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个消息,孔庆国很恼火,明眼人一眼看出这是组织部给他的小鞋穿。别的局的提拔名单都通过了,只有人事局的没通过,这明摆着是组织部故意刁难他。
这也难怪,组织部长郑一凡对他这个人事局长很不满意,而且矛盾很深,他们的矛盾从在铜糊县的时候就有了。那时候,郑一凡和孔庆国搭班子,郑一凡是县委书记,孔庆国是县长。
郑一凡年龄偏大,追求平稳,孔庆国年轻气盛,追求功绩。郑一凡处理问题是凡事求稳,孔庆国却认为应该做官一任造福一方。孔庆国的做法势必会触及郑一凡集团的那伙平稳派的利益,他们就在就在郑一凡面前诽谤孔庆国,说孔庆国不把郑一凡这个一把手放在眼中,搞个人崇拜,是极端的个人主义。
郑一凡听信谗言,就极力限制孔庆国。为此,他们产生了纠纷,发展到最后,他们各自都纠集了一伙力量,谁都不服谁。
在一把手和二把手闹了矛盾之后,不管是谁的错,上级好像始终站在一把手那边。市委在了解了铜糊县的现状后,立刻拿出了一套方案给予调解。说是调解,实际上市委还是偏向了郑一凡,把郑一凡调到市委组织部任常务副部长,由正处级提拔为副厅级,不降反升;却一纸调令把孔庆国调到最偏僻的铜山县任县长,虽说是平调,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孔庆国遭到了贬谪。
调到铜山县后,孔庆国的确恼火了好长一阵子。但恼火归恼火,他还必须服从,胳膊拧不过大腿。好在这时候,他的同学张靖国从中组部调研室主任空降到省组织部任了第一副部长,他立马赶到省委,找到他这位老同学。txt上传分享
玩火第八章(3)
张靖国也没推脱,替他向沂临市委打了招呼。
对于省委组织部第一副部长打的招呼,沂临市委、市政府不敢怠慢,马上做了专题研究。时间不长,就把孔庆国平调到市劳动局任第一副局长并主持工作。按正常调动,县长调到市里只能任副局长,顶多是第一副局长,这次孔庆国却因祸得福,不仅调到了市里,而且直接主持工作。在劳动局主持了一届,又调任人事局任局长。人事局长虽然只是正处级干部,但在现在人事吃香的年代,做人事局长就好像比别的局长高人一等的感觉。所以,当初在人事局老局长快退下来的时候,很多人都瞄准了人事局长的位置。原人事局第一副局长高建设就是其中的一个,而且都传闻他的机会最大。但世事难料,冷灶中也能冒出热馒头,最近一直保持低调的孔庆国却异军突起,从劳动局调来做了局长,而高建设却只能去并不被人看好的档案局任局长。当然,也只有孔庆国和少数几个领导知道,这一次,又是他的老同学张靖国从中帮的忙。
但是,孔庆国知道,在提拔他的时候,郑一凡是竭力反对的。此时的郑一凡已经做了市委组织部长,在干部任用上,组织部长的话很顶用,为此,孔庆国的任命差点搁浅。好在市委和市政府都看好孔...
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