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文书库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庶女攻略-全本无错版-下(共2集)第83部分阅读(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清吟居是外院比较大的一个院落,四进三出。府西的西腰间离它不过二十来米的距离,进出很方便。

下午,十一娘就带着琥珀去看了院子。

院子的木窗都很好,只是打扫得马虎,到处是灰尘,又久没人居住,有些空旷甚至有点荒凉。

“先种些花木吧?”琥珀笑道,“这样,明天开春的时候院子里就热闹了。这屋子也就有了生气。”

“你还怕他住进来不热闹!”十一娘笑道,“不说别的,就他那些鸟啊狗的,只怕这院子住不下。”

琥珀听了掩袖而笑。

太夫人知道却眉头紧蹙:“不等庭哥儿的满月礼就走……眼看着要过年了,不如过了年再去吧!”

现在,太夫人最大的乐趣就是去看重孙庭哥儿。

“冬天去嘉峪关才有意思,”徐令宜笑道要,“等到了春天,那就没什么意思了。”

太夫人见儿子坚持,不再说什么。

五夫人那边却闹腾起来。

“我也要去。我也要去。”诜哥儿跟在母亲的身边转悠,“谨哥儿都出去好几趟,我还一趟都没有出去

过。”

五夫人这些日子正忙着给歆姐儿说亲,就是诚哥儿,也有些日子没有抱在怀里教识字了。

“石妈妈,把七少爷拉出去。”她正焦头烂额。

徐令宽觉得女儿还小,五夫人却怕耽搁了。两个人为这件事本就有些歧议,来说亲的又没有一家让人十

分满意的。不是家底不够丰厚,就是婆婆太年轻,要不就是男方相貌不好……她正想着要不要请十一娘也帮

着打听打听,多一个人,多一条路嘛!

诜哥儿抱了桌子脚不走:“我就要去,我就要去……您要是不同意,我就告诉外祖父去。”

五夫人头痛不己:“你四伯父是去嘉峪关,又不是去江南。那地方除了风沙还是风沙,还有很多胡人。

小心被人抢去卖了。”

诜哥儿不为所动:“谨哥儿去得,我也去得。”

“你四伯父带着谨哥儿已经很吃力了,没办法再多带一个。”

“我把外祖父家的护卫带上不就行了。”

母子俩正说的面红耳赤,徐令宽回来了。

“四哥要去嘉峪关啊!”他很是兴奋,竟然比诜哥儿还要兴奋,“当年我就想去。娘不让,没去成!”

说着,拎起诜哥儿,“走,去跟你四伯父说说,我们一起去!”

诜哥儿大叫着跳了起来。

五夫人反而不管了——有丈夫跟着,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太夫人亲自选了个吉日,兄弟俩个带着谨哥儿和诜哥儿出了燕京城。

徐嗣谆负责外院的庶务。十一娘忙着给谨哥儿布置屋子,参加万寿节的宴请,送过年的年节礼,置办年

货。五夫人则忙着给歆姐儿找婆家。太夫人每天笑呵呵地去看庭哥儿,有时候也把去给她老人家问安的莹莹

留下来玩半天。日子很快就到了十二月。

徐令宽和诜哥儿回来了。没有看见徐令宜和谨哥儿。

“范维纲把四哥留在了宣同。”徐令宽讪讪然道,“我还有差事,就带着诜哥儿先回来了。”

“他们不回家过年了?”十一娘很是意外。

“看样子是回不来了。”徐令宽不好意思地朝着十一娘笑。

“这个老四,庭哥儿满月礼、百日礼都不在家不说,还在外面过年。”太夫人有些不悦,“你怎么也不

劝劝你四哥。”

“我劝了!”徐令宜大喊冤枉,“我四哥怎么会听我的!”

太夫人不再说什么,叫了徐嗣谆进来:“家里的事,就全指望你了。”想了想,“要是你不懂,就问你

母亲。”

徐嗣谆恭敬地应“是”,深觉责任重大,反而患得患失,一件很小的事都要来问十一娘,生怕走差行错

。十一娘却想雍王那边,趁着徐嗣谆过来给她请问,叫了白总管进来:“快过年了,侯爷走的时候可有什么

特别的交待要办?”

“没有!”白总管也惦着这件事,“其他人都好说,只是雍王府那边的年节礼不知道送什么好!”

十一娘的目光落在了徐嗣谆的身上。

徐嗣谆知道雍王借钱的事,想了想,道:“要不,我们悄悄送些银票去。”

十一娘微微点头。问白总管:“你帮我准备两千两银子的银票。”

白总管明白过来,“我这就去准备。”

十一娘含蓄地对徐嗣谆道:“我去给雍王府送年节礼的时候,会带给雍王妃。”

徐嗣谆颌首。晚上回去,悄悄对姜氏说了。

孩子给|狂C娘喂养,生产过的姜氏身材恢复的七七八八了,听了有些担心:“既然公公走的时候没有交待

,我们这样,会不会和雍王府走得太近了?万一要被雍王连累可怎么办?”

“不,不会吧?”徐嗣谆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觉得大家既然是亲戚,少不得要互相照应着点。家里

又不缺这点钱,东西又是母亲拿主意送的,他从来没觉得有什么不妥的。可转念想到前些日子要不是姜氏劝

他,他也不会那么快就得到父亲的原谅,感觉妻子的话也有一定的道理。不免踌躇起来。

姜氏也就是这么一说,见徐嗣谆有些拿不定主意,她反而仔细地思考起来。

如果雍王老老实实地做他的王爷,太子登基,他自然是第一清贵之人。和他的关系好了,只有好处没有

坏处。可如果雍王动了什么念头……

何况送银子给雍王府的事公公之前并没有特别的交待。

姜氏想想心里都觉得害怕:“你别急。我写封信去给父亲,看父亲怎么说。”她帮徐嗣谆出主意。

徐嗣谆点头。

没几天,姜柏的夫人借口来看孩子,遣了丫鬟在内室说体己话。

“你父亲和你伯父的意思都是一样的。让你们和宫里的那位也好,宫外的这位也好,都离得远远的。皇

上正值鼎盛,日子还长着。这个时候做什么,显然不是妥当的。”

姜氏把这话向徐嗣谆说,让他传话给十一娘:“母亲在内院,父亲又不在家里,庙堂上的事,瞬息万变

,还是小心点的好。”

“侯爷和雍王爷是舅甥,出了这样的事,不求来则罢,既然求来了,你父亲又想办法还了债,眼看着到

了年关,我们怎么也要去一趟。多的银子我们拿不出来,这一、两千两银子从哪里都省下来。就算是皇上知

道了,想必也不会说什么的!”

徐嗣谆想想也有道理。回去告诉了姜氏。

姜氏苦笑:“太子那里,是不是也要走一趟?我听人说,太子妃和婆婆私交甚蜜。现在出了这样的事,

怎么也要跟太子妃说一声吧!”

徐嗣谆委婉地提醒十一娘。

十一娘笑道:“我已经去过太子妃那里了。”

私下对琥珀道:“姜家在姜氏身上花了不少心思。”

琥珀不敢议论,说起余杭那边的书信:“大表小姐过元宵节启程,那二月底就能到了。您看,大表小姐

来了,住哪里的好?”

第679章 行走(中)

十一娘想了想,笑道:“既然是来陪我,就住在后院的西厢房吧!”

一般有女儿的人家,都会安排女儿住在后院的西厢房。

琥珀笑着应“是”,和她商量房子怎样布置、要准备几个婆子、几个丫鬟之类的事,把这个话题给岔

开了。

晚上去给太夫人问安,十一娘问诜哥儿“嘉峪关好玩吗?”

“好玩,好玩!”诜哥儿连连点头。

回来已经两天了,远行的兴奋还没有褪去,谁和他提起嘉峪关,他都会滔滔不绝地讲在嘉峪关的所见

所闻。

“他们的城墙有这么高。”他张开双臂从屋子这头跑到那头,“匾额有这么长,”又从那头跑到了这

头。“我仰着头都看不到角楼……到处都是风沙……要用帕子把脸围起来……羊肉好吃……还看见黄头发绿

眼睛的人……坐了骆驼……”

大家呵呵笑着听他讲。

徐令宽看着时候不早了,笑拽了他的衣领子:“好了,好了.快去歇着吧!明天再讲。”

诜哥儿讪讪然地给太夫人行了礼。

十一娘和他们一起出门,笑着问诜哥儿:“关外这么好玩,你怎么不和谨哥儿一起。有你四伯在,你

难道还怕被人掳了去不成?”

“是爹爹不让。”诜哥儿很是委屈,嘟了嘴,“说他们走得太远了,硬把我拉回来的。”

十娘笑着朝徐令宽望去。

徐令宽满脸通红:“四嫂,是,是四哥不让说。怕您担心……没事,没事,四哥就是带谨哥儿到他当

年驻军的地方看看。嘉峪关总兵亲自陪着,不会有事的。”

她就知道,徐令宜怎么会因为范维纲的挽留而在宣同府过年。十一娘不由担心起来。

冬天草原少吃穿,最喜欢在冬天袭击那些边关卫所。他们出了关,会不会遇到什么危险?而且徐令宜

当年征战西北,对大周来说,他是英雄,对西北的那些人来说,他是不共戴天的仇人。“你怎么也不劝劝你

四哥。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她不由沉了脸,“要是有个三长两短可怎么办?”

徐令宽喃喃地,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一旁听了个分明的五夫人不由急起来,责怪徐令宽:“你怎么这么糊涂。四哥不听你的,你不知道写

封信回来跟娘说啊?自己一声不吭地跑了回来不说,还帮四哥瞒着家里人。你,你让我怎么说你好啊!”

十一娘是嫂嫂,说他几句就说几句好了。这个却是自己的老婆,徐令宽不由辩道:“事已至此,我不

帮四哥瞒着难道还去告诉娘不成?要是娘有个什么,我就是万死也难辞其咎。”

五夫人没有理他,直接和十一娘商量:“四嫂.五爷说的有道理。事巳至此,我看这件事无论如何也

不能让娘知道……”如果不是想瞒着太夫人,她又怎么会在出了门问诜哥儿的话。“我也是这么想的。”十

一娘叹了口气,问徐令宽,“侯爷可交待了什么时候回来?都准备到哪里去?”

徐令宽嘿嘿地笑:“恐怕要到明年开春才会启程。至于到什么地方去,四哥没有跟我说。”

十一娘沉思了片刻,道:“我想给你四哥写封信,他怎么才能收到。”

“寄到嘉峪关好了!”徐令宽笑道,“嘉峪关的总兵原来是四哥的参将。”然后安慰她道,“四嫂不

用担心,那嘉峪关总兵知道谨哥儿是四哥的幼子,就是把四哥儿丢了也不敢让人伤了谨哥儿一根汗毛……”

这哪里是安慰人!

五夫人忙隔了徐令宽:“五爷,四嫂知道四哥去了关外,正担心着,您先让四嫂写封信,然后派人快

马加鞭地送到嘉峪关才是正理。时间不早了,再说下去,这天都要亮了,又耽搁了一天。再过几天是小年了

,别到时候有银子也找不到送信的人。”“是啊,是啊!”徐令宽听了忙道,“四嫂,你快写信。

说不定四哥接到了您的信,又改变主意了也说不定。”

就算是改变主意,也不可能赶回来过年了。

十一娘在心里暗暗叹了口气。

和徐令宽说好了明天一早来取信,匆匆回了屋。

徐令宽望着她远去的背影不由道:“四嫂怎么知道四哥不在范维纲那里啊?”

十一娘几乎一夜没睡。第二天一大早就让琥珀把信送去了五夫人那里。

徐嗣诫过来问安,看见她精神不太好,让人端杯热羊奶进来:“母亲还是少喝点热茶。”又道,“年

年过年都是照着旧例,那些管事妈妈资历最轻的也有十年了,闭着眼睛也知道该做些什么。母亲喝了热羊奶

就歇会吧!过年祭了祖、守了岁,一大早还要进宫朝贺,您这几天不好好养着,到了那时候怎么办!”非要

她歇下,“我下了学就来看您!”

十一娘不忍拂了他的好意,让小丫鬟拿了被褥铺在临窗的大炕,就在大炕上躺了。徐嗣诫看着她喝了

羊奶,这才去上学。

“五少爷真是孝顺。”琥珀笑道,“只盼着您能心想事成!”

是指英娘的事吧!

十一娘只是笑。

有小丫鬟进来:“夫人,梁家三少奶奶来了。”

十一娘忙坐起来:“快请进来!”

小丫鬟应声而去,领了穿了大红遍地金通袖袄的兰亭走了进米。

“大白天的,怎么躺下了?”见炕上有被子,她微微一愣.“你哪里不舒服?”

“没事!”十一娘请到太师椅上坐了,“昨天没有睡好,准备躺一会。”

兰亭舒了口气,接过了小丫鬟的茶水。

梁夫人去年冬天染了风寒,直到今天也没有好。梁家的中馈由兰亭主持。

“眼看着就要过年了,你怎么有空到我这里来?”十一娘奇道。

两人是没出阁时就认识的,又都是爽直的人,也就没有那么多的客套。

“你在金鱼巷不是有个宅子吗?我想租了你那个宅子。你看多少钱合适。”

十一娘大吃一惊:“你租宅子做什么?”

燕京居,虽然不易。可不管是梁家和甘家,一个小宅院还是腾得出来的。

“是我三姐。”兰亭把十一娘当闺蜜,家里的那些丢脸的事从来也不在她面前粉饰,“她想过了年就带

着儿子文哥儿回燕京。”

“出了什么事?”十一娘不由紧紧地握了兰亭的手。

兰亭苦笑:“我三姐不想看到家里的那些龌龊事,孩子三岁的时候借着身体不好要静养,搬回了田庄。

头两年还好,吃穿用度蒋家都分按时送过去,三姐在院子里种花养草,教孩子读书写字,也算是自得其乐了

。可自从三年前蒋家老太爷去后,蒋家的银子一拖再拖,到了前年,竟然说负担不起,让三姐和孩子搬回老

宅子里去住。三姐想着孩子大了,要读书启蒙,不能跟着她这样住在田庄。就回去了。”说到这里,兰亭顿

了顿,“谁知道我姐夫竟然收了个青楼女子在屋里。三姐怕文哥儿有样学样,要把那女子卖了。我姐夫索性

把那女子养在了外面。

我姐姐看着家里已经是乌烟瘴气,一狠心,当着蒋家的人说要带文哥儿回燕京省亲,实实际上准备在燕

京长住,然后给文哥儿找个好一点的先生,等文哥儿举业上有了些眉目,再寻思着要不要回建安。”又道,

“你也知道我那边,实在是不方便。娘家就更是提也别提,只好来求你了!”

建宁侯杨氏败落后,梁家三少奶奶杨氏就没两年就郁郁而终了。孝期一满,梁家三少爷就续了弦。这位

新三奶奶模样好不说,还比梁三公子小了七、八岁,梁三公子从此得了个惧内的毛病,也把这三奶奶的性子

养得十分好强。一双眼睛就盯着兰亭,巴不得她有个什么错。曹娥要是住到了梁家的宅子里,就是租,只怕

也要被说成是占便宜。至于甘夫人那里,曹娥没有嫁的时候都巴不得快点嫁,现在嫁了人,就更不会留她了

“这个宅子每隔两年就翻修一次。翻修一次就布置一次。布置一次就换一次东西。那些字画器皿、桌椅

床凳都处都是,七间后罩房全做了库房还不够。看着大,能给你的地方却不多。”十一娘沉吟道,“我在四

儿胡同还有个小宅子。虽然只有二进三间,可小巧精致,又闹中取静。你要是想租房子,不如租了我在四儿

胡同的那间!”

早就听说十一娘喜铺的生意好,没想到她竟然在四儿胡同买了宅子。

“那太贵了,我们租不起。”兰亭坦然道,“而且我看中了你在金鱼巷那边的宅子,也是因为你还有陪

房在那里住着。三姐在那里,也有个照应的人。”

可那边就是院子葡萄架下的那四张石墩都是前朝的古董,刘元瑞一家住在那里,也就是个守个库的,她

怎么好把那宅子租给曹娥!

她想了想:“要不这样。我那陪房刘元瑞家的长子成了亲,一家七、八口都挤在那里,前几天还和我说

想加盖个退步。不如这样,我租只正房和正房后面的小厨房给你,你只付三间的房钱。刘元瑞家的长子搬到

倒座去住。这样一来,既解决了租金的事,我也不用加盖退步,曹娥姐也有个壮胆的人。你看怎样?”

四儿胡同就在六部衙门附近,住的多是六部的官员。安静不说,来往无白丁,像曹娥这样一个妇人带着

个幼童,住在那里最合适不过了。

兰亭明明知道十一娘这是在帮她,却没有办法拒绝。

她什么也没有说,只是朝着十一娘点了点头。

第680章 行走(下)

收拾好四儿胡同那边的房子,刘元瑞的长子刘太平一家搬进去安顿好,已到了腊月二十二,十一娘让琥珀去

给兰亭报信:

“随时都可以搬进去了。”

第二天就是小年,来给梁阁老拜年的人川流不息,兰亭做为主持中馈的媳妇,更是忙得脚不沾地,就这

样,她还抽空去了趟四儿胡同,给了刘太平家的二百两银子,让她帮着置些桌椅板凳、锅碗瓢盘,柴米油盐

,还另外打赏了她二两银子。

刘太平如今在徐府值房,专司守门,人依旧很老实,可他是十一娘的陪房,没有谁敢轻瞧他。不仅如此

,还抬举他做了个领班,手下管着十来个人。他家的,是内院管厨房黎妈妈的嫡亲侄女,曾在徐府内院二夫

人的小厨房里当过差,人不仅灵活,还做着一手好饭菜。得了赏,忙拿了一匣子点心给兰亭贴身的妈妈:“

自已做的,您拿去尝尝。”

那妈妈笑着接了。回去拿给旁边的人尝,旁边的人都赞不绝口,吃了一块还要第二块。。那妈妈心中一

动,忙把剩下的几块点心装碟奉给兰亭:“您?br />

船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