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说这,太子转过头了,问小综子:
”二弟昨天在哪下榻,什么时候离开的平阳,朝哪个方向走的,可有我们的人跟着保护?“
”回殿下,派去暗中保护李公子的人回来说,李公子昨天一下车便进了一品茶楼,上了二楼的雅间,他们一直在外等到天黑,不见李公子出来,后来一打听,才听茶楼的伙计说,李公子主仆早从茶楼后门走了,因为平时茶楼生意惨淡,也没什么人,茶楼后门没人盯着,派出保护李公子的人竟失去了李公子的行踪。 秋读阁“
小综子说完,见太子面露不愈之色,忙又接着说道:
”不过奴才听监视燕王的人说,因为李公子昨晚没去颐春堂,燕王根本没有发现李公子回来过,想是李公子也想到了这一点,才没去颐春堂,和颐春堂的人在一品茶楼会的面,不知什么原因,燕王派去颐春堂的暗哨今日又增加了不少。“
太子听了微微一顿,沉吟了片刻说道:
”难道燕王已经怀疑二弟回了平阳?“
小综子听了这话也是一愣,旋即想到了什么,开口说道:
”太子一说,奴才想起来了,昨日李公子曾说,殿下所中之蛊叫双生蛊,雌雄两蛊同生同死,如果这次中蛊真是燕王所为,那他一定知道殿下体内的雌蛊已死,殿下虽然封了口,但观当今世上,能解此蛊的只有江湖传言的药神—颐春堂主人,想是燕王怀疑了,才加派了人手,兴许和殿下一样的心思,想要将李公子收到麾下,为他所用。“
太子听了小综子的话点点头,思索了半天,猛抬头将手里的玉佩递给对小综子说道:
”将这枚玉佩送到颐春堂李掌柜那,让他想办法转给二弟,并传话给二弟,二弟行走江湖,如遇困难,只要到当地官府,亮出玉佩,定会有人相助,并通知各地,这玉佩上有我的别号,见到这枚玉佩,如同见到我本人,要以待我之礼接待持佩之人。“
”是,奴才这就去安排,太子还有什么吩咐?“
”多加派人手,务必保护颐春堂周全,并传信给各地,如发现李公子行踪,不要惊动他,暗中好好保护便可。“
小综子应了声,转身出去了,太子失神的望着窗外,良久,收起梦溪的信,回身盘坐在矮矶前,又弹起了那首《笑傲江湖》。
……
两个人相遇了,没有故事发生,便是擦肩,她和他,一个当朝太子,一个世家主母,相遇了,发生了很多故事,但注定还是擦肩。就像佛说前世你们回眸了五百次才换得一场短暂的相识,可是缘分还不够,今生只能擦肩。
回想起几个月来的鸿雁传书,上官那如沐春风的微笑,让梦溪肝肠痛断,她不禁想起七夕夜乞巧的事情,那有雷的夜晚,漫天飞雨,一开始便注定了那无法更改的宿命,良缘对于她终是那水中月,镜中花,数月来倾注了许多感情的知己,竟是那注定不能与她携手畅游山水,笑傲江湖的当朝太子,付出的所有是那样的苍白,与天斗其乐无穷,她斗了这么久,争了这么久,乐在哪里?
红烛烧残,万念自然灰冷,黄粱梦破,一生亦是浮云,梦溪此时觉地自己就像那燃尽的红烛,熬干的药渣,再无一丝心力去追求自己想要的。
摊开白纸,梦溪默默地练着大字,连一直筹备着离开萧府的革命大计也淡了许多。
知秋担心地看着二奶奶,二奶奶已经练了一天的字,中午饭都没用,只坐在那一直写一直写,写满字的纸上都是那两句话:
”天若有情天亦老,月是无恨月常圆。“
”二奶奶,该用晚饭了,您休息一下吧,这字也不是一天就能练成的,二奶奶身子骨本来就弱,昨天刚呕了血,有什么心事,别这么闷在心里,二奶奶说出来,奴婢帮你分担,再这么熬下去,铁人也受不了。“
知秋说着,眼圈竟红了起来。听了知秋的话,梦溪竟真的放下了手里的笔,看了看知秋,指着桌子上那堆写满字的纸笑着道:
”是啊,这日子总是还要过的,把这些都拿去烧掉吧,传饭!“
知秋见二奶奶脸上有了笑容,提了一天的心终于踏实了,瞪了瞪眼睛,强憋回去眼底的泪水,轻快地上前边卷起桌子上写满字的纸边说:
”奴婢这就去传饭,二奶奶一天没吃东西了,奴婢晚上特意让厨房做了些您最爱喝的杏仁川贝百合粥,奶奶可要多吃些,才有精气神。“
”真有些饿了,传上来吧。“
梦溪说着缓缓地站起身来,向床边走去,猛然间一个踉跄,一口鲜血喷了出来,人慢慢地向地面倒去。
知秋吓得上前一把拽住二奶奶,杀猪似的喊着:
”二奶奶,二奶奶,您怎么了?知春,知春……快来人啊!“
第一百五十二章再次争取
萧俊出门七天了,今天一进府门,二门的小厮见他回来忙上前见礼,并传话说,大老爷有话,要他一回来便直接去寿禧堂,萧俊听了,吩咐随从先回萧湘院,和萧夏直奔寿禧堂而来。
到了寿禧堂,让人传了话,不一会儿,侍书出来,上前一福说道:
”二爷回来了,老太君和大老爷都在西偏房,吩咐奴婢带您进去“
萧俊点点头,迈步走了进去,侍书忙紧走几步跟在后面。
一进门,便见老太君大老爷都在,正说着什么,萧俊上前问了安,坐定后,老太君示意上完茶站在一边的侍书出去,待侍书出去,大老爷这才看着萧俊问道:
”俊儿回来了,事情办得很顺利?“
”回父亲,这次儿子已彻底地切断了所有暗处产业和明处的联系,只是我们萧家大部分生意都在明处,素日就很张扬,这次事出突然,没多少时间准备,目前也只能先保住一些核心人才,只怕一旦太子薨了,还是会动了我萧家的根基。
俊儿已将大哥那面安排妥当,一旦有事,大哥便立即辞官归隐,只是二叔那里作得太大,怕是不易脱身了。“
大老爷看着几日不见,更显消瘦的儿子,叹了口气说道:
”俊儿辛苦了,都是你那糊涂的二叔,忘了我萧家祖宗的训诫,竟保了太子,不过俊儿这次不用担心了,太子殿下洪福齐天,数日前已经痊愈了。“
”太子病愈了!儿子出门前静妃还秘密传话,说李太医已断言,太子不过两三日的事了,让我们早做准备吗?“
萧俊一听父亲的话,暗淡的眼中立时放出异样的光彩,身体猛的一震,强压住那颗砰砰乱跳的心,又问一句。
”俊儿离开平阳多日,不知近日发生的事情,那李太医所言不假,但太子吉人自有天相,听李太医说,这次太子本已无望生还,幸亏太子的义弟曾赠给太子一粒还神丹,为太子续命三日,硬是撑到了颐春堂主人返回平阳,救了太子一命。“
”颐春堂主人?就是那个江湖上传言高深莫测,神龙见首不见尾的药神?“
”正是他,此人一归,药到病除,据李太医说,太子这次是被人暗害,中了西域罕见的同生蛊,幸亏药神及时归来,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太子为了保护他义弟免受燕王迫害,下了封口令,目前大齐知道此事的人不过寥寥,太子有意拉拢我们萧家,这才让李太医传了话,对外一致声称是李太医治好了太子的病。“
”颐春堂主人!可惜俊儿不再平阳,又错过了,不知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听说是一位如玉的少年,年龄不过20,此人极其孤傲,又重情意,听李太医说,这次为救太子,竟然呕心沥血,俊儿不必遗憾,听说他医好太子的当日便离开了平阳,现在太子和燕王都派出了大量人手,寻找他的踪迹,俊儿他日出外办事,如遇此人,一定要好好结交才是。“
”儿子早有此心,只叹无缘一见,儿子去过几次颐春堂,那里的药确是天下无双,尤其那冷香丸,可解百毒,是千金难求之药,只是那颐春堂一个月仅售二十粒,每次一出,便被哄抢一空,那颐春堂竟似与我萧家有仇,儿子去了几次,都是空手而归,无奈,还是通过陶公子,买了几粒。“
萧俊有些遗憾的说着,他要知道他费尽心思所求之药,都是出自他家后院,不知会不会吐血。
”俊儿不知,听李太医说,那冷香丸不过是药神随手配置的小药,不说他赠给太子的还神丹有起死回生之效,单说他这次为救太子,带回一盒药物,均是世人闻所未闻的奇药,随便拿出一种,都会让人争破了头,为父想此人只是天生的傲骨,不愿结交权贵,并非针对俊儿,俊儿以后见到此人,千万不得无理。“
”如此奇人,儿子结交都来不及,怎敢无理?儿子调查过颐春堂的背景,竟一无所获,想我萧家的信息也算是强大,但别说这颐春堂主人的背景查不到,竟然连颐春堂掌柜的背景也查不到,好像都被人抹去了。“
”俊儿不要白费心力了,药神是太子的义弟,一定是太子防着燕王,背后动了手脚。“
”听说药神素喜游山玩水,儿子决定派出人手,即使踏遍千山万水,也要找到他的踪迹,如此奇人,错过了,儿子会遗憾终生。“
大老爷听了摇了摇头说道:
”俊儿想找,不妨试试,太子几个月前,就曾做过,这次要不是他病危,颐春堂掌柜传了话,只怕太子想见都难,颐春堂背后有太子撑腰,又用不得强,恐怕俊儿要失望了。 “
萧俊听了此话,沉默了下来,屋里一时静了下来,过了良久,萧俊猛想起一事,起身上前扑通一声跪倒,抬头对老太君和大老爷说道:
”奶奶,父亲,既然这次太子无事,俊儿求奶奶和父亲收回当日要俊儿休妻另娶的话,择日将表妹送回御史府。“
萧俊说完,见老太君和大老爷都不说话,又接着说道:
”奶奶,父亲,太子这次化险为夷,想是燕王也不敢贸然出手,俊儿打算择日南下,用一年多的时间,将萧家明处的产业都转移走,只留下空壳,以萧家的财势,本可动摇大齐的根本,即使有朝一日燕王得势,如果抓不到萧家的经济命脉,自然也不会轻易动我萧家,这次奶奶强让俊儿娶表妹为妻,虽只是权宜之计,但实在让俊儿感到屈辱,萧家的命运怎能靠一个女人来改变,求奶奶和父亲成全。“
听了萧俊的话,大老爷开口说道:
”俊儿不说,我也正想和你奶奶商量此事,秀儿的事情,是因太子病危事出突然,万不得已才出此下策,我和你奶奶都知道这次委屈了你,秀儿为人偏执,心胸狭隘,的确不适合做萧家未来当家主母。“
大老爷说完,便看向了老太君,萧俊听了父亲的话,也一脸期待的看向老太君。
老太君自从发现萧俊对梦溪的情意,便已铁了心要将梦溪休下堂去,怕夜长梦多,再出什么差错,害了俊儿,这次虽然太子康复了但她还是打算就着这个劲,直接休了梦溪。
只是这想法还没来的及和大老爷商量,现在被萧俊出其不意的一搅,大老爷就先表明了态度,一时到让她为难起来,坐在那犹豫着要不要把梦溪是庶女的事情说出来。
第一百五十三章拒绝母亲
老太君听了大老爷的话,正思量着把梦溪是庶女的事说出来,只听萧俊开口说道:
”奶奶,既然太子没事,储位之争,鹿死谁手还尚未可知,二叔已保了太子,这个时候,我们再和燕王的死党张御史联姻,只会让太子和燕王两边生疑,萧家在夹缝中更难生存。何况从燕王谋害太子,和对我萧家产业的控制,都不难看出,燕王心思毒辣,气量狭小,若放在乱世,不愧为一代枭雄,但我大齐正值太平盛世,国泰民安,将这大好河山,托付给这样一个狼子野心之人,无故挑起战火烽烟,实在不是大齐百姓之福。“
萧俊说到这,抬头看了看奶奶,见她只在那沉思,又接口劝道:
”从朝局看,燕王目前虽然势大,但也犯了三忌,第一,便是结党营私,太子没病之前,燕王也只在暗处策划,暗中结党,还不太明显,太子这次病危,燕王活动频繁,内结太后,外联大臣,声势之大,连我萧家都胆颤心惊,不得不做垂死挣扎,谨帝怎能不心惊,害怕燕王立储后夺了他的位,从而父子相疑;第二,利用太后外戚,历代君王最忌讳后宫的外戚做大,更何况,当今太后并非谨帝的生身之母,俊儿想,太子这次病愈,谨帝一定会对太后外戚进行打压。第三,残害手足,既然太子这次是被人陷害,太子一定会想办法让谨帝知道真相,一旦谨帝相信了太子,怎能不寒心,这三忌都是谨帝所深恶痛绝的,俊儿想,这次事后,谨帝不会再保持暧昧,一定会全力支持太子的,一旦谨帝的风向变了,那些跟随燕王的墙头草,也会一夜之间倒戈的,这个时候,我们绝不能与御史联姻!“
萧俊很想说出保太子的主张,彻底打消奶奶让他迎娶秀儿的心思,哪怕以后太子被废,他也无怨无悔,但转念一想,太子刚刚痊愈,燕王势力正大,实在不是提这个主张的时候,事情不易太急,一旦让奶奶看出他的心思,反倒被动了。
听了俊儿的话,老太君硬是将梦溪庶女出身的秘密咽了回去,现在实在不是娶秀儿的时机,贸然休了梦溪,给秀儿留下希望,万一御史派人说媒,倒不好应付了。
梦溪如不是庶女出身有违祖训,确是个好媳妇,此时正值多事之秋,追究她的身份不急在一时,何况净云大师说过,溪儿可保他萧家世代昌盛,能不动梦溪尽量还是不动,左右俊儿要出门一年,一年的两地相思,俊儿对梦溪的感情淡了也说不准。
想到这,老太君终于开口说道:
”正如你父亲所说,这次实在是万不得已,总不能让萧家的祖业在我手中葬送,苦了俊儿了,太子没事,一切就按俊儿的心意来吧。“
”俊儿谢奶奶成全,俊儿还求奶奶择日将表妹送出萧府。“
”秀儿的事,不忙在这一时,俊儿马上就要南下,俊儿走了,秀儿也就跟着出府了,不差这几天了,别做得太扎眼了,倒像是我们萧府容不得人。“
储君之争一天没有着落,老太君就不能轻易抛弃秀儿这枚暗器,但她也知俊儿的刚硬性格,这次要不是她以死相挟,怕是萧俊根本就不会答应休妻另娶之事。
她不是看不到俊儿这些日子的苦闷,只看俊儿瘦得脱相的脸,就知他有多讨厌这带着浓厚的政治交易的婚姻,可男人毕竟是要成就大业的,怎能儿女情长,现在事情不急了,也不想逆着这个孙子,于是和他打起了太极拳。
萧俊听老太君这么说了,心知不能太强求,只要不休溪儿,一切都好说,失而复得的喜悦,让他的心怦怦直跳,紧咬着牙,让面色看起来平淡一些,起身说道:
”奶奶,父亲,如果没有别的事情,俊儿就先回去了。“
老太君听萧俊没坚持让秀儿离府,高兴地点头说道:
”是啊,俊儿这次出门在外六七天,日夜操劳,一定累坏了,早些回去安歇吧,对了,听说前些日子溪儿呕了血,我已命人请了大夫,由于太子的事情,也没心思去看,溪儿这些天一直在东厢静养,俊儿回去时过去看看,别让人说我们萧家待人刻薄,挑了理去。“
老太君见萧府没事了,才又想起萧府的规矩体面了。
萧俊一听梦溪呕了血,手不由抖了一下,恨不能立即飞到潇湘院,但他也知奶奶的心结,不敢在奶奶面前露出太多的关心,强忍内心的慌乱,冷冷地说道:
”不过呕了血而已,又死不了人,奶奶不必太上心,俊儿先回去了。“
萧俊说完,不等奶奶和父亲再说什么,便起身行礼,走了出去,出了二门,刚想上轿,却见宝珠正候在较边见萧俊出来,忙上前见礼:
”奴婢给二爷请安,二爷,大太太已备好饭菜,吩咐奴婢来接了二爷过去用餐。“
萧俊见了,皱了皱眉,每次回来不等他回到萧湘院,大太太便派人来接,他对此已极度厌倦,但毕竟是他的生母,百事孝为先,出门多日不回,母亲想念儿子,儿子怎能不去。
所以每次他都强忍不快,去母亲那应承,可每次去了,表妹一定在那陪着,这让他渐渐明白母亲请他的目的,想到梦溪,内心深处对母亲的做法产生了一丝不满,总是母亲,即便不满也一直忍着。
但今天听说梦溪呕血了,一直提着心,此时更是归心似箭,再也无法忍受,沉吟片刻,萧俊带着一贯的笑容看向宝珠:
”去回了母亲,刚刚大老爷吩咐了一些事情,我要连夜处理,今天就不过去了,改日我会亲自向母亲谢罪。“
”二爷再忙也总要用饭,更何况二爷出门六七天,大太太……“
”早些回去吧,不要让母亲久等了。“
萧俊不等宝珠说完,便已抬腿上轿,示意起轿了,宝珠站在那呆呆地看着轿子渐渐远去,这才想起大太太还在养心园等着呢,忙转身往回走去。
萧俊坐在轿里,一个劲催轿夫快走,几个轿夫已经累的满头是汗,萧俊在轿里都能听到他们呼呼直喘,可还是感觉轿子慢,萧俊实在忍不住,喊了声:”停轿“
几个轿夫听了,急行中骤停,一个咧歇,轿子差一点翻了,众轿夫稳了稳心神,总算站稳了脚,萧俊不等轿子停稳,便已纵身下轿,转头对轿夫说:
”你们在后面慢慢行走吧。“
说完,展开轻功向萧湘院奔去,转眼便没了踪影,几个轿夫目瞪口呆地望着二爷离开的方向:
这二爷,赶着投胎啊,竟在自家门口练起了轻功!
第一百五十四章猜错了
四个轿夫见二爷走了,哪还管那么多,齐刷刷地坐在地上,喘着粗气。
萧俊一眨眼便来到了萧湘院,门房见二爷一个人回来,吃了一惊,忙上前打了门,束手立在一旁,萧俊一进仪门,便直奔东厢而来,到了门口,却猛地停下了脚步,怎么也踏不上那级台阶。
洞房夜元帕的事情,让他先入为主地认定梦溪早已不是清白之身,每想到这,都像有根刺扎在心上,虽然东厢里的这个人让他爱入了骨髓,但毕竟是古人,面对这种事情,始终有个心结,打不开心结,也就进不了那东厢的门。
在门口呆愣了片刻,猛一转身,正和得了信,匆匆出来迎接二爷的红珠撞了个满怀,红珠一个咧歇,差点摔倒,被萧俊一把扶住:
”二爷,您这是要做什么?“红珠惊魂未定地问。
萧俊见红珠站稳了脚,松开手,对红珠说道:
”去传二奶奶,爷回来了。“
红珠一愣,这二爷自老太君寿辰过后,就没用二奶奶伺候过,甚至连面都不见,今天刚回来,这么晚了,又要二奶奶伺候,看他刚才急冲冲的样子,想是去东厢的,突然又改了主意,二奶奶又做了什么事,让他这么急冲冲的过来兴师问罪,想到这,红珠开口说道:
”二爷,二奶奶这两天正病着,这么晚了,不如让奴婢去传了张姨娘或者翠姨娘过来伺候。“
”不用了。“
萧俊说完,迈大步向正堂大厅走去,早有小丫鬟候在门外,替他打开了门,一路跟着他进了大厅。
几个月的接触,红珠也觉得只要别惹着这位奶奶,她心还是很善良的,至少没像姨娘那样作践她们,这让红珠对二奶奶或多或少地有了牵挂,内心也盼着二奶奶好。
二奶奶几天前吐血昏迷,老太君只命人传了大夫,连过来看一眼都没有,大太太更是连个话都没有,一副巴不得她快死的样子,好在老太君传话不用二奶奶去请安,只让她在房里静养。
没想到这位爷更绝,直接将人揪过来伺候。想起二奶奶那苍白的病容,红珠也心生不忍,无奈主子的吩咐,只得硬着头皮来到东厢房,瞧了瞧门。
梦溪吃过饭,正倚在床上和坐在绣墩上的知秋说着话,听到敲门声,一皱眉。
”这么晚了,谁这么不长眼睛。“
知秋边起身边说,还没出屋便见知春进来回道:
”二奶奶,二爷回来了,传话让您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