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罢,兰采薇就往厨房外走。
出了厨房,她对身边的金枝道:“刚才我对庆嫂说的话,你也听见了吧?回去跟兰香也说说,有人问起不要说岔了。”
一年定时起床,生物钟已经调整好,兰采薇想偷懒睡觉,可转天还是在平常起床的时间悠悠醒来。
在床上赖了一刻钟,她索性爬起来,梳洗之后去了厨房。
赵氏交代过让她亲自看着采办,要是知道她没去,那她这一年在赵氏面前讨巧卖乖换来的好印象,只怕会毁于一旦。
到了厨房,却看见庆嫂与桔子围着一个竹筐说话。
庆嫂看见兰采薇,将一个红通通的东西递到她跟前,,笑道:“二姑娘,快来看看,这是什么?”
兰采薇看清楚她手中拿着的东西时,喜出望外,“哪里来的辣椒?”话一出口,心中却明了,肯定是田有福来过。
庆嫂见兰采薇很喜欢这叫辣椒的东西,心中松了一口气,“原来二姑娘见过呀,刚才那人非说要卖给我们家,我不知道用处就不敢买,后来架不住那卖菜的苦劝才买的。不过那人卖的真便宜,这么一大堆才收了一个铜钱。”
兰采薇笑笑,转头去看筐子里的东西。
黄灿灿的嫩玉米,刚出土的番薯,鲜嫩的藕段,两只兔子和五只野鸡,还有两大块血淋淋的不知道什么肉,三四种不知名的蘑菇……零零种种,满满一大筐。
准备这些,田有福花了不少心思吧?
庆嫂以为兰采薇怪她没有按单子采买,讪笑着解释:“奴婢是看那人卖的实在便宜才买的,这些东西只花了十文钱。”
当然便宜,只怕庆嫂说不买,可能田有福还会说白送吧?
只是,这田有福上门,是为着什么事?
不是收获或者播种的季节,也不是交帐的日子,他来,可能只是送辣椒玉米给自己尝鲜的。
而且,要是真有其他的事情,田有福一定会再来的。
想到这里,兰采薇笑笑:“这大热的天,我只怕这些东西吃不完可惜了。下次他再来时,你叫我一声,他卖得如此便宜,我想当面跟他道谢。”
庆嫂轻笑:“二姑娘亲自道谢,只怕他受不起。二姑娘要是觉得亏了他,赏他几件大少爷或者二爷不要的旧衣服,他一定比听了二姑娘亲自道谢还开心。”
“你只管叫我就是了。”
兰采薇看了庆嫂一眼,不再说话,低头盘算这么多东西该如何让处置。
有辣椒,可以做许多前世喜欢吃的东西了,加上兔子,正好可以做干锅兔……
自从听闻过兰采薇处置婷玉的事情之后,庆嫂就不敢在一向好脾气的兰采薇面前太过随便,看见兰采薇面色不虞,顿时就住嘴不敢再说,动手帮着收拾竹筐中的东西。
过了一阵,兰相业匆匆到厨房,拉着兰采薇的手就走。
出了厨房,兰采薇甩开兰相业的手,道“哥哥这是做什么?这样毛毛躁躁的,让下人看了笑话。”
兰相业装作委屈欲哭的样子,撇撇嘴:“人家时刻想着妹妹,妹妹却总是唠叨哥哥……妹妹,你知不知道自己这样活像个老太太?”说到最后,兰相业已经哈哈大笑起来。
兰采薇哼了一声,斜睨着兰相业:“说吧,今天又是什么好事想着我了?”
兰相业嘿嘿一笑:“进舅舅来了,你去给他请个安。”又压低声音道,“进舅舅一向出手大方,你只要说两句吉祥话,说不定一块古玉就到手了……”
兰采薇看了看双双低头的金枝与虎子,恼道:“我说过很多次……”
兰相业打断她:“我当然知道……嘿嘿,去吧,去吧,几句吉祥话就能换一块古玉没有什么不好的……”
想了想,兰采薇还是与兰相业一同向赵氏的院子走了。
她可不是贪图什么见面礼,有来不往非礼也,哪里有只受礼不回礼的道理,赵进送了什么东西给他们,赵氏只怕会加倍还回去。
而是,她脑中突然想起在赵峰家听到的那个清越的声音,她实在很好奇,赵进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是不是她在八角亭所见到的那个人。
走到赵氏门外,就听见一个清越的声音道:“八姐姐还不了解我?老太爷说那么几句,就能说服我,乖乖的将作坊交出去?”
只听这清越的声音,兰采薇就猜到房中的人与她昨日在八角亭见到的是同一人。
“这中间还有什么蹊跷?”房中的赵氏明显带着惊讶。
兰采薇叫住要进去通禀的月季,一边与她闲话,一边凝神听房中赵进怎么回答。她猜到赵进与赵氏在说魔方作坊的事情,就想知道赵进到底怎么回答。
“现在,魔方仿货遍地都是,早没有了年初那么火热,虽然还是赚钱,但也有限得很,进项只与普通的铺子相仿。既然老太爷提出要给玉欢做陪嫁,我就做了顺水人情。只是这样一来,就亏了八姐姐。”说到最后,话里就有了几分歉意。
赵氏也知道分红一月比一月少,知道赵进说的是实话,又想到赵进补偿的那五万两银子,当下笑道:“自家兄弟,说这些就见外了。”
赵进轻笑道:“说起来,多亏了八姐姐想的那些主意,不然,魔方生意恐怕还撑不了这么久。”
听到这里,一直注意房中的动静的的兰采薇一惊,生怕赵氏将她说出来,忙推了推月季,“快进去通禀,站了这许久,我腿有些麻了。”
月季愣了愣,在赵氏再度开口前打帘子进去了。
昨晚天色昏暗,兰采薇只觉得赵进很年轻,再次相见之下,才惊觉他长得如此的……温文尔雅,这个词语,是她想了半天才想到的。
||乳|白带着暗纹的湘绸直身,漆黑如墨的头发用一根乌木簪子定在头顶,简洁大方又不失高贵,大而明亮的眼睛随时都带着盈盈笑意,看着他就让人有一种如沐春风般的舒适和温暖。
这,应该就是商人天生的亲和力吧。
浑身上下,没有一丝商贾该有的市侩气息。相反,他那秀才出身的哥哥赵峰,反而比他更像一个商贾。
想到这里。兰采薇微微一笑。
客套之后,正如兰相业先前所猜想的那样,赵进出手大方,给兰相业的是一本残破的《黎世医经》,兰采薇不知道这本书的价值,但看到兰相业欣喜的表情,猜到这本不起眼的书可能是什么孤本之类的。而给她的,则是一方用和田玉雕成的笔洗。
看到笔洗时,兰采薇怔了怔,这笔洗的玉质通透,雕工细腻圆润,一看就知道是大师之笔,价值肯定比《黎世医经》更珍贵。她悄悄地扫了一眼赵氏,看见赵氏眼中那抹难掩的讶异,她知道自己的猜想没错。
赵进笑道:“这笔洗留在我这种不通文墨的粗鄙之人身边,是埋没,是浪费,而放到兰二姑娘这样才学出众的人身边,才能体现它的价值,就如同宝剑需要赠英雄一样。”
几句话,将房中的几人都逗乐了。
兰采薇笑过之后,不免疑惑,赵进完全可以像赵峰夫妇一样,随便给个见面礼就将自己打发了,他为什么送如此贵重的礼物,同时不遗余力的捧自己?
赵氏嗔道:“进兄弟的学识我这个做姐姐的自然是知道的,要不是你不愿意,不说三元及第,两榜进士是跑不了的。你这样贬低自己去捧她一个小孩子,你不怕折杀了她?”
赵进敛了笑容,认真地道:“二姑娘聪慧,并非是我虚言。当然,我送笔洗,也有那么一点要感激二姑娘照拂的意思。”说到这里,赵进轻轻一笑,看向兰采薇,“以后,还要多多仰仗二姑娘关照。”
有兰相业与下人的在场,赵进说的隐晦。兰采薇还是听出来了,赵进知道魔方出自她的手,其实,这也不奇怪,她当初并没有让赵氏瞒赵进。
只是,后一句,却是想再与她合作的意思,和田玉笔洗,只是赵进在表示诚意。
兰采薇望着赵进那张笑的如同和煦春风般的脸,却有了和先前不一样的感受。
商人还是商人,无利不起早的……
第七十三章房山之行(四)
兰采薇秀眉几乎不见得蹙了蹙,轻轻笑道:“我知道进舅舅是想抬举我,但进舅舅这样说,真真是折杀我了,我是晚辈,又是女子,有何德何能敢说关照进舅舅?”她看了看手中的笔洗,然后目光坦诚的看着赵进,“这方笔洗,如果是进舅舅给我的见面礼物的话,我就此谢过进舅舅。如果进舅舅有其他的意思,我是万万不能收的。”
闻言,赵进微微笑着的眼底闪过一丝惊异,端起茶盏,轻轻的抿了一口,这才转头对赵氏笑道:“八姐姐,刚才我夸二姑娘聪慧,没夸错吧?小小年纪,如此谨慎,拿之前还将我的用意问清楚,生怕拿了我的这个笔洗,日后我会问她讨回来似的。二姑娘就放心拿着,不必去管我的想法。”
有赵进这句话,兰采薇就放心了。她不担心赵进会将笔洗收回去,她担心害怕的是,赵进为什么是这么笃定她身上有力让他可图!现在看来,这只是赵进习惯性的广撒网。小投资,广撒网,先和人建立基本的感情,总有那么一两个最后会为自己带来帮助。应该说,每个人不管因为什么,这个方法或多或少的用过。
这样想着,她也不去计较赵进话里德调侃,盈盈笑着,顺着赵进的话道:“既然如此,我就多谢进舅舅了。进舅舅大人大量,不会计较我刚才的话,对吧?”
赵进轻笑着:“话都让你说了,我还说什么?”
赵氏先前一直没有开口,这才笑道:“这丫头净知道胡说了。”话里带着她自己都没有察觉到的宠溺,赵进却感觉到了,看兰采薇的目光多了几分探寻。
兰相业在一旁听着,以为赵进与兰采薇只是斗嘴,而且兰采薇还落了下风,这时嚷道:“进舅舅今日有些偏心,下次可不许这样了。”他其实是想为兰采薇解围。
一句话,又惹得房中几人大笑。
说了几句话,兰采薇找个借口告辞去厨房,因为刚才兰相业打岔,她做了一半的干锅兔还没做完。
怕其他人不接受辣椒,中午庆嫂上菜的时候没敢给赵氏房中送。
赵进一直在赵氏房中闲话家常,直到兰志康从太医院回来,两人一起用了晚饭才告辞,准备隔天回江南。
兰采薇刚从兰香口中直到赵进走了的消息,赵氏房中的月季就来请,说赵氏有事找她。
她一进房,赵氏就将自己面前黑梨木雕花小几上的青花瓷盘往她面前挪了挪,“来尝尝鲜,你进舅舅今日拿来的。”
这是粮食产量低,仅有的都用来种粮填肚子了,西瓜鲜少有人种植,兰采薇穿来一年,也只吃过两三次西瓜。
她笑着捻了一块西瓜,顺势就在赵氏下首的一个锦机上坐下,咬了一口,笑道:“真的很甜。”
赵氏看着兰采薇将手中的西瓜吃完,又让月季打手为她擦手。忙完,赵氏屏退房中的下人,才缓缓的开口:“我找你来,却是有事和你商量。”
“娘与女儿,哪用得着这样客气?娘有事只管说就是了。”兰采薇笑道。自打她一进门赵氏对她异乎寻常的亲热,所以赵氏这时说有事与她商量,她一点也不觉得奇怪,她甚至可以肯定赵氏要说的事情会让她为难。
赵氏敛了笑容,长长的叹了口气,才道:“你如今大了,家中的开销你也要知道一些。昨日我让燕姑姑将家中这半年来的各项花费算了一下,不算不打紧,一算之下吓得我差点背过气去。这半年竟花费了五千两银子!要知道,这可是以前我们家三年的开销。家中的收益呢,你也知道,老宅那边每年贴我们八百两,再一个就是你父亲的俸禄。一年也不到二百两银子,这两样加起来,远远不能维持家中的开销。要是魔方作坊的生意还在,有分红银子的维持,我倒不至于这么担心。现在魔方作坊没了,就看年前置下的那十几顷地的收益了,哎,这可怎么办才好啊……”
兰采薇静静的听着,当她听到半年花了五千两银子时,心也跟着跳了一下,在心中迅速的将她知道的开销算了一遍,远远达不到赵氏说的一个月花费八百两的数字!待赵氏说完,她才轻轻的道:“这半年淑贞公主远嫁,欢姐姐成亲,家里随礼就随了不少。除开这个,花费肯定会降一些。要是娘觉得为难,我让厨房省一点,每月估计能省出十两八两,还有,吃穿用度都是家中出的,我也没用钱的地方,我的月钱娘就留下应应急吧。”她隐隐猜到赵氏的用意,只是不确定。
赵氏嗔道:“哪有不给你月钱的道理,要是让人知道了,会怎么再说了,你的月钱与厨房那点银子,只是杯水车薪,还有,以后没有淑贞公主与玉欢,难道就没有其他的事情要应酬?”赵氏又笑笑,“我的意思,是想将韩姨娘以前的生意做起来,家中也能多个收益。”
原来赵氏知道韩姨娘做生意的事情。兰采薇微怔,她沉吟一下,才道:“父亲不会同意的。”
赵氏端起茶盏抿了一口,“你父亲,心中只有医术与道义,从不管银钱上的事情,他哪里知道如今当家的难处?今日与进兄弟说了半天的话,才知道,原来京城许多官宦人家都经营着生意,只是找个忠实的下人挂着名头就行。当时我就想,这倒是一个不错的主意。也没个人商量才找你来的。”
兰采薇这一世只想平平淡淡的,有衣穿有饭吃,再找一个可靠的人嫁了,她就很满足了。听了赵氏的话,她沉吟许久,才道:“娘还是再多考虑考虑吧,娘生前的生意要做起来,难处很多,买家卖家我们又都不清楚,只能瞎撞。而且,有盈利就有亏损,娘要是手边有钱,倒不如买田置地,收益少些,但稳妥。”最重要的是买地少费心。
赵氏点点头,“你说的也有些道理,不过买家卖家的事情,想来韩二是知道的,这一点上倒不用担心。”她看了兰采薇一眼,笑了笑,“反正这事也不急在一时,慢慢想也可以的。”
燕姑姑看着兰采薇出了院子,掀帘进屋,笑问:“怎么样,薇姑娘怎么说的?”
赵氏没有回答,沉默良久,意味不明的笑了笑:“进兄弟果然会看人,要不是他提醒,我还没看出来薇姑娘与众不同。只听她说话,确实很难想像她只是一个十一岁的姑娘。”
燕姑姑点头,“薇姑娘处事一向沉稳。”
赵氏叹了口气,“她不同意,劝我置田产。我要不是逼急了,也不会想做生意赚钱啊。今年二爷的应酬多,花销也就跟着多了,还有业哥儿,年纪也大了,处处都是用钱的地方……偏偏我身子不好,没精神头……要是薇丫头同意帮我,我也能轻松些……”
“太太放心,薇姑娘会同意的。”
“娘,来,喝口水,心头会舒服些。”兰采薇拿了一个大靠垫,垫在赵氏身下。
同车的张夫人也帮忙扶着赵氏,眼睛却不停的往兰采薇身上睃,然后微微点了点头。
古代马车没有防震系统,车中就是垫了厚厚的棉垫子,也还是颠的兰采薇双腿发麻。她这点倒不算什么,严重的是赵氏,从马车刚驶出青衣巷起,一直干呕不断,好在没有吐出秽物。
兰采薇看赵氏情况严重,担心她撑不住,嘱咐赶车的慢点。
后面车中的张夫人看见兰家马车走走停停,差了一个婆子问明白是什么事。然后非要与赵氏同车,说是照顾她,车中多一个人,转身的地方都没有,兰采薇只得让兰家的下人去后面跟张家下人同车。
一路上,照顾俨然重病的赵氏的任务就落在了兰采薇身上。
赵氏喝了水,精神好些,对张夫人道:“张夫人,这里有薇姑娘,你也忙了这许久,身子该乏了,回去歇会吧。”
张夫人摆摆手:“兰夫人行行好吧,那日邀兰夫人时,我就说过要照顾兰夫人,兰夫人要是这会将我赶回去,徐夫人和丁夫人对我该有看法了。”
赵氏看她说得坚决,不好再说什么,便假寐让自己好受些。
兰采薇也希望张夫人回去,张夫人走了,月季桂花才能回来,她手边有人用,照顾赵氏便轻松不少。
可张夫人偏偏不走,她照顾赵氏之余,还得应付张夫人。
“听说淑贞公主说你通读诗文,不知道你最近在看什么书?”张夫人看着兰采薇削水果,便问。
通读诗文!!兰采薇打了个颤,小心翼翼的答道:“那是淑贞公主抬举了,我只读过几首诗而已,她就说我通读诗文,真是惭愧。其实不怕张夫人笑话,我最近在练习针线,读书的时间很少。”
一直闭着眼睛的赵氏眉头挑了两下。
张夫人呵呵一笑,“女子针凿上的功夫确实也不能忽视,我听兰夫人说,你是跟在景六姑身边学习。景六姑我也认识,她拿手绝技是扣针回针,不过她这人就是爱留手,她教了你几成?”
“我……”兰采薇正要说还没开始学,就听到赵氏叫她取白水。
张夫人笑笑,帮着取水,忙完之后再不提刚才的那个问题。
第一卷 小荷才露尖尖角第074章 房山之行(五)
兰采薇长时间养尊处优,待马车到达房山张家别院时,她已经累的精疲力竭。
强打起精神,分别搀扶赵氏与张夫人下车,下车后,其他的事情自有早就侯在车旁的月季桂花与张家下人帮忙。
徐夫人与丁夫人这时也已经下车,看见赵氏与张夫人从车上下来,便围拢过来,关切的询问赵氏的身体。
得了闲的兰采薇退到后面,看见身旁站着一个身着淡粉云缎的十二三岁少女,微微福了福,“丁姐姐。”
这次来房山的,除了赵氏等四位长辈,小辈就只有她与丁玉兰了。因为四家住在不同的地方,马车出城之后才会合在一处,会合时她们相互见过对方,但只是匆匆的点了点头,并未正经的打过招呼。
“颠的有些腿麻,其他的倒还好。”兰采薇答道。心中却在感叹丁玉兰的美貌。
普通的云缎短裳,月白的白褶纱裙,掩不住她婀娜多姿的身段,五官精致的就像雕刻大师手下的杰作,细长柳叶眉,漆黑如同宝石的眸子,娇艳的菱形双唇,露在夏裳外面的一段光洁的脖子欺霜塞雪。一颦一笑之间,都有万般风情。
将兰采薇前世今生见过的美女加在一起,丁玉兰也是其中最漂亮的。
丁玉兰拉起兰采薇的手,握在手中,语
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