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文书库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庶女攻略-全本无错版-下(共2集)第91部分阅读(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不用这么急!”徐令宜的声音在屋里响起,只顾着议论这件事的人这才发现他和十一娘,纷纷站了起

来见礼,徐令宜点了点头,和十一娘坐在了太夫人身边的太师椅上。“还是等圣旨下来了再说。世袭罔替,

还要经过内阁商议。虽然不会驳了皇上的话,但有些过场是要走的。”

“沉稳点也好!”太夫人嘴里这样说,却嘱咐十一娘,“你快去给谨哥儿订做一件四品都指挥使的官服

,接了圣旨,是要进宫谢恩的。”

十一娘笑着应“是”。

太夫人的话题又回到了谨哥儿被诰封的事来:“万圣节上皇上的口谕,我们就是想瞒只怕也瞒不住。说

起来,我们谨哥儿今年才十二岁!十二岁的都指挥使,整个大周,只怕是头一份。”老人家的神色间透着几

分得意,显然很喜欢说这件事,“到时候我们要大摆宴不说,还要把燕京三大戏班都请来唱戏。。。”说到

这里,“哦”了一声,对十一娘道,“你记得了,赏人的银锞子铸五千两,只要来的,全都有赏。从我的体

已银子里拿出来。。。”

“不用这么多!”十一娘吓一大跳,这就有点超出正常的范围了,“也不能用您的体已银子。我们来出

就是了。”

“你们是你们的,我是我的。”太夫人不悦,“这是我的打赏。。。”

太夫人在那里说着话,五夫人神色有些恍惚。

十二岁的都指挥使虽然少,可这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像她女婿,周岁的时候就袭了职,一样是正四品

,谁又敢说没人和她女婿一样呢?

她没有察觉到,她的表情中已带了几分羡慕。

徐家人压抑着心中的喜悦等着圣旨,十一娘还要倾着耳朵听外面的消息。

没几日,中山侯家,镇南侯家都开始托了人委婉向皇后娘娘问起大公主的婚事来。就连一向镇定自若,

低调内敛的定国公府都坐不住了,国公夫人亲自拜访十一娘,隐晦的求十一娘做中间人。

事关重大,她和徐令宜商量:“我要不要进宫?”

“去,怎么不去?”徐令宜笑道,“你不去,岂不把郑家得罪了?何况这种事我们又不能做主,行与不

行,还不是皇上和皇后娘娘一句话,我也就只能带句话而已。”

十一娘笑着递了牌子进宫。

皇后娘娘正歪在暖阁的罗汉床上和黄贤英说着话,见她来了,让宫女搬了锦杌放在床边,道:“你来的

正好!十天以后传旨,谨哥儿赶不赶得回来?”

十一娘算了算日子,“应该能赶回来!”

“那就再过十五天传旨吧!”皇后娘娘笑道:“时间长些,谨哥儿也可以从容些。”又道,“他要是回

来,你就让他进宫一趟,快过年了,我这里另有赏赐给他。”

十一娘忙代谨哥儿道了谢。

皇后娘娘就笑道:“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我正在给大公主挑个合适的人,你也听听,看哪家合适。”然

后示意黄贤英继续说。

十一娘没有机会说明来意,就静下心来仔细地听黄贤英讲。

有尚大公主之意的约有二十几家,都是公卿之家的次子或是幼子。有几家的孩子,还真的很出挑。

皇后娘娘也很满意的样子。待黄贤英说完,她问十一娘:“你说,是在湖广给大公主置办一万亩良田的

嫁妆好?还是在山东好?”

开口就是一万亩。。真是大手笔!

“各有各的好处。”十一娘笑道:“湖广是鱼米之乡,山东物产丰厚,臣妾看着都好!”

皇后娘娘考虑了一会,道:“那就湖广好了!人不能没有粮食。”

那口气,就像现代人说“人不能没有钱”一样。

不过,也的确是一样的。

古代又没有银行,又没有保险公司,有田防老,心里才踏实。

黄贤英忙提笔记下。

皇后娘娘这才问起十一娘的来意。

十一娘委婉的说了。

皇后娘娘让黄贤英记下,和十一娘说着大公主的嫁妆,看着时间不早了,还赏了一顿饭,这才让她出宫

回到家里,车一停下来琥珀就嚷起来:“夫人,夫人,六少爷回来了。”

闭目养神的十一娘一惊,忙撩了帘子看。

永平侯府的大门内正停着几辆黑漆齐头平顶的马车,谨哥儿的随从长安正指挥着几个小厮搬箱笼。

“长安!”琥珀坐到了车辕上。

长安小跑了过来,匆匆行了礼,没等她们开口,已道:“六少爷现在和侯爷在书房。”

十一娘下了车,去了书房。

第708章 嬉闹(上)

“娘!”正和徐令宜说话的谨哥儿丢下父亲,张开双臂,上前几步紧紧地把十一娘搂住, “您想我了没有

?” 然后像小时候一样,把头枕在了十一娘的肩膀上,全然不顾他比母亲还要高半个头。

“想啊!”十一娘吻了吻儿子的面颊, “来,让娘看看你是胖了还是瘦了!”轻轻地推开了他,认认

真真地从上到下把他打量。

十二岁的谆哥儿身材匀称、挺拔,皮肤白暂、细腻,目光明亮、清澈,笑容灿烂,如秋日的阳光,干净

、爽朗。

十一娘笑弯了眉眼。

“娘,”谨哥儿感觉到母亲的喜悦,笑得更加灿烂了,“我好生生的,这下您该放心了吧!”

十一娘点头,轻轻拧他的面颊:“我听说嘉峪关的太阳很烈的,你怎么一点也没有黑?不会是偷懒,没

去卫所吧?”

“那怎么可能啊!”谨哥儿大喊冤枉,“我就是晒不黑,有什么办法?”还挺委屈的。

十一娘哈哈地笑。

谨哥儿重新搂了母亲:“娘,我想你做的红烧狮子头,还想家里的绿豆糕。”

十一娘心都软了:“知道你这两天要回来了,天天让家里准备着呢!”

徐令宜在一旁直皱眉:“这么大人了,像什么样子,还不快站直了说话!”

谨哥儿朝十一娘做了个鬼脸…站直了身子。

十一娘舍不得儿子,拉了谨哥儿的手:“有什么话等会再说吧!让他先去梳洗梳洗,再去娘那里问个安

。”

徐令宜点了点头。

母子肩并着肩出了书房,低声说起来话来。

“娘,皇上真的封了我一个孝陵卫都指挥使?”到底是小孩子,开口就问起这件事来。

“千里迢迢地把你叫回来,这还能有假?”十一娘笑道,“我刚刚从宫里回来,皇后娘娘还问你什么时

候回来?让你回来了就进宫一趟,她另有赏赐给你。还有大公主那边,说过年的时候让你进宫陪她蹴鞠。”

谨哥儿啧啧不已:“大公主好大的面子。”然后道,“娘,我这都指挥使竟然是因为蹴鞠得来的。您说

,会不会有人叫我蹴鞠都指挥使啊?要是这样,可就麻烦了。”非常担忧的样子。

十一娘忍俊不禁,逗着儿子:“还真有这个可能!”

“娘!”他瞪着十一娘,大大的凤眼亮晶晶的,“您,您怎么可以这样?还笑我!”

“好了,好了,不笑,不笑。”十一娘揽了儿子的肩膀。

谨哥儿不依。

“是我不对。”十一娘陪不是,“以后再也不说这样的话了。好不好?”

谨哥儿阴转多云。

走在他们身后的徐令宜一开始还耐着性子听他们说话,见谨哥儿板了脸,神色就有些不悦,待十一娘给

谨哥儿道歉谨哥儿才高兴起来,他的脸色就更不好看了。

“有人这样跟母亲说话的吗?”他沉声喝斥道,“把你宠得没大没小了!”

“是!”谨哥儿忙低头,“是我不对。以后再不这样了。”乖巧地搀了十一娘,不敢说话了。

十一娘看着又好笑又好气。

三个人沉默着走了快一盅茶的功夫,谨哥儿忍不住,又小声地和十一娘悄悄嘀咕起来:“娘,我给您带

回来的胡服您穿得吗?那是回回的衣裳。嘉峪关那边还有蒙人的衣裳,还有维维的衣裳……”都不一样。我

刚去的时候,不认识,就买了铺子里最漂亮的一件。我这次回来,就给您带了好几件胡服,还有很漂亮的头

纱……”

“还带了漂亮的头纱啊!”十一娘小声道,“听说他们的帽子很漂亮,你有没有想到买几顶帽子回来?

“娘,你可真行!”谨哥儿道,“我瞧着他们最漂亮的就是帽子。买了好多回来……”

两人一路小声说着话,徐令宜在他们身后直摇头,露出无奈又带着几分溺爱的表情。

太夫人留谨哥儿说话的空档,阖府上下都知道谨哥儿回来的消息,不仅五夫人、诜哥儿、诚哥儿、徐嗣

谆俩口子带着庭哥儿、徐嗣诫和英娘去了太夫人那里,就是府里有头有脸的管事妈妈也都去给谨哥儿磕头,

太夫人高兴的合不扰嘴,一个劲地让二夫人打赏。二夫人不想泼了太夫人的兴致,让结香和玉版把准备好装

赏银的箩筐抬到屋檐下出来。

银色的镖子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如滴进油锅里的水,让大家的情绪骤然间高涨了不少。

磕头声,道谢恩,称赏声,此起彼伏,比大年三十还要热闹。

太夫人呵呵地笑,吩咐徐令宜:“我们晚上放烟火。”

徐令宜倍感头痛,正想着找个法子回了太夫人,二夫人已笑道:“娘,谨哥儿才回来,圣旨还没有接。

这个时候就放了烟火,到了正日子里头,岂不显得冷冷清清的。”“ 也是”,太夫人对二夫人的话一向从

善如流,笑道,“我们到了那一天再放。”

到了那一天,谨哥儿一早接了圣旨,由徐令宜陪着进宫谢恩,去了皇后娘娘。皇后娘娘赏了一对和田玉

的玉如意。大公主早就派人探了谨哥儿的消息,皇后娘娘的话刚问完,她就到了。徐令宜向大公主道谢:“

……全是托了您的吉言。要不然,谨哥儿也不会有这样大的造化。”

相比徐令宜的恭敬和郑重,谨哥儿则恭维则显得活泼亲切多了:“多谢大公主的知遇之恩,以后有什么

事,大公主只管开口。赴汤蹈火,万死不辞。”说着,还拍了拍胸膛,把偏殿里的人都逗得笑了起来。大公

主更是笑弯了腰:“我要你赴汤蹈火干什么?”说着,她笑容微凝,道,“你初一会进宫朝贺吧?”

“从前我什么都不是的时候都偷偷跟着我爹和我娘混了进来,我现在好歹也是正四品的都指挥使好不好

?”谨哥儿嘟道,“名正言顺的,怎么会不进宫来朝贺?”

大公主又笑了起来:“你少在那里得意,正四品怎样?正四品也不是人人都能进宫朝贺的。”

两人你一句我一句的,在那里东扯西拉,皇后娘娘和徐令宜眉头都微微蹙子起来,一个想着女儿马上要

出嫁了,以后只怕难得有这样快活的时候,舒展着眉头,露出个淡淡的笑容。一个想着这是在宫里,儿子看

上去虽然带着几分痞气,可看大公主的样子,好像还很喜欢似的,忍下来没有做声。

待回到家里,戏台已经搭好了,三大戏班的人已在厢房装扮,又有粱阁老、窦阁老等人差了大管家送了

贺礼,顺王、威北侯、王励等人亲到徐府恭贺。

外院摆了五桌,徐令宜带着谨哥儿一桌桌的敬酒、道谢,徐嗣谆则在一旁指挥小厮、丫鬟们上茶倒酒。

内院则有林夫人、黄三奶奶、甘夫人等人,摆了十二桌,十一娘和五夫人、三夫人陪客,姜氏则去了点春堂

,督促婆子们把过年时用的灯笼全都拿出来挂上,待吃了酒席,大家笑盈盈地坐在点春堂里听戏。

锣鼓铿锵,灯火璀璨,笙哥聒耳,锦绣盈目,一派盛世繁华。

太夫人不由满心欢喜,总觉得有什么东西忘记了似的,看着眼前的热闹,又很快把这念头都抛到了脑后

,由二夫人陪坐在铺着大红五蝠棒寿坐垫的罗汉床上,一旁边的黄夫人说着话,就那样歪在床上睡着了。第

二天醒来问二夫人:“烟火放了没有?”

二夫人笑道:“没得您的吩咐,所以没放。”

“我没有吩咐吗?”太夫人很是困惑。

第三天,嫁到南京的歆姐儿送了贺礼过来。第四天,收到了贞姐儿的贺礼 。等收到徐嗣谕从乐安送来

的贺礼时,已吃了腊八粥,准备过年事宜。

徐令宜要和各地的大掌柜碰面,十一娘要送年节礼,有些可以托了姜氏去,像永昌侯、威北侯、梁阁老

那里,却需要她亲自去。还有甘太夫人、曹娥那里,则是要趁着这机会去看看。徐嗣谆和姜氏一个在外院一

个在内院忙着年货、府里过年的打赏、过年的新衣掌,扫尘、贴桃符等琐事,诜哥儿和诚哥儿被徐令宽和五

夫人带在身边去见长辈,就是徐嗣诫,也被徐嗣谆拉去写帖子。只有快临盆的英娘和谨哥儿没什么事,又都

喜欢往十一娘的院子里跑,两人很快就凑到了一起。一个练了拳,写了大字就在院子里练习蹴鞠,一个坐在

屋檐下的美人椅上做着针绣不时抬头喝声彩。

谨哥儿不满意了:“你就不能看仔细了再喝彩——明明是一脚踢空了,你却在那里喊声‘好’。如果你

不是我表姐,我肯定以为你是在给我喝倒彩!”

英娘讪讪然地笑,忙放下针线道:“我这就仔细看着。”

谨哥儿脸色微霁。

长安跑了进来:“六少爷,六少爷,有人找您!”

“谁找我啊!”谨哥儿不以为意,把鞠踢到了半空中,然后身姿轻盈地扭身接了,显然兴致正浓。

长安不由大急:“是个小太监。”

谨哥儿“咦”了一声,把鞠丢给了一旁的随风,出了内院。

第二天,说在家里闷得慌,要出去走走。

徐家的男孩子搬到外院基本上就开了门禁,何况谨哥儿一个人曾在嘉峪关待了好几个月。徐令宜和十一

娘当然都不会阻止,只吩咐快过年了,人多,让他出门多带几个护卫,注意些别被人扒了荷包,也不要惹事

生非。

谨哥儿一一应了,带着长安和随风,由徐府的几个护卫护着,出了门。

第709章 嬉闹(中)

连着几天,谨哥儿都往外跑。英娘闲着无事,又没了伴,倍感无卿,瞅了个功夫问谨哥儿:“快过年

了,街上到处都是置办年货的,肩擦着肩,人挨着人,有什么好玩的?你不是说这几天要好好练练蹴鞠的吗

?怎么又不练了?是不是初四不进宫了?”

“谁说初四不进宫?”谨哥儿道,“我这两天有事,你就别管了。”

“什么事?比进宫还重要。”英娘听了,眼睛瞪得大大的,十分好奇的模样。

“你别管了。”谨哥儿笑嘻嘻地跑了。

自从有宫里的人来找他以后,他就变得不一样了!

英娘思忖着,有些好奇。

宫里的人找他干什么?有什么事不找公公,要找谨哥儿的?而且看这样子,还瞒着婆婆。

她怎么也猜不着,把这件事告诉徐嗣诫:“……就是要向谨哥儿借银子使,谨哥儿也不用天天往

外跑啊!”

“你别乱猜了。”徐嗣诫笑道,“他这么大的人了,做事自有分寸!你要实在担心,我去问问马

房的,看看他这几天都干了些什么?”

英娘直点头:“但愿只是出去玩玩。”

徐嗣诫笑起来:“我看,你是闲着没事了!”

“你才闲着没事了呢!”英娘嗔道,问起他外院的事来,“……有那么多的帖子要写吗?不是有

回事处的吗?”

“我告诉你,你可别对外说!”徐嗣诫笑道,“有些帖子是父亲交待了让四哥写的,那两天事又多

又急,四哥把我叫去,是仿着他的笔迹帮他写几份帖子。交给别人,怕说漏嘴。两天就写完了。是我看着四

哥那么忙,我们又闲着,就又帮他办了些琐事。”

英娘从前也跟着罗大奶奶学过管家,罗大奶奶有时候忙不过来,还找她帮着写帖子。

“这种事,的确不好找别人。”她笑道,“要是让那些管事临了四伯的笔迹,就怕就到时候狐假虎

威,阳奉阴违,做出什么不可收拾的事来。家里这么忙,我怀着身孕还好说,你要是也袖手旁观就不好了。

“我也这么想!”夫妻俩说了几句闲话,话题就转移到了没出世的孩子身上,“你说,叫‘庆’字

怎么样?庆,喜也。或者,叫‘庄’字。临之以庄,则敬!”

全是男孩子的名字。

“说不定是女儿呢?”英娘嘟了嘴。

“女儿更好。”徐嗣诫笑,“母亲就喜欢女儿。”又道,“如果是女儿,那就叫‘芸’。阳华而芸

,芳菜也。”

“那我叫什么好?”英娘抿了嘴笑。

英娘和妹妹都是“草”字头。

徐嗣诫之前还真没有注意到。

他不由摸头:“还真不好办?总不能撇开了莹莹另外取名字吧?”

英娘不理她,转身去了外间,吩咐小丫鬟帖窗花,留下徐嗣诫一个人在那里伤脑筋。

第二天,徐嗣诫特别差了贴身的小厮来回英娘:“六少爷这几天都在茶馆里喝茶、听戏。”

说闷,要出去玩,出去了,又只在茶馆里喝茶。

英娘有些不相信:“难道就没有去别的什么地方?”

“没有!”小厮道,“马房的人说,哪里也没有去!”

英娘才不相信,晚上去给十一娘问安,她见谨哥儿一个箭步就走到了他们的前面,立刻追了出去

,喊住他问:“你捣什么鬼?竟然连马房的也串通了。你今天要是不给我说实话,我就告诉母亲去!”

“真的没什么?”谨哥儿嬉皮笑脸,“你把我五哥看好就行了,天天盯着我干什么啊?小心我五哥

背着你收个丫鬟在身边。”

没有否认他串通了马房的人。

“你五哥才不是那样的人。”英

船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