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没有一直在砖窑里把砖搬出来,不过,在清理砖窑的时候,因为罗雷发现了一块搬不动的砖,我们还是有了更加意外地惊喜。
我们都知道早先的水泥是来自于石灰石和粘土的烧制,也知道后来的水泥是在其中加入了一定比例的矿渣之类混合而成的。
不知道是哪一道工序,窑里面也许是混进了一些混合了粘土的石灰石,正好在砖窑里,很恰巧地烧着了,又因为烧了这么多天,温度大概也正好,恰好为了烧制青砖,我们在开窑前往封土层倒水,也许恰好靠近边上的地方有水渗了下去,又正好掉在这一块烧好的水泥上,放在那里的砖就恰好被黏在了砖窑里。
于是,误打误撞的,我们又多了一项收获——原始的水泥。
因为那块砖没有办法弄起来,大家都觉得很惊奇,等我说清楚,这也是一项天神赐给我们的宝物之后,大家就再度兴奋起来,迦南和罗雷他们还带头跪倒在地上感谢神的恩赐。
我左看右看,也想不到什么时候会有机会把这样的时候放进炉子里,除非是搬运那些煤炭。
据我所知,煤炭一般是不和粘土型石灰石共生在一起的,不过,在这个已经远离我所生活过得那个世界不知道多远的世界,就算是很多东西共通,既然连能兽化的人都有,那么也许也有我所不能了解的奇迹也难说。
既然有了这个发现,我也刻意去找了找也许可以找到的那种粘土型石灰石。虽然我跟他们都说是神的恩赐,不过我也告诉他们,任何东西,也不能完全靠神恩赐到你手里,任何事情都要自己去努力。毕竟,如果自己不努力,就算神给你什么,你也是看不到的。
虽然大家也有些担心这样的东西会不会有很多,幸运的是,我们也确实在煤炭层附近找到了不少这种石头。在我们后来找到锡石的那附近,还找到了与锡石共生的石灰矿石,虽然夹杂了不少的杂质,不过烧起水泥来,居然也不比我们那种调配过的水泥生料差!
这种时候,我再不感谢神,我自己都觉得过不去了。
究竟一个人有多少运气能遇到这么好的事情呢?究竟人要怎么样的好运,才能在一个地方找到这么多东西呢!
而且这里还不止这些好东西。
到这里不久,我就发现了一些漆树,而且最让人惊奇的是,这些漆树居然也长着不小的肚子,如果不仔细看它们的叶子,就很容易把它们跟草原上的小肚肚树弄混淆。
但和流出甘美的汁液的小肚肚树不同。漆树是生产生漆的树木。在这个没有钢筋的时代,木材就是房屋架构的最好材料了。而生漆是对木材防腐防水起到保护作用非常好的材料,特别是对要埋进地里打桩的木头,用生漆既可以起到保护木质的作用,又可以防腐防霉,增长木材的使用寿命。
第一次发现这种漆树其实也是很偶然。当时,我是为了跟伐木的罗雷去看看族人打猎时在后面的山上发现的一处粘土,走在路上口渴,罗雷就打算去给我找点水。
正好看到这种像是小肚肚树的树木,罗雷自然就拿刀去割,没想到,出来的不是带着甘美甜味的汁液,反而是有些浓稠、发出异味的汁液。
正好我在罗雷身边休息,闻到这种味道就有些惊奇。再仔细观察这棵树才发现,虽然整体外观和小肚肚树差不多,不过,从树皮和树叶的纹路上来看,这并不是一颗小肚肚树,而那种汁液,更是我们曾经用过的生漆差不多。
于是,为了试验,我还是让罗雷割了一些回去,涂在了一块木头上,等这些汁液被晒干之后,就把木头放进了洼地上,等着它的变化。
一个月后,发现那块木头涂过那种汁液的地方摸上去还是光滑洁净,而没有涂过的那一段湿漉漉的渗着水的时候,我几乎是高兴地不行,还特别叮嘱了所有伐木的人,以后要注意,这种树木不能砍。
迦南是不太理解,我那么兴奋地给他看一段木头是什么意思,不过罗雷是跟着我做了实验的,自然就理解了不少。反而宠爱地帮我把木头搬给迦南看,还一边跟他解释,为什么我拿段木头也能这么兴奋。这才让他褪去了惊讶的神色。
从那天开始,我们就每天早上有一个人拿着铁木刀到树林里,对着那虽然不多,但也不会稀少到可怜的的漆树林收集生漆。
与我们印象中的漆树能收集的生漆不多、而且一棵树不能经常收集不同,这里的漆树虽然生漆同样不好收集,因为不小心就会痒,比小肚肚树可怕许多,但是它的汁液却和小肚肚树一样,几乎是源源不绝。虽然可能因为这种汁液更加粘稠,基本上如果前一天收集了,就要隔两天才能再去收集,不过一棵树能收集到满满一个木桶的生漆,还是让我很感动。
一个木桶的生漆满打满算可以刷上两根做柱子用的木料还有多,在后山这片树林里,我们至少也找到了三十几颗这种大树,加上那些小树的贡献,我们一天的收获也能刷上八九十根大木料了,而就算按照我过去做的那个全部落最大的房子的规格,按照每两米一根大柱子来计算,一座房子用的大木材加上屋顶需要用的支撑瓦用的木材,也只需要不到九十根左右,更何况不是所有的房子都需要建的那么大,有时候一天收获的生漆就足够两个房子用了。
按照我们目前需要做十五座房子来算。到九月我们打算建房子的时候,我们所有的木材也都已经用生漆漆好晒干,可以直接开始建房用了。
这里的洼地可以说是一片宝库。
我们在这片洼地上,除了抓到了兔子和鱼,抓到了会跑的火鸡,还抓到了不少野鸭和大雁,这些都成为我们饲养的来源。
而最让我高兴地是,我们在这片洼地上几乎找到了我们以前所有看见过的植物之外,我们在我们所占据的这片平原上就收集了好几千斤的大麦和小麦,又另外收集了不少的洋葱、丝瓜、南瓜、冬瓜、白菜之类的蔬菜外,还另外找到了一种我非常喜欢的东西——水稻。
我第一次到这里的河边就发现了,这块洼地上靠近河水那边长着和我印象中见得最多的东西非常相像的东西,并且那些东西也许很快就要成熟了。
虽然还有些不确定两种东西差不多,不过到真正发现可以收获的时候,我们也就发现了,这个——确实是我们印象中的水稻无误。
虽然吃了这么久的煮面粉团、也尝试过做面条,但是对我这个从小生活在南方的人来说,果然还是米饭符合我的口味,而且米饭不像做馒头、包子和面条那样需要加碱或者加酵母之类,只要煮熟就可以吃,比吃煮大麦和我们一直做的煮小麦粉团,或者是偶尔才能吃上一次的油炸面饼对我来说还是要好得多。
所以,这一次,我们也收集了几百斤的水稻,弄了一部分打算冬天大家煮着吃,剩下的一部分,我打算到时候把河边的洼地开一部分做水田,用来种植水稻。比洼地更高一些的平原地带,明年我们就来种植大麦和小麦,再高一些的地方,就用来种土豆、红薯和各种蔬菜。
虽然有些担心这里找不找得到红薯和土豆这种东西,不过,迦南他们用实际行动给我证明了,土豆和红薯是到处都存在的。
在迦南他们打猎的草原上,他们发现了一大片生长的非常茂盛的土豆。
我去看了看,这一片绝对比我以前在赫族找到的那一片要大得多。
而大得多的这一片土豆,要供给我们现在这不多的十多个人吃一个冬天是完全足够的。
更别提罗雷他们这个伐木的队伍又在背后的山林里找到了一大片足够我们吃不完的红薯。
因为那时候都还没有熟,所以我让他们先别急着收,都先做自己该做的事。
等到九月的丰收祭一过,我们就组织了全部落除了守家的雌性和孩子们,另一边平原上,收集了尽可能多的土豆。该用来吃的用来吃,该用来晒粉的用来晒粉,该用来做粉条的用来做粉条,还满满的存了一个地窖的土豆,打算来年作为种子用。对于红薯我们也是如此处理。
基本上,到十月的时候,我们就储藏了足够多的过冬食物,一方面是我们准备的大麦、小麦、水稻、红薯和土豆等等的主食,另一方面,因为打猎的人很努力,我们现在也养了十来头牛、二十多只羊和十多只的大小野猪,火鸡、野鸭、大雁也捉了一群用竹笼子装着。而且,在平常的猎物处理中,我们还晒了上万斤的咸肉、晒肉和肉干之类,平均每个人也可以分到个几百斤用来过这个冬天的肉类。
虽然因为那些动物捉的也匆忙,我们暂时只能围了几个木栅栏让它们呆着,不过我们已经解决了我们冬天的吃肉问题,对于饲养的问题暂时也就没有多么注重了,毕竟来说,我们现在没有条件,人都没住上房子,哪里还管得上动物?实在不行,就把这些动物宰了吃,要养的等明年条件好了再养就是。
为了让小孩子们多吃鱼,我还把穿过谷地的这条溪流靠近河边那里挖了一个半月形的大池塘,引了不少水进来,又放了许多鱼,就算是冬天来了,我们也可以轻易地撬开冰块去捞鱼。
我们几乎可以说已经做好了冬天要来的食物准备。
作者有话要说:说了很久的机甲新文今天开了,开放时间6.16上午11:16,首日三更,第一周日更,从第二周开始和兽人交叉更新,请大家多多支持哟,有你们的支持,我才有动力继续写下去哟。虽然大家都想要养肥了看,不过没有收藏也没有点击,很容易给作者一种没有人看的感觉哟,作者能有信心写下去都要靠大家的捧场呀。
新文君:阿诺,我们家小罗和你们家罗雷一个姓氏哟,要多多关照啊。
罗兰德:喂,我叫罗兰德,不是姓罗好不好?要我告诉你我的大名么?(以下省略他的全名五十字)
尤深:你姓什么有什么关系,反正我们家可爱的朝朝才是主角。
洛祺:谁说朝朝是你家的?好像我不是主角一样!
源礼睿:神棍,他们都太吵了,还是把朝朝交给我吧,我会让他XING福的。
傅与天:你想把我弟弟怎么样?
莫里斯:我只是打酱油的……强烈要求加入主演队伍!
顾朝期:喂,你们这群BT、CT、ET,都离我远点儿!快点给我去拉票!
67、囧人囧事
67、囧人囧事
67、
在我们开始建造房子之前,阿源生产了。
我从来没有直面过生产,所以即使在这里,本该由我去守着阿源,但是我却完全没办法去做,最后只能叫阿蛮和阿林帮忙去做,而我则是选择了到外面烧水。
虽然大家私下笑说,我是没有经验,所以很害怕。但其实并非如此。
不过大家给我找好了借口,我也不想多说什么。
阿源很坚强,虽然这里没有药师,也没有其他人可以帮他,但他自己指挥着阿蛮和阿林他们,最后也顺利地生下了他的孩子——一个可爱的小雌性。
从人口比例上来说,我很高兴他家的是个小雌性,毕竟我们这里的小雄性是比较多的,但是对于独身一人的阿源来说,我还是觉得生个小雄性比较适合他,毕竟以后我们安定下来,总要有人帮他干活儿。
但是看着阿源高兴的脸孔,我也为他高兴,也许对他来说,一个不容易让他想起另一个人的小雌性才是最好的。
阿源让我给他的孩子起了名字,阿源说,那时候,其实如果我们不收留他,他就不知道该到哪里去,也不知道是不是被其他的猛兽吞吃了,即使我们现在还什么都没有,他也很感激我们,也感激让他做族里的药师的我,感谢我平时也少让他干活,让他安心地生下他的孩子。
我被他说的有些不好意思,想了很久,终于想到了一个名字——安新。我没有按照这里的起名规则给这个小雌性起名字。
我已经想过了,以后我们的族人要有姓氏,要有历史,要记得自己的祖先曾经经历了什么,那么,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独特的名字,尽管以后两个字的名字也很可能重复,但是至少比大家都叫阿什么的强。
现在大家对我还是非常信任,我说大家都要有姓氏,大家也承认这一点。
我跟阿源解释说,安是希望我们以后在这里安定下来,安居乐业。新说明我们是一个新的部落,每个人都在此获得新生,而安新是我们这里的第一个新生。
阿源听了我的话,感谢了我给这个孩子取名,就按照罗雷他们的默认风俗,让这个孩子算是挂在我名下了。
我想一想也好,阿源现在这个身份,虽然他自己带着孩子,可是有个依靠总算好的,再说罗雷也算是他哥哥了,说的难听一点,就算是有个娘家,也不会给人欺负不是?
阿源的事情之后没多久,我们就抢收了可以抢到的粮食,又一一做好存储工作,接下来就是做我们过冬要用的房子了。
这一次做的砖瓦房和上一次的做的房子格局差不多,也都是一间大厅,四间房子,为了节省时间,这一次,我还是让大家先留出要用的地,不要急着做牲口栏了,只是另外做了一个大的牲口栏在部落边缘下风向的地方,养着我们现在所有的牲口,免得它们难以过冬。
在准备的三个月里,我们已经晒好并晾干了足够刷过生漆的木头柱子,砖和瓦也用三个窑轮流烧制了十二窑,应该是足够我们造个十三四所房子了,而且实际上我们还用不到这么多,那些单身的人喜欢住在一起,可以轮流做饭,红达他们打算跟迦南他们家暂时住在一起。实际上算起来,我们十所房子也就足够了。
不过为了避免遇到什么特殊情况,我还是准备了足够多的砖和那种水泥。就算一下子不需要这么多,也比少要好。
挖开地面,在地里埋上需要的木桩,我们就开始沿着木桩用砖和水泥堆砌地基。
这一方面罗雷听我讲了大概之后,反而比我更擅长,有时候我觉得我大概就是一个精神领袖,负责在大方向上指导。多数事情他们做的比我要好。罗雷又有做木头房子的经验,举一反三之后,对造房子居然也算得上这个时代的巧匠了。
砌基墙的时候我们用的是一层顺砌砖,上一层则是侧立露头砖,然后顺砌砖和侧立露头砖相互交替,上下砖层的接点互相错开的方式,粘合用的是烧好的水泥拌着沙子,沿着木桩砌上去,粘合效果意外的好,估计比我们的水泥浇筑的地基也差不了多少。
砌墙的时候,我们用了十字砌砖法,一层先顺着砌三行两块并排的砖,再砌一块露头砖;上一层则是在三行顺头转的中间位置上放一块露头砖,然后再把顺头砖填满中间的空隙,每一层都如此上去,这样的砌砖方法砌好的砖,一个是美观。看起来中间有整齐的花纹。
其次,因为我的要求,我们的砖比那种一般二十公分长度的砖要厚,所以最后每一堵墙几乎都有四十公分厚,比我们普通的墙还要厚得多。我让手劲很大的红达、罗雷和罗纳都试了试用力捶这堵墙,除了他们的手痛,都几乎没有出现其他很大的损伤。
打好的木桩上面用劈好的木料互相搭扣做成屋顶,就和我们上次造木屋差不多。木头屋顶上再用瓦和水泥覆盖,瓦上刷好水泥,让它们不容易漏水,同时也不容易被风刮跑,除非是能掀掉一整个屋顶的飓风来袭,我们的屋顶都不会有问题,而且为了防止这里的雨雪超过预计,我们的屋顶的角度也更加倾斜一些,颇有些俄罗斯的感觉了。
本来我也想用水泥试试浇筑屋顶,不过烧制的水泥真的没有那么多,而且也没有钢筋做骨,所以最后我们只好在做成屋顶的木块上用水泥混凝土填充间隙,然后在上面砖瓦盖好。
虽然比起现代的工艺来说是麻烦了许多,不过贵在坚固。而且里面的木料我们刷过漆之后也不容易潮湿,我还让那些跑来跑去想帮忙的孩子们在附近收集了很多桐油籽,打算到时候用来刷家具。
虽然家具也可以用生漆来刷,而且生漆比桐油更容易获得,就算是最简单的制取纯熟桐油的方法,也需要先把桐油籽炒熟,然后去榨油。我们就算有过用油菜籽榨油的经验,那也需要先做好工具,而现在,我们谁也没时间做这个工具,也没时间做这种事。但是比起部分人对漆容易过敏,并且潮些就有黏糊糊,而家具放在室内又经常要用到这一点来说,我还是更倾向于用桐油来刷家具。
不过,现在最主要的任务是先要做好房子的主体,然后把必要的家具做好,好准备过冬。刷漆什么的,等家具用的途中慢慢做也行。
烧砖的时候,我也尝试着烧了一批陶器。
虽然有古南给的那张图,不过用手工捏制陶器这种事对我来说实在太难了,我的手让我去整那些工具还行,让我耐心地坐下来捏个陶器,就饶了我吧。
我做了一会儿,嫌弃了一下黏土泥太软,接着嫌弃了一下工具不好使,又嫌弃了一下这事情没趣,最后非常顺手地把这件事丢给了罗雷。
和我一样没耐心的,还有同样坐一会儿就嫌累的迦南,于是迦南借口他要打猎,我借口我去准备上窑的东西,留下了罗雷一个人可怜兮兮地在那里用泥条盘筑的方法一点一点地试着做一个陶罐。
后来,我看罗雷实在很辛苦,才想办法做了个可以用脚踩的陶轮底盘,让他试试,又给他推荐了罗纳、小水、阿蛮和阿林做学生,终于搞定了只有一个人做这个的问题。
本来我想让叶加他们几个也来试试,不过除了罗纳和小水,其他几个孩子似乎都还没有这种耐心,而阿瑞和阿雀又太小了,除了让他们帮阿源看着阿幸和阿源家的安新之外,我还是没让他们过来,等他们大些再试试也不迟。
不过即使如此,罗雷还是很喜欢拉着我坐在他旁边看着他做那些陶器,就连我告诉他自己也要做事,只要能搬到他身边的,他也让我和他一起做,不知道这是不是说我看着他比较有动力?不过,说实话,无论是手制还是轮制,制陶器这种东西实在太需要耐心了。
古南他们制作陶器是不上釉的,陶罐总显得很粗糙。
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