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文书库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18部分阅读(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船说翠兰也确实不喜三哥一家,就点头同意了。

于是,可怜可恨的吴家五口,又在冷冰冰的屋子里熬了一晚,心里把无辜的瑞雪骂了千万遍,哪里知道是他们平日太过惹人厌烦,才多受了这些苦楚。

第六十七章 过大年(一)

待得第二日翠兰伺候一家子吃了早饭,拎了一斤肉、五斤细面的年礼上门时,五老三一家五口已经出气多,进气少了。

翠兰惊得尖叫出声,疯跑回吴家老宅求救,村里人听见动静都凑去看热闹,见得吴家五口满身屎、气息奄奄,一边嫌恶的掩着口鼻,一边又忍不住笑得肚里转筋。

吴家老太太坐在地上大哭,骂着儿子一家怎么这么不争气,吴家老爷子则直接拎起拐棍挨个开敲,到底吴老大、吴老二还算有些兄弟情义,拦了老爹,又不顾脏污,把他们一家抬回家去,请游医诊治。

游医号了脉,看了口舌,最后说是吃了脏东西,染了痢疾,喝些草药水,吃些清淡稀粥养几日,也就好了。

吴二嫂付了三十文的诊费,心疼的肝疼儿,手下把锅碗摔得更响,但凡闲暇就出去与人说道,“定是老三一家平日作孽太过,遭了报应了,若不然,怎么一家都病倒了。”

村中人嘴上不说,心里却也都深以为然,等过了两三日吴家老太太出门散心,听到自家的流言时,已经变成了,他们老吴家三代作孽,才遭了天谴,气得老太太差点儿没昏过去,回家痛骂了二儿媳,又把刚刚转好的老三一家撵了出去。

不提吴老三一家的遭遇,只说,瑞雪出了恶气,心里欢喜,每日忙里忙外,除了洗涮擦抹,就是钻进灶间琢磨吃食,院子里日日飘着诱人的香气,惹得路过的小孩子都趴在木门往里探看。

瑞雪本就喜欢孩子,心又软,就常常端了炸好的肉丸或者小麻花等物,请他们当第一个品尝者,馋得这些孩子见天儿的往赵家跑,二壮和三丫头,还有高家的大路、妞妞儿也是日日前来报到,领了一众孩子们在院门外玩耍,欢声笑语传出多远。

各家孩子的爹娘也不好让孩子白得吃食,就也把自家做的一些小吃食装了陶碗送来,自然也要坐上一会儿,说笑几句。

所以,赵家的院子越见热闹,瑞雪也与村人越加熟识。

日子飞速流逝,大年三十,终于在所有乡亲的盼望里到来了。

这日一大早儿,赵丰年就换了宝蓝色的锦缎长衫,里面套了服帖平实的棉袄,脚下是黑面皂底靴,上下一新,衬得他越发俊秀文雅。等里正亲自上门来请,他才戴好围脖,揣了昨晚写好的祭词去了祠堂。

村中的习俗,祭祖日,男子领着男童进祠堂跪拜,家家户户献祭品。

虽然那里没有自家祖先,但是瑞雪还是用竹篮子装了一盘小麻花,一盘素丸子,要吴煜拎着去上供,然后就扎了围裙,开始包酸菜馅儿的饺子。

祠堂正房堂屋,密密麻麻的灵牌前,放了一张大方桌儿,摞了足有百十个小盘子,吴煜把篮子交给张大河,张大河愣了愣,微微点头,上前把盘子摆上。吴煜接了空篮子,扭身出了祠堂,坐在学堂那屋等待。

赵丰年高声诵读了祭文,在香炉里烧掉,然后也退到了一旁。

里正带着所有人跪地磕头,低声祝祷,祈求祖先保佑,明年风调雨顺,平安无事。

三跪三拜下来,各家又纷纷上了香,也就散去了。

族老们都觉今年有赵丰年写祭文,比之往年脸上有光,祖先必定也是极欢喜的,于是拉了赵丰年谢了又谢,赵丰年客套了两句,就带着吴煜一前一后回了家。

尚未进院门就见灶间门里,有袅袅娜娜的白色雾气飘出,隐隐嗅得肉香弥漫,两人不约而同站住了脚,一时望着院子出了神,滴水成冰的冬日,异地他乡的年节,还有什么比这样一个温暖的所在更另人感动…

瑞雪出来取鸡肉,见他们傻站在门外,嗔怪道,“大冷的天儿,犯什么傻呢,掌柜的进屋上炕吧,一会儿写几个字,煜哥儿过来帮我拾掇祭品。”

赵丰年与吴煜对视一眼,不知瑞雪为何张罗祭品,但也依言行事。

瑞雪把一盘盘码好的吃食,都放在托盘上,让吴煜端进堂屋,然后洗干净手,捧了几个一尺长的细木板也跟了进去。

赵丰年脱了大袄,坐在炕上的小书桌前研墨,见她进来,就问道,“要写什么?”

瑞雪拿了张白色的宣纸,比照着木牌的宽度,一边裁成纸条,一边说道,“写尊号,今日大年,我父母、还有你和吴煜的亲长,只要不在人世的,都需要祭拜一下。”

赵丰年和摆弄木牌的吴煜齐齐一愣,半晌都低下了头。

赵丰年想起从未谋面的亲母,手指微微发颤,郑重在第一张纸条上,写下“尊母赵于氏之位”,瑞雪见他停下,没有再动笔的意思,猜到他的父亲必然在世,虽然一直好奇他的身世,但她却是个有原则的人,或者说是个脾气倔强的人,赵丰年不肯说,她也从来不主动问。

于是,笑着推了推他,说道,“该轮到我爹娘了,我爹爹名讳是秦良安,我娘亲刘秦氏。”

说完,又拍拍吴煜的肩头,“煜哥儿,你呢?”

吴煜低垂这眉眼,慢慢放下手里的木牌,哑声说道,“母刘吴氏。”

赵丰年笔尖在宣纸上行云流水般淌过,三张尊号,眨眼间就写好了,瑞雪用小木棍挑了细面熬的浆糊,把宣纸仔细糊在木牌上,然后捧着摆在堂屋方桌上,赵丰年的母亲牌位在最上,瑞雪父母和吴煜母亲的牌位,并排放在稍下的位置。

地上放了草席,一家三口,三跪三拜,然后坐在灵前齐齐沉默着,各自想着心事,也各自向亲人祝祷…

良久,瑞雪起身扶了赵丰年,“地上凉,进屋吧。爹娘的灵位先供奉一日,晚上再撤。”

赵丰年点头,脸色复杂的又看了一眼那“赵于氏”三字,转头回了屋子。

中午饭是红烧肉,溜豆腐泡,辣炒兔肉和葱爆鸡蛋,很是丰盛,三人坐在炕上小桌儿前,欢欢喜喜吃了。下午,瑞雪换了红纸出来,赵丰年又写了几个小福字和一副春联,吴煜门里门外跑着,都贴了上去,家里立时就添了三分喜庆。

原本瑞雪还以为村里人会上门求赵丰年的墨宝,没想到,都已经大年三十了,还是没人前来,心下好奇,出去一看,原来,但凡有孩子读书的人家都大方的把儿子尚且稚嫩的笔迹贴了出去,连同亲朋好友家里都是如此,于是赵丰年就清闲了。

孩子们毕竟才学了四五月,那春联先不说笔法如何,有的甚至还有错字,实在让瑞雪好笑,但是他们父母脸上骄傲的笑容,又让她转而叹气,有爹娘的孩子啊,真是让人羡慕…

夜幕降临时,一家三口又在灵位前磕了头,这才揭下宣纸,放在火盆里烧了,然后撤了供桌,围坐在炕头上,一边吃着小零嘴儿小点心,一边说些奇闻异事,守岁。

瑞雪毕竟有着前世三十年的记忆,走街串户卖豆腐时,日日揣着一个小收音机听评书,经典长篇可听了无数,加上偶尔看过的电视剧也有那么十几部,只随便扯了个《射雕英雄传》出来,就听得吴煜津津有味,连呼有趣。

赵丰年却是闯过江湖的,听得里面与事实不符之处,抿嘴挑眉,勉力忍着不愿笑出声来。

瑞雪与他日日相处,怎么不知他在忍笑,嗔怪的瞪他一眼,扯了被子盖在他腿上。

亥时末,吴煜终究坚持不住,歪着身子睡着了,瑞雪扶了他躺在身边,有一下,没一下的拍着他的背,忍不住低声说道,“咱们一家三口,真是有缘,天南海北聚在一起不说,居然又都是没娘的可怜孩子。”

赵丰年半垂的眼眸闪了闪,还是问道,“当初成亲时,你不是说,记不得父母是何人了吗?”

瑞雪蓦然睁大眼睛,黑葡萄似的眼珠儿滴溜溜转了两圈儿,笑道,“亲生父母记不得了,这是原来在主家府上时对我有恩的养父母名讳。”

赵丰年不置可否的点点头,沉默半晌,低声说道,“我写的是亲身母亲名讳,我今年才知道她早已经不在人世了。”

他的双手摆弄着一个核桃,翻转摩挲,好似极有兴趣的模样,可那微微发颤的手指还是泄露了他心里的挣扎和苦痛,瑞雪忍不住轻轻握住,劝道,“人世多苦难,离开未必不好,也许母亲已经托生在哪个好人家,过着和乐安宁的日子了呢。”

赵丰年手心翻下,握住她的手,沉默着,没有再说话,两个人就这样,守着一盏油灯,安静坐着,直到村里各家请神的爆竹声突然传来,惊醒了吴煜。

他扑棱棱爬起来,尚有些发懵,头发微乱,眼神迷茫,像极了迷糊的小闺女儿,瑞雪看得心痒,掐了他白嫩的脸颊一把,然后一边帮他穿大袄,一边笑道,“接神了,你该出去放爆竹了。 ”

吴煜立刻跳下了地,抱起屋角的篮子跑出去,大壮早等在院门外,两人带着穿成棉球一样的二壮和三丫,纷纷点起爆竹,叮当作响,与前街各家遥相呼应,极是热闹。

赵丰年也穿了大袄,同瑞雪进了灶间,他坐着帮忙烧火,瑞雪煮饺子、炒菜,很快年夜饭就端上了桌子。

吴煜领着几个小的笑嘻嘻跑进来,村中习俗,初一给长辈拜年。

张家离得近,此时又过了子时接神,几个小的这时上门也不算违了规矩,瑞雪笑着挨个给发了红包,得了几个结结实实的响头,就撵了他们回家去团聚。

第六十八章 过大年(二)

一时饭毕,饭桌儿撤了下去,吴煜没有回去张家睡觉的意思,瑞雪也不舍得撵他,三人就合衣躺在炕上说话儿,结果不到片刻,居然都睡了过去。

初一一大早儿,瑞雪爬了起来,藏了扫帚,又在灶间放了个存水的大木桶,以防着吴煜和赵丰年不懂习俗,把运气和财禄扫走。

堂屋和里屋分别备了四盘点心,还有一簸箩瓜子和花生等小吃食,瑞雪就跟着张嫂子一起出门去给村里的长辈们拜年,几位族老家、里正家,云二婶家,虽然谁也不肯让她磕头,但是一圈儿走下来也实在累人。

待她刚回到家,平日熟悉的小媳妇们儿,还有学童们的父母,就都上门来拜年了,学童跪地就给赵丰年磕头,接了红包就欢喜跑出去,同大壮和吴煜玩耍去了。

屋里,瑞雪同一众小媳妇儿也说的热闹,三四个小奶娃含着芝麻糖片,嚼得认真又欢喜,惹得瑞雪抱了又抱,被众人打趣赶紧生一个,羞得脸上着了火。

初二日,女儿女婿回娘家,张家和高家都空了院子,瑞雪闲着无事,领着吴煜去两家转了转,回来时碰到云二婶来串门,原来她家嫁到七八十里外的女儿也回来了,夸赞说豆腐好吃,她想给女儿带几块回去,无奈家里备的少,就奔着瑞雪这里来了。

瑞雪留了四块家里吃用,剩下的都大方的送了她,哄的老太太欢欢喜喜的捧着陶盆回去了。

初三是赤口日,传说这一日容易与人发生口角,于是家家户户都安坐家中,村中各处都静悄悄的,瑞雪也难得清闲了一日。

初四祭财神,这可是做买卖之家最重视的日子,瑞雪在堂屋东侧墙上,贴了财神像,摆了香炉,就让吴煜去请了张家和高家众人过来,一起祭拜。

高家张家闻讯都早早赶到,这祭财神可是有说道的,但凡老板不想再留哪个伙计,这一日就不会要他一起拜财神,伙计得了这暗示,自然就主动辞工回家了。而瑞雪叫了他们两家,显然是新一年,还是要带着他们两家一起发财的,这虽然早在他们预料之中,但还是欢喜不尽。

中午时,三家人十几口,照旧分了两桌,做了八个好菜,热热闹闹吃了一顿,对于新一年的生财大计,都是信心满满。

初五送神日,天色刚刚放亮,吴煜就点燃一挂爆竹,挑在木杆儿,从里往外跑,砰砰之声响彻整个院子,瑞雪也在厨房里切了块肉,两把菜刀齐上阵,剁得叮叮当当,把假象里的小人统统剁死。赵丰年倒不信这些习俗说法,却极喜这份热闹,背了手站在院子里,来回溜达了几圈儿,就被瑞雪唤进灶间帮忙烧火了。

初六是倒掉攒了几日的垃圾,彻底送掉穷鬼的日子。

吴煜、大壮和黑子在院门外,领着左邻右舍家的几个孩子在玩耍,远远看见来了一辆小马车,停在自家门前,车上居然下来一个穿着官差服饰的中年人,一众孩子齐齐愣住了。

那官差呲牙一笑,刚要开口说话,孩子们却一哄声的全跑光了,这可是官差啊,官差是啥,就是抓小偷强盗,拿铁链锁人下大狱的人啊,谁见了腿不哆嗦啊,何况还是孩子们?

吴煜心底倒是没什么惧怕之感,上前一步,护着大壮、黑子和几个小的站在门旁,沉声问道,“你是谁,到我们家来,有何事?”

老王也被一众孩子的惊恐吓得愣住了,张口想说话,栓子又从车里跳了下来,问道,“爹爹,到师傅家了吗?”

老王苦笑,“应该是到了,不过,好像给你师傅惹了些麻烦。”

栓子一听到了师傅家,哪顾得听后半句,就回身喊道,“师弟,你快出来,师傅家到了。”

于是石头应声也跳了出来,笑嘻嘻四处看了一圈儿,说道,“师傅说过她家在村子最东北角,一定是这里没错了。”

大壮听得他们一口一个师傅,想起娘亲说过,师娘在码头有两个徒弟,于是问道,“你们可是码头铺子里的人?”

栓子点头,“正是,今日特意来给师傅拜年的。”

吴煜使了个眼色要黑子进去报信儿,然后开了院门,做了个请的手势,“姐姐和先生都在家,请进吧。”

石头和栓子回身从车里抱了礼物,老王栓了马匹,刚进了院子,瑞雪就迎了出来,一见他们三人就笑道,“王大哥,你怎么带着两个孩子来了。”

老王爽快大笑,“我家栓子今年满十二足岁,正好合了六六大顺的兆头,带来给妹子拜个年,新一年也顺顺当当的。”

“那就借大哥吉言了。”

众人说笑着进了堂屋,赵丰年出来与老王互相见礼,分宾主落座奉茶。

栓子和石头送上手里的礼品,就跪地咚咚给瑞雪磕了三个响头,瑞雪笑着扶他们起来,塞了两个红包,然后唤了吴煜领他们出去转转,顺便请张嫂子一会儿过来帮忙置办酒席。

老王原本听过一些赵丰年之事,知道他是村中学堂的先生,如今一见,俊秀斯文,一表人才,更是添了三分恭敬,心里直道,赵娘子这般精干的女子,也只有这样的男子才能配得上她。

三人说起码头之事,以及凌风城里的琐事,老王脸色稍微有些得意混杂了感激,看了一眼瑞雪说道,“妹子,开春儿我就不在码头守着了,府衙里给我另派了职司。”

瑞雪见他脸色隐隐透着欢喜,猜到必是升官,于是笑道,“王大哥可是升官了,真是恭喜,不知得了什么好职司?”

老王捋了捋颚下稀疏的几根儿胡子,笑道,“这事,说起来还要感谢妹子。我们家里不宽裕,本来犯愁给上官送些什么年礼,正巧栓子拿了一百饺子回去,我觉得这吃食新奇,味道又好,就买了些点心之物,夹在中间送走了。没想到上官夫人有孕,吃着很是可口,上官大喜,就把我调回府衙做个上档子的书办。”

瑞雪不懂这个时空的官职,听着书办两字还以为和前世的文员差不多,赵丰年却是明白其中关窍的,但凡这城中商铺、房屋、田地买卖,哪个都需要到府衙去上档子,换名字,经手的书办总能从中落下些好处,这可是个肥差。

而瑞雪是栓子的师傅,以后如果买屋置地,绝对有说不尽的方便之处。

于是,他拱手笑道,“恭喜王书办高升,一会儿定要多喝上两杯喜酒才行。”

老王心里欢喜,却不敢托大,连忙摆手推辞,“先生严重了,还是叫我老王就好。我家栓子,以后还要多亏妹子费心教导呢。”

两人正说着,院子里突然传来嘈杂之声,瑞雪开门一看,居然是里正和几位族老,还有十几个平日相熟的村民上门来了。

她不知发生了何事,连忙上前问道,“长辈们可是有事要与先生商谈?派人来知会一声就好,怎么劳动长辈们亲自上门?”

里正脸色焦急,抻头看向堂屋,低声问道,“我听人说,官差上门了,可是要对先生不利?”

瑞雪眉头立刻就伸展开来,又见里正身后众人同样都是一脸惶恐,真是有些哭笑不得,她知道老王穿着官服上门的打算,一是想显摆一下,二是恐怕也有要为她撑撑腰,省得村里人欺负他们一家的意思。没想到,这好心却引起了乡亲们的恐慌,担忧他们夫妻有麻烦,赶着上门来帮忙了。

这着实让她心里感动,虽说平日小矛盾也有,但是关键时刻,乡亲们能为他们夫妻出头,甚至预备与官家争执,实在是太过难得。

“长辈们莫担心,那官差是相熟之人,上门拜年来了,没有麻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