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说,顺道奉承了路王妃一把。 秋读阁手机版
路王妃自然是喜出望外的,连连夸那位小姐才艺出众。这下其他人也坐不住了,纷纷要求表现一番。路王妃便笑道:“稍安勿躁,稍安勿躁。今日来的女孩儿们比往年多,若叫你们每人都争一回头彩,天就黑了!我倒是有个主意,又有趣,又好玩。”说罢命人取了一个
缠有五彩丝带的藤箩来:“这里头有几十个纸团,正好在座的小姐们一人一个,其中只有十个纸团里画了花儿,我们抓阄吧,谁抓到了,谁便能一展奇才,如何?”
众女自然是齐声叫好,还有人多夸了一句:“果然有趣,哪里想来 ”
文怡心里暗道不好,自己根本就没准备,可千万别叫自己抽中才好!
文慧却面上发亮,心想“这种事往年都是做了手脚的,丽君既然向我保证了那件事,兴许我能抓中?”便决心要在众人面前大展才艺。
那藤箩由侍女棒着,依次传遍席间,不一会儿,便到了文怡面前。她心下不安地伸子进去,犹豫了一会儿,抓了一个纸团出来,便握在子心里。等到所有人都抽完了,路王妃便笑问:“怎么不打开看看?都有谁抽中了?”
众女纷纷展开手中纸团,有人惊喜,有人泄气。文怡看到手里那纸片上头空空如也,总算松了口气。文娟的嘀咕声从她耳边传来,同样没有抽中。她抿嘴一笑,却看到文慧恼火地将那纸片翻来覆去地看了几回,才闷闷地将它扔到一边。
看来文慧也没抽中。
“呀!”惊喜的声音从另一侧传来,文怡回头去看,只见文娴面带红晕地拿着一张纸,纸上画了一朵牡丹花,分外娇艳。
第一百四十九章 意外邂逅
文慧一下就变了脸se。
在这种场合献艺展才的,不是高门千金,便是名门闺秀,若是名不见经传的小姐,那就定是有贵人看中了,想要试一试她的言行谈吐与本事。文慧迅速扫视周围一圈,发现抽中的小姐们全都是四品以下官员官职爵位计,文娴大概是出身最低的一位了。
她暗暗咬了咬牙,猜到了几分。
这十位小姐,想必是皇子或王世子侧室的候选人吧?当然几位出身世家的,也有可能是要配给未封王爵的宗室子弟。
今日前来路王府的皇子与王世子,只听说有三皇子与东平王世子两位,至于其它的镇国将军、辅国将军什么的,只怕还没那个福气让路王妃费心亲自做媒!
若文娴被告配给了朱景诚为侧室,那她就没希望了!若是配给三皇子倒还罢了,她还能劝说这位姐姐,别给丽君添麻烦!但以文娴的的身份,恐怕还没有做太子妾室的资格。
文慧暗暗焦急,却没留意到文怡正在打量自己。
文怡发现自从文娴抽中了那张画了牡丹花的纸片后,文慧的脸色就变得很难看,莫非她是在嫉恨堂姐获得了表现才艺的机会?文怡微微皱了皱眉,心生厌恶,也不去理会她,径自转向文娴,微笑着安抚她:“五姐姐,别紧张,就当作是平时的练习,你的琴艺本就出众,不管何时何地,都不会被人比下去的。”
文娴脸色微微发青,双手冰凉,无措地看着文怡:“我…………我要是出错了怎么办?”
文怡笑着:“怎会出错?五姐姐就弹你平日最熟悉的曲子,以平常心面对吧。”见文娴还是未能放松,她只得说道:“今儿的才艺,本就是突如其来,我们原不知情,便是真出了什么差错,也不要紧的。姐姐本来就没打算以才艺压倒众人,这会子又何必害怕哟?即使你弹得比别人稍逊,也不过是小事一桩罢了。
难不成姐姐还想要打响才女的名声?”
文娴听得哭笑不得:“我几时要做才女了?我只是怕丢了顾家的脸,有辱顾家的名声!”
文怡不以为然:“顾家的名声不是靠女儿的一首琴曲得来的,姐姐不必把这件事看得太重。难不成姐姐弹错一个音,两位伯父就没脸见人了?顾家就不再是诗书门第了?”
文娴一想也是,倒略放松了些。接下来便是抽中花签的小姐们依次表演。这些小姐有的有准备,但也有事先没准备的,无论是弹琴、吹笛、画画,都有出错的地方,众人也没有发出嘲笑的声音,这让文娴暗暗松了口气,开始在心中默背曲谱,十指微动,似乎在温习指法。
文怡见状,微微一笑。只要文娴能象平日那样弹奏,出彩未必,但绝不会丢脸。她的琴艺,在平阳一带有是颇有名气的。
小姐们的表演并没有花去很多时间,因此很快就轮到了文娴。她看上去似乎已经镇定下来了,至少在文怡看来,她面上带着微笑,走路时步子也迈得很稳当,说话没有颤声,行礼的动作没什么奇怪的地方。
琴是王府的人备下的,先前已经有几位小姐使用过了。文娴坐到琴桌前,只是稍稍调了调弦,便开始演奏起来。
她弹的是《梅花三弄》,在此时此地,无疑是十分应景的。文怡也曾学过这首曲子——虽然弹得不算出挑——因此能听出,文娴几乎没犯错误,只是有丙个音稍稍有些急,在今日弹琴的小姐里头,可说是最出色的一个。
文娴自己也仿佛松了口气,演奏完后,便起身朝路王妃下拜致意。
路王妃笑着拍手道:“果然好琴艺!这真真是意外之喜!若我的孙女们也能弹一手好琴,我就心满意足了!”
文娴脸红了一红,羞涩地低下了头。
路王妃召她到跟前来,亲切地拉着她的手,问起她的家世、父母、年岁、喜好…………听说她是顾侍郎亲侄女,出身于平阳望族顾氏一门的长房,还是嫡出,笑容便更深了些:“是跟着你祖母到亲里来玩的吧?我与你祖母年轻时也认得,有二十年没见了,怪想念的,改日得了空,你陪你祖母过来玩吧,陪我老婆子说说话。”说着便有些伤感:“从前那些那姐妹们,也没几个还在了。难得你祖母身子还康健,能重回京城来,我们一定要多聚一聚。”
文娴乖巧地应了,路王妃又嘱咐两个孙女儿,多照应文娴。大郡君脸上带着一抹深意,微笑地应下,朱暖却上上下下地打量文娴,然后对路王妃撒娇着:“祖母,暖儿自知琴艺不如顾家五姐姐,不过有一个人,也曾演奏过这《梅花三弄》,当时您夸得天上有地上无,今儿顾家五姐姐一曲惊人,不知您又怎么说?
”路王妃笑吟吟地道:“怕是只在伯仲之间,有机会叫他听听,也是好的。”朱暖笑了,瞥向文怡,挤了挤眼。
文怡一愣,小郡主这是……什么意思?
在场的闺秀们面上的表情也变得微妙起来。郑丽君斧头喝茶,眼角却扫视着顾文娴,心里说不出的意外:原来只当她是文慧的姐姐,不过是个寻常女子罢了,没想到能入了路王妃的眼,不然这等容貌秀丽又性情柔弱、家世地位不高的女子,倒是很适合做侧室咧,即能表现正室的贤良,又不担心她有本事夺走丈夫的宠爱,将内院搅得不得安宁……郑丽君迅速扫视几位竞争对手的表情——这里头既有太子妃的热门人选,也有几们有资格成为王世子妃的闺秀——她们脸上无一例外,都露出了几分失望之色,唯有东阳侯府千金杜渊如仍旧淡淡的,并无异状,仿佛对此事毫不在意。
郑丽君眯了眯眼,嘴角闪过一抹冷笑。
路王妃年纪已经有近六十岁了,在这样寒冷的天气里,自然不可能在户外久待,于是这赏梅茶会很快就结束了,但娇客们当然不可能这么快就要离开。路王妃很热情地请她们在花园里逛一逛,等吃过午饭再走。
文怡姐妹几个便避过其他人,来到了静水阁。
阁中无人,但里面比外头暖和多了,有两个火盆在。文娟立刻便跳了过去,一边搓手一边呵暖气:“可冷死我啦!再坐下去,我都要冻僵了呢!”
文娴小心地、举止优雅地在一张椅子上坐下:“别那样说话,这不是在家里。”
文怡与蒋瑶对望一眼,叹了口气。
这时门外有人影晃动,众人转头去瞧,原来是小郡君朱暖。文娴立时起身,请她就座,还问:“要喝口暖茶么?我去叫人备茶吧?”
朱暖咯咯笑道:“好了,顾五小姐,我才是主人,怎么能叫客人去给我叫茶?”
文娴脸红了,低下头来。
蒋瑶笑着问朱暖:“方才瞧着王妃似乎挺喜欢五姐姐?”
朱暖眨眨眼:“是呀,我瞧着祖母是真喜欢。 ”
蒋瑶学她眨眨眼:“你说的那位……也弹奏过《梅花三弄》的……不知是哪一位?”
朱暖扑哧一声笑了:“还有谁?我们家里喜欢鼓琴的,也就只有四哥啦!”
蒋瑶眼中一亮,与朱暖对视一眼,笑了。
朱暖转向文娴:“我母亲请你过去呢,方才匆忙间不及正式引见,听祖母说你琴艺出众,一定要我带你去见她。”
文娴又紧张起来,无措地看向文怡,文怡给了她一个微笑,安抚道:“王妃这般赏识,世子妃又这样亲切,还有小郡君在呢,姐姐尽管去吧,我会照应好十妹妹的。”
文娴有些僵硬地笑笑,便随朱暖一同离开了。她们一走,文怡便赶紧问蒋瑶:“方才你与小郡君的话是什么意思?”
蒋瑶笑道:“路王爷早年曾有一个爱妾,可惜早早去世了,留下一个小王爷,长到二十岁,也没了,那位小王爷跟前的一个丫头倒是生下了一位遗腹子,平日里甚得王爷宠爱,因身份所限,只能封个镇国将军,又是庶孙,做而长到今年十八岁,还未娶妻。路王爷一心要为他寻位名门淑女做媳妇,不管别人怎么劝都不成。路王妃与世子妃为此烦恼两年了,今日遇到五姐姐,想必是看中了?真真是天大的福份!”话虽如此,但她的话音里并不带艳羡。
文怡讶然,顿了一顿:“不知这位镇国将军品性如何?”
蒋瑶有些意外地看了她一眼,微笑道:“听小郡君说,是个爱好音律的,也喜欢诗词歌赋,因此与路王爷最是相得。他在宗室之中,向有‘琴痴’之名。我远远见过一回,性子斯文,有些腼腆。”略停了停,“不过也有人觉得他不大上进。”
听起来似乎不错,此人出身宗室,又得路王宠爱,想来生计是不悉的,不上进未必是坏事。文娴性情偏软,若嫁了个脾气要强的,可不是福气。虽说顾家与路王府门弟差得太远了,但正主儿是庶子的庶子,要求名门闺秀委实不易,文姅纲身望族,只要路王府不嫌弃她只是进士之女,这门亲事对两人说,都算是相当理想的。
这样也好,等文娴出了嫁,文慧的婚事也要办了。只是文怡想到自己,但忍不住叹气。
她必下忽地一惊,猛然抬起头来:“六姐姐呢?!”她方才分明看到文慧是跟着她们一起进了水阁的!
文娟歪歪头:“方才见她还在这里的,怎么忽然不见了?”
文怡猛地转头却看蒋瑶,蒋瑶倒是不动声色:“外头人多,咱们出去问问,兴许有人看见了。”
文怡点点头,嘱咐文娟:“十妹妹,你在这里守着,若是六姐姐回来了,别让她离开。”
文娟有些不解:“这是怎么了?”
文怡为难,不知如何回答,蒋瑶便道:“她脾气有些急,平日里遇见别人,若是合不来的,少不了拌嘴的时候。若是郑姐姐在,也没什么要紧,可今儿郑姐姐却与她分开行事,万一她四处乱逛,遇到什么人又吵起来,回了家咱们也要挨骂的,你可得帮着看紧了她!”
文娟倒吸一口冷气,忙不迭地点头。
文怡于是与蒋瑶结伴出了水阁,先是在花园里寻了几位认得的小姐问了,大多不知文慧去向,只是一位小姐说隐约瞧见她往格林那头去了,文怡想起茶会前东平王世子就曾约了文慧往格林去,不由心下大急,两人忙忙进了梅林,又不敢大声叫唤,怕惊动了别人,这般一路寻过去,直走到腊梅林处,也不见她的踪影。
正着急间,一位丽人迎面摇摇而来,文怡转头望去,原来是林玫儿,忙与蒋瑶上前见礼。
林玫儿道:“小郡君先前跟我说,要请我和你去她屋里,观赏她新得的一幅好画,我听得世子妃那里快要散了,想来小郡君也快回去了,我正四处找你呢,遇上了正好,我们这便去吧?”
蒋瑶有些犹豫地看向文怡,文怡忙道:“你去吧,我先回静水阁与十妹妹会合。”接着又压低了声音,“兴许六姐姐已经回去了,若没有,我就请下不为例的人帮我们找。”
蒋瑶想了想,便点了头:“那我去了,你沿原路回去吧。”文怡应了,林玫儿又告诉她:“从这里回青水阁,路有些远,若是想抄近路,沁玉桥那边有一个月洞门,连花园内墙与下不为例外墙之间的夹道,平日没什么人经过的。你从那里向南直走,到了征一个月洞门时进来,便能瞧见得雪海的入口了。”她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笑:“我们平日想抄近路时,都是从那里走的……”
文怡并无意抄近路,这毕竟是路王府,她一个客人,何必省这些事?当面谢过了,目送她们出了腊梅林,便转身沿原路走回去。
她一路心神不定,担心文慧的去向,默默祈求文慧千万别又惹出祸事来,走到沁坟桥附近,隐约听到前方有说笑声,还有男人的声音,心下不由得一惊,抬头远远望去,却差点一口气上不来。
文慧与郑丽君,还有另两位小姐,正站在桥的另一边,一边与东平王世子说放笑,一边往桥这边走来。
同行的还有另外三四名男子,有一个瞧着象是三皇子,其他人却从未见过。
文慧怎么又做这种事了?!亏得她与蒋瑶担心了半天!
文怡气得一跺脚,却又不欲与他们照面,想起方才林玫儿的话,脚本下一转,便往月洞门去了。
出了月洞门,她果然看到一条长长的夹道,两边都没人,她依着记忆中香雪海入口的方向往前走,不一会儿,便看到两间小小的屋子,似乎是下人守夜之处,再往前不远,便有一个月洞门,想必就是林玫儿提到的那个。
文怡心下一喜,忙加快一脚下的步伐,经过小屋时,却听得“吱呀”一声,小屋的窗户开了,一名容貌清丽脱俗的少女站在窗内,探头来问:“对不住,我是今儿府上的客,遇到一点小麻烦,请问能不能……帮我一个忙?”
文怡惊讶地看过去,只觉得此女面容陌生,倒是她头上插的那一支珠钗,有几份眼熟,让她不由自主地脱口而出:“你是……杜小姐?”
(蝴蝶的小翅膀呀~~~)
第一百五十章 狭路相逢
那少女面露讶色:“你是......”
文怡笑道:“我也是今儿府上的客,鄙姓顾,平阳顾氏。礼部侍郎顾大人是我堂伯父。”她屈膝一礼:“久闻大名,只恨不能见,不想今日有幸,得见芳容。”
那少女双颊微微红了,颔首还礼:“不敢当,鄙性杜,家父乃是东阳侯。”顿了顿,眼中闪过一抹喜色,“顾小姐与顾侍郎的千金是姐妹吧?我与令姐相识多年,却是头一回见你,是我失礼了。”
文怡猜对了,这位正是东阳侯府的大小姐,杜渊如,传说中太子妃的热门人选。不过她与文慧不是不和么?看她的反应,却不像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