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文书库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58部分阅读(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哼,果然是一群贼子。可惜,当初吴三桂一伙闹的三藩之乱都被平了下去,你们这一帮草寇又能成什么气候?”胤褆冷笑道。

“原来你是想的这一招!……嗯!还是有些道理的嘛!”于中没理会胤褆的言辞,只是自顾自地说道:“只要大陆一乱,朝廷必然会把视线转移过去,战略的重心也不会再放在台湾这个小岛。想想,如果不是我知道堑壕可以有效地对抗火炮、炸弹,你又没什么防备,这狮球岭还真的不好攻克!沪尾那边想必也差不多。台湾南边的刘却之和那个什么王国彰的又分兵两路互为犄角,看来也是在防守。嘿嘿,你们是想等着朝廷到时候不注意你们了,再行反击吧?到时候,有大陆的那些叛军吸引朝廷的注意力,你们就可以有一段较长的时间巩固台湾!不错不错,凭借你手里这些种类的火器,一旦短兵相接,加之你们又熟悉地形,打败我们的机会还是很大的。是不是这样?”

“……是!”秦宝奇想答“不是”,可是,他又怕答了“不是”之后,于中接着追问“既然不是,那你们又是什么打算?”那让他怎么回答?而且,于中跟他所想的相差不多,他本来的打算就是牺牲天地会在大陆的利益而趁机占有台湾。

其实,自从到台湾以来,他的心思就已经转变了好几回。本来,他们天地会的人这几年一直在策划起事,不过,身为主策划人之一的他却一直受到排挤,最后还被派到台湾来帮助刘却之,利用刘却之在台湾引起暴乱,分散清廷的注意力,以掩护天地会在大陆的行动;可是,等到蔡寅出人意料的只用一把火就把福建水师烧成灰烬的时候,他的心思变了。清廷在海上的力量已经没有了威胁,那他为什么不趁机占有台湾,自己成就一番大事,何必继续看会里其他人的脸色?而且占有台湾比在大陆起事更加方便,还不用受到清廷的直接打击。他的这个想法得到了手下兄弟们差不多一致的支持。毕竟,天地会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一盘儿散沙,偶尔能凝聚到一起就算不错了。大事临头的时候,自然各忙各的。而到了这个时候,就轮到他想利用天地会的暴乱来转移清廷的注意力以便真正的占有台湾了!

不过,事情从那以后又开始不顺当起来。

先是蔡寅北上从此无影无踪,台湾在海上的力量一下子消失了一大半儿;接着,刘横集买炮被耍,只买来了一些次品;再接着,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一只清廷舰队把台湾仅剩下的水师给差不多扫了个干净。台海转眼又成了清廷的天下!而他和刘却之又成了被憋在台湾的土大王。

不过,对这种情形,他还是有应对的方法的。他主动提出跟刘却之分割,自己去少有人烟的台北,把台南留给了刘却之。并且,还帮刘却之做出了一定的计划,以防守为主,只等着跟天地会预先约定的时间一到,就假借撤退吸引清军追击,然后,凭着这段日子没日没夜所造出来的这些“犀利”的火器发动突然袭击!相信,凭着人多和出人意料,胜利是一定的。

可是,又一次让他没想到的是,才在狮球岭挡了几天,他居然就被俘了。而且,重伤将死!

“大阿哥,看来咱们的对头还挺厉害!麻烦你出去整顿全军,咱们得去帮年羹尧一把,说不定,他现在正在沪尾苦战呢!”微笑着看着秦宝奇,于中对胤褆说道。

“嗯!”胤褆点了点头,对秦宝奇稍稍冷笑了一下之后才站起身来走出帐篷。

……

“唉!”看着胤褆走出了帐篷,又过了一会儿,于中突然长出了一口气。

“你叹什么气?”秦宝奇冷冷地问道。

“敢造反的人必定不是普通人!而且,我也看得出来你是条好汉!……”于中苦笑了一下,“虽然我不赞成你的做法,可是,我还是挺佩服你的!”

“你到底想说什么?”听着于中奇怪的言辞,秦宝奇的言语里多了一些防备。

“没什么!”于中从怀里拈出了一个只有指甲盖大小的纸包放在手里掂了掂,又接着说道:“这里面是一个蜡丸,蜡丸里面是毒药,只要放在嘴里轻轻一咬,就可以没有丝毫痛苦地死去!……刚才那么对你说话只是为了让你有个寻死的理由!……你是造反大罪,哪怕活不久也必定会受到严刑逼供,你是条汉子,不应该再受屈辱,所以,我把这个留给你!……你自己看着办吧!”

“……”秦宝奇愣住。

“不管你吃不吃,先祝你此去黄泉一路顺风!”把毒药轻轻放在秦宝奇的手上,于中也走出了帐篷!

第三卷 物华天宝

第一百九十五章 平台策

秦宝奇死了!

按现在的情况,他就是想不死也不行!

造反被抓!重伤在身!不死也活不长,与其苟延残喘受辱,还不如早早死了干净!

于中的毒药也是非比寻常,让他死的确实没有任何痛苦!……那是白粉。

麻药是好东西,所以,在移植金鸡纳霜的时候,费老头就想到了这个玩意儿,决定要弄一些。不过,他们一伙只知道麻药是从吗啡中提取的,还知道有一种麻药叫杜冷丁,可是,他们不知道吗啡怎么弄。这么着想来想去,几个人就想到了鸦片。这个时候,虽然量不多,可是鸦片做为一种安神止痛的药物在中国还是能够找得到的,只是名字不同,是被叫做洋药。几个人想方设法就弄了那么一点儿,乱成八糟的搞了一通,结果,没有料到,居然制出了白粉,只是不知道这白粉是属于海洛因还是吗啡系列,亦或是两者都不是。

而此次出征,于中害怕自己万一受伤挨刀会很痛,就带上一点儿这东西权充麻药。量多怕上瘾,就只带了那么一蜡丸,只是没想到最后反而送给了秦宝奇。结果,秦宝奇就那么死了。据随军郎中老孙头检查之后所做的结论,这秦宝奇由于突然血脉贲张而引发了虚脱、心悸等症状,又是重伤在身,所以就那么死了……绝没有任何中毒症状!

对此,胤褆和被叫回来的杨远十分不爽。不过,人都死了,还能怎么样?最后,在于中建议下,只有随便跟那些阵亡的叛军将士一起埋了。

接着,于中留下一部分兵马守卫狮球岭这片咽喉之地,又火速带领大队转向进攻沪尾的叛军,要与年羹尧来个前后夹击。

不过,他们还没有走出多远,就遇到了从沪尾败退下来的叛军残部……狮球岭败逃下来的叛军将士已经把消息送到了沪尾叛军那里,结果,那个受秦宝奇的命令死守沪尾的天地会头目仓惶之下就率军撤退了。然而,这个人实在是没有什么军事才能,他本想趁着年羹尧进攻的间隙带兵撤退,可是,出于某种兄弟义气,他居然没有留下一支队伍断后,而且,他还是带着大炮撤的。于是,年羹尧带船顺着淡水河追了上来,他所率领的叛军在一百多门火炮猛烈轰击之下迅速溃败。本来,秦宝奇派去守卫沪尾的兵马足有六千多人,据有利地势死守沪尾,就是不让年羹尧上岸。可是,乌合之众毕竟是乌合之众,仗着人多打顺风仗还行,可一旦遇到不利的情势,根本就撑不住多少时间,何况,领兵的是天地会中人,而不是台湾的本地居民……劣势下,这些占了叛军大多数的台湾人不会再听从一个外省人的命令的,所以,哪怕那个天地会的头目想再重整军队也已经晚了。

年羹尧在后面穷追猛打,前面又有于中所率领的军队堵截,于是,这支叛军被迅速歼灭,少部被俘,其余不是逃了,就是死于交战之时。

而没过两天,正当于中派出手下肃清地方叛军的时候,台南的蓝理和陈蟒也派岳钟麒送来消息,刘却之和王国彰兵败被抓,两万多叛军总共被诛杀了一万七千多。原来,蓝理和陈蟒发觉刘王二人守卫森严,急攻难下之后,终于调整了策略,以退兵为饵,引诱两人从险要之地走了出来,然后以伏兵断两人后路,一举全歼之。

……

“南边儿一下子杀了一万七千多,我这边又杀了五千多,俘虏了两千……台湾现在总共有多少人口来着?”接到战报之后,于中摸着头皮不住苦笑,其实他这一战并没有杀多少人,杀人多的只是年羹尧,这家伙在后面追击沪尾叛军的时候,根本就没想过要俘虏,等到战斗停止之后,死于他那支部队手下的叛军已经接近四千,可是,这笔帐只会被计算在主将,也就是他于中的头上。

“当年台湾在荷据之时大约有十万汉人,郑成功攻台,共携来官兵及眷口计三万多人,其全又带来六、七千人。但水土不服病故者有五、六千人之多。因海禁令的实施,郑成功又派人在闽粤沿海,招漳、泉、潮、惠等地流民数万,移入台湾。后来,郑成功之子郑经又派兵参予三藩之乱,为朝廷所败,十万郑军投降……现在,台湾的汉人总数亦不过是在二十万至二十五万人之间。”于中的这个问题武将们都不知道,最后,杨远从手下掏摸出来一个管军需的小官,总算回答上了这个提问。

“二十万人……一下子就被咱们砍去了差不多七分之一!”于中听后连连摇头。

“这些叛贼是死有余辜!”杨远瓮声答道。

“死有余辜?”于中微笑着朝他问道:“那你能不能告诉我,为什么台湾会这么容易发生暴乱?七分之一,如果说得大方一些,都能说成是‘一人作乱,全台皆反’了!难道仅仅就那么几个贪官污吏就能有这种本事?”

“这……这个末将怎么清楚?”杨远撇清道。

“大人,您是不是有什么话要说?”年羹尧跟着于中的日子也算久了,这一次杀性大发,事后一直担心于中找他算帐,所以,说话的时候有些小心翼翼。

“台湾是个好地方啊!……你们看!”于中的帐壁上挂着一副台湾地图,他伸出手指指着地图上,从北向南一路指点了下去:“基隆、沪尾、竹堑(今新竹)、半线(今彰化)、台湾府城(今台南)、安平、打狗(今高雄)、宝桑庄(今台东)、蔴园寮(今新港,也叫成功)、奇莱(今花莲)诸地都有地方适为港口,而且,台湾北部,多平原,土地肥沃,尚没有多少人开垦……”

“大人是说,若是有人据占台湾,必成祸患?”年羹尧从“港口”一词之中就听出了于中的意思,于中这几年的都统可不是白当的,日日夜夜都在朝着手下灌输着“海权”的意识,而且,为了加深手下对此的认识,他甚至还冒着危险带领船队去了日本边儿上几次,并跟手下一起以日本的海疆为例进行了多场战局推演,以实例说明了海权的重要。所以,他的手下现在大多数都能了解到海上力量的重要性,年羹尧身为侥侥者,自然也不落后。

“不错!你们看台湾这个地方,向东,过台海就是福建,向西北就是江浙,向西南就是两广,一旦不在我手,则国家岁赋重地皆在其重压之下,就算我们有水师又如何?从来都只是‘千日做贼’,又哪里有‘千日防贼’的道理?”于中点头道。

“可现在台湾不是已经在朝廷手中了吗?都统大人的担心是不是多余了?而且,有此刘却之一例,朝廷也必会在台湾驻有重兵,不会再重蹈覆辙!”胤褆说道。

“真的不会再重蹈覆辙了吗?”于中微笑着看着胤褆,“朝廷能在台湾驻兵多少并没有关系,事实上,让台湾没有机会被人所用,这才是最重要的。”

“大人的话我听不懂!”胤褆说道。

“呵呵,大阿哥,您能不能告诉我,郑氏一族能在台湾呆了那么久,为什么没有遇到什么暴乱?”于中又朝胤褆笑道。

“嗯?……”胤褆抬眼看了看于中的眼神,不明白他为什么这么问。这个问题可是难办的很!听到这个问题,首先映入常人脑海的答案,就是因为郑家是前明大臣,不过这话是不能明说的。而除此之外,又能有什么呢?

“是人和!”

没等胤褆答话,于中自己就说出了答案。

“当年,荷兰人占据台湾,以严刑峻法统治此地。郑成功复台,以宽相济,同时,他又带来了许多听附于他的汉人,如此一来,由于那些本就在他麾下的百姓占据台湾人口的多数。自然不会再反。”

“大人是想请朝廷移民充台?”

“不错!朝廷平定台海之后,虽开海禁,但却不许移民携眷,亦不许客家人移台。虽说是为了防止这些人远离大陆而生叛心,可是,却也使得台湾本地心向郑氏的人依然占据多数。……毕竟,台湾才平定了不过十几年,台湾人可还没忘记郑家!就算朝廷已经平定了此地,这些人也会对朝廷心怀敌意。”于中说道。

“有理!可是,大量移民,恐怕朝中大臣会反对!”胤褆说道。

“不错,不能大量移民!只能少量。……不过,这个少量,却是指从天下各州县府择少量贫苦之人,打乱分散之后移居于此。而不应当是以某一地百姓为主。”于中又说道。

“大人是怕他们串联?”杨远叫道。

“一点儿不错。台湾本地有许多未受教化的番民,还有许多大的宗族,一旦有事,为了自己一族的利益,必定会蜂拥而起。而这些人又多有交联,一旦串联,说不定就又是一场刘却之之乱!本来,这些人不过二十多万,再多也不可能超过三十万,我本想建议朝廷将他们打乱分散之后,全部移到大陆去住,再以新民充台。可是,后来想想,与其如此费事,不如直接奏请朝廷在天下各地招来贫苦之人来台,这样,新来的百姓人生地不熟,无法形成一族,就只有老老实实地接受朝廷管辖;那些本地的宗族番民,排外性极强,必会对这些新来台的百姓生出敌意,若有冲突,则朝廷可借机削弱他们的势力,就算他们不这么做,等到移民渐多,哪里还会再有他们说话作乱的份儿?”

第三卷 物华天宝

第一百九十六章 争论

“好一招‘平台策’,只是,此计恐有太多难办之处!”年羹尧说道。

“是啊,百姓哪有几个愿意离乡背井的?而且,大人这一招,恐怕要招来至少三十万百姓才行,实在太难了。”杨远也说道。

“呵呵,我当然知道这事难办,不过,这只是我的一点儿意见,待会儿就会写成奏折上呈朝廷,最后是不是这么干就要看皇上和朝廷怎么决议了!”于中笑道。

“其实大人此次带兵平定了台湾半壁,已经是功高了,实在不必再为这里的事情操心。”胤褆说道。

“大阿哥您说错了,您也知道,我在来之前,曾向皇上说起过大建水师一事。所以,我此举并不是想为台湾操心,而是为了日后我大清水师着想!”于中说道。

“水师?台湾虽有影响东南之力,只要我大清水师安在,他们根本就无法逞强。有什么好操心的?”杨远问道。

“台湾可影响我大清东南半壁,可是,那只是向西,向东呢?”于中又朝帐壁的那幅地图上一指,说道:“东北,台湾接连琉球,之后就是日本国。南部,台湾又与吕宋隔海相望。这两个地方,日后都有可能海上威胁我大清江山,所以,我们必须在台湾多驻百姓兵马,以防此二处的可能之敌。”

“小小日本,有何可惧?若我提一旅雄师由朝鲜而入其国,旦夕可灭之;吕宋现为西班牙国所属,其国本属欧罗巴,论疆土尚不及我之一省,平日对我大清亦毕恭毕敬,他们又怎么敢对台湾有所觊觎?”胤褆有些不悦地说道。

“不错,日本是小。可是,大阿哥莫忘了前明倭寇之乱和前几年的满洲之袭。吕宋属西班牙,这也没错,可是,大阿哥,你也知道西班牙本土在欧罗巴,然而,他们又怎么会在这里有一片疆土?而且,吕宋真的本来就属于他西班牙么?”于中微笑着反问了胤褆几句,又接着朝年羹尧和杨远两人问道:“你们有谁知道吕宋的历史?知不知道以前吕宋是谁在当家作主?”

年羹尧和杨远两人摇头。

“吕宋本曾建国,前明洪武五年至永乐八年之间,曾连续3次遣使访问中原,明朝也曾于永乐三年遣使报聘。吕宋的一个国王苏禄王亲自带队访问明朝,后客死于山东德州。中原东南沿海商民当时同吕宋的交往也相当频繁,从那开始,吕宋开始有华侨留居。后来,西班牙人侵入,遇到了当地人的抵抗。当时的吕宋罗阇(国王)苏莱曼指挥本国军民与西班牙人交战多次,只是后来苏莱曼在海战中阵亡。其后,吕宋逐步为西班牙所征服。西班牙人也在吕宋建立了自己的统治!……”于中摇头晃脑地说道。这会儿德雷克不在,正好轮到他来发挥。

“大人莫不是想说这西班牙人有朝一日敢来冒犯我大清?”胤褆笑道。

“这话我可不敢说。不过,难道就真的没有这个可能么?荷兰人以弹丸之地就敢占据台湾,为什么西班牙人就不敢?他们不敢谋图大陆,难道就不敢谋图台湾么?”于中说道。

“他们若敢,我们就把他打回娘胎里去!”杨远叫道。

“打回娘胎?哼,那你得带兵去欧罗巴!”瞪了杨远一眼,于中又接着说道:“西人是强盗本性。俄罗斯先前以千余兵马就敢谋我国土,侵我大清龙兴之地。为什么他西班牙就不敢动咱们的脑筋?就算打仗,难道他们还怕咱们不成?我们有水师,他们也有可以远洋万里的舰队,哼,难道咱们还能打到他的家门去吗?既然不会伤筋动骨,他们还有什么可怕的?……何况,既为武人,就当为国家随时防范任何可能的敌人。亮工!”

“末将在!”年羹尧应道。

“你对日本也算有所了解,我问你,日本民间最受人祟拜的人是谁?”于中问道。

“请大人恕罪,末将……不太清楚!”年羹尧答道。

“不太清楚?那你就出去问,直树他们就在营里,你去问他们就知道了!”于中说道。

“喳!”年羹尧应命出帐去问,过了一会儿,他又走了回来,对于中拱手说道:“回大人,日本国人,最祟拜的是曾自号‘太阁’的丰臣秀吉!”

“为什么?”于中又问。

“因……因为此人曾一统日本,并且,率军二十万侵入朝鲜,并意图染指中原!还曾放出狂言,要让日本国‘定都北京’,‘终老杭州’。”年羹尧亢声答道。

“你只说对了一半。”于中看了看听到他和年羹尧的对话正有些发呆的胤褆、杨远二人,又接着说道:“这个人之所以受日本国人的祟拜,不仅仅是因为他曾留下什么‘长驱直入大明国,易吾朝之风俗于四百余州,施帝都政化于亿万斯年’的狗屁狂言,还因为他曾经带兵二十万覆灭朝鲜,重创前明,使得前明‘丧师数十万,糜饷数百万’,国库和军队精锐几乎消耗殆尽。以一偏远泽国杀得前明元气大伤,所以,他虽败犹荣。”

“那是前明将帅无能!”胤褆淡然说道。

“前明将帅无能?真的么?大阿哥,想必你还不太清楚日本人的本性。我可以对你说一个例子……想必您也知道,我们海参葳水师有一支仆从军!”于中笑道。

“不错。这个我知道!”胤褆点头答道。

“亮工,这支仆从军是由你训练的,平日也是由你亲自带领,我想问你,他们的战力如何?训练又如何?”于中一边微笑看着胤褆,一边又朝年羹尧问道。

“这……”年羹尧吸了一口气,好好地看了看胤褆的脸色,又犹豫了一会儿,才点头说道:“这支军队十分听话,训练容易,吃得了苦,受得了累,月余训练,便足可与我朝普通军队相抗。”

“月余?……”胤褆先是一愣,接着又放松了神色,用有些揶揄的口气说道:“我记得这些人好像大多数是海盗出身,只要听话好好训练,应当就不会太差吧?”

“大阿哥你还是没有明白!”于中摇头道。

“怎么?”

“大阿哥,这支军队极守规矩,可是,拼斗起来却悍勇异常,而且,还十分抱团。我记得有一次,他们因故未能完成任务,都统大人大度,只罚了几个带队的一天没饭吃,结果,这支军队里的士兵竟集体绝食一天,一同自惩!……”年羹尧又说道。

“……”

“若是我们的将士,绝食一天不知道会有什么事?”于中幽幽地问道。

“……若是遇到名将,自然无妨,可是,普通军队的话,恐怕就要有人闹事了!”杨远答道。

“于都统,你对我说这些,是不是想让我去转告皇上和诸位朝中大臣,说在我们东边,隔海相望,有一只不知何时会突然跃起伤人的猛虎!我们应当先

船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