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你们!”五人同时说道。
“对,就是我们兄妹。如果不是因为发现怀了小马驹,我们可能会打劫所有贪官的家。”念慈说。
“那么说,孩子的父亲不知道小马驹的事?”杨易试探的说。
“那是另外的故事,和今晚的主题无关。我想说的是我们之所以成为雌雄大盗,就是因为预计到蒙古人要进犯大宋,而宋朝皇帝昏庸无能,肯定疏于抵抗,有识之士挺身而出保卫大好河山,所以盗取贪官污吏倾吞的钱财,送到前线充当军款。上次大哥出行,就是送钱到襄阳。”她说到。
“没想到二人竟是有识之士,为保卫国家居然不惜玷污名声,真是令我们兄弟敬佩。”杨易郑重的说。
“这比起前方浴血奋战的将士来说,根本不算什么。本来我们打算从江南开始,越过长江到金国,甚至设想一直偷到大漠去,不想小马驹打破所有的安排。当时在临安等地,我们将得手的金银等不便携带的财物妥善收藏,现在想劳烦你们和我大哥一起,在春暖花开的时候,将这些财物给襄阳送去。你们意下如何?”终于将来意说出。
“二姑娘,你能否先回答我一个问题?既然痛恨蒙古侵犯宋朝,为什么还把家安在这里,并和大将军府的关系如此亲密?”杨易没有回答,反问道。
“其实我对宋朝皇帝没有什么好感,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自古如此。只不过可怜无辜的百姓受尽战乱的折磨,再者说我们兄妹最亲近的人此时都奋战在襄阳,为了替他们分忧我们在所不惜。至于安家于此和蒙古人联络感情,这主要的原因有三点:第一,我是自私的母亲,只想让孩子生活在稳定安全的环境中;第二,济南自古是军事重地,我们开设酒楼拉拢关系,能收集到有力的情报,通知襄阳;第三,除去战争的原因,大漠人热情豪爽值得交往。如果真到了刀剑相见的时候,我也可以为了国家做到的。”她解释说。
“二姑娘巾帼不让须眉,有如此的见地,实在令我们汗颜。”杨易抱拳说到。
“既然你如此信任我们,将这么重要的秘密告知,我们也投桃报李把身世摊开来。初次见面时二姑娘说的对,我们不姓杨,也不是亲兄弟不过比亲兄弟还要亲。我叫程阳,义父是一个来自西域的神秘教派的教主,这四位是从小和我一起长大的手下。”他继续说。
“不会是明教吧?你义父是明教教主???”念慈不由自主的接道。
“二姑娘不愧是见多识广,的确如此。”杨易说。
“那你怎么在这里呀?现在大宋内忧外患的生死关头,你们明教应该抓住时机,利用教内人才众多的优势,扫平草原颠覆大宋,开创自己的新王朝呀。”她急切的说。一席惊世话语说的众人冷汗直流。
“二姑娘的想法真是惊天动地,别具一格。”杨易讪讪的说。
“你们教主没想过吗?宋帝昏庸无为,铁木真残暴冷血,都不是仁君所为。其实大部分老百姓并不在乎谁当皇上,他们只在意是否吃的饱穿的暖而已。如果你们教真能揭竿而起的话,说不定会造福天下。”她继续说。
“也不是没想过。只不过我义父刚刚故去,教内一片混乱,群龙无首罢了。”杨易继续说,
“我自幼被义父收养,传授武功,感情深过亲身父子。义父临终前留下话,让我接替他的位置当明教第三十任教主。没想到义父刚刚下葬,教中的左使右使借口我资力不够难以服众,另立他人为教主。波斯总教那边闻讯后也甚是不快,遣人持圣火令到光明顶自称为下任教主。教内立刻分为三派各自为政相互打压,看到义父苦心经营的明教功亏于溃,我心如刀绞。在这三方势力中,我最为薄弱。一直在义父的呵护下,从来没想到教内的暗流汹涌,也从没刻意的拉拢。很快其它两派合伙先将我打压成功,经过激战只逃出我们五人,其它兄弟都被清洗掉了。在黄河边初次见面,正是我们最后一次受暗算,走投无路坐以待毙之时。”他慢慢的说。
“现在明教到底落到谁的手中?你们真的甘心失败,不想卧薪尝胆夺回自己失去的吗?”念慈追问道。
“不知道,也不再想知道。现在我们心灰意冷,不想再过以前那种血腥暴力你死我活的日子。你刚才说的很有道理,成者为王败者为寇。我以前要接任教主,只是想延续义父对我的希望而已,现在看来我的性格太过善良温和,并不适合这个位子。连你所说的推翻宋朝,开创新王朝更是没想过。或许明教在他人手中能发扬光大吧。”他说。
“你这么想也对,要有自知之明,经过努力不一定实现愿望,成功不一定是好事,失败也不一定是坏事。只要你真能放下就好。”她劝道。
“你们说了半天到底和我去不去替人搬家呀?”老顽童不耐烦的问。
“当然愿意效劳。替人搬家?真是好想法。”杨易话锋一转,欣然答应。
“这一页就像翻书一样翻过去了。我们现在开诚布公,成为真正的一家人。明早起我和你们一起练功,把我轻功的独门练习方法传授给你们,各个练成踏雪无痕的绝顶轻功。”
作者有话要说:对不起各位,杨易的身份又雷到大家!近期看到金庸武侠同人几乎或多或少的都跟明教有联系,我也随大流,不能太别出心裁。
PS:45枚金牌鸟,离我的预定目标越来越近。黄老邪的第二篇番外也不得不提前准备~~~~~
邂逅某人
有了小马驹以后日子过的特别快,昨天还在忍受分娩的痛苦,今天儿子就要过百日。男孩的百日在有钱人家是件大事,大宴亲戚朋友以示庆贺,还得把娇儿抱出做展示。念慈对儿子的百日没有过多的想法,只是打算遵循现代人的作法,将儿子第一次剃下的胎毛制作成胎毛笔以示纪念。当她把想法告知李婶杨二等人,让其寻找制笔高手时,听到一片反对声。古人对所谓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至始也深信不疑,坚持不让动小马驹的头发。念慈却认为天气渐暖,长发不宜于儿子的成长,排除众意一意孤行,终于在百日当天亲手送给儿子一套自产自销的胎毛笔作礼物。紫檀所作的一对胎毛笔后来成为黄家大少爷书房中,轻易不准别人动用的珍贵文具。
黄家大少的首次大宴规模很隆重,同时在周宅和汇泉楼两处设宴,念慈和老顽童自然是在家恭候苷荠吉夫妻的来临,其他有商业来往的宾客则一律由杨易在酒楼接待。济南府的人都知道周宅的人很低调,周大爷更是神秘,连自己的酒楼开业都不现身,更何况是外甥的百日宴呢,平日里只见到周宅的心腹手下打理事务。而已熟悉情况的苷荠吉夫妇在见到天真烂漫的周大爷后,更加体恤念慈的艰辛,一个与丈夫失散的女子,即要照顾嗷嗷待哺的幼儿,又得关怀天性纯良的兄长,还得打理家业,这是何等的不容易。草原大漠长大的哈珠当场拉着念慈的手,眼泪差点掉下来。
小马驹的百日过后,大家的作息回归平常。在这段时间老顽童的指点下,杨氏兄弟受益匪浅。念慈的缚铅块练轻功的法子,一朝一夕是看不出成效,好在大家也不急在一时,平日里做事都绑缚着没有任何松懈。天气渐暖,几人商量后决定老顽童带着杨二`杨三`杨四和杨五,借口回乡祭祖重返大宋,把水井里的财物及早打捞出来,以防后患。在略作准备后,几人轻装离开济南。杨易因为小马驹易筋洗髓和管理酒楼的事务而没有前往,念慈则接下杨二的工作,负责家宅的日常事务和乐园的建设。
春天的脚步已近,万物开始复苏。念慈在打理家事之余,有闲情料理自己的花园。自古济南就有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说法,为此她专门请园丁来规划,因地制宜种植大花系的芙蓉花,还在湖边移植几十棵成年的垂杨柳,一切工程结束后柳枝倒垂湖中,真有点不知细叶谁栽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的感觉。
将家事分派好,念慈有闲情就用大藤篮提着儿子去大将军府作客。哈珠有三个儿子,长子阿布江十二岁已经跟在父亲身旁学做事,老二蒙迈9岁,小幺木萨才5岁。或许是自己当了母亲的原因,看见别家的孩子也很亲,念慈来时喜欢跟两个调皮的男孩子讲故事。可能是民族的差异,孩子们都很喜欢这个温柔爱笑的汉族姨娘。这日天气很好,阳光充足,是难得的三月艳阳天。念慈坐在大将军府花园的亭子中,怀里抱着小马驹,蒙迈和木萨围坐在两边,哈珠一时有事到前边去了。念慈来了兴致,开心的说:
“孩儿们,今天我先不讲故事,给你们唱首大漠的歌好不好?”
“好呀,姨娘唱来听听。”
“阿瓦!
哎!
那啥子阿读咕噜有为?
噢沉默了古!
那土读怎么咕噜有为?
噢沉默了古!
阿我记得咕噜有为?
噢沉默了古!
咕噜古为一身呼身为,库位!
妈妈!
哎!
那啥子阿读咕噜有为?
噢沉默了古!
那土读怎么咕噜有为?
噢沉默了古!
阿我记得咕噜有为?
噢沉默了古!
咕噜古为一身呼身为,库位!
鲁的玛!
啊?
那啥子阿读咕噜有为!
某亏?
那次次的进么咕噜有为!
有为?
阿无内的那个咕噜有为!
噢,趁摩的!
咕噜古为一身呼身为,库为!
又哦哦哦哦哦,哎嘿吼,噢!”
“姨娘!你怎么会这首我们大漠的歌谣呀?真好听,为什么我们从来没听过呀?”两个小子惊喜的围上来问道。
“这叫吉祥三宝。是姨娘小时候听大漠来的人传唱的。当时太小了,只记住了汉语的翻译,现在学习蒙语后我才又想起这首歌,又翻回到蒙语的。你们喜欢吗?姨娘教你们,我们三个分别唱娘亲爹爹和孩子好不好?”
“好呀,好呀!”两个孩子欢呼道。
整个下午将军府的花园中飘扬着童声和女声快乐的歌声。小马驹也受到影响,看着围绕着自己的三张笑脸,高兴的手舞足蹈,嘴里吐着泡泡。悠扬的歌声也把前院的人吸引了过来,苷荠吉哈珠陪着一个身材高大的蒙古男子悄声来到花园,隔着花墙看向亭中。
“这个汉族女子是谁?”男子问道。
“她是你大嫂的手帕交。战乱时怀着身孕与夫君失散,带着有点呆傻的娘家哥哥落户济南,临近生产还开设酒楼。儿子降生后也不得闲,忙和着生意上的事,是个不一般的女子。”苷荠吉说道。
“是呀,念慈和我们平日所听说的汉族女子大不一样,到有几分我们大漠女人的性格,热情大方,你看她对待孩子的态度多么让人感动。”哈珠也接口说。
“是呀,她还真有点不一般。”男子继续看着正在微笑着给儿子擦嘴的念慈,低声说道。
“怎么你看上她了,托力海?”苷荠吉诧异的问。他的问话唬的妻子也看向自己的小叔托力海。
“是看着这个女子不太一样。大哥大嫂有什么高见吗?”男子痛快的承认说。
“她长的其貌不扬,又带着个孩子,你怎么会看上她?自从其其格死后,大汗多次想给你赐婚,都被你谢绝了。怎么多年以后你会看上个汉人?”苷荠吉不能理解亲生弟弟的想法。
“我没留意长的怎么样,只是觉得她照顾孩子的样子像极了当年的其其格。”他一直没有转头,痴迷的看着前面的念慈。
“是呀,别说她唱歌哄孩子的样子的确有几分像。”哈珠在小叔的提醒下,想起多年前死在部落争夺中妯娌的样子。
“那就上前去认识一下,反正也不是什么外人。”苷荠吉建议说。说着三人走进花园,朝亭子而去。念慈一边抱着闻音起舞的儿子,一边轻轻和着男孩的歌声,突然耳旁传来哈珠的声音。
“念慈!来,给你介绍个人认识。”她连忙抬起头,看见哈珠夫妇和一个陌生的男子站在自己身前。
“叔叔,托力海叔叔!”两个男孩惊喜的发现他的到来,纷纷嬉笑着扑了上去。刚才还一脸冷酷胡子拉碴的蒙古汉子,在弯腰张开双臂迎接孩子的时候,脸上绽开笑颜,顷刻之间从冰山男转变成阳光男。
“这是孩子们的亲叔叔托力海,在大汗帐下听命,这次是专程请命来看我们的。托力海,这位是我的好姐妹念慈,她就像一家人一样,你们也不用客气。”哈珠继续介绍道。
念慈抱着儿子站起来,看着腰上挂着两个孩子的托力海,轻轻的点了一下头,微笑着说:
“念慈看过托力海将军。这是我的儿子,我唤他小马驹。”
“念慈姑娘不要客气,叫我名字就可以了。小马驹,真像是我们蒙古人给孩子取的名字呀。”
“小名叫着玩而已。等孩子他爹来了,再另外取正式的名字入族谱。”
“对了,念慈听说你哥哥回乡祭祖去了?”几人落座后哈珠问。
“是呀。大宋那边不太平,我不想大哥去的,可是他执意前往。无奈下我只好多派几个家人跟着,不然真是放心不下的。”念慈接着说。
“念慈姑娘的老家在大宋?现在我们和宋国交战,你有什么看法?”托力海问。
“我是妇道人家,不懂什么国家大事。况且我们长年在金国生活,对故乡只留下朦胧的印象而已。再说大哥去大宋,主要是帮我寻找失散的夫君,替小马驹把他爹找回来罢了。”念慈淡淡的说。
“念慈呀,托力海难得有时间来看望我们,不如你也晚点回去,和我们一起吃晚饭好了。”推辞不过,念慈在哈珠等人热情的挽留下,一起在大将军府吃过苷荠吉一家子的团圆饭。
作者有话要说:不知是老谋子的开幕式太过震撼,还是16天的赛事给我们带来太多的惊喜,正在进行中的闭幕式没有给我带来多少冲击波。无论是伦敦8分钟展示,圣火熄灭,还是多明戈与小宋同志的闭幕主题歌都是不咸不淡,没有任何亮点。盼望已久的小贝居然只是随便一踢,并没有期望中精彩。一群大妈演唱月亮出来亮汪汪时,我气笑了,由此可以证明总导演肯定是CCTV的,居然将体育盛会和春晚混淆在一起,不知是不是想由此来竞争09春晚的导演权呢?
PS:文中歌曲蒙语翻译的吉祥三宝
济南几日游
吃过一顿气氛迥异的晚餐后,哈珠带着两个儿子和托力海频频上门拜访,美其名曰一起游历济南府的美景。具有现代人特有的敏感,念慈察觉到托力海对自己的别有用心,不禁哑然失笑。现在的自己一直戴着其貌不扬的面具,有刚刚生下儿子,怎么还能仅凭一顿饭就引来追求者呢。 蒙古人还真是百无禁忌,难怪连老爹兄长的老婆都敢娶。托力海虽然貌似粗鲁的汉子,其实内心很仔细,并没有说过任何越轨的话语,就不是念慈有丰富的早恋`恋爱史,还真可能是自作多情。家中的事物按部就班不用过多的过问,杨易打理酒楼也井井有条无需操心,如今正是春暖花开的,她也很想故地重游以表相思。于是每天早上分配好家事后,念慈带着儿子并三两个老妈子出门,与哈珠等一起在济南内外寻
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