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盛阳侯府便传了话过来,说盛阳侯请温如韬父女过府。温玉想来应该就是商量认亲之事,便辞别刘宜光,跟着温如韬一起坐车去了盛阳侯府。对于温家父女的到来,盛阳侯府也是极尽隆重,不仅全家亲自到门前相迎。而且进了内堂之后,也是由宋华坤夫妇坐了主位,以家礼来接待。
从年岁上来说,宋华坤比温如韬要年长,但由于他是圆脸,又有些小胖,所以看上去比温如韬还要脸嫩些。说话缓悠悠的,像是个慢性子的好好先生。宋夫人长得极为秀丽,且气质柔婉、体态婀娜,虽然已经年近四旬,却是风韵犹存。与宋懿行站在一块,说是姐弟的话,也是绝对不会有人怀疑的。
宋夫人堂而皇之地将温玉细细地打量了一番,回头笑盈盈对宋华坤说道:“温小姐不愧是书香门第出来的女儿,这浑身的气派便是不同……老爷是第一次见温家小姐吧?”
“是啊”宋华坤看着温玉,摸着自己短短的胡须,笑眯眯的,一副非常满意的样子。半晌,才蓦然反应过来,回头问妻子。“难不成,夫人曾经见过?”
“我自是见过。”宋华坤或许是因为胖的原因,笑起来有种憨憨的感觉。宋夫人笑起来,给人的却是精明干练的感觉,看来宋懿行那些弯弯绕绕的肠子,都是从他**那学来的。“老爷不记得了么,去年太子殿下选妃的时候,我曾进过宫。就是在那金殿之上,我曾见过温小姐一面。”
“……哦,那次啊”宋华坤恍然顿悟,不过既然提起了当初的事情,他就有些话要说了。“我都说了,那是太子选妃,咱们就不要去凑热闹了。你非要说这次进宫,等出来,就能给咱们懿儿挑个媳妇回来。这都过去一年了吧,媳妇在哪里?看中的,还不是让人家给先抢了?就说了,看了也是白看”
他这么一说,温如韬和温玉都分外尴尬,不知道这位大老爷是真不知道宋懿行与温玉那档子事情,还是假不知道。若是真不知道,那也未免太搞笑了。宋懿行可是来温家提过亲的,他这当爹的居然不知道?若是装的,那就其心可诛了。
温玉的目光斜过去瞥了宋懿行一眼,宋懿行接到目光后,便悻悻地开口说道:“爹,媳妇容易找,妹妹可不是年年都能有,您就别计较了,还是来谈正经事吧。”
宋夫人将小儿女的眼神来往看在眼中,不由微扬唇角,轻笑道:“是啊,老爷,瞧您都扯到哪里去了?”
宋华坤这才想起今天的正事,回眸看向温如韬,一本正经地说道:“温大人,你这如花似玉的女儿,真的愿意分我们家一半?”
“说的什么话呢?”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被宋夫人打断。被自己妻子瞪了一眼之后,宋华坤也知情识趣地闭嘴,将话语权交到了宋夫人手里。宋夫人看看略有些拘谨的温如韬父女两个,露出亲切的笑容,柔声说道:“让温大人和小姐见笑了,我家老爷也是开心过头了。”
“我与老爷成婚多年,膝下却只有懿行一个儿子。儿子主意大,老不听话,女儿才是父母的贴心小棉袄。这些年,我们夫妻俩最大的心愿,就是想再有一个女儿,只可惜我们上辈子未积满善福,始终未能如愿。温大人愿意让小姐认了我们做义父义母,我们自是求之不得的。”
“昨天懿儿与我说的时候,我几乎都不敢相信会有这样的好事情。不过,我虽是个妇道人家,却也知道来而不往,是为非礼。不能让温大人凭空少了半个女儿,所以我们商量了一下,想让我们行儿也认温大人为义父,不知道温大人意下如何?”
“这……”温如韬为难地说道。“本来宋大人和夫人一番好意,我却之不恭。只是令郎有爵位在身,我又如何敢僭越位份,自居长辈?”
“诶,温大人言重了。”宋华坤说道。“这件事情上,我们只谈家事,不论国事。你的女儿认了我们为义父义母,我的儿子,自然也该认你为义父,不然你不是吃亏了么?”
宋夫人从旁说道:“若是温大人还有顾虑,我们就先上报朝廷。若是皇上首肯了,这事就这样定下来了。若是皇上有意见,那就作罢。温大人觉得,这样可好?”
宋夫人句句客气在礼,温如韬也无法推辞。事情拟定之后,宋夫人说先行个简单的认亲礼,等皇帝敲定之后,再来个正式的认亲之礼。
温玉到宋华坤和宋夫人面前磕头见过礼,收到了各自送出的礼物。然后转去宋懿行面前,去拜见这位新上任的兄长。
“玉儿妹妹。”他倒是改口改得很快,上前扶起盈盈下拜的温玉,从怀中取出一只玉镯,递与温玉,说道。“我也不知道妹妹喜欢什么,临时匆匆准备的,妹妹若是不喜,也不要见怪。今后你我兄妹相依,若寻得什么好东西,必会将最好的那份留给妹妹。”
“多谢兄长。”温玉微微欠身施了一礼,伸手去接那镯子的时候,宋懿行却将手往后撤了撤。随即另一手抬了抬,隔着衣衫握在她的腕上,亲自替她将镯子套上了才算。温玉抬眼看了看他,见他正含笑地凝视着她。那表情,实在不像是一个当哥哥的给做妹妹的送礼物,倒像是给情人送定情信物一般。温玉忽然有种不妙的预感,腕上的手镯也灼热了起来,感觉自己似乎一脚踏入了一个准备好的陷阱里。
“玉儿。”
听到宋夫人的唤声,温玉转身过去,唤道:“义母。”宋夫人牵过温玉的手,将她拉到身边,再次细细地打量了一番,笑着说道:“当初我在金殿上,第一眼看到玉儿的时候,就心生喜欢。没想到,如今竟成了我家女儿,真是……我真要睡觉都会被笑醒了。”宋夫人说着,回头对宋华坤说道。“你们爷仨在这里聊,我带着玉儿到里边走走。”
宋华坤正与温如韬聊得高兴,“哈哈”一笑,扬手说道:“去吧,我们也正要商量要紧的事情”
宋夫人扶了扶额,似乎对于自家老爷的口没遮拦很是无奈,说了句:“我已经吩咐人准备了晚宴,你们但管聊,到时候,我会让丫环过来唤你们的。”
“知道了,娘。”宋懿行应了声,然后别有深意地看着温玉说道。“妹妹,你好好陪陪母亲。”
“嗯。”
宋夫人带着温玉去了后花园,携着她的手,沿着花径徐徐地走,一边闲聊一般地与她说起了盛阳侯府现在的情况。或许是因为潘夫人的原因,加上她是宋懿行的母亲,温玉对于这位宋夫人也是怀了些戒备之心的。没想到,宋夫人对她却很是亲切,不像怀有什么恶意,反而像是真的非常高兴多了一个女儿似的。
从宋夫人话里,温玉了解到,宋夫人并非出自官宦人家,而是商户人家的女儿。与宋华坤认识,是源于一次他到她父亲的店里买古玩。虽然她没有明言,为什么她一个商户人家的女儿能够嫁给侯府公子做正妻,但温玉差不多可以推测知道,她估计是设计了宋华坤。
温玉曾经不止一次的听说过,盛阳侯老爷之所以卧病多年也没有传爵的原因,就是因为觉得两个儿子都不成器。长房的宋华乾,温玉便不提了。二房的宋华坤,今天一见,觉得有些憨憨的,而且说话也非常直来直去,看着像是没什么心眼的人。而宋夫人就不一样了。当年宋华坤又正值年轻气盛,涉世未深,宋夫人既然能生出宋懿行这样的儿子,想要设计宋华坤,无疑就是手到擒来的小事一桩。
但尽管如此,宋华坤还是有三个姨太太,而且都是在宋夫人进门之后纳的。这让温玉心底泛起了对宋夫人的丝丝同情,暗叹果然就算宋夫人有再高的手段,也无法阻止这些名门贵胄的纳妾之心么?
两人相携步入花园中的亭子,便有丫环捧着瓜果上来。等她们退下之后,宋夫人信手剥着一只甘橘,一边与温玉说起宋懿行的事情来。温玉本想帮她服其劳,却被她笑盈盈地塞进了另一只橘子。
“你与懿儿的事情,我是知道的,但是你义父是糊糊涂涂的。主要是懿儿一会儿与这家的小姐,一会儿又与那家的小姐,把他给搞糊涂了,后来他也懒得管了。加上懿儿什么事情都有自己的主意,便由着他去了。不过,那些都是往事了,你就搁在肚子里,让它烂掉吧。今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了。”
第三卷 第一百三十八章 经营
在宋家用过晚膳,父女俩告辞回家。临别之前,宋夫人亲热地拉着温玉的手,嘱咐她一定要经常过来走动,还让宋懿行亲自送他们回府。
到家后,温如韬请宋懿行进屋坐会喝杯茶再回。温玉说道:“爹爹,我有事要与兄长说。您先去歇着,我陪兄长在院里走走。”
温如韬在晚宴上喝了点酒,他是个文弱书生,比不得一直在官场里打滚的宋华坤,酒量本来就差。又坐着马车一路颠来,便觉有些不胜酒力,昏昏欲睡了。听得温玉这么说,便由得她去了。
两人出了房门,并肩在廊下徐徐而行。夜色已经有些浓了,廊下亮起了点点昏黄的灯光,有种朦朦胧胧的美。温玉回眸看了眼走在身侧的宋懿行,问道:“你到底在想什么,为什么会答应认亲,你应该不会顾忌那些谣言才对?”温玉确信那些谣言在短期内能够传得这么开,他必定功不可没。若是真对他有所影响的话,他是不会使这个力的。
“我是在帮你啊。”宋懿行笑了笑,忽而又扬了扬眉,说道。“怎么,你不想我们成为兄妹?还是说,你想做我的二房?”
“去你的……正房都没娶,却一直将二房挂在嘴边,有你这么不着调的么?”温玉瞪了他一眼,见他只是抿嘴轻笑,一副心情不错的样子,不免说道。“今后我们就是兄妹了,有些事情就别再胡说八道了。义父义母都盼着你娶妻生子,你就不要再三心二意,今天张家小姐明天李家小姐的,早些定了,免得二老为你担心。”温玉说完在心里默默地加上了一句,也免得我还要时刻提防你。
宋懿行闻言,“呵呵”笑着说道:“我这是多了个妹妹,还是多了个娘亲啊?”
温玉瞪了他一眼,冷冷地说道:“爱听不听。”
“有劳玉儿妹妹担心了,兄长自然也是有成家立业的心愿,只是我们母亲说了,娶妻当娶贤,不然会家宅不宁。而且子女聪明与否,多半都是随娘亲的,所以为了我们宋家的将来,择妻必须格外慎重才行。”
温玉不由轻笑一声:“你从哪儿得出来的谬论?一般来说,女儿像父亲,儿子像母亲,而且,这大多指的也只是外貌上,与聪明不聪明是不相干的。两个极聪明的人,也有可能生出笨孩子呢”
“那也是极少数吧,不能总拿千万分之一的概率来说事。”宋懿行不以为意地笑笑。“母亲很喜欢你,有时间,便来侯府陪母亲说说话吧。对了,承爵分家的时候,将宋家名下的商号产业全部给了伯父家。偌大一个侯府的日常开支,光靠爵位附带的田地收入以及我和父亲的俸禄,维持得太过勉强,所以娘亲从外公那里要了一个商铺过来,这几天正在烦恼开什么铺子。”宋懿行停下徐徐而行的脚步,回头看着温玉。“我和母亲都没有经过商,父亲更是除了吃喝玩乐就不会其他了。我看你在京学里开游戏社开得挺好的,应该可以提供些经验和主意。”
温玉也不由抬眼看了看他,这家伙认真正经起来,还是很有气质和魅力的,却不知为何他在她面前总是一副阴险小人的样子。“我会的。”温玉倒也是一直都在想开店的事情。她如今的游戏社虽然收入可观,但毕竟客户群体有限,开到外面,难保会门可罗雀,所以,终不是长久之计。正巧宋夫人也要开张店铺,虽然她不一定能提得上建议,帮得上忙,但跟在她后面看看,熟悉一下正式的开店进程和步骤,涨些经验,也是好的。
宋懿行点点头,说道:“不早了,我先回去了,改天再来看你。”
“嗯。”他正经起来,温玉还真有些有习惯。等他走出好远之后,才反应过来,匆匆唤了家里的长工送他出去。
温玉在宋家收了不少礼物,光看便知道价值不斐。她是做小辈的,虽说可以只收不送,但是毕竟只是义父母,不是嫡亲的,总还是得送些回礼,方显得温家的教养。长辈送晚辈或许以贵重显珍爱,晚辈送长辈,就要送心意了。而女孩子送长辈,无非也就是绣品画像之类的东西了。
温玉将以前闲暇时候做的绣品都翻出来看了看,挑了一幅山水绣画,准备明天拿去裱了,送给宋夫人。宋华坤那边的礼物,温如韬帮她备着了,是一套茶器。这样下来,就只剩宋懿行那边的礼物了,温玉看着手边的一个香包和一个小布偶,琢磨了一下,决定还是送香包吧,普通一点。像刘朝绪,她就送过他好几个香包了。
将礼物准备停当,温玉就要再次去宋家登门了。温如韬由于要重新回去任上了,便没有陪同温玉前去。他临出门前,对温玉说道:“爹爹的本意,是想让你认在宋家长房。毕竟现在宋华乾的职位只是比爹爹略高,加上你与世子的这层关系,咱们两家勉强算是地位对等。不想,答应的却是宋家二房。”
“宋懿行如今承着爵位,宋大人也已官至太仆寺卿,就算他们说只论家事,却始终还是压着我们一头,唉,如今这弄得,还真像是卖女儿似的。”温如韬对此感到分外郁闷,本想借此法打消那些传言,如此一来,恐怕的旧的传言刚退,新的传言又要起来了。“宋大人虽然有些糊涂,却是个良善之人,他家中之事,恐怕都是由宋夫人母子来决定。爹爹也不是想让你做什么,只是提个醒。虽然认了亲,但宋家毕竟不是骨肉至亲,万事多留个心,不要吃了闷亏。”
温玉一一应了。送温如韬之门后,又遣了家中长工去瑞王府送信,告诉刘宜光自己今天去盛阳侯府还礼,明天再过去王府。
到了侯府,宋华坤父子俩也都上朝去了,温玉直接被丫环领进内堂。三位姨娘正在宋夫人房里说话,宋夫人便将温玉介绍给了三位姨娘。相互见礼时,温玉便已经将三位姨娘细细打量了一番。虽然各有各的美貌,却都不及宋夫人的风韵。而且,更重要的是,她们都没有子女,温玉便猜是不是宋夫人在暗中做了手脚。坐着无聊地闲话了一番,宋夫人果然便说起了店铺的事情。
“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更何况,咱们这么大一个侯府,每天的开支实是惊人。早知如此,当初就算多花点钱,也要从长房那边买间铺子下来。如今虽然腼着脸从娘亲那边要了间铺子来,咱们家却是一屋子都不懂经营之人,完全不知从何入手,真是愁煞人了……对了,听懿儿说,玉儿在京学里开有一家游戏社,而且经营得很好?”
宋夫人怎么说都是商户人家出身,怎么可能会不懂经营之道,这话说得分明是想考考温玉的见识。温玉详细地介绍了一下游戏社,然后说道:“京学里毕竟与外面不同,虽说经营游戏社积累了一些经验,却不足以借鉴。不过,成亲之后,游戏社就只能放弃了,所以必须另谋出路。所以,义母若是筹建铺子,还请将女儿带在身边,长个见识。”
宋夫人笑着说道:“我们这些个人,可就数玉儿最有经验了。母亲我可还是巴巴地等着玉儿给些建议呢”
温玉见左右躲不过,只得理了理头绪,说道:“关于经营之道,我倒是曾在一些书上看过,不知母亲这回的店铺是新铺子,还是有过经营的老铺子?”
宋夫人说道:“是全新的铺子。东市扩建了,新辟了一条街。父亲从官府手里买了两间,知我有需,便匀了一间给我。”
“那义母可想好要开什么铺子?”
宋夫人叹气道:“就是连开什么铺子都想不好,才一筹莫展啊”
温玉想了想,问道:“既是新扩的,可知左右、或是同一街道的,都是些什么铺子?”
“这倒是不知。”
“我也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既然母亲问我,我便说说自己的想法。若是说错了,母亲也勿怪,只当女儿是年纪小,不经事。”
宋夫人微笑地看着温玉,说道:“玉儿不必这么紧张,不过就是母女间聊下经营之道罢了,哪有什么见怪不见怪的?”
温玉知道宋夫人是想看看她的见识,为了不被看轻,温玉琢磨了一番,说道:“依女儿之见,有两个可行之法。一是承着外祖家的生意做,这样货源和客源都有保障,又有经验可循,比较省力。但问题在于外祖家在那条街也有铺子,怕会形成竞争。第二个法子,就是看左右卖什么。若是大家都卖同类的东西,其实也是好事,可以形成特色街。久而久之,有了名气,以后大家要买此类东西,就会自然而然地来这条街上。有客源,自然一切皆有可能。”
宋夫人点点头:“玉儿说得有些道理,不过这么说来,还是得去那条街上走走才行。”
“嗯,最好还是实地看看比较好。”
宋夫人颔首,当即便吩咐下去备车,她要与温玉一起去东市一趟。
第三卷 第一百三十九章 店铺
温玉跟着宋夫人到了东市新扩的丰汇街,以她们的身份,自然是无法堂而皇之地走在街上的,只能坐在车里,撩起窗帘子的一角往外窥望。
街道是新近修整的,非常整齐干净,已经开张的店铺很少,所以来往的客人也很少。但是看那些已经开了的店铺,却是五花八门,衣食住行,什么都有。到了宋夫人的铺子,下车的时候,温玉留心左右看了看,发现那铺子的位置还是相当不错的。临近十字街口,对面走几步便是原东市的繁荣地带。左边的铺子是个卖古玩器物,右边是个规模挺大的茶馆,对面则是一家卖桌椅的铺子。
温玉又问了宋夫人娘家在这条街上的另一个铺子在哪个位置,得知竟然就是左边的那个古玩铺。温玉说道:“当初外祖家买这两个铺子的时候,便是准备要开成通铺吧?这样的话,那还是承着外祖家的生意做比较好,货源和客源都不用愁,而且外祖应该也会乐意让义母占这个便宜。”
宋夫人点点头,说道:“那就这么定了。”
虽然知道宋夫人应该一开始也是这个主意,却故意弄成自己一窍不通、一切由她作主的样子,温玉还是问道:“义母不再考虑一下么?”
宋夫人笑了笑,说道:“其实之前我问过你兄长的意见,他差不多也是这么说,但我心中还是有几分迟疑。毕竟两家毗邻,又卖一样的东西,委实有些抢生意的味道。现在玉儿你也这般说,那铁定就是这样无错了。”宋夫人当即唤过原本在铺子里看守的两个家人,吩咐他们去联系工匠,将铺子参照着隔壁的改建。又派人去娘家约时间,要请外祖建议雇请哪些人员之类的。看她一切都早有安排,温玉便坐在旁边不再挺插话,只是转着头细细地打量铺子里面的构造。
这条街的店铺改装出来伊始,都是一样的格局。分为上下两层,左侧是柜台,右边是货架,货架之后有扶梯上楼。方才过来的时候,看有些已经开张的店铺改了格局。像旁边那个茶铺就是把外面的柜台给拆了,挪到了最里面,然后扶梯改成了左右两边悬空环抱着上楼。这样看上去就会觉得店面的空间宽敞许多。
宋夫人吩咐完事情,见温玉正在打量着铺子,笑着说道:“玉儿之前好像说过,也对经营铺子很感兴趣,要不,这家店,就由玉儿来打理吧?”
“啊,不……”温玉连忙推辞道。“这铺子,是外祖的一片心意,而且对于侯府而言,也非常要紧,怎么好拿给我蹧蹋?我不过就是出于兴致想开个铺子,闲暇的时候有些事情忙,打发下时间,?br />Com
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