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说重新改了,两边遍植花木,掩映间没有过去的开阔,倒有一种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感觉,康熙细细看了两边的树木,见高大的花木之间还夹杂着许多不算绿叶白花植物,伸手摘了一些放在鼻子下,有一种清新的兰香,不禁问道:
“这个倒不曾见过,是什么稀奇的花草,样子不大漂亮,香气还不错”
楚楚还没说话,跟着的胡太医笑道:
“万岁说起这个,倒是令微臣不得不佩服格格的巧思了,这个是驱蚊草也叫薰草,既香气清远,又可驱赶蚊蝇,刚才我还纳闷,偌大的一个园子,花木又是如此茂盛,怎的看不到一只蚊虫的踪影,仔细看过才明白”
说着指指两边高些的树道:
“您看这里,每几颗花树间就种了一棵金银花。 且矮处不是植了薄荷,就是这种驱蚊草,蚊虫当然没了”
康熙道:
“这个到便利,回头御花园也效仿这样岂不是好”
众人称是,走了一阵子,道路渐渐开阔,一个很精致的院落就座落在小径尽头,院门开着可以清楚的看见里面摇曳的竹影,令人顿时感觉凡俗尽消,院门很平常,有一种返璞归真的古朴,没有围墙,四周是竹篱圈成的,门上面只有一个小小的竹牌,上面刻着“竹里馆”三个字很有些意思,康熙几乎立刻就喜欢上了这个所在,含着满意的微笑道:
“清儿你额娘贯会弄这些古怪,倒是个别致的所在,在追求安逸享受上,整个大清谁也没有你额娘的鬼点子多”
楚楚有些哭笑不得,真不知康熙这话时褒还是贬,清儿咯咯一笑道:
“皇玛法这才是门口,里面更凉快些,不过床不够舒服,清儿是不喜欢住这里的”
康熙点点她的额头道:
“知道你要陪着你额娘,放心朕不留你”
说着迈步进了院子,其实很简单的布置,除了竹子就是几块很奇形怪状的太湖石,竹石相应成趣倒是别有一番味道,竹林后是四间木制厢房,外墙和瓦都特意装饰成了竹节的样子,很和谐有趣,门前的抱厦对着一个特大的太湖石,上面是龙飞凤舞的题着一首诗: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直白但寓庄于谐,字体虽然稚幼,不过却很有风骨,颇有康熙的笔锋,虬劲有力间诠释着胸怀天下的霸气,康熙道:
“光地这丫头的字倒是有些进益了”
李光地道:
“有万岁爷亲身教授,加上固伦公主天资聪慧,自是不会差的,不过微臣倒是觉得这首诗很得趣”
康熙低头道:
“丫头这首诗是谁做的”
清儿道:
“额娘说是一个喜欢画竹子的文人写的,我也是爱他的直白有趣,才亲自写了的,不然您孙女的墨宝也是很难得的”
小小的个子粉雕玉琢的模样很是可爱,众人不禁莞尔,康熙拍拍她的小脑袋道:
“骄傲可是会退步的”
小丫头立刻接道:
“苏东坡曾经说过,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额娘说有时候过度的谦虚,就是不自信的表现”
康熙哧一声笑了道:
“朕说不过你这张小嘴,行了知道你书读的好,不要卖弄了,领着皇玛法进去歇会儿吧,走了半天有些乏了”
转身对楚楚道:
“眼看午时即到了,你这丫头给朕准备了什么美食啊,不好吃的话,朕就制你个欺君之罪”
楚楚拍拍胸脯笑道:
“放心早就交代好了,保证您吃的尽兴”
说笑着一众人进了房中,外面看着不大,里面却很深,且左右几间都是通着的,没有隔段,只用精致的竹帘相隔,倒也很别致,桌椅俱是竹制的,首位上是一个放着柔软靠垫太师椅,康熙坐在上面觉得很舒服,四周都是些竹凳,随驾进来竹里居的,不过是张廷玉李光地隆科多和随驾的胡太医倒也不显的拥挤,康熙摆摆手示意众人坐下,对着楚楚道:
“刚才看见你后面有两个小子,是谁?”
楚楚暗暗翻个白眼心道:连自己的孙子都不认识,这就是皇家的规矩,楚楚还没开口,清儿道:
“皇玛法那是弘历弘昼啦,您不记得了”
康熙这是才仿佛恍然大悟,看了一眼四阿哥道:
“哦!是那年钮钴禄氏和耿氏所出的阿哥”
四阿哥急忙道:
“是”
康熙顿时来了精神道:
“叫进来给朕瞧瞧,朕记得比清儿还要大上些的”
很快李德全带了两个小子进来,楚楚暗暗觉得有趣,毕竟亲自印证这历史的一刻,心情还是有些雀跃的,康熙打量两个小子几眼,对弘历的稳重很是喜欢遂开口道:
“可读了什么书?”
弘昼有些怯怯的道:
“读了些四书五经的名篇”
弘历却沉默的不答话,康熙道:
“虽然四书五经乃是根本,不过博采众家之长也很重要,不过年纪还是小些也很难得了”
弘历手心有些湿滑,出了许多密密的细汗,想到昨天晚上准备的东西,不禁暗暗握拳,反正成败在此一举,于是鼓起勇气道:
“皇玛法弘历更喜欢看韩非子”
屋中的人都不约而同的吸了口凉气,谁都知道韩非子说的是帝王之术权谋之术,是个很敏感的话题,虽说如今形势明朗,四阿哥是帝位的绝对人选,可是明着还是没人敢议论这些的,楚楚眼光一闪暗道:这个小子不亏是小乾啊,胆量和心机简直就太不像一个七岁的孩子了。
康熙沉默了半响,站起身仔细打量这个皇孙,身量比同龄人要矮些,表情不同于旁边的弘昼很沉着,眼中一闪而过的眸光,阅人无数的康熙断定那是不甘于人下的野心之光,屋子里很安静,只有窗外沙沙的竹叶声清晰入耳,过了半响,康熙道:
“可知道管子”
弘历眼中有些暗淡低声道:
“还不曾涉猎”
康熙回头看了眼清儿道:
“清儿可读过”
清儿道:
“师傅粗略的说过”
康熙脸上划过一丝笑意道:
“可记得,说来听听”
清儿想了想道:
“只记得治国一篇,因为师父说现在我大清正是如此,所以记得很深刻: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清脆的抑扬顿挫的声音,很是悦耳,虽然是很严肃的文章,听上去更像是一篇音律和谐的美文,弘历抬头盯着清儿,眼中没有嫉妒而是纯粹的欣赏崇拜。
“简单的说,就是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李光地和张廷玉对视一眼,满意的点点头,都暗自想:若是个男子该是大清多大的幸运啊,康熙大笑道:
“不愧是大清的固伦公主说得好,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拍拍弘历的头顶道:
“你要记得,虽说韩非子也很有用,不过要全面的看待,总之多读写书还是很有用的”
指了指楚楚道:
“和你额娘多学学,她懂得东西有时书本典籍上是找不到的”
楚楚感觉浑身直起鸡皮疙瘩,让弘历叫自己额娘,就是他叫出来自己也听不得,于是急忙岔开话题道:
“好了师傅别说这些之乎者也了,传膳吧,尝尝我给您准备的美食怎么样”
康熙瞄了她一眼摇摇头道:
“好传膳,倒要看看你这丫头能翻出什么新花样”
清儿凑到康熙耳边嘀咕了几句,康熙道:
“去吧!不就是要去你们那个什么乐园去玩吗,记得晚上回来陪朕用膳,中午就放过你了”
清儿高兴的一甩帕子就领着弘历弘昼出去了,出了竹里馆的大门,弘历有些闷闷不乐,弘昼倒是没心没肺的道:
“清儿那些书你真的都读过吗,好难啊”
清儿嘿嘿一笑道:
“这个你们就傻了吧,这些东西不过记得几段知名的,剩下的粗粗带过而已,谁耐烦背那些绕口的东西,不过额娘早就把最有用的说给我听了,于是背了来糊弄师傅和皇玛法的”
弘昼和弘历不禁面面相觑,再也想不到是这样的,弘历道:
“那那些四书五经你也是这样读的”
清儿道:
“当然那么厚的书都读完了,早就累死了,那还有时间玩耍,额娘说不要死读书才好,这些东西不过知道就成了,反正也没指望我将来安邦定国”
说道这里,小丫头正经的对弘历说:
“你可不一样,你是男孩子,将来没准就有用这些的机会,所以你不要学我,学问还是扎实才好”
经此一事固伦公主清儿在弘历弘昼心中的地位直线下降,虽然还是很喜欢一起玩,失去了以前那种需仰视的地位,但是却亲和了许多,其实清儿这样说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鼓励两人以后认真读书的,怕两人被自己刺激的没了斗志,康熙李光地张廷玉岂是能轻易糊弄的,不过有些楚楚传授的诀窍,大多数还是清儿的确聪明的过目不忘,这一点上康熙总说自己最酷似他的,想到此,清儿撇撇嘴暗道:大人们总是这样,把小孩子的优点归功于自己身上,即使高高在上的皇玛法也不能理智些,真真令人无语。
康熙一病楚楚再进宫
其实说穿了楚楚不过是把现代做素肉的方法告诉了园子里的厨子,当然这个级别的厨子已经是大师级的人物了,举一反三还是做得很好的,做出来的素肉,比楚楚现代时吃的,还更美味些,康熙当然高兴的大吃特吃,后遗症就是康熙回宫时,不仅带走了弘历,还还带走了圆明园的厨子,还有楚楚和四阿哥亲手种的一些大米和菜蔬,简直是满载而归,楚楚有些傻眼。
和四阿哥站在园子大门外恭敬的送走圣驾后,楚楚转头对四阿哥道:
“你觉不觉的师傅像一种东西”
四阿哥笑道:
“胡说”
楚楚道:
“本来嘛,师傅简直就像蝗虫一样,飞过后就是一片干净啊”
四阿哥瞪了她一眼道:
“越发的胡言乱语了”
楚楚对他做个鬼脸道:
“对了!过几天我要带着清儿去英吉利......”
话还没说完,四阿哥就打断她道:
“不行”
楚楚一瞪眼道:
“怎么不行”
四阿哥其实是下意识的反对,一开始的确很怕楚楚带着清儿去的,怕她一去没了牵挂,更加乐不思蜀了,可是如今这么多年过去了,自己再坚持这个理由,仿佛有些说不过去了,可是扪心自问,四阿哥心底深处还是有一丝不确定的,遂随便找了个理由道:
“会耽误清儿功课的”
楚楚白了他一眼道:
“李光地都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早早的开拓眼界对她将来很有好处的”
四阿哥沉吟半响,有些犹豫的道:
“可是你们一起去,把我自己扔在这里鳏寡孤独的,不是很凄凉吗”
楚楚扑哧笑了道:
“你千万别做这样可怜的表情,和你太不搭调了,你若是放得下政事,不如咱们一起去如何”
四阿哥摇摇头道:
“西北正在用兵,我如今那里有空,十四弟的后勤补给和粮草都是我要操心的,如今皇阿玛身体不大清爽,我更需多为皇阿玛分忧才是”
楚楚也收起笑脸很正经的道:
“实际上如果学不会放下,无论什么时候都是没有空闲的,要知道事情会越来越多的,事事忧烦神仙都要累死了”
瞧着楚楚一本正经的小脸,四阿哥不禁哈哈笑道:
“你这样正经八百的和我说话我还真不大习惯,放心等到我的心愿达成,还大清一个盛世江山,我保证再也不会留恋,一定去实现自己的诺言,和你去哪个海角天涯的英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