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文书库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9部分阅读(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船说住羊杂烩特地在铺子外的一个炭炉上熬的,一锅汤用文火常熬不断,到了傍晚时分,已经十分入味,汤稠如油,色酽如酱,杂碎酥烂绵软,醇美味存于汤。 当锅盖掀起的时候,整条街都沉醉在这羊杂烩的香味之中。

“小老板,这杂烩汤卖不卖?”几个赶不及回家过年的商贩闻着香气,动心不已,巴巴地看着。

“卖,当然卖,小碗十五文,大碗二十五文。”祝雪迎先给口水流老长,忙了一下午的赵明英盛了一大碗,看着她美滋滋地在铺子里找了张桌子坐下来,大快朵颐。

“给我来一大碗。”

“我也要大碗的,早就听说小老板手艺非凡,能吃到小老板亲手烹制食物的人少之又少。小老板,你什么时候开个饭馆酒楼什么的,给我们解解馋呗!”说话的是一个经常走这条线的商人。

“晓雪……给我盛一碗,也要大碗的。跟晓雪做邻居,可真是个煎熬呀!每天闻得香,吃不着,干急人。好容易晓雪拿做的菜来卖,不得过过瘾?”这是隔壁的隔壁,也算是邻居吧。

“哇!真好吃!质绵,爽口,味美!好!”吃的人无不赞不绝口。

第一卷小镇起家 第三十九章 小磨麻油

打烊了的张春兰带着主夫,抱着瞧热闹的心理,在邵记门前张望着。闻到喷香的浓郁的香味,看到红火热闹的场面,在主夫的怂恿下,也排起队准备买羊杂烩汤尝尝。

“哎呀,锅里快见底了。小老板,我们不会白排一场队吧。”快排到的人,看锅里杂烩汤的分量不是很多了,有点担心地皱起了眉头。

“不会,不会,还多呢。小风哥——”祝雪迎朝内院喊了一嗓子。

谷化风端着一大盆在内院煮好的杂烩,续进锅里,又是满满一大锅了。祝雪迎让爹爹多搅拌几下,使先前的和新续的杂烩融为一体,继续收钱,盛菜……

“张大姐,你果然来尝我们的羊杂烩汤了,放心,为了感谢你借我们篮子,叫我爹给你多盛点。”祝雪迎笑盈盈地看着张春兰,伸手收钱,“大碗二十五文,小碗十五文,先交钱再盛菜。”

张春兰肉疼地数了四十文,递给晓雪,道:“一碗大的,一碗小的。小老板可真会做生意,四大碗就把本钱赚回来了,真是一本万利啊。”

“嘿嘿,过奖过奖,张大姐,以后有羊头和羊杂,记得帮我留着哦。”祝雪迎笑得像偷到油的小老鼠。

三大锅的羊杂烩很快就卖光了,帮忙到底的赵明英乐滋滋地端着晓雪给留的一盆羊杂烩走了,心里寻思着:有了这,回去不但不会挨骂,说不定老娘她们还会怂恿我多去邵家帮忙呢。

祝雪迎她们一家并小豆子三口,围坐在一张大桌子周围,忙了一天的她们也开始自己的晚餐。桌上除了用小炭炉炖着的一小锅羊杂烩外,还有“卤羊下水”、“五味炒羊肝”、“羊头汤”(姽婳爱羊头汤甚于羊肉汤,鲜哪,口水……)

谷化风开始他的每日必修课——报账。“今日面点铺的进账是一百九十三两六百九十八文,羊杂烩的进账十三两零七十五文。共二百零六两七百七十三文。除去每日人工费五百三十三文,成本费九十三两二百六十文。今日盈利一百一十二两九百八十文。”

小豆子呼呼地喝着鲜美的一点腥膻味道都没有的羊头汤,为羊脑的滑嫩所征服,听着报账,她眼睛眯成一条线,咽下一口汤,道:“哇,今天的营业额又增长了呢,奶奶,我们今天一天岂不是就有二十二两的进账?”老石匠她们现在已经不出去揽活了,都在邵记帮忙,老两口在她们后院弄了个小磨坊,邵紫茹买了头驴子,她们就专门加工邵记用的面粉。她们以铺子和人工入股,每月分两成的红利。这些专业名词当然都是从祝雪迎那儿学来的了。

林奶奶笑得皱纹能夹死蚊子,跟着晓雪做生意,是她这辈子做的最明智的决定。如果不是晓雪,她们还过着入不敷出的紧巴日子呢,这晓雪真是她们和邵家的贵人呢。

“对了,晓雪,年前每家都要准备点心果子什么的,一方面用来敬神,一方面用来招待来拜年的孩子们。我给你讲啊,这全镇的孩子可都期待着咱们邵记的点心果子呢。”林豆蔻皱起眉头,寻思着得准备多少够呢。

祝雪迎也犯起愁来,是该准备了,记得前世过年前家里都要炸些焦叶子、蚂蚱腿和各种丸子什么的,这世界的点心一般都是蒸的,吃着没什么味道。炸的东西可以放好长时间,而且又酥脆,一定很收欢迎。但是,这如果用猪油炸的话,腻不说了,也不养生呀。

对了,官老板今天早上不是送来几麻袋的芝麻吗?干脆明天用这些芝麻折腾小磨麻油出来,她前世村里有个小油坊,看过他们磨香油,不是很难。

说干就干,第二天一早,祝雪迎把小豆子和小风都折腾起来,到自己家的后院,从林家搬来两个以前打造的小石磨。旁边支起一个简易的炉灶,让胡晓蝶负责炒芝麻,小豆子和小风负责把炒香的芝麻磨成糊状,祝雪迎把芝麻糊放到一个大的陶瓷盆中,倒入适量的开水,用一根木杠在盆中不断地搅拌,成功啦!她的试验成功啦!盆里果然漂出了厚厚地一层油,散发着扑鼻的香味。

祝雪迎大喜过望,她又把木杠放在饭桌上,把泥盆底部放在木杠上,用手握住盆沿晃动泥盆,油越出越多,油层越来越厚……她便用木勺把油撇出来,盛在陶罐中。

祝雪迎在芝麻油磨制中又发现一个关键问题:即芝麻油的香味与芝麻的烘炒火候关系很大。芝麻烘炒火候小了,制出的油香味有些略淡,颜色也浅;芝麻烘炒火候大了,制出的油带有焦糊味,颜色也深;芝麻烘炒火候适中,制出的油不仅香味浓,而且颜色也好看。于是,祝雪迎很快在芝麻油的磨制过程中,掌握了磨制的火候和技术,磨制出来的芝麻油越来越香,引得镇子里的人都纷纷来询问:“小老板又弄出什么新鲜玩意儿了,怎么散发出如此浓郁特殊香味。”

祝雪迎用一天的时间,磨制出一大坛纯正的芝麻香油。晓雪前世一直认为:在调味品中,芝麻酱可称得上是“谦谦君子”,与谁都能融洽相处。芝麻酱与食物搭配,不仅丰富了膳食的风味,也因营养成分互补而提高了膳食的营养价值。

的确,这芝麻酱涂在馒头片上,就是“东方三明治”;伴在粥食里,养生粥更添健康功效;抹在花卷的夹层中,美味香甜又营养;最常见的吃法可能就是拌面条了,各色新鲜蔬菜切成丝,香气四溢的麻酱淋上面,一碗麻酱面条端在手,恐怕给个神仙都不当了。所以又特地磨制一小坛芝麻酱,看着这坛芝麻酱,祝雪迎想起了:麻酱豆角、麻酱凉面、麻酱腰子……

祝雪迎把一开始火候没有掌握好的芝麻油,收集起来,这些也不能浪费呢,虽然味道上稍微次了点,但是可以用来炸果子点心什么的。

祝雪迎已经想好了明天面点铺歇业,专门炸些焦叶子、蚂蚱腿(姽婳家乡一种长条状的炸果子)和丸子卖给镇里的人家,免得她们都惦记着过年来拜年蹭果子吃,不把她们家门槛踩破呀。

********************分割线哦***********************

推荐票呀推荐票,咋就恁难得呢????

第一卷小镇起家 第四十章 邵记的点心

祝雪迎准备出售的点心有两种,一种是油炸的,一种是传统的蒸的。

第二天一早,祝雪迎就把全家人和所有员工都集合起来,准备分派任务。首先是祝雪迎为首的油炸组,成员有谷化风、王海棠、王新和李同领父子、郑培英郑培亭姐弟。狄爹爹为首的蒸糕组,成员有吴航、李景旭、林豆蔻和她爷爷奶奶。

油炸组主要制作:双色丸子、焦叶子、蚂蚱腿、枣泥炸糕、麻球。

蒸糕组主要制作:花生仁发糕、南瓜芝麻千层糕、麻油绿豆糕、糯米枣泥糕、南瓜糯米糍五种。

祝雪迎先一一教会两组人马制作方法。双色丸子,很简单就是胡萝卜丸子和白萝卜丸子,撮丸子的任务是分派给谷化风的。他按祝雪迎的意思,先把胡萝卜、白萝卜分别擦丝后用少许盐拌均匀,腌一刻钟出水;在萝卜中调入椒盐、鸡蛋搅拌均匀后调入面粉,调到粘稠状放置一会儿。

王新和负责炸丸子,锅中做油,油温5成热,用勺子将萝卜面糊挖成圆球状,放入锅中炸至漂浮取出;所有丸子炸完后,带锅中温度上升到7成时,复炸一次。第一次炸为了炸熟丸子,第二次炸是为了给丸子定型。

李同领父子负责炸焦叶子和蚂蚱腿。焦叶子是用鸡蛋和芝麻和面,面要硬,然后擀成薄薄的一张大圆饼,切成小方块,炸成焦黄|色。做出来又酥又脆,香的很。

蚂蚱腿也是鸡蛋和面,切成一寸长的细条,炸出来后,熬制糖稀,将炸好的果子放入糖稀中拌匀,香甜可口,酥脆异常。 (每年过年的时候姽婳的妈妈都会炸这两样给家人吃,姽婳的爸爸喜欢边看电视,边吃焦叶子和蚂蚱腿,近两年他牙不好,很少吃了。)

枣泥炸糕和麻球,则是王海棠和郑培英姐弟负责的,她们姐弟负责做,王海棠负责炸。枣泥用的是做枣泥馒头的料,现成的。做枣泥炸糕,先烫面,水倒入炒锅中烧开,关火后立即倒入面粉并用铲子或擀面杖不停搅拌,直到没有一点干面取出凉透揉成面团。糖放入碗中,加入枣泥拌匀成馅。将面团搓成长条,掐成鹌鹑蛋大小的剂,先用手捏成一个厚一点的小圆饼,放入枣泥馅包好,再按成圆饼。油烧至7成热,将炸糕放入炸至两面微黄即可。

麻球是用糯米粉做的,先将糯米粉放入盆中,加入白糖拌匀;加水用手揉均匀,和成光滑的面团,然后将面团搓成长条,切成面剂,再将面剂搓成圆球形,均匀地沾裹上芝麻,放入烧热的油锅中,炸至浮起,表面金黄|色即可。

邵紫茹将做好的一批油炸点心端入铺子,外边早已闻讯赶来,自觉排起长龙的镇民们已经期盼已久了。每出一锅,都被抢购一空。真有点供不应求之势。

那边的蒸糕组也一点也不轻松。这几样点心看起来玲珑剔透,令人垂涎。

花生仁发糕是用糯米粉做成的,既然是发糕,当然要有酵母,馒头铺最不缺的就是这个。先将酵母与糯米粉混合,加糖搅匀,再倒入面粉揉匀,没有模子,就用碗代替,面团放入碗中,发酵至两倍大,将炒熟的花生仁放在面团的表面,上锅蒸两刻钟就行了。

南瓜芝麻千层饼稍微费事一点:先用蒸熟的南瓜和面,把面团材料放入盆中揉成均匀光滑的面团发酵至原体积的2倍大;发酵好的面团揉搓排气分割成8等份,每份擀成大大的面饼;把面饼放到拧干的湿纱布上,在面饼的表面薄薄刷一层油并撒上适量白糖和芝麻;再擀一个面饼叠放在上面,同样在上面刷油、撒上白糖和芝麻;依次擀好其它6张面饼,做好的千层饼盖上湿布静置醒发一刻钟,放入蒸锅大火烧开转中小火蒸一刻钟;取出后切块。金黄|色的千层饼就完成了。

麻油绿豆糕看起来就很吸引人,绿豆粉与面粉粉混合,过筛备用。糖粉与麻油充分混合均匀,分4-5次加入豆粉搅拌均匀成糕粉。静置两刻钟。将糕粉再进行两次搅拌,至捏起成团、一搓就散的状态。模具内洒绿豆粉,取糕粉填实,用刮板刮去多余糕粉,扣出即成绿豆糕坯。盘子刷麻油,将糕坯间隔着排放在盘子上,相互不要挤碰。锅内煮开少量水,上汽后改中火,将装有糕坯的盘子上笼蒸制半刻钟,至边缘发散,不粘手即可。蒸好的绿豆糕晾凉后表面薄刷一层麻油,装入密闭的容器里保存。冷藏可存放一周。

糯米枣泥糕先将糯米用加了适量糖的清水浸泡24小时后,蒸成软烂的糯米饭。糯米粉加蜂蜜枣泥和成面团,不放水,菜板上铺一层纱布,把糯米饭均匀的平铺开。把糯米粉枣泥和的团搓成长条,放在糯米饭上。象包饭团一样,或者象卷蛋糕卷一样,把里外的糯米卷起来。隔着纱布把整个长条的糯米卷捏紧点。上锅蒸熟。切成小段,晶莹剔透,香甜诱人的糯米枣泥糕就完成了。

南瓜糯米糍也是先把南瓜去皮蒸熟,搅拌成泥,用勺子压趁热将南瓜泥倒入糯米粉中,倒入芝麻油,和匀至不粘手、不粘盆的粉团。把粉团分成两半,一半放入锅里蒸熟大概用一刻钟,趁热将熟的粉团和另一半和匀,分成大小均匀的小粉团,手沾点油,把小粉团搓圆盘子抹点油,摆上搓圆的小粉团,上锅蒸一刻钟,出锅。软软糯糯的糯米糍就做好了。

邵记门前又媲美前几天羊杂烩的盛况,上午多是本镇的居民,有吃着好的下午又来光顾,到傍晚的时候,附近的几个村子稍有余钱的村民也赶来称几斤点心,回家给孩子们打打牙祭。

铭岩镇出现了这样一种新现象,熟人一见面打招呼的第一句话就是:“邵记的点心,你家买了没有?”如果谁要是回答没有的话,旁边的人就会用不可思议的眼光看着她,好像她犯了什么不可饶恕的罪过似的。那些三公六郎闲来无事总爱凑在一起攀比,谁家买的点心多,谁家买的点心贵……

***********************分割线**********************

卡文哪,卡文……卡卡更健康。这一章献给自己爱DIY点心的大人们,顶着锅盖讨要推荐票,爬走……

谢谢熙染的打赏,我爱你们,MUA——

第一卷小镇起家 第四十一章 年终计划

在点心方面又小赚一笔的邵记,在腊月二十六的时候彻底歇业,准备年节的用品了。

祝雪迎充分发挥她穿越者的本能,有在邵家人齐心的放纵下,想怎么捯饬就怎么捯饬,在素菜奇缺,菜式单一的刺激下,先是用红薯粉弄出了粉丝和凉粉;又从赵老三那儿弄了一盆猪血,做出了好吃又营养的猪血糕;全家总动员,洗出了面筋留做菜,洗面筋的水用来摊面皮,这面皮用麻酱调着吃,软软的又不失劲道;还做了素鸡、豆腐泡、油豆腐……

到大年三十年夜饭的时候,邵家的餐桌上琳琅满目,很多菜式,别说小豆子她们,就是林奶奶活了一大把年纪的人,也没见过的新鲜菜肴。

菜式也不是特别精致,但是贵在新奇美味。最惹眼的是那道由面筋、香菇、竹笋(其实这时节只能用笋干代替)、红薯粉丝、胡萝卜、素鸡、白菜做成的“素佛跳墙”。既然有了粉丝,绝对少不了经典的“蚂蚁上树”,还有祝雪迎忍痛牺牲了一些孜然种子做成的“孜然面筋”。素菜里面比较受欢迎的还有“香辣煎素鸡”、“卤味油豆腐”“麻辣豆腐”和“虾米鸡蛋羹”。

荤菜最受欢迎的当然是“猪血糕沾花生粉”喽,味道奇特的“腐||乳|烧鸡翅”,具有地方风味的“红烧肉夹馍”,香辣可口的“烤羊排”,荤菜还有“粉蒸肉”“剁椒鱼头”“咕佬排骨”等等。

汤品“酒酿汤圆”、“馄饨老鸭汤”,主食是“香菇肉末烧卖”、“四喜蒸饺”、“葱油饼”和“煎饼果子”。

不用说这是除了晓雪意外其他人见所未见、闻所未闻,更是尝所未尝过的美味年夜饭。

饭罢,林家三口回家守岁去了。邵家人围着火炉,吃着瓜子点心,漫无边际的聊着。

祝雪迎突然来了一句:“娘,咱们家现在又多少家底?”

邵紫茹一愣,还是把账本拿出来,仔细地看了看,道:“咱们面点铺今年的进账有一千八百六十两,加上上次万马郡江家给的两千两和官老板年前送来的七万二千两,总共还有……”邵紫茹抓了抓脖子,算了半天,没有算出结果来,她笑了笑道:“我去拿算盘。”

“不用拿了,总共有七万五千八百六十两,嗯……应该够了吧。”祝雪迎把这个数字在脑子里盘算了一下,点了点头。

“还是我们晓雪头脑好,眼睛一转这结果就出来了。”邵紫茹一副自家的女儿天下第一,举世无双的表情,让祝雪迎都感到有点脸红。

“晓雪有什么打算?”谷化风看着她的表情,知道她一定心中有丘壑了。

祝雪迎笑着环视了爹娘以及小风一眼,道:“爹,娘,银子放着又不能生小的,我想用这些钱在附近买个庄子,再买些地。庄子上养些鸡鸭猪羊什么的,地嘛,就专门用来种蔬菜。庄子不需要太大,只要能供应上我们铺子的货就行了,这样我们的成本降低了,赚头不是更大。我们可以把庄子选在铭岩镇和万马郡之间,如果出产多了,可以往万马郡的大酒楼饭庄送货,又可以有一笔进账。你们看呢?”

邵紫茹高兴地一把抱过女儿,放在自己腿上,哈哈笑道:“女儿啊,你真是想到娘的心坎里去了。娘早就想买些地了,可是手头上一直凑不出那么多钱来,现在好了,手里有了些余钱,这些钱都是我们晓雪挣来的,当然由我们晓雪来支配了。女儿,放手做吧,我们都会支持你的!”

祝雪迎靠在母亲的怀里,笑着畅想未来:“爹,娘!我还想在庄子附近盖个芝麻油的加工厂。你们看,这芝麻油的加工方法比较简单,而且味道香,炒菜调菜都可以,销路一定也不错。”

“芝麻油的方子,你不准备给官家?”谷化风诧异地问道。

“如果按香醋的例子,我们出方子官家分我们两成利,也不是不可以,不过这芝麻油我想先做头一把,赚它一笔。如果不想做了再跟别人合作也不迟。芝麻油的作坊的人工,我想全部从人牙子那买来,这样保密性比较强。如果有可能的话,我们发动附近的村民种植芝麻,这样避免发生原料不足的情况。”祝雪迎的计划已经初步成型,颇有点跃跃欲试的感觉。

“你以前不是说过,有什么新奇的玩意儿,都会照顾官家的吗?如果官老板来商议芝麻油的合作,该怎么应对?”邵紫茹想了想,问道。

“官老板她们的商号,毕竟是八大商号之一,路子比较宽,当然不能得罪。我们出产的芝麻油,销量是一大问题,如果她来谈的话,我们可以承诺外地的芝麻油由她们的商号代售,我们给她批发价,让她有赚头不就行了。再说,我手上还有几种调料和食用油的方子,只要实验成功,那都是赚大钱的买卖。只要把这个消息透露给她,我想她为了长远的利益,应该不会为了芝麻油跟我们翻脸。”祝雪迎一副一切都在我的算计中的欠揍表情。

邵紫茹想了想,道:“不错,自从官家的醋大卖,很多人打听到了醋的方子是从我们这得来的。就有不少人到铺子里明里暗里地向我表示,如果我们有其他新鲜的方子,可以跟她们合作,可以给我们更好的分成。其中不乏八大商号的人呢。”

“呵呵,所以说嘛,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咱只要把这些方子紧紧地抓在手上,就不怕银子不来找咱。嘿嘿!”祝雪迎笑得一脸自信。

“晓雪,接下来还想实验什么方子?”谷化风看着晓雪笑,也跟着咧开嘴,笑着问。

“我想做酱油,怀念红烧肉的味道了。然后再看看能不能做出花生油和大豆油,这两样油比较适合炒菜,芝麻油调味比较好一点。嗯……如果有油菜就好了,菜籽油也是炒菜的佳品哪。”祝雪迎觉得当务之急,还是把酱油做出来为上,毕竟每次炒菜都白乎乎的,减少食欲,尤其是做肉类食物的时候,达不到晓雪要的“色、香、味”俱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