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娘说起贞姐儿的事来:“……还是让她和我们住一起吧!免得您这边又要挪地方.'
“现在是春天,从水面吹过来的风冷飕飕的,临水的屋子不能住人.'
在这一点上太夫人比较坚持,“总不能让她和你们住在院子里吧?'
贞姐儿大了,何况身边还有一堆丫鬟婆子,搬进去的确有些不方便。
但麻烦太夫人,十一娘又很是不安。
“让贞姐儿住我那里吧!”
一直坐着没有吭声的二夫人突然道,“也正好趁着这机会检]查检]查她的功课。
看她丢]了没有!”
太夫人略一思量:“也好,就让贞姐儿住你那里!”
这件事就这样定下来了。
等徐嗣谕等人来请安,太夫人一说,徐嗣谕没有做声,徐嗣诫还太小没有什么反应,贞姐儿则很高兴,只
有谆哥儿,拉了太夫人的衣袖嘟呶:“祖母,让大姐和我们一起住吧!”
徐令宜皱了眉头:“你姐姐是要跟着二伯母学琴练字,不是去玩的!”
谆哥吓得往太夫人]身边直躲,半天都不敢做声。
徐令宜看着就要考他的功课。
他现在跟徐嗣谕一起在族学里读书。
管儿子的功课,这是父亲的责任也是权力,后院的女人都不能说什么,包括太夫人在内。
谆哥战战兢兢地站在徐令宜面前,磕磕巴巴地背了几句《幼学》。
别说是徐令宜和二夫人了,就是十一娘也听出谆哥全然不在状态里——之前二夫人和太夫人都提前给他讲
过《幼学》,他背得也挺溜的,可现现上了几天学,却好像把之前学的都忘了似的。
徐令宽紧张地望着他。
五夫人拍着女儿,有些心不在焉的。
二夫人目露困惑。
太夫人看着着急。
十一娘只好朝着琥珀使眼色。
琥珀转身出去一趟,就有小丫鬟隔着帘子禀道:“太夫人,饭摆在哪里!”
第一卷 第274章 学堂
见谆哥背不出书来,徐令宜脸色有些不好看,但也没有多说什么,扶着太夫人去了东次间。
谆哥有些沮丧地垂头站在那里。
十一娘上前半蹲着问他:“是不是心里有些害怕!”
谆哥点头,眼睛里已有了泪花:“我会背。”
十一娘柔声道:“那我们找个时间背给爹爹听,好不好?”
谆哥大力地点头。
十一娘牵了他的手:“我们先去吃饭去!”
谆哥却不动:“要是我,我还是不会背呢?”即忐忑又茫然。
“我们不当着这么多的人,悄悄地背给爹爹听,谆哥也会忘记吗?”十一娘小声地问他。
谆哥的头垂得更低了:“先生问我,我,我也背不出来!”
十一娘暗暗心惊。
如果是这样,情况只怕有些不妙。
不过这时候,更不能打击孩子。
“那你背给我听,行不行?”十一娘试着问他。
谆哥考虑了片刻,才勉强道了一声“好”。
十一娘想起过年的时候,他当着大家的面背《幼学》
“我们先去吃饭。”她笑着抱了抱谆哥,“现在不想这些。好好地吃饭。要不然,你爹爹看见你拿
着筷子挑着米粒吃,又要生气了。反正书已经背不出来了,我们就先把饭吃好吧!”
“嗯!”谆哥小声应着,乖顺地由十一娘牵着往东次间去。
走在前面的二夫人朝后瞟了一眼。
可能是听了十一娘的劝,谆哥这次规规矩矩地吃着饭,举止间透着几份世家公子的从容不迫,反衬
着一旁的徐嗣诫狼吞虎咽的,丫鬟喂他,他又不肯,自己吃又掉了米粒在桌上,还捡起来塞到嘴里,看上
去很是狼狈。
太夫人眼中闪过一丝怜惜。
五夫人却侧过脸去,一副没有看见的样子。
徐令宜欲言又止。回去的路上小声地跟十一娘道:“我看搬到了丽景轩,还是找个借口让诫哥别上
桌吃饭了。先让管事的妈妈们训一训再说。”
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虽然他们暂时还不懂,但做父母的应该帮他们维护才是。
十一娘也赞同,和徐令宜说起谆哥的事来:“……我私下问过他。他说有些害帕,所以背不出来…
…”
“害怕,害怕!”徐令宜听了眉宇间露出几份不耐烦来,“不是害怕,就是担心,要不就是紧张。
他今年都几岁了?难道能一直这样下去。”
提出问题而不能解决,最好还是别再提这个问题了。
十一娘笑着转移了话题:“说起来,三月三还是诫哥的生辰呢?”
徐令宜哪里记得,“哦”了一声道:“那就趁着这个机会给他办一办。”又道,“你看要花多少银
子,我让白总管拨过来。”
十一娘想到今天五爷和五夫人的态度…徐嗣诫要的不是张扬,是隐忍。
她拿了二夫人的话做借口:“孩子还小,大操大办的,容易折福。我看,到时候下碗长寿面就行了!”
“你拿主意就行了!”徐令宜望向贞姐儿牵着走在前面的徐嗣诫,“既然跟了我们,总不能让他受
苦才是。”
十一娘笑着点头,回到屋里就对前来问安的秦姨娘和文姨娘讲了搬家的事,又吩咐绿云去跟乔莲房
说一声。
文姨娘没有异议,秦姨娘却犹豫道:“我,我能不能先看看日子再搬。”
十一娘不解。
文姨娘笑着在一旁解释道:“秦姨娘在屋里供了菩萨的。”
十一娘虽然不信这些,可也不排斥别人信。
“那秦姨娘早些做决定。免得到时候耽搁了动土的日子。”
秦姨娘应声而去。半夜在院子里烧黄表祷告。
文姨娘回到屋子里却和秋红、冬红、玉儿等人连夜缝裤腰带。
“腰带在,人就在。要是腰带不在了,人也不用活了。”
“是!”秋红等人想着各自的腰带里有二十万两银子的银票,拿针的手都有些哆嗦。
乔莲房听了却是有些怔愣:“侯爷…搬到垂纶水榭,我和两位姨娘搬到依香院?”
“是啊!乔姨娘。”绿云笑道,“听说这是太夫人的主意。”
乔莲房发了一会呆,让绣橼赏了绿云两块碎银子,然后送她出去。
绿云看着心里有些发寒,回去回十一娘:“破天荒地了赏了我银子!”
“赏你你就接着吧!”十一娘笑道。
总不能因为天要下雨就日日把伞撑开吧!
她的日子还要照过的。
绿云应“是”,给十一娘沏了杯热茶——她正和琥珀誊写三月三宾客的名单,来宾都是按旧例拟定
的。
十一娘发现琥珀的字越写越好。
“再练练,可以写请柬了。”语气很欣慰。
琥珀抿着嘴笑了笑,脑子里却着红绣的话儿“…雁容听说夫人喜欢断文识字的女子,所以每天早上
起来要练一个时辰的字。风雨无阻,霜雪不停呢!”
她这是盯着滨菊走后的位置呢!
琥珀想起了滨菊……
“夫人,滨菊姐是九天回门,还是十二天回门?”
如果九天回门,那就是三月初三,如果十二天回门,那就是三月初六。
“我让她满月回门。”
琥珀听着一怔。
十一娘笑道:“我当时也没有想到。只是觉得她住的远,这样一来一去要花上一天的功夫。而且到了三月
底,正是春暖花开的时候,她还可以踏踏青。”
琥珀听了笑起来:“滨菊姐姐真是个有福气的。”
心里却在想,夫人这样念旧。看到样子要多和竺香走动走动才好。
这府里聪明的、伶俐的不知凡几……
而此刻的十一娘望着那大红洒金纸上一个个熟悉的名字,神色却有些恍惚。
又是一年三月初三。
她第一次见徐令宜,也是三月三!
那天发生了很多的事。
先是十娘突然出现,然后发生了小院事件。
三月三。对很多人来说,只是个寻常的踏春良辰;对很多人来说,则是人生的转折点。元娘、乔莲房、十
娘、兰亭、曹娥、林明远……甚至文莲,一个个熟悉或陌生的面孔在她脑海里掠过。
十一娘根狠地摇了摇头,把那些记忆甩开。
对于往事,她很少沉溺于其中。因为伤心、后悔都没有用,时间总会拽着人住前走。
她吩咐琥珀给她找几件朴紊些的衣裳:“明天早上我们去看看谆哥!”
琥珀很是吃惊。
徐家的族学叫承训院,在外院的南北角。说的是族学,实际上徐家目前只有徐嗣谕和谆哥在那里读书,另
外个、八个学生都是一些京中小官或是公卿旁枝的子弟,虽然不至于复杂,可毕竟有外人。
“我觉得谆哥的情况有些不对……”十一娘却没有过多的考虑这些,她沉吟道,“怎么说先生让他背书也
背不出来……对着侯爷他是害怕……难道也怕那位先生不成?”
“要不要找二少爷来问问?”琥珀道,“二少爷和四少爷在一起读书,应该知道些事!”
“毕竟是自己的先生,”十一娘轻轻摇头,“纵有什么,二少爷也不好说。何必为难他。我们悄悄去看一
看再做计较。”
琥珀应喏,给十一娘找了一件她在娘家时穿的湖色素面褙子。
徐令宜回来了——他刚才去了书房。
跟他一起来的还有临波和照影。两人手里各捧着几个纸盒子。
他指挥临波和照影把纸盒子放在了内室的炕几上。
十一娘上前曲膝行了礼,笑道:“侯爷这是拿得什么?”
徐令宜招她过去看:“小五做的。说是房子的模型。今天中午送过来的。”然后指给她看,“这里是窗户
,这是门,这是正厅……”做得惟妙惟肯,连窗棂是冰裂纹还是梅花纹都一清二楚。
“五爷真是厉害!”十一娘真心地赞叹。
徐令宜却道:“要是他能把这些心思花一半到差事上就好了。”
十一娘到能理解徐令宽。
反正干好干坏一个样,还不如把心思花在自己感兴邀的地方找些乐子。
徐令宜又跟她说了些哪里准备栽树,哪里准备种花的事。
十一娘的兴致也来了。
两人说了半天,到听见更鼓的声音才歇下。
第二天,十一娘随意绾了个纂,带着琥珀和绿云,还有三、四妈妈去了外院族学。
因事先吩咐悄悄的去,一行人从后院进去,十一娘在屋后的窗棂下听。
屋子里鸦雀无声,先生正在讲《大学》里的“物有本末,事有始终”。
他声音铿锵,语气严厉,学问也还可以。引经据典,触类旁通,洋洋洒洒讲下来,言之有序,详略得当。
不足之处是内容生硬、刻板,不大能引起人的兴趣。期间他点了几个学生回答问题。有的回答的好,有的
回答的差。回答的好的他保将沉默,回答的差的却当场就训斥了一顿,而且语气尖锐,语词激烈。
十一娘轻手轻脚地离开了族学。
吃了晚饭送谆哥回他住的地方,让他背《幼学》自己听。
他一口气背了六章,连停都没有停顿一下。
晚上十一娘问徐令宜:“您不是说要给谕哥他们换个先生的吗?换了吗?”
徐令宜摇头:“没找到合适的。这个虽然学问一般,但胜在为人正直端方。又不是要考状元。暂时先教着
吧!”
既然是看中了先生的人品,十一娘把想说的话咽了下去。第二天一早让人带信给罗振兴,让他无论如何都
抽空来一趟。
第一卷 第275章 三月(上)
早上等送信的人走后,十一娘又把常学智叫来:“去打听一下,中山侯唐家族学的请的先生现在的束修是
多少?”
她派出去送信的人中午才回来,同行的还有罗振兴。
“你大嫂说你有急事找我,差人把我从我馆里叫回来。”
十一妹做事一向好整以暇,很少这样急切,他的表情有些凝重,“可是出了什么事?”
十一娘请罗振兴到东次间说话。
把谆哥的情况告诉了他:“……想请大哥把赵先生推荐给侯爷!”
罗振兴有些犹豫:“我听说翰林院金大人等推荐了好几个先生侯爷都不满意……”
“赵先生的叔叔是柳大人的门生,想来家学渊源。”
十一娘道,“我们家誉哥那样的混世魔王都对赵先生推崇倍至,想来教学生也很有一套。谆哥耽搁不起
时间了。越拖他越没有信心,越拖侯爷越不满意。”
正说着,常学智转了回来。
十一娘也不避罗振兴,把他叫了进来。
他机敏地罗振兴行礼。
回十一娘的话:“……中山侯家请的先生一年的束修是十二两银子,四季衣裳各一套,配一个小厮。”
兄妹两人就对视了一眼。
赵先生原来在中山侯家的束修是一年十五两银子,现在是十二两。
以他们家对人的苛刻还愿意多出三两银子请那位赵先生……十一娘和罗振兴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淡淡的
坚持。
罗振兴更拍胸道:“这件事就交给我了!”
亲舅舅出面自然比她这个继母出面好。
“至于束修什么的,都好说。只要赵先生满意。”十一娘沉吟道,“至于侯爷那里……就说您很关心谆
哥的学业,我们兄妹碰到说起.您就起了心思!”
罗振兴心领神会:“放心吧,侯爷那里我知道怎么说的。”又道,“怎么没见侯爷?”
“他在外院,”十一娘把家里准备加盖厢房的事告诉了罗振兴,“……今天有木料运过来。”
“几个孩子要是跟你住,的确窄了些。”罗振兴点头,和十一娘说起谆哥来,“又不是不会背书,怎么
会怕先生?”十分不理解。
十一娘也没办法]理解:“是啊!”她小时候就盼着上学考]试,可以在父母面前炫耀一番,也让父母
可以炫耀一番。“以前只是听说……”
“以前听说过?”罗振兴诧异。
十一娘知道自己漏了口风。
忙含糊其辞地道:“以前好像听谁说过。说有的人特别害怕见到先生!只是没见过……”
正好有管事的妈妈来示下,她忙转移了话题,“……后天就是三月三,家里准备请了德音班,长生班和
结香社来唱堂会,事多如牛毛。”
罗振兴听了起身告辞:“那你忙你的。小心身]体!”
十一娘留他吃饭:“……也不急这一时。”
罗振兴听到消息就赶了过来,想着下午还要去馆里上学,也不推辞。
十一娘早吃了午饭,让厨房里做了四个荤两个素一个汤过来招待罗振兴。
罗振兴刚坐下来,徐令宜来了。
“什么时候来的?”他责怪十一娘,“怎么也不让人喊我一声?”
“是我让十一妹别喊的。”罗正声怕徐令宜误会,忙笑道,“听说你正为家里加盖厢房的事忙着,所以
没让叫。”
徐令宜听了嘱咐十一娘:“把上次宫里赏的那个太白露拿来。给我添双筷子。”
罗扳兴忙道:“我下午还要去馆里,酒就免了!”
徐令宜也不勉强,接了筷子陪着罗振兴吃了小半碗饭.然后去了西次间喝]茶。
“谆哥上学都有大半个月了,我特意过来看看。”摘日不如撞日,罗振兴索性道,“可听十一妹那口气
,好像不太妥当?”
徐令宜看了十一娘一眼,苦笑道:“也不知道随了谁!你姐姐聪明伶俐不在话下,我也不是这种胆小懦
弱之人。”
罗振兴趁机提了赵先生:“……要不,我帮着问问赵先生的意思?”
徐令宜却没有太大的兴致:“到时候再说吧!”
罗振兴心里暗暗着急,却又不好多说,闲谈了几句现在最热门的朝政——开诲禁的事,看着时候不早,
起身告辞了。
徐令宜不免说十一娘:“谆哥只是一时不适应,时候长了就好了。也不用说给振兴听吧!”
“妾身这不是着急吗?”十一娘把谆哥当着她能流利地背诵《幼学》的事告诉了徐令宜,又嘟噜道,“侯
爷板了脸连妾身心里都害怕.别说是谆哥了!”
徐令宜一时无语。
而十一娘见他没有做声,顺势劝道:“侯爷,大哥也是为谆哥好。侯爷好歹把人kan了再说。也免得辜负
了大哥的一片好心。”
说着,微微叹了口气,“何况这也只是大哥一家之言。人家赵先生愿不愿意来还是两说。”
徐令宜听了不免挑眉。
十一娘为赵先生造势:“赵先生离京的时候就有人慕名请去做西席。他当时以受三婶之托送五弟、六弟
回山西为由推了。所以大哥听我说谆哥怕先生,又想起五弟、六弟的顽劣来,这才动了请赵先生的心思。”
徐令宜果然有了兴趣,微微颔首:“那就见到了人再说。”
有机会试一试总是好!十一娘松了口气。
徐令宜的目光却落在了炕桌上她写了一半的信。
“给甘家七小]姐的!”十一娘笑着解释,“她后来邀请我去家里做客……这次想请她过来热闹热闹…
…三月二十六是出阁的日子,也不知道能不能来!”语气却透着几分帐然。
是那年三月三初女儿节认识的吧!徐令宜想到那年发生的事,眼神微暗。
安慰十一娘:“梁家在燕京。以后有的是机会!”
十一娘见他神色不虞,笑着转移了话题:“我也是这么想。所以写封信给她。kan她能不能来。”
徐令宜不想多提,问起十一娘准备的怎样了:“……要是实在忙不过来,就让照影来帮帮你。他原是回
事处的,我kan着机敏,这才带在身边的。平常跟着我也没少见识。”
是怕她能力不足没办法撑这么大的场面吧?
十一娘笑道:“都是按着旧例办,管事的妈妈们也都有经验,想来不会出什么大事!”
心里虽然十分感激,却不敢接受一一把照波带在身边肯定是事半功倍。
可落在有心人眼里,会成为攻讦她的理由。
徐令宜见她目光]明亮,精神饱满,一副信心满满的样子,不好多说,只是事]后叮嘱照影到时候多kan
点,有什么事帮着跑跑腿。
下午,五爷把三家戏班的曲目送了过来。德音班唱《绣襦记》,长生班唱《綄纱记》,结香社唱《破窑
免费电子书下载WWW.Shubao2.
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