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说当然,大太太会反弹,会大怒,甚至会迁怒于被提亲的对象,但这门亲事是绝对会成就的。 浩瀚书屋
和许凤佳刚到苏州的时候相比,两人之间的亲事,其实就差了许凤佳踏出的一步。
只看他在此事上的手段,就晓得这人是真有底气说出“只要我想要,我就一定能得到”这句话的。一个拖字诀罢了,难得许凤佳能拖得这么久,拖得这么稳,能顶住许家必然施加的压力,拖到了如今这个地步。
老实说,七娘子还真讶异,他为什么没有出手。
“你本来是怎么个打算。”她低声问许凤佳,态度依然冷静,“朝局的变化,并非你我所能掌控,你原本计划怎么做。”
许凤佳略微犹豫片刻,随后坦承,“五表妹心有所属……如果不是封家公子实在……我是一定会成全她的。”
有他在里头翻云覆雨,七娘子还真不敢怀疑,他能成功促成五娘子和心上人的婚事。
接下来的事自然顺理成章。
“不过,就算五表妹的婚事我没办法插手,也一样有手段能促成你我之间的婚事,区别只在于——”许凤佳的语调越来越冷。
他们靠得却越来越近,七娘子几乎可以透过层层衣料,感受到他的体温。
灼人的热。
“只在于你四姨的态度。”七娘子低声为他补完。
“不。”否定来得又急又快,“只在于你到底想不想嫁我,杨棋!”
两人虽然靠得这样的近,但却像是你死我活的敌人,视线间没有一点柔情,只有猜度与冷冰冰的敌意。
七娘子却是在心底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少年郎的傲气,终究是影响了许凤佳的决定。
他可以算计,可以安排,可以顶住许家杨家的压力把亲事拖到这个地步,甚至于两家的交情都可能受到影响,不过是因为自己的想望。
但他是一定不会接受,自己费尽心机娶来的妻子,心里居然没有他的。
从他到苏州的那一天起,许凤佳就不断地想要试探她的心意,垂阳斋一事后更是多添了几许笃定……或许自那时开始,他已经把自己视作了许家人。
而七娘子若果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古代淑女,看都看了,大太太再不高兴,她也只好嫁进许家为妻,和娘家之间的生分,也只能忍了下来。
但自己却偏偏还在不断地说不。
谎话说了一千遍,也就成了真话,更何况感情这种事,本来就最微妙,七娘子也不是清澈见底的小溪。
兜兜转转到了最后,这门亲事,还是要以自己的一句话为决定。
七娘子仔仔细细地看着眼前的这张脸,像是要把此人的眉眼记在心底,记住这个倔强的、张狂的,火一样激烈的少年。
“若我想嫁……”她轻声细语。
许凤佳整张脸亮起来,“萧世叔只等我的一封信,明日就能上门提亲!”
看来是两封书信,就等着她的答案了。
许凤佳也是没办法再等下去了吧。
七娘子这才把话说完,“若我想嫁……我就不会扭扭捏捏地说不,表哥,我是真不想嫁你!”
话说出口,她心里反而有种痛到了极致的畅快。
许凤佳就怔住了。
他脸上的光芒,一点一点地黯淡下去,让这少年郎看起来多了几分沧桑。
不知哪里飘来了几滴零星的雨滴,落在了七娘子鼻端,她抬眼一看,才发觉天阴欲雨,远处的青瓦檐上已是有了点点灰痕。
她要动,但许凤佳反而更压了上来,他的鼻尖几乎顶了她的,虽说没有触碰,但却比拥抱来得更亲近。眼神一寸寸地在她脸上扫视,像是要看到她心底。
“那你……为什么不想嫁我?!”
他终于失去了那股无时无刻不相伴左右的镇定自若,话里流露出了一点痛楚。
雨下得大了,春雷在云层后头想着,远远的传来了少女们伴着嬉笑的脚步声——在园子里做活的丫鬟们躲雨去了。梨花打着旋儿落了下来,许凤佳脸上也蒙了一层散着微光的水幕。
他却没有动,只是执拗地望着七娘子,好像一个要溺水的人,抓住了最后一根稻草,就怎么都不肯放。
想来在此人一生中,一向春风得意,最落魄也就莫过于此刻吧。
“齐大非偶,”七娘子只好轻声重复,“表哥,其实真就这样简单。以你的聪明,又怎么想不透这里头的弯弯绕绕……你们家的富贵太烫手了,我真怕我接不住。”
许凤佳的眼神慢慢地虚了。
从仿若实质的探究,变作一片茫然的怅惘。
这还是这个男孩子第一次这样无遮无拦地把自己的脆弱暴露了出来。
他低下头,放任湿漉漉的碎发垂落到眼前,挡住了自己的眼神。
七娘子张了张口,却是欲语无言。
她像是被拧干的海绵,已经彻底干涸,多的话不是不想说,却是真的说不出口了。
玉雨轩方向也传来了立夏的轻声呼唤,“姑娘,这雨越下越大……”
有人出来找她了。
七娘子深深望了许凤佳一眼,转身往来人的方向寻了过去。
才走出去没有几步,伴着一声愤怒的低声诅咒,她又被拉进了许凤佳的怀抱里。
这怀抱热得像火,隔着湿意偎在她背上,锁着她的腰,把她拉回了梨树边上。
“那你……到底有没有喜欢过我?!”这话低得就像是梦里的絮语,差一些就要从耳边滑过,话中的哽咽,却没有被错过。
七娘子再也忍不住。
她应该说没有,她应当硬起心肠说不,可是她毕竟也还是个人,她也有绷不住的时候。
泪水和着雨水,从颤抖着的睫毛上滴了下来,她闭上眼胡乱点了点头,又挣扎了起来。
搂住她的双臂又紧了紧,把她密密实实地嵌在了许凤佳身上,她的一切努力在这双手臂跟前,不过螳臂挡车。
“就因为怕你的出身,撑不起我家的门第,怕你的嫡母不肯给你撑腰,让你在许家孤立无援……就因为这些,你不肯嫁我?”
七娘子又点了点头,咬住唇不肯开口。
许凤佳静下来。
手上的力道,一点一点松弛。
七娘子不敢动,等他彻底松开手,才往前几步,转身看住了许凤佳。
几星碎发被雨打湿,贴在了他额前,越发显得他眉目清朗。
他也定定地看着七娘子。
渐渐的,原本的失落,被不屑换上,他的背又挺直了。
“那,你就放心吧,以后,这事烦不到你了。”
话里又多了许凤佳惯有的成竹在胸、颐指气使。
“我只是没想到,你的喜欢竟如此廉价。”
那个掌控场面的少年又回来了,只是看着七娘子的眼神里,已是没有了曾有过的种种情绪。
温柔、喜爱、心动、迷乱、沮丧……都只是过眼烟云,如今他们似乎又回到了原点,许凤佳在上,居高临下地蔑视着她。
被这轻蔑一触,心底的自尊也自然而然地反弹,叫七娘子本能地挺直了脊背,吞下了喉中的梗塞。
“如此多谢表哥。”
她容色平静,声调甜脆。
许凤佳怒哼一声,转身猛地蹬了梨树一脚,迅速地消失在雨幕中。
梨花应声而落,飘飘扬扬,撒了七娘子一头一脸。
她只是站在雨里,让带了暖意的春雨,慢慢地润湿身着的锦绣,注视着这温柔而又无情的雨滴,将满地梨花,打进了泥里。
半晌才有一把伞出现在七娘子头顶。
“雨下得大了。”立夏不疾不徐的声音,在七娘子身后响起,“姑娘还是先回屋里歇着吧。”
七娘子又站了半天,才慢慢地转过身,和立夏并肩往屋内走去。
“你都看到了?”
话一出口,她自己都被声调中近乎虚脱的精疲力竭,吓了一跳。
立夏神色不变,“奴婢什么都没有看到。”
她担忧地望了七娘子一眼,紧了紧搀扶着七娘子的胳膊,“才下起雨,丫鬟婆子们就都进了屋避雨——都以为您是去月来馆说话了。还是我想着姑娘好似在梨花林里漫步,才出来找一找……”
七娘子本该松一口气。
却是连这松一口气的力气都没有了,只是轻轻地应了一声,“知道了。”
她进屋,换衣,洗浴,又看着立夏张罗着煎了太平方子,喝药,上床小憩。
倒是思绪清楚,并未曾昏昏沉沉发起高烧,躺了躺,就叫立夏给她拿一本书来看。
立夏一边应一边安顿上元,“姑娘淋了雨,只怕要发烧,今晚我来值夜,和你换个班吧……”
有她忙里忙外,七娘子真是一点心都不用操。
索性就翻书翻到了掌灯时分。
上元并乞巧也都出了屋子,七娘子又素来不喜欢妈妈上夜,屋里一向只留一个大丫环服侍。
屋内终于也静了下来。
立夏为七娘子剪了剪烛花,顺势在她身边坐了下来。
七娘子倒觉得有趣,“怎么,一脸的沮丧,好像谁给你气受了才是。”
立夏欲言又止。
想到主仆两个从南偏院一路扶持,一步步走到今天……七娘子一向的信重与关怀。
到底还是大胆开口。
“姑娘……是怕自己镇不住平国公府的场子,所以才回绝了表少爷的好意么?”
七娘子就住了翻书的手,望向了立夏。
这丫头比她大了两三岁,现在也是十七八岁的年纪了。
望着自己的那双眼,却依然透着澄澈。
在这件事上,所有人都有自己的立场,自己的想法,很多话和她们说,只是对牛弹琴。
唯有立夏,是从头到尾,只会站在她这边的。
她放下了书本,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很多老生常谈,都有它的道理。”
立夏没有开声,静静听着。
“如果今天五姐有别的好亲事,表哥上门提亲,母亲许了,我也不怕我在平国公府压不住阵脚。可现在明摆着,太太看中表哥,是看中他做五女婿。临阵换人,不管有再多理由,母亲心里是肯定不会痛快的。换作是从前,她是肯定不会答应的。”
“就算有父亲在上头压着,或者用别的手段促成了亲事,这内院究竟还是她在做主,嫁妆、礼数、陪嫁的下人、出嫁后的来往……有娘家撑腰和没娘家撑腰,可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父亲能给我嫁妆,但这些事,都是他给不了的。”
“好,就算是娘家和我关系疏远,婆家看不起我的出身,我也可以在许家站稳脚跟,不过头前几年要战战兢兢,看婆婆的脸色度日……我可以忍。”七娘子喃喃自语,“只要表哥心里是喜爱我的,我终究能混出头来,十多年都辛苦过来了,再辛苦几年,也不要紧,日久见人心,许家终究会是我囊中之物。”
立夏不由张了张口。
七娘子的话,难道不是表少爷的心声?表少爷打的,难道不是这个主意?可又为何——
“我知道表哥就是这样想的,”七娘子垂下头笑着叹了一口气,“只要我心底有他,他心底有我,在外面受再多的气,关起门来,两夫妻互相打气,最艰难的几年,还是可以过去。”
“只是表哥他毕竟是男丁,他的世界很广阔,我的世界却很狭小。他受了气,有外头的无限天空可以翱翔,我的天地却本来就只有井口大小。嫁到许家,我就什么都没有了,只能依靠他的喜爱。”
“换作是你,你会不会担心,这喜爱褪色后,自己还有什么?”
她的容颜平静似水,“不是我看不起表哥的真心,只是这个道理,立夏你一定要记住,一旦女人只能依靠一份虚无缥缈的喜爱来安身立命,她心底是一定不会踏实的,现实俗世的重量,或者会让这份喜爱变质……而任何一点可能一旦发生,对女人来说,她就已经一无所有,男人却还会有整个世界……与其走到那一步,再来相看两无言,倒不如心狠一些,给未来留一些怀想的余地。”
立夏怔住了。
不由在心底咀嚼起了七娘子的话,越咀嚼,越有滋味。
七娘子也望着立夏微微地笑。
心湖越发静若死水,不起波澜。
失恋一次有什么大不了?日子还不是一样要过,就算有伤心如涨潮,这潮水也终久是会退的。
142锦绣
许凤佳第二天就启程出发,离开了苏州。
据说是一早和大太太告了别,就带上廖响马并两百兵丁,一路急行军出了城门,赶了个大早。
“也好,越是突然,那些个心里有想法的人家,就越仓促。”大老爷就和大太太闲谈。“路上真要出事,以凤佳的才具,是必定能应付下来的。”
大太太却是一脸的不乐意,“谁和你说这个了……”
竟是难得地对大老爷露出了不耐烦。
大老爷连声苦笑,“小孩子事业为重,这种事他在不在苏州又有什么关系?也正好,不然两家说亲,他也不好在垂阳斋住下去了。”虽说句句在理,但大太太还是端了一天臭脸,恰好五娘子、七娘子同时感了风寒,正院更是忙得厉害,她索性也躺到床上称了病。
好几天才收拾心情去看望两个女儿。
先去了月来馆,没坐半个时辰就又出来了——和五娘子母女两个单独说话,总是很容易不欢而散。
这才进了玉雨轩,慰问七娘子的病情。
七娘子不过是淋了雨,有些微微的发烧,吃了几服药,烧是已经退了,人倒是还有些懒懒的,见大太太进来,作势要起身相迎,大太太忙上前几步按下了她的肩膀。
“傻孩子,和娘还客气什么。”
两母女就母慈女孝地客气了几句。
大太太慢慢的就不说话了,只是看着手指甲发呆。
七娘子看在眼里,如何不知道这是有话要说?
“立夏,去给娘换杯新茶。”她随口打发了屋里的立夏。
立冬也识趣地跟在立夏身后,出了屋子。
大太太这才长出了一口气,慢慢地靠到了七娘子身边。
“你二叔的回信已经到了。”一开口,却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
七娘子还以为她要吐婚事的苦水,不想大太太却提起了这茬,倒是精神一振。
“我在信里不过是问了问这个欧阳小姐的人品,说是在苏州听到了几句不好听的话。你二叔倒是反应很大,给我写信,说是这门婚事有些不谨慎了,只是现在骑虎难下……”大太太倒是很有几分好奇,说起来,兴致盎然,“也不晓得这欧阳小姐到底是哪里不对,这一打听出来,居然就让你二叔后悔成这个样子。”
七娘子也很期待,只好安慰大太太,“嫁过门就是您的侄媳妇了,有什么不对,还不是一眼就看出来?”
大太太若有所思,“你二叔还说,要把香姨娘送回西北服侍你二婶,自己再抬举一个姨娘管家,只可惜京城没有合适的人选,想问我讨要一个管事丫头过去,一过门就抬举了姨娘位份管家呢。”
“这二叔也实在……”七娘子不禁失笑。“该说是知情识趣好呢,还是矫枉过正好。”
三兄弟要离开苏州去西北赴考,不管考上考不上,短期是不会再回江南的。
二老爷这时候要大房送一个管事丫头过去,用心不问可知。说起来。也的确是态度良好,相当的配合了,还免去了大房的一番思量。
大太太就和七娘子商量,“你看把谁给你二叔好?要不是立冬已经说定了亲事……”
七娘子心头一跳。
“立冬生得不大好看,实在是上不了台盘。”她漫不经心地否定了大太太的意思,反而顾左右而言他,“这事娘还是要问过父亲的意思,说不定父亲手里有更好的人选,也未可知……”
大老爷年中总要收下十多个美少女,大部分都不会收用,而是转送出去,这种权贵人家互赠姬妾的行为,在大秦相当普遍,他手里是肯定有一些才貌俱佳的年轻少女的。
大太太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倒也是,真从丫鬟里提拔了谁送过去,倒是做得有点不好看了。”
就又和七娘子说起了春闱的事,“今年恩科春闱之后,几年内怕是很难再开恩科了,我倒是有些后悔,去年应该把九哥打发回老家试试身手的。”
两边才说了几句琐事,大太太深吸了一口气,许家两个字方出口,屋外就传来了一阵喧嚣。
“太太!”梁妈妈面色沉肃,难得地带上了少许慌张,疾步进了屋子。“请快回正院换衣裳,闽越王妃亲自登门拜访了,帖子刚送到门口,据说人是已经在半路上了!”
大太太惊得一下站起身来。
面上神色数变,自言自语,“这……王妃是什么时候到的苏州,又怎么忽然要亲自登门!”
七娘子心中却是五味杂陈,半天才望着大太太抿嘴笑,“娘就放心吧,此事必定是喜事,还是您悬心已久的大喜事!”
大太太将信将疑,又沉思了片刻,就被梁妈妈拉出了堂屋。
七娘子脸色这才一变,慢慢地沉下眼思忖了半晌,才自失地摇了摇头,笑着抬起脸。
立夏轻手轻脚地走进屋内,“奴婢已经打发了中元和乞巧去探消息,正院那里一有消息出来,咱们就能知道。”
七娘子不置可否,微微一点头。
就盯着被褥笑,“其实探不探消息也没什么要紧,闽越王妃上门……肯定是为许家说亲来的。”
果然,到了下午,阖府上下都晓得闽越王妃上门,是受了许家的请托,上门提亲做大媒的。
“真是好大的脸面!怪道耽搁了这样久,原来是请的大媒还在路上,昨日正好和凤佳打了个前后脚,活像是商量好的一样。”大太太已是容光焕发,“王妃是来苏州游览春景,想着小住一段日子,不想许家就把人情托到了这个大贵人头上。我们家哪里承受得起这样的脸面?实实在在是受宠若惊,我说本来还想把小五再留几年,这样看,倒是舍不得也得舍得了……”
来请安的几个儿女,都听得一脸微笑——五娘子却是还没痊愈,又要回避,就免了她的请安。
六娘子一边笑一边看七娘子。
见七娘子也是一脸情真意切,与有荣焉的笑容,她的笑就微微地停滞了片刻。
才又武装起了一脸的欣悦。
“这可是别人盼都盼不到的好事呢,五姐真是好福气!”这羡慕,的的确确也是发自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