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文书库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庶女攻略-全本无错版-下(共2集)第54部分阅读(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船说一娘一愣:“怕我担心?怕我担心什么?”

贞姐儿还以为十一娘在打趣她。 浩瀚书屋手机版期期艾艾地道:“母亲不是说,没了这个,还有那个……让我别总

想着防人,要想着怎样……”说到这里,脸像朝霞似的,说不下去了。

十一娘这才明白。

她不由汗颜。

主要是那天她也挺紧张的。啰啰嗦嗦说了一大通,有些连自己都不记得了。

邵仲然身边有通房。十一娘怕贞姐儿嫁过去了吃醋,建议她与其盯着几个通房不放,不如想办法展

示自己的优点,让邵仲然对她难舍难分。

她当时没指望贞姐儿能明白,现在看来,贞姐儿显然已经明白了。

十一娘不由微微地笑起来。

贞姐儿有些不好意思地站了起来:“我给母亲斟杯茶!”

“不用了!”十一娘笑道,“你从沧州赶过来还没有喘口气就陪着太夫人说话、应酬家里的亲戚,

一直也没有好好歇歇。时候不早了,你睡吧!有什么话,我们明天再说。”

贞姐儿知道十一娘自从生了谨哥儿身子受了损,这些年一直好生养着,不敢多留,送她出了门。

可心里的话却如鲠在喉,让她不吐不快。

她不由喊了声“母亲”。

声音里透着几分迟疑。

十一娘想到她有些懦弱的性子,笑着停住了脚步。

竺香就朝小丫鬟们使眼色,大家远远地站定。

贞姐儿看着,平添了几份说话的勇气。

“母亲。”她有些羞赧地望着十一娘,“相公这些日子,一直歇在我屋里!”又道,“正如母亲说

的一样!”声音低得几不可闻。

十一娘明白过来。

贞姐儿成亲已经有一个月了,又没有怀孕,肯定来过小日子了。按惯例,她小日子的时候应该安排

通房侍寝。一直歇在她屋里,也就是说,邵仲然拒绝了通房的侍寝了。

她不由在心底轻轻地叹了口气,使劲地握了握贞姐儿的手,半晌没有说话。

贞姐儿却是满意的。

她嘴角高高地翘起,形成一个愉悦的弧度。

……

送走了贞姐儿,家里开始紧锣密鼓地准备过年的事。

项太太突然回了燕京。

她来给太夫人问安。

“……四夫人几年不见,出落得更是清丽了!”项太太应酬着十一娘,眼睛却落在了谨哥儿的身上

,露出几分渴望的神色来,“我走的时候,还没影儿!这一晃眼,六少爷都在地上跑了!”

太夫人看在眼里,呵呵笑道:“常言说的好,只愁生,不愁养。”然后问起孩子们的事,“亦嘉今

年应该有二十一了吧?说的是谁家的闺女?可许了婚期没有?”

项太太听了,表情变得有些尴尬。

“亦嘉还没有定亲呢!”说着,无奈地叹了口气,“他连着两年下场落了第。老爷一气之下把他送

到了嘉兴寺读书。期间有媒人来说亲,一律被老爷给推了。只说没立业,怎么能成家!我也没有办法,只好

眼睁睁地看着亦嘉就这样拖到了今天!“

太夫人笑着宽慰她:“成了家,身边有了照顾的人,这心也就渐渐收回来了。我看,亲家太太要劝

劝舅老爷才是。”然后问起三位小姐来:“……可都好?”

“托太夫人的福,”项太太听了,竟然是副如释重负的感觉,“柔谨前几年就和老爷的同科、工部

侍郎周大人家的长公子订了亲,只因周老太爷病逝,这才耽搁了婚期。”说着,让人拿了张喜帖出来,“我

这次来,一是为给太夫人请个安,二是为柔谨出阁,想请太夫人去热闹热闹。”说着,拿出一张大红洒金请

柬。

“恭禧了!”太夫人笑盈盈地接了,看请柬上写的是明年的二月初四,“到时候一定去观礼!”

“我就等太夫人您大驾光临了!”项太太说了几句客气话,去了二夫人那里——毕竟是自己的小姑

子,长女出嫁,无论如何都要邀请一番,至于去不去观礼,那就随她了!

二夫人知道了微微蹙了蹙眉头。

“这样说来,亦嘉还是受了韩家二小姐的拖累?”

项太太在二夫人面前从来没服过软。笑道:“主要还是因为我们想给亦嘉找个更好的人家。”

自家的哥哥,她难道还不知道是怎样的脾气?

哥哥是嗣子,所以特别想添孙子。何况这秀才考举人,一次、两次不中是寻常,也有那考了十次、

八次才得偿所愿的。别人不知道,哥哥是读书入仕,秀才、举人、进士,这样一路走过来的,又怎么会不知

道?断然不会因此而拒绝别人家求婚的。

她骗得过别人,却骗不过自己!

二夫人淡淡地一笑。

落在项太太眼里,总觉得带着些许的嘲讽。

她心中不快,说了两句话就要回府,任二夫人、四夫人和太夫人怎样挽留吃饭,她也执意要走:“

刚回来,要办的事多着。改天再来给太夫人和几位夫人问安!”

太夫人见项太太去意已决,让十一娘送她出了垂花门。

“看来,坊间传说项家长公子克妻的传言是真的了?”太夫人低声和杜妈妈议着项家的事。

杜妈妈想到之前大少奶奶的那场风波,笑道:“这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

太夫人微微颌首。毕竟是别人家的事,把它抛到了一旁,到了二月初三那天,穿戴一新,和二夫人

、十一娘、五夫人去了项家喝喜酒。

项大人在任上,家里的事由项太太一手操办。因不是正期,客人只有十来桌。都是至交好友,说话

很随意,互相打趣也有自己的典故,气氛显得很是融洽。但这些客人太夫人、十一娘和五夫人都不认识,她

们被项太太安置到了花厅旁用屏风隔出来的小厅里坐,自成一隅,既可以听到外面的动静,不至于太过寂寞

;又可以不与外面的人打交道,免得和陌生人应酬。安排得十分巧妙。

每当有客人进来,见礼声、问候声、阔契声,总会有阵喧闹。

有人站在屏风前说闲话:“……看见那个手上挽着香云纱四季团花披帛的妇人没有?那位就是项家

三小姐未来的婆婆了。”

“听说姓龚,是湖广荆州人士。怎么就舍得把女儿嫁那么远?”

“湖广的名门望族,世代官宦,家里代有名人出。说不定未来的姑爷就是个勤勉好学的。先在国子

监读几年书,再到翰林院当几年差,等能放出去的时候,已是年过而立了。反比找了本乡的好——不出去做

官,总觉得孩子没有出息;出去做官,背井离乡不说,女儿独守闺房,和那王宝钏也没什么不同?”

“就你一张嘴利!”另一个笑着调侃说话的这个,“听你这口气,这进士、探花什么的,竟是如此

简单的事……”

坐在内里的太夫人笑着:“原来项家的三小姐要嫁到湖广去。只是不知道二小姐许配给了谁家?”

正说着,二夫人走了进来。

她神色自然,目光却有些冷峻,样子有些严肃。

太夫人知道她和嫂嫂不和,又怕她这样子十一娘和五夫人追问,忙把她拽到了自己的身边,笑道:

“你来得正好。我刚才听人说三小姐嫁到了湖广。不知道这周家是哪里人士?”

二夫人神色微缓,笑道:“是江西永丰人。”

五夫人“哎呀”一声:“大小姐的嫁到了江西的永丰,三小姐的嫁到了湖广的荆州……项太太的心

可真是宽。只是不知道二小姐许配给了谁家?”

“我没有问!”二夫人微笑道,“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我只管到时候来吃喜酒好了!”

空气一滞,气氛显得有些冷。

五夫人也隐隐听到过“二夫人想把项家二小姐许配给二少爷”的传言。

如果是别人,她肯定就要打趣一番,这搁到了二夫人的身上,她不免有些犹豫。

十一娘和五夫人想到了一块去。

听二夫人这口气,分明是不想谈。

这其中会不会有什么蹊跷呢?

她回去问徐令宜:”江西永丰周氏,是当地的望族吗?“

“是啊!”徐令宜笑道,“他们家每代都有人出来做官,前朝到现在,家里大约出了二十几个进士

。所以有人曾戏言‘无周不成仕’的话。”

十一娘想了想,把项家和周家结亲的事告诉了徐令宜。

徐令宜并没有多想,道:“项大人这个人,还是比较有远见的。 ”

正说着,有小丫鬟进来禀道:“侯爷,夫人,大少奶奶身边的方妈妈过来了!”

“这么晚了,为什么事呢?”十一娘喃喃地去了厅堂,又很快折回来:“侯爷,大少奶奶诊出了喜

脉,方妈妈奉了大少爷和大少奶奶之命,特意过来报喜!”

第572章 怜惜(下)

长媳头次怀孕,来报喜的竟然是方氏的贴身妈妈。

十一娘不动声色,喊了方妈妈来问:“……什么时候查出喜脉的?大少奶奶这些日子可好?有没有什么

特别想吃的东西?”

那方妈妈也是个妙人,答得有意思:“过年的时候就有些不舒服,只是家里的事多,又一直在三夫人屋

里服侍着,也没在意。前两天早上起来突然吐起来,这才请了大夫来瞧,知道是喜脉。”她笑盈盈的,眼角

眉梢全是喜悦,“三老爷高兴得不得了,当时就要过来给太夫人报个喜讯。还是三夫人说,这话说出去容易

收回来难。让三老爷稳一稳,再请两个大夫来看看,确了诊,再报给老祖宗听也不迟。所以拖到今天才来报

信。”说着,笑着朝十一娘福了福,“奴婢恭喜四夫人,要做叔祖母了。”然后道,“大少奶奶身子骨一向

好,孩子也听话,除了早上起来有些不舒服,其他的到没什么。只是想吃鱼鲞、虾鲞。偏巧过年的时候湖州

送了些来,大少奶奶都当成土仪送了人。要吃的时候反而没有了。不过,大少奶奶已经差人往湖州送信,让

送些鱼鲞、虾鲞过来。”最后打趣道,“我跟我们大少奶奶说,那鱼鲞、虾鲞从湖州送过来只怕小少爷都要

生了!大少奶奶平时是个极克制自己的人,这时却像孩子似的,竟然犯起馋来。可见这怀了孩子的人,再有

道理的人有时候都要做几件没有道理的事来!”

十一娘强忍着才没有笑出来。吩咐竺香:“去把弓弦胡同那边送来的鱼鲞、虾鲞送些方妈妈带回去。再

把那人参燕窝、冰糖红枣之类养血补气包些一并带过去。”然后回头对方妈妈道,“我也是江南嫁过来的,

家里怕我远在燕京嘴馋,每年送节礼的时候都要包一大堆来。这些东西别人难求我这里却有不少。用不着舍

近求远写信到湖州去求。”

那方妈妈听了立刻笑道:“我们家大少奶奶不过是要应酬些亲戚邻里的,十篓鱼鲞、虾鲞转眼就没有了

。虽然知道四夫人娘家也会送些来,但想到您的手面更大,就没敢往这上面想。”说着给十一娘福了三福,

“我先替我们家大少奶奶谢谢您了。等回去禀了大少奶奶,再过来道谢。”

方妈妈不过是想把一些话传过来,至于方氏是真喜欢吃鱼鲞虾鲞还是假喜欢吃那都是次要的。

十一娘和她说了几句,领着她去给太夫人报喜。

太夫人听了自然是意出望外,问了些“有多久了?怀像可好?”之类的话。

方妈妈答得滴水不漏。不仅把说给十一娘听的话以另一种说法说给了太夫人听,还趁机说到了服侍的人

:“我们这些人都是几辈子在方家服侍也不知道府里有什么规矩,就怕做得不好,心里常常诚惶诚恐的。”

太夫人“哦”了一声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沉思了片刻,问十一娘:“田妈妈和万妈妈还在丹阳那边服

侍吗?”田妈妈和万妈妈是府里专司孕妇、产孕的妈妈,在这方面极有经验,也是太夫人最信任的妈妈之一

方妈妈没有想到太夫人会往这方面想,听了忍不住眼底闪过一丝惊喜。

不管这事成不成,太夫人有这心,她们的处境就不会再像现在这样艰难了!

她不由静气屏息,听太夫人和十一娘说话。

“还在!”十一娘和太夫人相处的时间越长,就越觉得太夫人看似什么事也不管,可要是管起来,行事

常有深意,“诜哥儿还没有断奶,五弟妹就把两位妈妈留在了身边。”

“那你就跟她说一声。”太夫人道,“大少奶奶有了喜脉,那边服侍的都是江南过来的。两边气温、吃

食都不一样,少了有经验的人指导。让田妈妈过去服侍一些日子。”

十一娘笑着应“是”,那方妈妈咬唇,强忍着笑意低下头,曲膝行礼,向太夫人道谢。

五夫人知道后立刻让石妈妈陪着田妈妈去了三井胡同,还大包小包带了很多的药材给方氏。

方氏在家里养胎,不方便走动。到了三月,胎位稳了,方氏过来给太夫人和十一娘、五夫人道谢。

太夫人拉着方氏的手左瞧右看,对在一旁笑嘻嘻地金氏道:

“你也要学学你嫂嫂才是!”

金氏并不像方氏那样频繁地往荷花里来,她每次来,都是跟在三夫人的身后,十一娘和五夫人与她都没

有什么私交,但因她的婚事是太夫人定的,太夫人看到她自有一份熟络,荷花里上上下下的人见了她也不至

于怠慢。

听太夫人这么说,她的脸通红,躲到了三夫人的身后。

三夫人立刻维护她:“这才刚进门。我们大少奶奶也不是立刻就有了喜脉的!”看也不看方氏一眼。太

夫人笑着点头,吩咐方氏注意事项。

歆姐儿跑过去拉了金氏的衣襟:“三嫂,你上次来不是说要看我的白白和绿绿吗?我给白白和绿绿扎了

红头绳,可漂亮了,你要不要看?”

金氏就朝三夫人望去,眼睛一闪一闪的,满是渴望。

别说三夫人,就是太夫人见她这样儿心都软了,笑着朝她挥了挥手:“去吧!去吧!”然后吩咐身边的

人,“你们都仔细些,可别让二小姐和三少奶奶磕着碰着了!”又对歆姐儿和金氏道:“别只顾着玩,早点

过来用午膳。”待金氏就像对待歆姐儿和谨哥儿似的,十分的亲热。

三夫人看着大喜,忙道:“既然祖母说了,你快去快来!”

金氏“喛”了一声,高兴地牵了歆姐儿的手往外去:“为什么要扎红头绳?白白和绿绿会不会疼?”

靛姐儿的声音又清脆又响亮:“谨哥儿给他的狗狗也扎了红头绳,还让玉梅他们给狗狗做了花衣裳。我

也准备给白白和绿绿做花衣裳……”

一大一小,两个雀跃的身影渐行渐远。

太夫人呵呵地笑。

三夫人在一旁道:“多亏娘给俭哥儿说了门这样好的亲事—— 亲家老爷和亲家太太虽然话少,可都是

敦厚、实在的人。金氏一副小孩子模样,待人却赤诚。这也是我们家俭哥儿的福气!”

太夫人却没有接她的话继续说下去,而是啜了口茶,对站在一旁笑意温和的方氏道:“有什么不懂的,

就问田妈妈。”

方氏忙欠身应“是”。

三夫人见了笑容微敛,满脸的喜悦之情淡了不少。

之后有不少流言蛮语传到荷花里来。

一会儿说三夫人走到哪里都带着三少奶奶,还借口大少奶奶有了身孕,让大少奶奶把对牌交给三少奶奶

。一会儿说大少奶奶把对牌交给了三少奶奶,三少奶奶虽然接了,第一次和干货店的伙计对帐就多算了二十

几两银子给别人,三夫人气得睡了两天,然后把对牌拿到了自己的手里。

这些毕竟都是些三夫人的家事,荷花里的人听听也罢,荷花里也有事发生。

太夫人的生辰前一天,五夫人被诊出又有了喜脉。老人家笑得嘴还没有合拢,沧州派人送信来,说贞姐

儿有了身孕,产期在十月底,十一月头。接着是十二娘生了长女儿,兰亭生了次子,陈阁老家添孙子,窦阁

老家嫁女儿,五娘生了长女,其中还夹了个端午节……隔三岔五的有宴请。等清闲下来的时候,已到了七月

上旬。

这个夏天比住年都要炎热。五月初下了几场雨,就一直晴到现在。风吹过都是一阵热浪,树焉焉地格拉

着枝条,谨哥儿养的六只白色的哈巴狗一字排开趴在屋檐下吐着舌头。

五夫人进门来,看见吓了一大跳。

“怎么养了这么多?”她已经有五个月的身孕,显了怀,一路走过来,虽然有抄手游廊,还是大汗淋漓

,一张粉脸红得像晚霞,“四嫂也不管管谨哥儿!让人看了心里怕得慌。”

听到动静的竺香忙撩了帘子把五夫人迎进屋。

迎面一阵凉气,让五夫人长长地吁了口气。

“这么热的天,有什么事让丫鬟们传个话就是了。”十一娘穿了件白色的淞江三梭布衫从内室走了出来

,乌鸦鸦的头发很随意地用一根银簪绾了个纂儿,袖子挽到了肘儿,露出手臂上戴着的翡翠手镯,碧绿清透

,越发显得那手臂欺霜赛雪般的白晳。让人看了心里又沁凉了几分。

“在家里坐着也是热。”五夫人和十一娘进了内室——内室的角角落落都放了冰块,比厅堂凉爽了很多

谨哥儿穿了湖色绣年年有余的肚兜,侧着身子躺在炕上,丫鬟阿金正坐在一旁打扇。他胖胖的小手紧紧

地攥成拳头放在腮边、睡得正熟。

五夫人不由放缓了脚步,和十一娘坐到了一旁的太师椅上。竺香上了用井水浸过的西瓜。

两人边吃西瓜边说话。

“怀了孩子的人特别怕热。”十一娘笑道,“要不,你问问万妈妈,看屋里能不能再多放些冰块?”

“问过了。”冰爽的感觉让五夫人又拿了块西瓜,“她也不敢做主。”然后说起方氏来,“…听说方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