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文书库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26部分阅读(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贾诩面上有些尴尬,但是还是将疑问说了出来,“虽然主公也不算是为色耽误军机之人,不过主公的好色可从来没有因为外在的因素消失过,而这段时间主公已经两个多月没有召过任何女子了...”

“文和,观察的好仔细啊!”郭嘉暧昧地冲着贾诩笑道。

贾诩也是不饶人的,“做谋士的本来就应该观察细致入微,不过公达近来烦心于军政,而奉孝在正事之余,还要担心远在益州那位,关于主公的情况自然我应该多多注意了...”

荀攸可没有这两人的无聊,他确实关心曹操,他担心曹操也会水土不服,“这么说,主公的身体...”

“只是猜测而已,还当不得真!”贾诩也正色起来,他担心的是血吸虫,在军中已经发现了此种症状,这可是强度传染病啊,不过他也是刚刚听闻此病,具体不太清楚,还是不要让荀攸和郭嘉担心了,但愿曹操只是太过关心军况而已。

荀攸一听这个,放下心来,但是另一个问题,又让他烦闷了,袁绍父子的前车之鉴还在眼前,而曹操又是偏疼小儿子的人,“这么说,世子和子建公子之间恐怕还会起是非。”

郭嘉斜了荀攸一眼,“公达竟然也开始关心起这个了!?”

“...”荀攸默然,有个将世子当成自个儿孩子的笨蛋徒弟,他当然关心世子继承的问题,不然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情况岂不出现自己面前,更何况还有个军事天才张辽呢,死了多可惜,尤其死在党争上!

贾诩一笑,“你们两个关注这个的原因不是一样么?”

“是啊,都是因为那个笨蛋。”郭嘉可是从来不曾不好意思,“不过,世子确实比子建公子要合适的多,这个...”但是他也不能简单放过贾诩,“应该说是文和的功劳!”

贾诩苦笑,“别这么说,还不是被你家伯诚诱上了船,下不来了!”他想起了,傅乾成天怂恿着曹丕向自己请教的情况。

贾诩话一说完,突然想起了什么,和郭嘉荀攸对视一眼,眼里同时露出骇然:曹操属下人才济济,其中最有影响力还是荀彧荀攸程昱郭嘉贾诩几人,但是荀彧全心全意忠心汉朝,程昱年长和曹操的几个儿子都没有交集,荀攸郭嘉贾诩则可谓是世子党,虽然都是因为傅乾的关系。其他年少人等,庞统徐庶与傅乾少年相交,司马懿是曹丕伴读张辽的弟子,西凉锦马超更是唯张辽是从,那么...曹操曾经的诗句所有人都还记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当时大家只是心情激昂,没想那么多,可是现在想想,曹操是不服老的人事业也是如日中天的时候,但是他那能力不逊于他的儿子已经长大,正在一丝一丝的取代,他怎么能甘心!

怪不得,曹操这么急着拿下江东;怪不得,曹操开始扶植曹植的势力;怪不得,曹操不再像以前那样对郭嘉言听计从;怪不得,曹操总是安排他们三人在一起。如此,那么在曹操大败的时候,张辽如果拿下益州,曹操会怎么想?

荀攸心底突然发冷,他不是因为曹操对他的防备。而是因为他那笨蛋徒弟傅乾,他和郭嘉曹操不会怎样,但是贾诩呢,可是降将呢。而傅乾呢,几乎就是他们这些直属曹操谋士和曹丕之间的纽带,如果曹操对傅乾下手,那么曹丕的势力岂不大打折扣...饶是荀攸一生谋划无数,这个时候也开始心惊...

也许是曹操平时对他们的太过信任,让他们现在才发现竟然在不知不觉中犯了曹操的大忌,可是目前最重要的还是战后事宜。

曹操看着纸上罗列的所有损失,抓住郭嘉的手无比的自责,“悔不听奉孝之言也!”

郭嘉也是感慨,“主公...”

“报...捷报...益州大捷...”传令兵脸上不掩饰的欣喜。

荀攸立即转头向曹操看去,只见曹操脸色默然,看不清喜怒!

贾诩一惊,低下头不知在想些什么!

作者有话要说:不是郭嘉贾诩荀攸他们变笨了,而是他们从来没有结党,曹操也从来没有表现过怀疑他们,不过在别人眼里他们是世子党无疑了。贾诩更是以明哲保身的代表,但是他却是也不肯得罪曹丕的,所以说最无辜的就是贾诩了...

关于曹操的心思,他是希望他的继承人能力卓越的,不然也不会在看出傅乾的能力时让傅乾来教导,但是他却不能忍受在他有生之年,他的儿子有可能超越他或者他达到他所能达到的高度。但是曹操毕竟是曹操,所以他想着能够统一全国,建立千古的事业...因此才不听任何人劝阻立意南下江东...

权利的更替

益州刘璋虽然才能有限,可他对益州的居民还是不错的,所以张辽攻下益州还是费了些力气,当然其中关键还是在于名将张任,能在张辽司马懿庞统几人手下坚持上两个月的人,不能不让人佩服,但可惜的是太过愚忠,宁死不屈的后果自然是成全他的一片忠心。

不过益州的派系之间的纠葛太过麻烦,张辽对此是在头疼的很,直接扔给庞统司马懿几人去解决。他跟着傅乾两人悠哉地享受难得的休闲时光,欣赏蜀中风光。

然而等前去赤壁报捷的使者回转时,让傅乾一直回避关于立功之后如何保全自身的问题终于出现了。庞统等着中军帐中只有张辽一人时诺诺地走入,“将军,有句话不知道能不能说。”

张辽失笑,他还从来没有见过庞统的这个样子,“士元什么时候也开始扭捏起来了,有事你直说得了,什么话在我这里还需要藏着掖着的?”

“将军,我算过时间咱们的捷报到达主公那里,正是主公大军在赤壁战场上大败之时,在他们最为沮丧的时候我们的捷报当真是不合时宜啊。”庞统有些羞赧,他也感觉自己表现的有些太过小心了。

“主公为人豁达,不会因此忌讳的。”张辽人是比较聪明的,可惜作为将领的他对朝堂之间的纠结了解的并不太深,“而且咱们当时发出的时候他们还没开战不是,谁也没想到竟然结束的那么迅速,还如此之惨!”

“这次主公势必是要班师回京的,那么以将军的功劳也必然要跟随回京受封,可是...我听说主公近来身体不是太好...”庞统审视下张辽表情,有点小心地说道,“也就是说回京之后世子和子建公子之间必然会起风波,而以将军和世子之间的关系,恐怕...将军会受无妄之灾...”

张辽明白庞统是不会妄言的人,他直起身问道,“士元的意思是?”

“世子已经长大,但是主公还没有老啊!”沉默片刻,庞统比较隐晦地说出了他的顾忌。

“那么士元认为该如何做?”

看到张辽开始认同他的话,庞统也开始放开了说,“夺嫡是不可避免的,但是目前来说却是主公的大忌,尤其是您和伯诚大人几乎就是世子与主公属下文臣将领之间的纽带,如果有什么问题的话,那么您二人就要承担主公的怒火了,所以这次最好是要求在外驻军,远离朝政。益州这里是要留下驻军的,将军您是不可能留下,仲达是世子的人当然也不可能,那么只有是孟起了。另外荆州之地沟通东西,连接南北,战略位置太过重要,而将军并非曹氏亲族,所以最好还是不要...”

张辽点点头,“士元认为哪里可以?”

“寿春!”庞统到底是凤雏,让事情在还没有发生之间避免对他来说可是小菜一碟,“那里曾经是袁术的老巢,而且紧邻江东可谓是门户之地,主公必然要求大将驻守,但此地却是在荆州治下。既能发挥将军的军事才干又能躲开朝中的纷扰,不过这只是一点愚见而已...将军?”

“如此多谢士元了!”张辽站起身,有些感激又有些慎重地问道,“孟起出身北地性格刚直,蜀中却是偏南境内派系林立豪强遍地,而且我想你留下来帮他,如何?”

“将军任命,士元怎敢不从,不过此中有法正法孝直于政事可谓良助。”虽然庞统对曹氏是忠心的,但这样的人趋吉避凶还是第一。

张辽也知道法正这个人,“恩,我记得了!”在大军还没出发前,郭嘉就曾告诉过他法正这人要留着,有大才可用。

虽然认同了庞统的建议,但张辽还是有点小小的心寒,无论什么样的关系遇到了权利都不可避免地出现裂痕,而且他突然间也对未来有了不确定,就算世子曹丕即位,以傅乾将其教养成才的身份该如何自处,毕竟自古就有“功高震主”之说,更何况自己手中还有军权。

傅乾与张辽多年的感情,自然有什么变化都看在眼里,“文远,你有心事?”

“我想这次和主公大军会师之后,请求在外驻守,你认为怎样?”张辽不答而是向傅乾问道。

傅乾毫不在意地回答,“这个你决定好了,反正你到哪我跟着就成了。”

可是张辽却知道傅乾是恋家的人,“不过这次除了攻下江东或者主公逝世,咱们可能就不会回去了!”

听到这话傅乾挑眉奇怪问道,“怎么,丞相开始猜忌你了?”

“应该还没有,不过先防着点吧。”张辽有些惊讶随即笑道,“你怎么一点都不好奇?”

傅乾不以为然,父子相忌的事不是多了去了,上下五千年数不胜数,“这有什么奇怪的?现在子桓已经大了,开始有自己的势力了,这个虽然是为了以后做准备,但这也可以算得上是向丞相的权威挑战,毕竟丞相是不服老的人,他还没有心胸大到承认他对这个世界已经可有可无了,而以咱们和子桓的关系,你又掌握着重兵,他猜忌你是必然的。你不说我也要想着在这敏感的时刻避开许都的。”脑中有着片刻的混沌,傅乾感觉自己似乎忘记了什么,不过看着对面人的脸,好像自己并不太想想起来。

“那样的话,子桓会不会在朝中很艰难?”对于自己看着长大的曹丕,张辽也是很有感情的,当然希望他能继承主公的事业。

傅乾笑笑说道,“艰难时必然的,他以后要管理整个国家的,这点小事都做不好以后怎么办?我来的时候就给他说好了,要低调!”

看着傅乾比自己想的长远,张辽有一瞬的失落,“看来我还是不能完全的保护你!”

“说什么呐你,你是将军打仗就好了,这些小事我来管好了,你别分心!”而傅乾则是笑着安慰他,“更何况师傅和奉孝也会帮着我们的!”

听到郭嘉的名字,张辽有点怔忪,虽然自己很希望傅乾心中只有自己一人,但是看着这个将以往情谊忘记的傅乾,他却是对郭嘉有点小小的抱歉,当然比起以前他还是更喜欢现在,“那么咱们驻守在寿春你认为如何?”

对于军事方面,傅乾根本就不会意见,当然是说好。

由于赤壁的大败正好衬托出了张辽的大胜,由此张辽在曹操军中的声威更胜,这让曹操有点小小的郁闷,所以在张辽恳请驻守寿春抵挡江东孙氏时,曹操在不舍之余也有点欣慰,当然表面工作还是要做的,因此张辽的任命是在郭嘉荀攸等人的劝说下才同意的。

以此曹仁守卫荆州,张辽驻守寿春,文聘驻守长沙,马超庞统驻守益州。曹操率领赤壁大火残留的部军及益州和汉中的降兵回转许都。

之后刘备运用诸葛亮之计从曹仁手中取得荆州襄阳以南诸郡,江东孙氏以刘备撕毁条约擅自取得荆州自立为由,正式与刘备决裂。

建安十三年过去了,曹操占据了中国绝大部分的地盘,刘备也有了能够站住的领地,孙氏还牢牢守着他江东各郡,三分天下已具雏形了。

以曹操的性格赤壁之败根本不可能打倒他,修养生息以图后计才是正理,但是目前却是不成了,曹操病了。本来他也有些水土不服,当然没到有生命危险的地步,可惜赤壁的大火烧得太心疼,曹丕的威胁也太大,几重压力之下,身体几乎不能承受。

是以,建安十四年四月,曹操自称魏王,曹丕为魏王世子;建安十四年七月孙权上表表示遵从汉帝,请封刘备;建安十四年八月,刘备上表请封孙权。大将军夏侯惇病逝,曹仁继为大将军。

建安十五年三月,汉帝封孙权为吴王,刘备为中山王。

建安十七年正月,曹操病逝,世子曹丕继任魏王;四月,程昱病逝,葬于曹操墓畔;六月,汉帝禅位,是为献帝,曹丕即位改国号为魏,定都洛阳,年号黄初,时年为黄初元年,追曹操为魏太祖。荀彧请辞,魏帝挽留不许,荀彧挂印归隐。

黄初元年,魏帝曹丕大肆分封,郭嘉为魏第一任丞相,贾诩太尉,荀攸司徒,曹仁大司马,司马懿司空,傅乾太傅,张辽征东将军,徐晃征南将军,乐进镇北将军,于禁镇南将军,张郃镇东将军,马超镇西将军,高顺执金吾,陈群为尚书令,陈宫为光禄勋。

黄初元年十月,吴王孙权发檄文征讨曹丕,响应者略略。黄初元年十一月,中山王刘备称帝,年号章武;十二月,吴王孙权称帝,建立吴国。年号黄初二年正月,吴帝孙权亲率十万大军开赴寿春。

作者有话要说:傅乾张辽之间的故事几乎已经结束了,还有和郭嘉一点遗憾,所以这篇文也马上完结了...

PS:还有两章,可能感觉仓促,不过因为傅乾的故事快要结束,所以....

至于文中其他的人的故事,本来想着开第二部的,但是近来看了些其他三国同人,争霸的都快滥了,因此曹丕诸葛司马懿及诸如荀攸等人全部放在番外里《三国之番外合集》

诸位以为如何?呵呵

血战逍遥津

其实在曹丕称帝之时,张辽就料想到了东吴孙氏的进攻,但是至曹操去世之后,作为曹军主力的青州军全部自请遣返回乡。目前寿春只有当时曹操班师回京时留下的七千人马,对上孙权的十万大军,确实够难,但是无奈寿春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只有坚守...

傅乾看着紧皱眉头的张辽,也开始担心起来,“文远,要不要上表皇上请求支援?”

“请求支援也不过是让皇上为难,至赤壁之后无论哪里都没有多余的兵力,咱们还是坚守吧。”不过张辽也明白如今的形势。

“恩,不过这就难为你了。”不知为何傅乾心底有个声音告诉他,不必担心不必担心,“不过有你在,大家都是很有信心的,你没看全军都没有丝毫的动乱么?”

张辽看着他一笑,“你对我这么有信心?”

“恩,预感!”傅乾在这个时候当然只有鼓励和支持,“好像我能感觉到一样,你还能把孙权的十万大军全部大败,让那碧眼儿独自逃跑,哈哈!”

张辽盯着傅乾的眼睛,突然笑了,“承你吉言,但愿如此!”

李典指着地图对着张辽说道,“文远,寿春地处淮南重地,既利屯田戍边,又扼孙吴北取徐扬之路。孙权此次大举进攻,必然是希望将前线向前推进,这样的话以寿春为北屏障,以巢湖为水军根据地,必要时可以让水军北入淮河进攻。 咱们肩上的任务可是重的很呐!”

“曼成说的极是,更何况寿春南控巢湖,遥望吴都建业,能够对东吴构成威胁。咱们还可以随时自淮河调水军至巢湖集结整备,然後从濡须入长江攻吴。这样一个位置,如果丧失的话...”乐进也是有这方面的担忧。

“两位将军,那么咱们就看下接下来如何?”但是毕竟张辽是主将,他是无论如何也不能表现出沮丧的,“孙权亲率十万兵马,麾下将领有吕蒙、甘宁、凌统、蒋钦、潘璋、陈武、贺齐、徐盛、吕范、宋谦等;而这里就咱们三人七千护军,并且关中根本无力支援,所以我们此时必须以防守为主,当然必要时候当以攻代防。”

李典点点头应道,“文远,这里你是主将,我们两人自然听从你?br />免费电子书下载Com

船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