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文书库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庶女攻略-全本无错版-下(共2集)第98部分阅读(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船说声我可背不起。 ”说完,犹不解气,叫了灯花,“给你们家厨房的说,我要留在这里吃饭,先给我来个清

蒸鲍鱼,再给我来个翠盖鱼翅、爆炒海参、烤|狂C猪、抓全羊……”

敢这样躺在徐令宜惯用的醉翁椅上大喇喇地点这些菜,本身就说明了周士铮和徐令宜的交情。

灯花自然吭都不吭一声,恭敬地应是,把周士铮点的菜重复了一遍,没有了差错,低眉顺眼地退了下去。

徐令宜笑道:“我这里还有上好的金华酒,要不要来几坛?”

“当然要来几坛!”周士铮毫不客气地道,“不仅如此,把过年时皇上赏给太夫人的老君眉也偷点出来尝尝

!”他说着,摸了摸已经微凸的脖子,“吃这么补的东西,龙井、武夷受不住啊。”徐令宜哈哈大笑:“你

以为还是小时候,‘偷点出来尝尝’。”说着,吩咐一旁的小厮,“去跟太夫人说一说,就说周家小三来了

,要偷她老人家的老君眉喝。”

不一会,小厮捧了半斤装的白底青花瓷坛过来:“太夫人说,给周大人带回去尝尝。”

周士铮笑眯眯地接了过去。

一顿饭吃到了月上梢前才告辞。

十一娘服侍徐令宜更衣:“侯爷是‘神仙打架,凡人遭殃’吗?”

“神仙打架,凡人遭殃!”徐令宜喃喃地把这句话反复念了两遍,笑道,“你这两句话倒用得贴切。”然后

摆了摆手,示意不用换日常的道袍,穿了中衣就坐在了临窗的大炕上,端起茶盅喝了一口,叹道:“收赐田

什么的,都不过是个借口罢了。谁不知道这件事兹事体大,一个不小心,把大周的公卿贵勋给全得罪了。陈

阁老不过是想借着这件事试试皇上对他到底是个什么态度,以后他行事,也知道底线在哪里。要不怎么会选

了过年的时节写这份奏折?如果皇上也想试试陈阁老的态度,那就肯定不会同意收赐田的事。这样一来,朝

臣上书同意,内阁议论,没有个一年两年的肯定没个定论,我们何必跳出来给皇上添乱?一个不小心,还会

被那些臣子捉到把柄当了枪使,让皇上为难……”说到这里,他语意微凝,“怕就怕皇上有心整治朝纲,准

了陈阁老的奏折……到时候可就难办了。”

徐令宜是皇上的舅舅,到时候公卿之家全看他行事。他要是恭顺地让皇上把赐田收了回去,他以后就是公卿

之家的罪人,徐家说不定会被这个圈子排斥在外;如果他和皇上辩驳,皇上新君,正是立威的时候,说不定

正好拿了徐令宜杀鸡给猴看。最好的办法是把大家的注意力转移到皇后娘娘的娘家,偏偏皇后娘娘的父亲是

周士铮,他从小玩到大的好朋友……

“皇上既然留中不发,肯定有他的想法。”十一娘拿了便鞋给他换,“正如侯爷对周大人所说,看看情况再

说好了。办法总是比困难多!”

“办法总是比困难多!”徐令宜听了正色道,“我又得贤妻一句妙语。”

十一娘看他佯装的样子,扑哧一声笑。

徐令宜趁机把她搂在了怀里……想到这里,她不由面色微烫,马车也停了下来,跟车的婆子小心翼翼的声音

隔着车帘传了进来:“夫人,客栈到了!”十一娘忙敛了心绪,有些心虚地瞥了两个儿媳妇一眼,姜氏神色

有些恍惚,英娘则满脸期待的等着她的回答,神色都在正常的范围内,她一颗心这才落定。

“你公公一向谨慎,不会有什么事的!”

英娘听着点头,忙率先出了马车,转身扶了十一娘下马车,姜氏、徐嗣谆、徐嗣诫以及一大群丫鬟婆子紧随

其后,簇拥着她进了包下的西跨院。

姜氏忙指挥丫鬟们换上她们带来的被褥、器皿,又安排婆子到灶上烧水、做饭。

十一娘坐在厅堂的四方桌旁算着日子。

这都快三个月了,大家已经等待、观望了不少时候,也该再次讨论了……皇上这么匆匆的找徐令宜进宫,难

道是为了这件事?

晚上她睡得有些不安生,第二天天刚刚亮就往燕京赶,晚上掌灯时分才到。

徐令宜还没有回来。

太夫人困惑道:“怎么?你们没在一起吗?”

十一娘不想让太夫人担心,笑道:“在城门口遇到了周大人,侯爷被他叫了去!”

太夫人听了呵呵地笑:“被他拉了去,准没好事。我看,你今天也别等他了,早点歇了吧。明天人能回来就

不错了!”十娘笑着应“是”,和二夫人一起哄着太夫人歇了。

二夫人送她出门,道:“听说皇上要收回公卿贵勋的赐田?要真是这样,我们也别因小失大,皇上怎么说。

我们就怎么做好了。只要皇上眼里有你,你又怎么会少了口饭吃。”

“二嫂的话我会传达给侯爷的。”十一娘觉得她们对朝廷上的事都只是流于表现,这种劝慰的话还是少说为

妙,免得影响徐令宜的判断。

二夫人见她不感兴趣,不欲多说,点了点头,回了屋。

结香给她散发,低声道:“二夫人,有人喜欢玉兰花,有人就偏偏喜欢玉簪花。四夫人喜欢内宅的事,你说

了,她也不明白。”

二夫人淡淡地笑了笑,没有做声。

结香松了口气,服侍她歇下,帮着掖了掖被,熄了灯才轻手轻脚地走了出去。

夜色笼罩的寂静屋子里响起长长地一声叹息:“她用不着管这些,自然有人帮她管……说起来,她也是个有

福的!”

十一娘回屋让琥珀从箱底找了几方构思巧妙的帕子:“送到威北侯府去?看看威北侯在家不在家?”

听徐令宜说,林家的赐田也不少。如果是关于收赐田的事,林家不可能稳坐钓鱼台!

琥珀很快就折了回来:“林侯爷在家里!林夫人说谢谢您,林侯爷正为收赐田的事着急上火,等过两天,她

再来看您。”十一娘点了点头,坐在屋里沉思。

这么说来,徐令宜进宫与收赐田的事没什么关系了?既然如此,又怎么留在宫里过夜了?

她睡了个囫囵觉,翌日张开眼睛就问:“侯爷可有信来?”当值的冷香忙道:“侯爷昨晚就回来了,见夫人

歇下了,怕吵着您了,就在外书房歇了。”

徐令宜最喜欢半夜把她吵醒,然后趁着她睡眼惺松的时候为所欲为,还美其名曰地道:“你迷迷糊糊的时候

最好看!”十一娘愕然。

梳妆整齐,顾不得用早膳,就去了徐令宜的外书房。

733章 急诏(中)

天色刚刚发白,在这寒意料峭的早春,书房的窗子却全部支了起来,冷冽的空气吹进去,带着几分让人头脑

振奋的清新味道。

珍藏在香樟木匣子里的《九州地图》被拿了出来铺在黄梨木大书案上,穿了件半新不旧的鸦青色杭绸素面夹

袍的徐令宜背手立在书案前,头颅微垂,眼睛眨也不眨地盯着地图,神色极其严峻。

十一娘看着,脚步一滞。

听到动静的徐令宜已抬起头来:“你来了!”

突然被叫进宫,十一娘肯定会很担心,知道他回来,自然会在第一时间来看他。

为什么要看《九州地图》?

十一娘有种不好的预感……“出了什么事?”她一面问,一面走到了徐令宜的身边。

山川河流,一一在目。

徐令宜犹豫了片刻,指了典图上宣同府的所在:“鞑子集结了十三个部落的人马,绕过嘉峪关,已到宣同府

城外。

十一娘心里“咯噔”一下,脸色大变,失声道:“怎么会这样?”

宣同府是燕京的屏障,屏障一旦被除,燕京则危在旦夕!

“去年冬天很冷,今年的春天又来得迟,连草根树皮都没有了,只有进关来抢了!”徐令宜的声音很冷静,

“看这样子,恐怕要动用五军都督府了!”

“那谨哥儿会不会有什么事啊?”十一娘更关心这个。

“他不会有什么事!”徐令宜望着她,“始阳很偏僻,离宣同很远,那些鞑子就算是走错了,也不会走到那

里去的。现在形势紧张,五军都督府用兵必讲究神速,不会放着离宣同最近的后军都督府兵力不用,舍近求

远地调右军都督府兵力的。你放心好了,他比我们还安全!”说到最后,露出一个带有安慰味道的温和笑容

四川属右军都督府管辖,山西属后军都督府管辖。

十一娘松了口气,这才道:“皇上找侯爷进宫做什么?”

“朝廷已经有十几年没有对西北用兵了,皇上心里没有底,找我去问话。”徐令宜说这话的时候,语气淡淡

的,可眼角眉梢都透露出一股子强大的自信,让他的人突然间挺拔了不少,有种器宇轩昂的庄严与凝重。

这才是他在军营里的形象吧!

十一娘突然觉得自己好像无意间看到了被徐令宜隐藏起的另一面。

“皇上就问了问您西北的事,难道没有说别的?”她迟疑道。

徐令宜沉默良久才低声道:“皇上还问我有没有去西北平乱的意思……”他语气微顿,“我,委婉地拒绝了

!”声音很平缓,如被淤塞的河水。

如果不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他应该很想再征西北的吧?

十一娘想到他刚才一瞬间流露出来的强大自信,心里突然觉得有点堵得慌,手轻轻地覆在了他放在书案上握

成了拳的手上:“谨哥儿在四川,您要再去了西北,这里空洞洞的……还是留在家里的好!”望着他的目光

温柔如春水,一直荡漾到了他的心尖,让他又有些许的失望。

她是为了安慰他才说的这些话吧!

如果不是在这种情况下,该有多好……徐令宜轻轻地摇了摇头。

少年夫妻老来伴,自己想的太多了。

他笑了笑,拍了拍十一娘的手:“这么早,还没有用早膳吧?”然后扭头喊了灯花,“把窗户都关了,让婆

子们摆早膳吧!”转移了话题。

两人之间就多了一分清冷。

十一娘一怔。

徐令宜已走到临窗的大炕前,提起炕桌上暖着的茶壶倒了杯茶:“来,坐下来喝口热茶。”

笑容依旧温和,却少了原来的温度。

十一娘默默地走过去坐下,接过茶盅,说着家庭琐事,想打破彼此间的清冷:“昨天回来的路上,我和英娘

商量了半天,想在流芳坞那边种些菱角,又怕到时候菱秧长得太密,不能划船了……”

这点小事,怎么会难得住十一娘。

看着她眼底闪过的一丝不安,徐令宜失笑。

自己也太小心眼了。

十一娘性情沉稳,又是大家出身,矜持惯了,想她柔情蜜意……果真是自己得陇望蜀了!

想到这里,他搂了十一娘的肩膀,亲呢地吻了吻她的面颊:“万一菱秧长得太密,让管事请了田庄上的婆子

们来割就是了。

我记得菱角五、六月份才有,到了五、六月间,天气热了,谁还去划船。不耽搁事的……” `

感受着他温暖的气息,听着他醇厚的声音,十一娘不禁长长地吁了口气,好像压在心头的大石头突然被人搬

走了似地轻松起来。

徐令宜听到她在自己怀里轻轻地透气,脸上的笑容更盛了。

十一娘,好象变得很依恋自己似的。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生活中那些或温馨、或旖旎、或气恼、或嗔怪的场景走马灯似地在他脑海里转着,却

始终找不到源头……灯花进来,看见两人亲亲热热地坐在一起,忙垂了眼睑,低声道:“侯爷,早膳摆在哪

里!”

十一娘挣扎着要坐起来,徐令宜手一用劲,她只得又倚在了他的肩头,脸有些红,却没有再继续挣扎。

徐令宜微微地笑,吩咐灯花:“就摆在这里吧!”

灯花应声而去。

徐令宜亲了亲她的额头,这才放开她。

十一娘坐起身来。

婆子得了嘱咐,低头进来,蹑手蹑脚地把炕桌搬走,放了摆着早膳的炕桌。

夫妻俩对坐着用早膳。

屋里子不时响起清脆的碰瓷声,轻微的喝汤声,咀嚼的响声。

她小时候母亲总是很忙,偶尔抽空一起吃个饭,她就会叽叽喳喳地讲着身边发生的事,好像这样,就能弥补

那些和母亲不在一起的日子,可心里还是有个洞,声音再大,也没有办法填满,反而更显得失落。后来在余

杭,讲究“食不言寐不语”,那时候只觉得苦闷……是从什么时候,她已经习惯这样静默无语的吃饭,心却

感觉平静而踏实。

十一娘不由抬头朝对面的徐令宜望去。

他正在夹菜,神色从容,动作沉稳有力……一如被先帝叫进宫的那个晚上……他曾经轻地搂着她,手臂沉稳

有力,神色从容地安排她带着几个孩子走……她还记得被他搂着时的气息……她有些恍惚起来。

再见到他时,怎么没有问他为什么偏偏安排她带着孩子走……她是永平侯夫人……如果徐府被抄,内院她是

头一份……不像二夫人,二爷已经去世二十几年,孀居,久不在外走动,住在偏僻的院落……如果走,二夫

人更容易……而且二夫人曾经经历过徐家的兴衰,忠诚度、意志力、应变手段,相比她而言,更让人放心…

…徐令宜,是个行事稳妥的人,更何况是面临着家族存亡的时刻……好像就是从那以后,她才真正意识到一

直以来,徐令宜独自背负的重负,也是从那以后,他不快的时候,她的心就会揪起来,然后想说些什么,做

些什么,让他释怀,让他高兴……“怎么了?”徐令宜看见对面的人数着米粒吃着粥,笑道,“早膳不合口

味?”

他吃得简单,她吃得复杂……常常是一大炕桌菜,她的占了三分之二。没想到她会来,看得出来,厨房重新

安排了早膳,时间上还是太紧,多是面汤,馒头,只炒了几个青菜,做了碗小米粥。

“没有!”十一娘笑道,“挺好的!”

徐令宜点了点头。

有小厮跑进来:“侯爷,五军都督府的马大人求见!”

马大人掌握五军都督府的中军。

徐令宜没有露出惊讶的表现,而是沉思了好一会儿才吩咐小厮:“请他到花厅坐!”

十一娘忙起身给徐令宜更衣。

“你等我一会,我们一起去给太夫人问安。”徐令宜说着,转身出了门。

说是一会,等了快一个时辰,徐令宜才转回来。

“走吧!”他淡淡地道,“免得让娘等!”

现在的太夫人,每天早、晚都要见到了徐令宜才安心。

十一娘跟着他出了门。

走到半路,她迟疑道:“马大人找您,可有什么急事?”

徐令宜没有做声,直到进了太夫人的院子,才低声道:“皇上招了五军都督府的人进宫,他来问我,如果皇

上要他推荐领兵的大将军,推荐谁好?”

十一娘讶然。

徐令宜已经离开军营十几年了,一个五军都督府掌管中军的都督还要来问徐令宜推荐谁去做大将军……要知

道,战事失利,推荐者也是有责任的,甚至会被连坐……或者,生活在一起,没有了距离,有些事情就被忽

视了?

她很想问他,平乱西北的时候都发生了一些什么事?为什么事隔多年,还有人对他这样的恭敬和信任!

可想到他刚才轻描淡写的语气,十一娘又把到了嘴边的话咽了下去。

太夫人拉着徐令宜的手关心地问他昨天在哪里吃的饭,喝了酒没有,周士铮叫他去做什么……徐令宜笑着应

着,给太夫人读了一段《心经》,太夫人这才笑吟吟地放了他走。

二夫人代太夫人送他们到门口。

“四叔!”她若有所指地道,“要是你答应,我想和娘去西山别院住一些日子。这样一来,四叔有客人的时

候,也不用领来给娘问安了,娘也不必打起精神来应付这些人了。你看可好?”

734章 急诏(下)

圈地的事还没有解决,宣同府又战事告急,谁也不敢保证有没有人打主意打到太夫人身上去。太夫人跟着二

夫人去西山别院住些日子,正好避开这两件事。

“多谢二嫂!”徐令宜给二夫人行礼,“那就麻烦二嫂服侍娘到西山别院住些日子!”

二夫人点了点头,转身进了屋子。

“让徐嗣诫和英娘带着庭哥儿、庄哥儿也一起去住些日子吧!”十一娘和徐令宜并肩漫步在铺着青石板的有

道上,“这样也热闹些!”

“ 你安排吧!”徐令宜道,“我这些日子可能会很忙!”又沉吟道,“这件事宜早不宜迟。”

十一娘应喏,回到家里就喊了徐嗣谆、徐嗣诫夫妻来:“诫哥儿和英娘带着孩子陪祖母、二伯母去西山别院

小住;谆哥儿去二伯母那里拿启程的黄道吉日,安排去西山小住的琐事,瑟瑟留在家里帮我招待客人,英娘

帮着孩子们收拾箱笼。”说完,又分别嘱咐两人,“谆哥儿多派些护卫去西山别院,别让人吵着租母;诫哥

儿在那里好生陪着祖母,别让祖母觉着无聊要回来!”

陈阁老建议收回公卿贵勋赐田的地早已传遍了燕京,他们也正为这件事担心着——没有了赐田,有差事的、

有爵位的才有年禄,没有差事的、没有爵位,就没有年禄了,这样一来,徐家就只有徐令宜、徐令宽、徐嗣

谆、徐嗣谨有年禄,收入会最少要减十分之九,更别说那些只有一个爵位的人家了。

满燕京的人都盯着周士铮和徐令宜怎么说呢!他们就是再没有政治敏感,也知道这不是件好办事的。

徐嗣谆和徐嗣诫齐齐应是,分头行事。

太夫人只道是二夫人想去,又有英娘这个喜欢说话的,还带着庭哥儿和庄哥儿,立刻笑眯眯地应了。

二夫人快马斩乱麻把启程的日子定在了两天以后。

收拾箱笼,拟定跟过去服侍的丫鬟、媳妇子、婆子、灶上的、值夜的……姜氏忙的团团转,好不容易送走了

太夫人等人,又要重新安排值夜的婆子,各屋清扫的丫鬟、婆子,好不容易喘口气,永昌侯府、威北侯府、

中山侯府、定国公府,甚至是五夫人的娘家定南侯府以及平时不太来往的镇南侯府王家的主持中馈的几位夫

人不时来串串门,安排茶点、用膳、送客、陪着服侍婆婆过来的少奶奶们说话,姜氏脚不沾地,可也从偶尔

落在耳中的只言片语中听了个明白——西北战事吃紧,军饷紧缺,皇上决定把所有公卿之家的赐田都收回以

充军饷,夫人们互相探口气,到时候几位侯爷、伯爷好在同一时间内纷纷上书,造成群情激愤的样子。

“唐夫人放心,这不是一家之事”,十一娘反复地表明, “我们家侯爷就是再不管事,这件事也不能不出

声。”

唐夫人叹了口气:“这一次,这些阁老做得太过分了。这不是要断我们的生路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