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文书库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庶女攻略-全本无错版-下(共2集)第87部分阅读(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船说看看吧!”徐令宜用衣袖帮十一娘擦着眼泪,“至少他知道了江南烟雨与大漠

风沙的不同,知道这世间还有另一种风景。 ”他说着,突然笑了起来,“说不定他突然想看看这世界有什么

不同,决定长大了去辽东也不一定。”

如果是这样……十一娘想想也觉得好笑,嘴角就有了浅浅的笑意。

“干嘛总想着我们的谨哥儿会去那种偏僻的地方啊?”她嗔怪道,声音却缓和了不少,“说不定我们

谨哥儿决定留在杭州不走了!”

“杭州也不错啊!”徐令宜为以意,“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何况江南的货物都由杭州北上,漕帮的总

舵就设在那里,不说别的,仅漕帮每年打点的银子,就够巡检司吃香的喝辣的了。巡检司的职位是小了点,

可实惠啊!”

巡检司的设置、裁撤、考核皆由兵部掌管。

“您怎么一天到晚就惦记着谨哥儿进军营啊!”十一娘为之气结,“你刚才还说让大哥带着谨哥儿走

一趟江南,怎么话音还没有落,心思就放在了巡检司上了?我宁愿我们谨哥儿去西山大营也不会让他去巡检

司。遇到了过往的船只就像大爷吆三喝四吃人家孝敬遇到了上峰就低头哈腰巴结奉承……”她前世就瞧不起

那些拦路设卡的。

“原来你瞧不上巡检司啊!”徐令宜听着皱起子眉头,“离杭州最近的那就只有……漕运总督府了…

…它在淮安。不过,漕运总督是正三品,一开始就要做漕运总督……有点困难!”说着,还轻轻地摇了摇头

,一副十分为难的样子。

要是这样十一娘还不知道徐令宜是在打趣她,那就太木讷了。

“谁要做漕运总督了?”她甩了他的手,“我都不知道吏部什么时候成了侯爷的囊中物了!”

徐令宜哈哈大笑,柔声问她:“心情好点了没有?”

这样一闹,先前闷在心里的气消了心情自然好了很多。想到这两天他一直找机会和她说话她视若无睹

不说他说一句,她还刺两句……十一娘觉得自己太小家子气了,不由神色微赧:“我也知道我应该好好和侯

爷说说,不应该只顾着置气…”

“现在不是在好好说话吗?”没等十一娘说完,徐令宜已道“再说了,你不和我置气,和谁置气去?

十一娘愣住。

望着他含笑的眸子,心里又酸又甜,一时语凝。

徐令宜却突然道:对了,诫哥儿的事,余杭那边有信来没有?”

“哦!”十一娘忙道,“还没有。不过算算日子,这两天应该有信来。”

徐令宜点了点头神色渐正:“那就等余杭那边来了准信,我帮振兴到吏部去请个假借口送英娘回余杭

带着谨哥儿去趟江南。至于怎样安排……”他想了想,“我会跟振兴说清楚用意。然后给项大人写封信,他

的旧友同僚多,以振兴的名声,他再关照一二,正好让谨哥儿见见这江南官场的模样儿。”

十一娘觉得这主意好,只是担心罗振兴:“这样的话,要很多的功夫吧!会不会耽搁大哥的前程?”

“他现在也就是熬资历。”徐令宜笑道,“正好趁着这个机会出去走走,说不定还会有意想不到的收

获!”

也是。这一路交结,先且不投缘不投缘,至少混了个脸熟。

“如果时间允许,最好能带谨哥儿白鹿洞书院、茅山书院这样的地方转转。”她沉吟道,“让他看看

别人是怎样读书的,感觉一下书院的精粹。”

“行啊!”既然已经决定了,索性就好好安排安排。徐令宜道.

“你看还要去哪些地方的,商量好了,我也好去跟振兴说!”

“我主要是想让他见见江南的读书人,多的,我还没仔细想过。不知道侯爷有什么见解?”

“既然你想他见见江南的读书人,定居富阳的理学大师王伯洲王先生那里,就不能不去一趟。我记得

王励的老师和王伯洲是世交,我明天请王励写封信,到时候让振兴带着……”

夫妻并肩挨坐在美人椅上低低私语,不远的玉簪花丛里偶尔传出几声虫鸣,夜晚显得那么安静而祥和

......

过了太夫人的生辰,余杭那边的信来了。

有了罗振兴的那番话,罗家应允了婚事也就显得不那么让人吃惊了。

太夫人喜笑颜开,催着十一娘:“那就早些把日子定下来。诫哥儿也好安安心心的读书,你也有个人

做伴的。”又叮嘱杜妈妈,“英娘如今还住在我们家里,你们可千万别漏了口气。臊了孩了不说,要是有什

么闲言闲语传出去,我可是决不轻饶的。”

“您放心!”杜妈妈见太夫人心情好,捏了嘴巴做着怪样儿逗太夫人开心,“我保证一个音也不漏。

屋里并没有别人,太夫人和十一娘都笑了起来。

“大哥的意思,他想请几天假,一来是回去看看,二来把英娘送回去。等他从余杭回来,再正式议亲

。”十一娘笑道,“我想着两个孩子都不大,特别是英娘,还没有及笄,我四嫂肯定舍不得。大哥回来再议

亲也不迟。您看怎样?”

“你们做主就行了!”太夫人笑道,“我准备好红包只等着喝孙媳妇茶就行了!”

十一娘就说起这次来的主要目的:“大哥这次回余杭,主要是为了沿途游历一番。侯爷觉得机会难得

,想让谨哥儿也跟着去见识见识。可我觉得谨哥儿还小,一去大半年的,有些担心。侯爷却说,谨哥儿连西

北都去过了,江南是富庶之地,太平盛世的,还怕遇到什么事不成?他今年都十岁了,如果能大江南北的走

走,开了眼界不说,这心胸也会跟着开阔起来,行事也就大方沉稳了。我听侯爷说的也有道理,一时反而不

知道该怎么好了,就来和娘商量……”

太夫人听着沉默下来。

十一娘和徐令宜担心的就是太夫人的阻挠。

她悄悄朝着杜妈妈使了个眼色。

杜妈妈会意,笑道:“哎呀,我们六少爷可真是个有福气的。前几天刚跟着侯爷去了趟西北,又要跟

舅老爷去江南了。我活了快五十几岁了,最远也不过是跟着太夫人去了趟老家。可见我们六少爷以后就是个

有出息的……”

太夫人微阖着眼睛端坐在那里不停地捻着沉香木的佛珠,如老僧入定。

十一娘不由急起来。

杜妈妈就朝着西北边指了指。

十一娘想子想,这才会意过来 杜妈妈这是让自己找二夫人出面说项。

只是不知道二夫人愿不愿意趟这趟浑水。

可要是今天不把话说完了,以后不知道能不能找到这样的机会。

十一娘立刻招琥珀进来到附耳交待了两句。

不过半柱香的功夫,二夫人就到了。

“四弟妹在啊!”她淡淡地笑着和十一娘打了个招呼,太夫人睁开了眼睛:“你怎么来了?”

“想到您这里来借点东西。”二夫人笑道,“你们是不是有什么事在商量?要不,我等会再来吧?”

说着,就要告辞。

“没什么事!”太夫人忙留二夫人,“在说谨哥儿的事,已经说完了。”

杜妈妈已经说了很多话了,再不敢多说,这话题却不能断了,十一娘把前因后果说了一遍。

“这样说来,是跟着罗舅爷,身边还有英娘照顾了?”二夫人沉吟道,“舅老爷虽然是有名的少年老

成,行事沉稳,英娘也温柔大方、细心体贴知道照顾人,可毕竟一个是老爷,没有妇人细心,一个是年幼,

没有个主见。我看,这身边得带几个得力的妈妈才行!”

她人刚开始说的时候,神色间露赞同之意,听着听着,眉头蹙了起了。显然对二夫人的话也很不满意

二夫人却如没有发现似的,继续对十一娘道:“我看你身边,管青家的不错,宋妈妈也行,不过,要

是让她们跟谨哥儿去了余杭,只怕你身边没个得力的了。好在现在有谆哥儿媳妇,她身边那个袁宝柱家的也

不错。家里的事倒可以帮着四弟妹分担分担……”

她的行事做派和平常完全一样,一点也看不出来是被请来的。不停地提着要求,而且要求越来越苛刻

,待她说到“护卫八十,官船两艘,用永平侯的拜帖”时,太夫人的神色慢慢开始缓和,待到太夫人开口说

出,“这也不行,全是些内宅的妇人,怎么也要派几个回事处的管事”这样的话时,十一娘长长地松了口气

第692章 愿望(下)

虽然有二夫人说项,但还是费了颇多的周折,太夫人才勉强同意谨哥儿随罗振兴回一趟余杭。

谨哥儿喜出外望的同时也有点小小的郁闷:“爹爹不和我一起去吗?”

“你在我面前不是夸口说不管是谁,你都能和人好好相处的吗?”徐令宜笑道,“这次我不和你,看

你能不能交几个朋友回来。 ”又道,“我还是十六年前去过一次江南,你回来,好好给我讲讲江南的事。”

谨哥儿听着又高兴起来,跑去问太夫人:“您有没有想要的东西,我给您买!”

太夫人把谨哥儿抱在怀里舍不得放手,好像他明天就要走似的:“祖母什么也不要,就要我的谨哥儿

平平安安地回来!”然后悄悄塞给他一个荷包,“拿着!谁也别告诉。要是路上有什么想买的东西又不好意

思向你舅舅开口,你就用这个。我们不看人眼色。”

“不用。”谨哥儿推了回去,“爹爹给了我一百两银子,娘给了我二百两银子。我可多银子了!”

“出门在外,钱多好傍身。”太夫人非要谨哥儿收下,“谁还嫌银子少啊?”

谨哥儿不喜欢这样推推搡搡的,想了想,笑道:“那好。

要是我没有用完,就拿回来还给您!”

“不用还我!”太夫人眯眯地笑道,“你留着用好了!”

谨哥儿也不和太夫人多说,爽快地收了。

和太夫人说着话:“这次我们坐官船去。庞师傅说,官船可安稳了,比坐马车还舒服。我还是第一次

坐官船。从前只是随着爹爹给人送行的时候上去看了看……”

十一娘则在向二夫人道谢:“多亏有二嫂出面,不然太夫人肯定不会同意谨哥儿出门。”

“没有我,侯爷出面,娘一样会答应。”

二夫人微微地笑,“我出面,不过是快一些罢了。”她说着,起身到书案上拿了一张名帖递给十一娘

,“既然要去江南,不如到太仓拜拜冯乾英冯先生。他是星学大师,对算术、易经、风水都颇有研究。这可

的奇人,不可过门而不入。”

十一娘汗颜。

谨哥儿跟二夫人学了一段时间的星象,好像只分清楚了东南西北。算术更是她根据印象胡乱教的,不

过是背会了九九乘法口诀,会做“一个鸟笼里有三只鸟,四个鸟笼一共有几只鸟”之类的应用题,至于风水

和易经,不知道常先生和赵先生谈不谈,反正她是肯定不懂的,徐令宜十之八、九也不懂……让谨哥儿去见

这样的人……难道就为了行个礼回来?

她思忖着,考虑这是二夫人的一片心意,也不是什么难事,笑着应了。

回去看那名帖,落款是韶华居士徐项氏。

看样子,这韶华居士是二夫人的号了。

说给徐令宜听。

徐令宜直笑:“你才知道。二哥曾经用珍贵的鸡血石亲自为二嫂雕了个闲章。”

十一娘打开名帖,指了那个红印子:“是不是这个?”

徐令宜瞥了一眼:“没想到二嫂还在用……”语气很是唏嘘。

十一娘就问他:“二嫂为什么不过继个孩子?”想到过继孩子一般首先丈夫兄弟的孩子,而她嫁过来

之前徐令宜子嗣单薄,徐令宽还没有孩子,三夫人只有两个儿子,南京那边又直接拒绝了,“是因为没有合

适的吗?”

“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徐令宜道,“主要还是二嫂觉得自己带不好小孩子。”

“带不好小孩子?什么意思?”十一娘很是不解。

家里有的是丫鬟、妈妈,而且孩子五岁之前都由|狂C娘照顾,她完全可以每天只是象征意义似的看上一

眼就行了。

念头一闪,她突然想起来。

二夫人是独生女,嫁过来后,孩子小产,丈夫突然病逝……难道说,她认为了自己的命太硬?

是不是因为这样,所以南京那边才不愿意把孩子过继过来?

而且她对孩子虽然好,却从来没有拥抱、亲吻之类的肢体语言。

“那二嫂有什么打算?”十一娘不由道。

不管是太夫人还是徐令宜,从他们对二爷的感情看来,都不可能让二房绝嗣。

“二嫂的意思,是她过世后,由我们过继一个在二哥的名下就可以了。”徐令宜的神色有些黯然。

十一娘不由向西北角望去。

知道过了端午节,英娘就要回余杭了,大家都有点吃惊。

“这么快就回去了!”项氏的神色间流露出几分不舍,“不是说要陪您些日子的吗?”

英娘性子活泼,又很勤快,闲下来不是弄花弄草,就是做针线,有时候看见项氏过来问安也会帮着项

氏抱莹莹。

项氏和她的话虽然不多,却对她的印象非常的好。

十一娘把一个艾草荷包坠在莹莹的胸前,笑道:“我把她留在我这里,她娘怎么办?来这里陪我住了

几个月,够了!”

项氏不敢多问,唯唯应喏,下去后带着莹莹去看英娘,送了五十两银子的仪程。

太夫人、五夫人、姜氏、歆姐儿等则送的是耳环、簪环之类的饰品。只有徐嗣诫,除送了五十两银子

的仪程,还送了一个绣花绷子给英娘:“你上次不是说绷子松了,使不上筋吗?我就做了一个。”

英娘很是惊讶:“你还会做这些?”

徐嗣诫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了,是做灯笼留下来的竹蔑。随手而已。”

英娘笑起来:“你还会什么?”

“什么都会一点。”徐嗣诫听着讪讪然,“就是都不太精。”

“还是挑一件自己喜欢的好好学。”英娘不禁教训她,“我大伯母说了,人这一生能把一件事做好了

就能受用无穷。”

徐嗣诫点了点头,红着脸走了。

英娘看着,突然觉得自己说话太苛刻了些,忙喊徐嗣诫:“五表哥,我在家里口无遮拦惯了,你别把

我的胡言乱语放在心上。”

“不是!”徐嗣诫道,“大表妹这话很有道理。我要回去仔细想想,看做什么好。”

说着,想到那些事件件都喜欢,样样都舍不得放弃,语气一顿,道,“至少要分个主次,一件一件都

做好。”语气很诚恳。

英娘笑起来,觉得徐嗣诫挺好玩的。她扬了扬手中的绷子:“谢谢五表哥了!”一扭身跑进了正屋。

徐嗣诫想到以后可能再也见不到这个常常笑口常开的大表妹,心里突然有些怅然起来。

十一娘隔着马车的绿纱看着大船缓缓地驶离了通州河的码头,一直强忍着的眼泪落了下来。

“有庞师傅跟着,那些护卫又都是精挑细选的,手上还有我的名帖不会有什么事的。”徐令宜揽了妻

子的肩膀安慰她,“谨哥儿过年的时候就回来了。七个月,一眨眼就过去了。”

十一娘点了点头,擦干了眼泪,红着眼睛道:“我们回去吧!”鼻子不通,说话还有点嗡声嗡气的,

语气却很坚定。

既然做了决定就不再犹豫、迟疑了。

徐令宜感觉到了她的变化,眼底闪过一丝欣慰,温声道:“昨天在客栈和谨哥儿说了大半宿的话,你

靠着我睡一会吧!”

十一娘也的确有些累了,她闭上了眼睛,在单调的车轮声中,很快睡着了。

不知道过了多久她突然醒来。

马车停了下来,她还在马车里,四周没有仔么声响,大红灯笼的烛光透过马车的窗户射进来,徐令宜

静静地坐在那时帮她打着扇。

“醒了!”他笑道,“饿了吧!我们下去用晚膳去。”说着,丢下扇子撩了车马的帘子,“这里是东

升客栈,我们在这里歇一天,明天一早赶路,黄昏时分就能进燕京城了。”

一面说,一面朝她伸手。

十一娘握着他的手下了马车,这才发现马车停在一个小小的院落里,院落没有一个人,静悄悄的。

“谆哥儿和诫哥儿呢?”两个孩子和他们一起来送谨哥儿。

“我让他们先回去歇了!”徐令宜领着她往正房去,“看着你睡得熟,就没有叫醒你。”

十一娘抬头望天。

天空灰蓝灰蓝的,没有月亮,只有几小星星。

“现在什么时辰了?”

“戌初了。”徐令宜掏出怀表借着屋檐下的灯光看了半天。

瑾哥儿离岸的时候是末初……那她岂不睡了三个多时辰。他们又不赶路,昨天听管事说,应该会在酉

初的时候投店……那他岂不是在马车里给自己打了一个多时辰的扇?

“侯爷怎么不把我叫醒?”十一娘嗔道。

“看你睡得香,就没有叫醒你。”徐令宜牵着她的手进了屋。

秋雨正等,看见他们进来,忙吩咐摆了午膳。

刚吃了两口,外面传来一阵嘈杂声。

徐令宜看了秋雨一眼,秋雨立刻快步走了出去,又很快折了回来。

“侯爷,夫人,是二少爷!”她满脸的惊喜,“二少爷回燕京,也歇在这间客栈里。

要不是墨竹到厨房去给二少爷要洗脚水看到了护院,还不知道我们也歇在这里。”

“快请他进来!”夫妻俩异口同声地道,秋雨已撩了帘子,瘦瘦高高的徐嗣谕走了进来。

“父亲,母亲!”他也不管地上放没有放团圃,就那样跪在了两人的面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