禄氏什么身份还敢淡然?还敢看戏?

德嫔被儿媳妇各种憋屈就算了,还被个不入流的格格看戏,这口气如何能忍下?况且淡然...她既不是七老八十,又不是傻子不知道富贵好,淡然个什么劲?

钮钴禄氏知道什么叫人上人?知道什么叫一声呼百者诺?她连享受都没享受过,还敢淡然?德嫔对她有了很大的厌恶情绪,仿佛她们所积极赢取的荣华富贵,在她眼里比羽毛还轻,合着她们都是俗人,只有她高尚?无视权贵?

德嫔虽然说不过舒瑶,但身处她这种位置的人还看不懂十二三岁的小姑娘也太没用了,德嫔越想越气,莫怪宜妃她们方才笑得那么灿烂,她们都是看明白了钮钴禄氏,自己懒得动手,让德嫔调教她告诉她,想要生活下去,就别把淡然无所谓摆在脸上。

钮钴禄氏心里慌乱,不仅有些纳闷德嫔娘娘怎了?她一直安静老实,没得罪她啊。

德嫔有了主意,身子向后靠了靠,雍容华贵的端起茶盏,指甲上镶嵌着碎宝石闪闪发亮,自从上次舒瑶进宫闹过她之后,德嫔也不在偏殿装模作样的装作守规矩了,从舒瑶身上,德嫔得了个教训,做什么都不如让自己舒服重要,规矩在用到的时候就是好东西,用不到了,规矩算是什么。

有了这种想法,德嫔大大方方的搬回正殿,康熙默许,众嫔妃也没人吭声,因胤禛的功劳,康熙虽然不曾提升德嫔的地位,但给德嫔的赏赐并不少,胤祯也是个孝顺的儿子,跟着四爷混之后,鉴赏敛财的能力直线上升,有什么好东西,胤祯都德嫔留着,一是孝顺她,省得她整日里胡思乱想,二是向德嫔证明他长大了,有能力了,三是告诉德嫔跟着四爷有肉吃。

胤禛和舒瑶也不是小气的人,给德嫔的好东西也很多,遂永和宫金碧辉煌,扑面一股子贵气,德嫔参考了舒瑶的意见,虽然舒瑶气人的时候德嫔恨不得掐死她,但平时关心她的时候,还是做得很到位,亲自帮她安排了摆设,富贵中透着高雅舒服,德嫔在永和宫里一向是好享受。

她也觉得舒瑶不愧是公爵府出来的,在享受上无人能比,耿氏出身低只是看出永和宫的布置富贵来,钮钴禄氏有几分眼力,但也被这富贵压得有些烦躁。

德嫔不慌不忙的说:“若提起我那四儿媳妇真真是...”

钮钴禄氏以为德嫔会说贤良淑德的四福晋,没想到德嫔却说:”不知道怎么说她才好,万岁爷倒是挺看重她的,四福晋出身很好,父兄得万岁爷重用,有二嫡女一嫡子,你们也别想什么歪门邪道的心思,讨好她才是正路,别以为不争不抢的她就会绕过你们,或者得了四阿哥另眼相看,四福音折腾起人来,别说是你们,就是个神仙都承受不住。“

“盛京的事你们可听说了?”

“是,奴婢们略有耳闻。”钮钴禄氏感觉到德嫔特意同她说的,称赞道:”雍亲王福晋神勇不凡,实为女中豪杰,巾帼不让须眉。“

德嫔嘴角抽动,“你这话可别当着老四福晋面说,否则本宫都不一定能保住你。你可以说她慵懒,也可以说她不是才女,但绝不能说她是女中豪杰,这一条你们一定要记住。”

钮钴禄氏脑子有些打结,“您是说...”

“对,她最不喜欢做得就是女中豪杰,什么巾帼英雄...她会说那么累的活,谁爱做谁做。”

“咳咳...咳咳...”耿氏咳嗽起来,“奴婢失礼了。”

这种话是人能说得出的?德嫔看着耿氏摇了摇头,“你这就承受不住,若是她来说你还不得趴地下?”

德嫔指了指钮钴禄氏,“你还算冷静,耿氏你应该多跟她学学,处变不惊才能伺候四福晋。”

“奴婢谨遵娘娘教诲。”耿氏抚了抚身,满口答应下来,眼角带有一丝不屑,钮钴禄氏真真是能装模作样。

德嫔嘴角湾了湾,显然对此是满意的,接着说道:“我往后会加紧训练你们,如何我得让我儿媳妇满意。”

钮钴禄氏再也装不住,咳嗽了两声,然儿媳妇满意,这是何等的好婆婆?面前的人是德妃...不,应该是德嫔,从妃位降到嫔位就这么大的改变?德嫔什么时候这么好说话了?

德嫔冷着脸,”你们往后这咳嗽都给本宫改了去,四福音喜好睡觉,你们惊醒了她,有得苦处过。”

“...”

两人低头,显然刺激得有些大。

德嫔却得意了,原来憋屈人士如此的有趣,莫怪四儿媳妇总是乐此不疲,看向钮钴禄氏眼里带着嘲弄,你再装淡然下去啊,怎么不装了?

“你们两个是不是都识字?”

“是,奴婢略略认得几个字。”

德嫔身体向后靠了靠,“你们选秀时做得什么诗词?”

耿氏和钮钴禄氏分别说了,耿氏是自己写的,倒也还有些意境,钮钴禄氏用了逍遥游,德嫔嗯了一声,她又想到舒瑶的一个好处,不会总弄些她听不懂的诗词,德嫔宫女出身,小选入宫,她出身包衣世家,认字不多,诗词还是后来才弄明白几首,她们说的诗词德嫔也听得懂,但绝对没舒瑶的鹅鹅鹅好记。

“你们再有才学,再会诗词也都收起来,四阿哥大道理说得仅次于朝廷以第一铁嘴忠勇公志远,他就是四福晋的阿玛,我告诉你们,我四儿媳妇不擅长诗词,也不喜欢旁人念诗词,至于想要讲道理...我劝你们歇了这心思,遇见了你们就明白了,四福晋不是铁嘴能形容的。”

“既然你们都识字,本宫也不废话了。”地嫔很有气势的说:“来人,把四福晋留下的妾侍生存守则拿来。”

没等她们弄明白,手中多了一叠厚厚的妾室生存守则,德嫔慢悠悠的道:”你们先背下来吧。”

ps今日双更求粉红。(。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手机网(.)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正文 第四百一十二章 不同

收费章节(12点)

第四百一十二章 不同(加更求粉红)

钮钴禄氏看着手中厚厚的一本书妾室生存守则,脑子里的想法更深了一层,怎么看着四福晋都有点不对劲,她忍不住好奇翻开看看,也许也是想找出证据,但只要一看到手中的妾室生存守则,钮钴禄氏脑袋更疼上了几分。

一条条的罗列的清楚,真难为四福晋如何想出来的,看着既相像,又有些问题。钮钴禄氏捧着守则,忍不住问道:“全都是四福晋的想法?”

德嫔对舒瑶一向无可奈何,爱恨莫名,叹息道:“也不全是四福晋想出来的,有些规矩是忠勇公夫人说的,四福晋最听她的话,说句大不敬的话,除了万岁爷的圣旨之外,瓜尔佳氏的话对四福音最是顶用。”

“她呀,无论再谁的面前,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额娘说’”德嫔嘴边噙着一抹笑意,她怎么有想舒瑶的冲动?德嫔绝不承认在听说盛京有危难时,她会担心胤禛,担心舒瑶,难道说她还被她气得不够?

可舒瑶那副听额娘话的乖乖女形象,不知怎么让德嫔心软上一些。她生的九公主原本是想嫁去佟家的,然女儿偏偏看上了董鄂家的小子,死求活求非要嫁给他,康熙皇帝可以接受佟家尚公主,但董鄂家绝对不够资格上公主。

大将军一等公故去后,董鄂家今非昔比,她的女儿被康熙嫁去了蒙古草原,年纪轻轻就去了,德嫔当时哭得肝肠寸断,还是舒瑶进宫安慰的她,陪了她很久,虽然安慰的过程比较特别,但德嫔有时候还会记住舒瑶的好处,舒瑶乖巧听话时,德嫔也会将她当成女儿,当然舒瑶进宫时候少,听她话的时候更少。

钮钴禄氏皱紧了眉头,耿氏看了妾室生存守则后,脑子里混浆浆的,按照这上面写的做,她还能见到四爷吗?雍亲王府好像比尼姑庵更可怕,真难为四福晋如何想到的。

“德嫔娘娘,奴婢...奴婢能不去四爷府上吗?”

耿氏略带天真的话语,将德嫔逗乐了,“怕是不成,四福晋其实很好相处,只要你不犯了这上面任何一条规矩,她会善待你们,一年四季的吃穿用度不会少了一分。四爷俸禄多,外面也有赚银子的渠道,四福晋是个大方的人,喜欢身边的人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在吃穿上是不会亏待你们的。”

“本宫看了皇子福晋身边的丫头穿戴,唯有老四福晋舍得,伺候她的嬷嬷婢女打扮得真真是好呢。”

德嫔也学了舒瑶几分,对下面的人宽和了一些,穿戴上的赏赐给的多了,在面前确实很养眼,宫女生死都操纵在德嫔手中,即便碰见了康熙皇帝,德嫔巴不得年轻的宫女能笼络住康熙。

后宫倾轧这么多年,德嫔早已经失去了拈酸吃醋的心思,能将康熙皇帝留在永和宫里,不管是临幸谁对德嫔来说都是一分的保障。大清后宫远争宠并不凶,康熙是个极有规矩体统的帝王,谁做过分了,就意味着失宠。像德嫔这个年岁的女人,不会指望着康熙,而是守着儿子。

德嫔不禁摇头,佟佳皇贵妃再尊贵也不是皇后,也没儿子傍身,她虽然是嫔,但两个儿子争气,儿媳妇还算是孝顺,舒瑶出自一等公爵府,纳兰氏是明珠之后,这么看来两个儿媳妇在皇子福晋中也是排得上号的,难怪宫中私下里总是有人念叨,万岁爷偏心她生养的两个阿哥。

德嫔每每听见这话有一些苦涩涌上心头,康熙不是偏爱他们两个, 是他们兄弟对没进取心,看看大阿哥,八阿哥,三阿哥都对太子虎视眈眈,而这两个兄弟...德嫔想让十四争取,他总是把自己的话当成耳边风,说得多了,胤祯会不耐烦,德嫔没什么见识,后宫的事能明白几分,但牵扯到前朝,她懂得不多。

“在四福晋回京前,本宫会调教你们,先把守则背下来,每日本宫会让嬷嬷教导你们如何伺候四福晋。”德嫔看出对她们两个来说打击有些大,说道:“今日让你们歇息,从明天起,不可再偷懒了。”

“带她们下去安置。”

“请主子示下,将两位姑娘安排在何处?”

“女官住得屋子,先让她们住上几日。”德嫔对皱眉沉思的钮钴禄氏说:“本宫将你们安排在那里是为了你们着想,永和宫偏殿是空着,但能住偏殿的都是万岁爷的人,本宫看万岁爷的意思是不会将你们收进后宫,住了偏殿名不正言不顺,我总不能让四福晋挑出毛病,让你们进府的愿望落空。”

“多谢娘娘体恤奴婢,奴婢感激娘娘。”

钮钴禄氏盈盈的福身,对德嫔露出感恩的神色,耿氏浑浑噩噩的随着钮钴禄氏谢了德嫔,宫中的婢女领着她们出了殿门去安置,一直陪伴德嫔的嬷嬷道:“奴婢看那钮钴禄氏是个聪明的,耿氏倒看不出。”

德嫔悠然的抿了一口茶,“你同本宫说说,她是怎么个聪明?”

嬷嬷殷勤的上千揉按着德嫔的肩头,讨好的笑笑:“她的那点心思还能隐瞒过主子去?惦记着讨好您呗。”

“明面上的淡然不争,可实际呢?不争...她是觉得不争是争吧。”德嫔撇嘴,“本宫早就告诉过她,讨好本宫没用,是不是去当姑子,关键得看老四福晋。”

“这世上本宫看了很多人,有些人打眼一看,便能猜到一些心思,唯有老四福晋...看似好懂,没什么本事,但哪一次本宫在她手上得了好处?哪一次本宫不是弄得灰头土脸?就钮钴禄氏那点小聪明还敢同四福晋显摆..”

德嫔嘲讽意味更浓,“原先本宫没把握让她去四爷府,现在嘛...本宫有了五成的把握,老四福晋会留下她,她以为我能得本宫的善意,就能在四爷府上站稳脚跟?说句丧气的话,本宫哪次说得了胤禛?说得了胤禛福晋?”

嬷嬷不敢笑,德嫔同四福晋这对婆媳,堪称大清绝无仅有的婆媳,德嫔明知道斗不过四福晋,还总是乐此不疲的将她叫进宫来,然谁说四福晋不好时,德嫔也不会很高兴,有些什么好东西,德嫔嘴上不说,但心里会惦记着给四福晋留一份,不涉及四爷的事情,德嫔也总是愿意询问舒四福晋的意见,而且还真按四福晋说得做,谁都看不懂,四福晋同德嫔是关系好呢?还是不好呢?

“主子消消气,钮钴禄氏这样的,老奴以为四福晋会让她一直淡然下去,四爷

下载.Shubao2.

船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