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文书库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80部分阅读(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即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用这一句话表明了一个态度。

十一娘留下琥珀,遣了屋里其他服侍的,道:“当初两位姨娘从余杭来燕京,是不是来投靠你的?”

卢永贵并没有吃惊,而是轻轻地应了一声“是”。

“当初牛大总管掌家的时候,家父是帐房的管事。两人私交甚密。大毛哥常陪牛总管到家里找我父亲

喝酒,我常常跟在大毛哥身后转悠。就是那个时候认识二姨娘的。”

十一娘算了算时候,也差不多。

“有一次,老爷喝醉了酒……”说到这里,卢永贵犹豫了好一会,“二姨娘让我带信给大毛哥,要和

大毛哥一起走。大毛哥说……不能连累了牛大总管,没答应。”他结结巴巴他道,“二姨娘,就把大毛哥

骂了一顿……不知道是话说的太难听了,还是大毛哥一口气咽不下去……就跳了井……没几天,杭州铺子

的帐目出了问题,又传大老爷纳妾的消息……牛大总管就辞了总管之职,带着儿子在镇江开了间小小的绸

缎铺子糊口!

第一卷 第二百九十八章 故人(下)

第一卷 第二百九十九章 添箱(上)

第一卷 第三百章 添箱(下)

甘大奶奶陪着吃了午饭。

永平侯府和忠勤伯府虽然同处燕京,但一个在城西一个在城东,还要穿过西大街和东大街,来来回回也要一个多时辰,出行并不方便。太夫人原本唯备在甘家逗留一天的。见甘夫人一直没有出现,知道家里出了事。可也不能吃完饭立刻就走,和黄夫人交换了一个眼神,由甘大奶奶陪着去了甘夫人正房的宴息处喝了茶,这才起身告辞。

甘大奶奶一面挽留,一面差人去请甘夫人。

甘夫人匆匆赶了过来。

她眼角微红,神色间的倦意更深,强笑着留客。

正好甘夫人娘家的人又来了,领头的正是那次在五皇子葬礼上见过的嫂嫂。大家少不得要寒喧一阵,甘夫人安排甘大奶奶带着去见兰亭,这边太夫人和黄夫人又执意要告辞,甘夫人略一犹豫,不再勉强,客气地送徐、黄两家的女眷到了垂花门。

黄夫人赶黄三奶奶:“……和十一娘挤一块去,我们老姊妹说说话儿。”拉了太夫人要上自己的马车。

永昌侯府在城西南,两家大致上在一个方向。可就算这样,只判途也要换次车。有点麻烦。不过,两位夫人私交甚密,见了面不免要在一起闲谈,十一娘很能理解,笑着应是,黄三奶奶却嘟呶道:“娘每次都把我当累赘。”

听得太夫人呵呵直笑,对黄夫人道:“这是我们三奶奶的脾气好,又孝顺。”

“要不有这点好,我怎么会走哪里都带着她。”

黄夫人侧面的赞扬黄三奶奶,笑着和太夫人上了黄府的马车,十一娘和黄三奶奶见状,上了徐府的马车。两辆马车一前一后地驶出了忠勤伯府。

十一娘拿了迎枕给黄三奶奶:“姐姐靠一靠!”

黄三奶奶没有客气,笑着靠了。

十一娘又亲手斟了茶给她。

黄家和徐家本就交好,十一娘虽然话不多,但待她一向客气有礼,尊敬有加,让黄三奶奶心生好感。又想十一娘不过比自己的长子大两岁,待她更是亲切。一面喝着茶,一面无所顾忌地和她说起甘家的事来:“就他们家和威北侯家住的最逼仄。可威北侯家却是儿子们个个成器,一个比一个厉害,家家拿了老婆的名头在外面置办私房,心里又惦记着公中的家财,怕老侯爷私下贴了谁,这才不愿意分出去的。甘家却正好相反。几个儿子没一个成气候的,想分也分不出去。还真是甘夫人,虽然是续弦,但脾气好,处事圆滑,要不然,这家里还要乱。看今天这样子,只怕又是哪房的闹起来了。要不然,甘夫人也不会一副头痛的样子,林大奶奶也不会一副兴高采烈的样子

忠勤伯府毕竟是三夫人的娘家,十一娘却不好评论,只抿了嘴笑。

黄三奶奶话意正浓,又是以过来人指点后辈的态度在和十一娘说话,见她只是笑,以为她不相信,道:“等兰亭嫁的时候你就知道两家的区别在哪里了!要知道,林家那年嫁四小姐,几个嫂嫂一宇排开,礼仪唱喝一句吉祥话嫂嫂们就打发新姑奶奶一张二十两银票,唱喝一句就打发一张,银票像纸片在飞。那场面,到了今时今日遇到婚庆喜事都有人提起。可甘家做什么喜事的时候,吃饭的时候大家都来了,到了掏银子的时候,你家盯着我家,我家盯着你家,生怕自己出多了,别家出少了,自己吃了亏!说到底,还是手里无钱,做不起这面子。”然后提起林明远来:“……终于定下来了!”

“哦!”十一娘听到有些意外。

贞姐儿前几天还说林明选的婚事没成。

她很感兴趣地道:“林家五小姐和谁定了亲?”

“刑部江侍郎的次子。”黄三奶奶道,“比明远小三岁。”

“女大三,抱金砖。”十一娘笑道,“大点也好。”

黄三奶奶点头:“明远不小了,再这样挑下去,只怕真的要耽搁了。”

“可定了婚期?”十一娘和黄三奶奶闲聊。

“前两天放的小定。”黄三奶奶道,“听说林家想把期婚定在今年,江家想订在明年开春。

反正也就是今年年前年后的事吧!”然后问起元娘的事来,“……算算日子,应该是你姐姐的三周年了。准备的怎样了?要不要我帮忙?”

“多谢姐姐。”十一娘道,“回事处的已经安排好了。请了善师傅和长春道长来,从明天开始,连做七天道场。”

“毕净是喜丧,家里还有长辈健在。能连着做七天的道场也不错了。”黄三奶奶道,“到时候少不得要去祭拜祭拜。”

两人说着,马车颠鞭了一下,减了速度缓缓地入前。

十一娘诧异,黄三奶奶已撩了帘子朝外望。

“噫,”她笑道,“看样子,娘要到你家歇歇脚!”

十一娘听了也凑过去望。1/2

原来马车进了徐府。

“你们也好久没来了.'

十一娘成了地主,立刻客气地道,“前两天南京那边的送了几尾鲥鱼来,我们正好尝尝鲜.'

“那我可就不客气了!”

黄三奶奶笑着,马车停了下来,一行人笑着去了太夫人那里。

十一娘吩咐厨房把南京宏大奶奶送来的鲥鱼做汤,然后留黄夫人和黄三奶奶吃了晚饭。

等送走客人,二夫人回来了。

太夫人忙拉了她到炕上坐:“怎么这么晚才回来?'

“让您挂念了!”

二夫人歉意地朝着太夫人笑了笑,然后开门见山地道,“嫂嫂娘家的大嫂病了,哥哥和嫂嫂,还有侄儿侄女都赶了过去。

当时顾不得过来报信,等再派人去慈源寺,我们已经走了.'

项太太娘家姓高。

太夫人听了忙道:“高太太现在怎样?'

二夫人道:“现在换知道。

哥哥、嫂嫂还在那边。

我淮备明天再去看看.'

“是应该去看看!”

太夫人道,“要是有什么事,你记得知会我一声.'

二夫人笑着应是。

太夫人关心地道:“你吃了饭没有?

今天做了鲥鱼汤,我让人给你端一碗来!”

然后高声吩咐杜妈妈去端汤。

那边高府后院的上房里,项太太满脸愧色地望着自己的嫂嫂高太太:“都是我不好,拖累了嫂嫂!还要嫂嫂称病……”

“知道不好还这样闹腾啊!”

项太太是老来女,高太太比这个小姑年长二十多岁,说的是姑嫂,两人之间却情同母女,“你看你办的这事,也不怪姑爷今天发这么大的脾气。

你让他以后怎么做人?

还有什么颜面在徐家走动?'

“不走动就不走动!”

项太太小声地嘀咕,人却畏缩了一下。

“就知道嘴硬!”

高太太看着好笑,“那我刚才说姑爷的时候你怎么还把我的袖子直拉.'

说着,不由长长地叹了口气,“再过两年你也是要做婆婆的人了。

这样和姑爷三天两头的闹,让媳妇看了会怎么想?

让亲家看了会怎么说?

你不为自己着想,也要为子女们多想一想才是.'

“我就是为柔妠着想,所以才不想把她嫁给徐嗣谕的!”

项太太听了立刻高声道。

“那好,我来问你,这桩婚事,你到底不满意什么?'

“徐嗣谕是婢生子!”

项太太想也不想地道,“我们柔钠是嫡女.'

“那好。

我再问你。

姑爷是几品?

永平侯是几品?'

项太太半晌无语。

高太太索性道:“姑爷是四品,永平侯却是超一品世袭罔顾够公卿,配你们家可配得?'

项太太立刻道:“可徐嗣谕又不可能承爵?'

“如果徐嗣谕可以承爵,徐家可会向项家提亲?'

“那怎么可能?'

项太太道,“侯爷有嫡子。

何况还刚刚续了弦.'

“我是说如果?'

高太太叹了口气。

项太太神色微滞,然后强辩道:“当初我们家姑奶奶还是不嫁到徐家去了!”

“此一时彼一时.'

高太太道,“当时徐家不如现在显赫。

二爷十分仰慕你们家姑奶奶的才学,先帝年事渐高,不仅对众皇子猜忌重重,对皇子舅族、妻族都十分猜忌。

徐家既是公卿,又是皇上的妻族,徐家这才做出姿态三次求娶你们家姑奶奶。

看中的就是项家人丁单薄,你公公不朋不党。

你以为真的是看中了项家的门第。

你公公最终把女儿嫁到了徐家,看中的却是徐家人口简单,徐家二爷又是世子,以后你们家姑奶奶。

你公公得罪的人多,又家资丰饶,最怕就是身后连累一双子女,还煞费苦心地为姑爷求娶了你,看中的却是我们家兄弟多,以后有事,能有个帮衬.'

项太太有些吃惊地望著自已的嫂嫂。

没想到被人至今津津乐道的“三求项家女”

,不过是政治背景下项徐两家默契下的一场戏。

高太太拂了拂项太太垂在鬓角的一缕头发:“有些事,不能只看表面。

这其中的曲曲道道多着呢!说起来,要是那徐嗣榆是妾生子,只怕徐家换会打柔钠的主意。

正因为他是婢生子,高不成,低不就的,徐家这才会托了你们家姑奶奶出面做媒。

这件事,姑爷纵又不对。

可也不是没有仔细考虑过的。

柔妠性子温顺,你们家姑奶奶却是个性子强的。

打断骨头连着筋,她总不能看着柔妠吃亏不帮衬吧?'

不知不觉中,有三百章了。

第一卷 第三百零一章 继室 (上)

“项太太听着却跳了起来:“她能帮什么忙啊?她不帮倒忙就不错了!现在的永平候夫人,可走罗元娘的妹妹!我们家那位姑奶奶可是和罗元娘出了名的不对盘。要知道,罗元娘也不是个省油的灯。她妹妹能好到哪里去?”

高太太听着就低头沉思起来。

项太太对这个嫂嫂乏又爱又怕的,见状轻轻拉了嫂嫂的衣袖:“大嫂……”

高太太抬头看见项太太怯生生的眼神,笑了起来:“没事,没事。就是有些事我要再想想。”正安慰她,

有小丫鬟进来,小心翼翼地禀道:“姑爷问,要是太太还有话嘱咐姑奶奶,那他就先去去老爷书房了。”

项太太一听就站了起来:“大嫂,时候也不早了,我先回去了。”

高太太却把项太太手一拉,然后吩咐小丫丫鬟:“你去跟老爷说,今天姑奶奶就不回去了。让他先回去。”

“大嫂!”项太太听着怔住。

高太太却没有理会项太太,径直道:“至于几位少爷、小姐,也一并留下了。老太爷有几年没见到外孙、外孙女了,趁着在燕京,陪老太爷说说话,让老太爷也高兴高兴!”

项太太吃惊她望自己的大嫂——刚才她还说自己不应该带着孩子回娘家的,怎么突然又把自己和孩子留了下来?

那小丫鬟自然走听主母的,又怕这位姑奶奶发脾气,立刻曲膝行礼退了下去。

高太太就慢条斯理她对项太太道:“我先前说你不对,是你不应该遇事就把孩子带着往娘家跑,又把家里的事闹到外面去,让别人看笑话。我现在留你,是因为这件事姑爷做得不对。他就是有心把柔讷嫁给徐嗣谕,那也应该先与你商量了再去回你们家姑奶奶,不应该就这样和你们家姑奶奶直接把事定了下来。”

项太太不觉得这两件事有什么区别,呐呐道:“……那换走一样!

高太太听了气不打一处出:“还好爹把你嫁到了项家。要是嫁到别家,只怕被吃的骨头都不到。”又见项太太搭拉着头,又是好气又走好笑,道,“好了,这件事你别管了。你且安心住下,有什么事,我来出面。”

项太太是最佩服自己这个大嫂的,闻言立刻笑了起来:“好大嫂,那我就在家里住几天。免得看到他我就生气。”

高太太无可奈何他笑了起来:“你啊,什么时候才能长得大啊!”

项太太挽了高太太的胳膊娇嗔道:“不是有大嫂吗?”

到了晚上,高老爷责怪妻子:“你怎么把小妹留在了家里。这要是让别人知道了,多不好啊!”

“有什么不好的?”高太太服侍丈夫更衣,“不是说我病了吗?小姑子从小是我带大的,我现在病了,她带着孩子回娘家来看看我,有什么不对的?”

“那徐家那边”高老爷沉吟道,“要不是婢生女,倒也相配。”

“没事!”高太太不以为然她道,“人家徐太夫人是什么人?要的也只不过走个能下的台阶罢了。再说了,这件事成不成,我看还要仔细想想!至少得让项家的那位姑奶奶清楚,谁才是项家的主母!”

高老爷听着这些女人的弯弯曲曲立刻就头痛起来。他只交待了一句:“婚事就算是不成,你也别把徐家给得罪完了!”

“我办事老爷换放心吗?”高太太保持道,“我心里有数。”然后叫了小丫鬟给高老爷打水洗脸。

高老爷不再说什么,夫妻俩歇下不提。

十一娘却还没有歇下,她和宋妈妈、琥珀、绿云等人在元娘的院子,陶妈妈也垂手跟在最后。

这些日子她管着元娘的院子,十一娘让她每逢初一、十一去自己那里听示下。

“明天在这里做水陆道场,虽说来的都是出家人,可该进的还避的还是要避一避。”她吩咐宋妈妈,“到时候来往的客人就由你领着几位精明能于的管事妈妈负责,琥珀负责管那些佃上点心的小丫鬟。绿云带着红绣、雁容等人跟在我身边,服侍那些夫人。至于这屋里的器皿,陈设……”十一娘望着陶妈妈,“就由陶妈妈负责。”

几个人都没布露出惊容,齐齐曲膝行礼应“是”。

十一娘看着事情都交待的差不多了,带着宋妈妈等人回了自己的院子。第二天早早起来,给太夫人问过安后就开始忙祭礼的事,到了掌灯时候忙得差不多去了太夫人那里。

太夫人忙让杜妈妈端了羊羹给她:“要注意身子骨,有什么事,交给管事的妈妈。还有外院那些派过来帮忙的,也都是些经验丰富可以相托的。”

太夫人年纪大了,吃食都很清淡,羊羹虽然养人,可它味道浓郁,又有膻味,太夫人并不吃。分明就是为她准备的。

十一娘很是感激,虽然味道不好,但还是就着霜糖吃了几块:

因为跟大家学了很多东西,所以也没觉得累。”

太夫人赞赏地点头:“年轻的时候就是要吃些苦头,多学些东西。等年轻大了,才有资格在小字辈面前显摆啊!”

“是啊!”十一娘笑着和太夫人聊了几句,然后问起二夫人来:“……还没有回来吗?”

“中午就回来了。”太夫人道,“说项太太回娘家照顾嫂去了。可能要过几天才能回来!”

在这个时代,医疗水平低,生病是件比较严重的事。谁也不会拿自己的身体状况开玩笑。话说到这个份上,不管是真是假,都给足了徐家面子。

“那我们要不要差个人去看看项太太的嫂嫂?”十一娘请教太夫人。

太夫人道:“按道理,既然知道了,就应该去看看。可现在这种情况,反而不好去。我跟怡真说了,就让她带些东西去看看项太太的嫂嫂——她和项太太是姑嫂,又比我们的关系要亲一些。”

十一娘点头,太夫人看着天色不早,只催她去歇息。十一娘想着明天还要忙,笑着给太夫人行礼,先回了自己的院子。

到了三月十九的正祭日,徐令宽和五夫人把歆姐儿留在红灯胡同,天刚刚亮就坐着马车回了府,说是来帮忙的。徐令宜十分欣慰,和徐令宽去了外院,十一娘和五夫人给太夫人问了安后就去了正屋。

路上,十一娘向五夫人道谢。

五夫人笑道:“毕竟是我们家里的事。”

妯娌间能做到这样已经是不错了。

十一娘朝着五夫人笑了笑。

待天一亮,徐府的亲戚朋友都陆陆续续地到了。上了香,献了三牲祭品,有的留下来吃午饭,有的告罪一声先走。十一娘留五夫人在旁边的花厅里和留下来吃饭的诸位夫人寒喧,自己则在花厅的屋檐下和那些告辞的人话别,遇到了像陈阁老的夫人、梁阁老的夫人之类的,还需要亲自送到垂花门前去。

等到中午,十一娘的小腿已是又酸又胀,她问绿云:“你去看看花厅开饭了没有?”

绿云还以为她是早上吃的少这个时候肚子饿了,忙道:“夫人,要不找到厨房去给您点点心来垫垫肚子?”

“什么啊!”十一娘笑道,“中午来祭拜的人少了,留下来吃饭的人上了桌,我们正好忙里偷闲一一找个地方你帮我捏捏腿。”

绿云听了忙上前去扶她:“你先到一旁坐会,我这?br />Com

船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