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说一遍,那一晚我等在一边,阻止了尹志平的恶行,然后用药水抹掉了守宫砂。 我觉得这只是一种检测,你是否真心爱着这个女人——即使她不再完美。然而原本是,那一晚会发生悲剧——我当然不会让这样的情况发生——除了哥哥,谁也配不上龙师叔那样的女子!
后来的事,也没什么好说的。我利用了你,但是并没有想过要伤害你——那时只不过还没有想通,所以在心中视你为路人。
但是我从不后悔。在棋盘上从来都有一个规矩——落子无悔,作为一个布局天下的人,是不能有悔的。
哥哥,对不起。我们只能永远不见了。
弟顾夜惜敬上
番外:小顾创业记
小顾创业记
回顾小顾同志的一生,年幼丧母,与杨过相依为命、乞讨为生,后被郭靖黄蓉夫妇同杨过一起收养在桃花岛,发下做大官的宏愿,被人当做是稚童之言;期间小心经营,送杨过上终南山,自请离岛上少林,练就一身奇异武功,拜师学佛;此后行走江湖,少年成名,再现时受神哭小斧案所累跳崖……那么,他到底是怎样白手起家的呢?
一切还是要从离岛上少林之后开始说起。
顾夜惜幼时是真正受过苦的,后来一路去少林时也看到了沿途百姓的凄苦生活——因此萌生了一种想法——既然他身负九阴真经并且极有可能得到九阳真经,那么在神雕世界里保命和阻止杨过的悲剧应该是不成问题的,那么既有余力,何不为这些人、为后世华夏子孙做一点努力——即使这是在一本书的世界里?
于是,他在少林生活几年后就拜别师父,下山“修炼心境”去鸟。
期间还有一个小插曲——当天慧老和尚给他起法号时,他突发奇想,自命为“无花”,既有暗示少林他将来会剃度——取“无”字辈为号,也有在这个莫明其妙的世界里发发牢马蚤,自娱自乐的意思。只是万万没有想到,几年后,历史居然产生了惊人的巧合——或者说,武林人士的思维方式其实是有定路的?七绝公子,妙僧无花。多么令人胆寒的名字——当真是举头三尺有神明么?那么,我且逆天,看你当如何!
两年,金庸大神只留给他两年的时间来布局。顾夜惜根本做不了什么。只能埋下火种。
从行观老和尚那里得来了一部分初始资产,开始试着做一些小生意。不是很成功,但是却引来了别人的关注——毕竟他使用的都是这个时代所不该存在的。
将觊觎的人一一击毙,没留下半点残余——不是他过分残忍,只不过习惯使然。
习惯本就是个可怕的东西。
顾夜惜了悟,他所要做的不是亲自上手,而是作为一个引导着和旁观者,让这个时代的原著居民来做这件事——所谓旁观者清,只有身在棋局之外,才不会被迷惑而误入歧途。
该说他今生是个幸运的人么?总之,在游历的时候碰上了没落士族子弟却喜欢操持买卖贱役的孟达,被首领出卖的杀手、苦力出身却好奇仗义的漕帮弟子刘仓等人。
充分发挥因材施教——其实是放任自流的引导方式,教导孟达现代经济之术,教给刘仓权谋政治之术——但是,民主和自由的意志是都要具有的,顾夜惜指望着这些人成为“革”的原火种,将死气沉沉的中原大地点燃呢!
后来,他干脆找了一座山谷,一路上顺手牵来的“发展对象”统统丢进谷中进行再教育——初始时是感激,但是渐渐的随着懂的多了,大家才逐渐转向了他所希望的方向——认识到自己的悲剧不是命运——而是时代的局限性使然。想要改变,只有改造这个世界——总之就是很累很累的带小孩的工作。那段时间他还要兼顾四处旅行,结交一些重要人物,南宋朝廷,蒙古王庭,大江南北遍布他的足迹。
很累,但是成果显著。
于是他的计划启动了。第一步,有关神哭小斧。早在他内功初成时顾夜惜就获得了一项能力——但凡过手的东西都能知晓其用途——每日都要摸索的神哭小斧自然逃不过他的触觉——瞬间就“感知”到了其中蕴含的秘密,取走了藏宝图中的宝藏,更知悉了他的生身父亲的复杂身世——RP大爆发——就是顾夜惜当时脑子里蹦出来的想法。
大宋开国皇帝一脉,真是绝妙的身世啊。于是第一项计划启动了。
宝藏已被他挪用做“教育基金”,自然剩不下什么,但是顾夜惜仍然挑了些价值低的扔回宝库,权当作迷惑敌人的牺牲——作假或者隐瞒宝藏都不是最好的办法。
MA,反正南宋皇帝也不知道他这一脉的祖先们为了夺回帝位到底收集了多少东西。
亲自扔出那把神哭小斧,笑着与过去告别。
顾惜朝和南宋朝廷果然都被他引了出来。见到顾惜朝那一刻他的确起了杀心,但是,事与愿违,黄蓉竟然也搅和进来——为了杨过,不能动她!
然后,计划中的逃亡。意外的是,居然钓出一条追着顾惜朝的大鱼,不动声色,令属下密切关注。
然而令他没有想到的是,一路上居然收获了那把自行观手中得来的未名剑的益处。
MA,总体来说,进展还是挺顺利的。
但是顾夜惜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杨过也加入了讨伐的行列。
那一剑,的确将他的心打碎了——背叛只有一次——从此你不再是唯一。
他失踪了几年,因为在那座谷底他遇上了今生的孽缘。
出谷后发现,即使得了他已死的消息吗,他的亲亲属下们仍然没有放弃——于是,他重整心思,计划进入第二步。
除了继续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项伟大的工作,他凭着早年的人脉顺利进入朝廷,一步一步成为了那个历史上有名的昏官——贾似道,而且,结识了算是少年贾似道的知音的戚无伤——这个男人就是当初崖顶之战的将军,可惜去晚了。顾夜惜冷笑。
对于戚少商和顾惜朝的爱情,他很羡慕,却不会去尝试。
他的血,已经被山崖下面的冷气冻冰了。
指引着刘仓等人渐渐夺取了漕帮和盐帮的大权,然后吞并北方各大势力;继续改造孟达同学成为新时代的好商人,更要成为一个合格的政治家。自己也要小心经营者在临安的一切——至于明教,他不是没想过要渗透,而是早做好了打算——自那个男人成为他毕生的屈辱那一刻,就已经计划好了,让这个男人成为他按在明教的最大的刺。
然后,然后一切进行的都很顺利。
一步一步,迈向他想要的方向。这一次花了他十四年的时间。
布局了这么久,终于到了翻底牌的时刻了。
亲自射出那耀眼的一箭,他要所有的人都记住他光辉的形象;故意散播他身世的秘密,为以后建立政权时打基础——更是为了堵住所有江湖人的嘴,让他们产生愧疚的情绪,扫除来自朝堂之外的阻碍。
然后把手伸向明教——本来是很顺利——但是没想到,他也有动情的一刻。
内息走岔,他的身体因此一步一步迈向毁灭,即使后来被证明是神功进行到一定阶段的信号——但也因为这个,让他与梦想最终实现的一刻失之交臂,从此踏上了另一条路。
那一刻,他幡然醒悟。所谓情,并非他所想的那样。
但到了这一步,只能放下。
番外:斯人已去
斯人已去
春寒料峭,即使山里的草木都抽绿了,早晨的初春还有冷得很。连鸟儿也贪暖不叫唤了。
戚无伤再次紧紧身上的衣服,继续一步一步的往山顶爬。
这些年来南征北战,他为这个新的帝国立下汗马功劳。但是功劳却不能拯救逐渐老去的年华,直到两年前,他不得不辞官,隐居在顾惜朝和戚少商终老的山谷。
自建立帝国之日起不过一年的时间,两位老人就相继仙去。那时他刚刚得空回去看看,就发现两人安详的躺在床上,都已失了呼吸。有了顾夜惜的前车之鉴,戚无伤并没有急着为两人收敛,只是仔细检查了才发现——像顾夜惜那般变态的存在他大概碰不上第二回了。心中这才有些酸楚难过,故人都一个个离他而去。
依他们生前的意思——虽然两人都没有说过,大概也是顾及戚无伤的感受。但是戚无伤自然能明白这无疑是他们最渴求的结局吧。
然后,每天早上起来为两位前辈的墓碑打扫,对着墓碑絮絮叨叨成了他每日必做的功课。
戚无伤心中其实一直存着愧疚——知道戚少商死,他都没有叫过这个男人一声“爹”,对于他选择一个仇敌一个男人并且抛下他母亲的行为,戚无伤心中总有个疙瘩。
母亲给他取名字叫做无伤,其实就是期盼着他忘记有这个父亲,忘记小时的那些伤害。
但是经历了贾似道——顾夜惜的事情后,他渐渐的也放下了疙瘩,却仍然难以开口——其实,顾惜朝比他更可怜。至少他从不像那个家伙一样,心里从没存着要利用戚少商的心思——自然也没有要杀他的心思。
即使知道现在他所享受的、百姓们所受益的——纺织机器、自己跑的车、干净方便的水、更容易成活的庄稼——都是来自于这个曾经的知音,但是对于他某些行为仍然不能接受。提到这个男人,戚无伤不禁想起直到起老人们死前——他都没有告诉顾惜朝有关顾夜惜的消息——不是不愿,只是不忍。
快到山顶的时候,戚无伤突然警惕起来。四周一片安静——这很不正常。因为他经常打扫墓碑,这里的祭品也很新鲜,有很多找不着食儿的小动物常常窝在这里,他虽知这对于死者是不敬,却觉得两位也不会在意吧——可是今天,平日里的声音都消失了,甚至,连刚刚吹的他有些冷的风也消失了。
全身的肌肉都紧张起来,暗暗运气很久都没有用过的内力——新“世界”太美好,安逸的生活已经让他丧失了从前的警惕心——那么,到底是怎么回事?
悄悄靠到一棵大树后,小心翼翼的探出视线,映入眼帘的却是一抹白影。
戚无伤怔住。
是他?他,竟然,真的活着——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