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说整齐的摆在了食盒里。
待得她们那边准备好,夏荷便前来对依书道:“三小姐,东西已经准备好了,可以动身了。”
依书搁下手中的杂书,又让夏荷帮她将衣裳收整了一下,才抬步出了房门。
三姨娘也姓许,为了避免跟大姨娘许氏叫混了,府里一般都直接称呼三姨娘许氏为三姨娘,而从来不叫她许姨娘。
因着蔡氏不喜三姨娘,所以三姨娘住的院子就略显偏僻了一些,在王府内院的最北面,都靠近了浣洗局所在。
依书虽没有进过三姨娘的院子,但前些日子在园子里逛的时候,也偶尔路过离三姨娘院子不远的地方,因此也知道怎么走。当下,依书走在前头,夏荷跟银珠各提了一个食盒跟在后头,一个食盒里放的是糕点,另一个自然就是冰果子了。
三姨娘的院子门口并没有什么人守着,依书便自个儿跨了进去。
进了院子后,守在门外的小丫鬟穗儿便看到了她们几个,忙进屋跟三姨娘禀报去。
三姨娘的娘家没有什么背景,只是一个小户人家。当初也是因为偶遇了秦子明,秦子明对其一见钟情,便有了纳她为妾的心思。
其时,秦子明刚刚纳了二姨娘刘氏,蔡氏自然不允他这么短的时间里纳第二个妾室,便不依他。
秦子明虽顶着个王爷头衔,实则面子上还不如蔡氏好使。蔡氏是当朝四大世家之一的蔡家世族的庶女,虽是庶女,但架不住蔡家的名头摆在那里,想娶蔡氏的人多了去了。
因此,秦子明心里是有些怕蔡氏的,既然蔡氏不同意,况三姨娘不过是个小户人家的女子,秦子明便将三姨娘当做外室养了起来。大约因为三姨娘是小户人家女儿的身份,在秦子明面前是格外的恭顺温柔,秦子明渐渐的就动了真心。直至后来,是真心想将三姨娘接到府里去住。
一直到蔡氏怀了依书以后,临着生产日近,蔡氏的心情也不错,秦子明觉得时机到了,便将三姨娘的事情说了一番。
蔡氏气结,当初没有将那女子接进府里,还以为秦子明就此算了,没想到人却被他当外室养了起来,而且还过了这么久。最最可气的便是秦子明说话的口气,蔡氏当下狠骂了那女子一顿,虽然没有当面骂,秦子明心里却还是恼了,对蔡氏头一次放了狠话,不管蔡氏答不答应,他是肯定要将三姨娘许氏接到府里来的。
蔡氏因着这个原因,这才气的早产了,这个也是导致依书身子一直不好的原因,毕竟是先天不足,当初能活下来已经算是幸事。
秦子明对于蔡氏的早产是满怀愧疚。
因此当蔡氏让人将三姨娘安排在最北面的院子时,秦子明自觉无脸再跟蔡氏要求更多,便没有多言语。反正三姨娘以后是在府里过日子,他若是太过为三姨娘争取,只怕反而适得其反,让蔡氏更为恼火。
府里的人顾着蔡氏的威仪,从来没有几个人敢多往三姨娘这儿跑,就连秦子明,一个月至多也就往三姨娘这儿来个两三趟,其他时候多是宿在别处。
因此,当身边的小丫鬟穗儿说依书来的时候,三姨娘惊讶的不轻,忙搁下手中的绣活,亲自出门去迎接依书。
三姨娘远远的就笑着对依书道:“三小姐今日怎的有空来姨娘这儿的?三姨娘这儿远着,倒是累着你走了。”
依书笑道:“我见智幸有几日没有往我那儿去了,来看看他是不是有什么事情。”
依书左右环顾了一番,三姨娘这儿是个两进的院子,正对着院门的是三间正房,左右也各有三间厢房,两边的角落处还有角门,想来后面也有些其他房间。
三姨娘将依书引进了屋,略有些受宠若惊的笑道:“我早说过智幸这孩子,让他无事不要去叨扰三小姐,偏他总不听我的,现在还劳烦三小姐亲自跑一趟,实在是过意不去。”
三姨娘身边的大丫鬟秋菊忙让兰儿去端了茶水来,在三姨娘和依书面前一人搁了一杯。
依书朝杯里一瞅,观那茶叶的形色,便知这品质跟自个儿屋里的茶叶是差得远了。待啜了一口,越发肯定这茶叶只怕是赏给一等丫鬟那些人喝的。
依书眉头微微一皱。
三姨娘在这府里一直活的是小心谨慎,此下见依书眉头皱了起来,心里惶恐,不由问道:“可是这茶入不得三小姐的口?”
其实这也怨不得三姨娘小器,今日兰儿拿出来招待依书的茶叶,已经是三姨娘这儿最好的茶叶了。往常她们喝的还要更差,很多时候喝喝白开水就了事了。
依书淡笑着摇了摇头,“不是,三姨娘多虑了。”依书对三姨娘的情况也有所耳闻,只是不知道这其中的原因竟然牵涉到自己,当下便绉了句假话安慰三姨娘,又问道:“智幸呢?”借机转了话题。
提到秦智幸,三姨娘脸上果然露了笑意,颇为自豪的道:“智幸正在屋里习字呢。”
不管三姨娘的身份如何,秦智幸到底是秦子明的儿子,所以在他的教育上,蔡氏是不得不抓紧一些的,也为他请了教书的夫子,每日上午学一些东西,下午便就自个儿练习。
依书示意夏荷她们将食盒摆在桌上,对三姨娘笑道:“三姨娘,这是我带的点儿吃食,你也尝尝吧。”
夏荷忙将食盒里的糕点盘子一个个端了出来,银珠也跟着将冰果子也端了出来。
三姨娘何曾见过有人这般照顾于她,平日里能有中等品质的糕点吃吃就不错了,何曾见过依书带来的这些不管是形状还是味道,都极其诱人的上等糕点。
当下,更是受宠若惊,又欢喜的叫道:“三小姐来寻智幸,让个丫鬟来跑一趟就是了,何用劳烦你自个儿过来?你看看,我这边也没有好茶招待你,还要劳烦你给智幸带这些个糕点吃食来。”
三姨娘多往冰果子看去几眼。
这一整个夏天下来,除了秦子明偶尔过来,顺便让身边的小厮带一些冰果子过来。就秦子明带的那些个冰果子也是不多的,往往三姨娘都会省下来给秦智幸吃,自个儿却是舍不得咬上哪怕一口。而除了那几次,其他时间她还真的没有见过冰果子。
这次依书过来却是没有小器,共计带了六碗冰果子来。
三姨娘一向知道依书对秦智幸不错,但真的看到依书带这么多东西过来,心下还是感动的很。
依书笑道:“不过是些吃食,我平日里吃的不多,便带些来与智幸。三姨娘也不用跟我客气,谁让智幸是我弟弟呢?”
说着,依书还对三姨娘眨了眨眼,那娇俏的样子,让三姨娘不由心头一暖,眼中泛起泪光,感叹的道:“三小姐,您留着自个儿吃就好了,难为你还有心给智幸带过来。”
秦智幸虽是秦子明的老儿子,但在其他人眼里,却是没有几个真将他当回事的。只要旁人对秦智幸的行为不太过分,秦子明也不会去管这些个事情。
因此,三姨娘这边的条件跟其他两个姨娘比起来,就要差了很多。
毕竟其他两个姨娘尚且还有娘家可以撑腰,自己本身的嫁妆也很是丰厚,所以日子自然是过的逍遥自在。哪像三姨娘,娘家不敢说话不提,当初也是没什么嫁妆,为数不多带到王府来的那些个东西,也是当初做外室的时候,秦子明帮她添置的。
三姨娘感慨了一番,依书也不多话,就当是做一回听客。末了,三姨娘终于想起来依书此行是来找秦智幸的,忙郝然的笑道:“哎呀……三小姐,真是对不住,我这话匣子一打开就没完没了。累你听着了。”又忙对兰儿道,“兰儿,去将三少爷给叫出来,就说是他三姐姐来看他了。”
兰儿应了声是,刚要去书房将秦智幸给叫出来,依书忙道:“慢着。”又转头对三姨娘道:“不用将智幸叫出来了,我且去书房看看他,顺便看看他字词学的怎么样了。”
三姨娘忙笑道:“那也成。”
三姨娘便让兰儿穗儿将桌上那些糕点冰果子之类又端上,陪着依书一起去了书房。
秦智幸的书房在第二进的院子里,书房的窗外也植了一些竹子,倒也雅兴。
许是知道自己在府里不怎么受宠,秦智幸今年虽然才十岁,但是极为的乖巧懂事,学习也很是用功刻苦,只想着有一日能让爹爹夸赞一番,让娘亲开心一下。
透过窗户,依书见到秦智幸正在写字,未免打扰于他,便让丫鬟们都在外面候着,只她与三姨娘进去。
三姨娘却道:“三小姐,我也不识字儿,你们姐弟俩看的东西我还看不懂哩,还是你们姐弟俩聊聊吧,我就不过去了。”
依书跟三姨娘往日接触不多,本也只是礼貌性的邀请她一下,见她不去,便也没有再多说,笑着点了点头后,自个儿进去了。
至于带过来的那些糕点和冰果子,依书则让丫鬟们暂时放在了书房旁边的屋子里,待秦智幸练完字以后,再去吃那些个东西。
第二十二章 惊怒
依书轻手轻脚的进了屋,倒是没有走到秦智幸的书桌前,只远远的站着看他,看他什么时候能发现屋子里已经多了一个人。
秦智幸练字极为的聚精会神,又加之依书手脚放轻了,没有发出多大的响动,因此秦智幸竟然没有发现屋子里已经多了一个人。
待得先前磨好的墨汁已经用完,秦智幸倒了点儿清水进砚台里,打算继续磨墨的时候,眼角偶尔扫见屋子里多了抹亮色。他起先还未在意,待又低头磨墨的时候,方才反应过来,忙抬头去看。
这才发现原来是他三姐姐,当下放下手中的物事,笑着对依书道:“三姐姐,你今日怎的来我这儿的?”
依书见他顿下了手上的动作,便往他书桌前走去,“我见你有好几日没有去我那儿玩耍了,以为你是有什么事情,所以过来看看你。”
秦智幸绕过书桌,小跳着走到依书身边,有些闷闷不乐的道:“智幸也想去找三姐姐玩嘞,可是夫子说必须要在这几日里好好练字,若是练不好,就要告诉父亲智幸学习不认真,所以智幸才没的空子去找三姐姐。”
依书摸了摸他的小脑袋,既然是因为练字没有时间,不是出什么事情就好。
“那你字练的怎么样了啊?拿来给三姐姐看看。”依书笑道。
秦智幸想来还是对自个儿的字抱了几分信心的,听依书如此说,便领着依书往桌前走去。指着桌上一张正写了一半的宣纸,道:“三姐姐,你看,智幸这字可还入眼?”
依书仔细看去,秦智幸虽然年幼,但写的字看起来却是有几分力气,想来是花了大苦工练的。便夸赞道:“智幸的字果然是不错,可愿给三姐姐一副,在屋子里挂着?”
秦智幸脸一红,有些不好意思的道:“夫子说智幸的字还没有练到家,若是三姐姐想要,等得智幸字练好了,再特特帮三姐姐写一副便是。”
依书以前就没学好过毛笔字,穿越以后,因着身子骨弱,蔡氏也从来不对她在这一方面要求。所以,在她眼里,秦智幸的这个字已经是写的极好了。想来那个夫子对秦智幸的要求是极其严格的,不然也不会说这么好的字还没有练到家,要知道秦智幸现在不过是个刚才十岁的孩子而已,能下这番苦工去练字,已经是实属不易。
依书也不继续在这个话题上纠缠,笑着对他道:“练了好久的字了吧?饿不饿?我带了些糕点跟冰果子过来,就放在隔壁屋里的桌上呢。”
秦智幸到底还是个孩子,闻言眼睛一亮,乐道:“智幸就知道三姐姐对我最好了。”
因着跟依书相处良久,也不需要多客气,当下也顾不得礼仪,忙不迭的往隔壁屋子跑去。
在门口就看见桌上满满的放的都是吃食,脸上笑成了一朵花儿,趋上前去,一盘子一个的吃将起来。
依书想到刚才秦智幸练字时候那副沉稳的样子,再看看他现在开心的吃糕点的样儿,不禁摇了摇头。内心暗叹,这才是个十岁孩子该有的样子嘛。
秦智幸吃了好几样糕点,嘴里馋虫暂时喂饱了,才意识到这虽然是他的屋子,可依书就站在一旁看着他吃呢。红着脸,转了身看着依书,搓着手不好意思的道:“三姐姐,你也吃吧。”
依书在桌旁坐了,又倒了两杯凉茶,一杯递予秦智幸,笑道:“三姐姐不饿,不想吃这些个东西,你吃吧,只要小心不要噎着便是。”
秦智幸闻言,脸上有片刻的黯然。
三姐姐是府里的嫡女,又是父亲母亲手中的掌心宝,自是从来不缺这些个吃食,哪里像他?
虽是如此想,但他很快又调整了过来。至少这府里还有姨娘跟三姐姐是真心对他好的。他要好好用功读书,等将来考取了功名,也一定要对姨娘和三姐姐很好。
秦智幸便复又吃起糕点冰果子来,一边跟依书讲着这几日的事情。
吃饱以后,依书又跟着秦智幸在外面的小道上溜达了两圈,之后姐弟二人则又回了书房。
这也是依书提议的。既然夫子对秦智幸的要求颇高,那就该早点儿将字练好才是。
依书这一去,便就到了晚间。
快要到了晚饭时间,夏荷便来催依书,该回去了。
依书看了下天色,发觉确实不早了。
“智幸,那三姐姐就先走了,你好好练字,若是过了夫子那关,记得答应过三姐姐的事儿啊。”依书嘱咐道。
秦智幸一时没想起来是什么事儿,疑惑道:“三姐姐说的是什么事啊?”
依书轻轻一个爆栗敲去,开玩笑道:“你看看,这字还没练好呢,就忘了答应三姐姐的事儿啦?你不是说要送一副字给三姐姐的吗?”
秦智幸红着脸,搓着后脑勺道:“是智幸不好,竟忘了三姐姐的吩咐。智幸一定勤加练字,等夫子说可以以后,就给三姐姐那儿送去一副字。”
其实,秦智幸现在心里还是很开心的,因为依书既然跟他要字,说明已经是觉得他的字写的不错了,而且也是真的喜欢他这个弟弟。
能得到别人的认同,大概是现在的秦智幸最希望得到的东西吧。
三姨娘是跟夏荷一起过来的,听秦智幸说要将自己的字送给依书,忙笑道:“三小姐,智幸不过还是个孩子,哪里真个能写出什么样的好字来,若是您挂了出去,我还怕人家笑话哩。”
依书则道:“三姨娘这话就不对了,智幸虽然年幼,但胜在一直很用功的练字,依我看来,智幸的字可是比得上书法大家呢。与其挂一副别人的字画在我房里,倒不如让智幸写一副给我,也不比旁人的差。”
秦智幸搁下笔,与依书一起往院外走去。
将依书送到门口以后,秦智幸还是有点恋恋不舍的意思,感激的看着依书道:“谢谢三姐姐今天陪我一下午呢。”
依书捏了捏他的脸蛋,滑腻柔软的很是让她不舍的松手,“跟自家姐姐说什么谢?跟我见外了不是。”
秦智幸笑了起来,欢喜的道:“智幸就知道还是三姐姐对我最好。”顿了一下,又道:“不如三姐姐就留在这儿用晚膳吧,再陪智幸待一会儿。”
秦智幸话刚说完,三姨娘就轻推了他一下,却是对依书道:“三小姐,天色也不早了,姨娘我就不留你了,若是哪日智幸得了空子,我再让他往你那儿去跑跑。”
秦智幸被三姨娘一推,似乎豁然想起了什么,低下头,也不再提留依书吃晚饭的事儿。
在依书眼里,三姨娘并不是那种小器的人,心下不免奇怪,为何秦智幸有意留她吃晚饭,三姨娘却是不愿的样子。
只是她也不是那种将这等小事放在心上的人,便应道:“那三姨娘,智幸,我就先回去了,你们也回去吧,不用送了。”
依书便领着夏荷她们往回走,三姨娘则与智幸回了屋去。
依书走的慢,隐约听见三姨娘叹息的说道:“智幸啊,不是姨娘不留你三姐姐吃饭,你看看咱们那晚饭,哪里是能让你三姐姐吃的……”
后面的话却是走的远了,听不真切。
依书心下狐疑,不过也没有回头去问。走了一会子以后,忽然对身旁的夏荷道:“夏荷,三姨娘她们的晚饭怎么了?”
夏荷心里也挺同情三姨娘母子,而今听依书问了,便如实答道:“想必是厨房里克扣了她们的伙食吧,所以才没有留三小姐吃饭。”
依书一愣,不可置信的问道:“厨房里的人敢克扣三姨娘她们的伙食?三姨娘毕竟是府里的主子,不比崔嬷嬷只是个佣人,谁有那么大的胆子?”
夏荷苦笑一声,却是不敢再多说些什么,因此并不接口。
依书环顾了一下四周,见没有人在周边,复又加重了音量,问道:“夏荷?”
夏荷抬头看了依书一眼,见她一脸坚决,非要问到答案的样子,叹了口气道:“三小姐,这个奴婢也实在是不好说些什么。三姨娘虽然是府里的主子,但背后毕竟无人帮她撑腰。时间久了,便就成了如此的样子。其他的,奴婢也不敢多说。”
夏荷垂了头,站在依书面前,脸上满是无奈的神情。
依书自个儿琢磨了一番,总算是想明白了其中的关键。
既然三姨娘是无人帮她撑腰,府里的那些管事一向都是见风使舵的主。第一次少少的克扣一些,见无人说话,自会有第二次发生,然后就会有第三次,这时间一长,慢慢竟就变成了惯例。
依书站在那儿思忖良久,三姨娘是个怕事的性子,平日里只要还能过的去,就绝不会去跟蔡氏说些什么,只怕厨房克扣的事儿,三姨娘也从来没有打算跟谁说过。当然,很显然这件事已经成为府里一个公开的秘密了。
依书自然不知道蔡氏不管这件事,是因为当初三姨娘的进府,导致了蔡氏的早产。她还以为蔡氏只是不喜欢妾室,所以也没心思去帮妾室做什么主,因此便由得那些恶奴欺起主子来了。
秦智幸才十岁的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若是伙食不好,肯定会影响他以后的身体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