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说着脸听两人说话,黄三奶奶搀着黄夫人来了。
大家上前行礼,杜妈妈陪着唐夫人、唐四太太说说笑笑地走了进来。
众人少不得一阵喧阒。
然后林夫人、林大奶奶、甘夫人等人陆陆续续都来了。
管事的妈妈看着吉时快到,从库里摆了太夫人指的那张紫檀木雕花大案出来,又在大案四周摆了文房
四宝、算盘、食盒、将军盔、陀螺、酒令筹筒等物。
十二娘就拉了拉正和黄夫人说话的十一娘,低声道:“十一姐,怎么四姐还没有到?”
客人多,她不说,十一娘还没有注意到。她这么一说,十一娘不免有些担心起来,四娘这个人行事一
向很稳妥,就是有事不能到,也会差人来说一声。像这样迟到的情况,十一娘还是第一次遇到。
“我差个人去看看!”
她的话音刚落,四娘走了进来。
第527章 生隙(上 )
十一娘安下心来,忙迎了上去:“四姐怎么这个时候才到?”又见她只带了个小丫鬟,奇道,“怎么没把启
哥儿带来?”
四娘三子取名余启。
“孩子太小了,”四娘笑道,“怕他吵人。等过些日子,你这边的事也忙完了,我带他来串门。”
见大厅里摆了大案,抓周的东西也都放好了,又道,“马上要抓周了吧?你别管我,忙你的去。”
说话间,太夫人和黄夫人已经走到了大案前站定,准备看谨哥儿抓周了。
十一娘没时间和四娘多说,匆匆说了句“那我先过去了”,就抱着谨哥儿去了大案那边。
十二娘就挽了四娘的胳膊,亲亲热热地喊了声“四姐”,道:“婆婆吃了四姐送去的药,眼睛好多
了。让我遇到四姐,一定要好好向四姐道个谢。”
“自家姊妹,说这些做什么。”四姐笑道,“药有效就好。也不是什么稀罕的东西,不过是对了路
子。要是没了,再去四姐那里拿就是了。”
“怎么好意思让四姐帮着配药。”十二娘道,“四姐不如告诉我那药是在哪里配的吧?也免得四姐
为这件事还要特意跑一趟药铺。”
“好啊!”四娘很爽快地道,“那家看眼睛有祖传的秘方。你把你婆婆带过去把把脉更好。”然后
说了药铺的地方。
十二娘默默记下。
四娘朝大厅张望:“怎么没见五娘?”
“刚才还在。”十二娘听着顺了四娘的目光往大厅里张望,“和唐家四太太在中堂前说话呢?这会
跑哪里去了?”话音未落,被围得里三层外三层的大案就传来一阵哄堂大笑,有人道:“我们谨哥儿抓了将
军盔。”
俩人哪里还顾得说五娘,快步走了过去,踮了脚往里看。
只穿了大红刻丝小袄,挂了赤金万事如愿锁片项圈的谨哥儿丢了将军盔,扭着身子就抓了一旁筹筒
里的酒令。 “哎呀,抓的是酒令。”有人笑着,立刻有人说着吉祥话:“长袖善舞,友遍天下。
”
十二娘就看见谨哥儿坐在那里乐滋滋地咬着那酒令,好像在试试它结实不结实似的。她忍不住笑道
:“四姐,没想到谨哥儿抓了个酒令。”
四娘看着谨哥儿的样子也觉得有趣。她是聪慧的女子,知道抓周也是有技巧的,并不相信一个人抓
周的时候抓到什么以后就会怎样。笑道:“那酒令做得太漂亮了,也不怪谨哥儿要抓它了。”
安雅堂酒令,刻在宝蓝底掐丝珐琅的令牌上,华丽又奢侈,别说是孩子了,就是大人见了,只怕也
在忍不住摸一摸,看一看。
十二娘觉得四娘说的有道理:“将军盔也很漂亮啊!金灿灿的,又缀了大红色的缨子……”
说话间,太夫人笑呵呵地抱了谨哥儿,“好,好,好,我们谨哥儿以后就做个孟尝君好了!”
众人纷纷祝贺。
三夫人就高声笑道:“诸位夫人请入席,吃我们寿星翁的寿面!”
大家笑嘻嘻地散了。
管事的妈妈忙将抓周的东西收起来。
三夫人看着身姿挺得更直了,低声对方氏道:“谨哥儿抓了个酒令!”语里隐隐透着几份幸灾乐祸
的味道。
方氏微微皱了皱眉,没有回答。
三夫人觉得自己这个媳妇什么都好,就是话太少了,说什么也没反应,让人如一记重拳打在了棉花
上似的,总有几分不畅快。
想到这里,她决定不和儿媳妇多计较——说话少有说话少的好处,至少不会把她房里的事叽叽喳喳
一股脑地说给十一娘或是丹阳听。
笑容重新回到她的脸上,甚至是更灿烂了。
三夫人吩咐身边的管事妈妈:“让那些丫鬟、媳妇子的手脚利索些。这边宴席一完,就会移到点春
堂听戏、喝茶。”
管事妈妈忙道:“您放心,等上第八道菜的时候,我就会安排一部分小丫鬟、媳妇子到那边去收拾
。”
三夫人傲慢地点了点头,目光落在了和唐四太太坐在一起交头接耳的五娘身上。
这个五娘,也是个极来事的,一进门就和唐四太太黏在了一起,还商量着做什么茶叶生意…….
想到这里,她忙对方氏道:“你看见那个穿宝蓝色葫芦宝瓶遍地金通袖袄,坐在东西面席面上的妇
人没有?那是中山侯府家里的四太太。他们家最是势利,而且逢人说人话,逢鬼说鬼话,你以后遇到了,要
小心再小心才是。知道了吗?”
方氏恭声应“是”,在三夫人和人说闲话的时候指挥着小丫鬟们上茶上点心,帮着黄夫人等人安排
打牌的地方,查看晚宴的菜式…… 十一娘则怕戏开了锣吓着谨哥儿,抱着他转了一圈就带着他回
了正屋。
四娘看着就跟了过来,拿出一个匣子递给十一娘:“这是七娘给谨哥儿的。”
十一娘道了谢,和四娘在临窗的大炕上坐了:“七姐这些日子在忙什么呢?我给她去了封信,五弟
妹给她去了三封信,都让她来燕京玩些日子。她回信只说家里有事在忙,等忙完了就启程,结果我们等到今
天也没有等到。”
四娘听着犹豫了片刻,低声道:“七娘上个月就到了燕京!”
十一娘大吃一惊:“既然到了,怎么也不来我这里歇个脚。”转念想到她是活泼好动的人,来了燕
京这么长的时候不到徐家来串门,和她的性子完全是背道而驰,又想到她一直没有生育,没等四娘回答,已
急急地道:“四姐,七姐是不是出了什么事?”
几个姊妹里,十一娘行事最沉稳,又嫁了贵夫,她说给十一娘听,就是想和十一娘商量个主意的。
“还不是为了孩子的事。”她沉声道,“朱家开了祠堂,要七妹夫拿主意,要么休妻,要么纳妾,
要么过继。”
“那七姐夫怎么说?”十一娘听得心里突突直跳。
“七妹夫同意过继。” 十一娘长吁了口气。
“可朱家老太太却不同意。”四娘道,“先闹了一场。七妹夫好不容易平息了下去。朱家又为过继
的事闹腾起来。”
朱安平虽然家大业大,富甲一方。可这个社会更重视血统和子嗣。身世清白的,未必就愿意让孩子
过继,有贪念的,往往孩子的品行让人不放心,更担心孩子大了被亲生父母挑唆,闹得家宅不宁。
十一娘道:“是为了过继的人选吗?”
四娘点头:“朱家老太太的事好说,毕竟是一家人。可这一次,却是族里的事,朱安平被弄得焦头
烂额,左也不是,右也不是。七娘更有自己的心思。就跑到燕京来了。谨哥儿周岁礼,本来我准备劝她一起
来的,可她说,自己弄成这个样子了,来了白白让人看笑话,死活不肯来。我劝了半天也没有。只好把启哥
儿交给她看着,自己一个人来了。”
对外,她们是罗氏女。对内,她们却是大房和二房。要不然,七娘在这种涉及到她自身利益的关键
时刻也不会第一时间找到的是四娘了——她们毕竟是一母同胞的。如今四娘特意对她坦言七娘的困境,她心
里隐隐有点明白。
“七姐有自己的心思?”十一娘问道,“那七娘是什么意思?”
四娘目光中就流露出几分欣慰。
和十一娘这样的聪明人说话果然干脆利落
“七娘的意思,过继可以,必须是她选的人。要不然,她宁愿和离。”七娘是怕过继的孩
子养不家吧!
她沉吟道:“七姐夫不同意吗?”
“七妹夫也是这个意思。 只是在人选上……”四娘说着,迟疑起来。
十一娘就静静地望着她。
她沉思了好一会,凝重地道:“七娘想过继我们家的启哥儿。”
“朱家肯定不会同意了。”十一娘失声道,“四姐夫呢?四姐夫同意吗?”
“你四姐夫这边好说。”四娘的目光有闪烁,“万一到了那一步,让爹和娘来劝你四姐夫。就是朱
家那边,你姐夫同意,可朱家的人死活不同意。”
二老爷和二太太对余怡清有再造之恩,两位老人家如果开口,余怡清就算心里再抵触,只怕也要仔
细思量一番,这件事未必没有成的可能。可朱家的人要是不同意……宗族决定的事,就是官府也没有权利干
涉。难道还让徐令宜利用官府的威严去要挟朱家的人不成?如果是这样,余怡清也可以办到,不一定要徐令
宜出面!
念头闪过,十一娘道:“四姐的意思是?”四娘苦笑:“要是事情到了那一步,你四姐夫
那边,我只能说是七妹夫的意思。提也不能提朱家不同意的事。说服朱家的事,只好请侯爷出面了!”
“这件事事关重大。”十一娘肃然道,“我先探探侯爷的口风吧!”十一娘能答应在徐令宜面
前说话,四娘已经很感激了。连声道谢。十一娘却想着另一桩事。
“四姐。”她道,“要是这件事成了,启哥儿……” 四娘的眼泪毫无征兆地落了下来:
“我只当这孩子是为七妹生的!”却忍不住捂面痛哭起来。
十一娘望着四娘半晌无语。
晚上和徐令宜歇下,她心里很矛盾——跟徐令宜说,这事可能会成,不跟徐令宜说,这事肯定不成
。一边是七娘以后的幸福与否,一边是徐令宜的为难……孰重孰轻,她明白,却没有办法开口。
庶女攻略 第528章 生隙(中)
徐令宜见十一娘情绪有些低落,却误会她是为谨哥儿抓周的事。搂了她的肩膀安慰她:“世事洞明皆学
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军中不知道有多少武艺高超之人最终不过做到参将,不知道有多少手不能缚鸡的人做
到了将军。关键还是看这个人行事是否练达。我们谨哥儿既然抓了酒令,以后肯定是个喜欢结朋交友的人。
一个有朋友相帮的人,做什么事也不怕!”
望着他关切的眸子,十一娘心里隐隐有些气闷。
四娘找她,不过是想让徐令宜给官府施压,在朱家立嗣的问题不插手罢了。可这样一来,插手他族之事
,对徐令宜的声誉也是个影响。
她环了徐令宜的腰,做了一个决定。
“七娘在燕京!”
徐令宜有些吃惊:“又和朱安平吵架了?”
“当时客人多,四娘说的也不十分清楚。”十一娘道,
“我想明天过去看看她。”
徐令宜点头:“要不要我帮着劝劝朱安平?”
“看看情况再说吧!”十一娘道,“夫妻间的事最说不准。有时候劝劝是雪中送炭,有时候劝劝却是火
上添油。”徐令宜一向觉得七娘任牲,朱安平豁达,潜意识里觉是这次多半又是七娘惹出来的事,没有多问
,和十一娘说了几句闲话,歇下不提。
第二天,十一娘只说要去看看四娘,带着竺香去了四娘处。
余怡清不在家,四娘见十一娘登门很是意外,只说了一句
“你来了”,就领着她去了后罩房最东头的一间厢房。厢房干净整齐,布置的朴素雅静,十一娘望着那
个坐在临窗大炕上骨瘦如柴、神色茫然的女子愣了半天才轻声喊了声“七姐”。
七娘朝她望过来自嘲地笑了笑:“我已经不成|人样子了,你一时没认出来吧?”
十一娘不想睁着眼睛说瞎话,保持了沉默。
七娘就指了指对面的炕:“坐下来说话吧!这次还要你帮忙呢!”语气很冷淡,甚至带着点颐指气使。
四娘就歉意地望了她一眼,悄声道:“她精神一直有些恍惚,十一妹看在我的面子上,多多忍让些!”
十一娘给四娘一个“我知道”的眼神,坐到了七娘的对面。屋里并没有服侍的人,四娘去给十一娘沏茶
,七娘巳喃喃地道:“他答应过我的,说要是不行,就在我们姊妹的儿子中过继一个的。现在既然要过继儿
子,就应该从我们姊妹中过继一个才是。”
十一娘恍然。
如果朱安平同意,七娘又为何反复地强调当年的那个诺言?她没有搭腔,接过四娘递过来的茶啜了一口
,这才轻声道:
“七姐夫没有一道过来吗?”
七娘抿了抿嘴,生硬地说了一句“没有”,一旁的四娘却答“来了”,两人一齐说出声来,让人不知道
朱安平到底来了?还是没来?
四娘就看了七娘一眼,忙道:“来这里住了两天,家里有事,又赶回了高青县。说过两天再来接七娘回
去。”颇有些为七娘粉饰太平的味道。
有些话已经不用再问。
十一娘点了点头,说了些“子嗣是大事,七姐别急,慢慢来”之类的话,就起身告辞了。
七娘怏怏地点了点头。由着四娘送十一娘出门。
两人到四娘内室临窗的大炕上坐了。
“怎么没见启哥儿?”十一娘笑着从衣袖里掏了个荷包出来,“上次去慈源寺给谨哥儿放生的时候求的
平安符,谨哥儿和启哥儿一人一个。”
四娘忙接了过去,道了谢,收在了一旁的匣子里:“|狂C娘带着!”然后喊了个小丫鬟进来,“把三少爷
抱过来给姨母请个安!”
十一娘就问起余成和余立两兄弟来:“去了学堂吗?”
四娘点头:“你姐夫的意思,是想让成哥儿明年下场试试。这几天正刻苦用功呢!”
说话间,|狂C娘抱了半岁的启哥儿走了进来。
“哎呀!”十一娘抱了过去,“胖乎乎的,长得可真好!”
然后望了望启哥儿,又望了望四娘,“瞧这鼻子、眼睛,和四姐一模一样。”
四娘矜持地笑。扯了扯儿子的衣襟,道:“有人说像我,有人说像你姐夫。孩子还小,也看不出来到底
像谁!”
十一娘就拿了一旁的拨浪鼓逗着启哥儿玩。
“可惜我们家谨哥儿却长得像侯爷。”她笑道,“不过,就是这样,我一想到他是我辛辛苦苦十月怀孕
生下来的,就会从心底高兴起来。”然后问四娘,“四姐,你说,是不是所有做娘的都是这样的?”
四娘见她问得孩子气,笑道:“做娘的自然都是这样了!”
十一娘就抿了嘴笑:“我想,三个孩子里面,四姐肯定最喜欢启哥儿!”
四娘笑道:“怎么这么说?”
“我在想,”十一娘笑道,“启哥儿长得和四姐这样像,长大以后娶了媳妇,说不定会生和四姐模样儿
相似的孙子,然后孙子再生个和四姐相像的玄孙……四姐看着像自己的孩子,还不高兴的睡觉都要笑醒。”
然后强调道,“要是我,肯定会笑醒的。”
四娘被她逗得呵呵地笑。
十一娘却敛了笑容,神色肃然地着四娘:“四姐,你怎么舍得把启哥儿送人!”
四娘的笑容僵在了脸上。
十一娘幽幽地叹了口气:“四姐不亏是我们姊妹里最有主见的。要是我,是断然做不到的。”
眼泪就自有主张地从四娘眼眶里落了下来。她侧了脸,低头拭泪。
“四姐,这件事,你要想清楚。”十一娘声音里带着几分帐然,“一旦启哥儿送到了高青,就再也不
是你的儿子了。何况我看朱家的情况错综复杂,如果七姐能一直在朱家主持中馈还好,如果万一….孩子是
会被留在朱家的。
到时候四姐又该如何行事为好……”
只是她的话还没有说话,就被四娘打断。
“你别说了!”她毅然决然地道,“我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七娘就这样被朱家的人给踩在脚下……”
“四姐,”十一娘神色凝重地望着四娘,“七姐主持朱家的中馈,膝下有孝儿孝媳,百年后被迎入朱
家祠堂,这才是七姐的胜利。而不是争从哪家过继嗣子。”
“我何尝不知道!”四娘的表情微缓,“可这日子是七娘的,也得她愿意才行。”
十一娘定定地望着四娘:“我们大家都不相帮,过些日子,七姐也就能想明白了。”
四娘脸涨得紫红。
十一娘言下之意分明是指责她不明事理,纵容七娘这样闹腾。
“我跟她说,女人和离,就只能大归。她说,她宁愿大归。
我把她赶出去,她就跑到庙里去绞头发。”四娘抹着眼泪,“爹和娘都不在燕京,我这个做大姐的,
怎么能眼睁睁地看着她做出这样的糊涂事来。”又道,“偏偏朱安平当初又答应什么在我们姊妹里过继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