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文书库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22部分阅读(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船说铁的,分量重的人,其他的人都打发到店里,当时他们不是也以没有地方买为借口吗,我就给她买的地方!

“好吧,咱们就开个专卖店,祥磊,你这两天先不要管菜园,去市区转转,看看哪里有合适铺面!”

“行,我听你的!”

孟祥磊现在对孟真几乎是言听计从,他爸不只一次的叮嘱他,要跟好孟真,这样才能发财。

开店的事情定下来,孟真开始考虑人手的问题。她在周家庄呆习惯了,而且还有山上的果园要打理,无法长期呆在市区,郑健还要看着家里的老人,也不好离开,孟祥磊嘛,也不太合适。

正想着,看到宋雅萍搬着一筐苹果进门,嗳,还有小宋呀?!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她发现宋雅萍还是很不错的,能吃苦,而且对工作也比较细心。重要的是,也知根知底呀,把专卖店交给她,自己有时间的时候再去转转,应该没问题。

孟真赶过去,和宋雅萍一起把苹果搬进来,放到客厅里,然后招呼她来院子里坐下。

“姐,你这苹果和梨子种得真好,昨天我拿回家的苹果全被我妈吃了,她直说味道好呢!”

宋雅萍接过孟真递过来的茶,喝了一大口,天太热了,她就摘了一筐苹果,满身都是汗。

“小宋,我有个事情想和你商量!”

宋雅萍点点头,疑惑的看着孟真。

“是这样,专卖店已经决定要开了,孟祥磊那里也在积极地找房子,但是这个店交给谁管,我还没有定好。我想过了,我、郑健和孟祥磊都不合适,如果你想干的话……”

“姐,我愿意!”

还没有等孟真说完,宋雅萍就激动地表态:孟府菜呀,如果能做它的专卖店,几乎就是捧了金饭碗。

“还,你既然想做,我把我的打算给你说下。有两种方式,第一,我聘请你做店长,发你工资,你把店铺管理好就成;第二,你可以入股,还是由你来管理,但是只有分红,没有工资。”

孟真说出两种方案,其实她预感小宋可能会选择第二种。

“姐,如果我入股的话,要入多少钱?”

“嗯,具体的金额我还要估算,大概在3-5万之间,分红嘛,按专卖店利润的百分之十。”其实她不是想要宋雅萍的钱,但是自己投了钱去管理店铺的积极性,绝对要比拿死工资的高,而且会更尽心尽责。

“姐,我想入股,但是能先和家里人商量下吗?”

“可以呀,等孟祥磊找到合适的房子,再装修完,估计要一个月,这段时间都可以让你考虑的。”

“好,谢谢你,姐!”宋雅萍知道这是一个机会,一个绝好的机会,她不能放过。

没有两天,孟祥磊就在西部商圈找到一间六十平方左右的临街铺面,孟真去看了下,位置很好,四周都是小区,而且交通业便利,从周家庄开着来这里只需要十来分钟。

看好店面,和房东签好租赁合同,她就打电话给王永明,请他来帮忙装修。

宋雅萍也做好家里的工作,拿了三万块钱,正式和孟真签了入股协议。

半个月后,孟府菜城西区专卖店正式开张。

田园生活 第二十五章 花房

“姐,再送些菜来吧,店里的马上要卖空了……”

宋雅萍兴奋的声音从电话里传来,孟真也没有想到专卖店的生意会这么好。

她答应着,挂断手机后,忙来到菜园。

如今菜园里的菜长势特别好,孟六爷的两亩多地种的是芸豆、油菜、黄瓜、豆角等蔬菜,孟祥磊的滩地里种的是孟真种到院子里庄园里的菜,是她最早种的西红柿、菜椒和茄子。

经过孟真的“施肥”和浇水,菜园的菜都成熟的比较快,而且几乎都没有什么虫害,这让孟繁浩惊奇不已,菜长得快可能是孟真有秘技,但是这虫子也会看菜下口?!

不招虫子,地里也不用喷洒农药,所以他们的菜种得是既轻松,而且产量也高,,自从市区的专卖店开业以后,几乎每天都是成车斗的往外送。

庄里人,来来往往的看着,不眼馋才怪呢。幸亏他现在还是村长,庄里没有人敢招惹,要不然这么好的生意,肯定有人算计。

“怎么样?人手够不够?店里的菜又要卖完了,得赶快把这些菜都送去!”

菜园里,郑健和孟祥磊正忙着称重,地里她常雇的两个学生工正帮忙摘菜。

“又卖空了?!呵呵,这小宋也太能干了吧。今天都是第二车了,按这个速度卖下去,咱们一个季度的房租不到半个月就能挣回来呀!”

孟祥磊把称好的菜按品种分好,市区的专卖店一开张,他们的采摘量一天比一天多,为了方便送货,菜园又买了一辆二手的小货车,专门给店里和李四海的饭店送菜。

“是呀,小宋很能干。当然,咱们的菜也好嘛。”

郑健也是累并快乐着,每天这么忙忙碌碌的,虽然姐姐说把菜园交给他,但是他怎么好意思白要,只能拼命干活,自己多挣些钱,用自己的能力把姐姐在菜园的股份买过来。

“嗯,行,如果人手不够,我再招几个人,咱们也得请个财务吧,整天让小宋回来和我对账,对完帐,我还得和你对。她麻烦,我们也费事!”

专卖店开张后,菜园送多少菜,郑健这里都有记录,晚上店里关门后,宋雅萍都把营业款带回来和孟真对账。

他们的菜都是明码标价,所以一般金额和斤数都能对起来。如果有损耗,或者赠送顾客的,也不会太多,账目还算清楚。

孟真觉得现在既然有了菜园,又有了专卖店,还是请个专业的会计比较好,她嘛,算算简单的收入还行。再说,毕竟是合伙的买卖,账目最好有第三方来做,这样大家都放心。

“行呀, 你说了算!”

孟祥磊没有意见,都听孟真的。

两个学生工干得也很卖力,他们按要求把成熟的菜都摘下来放到竹篮里,等竹篮装满后再拎过来过秤。

孟六爷守着台秤,他年纪大了,但是眼不花,所以过秤计数都还能干。自从他的地里种了菜之后,孟繁浩每个月给他送的钱更多了,他们老两口的生活也越来越好。

所以无论是晚上看园子,还是白天帮忙称菜,都很有干劲儿。儿子虽然没了,但是他们还有女儿和外孙,趁着现在“孟府菜”好卖,他们也多替孩子攒点儿钱。

孟真看菜园里的每个人都各司其职,她站着反而有点扎眼,就和郑健他们说了一声,然后回到山上,继续收拾她的“花房”。

从云南回来后,孟真就想建一个自己的花房,利用庄园的神奇力量,培育一些花儿。可惜,有些名贵的花不适合北方的天气,但是现在科技发达,北方也有温室花卉。从网上看了一些相关资料后,她打算按照苗圃的温室,建一个玻璃花房。

当初盖房子的时候,她想直接让工人一起建了,但是花房的要求比较高,给她盖房子的工人,普通的建筑还拿手,这花房专业性就比较高,所以钱队长一听孟真的想法,就明确表示干不了。

孟真想了想,就给卖给她果树的赵组长打了电话,问问能不能给建一个花房。正巧,苗圃因为效益不好,正缩减设备,有一个刚建好的玻璃温室用不着,可以转让给她。

孟真一听觉得挺好的,她在网上搜了半天也没有找到能盖花房的地方,现在有一个专业的温室,她当然要了。

于是,忙完家里的事,她抽空开车去苗圃看了看,温室的面积很大,足足有两百多平米,高度也有两米多。

玻璃什么的都是新的,应该都是刚刚建好的。

“孟女士,怎么样?年初我们老板从南方进了不少名贵稀有的##,这间温室本来就是建好当花房的。可惜,温度和阳光###都没有控制好,花苗都死了。死苗上次你也看见了,而且我们也送给你不少,呵呵,老板为此还损失了一大笔钱。但是花苗都死了,这个温室也就空着。如果你看好,咱们也都是老主顾了,价格可以优惠,而且我们提供工人给安装好!”

不提花苗还好,人家一说那些花苗,孟真就有点心虚。虽说那些花苗都是人家扔了不要的,但她还是靠这个发了一大笔横财。

所以,花房的价格孟真几乎没有还价,按照苗圃要的价格,象征性的还了一点,但是基本上完全超出赵组长的意料。

谈好价格,交了定金,苗圃就安排工人帮孟真施工。

她理想的位置就是房子前面东侧的空地,地方大,又朝阳,温度什么的都好控制。她把自己的要求和工人交代了下,人家就开始干活。

打地基、架钢管、上玻璃,孟真的花房没有几天的功夫就建好。 整个温室面积很大,孟真又要求隔成三间,准备一间大点的栽花,小点的一间种地,更小的一间用来种茶树。

“你是不是钱太多了呀,这么大热天的建温室!”

王志行替师傅来送花篮,看孟真家又大兴土木。他有点郁闷,都是包山建房,自己只能用旧砖盖个小屋,可人家孟真愣是盖了别墅;同样是种果树,他只能自己一车一车的去拉苗,自己一棵棵的种,人家孟真大张旗鼓的招了二三十个大学生来种树……

有钱人呀,自己从王永松家要来的十五万,盖好房买完果树,几乎就花得差不多,可是这果树见效慢,要想见到回头子儿,怎么也得两三年。

难道他一个大男人整天和师傅编点花篮,挣点小钱吗?还是听王老五的话,在路边摆个烧烤摊儿?!

“哦,你来送花篮的吧!”

孟真看到他肩上挑着两摞大小不一的花篮,假装没有听到他的话。大热天怎么啦,有钱难买我愿意。

“嗯,对了,你的菜苗卖不卖?”

王志行家里还有一亩二分地,以前是租给庄里的人种,他进去后,人家就不敢租了,等他回来一看,地里满是荒草。

“菜苗?!”

孟真没有反应过来,王志行也要种菜?

“对呀,听庄里人说,你种的菜挺不错的,我也想种点!”

他也不喜欢种地,以前觉得没出息,不如“混”来钱快,但是出来后,他就在奶奶坟前发了誓,以后要踏踏实实的干活,好好过日子。

烧烤还是算了,在外面摆摊,还是会和以前的人打交道,虽然在里面待了九年,外面的事情他也不是一无所知。

回来后,王志刚就没少在自己跟前晃荡,说什么让他“重出江湖”。哼,什么江湖,以前年纪小,只觉得港片里的古惑仔很帅,但是谁知道“帅”完之后,要付出代价的。

“菜可能不行,要不你种点别的吧,我从南方进了一批花苗,等温室建好,就开始育苗——”

“种花?算了吧,这个都是你们女人捣鼓的东西!”王志行也明白,人家种菜正来钱呢,肯定不会轻易给他的。整天听师傅说,这个真妮儿做人多好,多实在,他差点忘了,多好的人也是要生活的。

“喔,那就算了。对了,花篮一共多少钱?”

付了钱,王志行帮她把花篮放到一楼的杂物室,看到她屋子里都是装好的水果。就好奇的问:“这些都是要卖的吗?”

“嗯,这些是我在网店里卖的水果,下午要给人家送去。那个,你下午有时间吗?”

王三爷曾私下拜托他,家里有需要打工的时候,能不能帮他照顾下徒弟,并且向孟真保证自己的徒弟是好人,就是脾气不太好。

孟真开始有点怕他,但是当他说出“火要虚,人要实”的时候,她觉得这个人也没有什么可怕的嘛。她小时候跟奶奶长大,奶奶就经常说这些老话儿。再说,王三爷的为人她还是信得过,学生工们都去菜园干活,她一时又找不到合适的人手,王志行嘛,就试试呗,如果他真的坏性不改,自己也只是损失一点水果。

“有呀,怎么啦,你缺送货的人么,我可以干的!”

王志行现在也不会嫌干这活儿丢人,在果园见效益前,他也要挣点生活费的。

“好的,市区的路都熟吧,一个包裹五元钱……”

田园生活 第二十六章 八卦

#写字间

王志行拿着最后一个包裹上了电梯,今天他共送了九份,一份五元,这几份送完,一下午的时间就收入了四十多块钱。

看来送东西还挣得不少呀,今天也顺利,几个包裹中四五个都收顺路的,他骑着自己的破三轮车一路跑下来,也没有太累,轻轻松松的就挣了这么多,心里很是畅快。

“你好,我是送包裹的,找下方晓老师!”(泉城习惯称人“老师”,无论男女。)

他出了电梯,用挂在脖子里的毛巾擦擦汗,按孟真打印的地址找到买家的单位。现在已经快五点钟,公司里的人开始准备下班。

前台的小姐看他拎着一个大大的果篮,里面装满苹果和梨子,示意要帮忙签收。

结果被王志行拒绝,孟真交代过,送的包裹一定要本人签收,不能让同事或者门卫代签。

前台很郁闷,所有来送件的都是前台代签,这是哪个快递的呀,这么麻烦。还好现在快下班了,她给方晓在QQ上发了个信息:“亲爱的,前台有你的包裹,速取!”

没有几分钟,一个高挑的女孩儿来到前台,她一看这么大一篮水果,高兴地说着:“呀,这么快,还是‘梦幻庄园’的效率高,我还拍了几个同城的其他DD,结果水果是最先送到的!”

她接过王志行递过来的送货单,检查完果篮里的东西,痛快的签了自己的名字。

“方老师,现在你们是不是特别习惯在网上买东西呀?”

王志行看她签收完,把送货单的底联收起来,想起下午送货的时候也看到其他不少送快递的,就问了一句。

“对呀,现在这么忙,哪有时间逛市场呀,而且网上什么都有卖的。以前不敢买水果,觉得快递费太贵,又担心东西都被压坏。呵呵,没想到人家梦幻庄园服务这么好,免费送货,东西也完好无损,以后水果就认准这家啦!”

方晓说完,撕开篮子的保鲜膜,从里面摸出一个红苹果,递给前台:“给,亲爱的,尝尝,这‘梦幻庄园’的水果特别好吃,昨天行政部的小高买了一篮,我吃了一块,味道超好!”

“什么‘梦幻庄园’呀,我记得你不是杰克逊的粉儿,怎么也喜欢上他的梦幻庄园?!”

前台接过比拳头大一圈的苹果,疑惑的问着。

“哎呀,不是杰克逊的梦幻庄园,是淘宝上的一个网店,专门卖水果和鲜花的,好像掌柜的住在城西区,咱们本市的购买,单笔满五十免费送货上门呢。这水果,不但价格比超市的低,味道特别好……”

“哦,这么好,行,待会你把网址给我发过来,我也看看,我妈特别喜欢吃苹果,但是现在的水果比肉都贵,而且还味道越来越差!要是这个苹果真的好,我也买一些!”

“嗯,行,我回去给你发,你尝尝吧,味道真的很好呢……”

王志行把背包整理好,在一边听两个女人闲聊几句,然后满怀心事的离开。

也许,可以试试做同城快递呀,现在物流这么发达,但是同城的似乎还没有人系统的去做。回来这些日子,他害怕自己在里面呆久了,跟不上社会的发展,拿到钱的第一件事就买了个旧电视,有时间就看新闻、看农村节目。

如果自己去做,不用太多,像孟真这样开网店的,有上两三个,每天的收入也不少呢。他记得自己在里面救得那个狱友犯事之前就是做物流的,他就判了三年,比自己早出来半年,是不是可以找他问问?!

孟真不知道,自己的无心之举,竟让王志行发现了商机,并成就了自己的事业。

她拿过王志行送货的单号,对好每笔单据上买家的签名,然后把工钱如数付给他。

郑健咬着一个苹果过来,看王志行等着三轮车离开,就不解地问她:“姐,以前咱们没有店面,没办法,你雇人送货。可是,现在咱们也有专卖店,干嘛不放到店里卖呀,这样既省了送货的钱,销售的也多呀!”

孟真把东西放到一边,也从茶几上的果盘里拿了一个苹果:“专卖店是‘孟府菜’的,不属于我一个人。但是网店是我自己的,这个还是分开比较好!”

不是她不相信孟祥磊,他们现在合作得蛮好的,谁也不能保证以后会怎么样。菜园,当初有很多无奈,她的果园绝对不能再有其他不相干的人掺和了。

“哦,对了,我今天给宋老太太送菜了,她说,你让买的鱼苗都弄好了,明天人家就能送来!”

他们的专卖店开在市区,周围的居民购买很方便,但是原来的老主顾就不是很便利了。孟真心里一直很感谢这些熟客,当初如果不是他们的支持,自己也不会发展的这么顺利,所以,虽然开了专卖店,她还是会定期给几个最早最忠诚的顾客送货上门。

“行,正好院子水池里的鱼也吃得差不多,明天送来后,也在这里放养一些。”

中街的大槐树一直是庄里的“八卦站”,这棵大树有几十年的树龄,枝叶很大,树荫下可以摆下两张牌桌。

每天下午都会聚上十来个闲人,打牌的,坐在马扎上聊天看孩子的,庄里的动态,他们都最先了解,然后添油加醋的传播出来。

孟真在院子的吊床上睡了会午觉,想起山上没有蚊香了,就打算去中街的小卖部去买一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