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说拳脚厉害,而且能百步穿杨。 玉川书屋我去双芙院上课的时候,七弟就跟着那个人学射箭。七弟刚才一箭就把我
屋里的梅瓶射着了。娘,您也给我找个射箭的师傅!我每天下了学跟着师傅学,肯定比诜哥儿射得好!”
十一娘很意外。
前些日子五夫人还在太夫人耳边嘀咕,说诜哥儿小小年纪,每天天不亮就要起来习武,太辛苦了,怎
么回红灯胡同过了个端午节,孙老侯爷就送了个会武技的人在诜哥儿身边服侍,还私底下告诉诜哥儿射箭…
…她朝徐令宜望去。
徐令宜眼底闪过一丝困惑,显然对这件事也有些不解。
十一娘想了想,笑道:“诜哥儿只是射到你的梅瓶了,有没有把你梅瓶给射破啊?”
谨哥儿情绪低落地道:“只射到了梅瓶,没有射破!”
“这就是了!”十一娘笑道,“你看过盖房子没有?先要把地基打好,然后才能砌砖。射箭也是一样
的。你们现在不把力气练起来,箭射出去就没有力,不能把梅瓶射破……”
没等她的话说话,谨哥儿已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他拔腿就往屋外跑:“我去跟七弟说去……”
“这孩子,也太好强了些!”十一娘望着儿子的背影不禁摇了摇头,“什么都要争个赢。”
“性子好强有好强的好处。”徐令宜不以为然,“要是什么事都得过且过,不求上进,随遇而安。那
还有什么出息!”
第633章 道歉(上)
认真的说起来,十一娘也是个好强的人。要不然,前世她不会选择自主创业,后世她不会嫁到永平侯
府来。只是她没有谨哥儿这样激进,无关生死的小事也不愿意退让一步。
想到这里,她不由笑了笑。
什么时候该强硬,什么时候该妥协,是吃一壑长一智后的无奈,看上去风轻云淡,洒脱自若,却带着几
分沧桑。不像谨哥儿,还是纯真率性的年纪,还不懂得忍让和迁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随心所欲,却显得
朝气蓬勃。
说不定,她小时候也是这样。只是年代久远,不记得罢了。
十一娘站在那里感慨了一番,然后去了花厅。
她请简师傅从喜铺带几个技艺高超的绣娘过来帮竺香做出嫁的绣活。
没想到秋菊也来了。
“夫人,”她曲膝给十一娘行礼,“从前在余杭,我和竺香妹妹睡在一张床上。”她说着,眼泪婆娑
,“如今她出嫁,我想亲自带人给她绣嫁妆。”
在余杭,她们吃了很多苦,却也因此有了比别人更深厚的情感。
“那你就帮她多费些心。”十一娘笑着,“这些年她在我身边帮着我管这管那,我到省了不少的心,却
把她的事耽搁了。”颇有些怅然。
“夫人这话我可不同意。”秋菊听了,佯做出副快言快语的样子,“像当初,我们可是什么都不懂的人
。要不是在夫人身边服侍,跟着学了这学那的,哪里有今天?昨天我还和我那当家的说,还是琥珀有福气,
能一直留在夫人身边。”
“到底管了间喜铺,眼光见识都不同了。”十一娘知道她这是在劝解自己,笑着对简师傅道,“现在还
知道劝人了!”
简师傅呵呵地笑,笑容里难掩欣慰。
十一娘让秋菊把带来的花样子拿出来,几个人围坐在那里商量起怎样帮竺香置办嫁妆来。
外面一阵声响。
几个人不由抬头。
就看见诜哥儿手里挽着小弓喘着气儿跑了进来,后面紧跟着怒气冲冲的谨哥儿。
”四伯母,四伯母,”诜哥儿进门就扑到了十一娘的怀里,“六哥他打我!”说话间,十一娘已搂了诜
哥儿。
找到了保护伞,诜哥儿立刻变得气定神闲起来,还得意地瞥了谨哥儿一眼。
“你说谎!”谨哥儿望着躲在十一娘怀里的诜哥儿,气得直跳脚,“我只不过是想借你的弓箭用用。。
。。”
“就是,就是!”不待谨哥儿说话,诜哥儿冲谨哥儿大声嚷着,“你看到我射中了你的八宝琉璃碗不
服气,所以想夺我的弓箭。。。。”
“我才不稀罕你的破弓箭呢!”谨哥儿脸色通红,“我是看你射站得那么远都射中了我的八宝琉璃碗
,这才想看看你的弓箭和我的有什么不一样的。。。。”
“八宝琉璃碗?”十一娘有些惊讶,“你怎么把八宝琉璃碗给拿出来了?”
那个八宝琉璃碗有五寸来长,赤橙黄绿青蓝紫白,八种颜色如云雾萦绕,精美异常。是徐令宜的收藏
。谨哥儿看了喜欢,在徐令宜身边转悠了好几天才弄到手。摆在谨哥儿的堂厅里,平时都是红纹,阿金几个
打扫,小丫鬟碰都不敢碰一下。
两人却眼里只有彼此,你一言我一语,面红耳赤地吵了起来。
十一娘啼笑皆非,仔细听了半天,好不容易听出个大概来了。
原来谨哥儿听了十一娘的话,立刻得意洋洋地跑去找诜哥儿,说诜哥儿虽然会射箭,可射出去的箭没有
劲,射不破东西,根本就没有用。诜哥儿不服气,拿了箭就要和谨哥儿弄个明白。谨哥儿就指了个熏香炉让
诜哥儿射,诜哥儿连射五六箭都没有射中,就说这熏香炉太小了,要换个大的。谨哥儿很豪爽地答应了,还
让诜哥儿随便挑一个,诜哥儿一眼就看中了那个比脸盆小一点的八宝琉璃碗。
谨哥儿不免有些犹豫。
诜哥儿就笑谨哥儿小气。
谨哥儿哪里听得这话,立刻就答应了。
结果诜哥儿一箭射过去就射中了那八宝琉琉碗。
谨哥儿傻了眼。
诜哥儿得意地扬着手中的弓箭。
谨哥儿回过神来,要看他的弓箭,还说什么“这弓箭肯定是把宝弓”之类的话。
诜哥儿不给,谨哥儿就要去夺。
两个人,一个跑,一个追,在屋里绕着圈。。。眼看着弓箭要被谨哥儿夺去了。诜哥儿眼睛一转,就跑
到了十一娘这里来。
十一娘有些目瞪口呆。
从端午节到现在也不过个月余,诜哥儿就有这样的成就。或者,诜哥儿在这方面有天赋?
她思忖着,拉开了两个孩子:“好了,好了。你们是兄弟,有什么话不能好好地说,这样吵架可不行!
”又道,“你们看,大家都看着你们呢!”
两人讪讪然地住了嘴,却彼此不服气地瞪着对方。
十一娘又劝了好一会,谨哥儿说自己不是要把诜哥儿的弓箭占为已有,诜哥儿说谨哥儿没有打自己,两
个人这才扭扭捏捏地拉了拉手,算是和好了。
诜哥儿背着自己的弓箭昂首挺胸地走了,谨哥儿则很郁闷地回了屋。
十一娘送走简师傅等人,立刻去了谨哥儿那里。和儿子窝在临窗大炕的迎枕上说着话,她打了很多比喻
,告诉他“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兄弟齐心,其力断金”的道理。谨哥儿这才渐渐缓过神来,眉宇间恢复
了奕奕神色。
她松了口气。
没想到第二天在秀木院蹲马步时,两个人又为是先蹲马步还是先学射箭吵了起来。
庞师傅喝斥了几句,两个人却置若罔闻。庞师傅索性一手一个,把人拎到了院子中央:“你们两个,沉
腰下马!”让他们在太阳底下蹲马步。
两个互相“哼”了一声,半蹲了下去。
仲夏的太阳很早就升了起来,明晃晃,照得人有些烦躁。
谨哥儿蹲了一会,见庞师傅坐在屋檐下的太师椅上喝着茶,就悄悄地向一旁的树荫处移了几步。
庞师傅正在纠正黄小毛的姿势,并没有发现。
谨哥儿见了,胆子更大,又挪了几步,蹲在了树荫下。
诜哥儿偶尔间回头,突然发现和自己一起被罚的谨哥儿头顶上竟然有树荫。他眼睛一转,立刻明白过
来,趁着庞师傅喝斥长安的时候,也朝旁边挪了几步。待庞师傅满意地朝长安点头,转身朝屋檐下的太师椅
走去时,诜哥儿又向一旁挪了几步。
这样一来,他就和谨哥儿一样,都蹲在了树荫下。
阳光透过树叶斑驳地印在诜哥儿衣服上,诜哥儿不由朝谨哥儿望去————你能行,我也能行!
谨哥儿一直关注着和他同时被罚的诜哥儿,见诜哥儿挪到了树荫下,他不由无声地笑起来————算他
还有几分眼色,没有傻乎乎地站在那里晒太阳。
两人的目光在空中碰到了一起。
一个目光挑衅,一个目带不屑。。。。两人各自别过头去。
“你们两个干什么呢!”庞师傅震耳欲聋的声音像雷鸣般轰轰而至,“蹲马步最要紧的是坚持不懈,你
们两个人竟然私自起身。 。。。”说话间,庞师傅脸色冷峻地走了过来,重新把谨哥儿和诜哥儿拎到了院子
中央的阳光下,“给我蹲好了!要是再敢起身,我就去告诉侯爷,让侯爷家法侍候!”
两个人挣脱不得,重新在院子中央扎了马步。
“可恶!”谨哥儿望着庞师傅微跛的身影,脸涨得通红。
“到树荫下就不能蹲马步了吗?”诜哥儿咬着牙。
两人对视一眼,都在彼此的目光中看到了不甘心。
同仇敌忾立刻让两人忘记了刚才的争执。
一个道:“六哥,难道我们就这样算了不成?”
“当然不能就这样算了!”另一个道,“得想个办法才行!”
“六哥有什么办法?”见哥哥和自己想到了一块,诜哥儿的语气欢快起来,“你要快点,我看香快要完
了!”
谨哥儿呆滞,半晌才低声吼道:“香烧完了才好。要不然,我们不能动,再好的办法也没有用啊!”
诜哥儿“哦”了一声,不再做声。
“日为众阳之宗,月乃太阳之象。”谨哥儿大声地背完了昨天学的《幼学》。
赵先生不住地点头:“不错,不错!”说着,放下了书,拿出自己早已写好的大字,“今天就描这几个
。”
谨哥儿恭敬应“是”,高高兴兴地接过了宣纸,眼底闪过一丝狡黠,亲昵地拉了拉赵先生的衣袖,“先
生,您最怕什么?”
赵先生想了想,笑道:“我最怕言而无信!”
“我说的不是这个!”谨哥儿笑的灿烂,“我是问先生最怕什么东西?比如说,老虎啊,狼啊!”
“哦!”赵先生笑道,“我最怕癞蛤蟆。感觉很脏。”
“原来先生怕癞蛤蟆啊!”谨哥儿笑容如夏日的阳光,耀眼的让人有些睁不开眼睛,“那我回去描红了
!”
虽然不知道学生为什么问这个问题,但赵先生对谨哥儿的乖巧还是欣慰地点了点头。
第二天,庞师傅刚背手立在台阶上,一旁的草丛里就蹦出七八只癞蛤蟆,有几只甚至跳到了庞师傅的脚
边。
秀木院四周有树,六月天,跑出几只癞蛤蟆也常事。
庞师傅瞥了一眼,随意地把几只癞蛤蟆踢到了一边,目光严峻地望着台阶下的谨哥儿和诜哥儿几个:“
现在开始蹲马步!”
几个孩子齐齐应喏,半蹲了下去。
庞师傅的目光不由留顾谨哥儿和诜哥儿身上。
不知道为什么,他觉得两人刚才的表情有些怪异。
“怎么了?”庞师傅严厉地道,“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自从发生了谨哥儿腿疼的事,庞师傅对几个孩子就更上心了。
第634章 道歉(中)
“没有,没有!”谨哥儿和诜哥儿异口同声地道,“我们没什么事!”语气有些急。
庞师傅不解地打量了两人半晌,见两人的确是照着他说的规规矩矩地在那里蹲马步,满意地点了点头
。
卯正三刻,谨哥儿从秀木院出来,拐去了白总管那里。
“白总管,白总管,你最怕什么?”
他的眼睛亮晶晶,看上十分可爱,白总管不由微微一笑:“六少爷可有什么事?”
“没有,没有!”谨哥儿笑吟吟地摆着手,“我最害怕飞蛾。所以想问问白总管最怕什么?”
童言童语的,让白总管呵呵笑起来。
他正和司房、回事处的大总事商量事——每年的七月,徐府各地的大掌柜都要回府对帐。白总管除了
要督促司房的管事及时把半年的帐目清算出来,还要和回事处的管事一起安排好这些大掌柜的食宿出行。
尽管这样,白总管还是想了想,道:“我小时候最怕蜘蛛了。怕被它们的蛛网给缠住,像飞蛾一样出
不来了!”
谨哥儿大喜,笑眯眯地向白总管道了谢,朝往内院跑去。
白总管笑望着他欢快的背影消失在抄走游廊上,这才转身回了屋。
谨哥儿刚进了垂花门,诜哥儿从一旁的石榴树后窜了出来。
“问着了吗?”他神色有些急切,“白总管怕什么?”
“怕蜘蛛!”谨哥儿得意洋洋地道。
诜哥儿松了口气:“那就好。后花园里有很多蜘蛛。”
谨哥儿就低声交待他:“我下午要描红,你记得带了黄小毛几个去捉蜘蛛。”
“你放心好了!”诜哥儿得挺直了身子,“我把我那个掐丝珐琅的匣子带上,装一匣子。我就不信他
不怕!”
第二天,庞师傅像往常一样,在蹲着马步的孩子们间走了一圈。
不管是年龄最大的黄小毛还是年纪最小的个少爷,表情认真,身姿稳健,个个都有板有眼的。
他不由暗暗点头。
接过小厮递上的茶盅,心情愉快地就要坐下。
身边的小厮突然惊呼一声。
庞师傅动作迅捷如闪电般地转过身去。
黑漆太师椅上,有十几只指甲盖大小的蜘蛛在那里爬来爬去的。
怎么突然有这么多的蜘蛛。
庞师傅皱了皱眉头,衣袖一挥,蜘蛛都扫在了地上。他正平八稳地坐了下去,拿起茶盖轻轻地拂了拂
浮在上面的茶叶,轻轻地啜了一口。
色泽翠绿,香气浓郁,甘醇爽口。
不愧是上贡的西湖龙井。
说起来,侯爷虽然看上去威严冷峻,但为人却十分豪爽,待他也十分尊重。要不然,他一个没有功名
的白丁,在府里教少爷拳脚功夫讨口饭吃的人,宫里赏了茶叶下来,凭什么也分了一包。
他好好把六少爷教出了师,也就算是报答了林大爷和侯爷的知遇之恩了。
想到这里,庞师傅的眼睛微微地眯了起来。
可落在有心人的眼里,就成了一种十分享受的表情。
谨哥儿和诜哥儿眼角的余光绞在了一起。谨哥儿就朝着诜哥儿点了点头。
晚上,庞师傅和刚认识的那个擅长内家功夫的护院喝得有些醉回到秀木院。
明月高照,清风徐来,他倒头就躺在了床上。
有肉肉的东西在他腿上蠕动。
他吓了一大跳。忙坐起身来。就看见被子里爬出几只老鼠。
“怎么回事?”庞师傅大声喊着小厮。
小厮正提了个装满水的木桶走进来,看见有老鼠窜到了自己的身边,尖叫一声,满桶的水撒了一地。
两个人找了半夜的老鼠,还好除了那几只逃窜的老鼠,并没有发现鼠窝。
刚盖的房子,还有些野。屋里又有甜食。老鼠可能是闻到了气味,跑来偷食吃了。
庞师傅松了口气,胡乱洗漱了一番歇下。第二天天没亮起来,洗了个冷水脸,恢复原来的神采奕奕。
回到屋里,又发现一屋的蟑螂。
六月正是百虫出没时。
庞师傅让小厮去找白总管要了些雄黄油在屋前屋后。
“怎么办?”兄弟两托腮并坐在青石台阶上,诜哥眼巴巴地望着谨哥儿,“庞师傅竟然什么也不怕!
”
谨哥儿也没有想到。他苦着脸:“你让我想想!”
诜哥儿不敢做声,无聊盯着一旁的香樟树。
耳边传来十一娘柔美的声音:“你们两个不好好在屋里歇午觉,在这里做什么?”
“娘!”谨哥儿心里一紧,掩饰什么般,夸张地扑到了十一娘的怀里,“屋里热,我们睡不着!”
诜哥儿听着一个激灵,立刻跑过去抱了十一娘的胳膊:“四伯母,天气好热啊!”
十一娘笑着抱了两个孩子,吩咐身后的琥珀:“让小厮再搬块冰放到谨哥儿屋里!”然后牵了谨哥儿
和诜哥儿的手往屋里去,“快去睡午觉,不然下午没精神描红了!”
两人点头如啄米。
灯花匆匆走了过来:“夫人,威北侯突然去逝了。侯爷让小的来禀夫人一声。让夫人换件衣裳,快过
去看看。侯爷已经先过去了。”
十一娘很是惊讶:“什么时候的事?是怎么去的?”
两家住隔壁,威北侯去逝,搭丧棚、换白帐,怎么也能听到些响动才是。不声不响的,突然接了报丧
不说,端午节的时候,威北侯还请了徐令宜过去喝酒,徐令宜回来还直呼“姜还是老的辣”……“回事处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