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稽粥带着十万兵马浩浩荡荡的杀向马邑郡,暗卫早就把这个消息提前给胤褆跟胤祯送过去了,俩人纷纷传令下去,各路人马准备妥当,只要匈奴一过来,就把他们一网打尽。
匈奴这边,稽粥带着大队人马一路疾驰来到了距离马邑一百里左右的地方,他还是不太放心,总觉得这事情有些不可靠,但是一想到马邑里面那些富饶的物产,心里不禁痒痒的。为了再次证实一下,稽粥又派出了几名探子前去马邑城勘察一番,聂壹心里暗暗乐道,幸亏当时将军想的周到,都准备好了一切假象,否则的话现在还不穿帮。
很快,探子们回来了,汇报马邑城确实如同他们所看见的那样,守兵都被聂壹的人控制在手里。稽粥尽管多疑,但是想到自己手中有这么多兵马,难道还会怕马邑城那么点人数的兵力。微微眯了一下眼睛,下定决心,大喊道,“继续前进”,大队人马又开始向前进。
进了、进了,埋伏在山谷里的士兵渐渐地听到了马蹄的踢踏声、大队人马经过的脚步声。胤祯跟几位将军站在一起,稍微一商议,决定按照原计划出兵。几位将军分别占到了其他几处比较高的地方,好让士兵们能够看清楚自己。举起手中的旗子,一挥,士兵们顿时热血沸腾起来,那好手中的武器,准备发动进攻。
他们根据清代的红衣大炮、火枪的启示,制作出了一种新式的弩弓,箭头绑着火药,这种弩弓发下去,最大的作用就是引起敌人部队的混乱。至于那些火药,是根据他们从后世那些书中记载的相关知识提炼出来的,虽然威力不能跟千年之后的相比,但是在那个时代,已经是很先进了。
所有弓弩手准备完毕,这时匈奴的先头部队已经开始陆续经过山谷,眼看时机差不多,几位将军同时将手中的军旗一挥,万箭齐发。爆炸声四起,匈奴原本井然有序的部队顿时混乱不堪,有很多的士兵已经倒下。上面还在不断地往下落箭,稽粥本来骑马在前面,刚刚因为那些爆炸声,他的马儿差点惊了,好在他的骑术够好,使劲的控制住了,但是先头部队却被毁的差不多。看到这,稽粥心里顿时愤怒极了,可恶,这居然是一出假戏,还得自己白白损失了这么多优良兵马,这些人真是太狡猾了。
但是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自己还是带着后面的部队赶快逃吧,虽然有些丢脸。但是汉朝岂会如他所愿,这时一大批身穿汉朝士兵铠甲的衣服,从山谷后面冲了出来,纷纷杀向后续的匈奴部队。匈奴部队仓皇之间迎战,但是奈何由于刚刚那一炸,军心都散乱的差不多。而汉朝这边却恰恰相反,则是热血沸腾、军心齐整,准备了那么久就等着报效国家,杀起敌人丝毫不手软。训练的那批新兵更是英勇无敌,很快匈奴的后续部队所剩的也不多了。稽粥这时候脸上、身上到处是血,倒也分不清哪里是自己的、哪里是别人的。他知道在这样下去,自己也会命丧在这里,赶紧带着自己的几个亲卫,骑着马灰灰的逃走了。
剩下的那些士兵也不再恋战,紧接着往后方逃去,哪知道却是“前有狼、后有虎”,会去的时候,居然还有大队的汉兵在那里等着,剩下的那些士兵知道这次是惨了,必死无疑。稽粥这时多张了一个心眼,并没有跟着那些士兵一起往回冲去,而是偷偷地走了另外一条小路,溜回大营去了。
这边厢,十万人还剩下一万左右的士兵,面对着前方军心高亢的汉兵,如果真的是硬打,那绝对是以卵击石,更何况后面还有更多的汉兵追来。左思右想,大家决定不再做困斗之兽,纷纷放下武器投降了。胤褆要么想到这次进展会这么顺利,既然可以兵不血刃的取得胜利那不是更好,吩咐士兵把匈奴兵的武器收起来,把他们先带回驻扎的大营再说。
两方人马终于在大营会和,几位将军站在营长前面看着那些英勇的士兵,心里真是万分感慨。总算是没有白忙活,匈奴经此一战,就算不是全军覆没,至少也有很多年恢复不过来。胤褆作为这次战争的总指挥,眼下还是需要说几句的,“各位弟兄们,你们都辛苦了,这次能取得这样辉煌的胜利是我们大家共同努力地结果,我会上报皇上,赏赐各位的。但是,今晚我们还是要向往常一样,继续严格的遵守军规,毕竟匈奴的单于还是带着些人吗逃了回去,我们必须要注意。各位知道吗?”
大家看着这位年轻的将领,都很佩服他,虽然出身皇族,但是身上却有一股平易近人的脾性,因此大家都很喜欢他。眼下打了胜仗,心里更是蓬勃万分,“谨遵将军的话,我们一定会好好守卫我们的家园。”整齐划一的声音,听的人心里很是激昂。
当晚,大家吃好晚饭之后,各位将军纷纷告辞离开,只剩下胤褆跟胤祯兄弟俩。“大哥,我们赶快把这个消息给八哥他们传去吧,毕竟他们也都期盼了好久。”胤祯尽管有些疲惫,但是面上却还是神采奕奕。
“嗯,我知道,一会儿派几个暗卫把消息传回去吧,我们还要在驻扎一段时间,看看匈奴那边的情况再说,毕竟稽粥还是逃了回去。”胤褆摸着下巴沉吟了一会儿,略微有些可惜的说道。
“嗯,好,那大哥我先回去休息了”胤祯起身要离开。
“去吧,好好休息一下,其他事情明天再说。”胤褆摆摆手,示意胤祯去吧。
大帐霎时安静下来,胤褆一个人坐在垫在上面发呆,站起身走到大帐门口,看着昏暗的天空,心思感慨万千。“保成,你还好吗,再等等,我马上就要回去了。”
长安将军府,此刻被照的灯火通明,装饰温馨的卧室内,几个产婆正围着床上的一个孕妇,喊着什么“夫人,再用力一点,孩子看到头了”之类的话。
不错,此时躺在床上生产的正是胤祥,本来预产期就在这几天,今天不知道为什么,胤礽正陪着胤祥散步,忽然之间肚子疼得厉害。接着赶紧把提前找好的产婆、太医找来,但是产婆说还不到时候,还要再过一阵。就这样从下午一直疼到晚上,孩子还没有出来,胤祥整人累得都要虚脱了。胤禛得到消息急匆匆的从宫里出来,陪着胤礽在外面等着,听到胤祥那略带着压抑的痛呼声,胤禛心里也一揪一揪的,恨不得是自己替他痛。
终于“哇”的一声,天籁般的声音响起,大家那颗揪着的心才放了下来。胤禛跟胤礽赶着要往里冲去,产婆这时也把门打开了。“怎么样,夫人他没事吧?”胤禛不放心的问道。
“皇后娘娘,夫人他没有事,生了一个小少爷,只是因为太累了,所以昏睡过去了。”产婆高兴地回道。
“是吗,那孩子呢?”胤礽焦急的问道。
“在里面,现在奶娘在帮小少爷洗澡,很快就会抱出来的”。
“嗯,那我们就先不进去了,等会把孩子抱过来”。
“姨姨,姨姨,我娘亲呢?”和惠奶声奶气的声音传来,胤禛回头一看,原来小和惠正让奶娘抱在怀里往这边走着。
“惠儿,你怎么还没有睡觉,你娘亲没事的,他给你生了一个小弟弟”胤禛把和惠从奶娘怀里接过来,顺便把她身上的披风掖了掖。
“弟弟,我有弟弟了,姨姨你看见弟弟了吗?”和惠急切的问道。
“还没有,一会奶娘就会把你弟弟给抱出来的,我们先去那间屋子等着”胤禛抱着和惠跟胤礽一起相携去了旁边的那间屋子。
很快奶娘抱着洗得干干净净的小团子过来了,胤礽赶紧上前把团子接过来,“孩子好可爱,白白嫩嫩的,跟他娘真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胤礽忍不住赞美道。
“我要看看弟弟”和惠在胤禛的怀里扭来扭去很不安分。
“好,我们过去看看”胤禛抱着和惠站起来,走到胤礽身边看看刚刚出生的小包子。只见小小的一团包在襁褓里,眼睛紧紧地闭着,正睡得香甜,嘴里还不时的吐出几个小泡泡。看到这一幕,两个大人加上可爱的小和惠心里都是柔软成一片……
“好了,把孩子先抱下去睡觉吧,你们好好地照顾小少爷”胤禛不放心的嘱咐道。
“奴婢遵命”几个奶娘恭恭敬敬的抱着小团子退下去了。
“二哥,我们也去休息一下,等着十三醒了我们在过去看他”。
“嗯,我们一起去吧,反正也睡不了多久”胤礽扶了扶自己的后腰,自从怀孕以后就容易累,这会儿占了这么久,还是很不舒服的。
“走吧”胤禛抱着和惠跟胤礽一起去屋子里休息。
作者有话要说:撒花,有一个包子出来了,O(∩_∩)O哈哈~
你们几个多生包子吧,(*^__^*) 嘻嘻……
57
57、战争(三) ...
翌日清晨,胤禛跟胤礽收拾好,匆匆赶往胤祥的卧室。屋子里面早就收拾好,整个静悄悄的,胤禛他们推门而入,胤祥早就醒了,此刻正逗着旁边放着的小包子。
“十三,你醒了,饿不饿,我让厨房帮做去”胤禛一个箭步走过来坐到床边。
“四哥,我没事,刚刚已经喝了一碗粥,现在还不饿。”胤祥温和的朝着胤禛一笑。
“小十三,你昨天可把我们吓坏了,疼了那么久”胤礽也坐到床边心有余悸的对胤祥说道。
“呵呵,二哥、四哥让你们担心了”胤祥有些不好意思,貌似急的昨天自己喊得声音很大呢,真是丢人啊!
“没事,都是自家兄弟还这么见外干什么”胤禛拍了拍胤祥的手。
“呵呵,十三你们家小子长的好可爱,白白嫩嫩的好想咬一口”太子说着还真的抱起小团子亲了一口,惹得小包子小嘴一扁,差点哭了出来。
“二哥,我们家宝宝可经不起你这个亲法”胤祥心疼的接过自家小包子,摸了摸被太子亲地有些发红的脸颊。
“呵呵,只是忍不住嘛,谁让小包子这么可爱呢”太子略带窘迫的说道。
“二哥,放心,很快你也会有自己的小宝宝的”胤祥指了指太子略微有些突起的小腹。
胤礽脸色一红,是奥,不知道孩子出生的时候保清有没有回来。想到这,胤礽心里一丝惆怅,保清你们什么时候回来,我想你了。
此时战场这边,自从上一次那场战役之后,匈奴那边就没了动静,不说发兵也不说投降,双方就这么僵持着。军中几位将军,仔细的商议了一下,在考虑那些匈奴人是不是打算跟他们进行拉锯战,在这么下去也不是个办法。毕竟现在朝廷刚刚安定下来,这次战争也算是倾一国之力,在这么耗下去,国库也不允许。
这天,胤褆跟胤祯正看着胤祀送来的密旨,忽然一个侍卫匆匆进来,“两位将军,匈奴那边派人过来了。”
“什么,人在哪?”两个人同时从座位上面站起来,惊喜的问道。
“就在帐子外面等着”侍卫小心翼翼的道来。
“快让他进来”胤褆吩咐道。
侍卫领命而去,很快帘子再次被拉开,刚刚那个侍卫带着一个穿着匈奴服饰的男人进来。侍卫行完礼出去,帐子里只剩下胤褆、胤祯跟那个匈奴人,匈奴人倒也识趣,恭恭敬敬的朝着俩人行了一个匈奴礼。
胤褆跟胤祯对视一眼,坐到主位上面,“使臣不必多礼,请坐下吧”,语气谦和有礼,丝毫看不出半点傲慢。
“多谢两位将军”匈奴人再次行了一个礼,起来坐到旁边的垫子上面。
“不知道使者过来这边有何要事?”胤褆拿起桌子上的杯子轻轻地抿了一口,略微抬起眼问道。
“将军……”巴拉巴拉,一大通话,无非就是表达了匈奴想要跟汉朝休战,并且还委婉的表达了想跟汉朝和亲的意图。
听完这个使臣的话,胤褆摸着下巴,沉吟许久,道,“使臣的意思,我明白了,只是我也做不了主,还得先向我们皇上上报,然后再给你们答复。”
“小臣明白,我们会慢慢等”匈奴使臣拱拱手恭敬的说道。
“嗯,那就麻烦使臣现在这里住一段时间,等汉宫来了消息,我们再做定夺”胤褆拱了拱手回道。
“那就麻烦两位将军了”。
“无妨”说完胤褆朝着帐外喊道,“来人”,很快一个侍卫走了进来。
“将军有何吩咐?”
“把使臣带下去休息”。
“末将遵旨,使臣这边请”侍卫做了一个请的动作,匈奴使者行了礼下去了。
“大哥,你看这个事情我们该如何处理?那匈奴是真的想投降还是诈降?”胤祯双手抱胸挑眉问道。
“这个我也不能很确定,但是匈奴本来人就不多,这一战更是元气大伤。要说他们还有实力跟汉朝对抗,那么是不现实的,可是要说他们会老老实实的跟汉朝休战,依照以往的情形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我看还是暗中派人去匈奴查探一番,当然了,这件事必须上报八弟他们,我们做不了主。”
“嗯,那我们赶快写了书信给八哥他们送去吧,这件事拖不得,毕竟我们的粮草不是很多了。”胤祯口气略微有些沉重的说道。
“这个事交给我吧,你去安排一下派往匈奴那边的暗卫,实在不行的话我就亲自去一趟。”
“大哥实在不行还是我去吧,毕竟你是这次统帅的大将军,没有你坐镇是不行的。”
“再说吧,你先下去找几个合适的人,等找好了人我们再说。”
“嗯,那弟弟先下去了。”胤祯拱了拱手告退出去了。
胤褆给胤祀送去的书信,很快有了回音,顺带着有一封胤祥给胤祯的家书。胤褆当即吩咐人把胤祯喊过来,小十四一进门就咋咋呼呼的,“大哥,好累,人家才刚刚休息一会儿,你喊我有什么事情?”
“小十四这么不情愿,那算了,至于小十三的这封家书那我就待你看了。”胤褆扬了扬手中的一封信,眼看着就要拆开它。
“不要,那是我的”胤祯上前一把夺过胤褆手中扬着的书信,跟宝贝似的打开来看,先是激动,接着是狂喜,后来忍不住大笑了出来,“O(∩_∩)O哈哈~太好了。”
胤褆不解的看向胤祯,一封家书至于高兴成这个样子吗,想是这样想,但是心里还是酸酸的,保成那个家伙居然也不知道给自己写一封信。“小十四,小十三到底写了什么,你怎么高兴成这个样子?”
“大哥、大哥……你知道吗”胤祯一下子冲到了胤褆桌子前面,满脸兴奋的说道,“十三哥、十三哥给我生儿子了,大哥”。
“真的,十三生了?”胤褆也很激动,毕竟他们出来的时候胤祥的肚子就很大了。
“嗯嗯,孩子已经十多天了,是个男孩子”胤祯激动地拉着胤褆的衣袖,整个人都不知道用什么来形容。
“呵呵,恭喜十四弟了,这下真是双喜临门。八弟在信中说,只要去勘探的暗卫汇报说没什么事情,那么我们就接受匈奴人的休战建议,班师回朝,这次匈奴人真是被打击的不轻。没有几十年别想恢复过来。”胤褆简单的传述了一下胤祀信中的意思。
“嗯,期盼着战争快点结束吧,我好想十三哥跟孩子。”胤祯一脸期盼的样子。
不久,胤褆把千挑万选出的十几个暗卫派出去了,自己则专心的等着消息。这个地方离着匈奴大营本就不远,一去一回也就一天时间。翌日清晨,那些暗卫回来,带来了准确的消息,匈奴现在的确是元气大伤,稽粥忙着安抚百姓、抚恤那些牺牲士兵的家人,根本无暇再生战事。至于匈奴的士兵,本身并不像他们表面上吹嘘的那样厉害,实际的数量只有吹嘘的一半。这一站就消灭了将近十万人,匈奴所剩的士兵无几,根本不足为惧。所以,那个使臣的话应该是真的无疑。
胤褆挥退了那些暗卫,静静地思考了一会,梳洗一番,直接吩咐下去把几位将军跟那个时辰都带来。很快,众人纷纷过来了,胤褆笑着让他们都坐下,自己向他们表达了皇上的意见,然后谦和有礼的要使臣先回去表达汉朝这边的意见,他们等着老上单于的回音。使臣听到回复,一直悬着的心总算是放心来了,自己也算是不辱使命。颠颠的告辞先回去了,其他几位将军心里都有数,知道这位将军执行的都是皇上的意思,也不做反对,象征性的说了几句场面话就纷纷离开了。这几天胤祯忙着为儿子跟女儿他们准备礼物,也是跟自家大哥闲聊了几句,就回自己的帐篷去了。
不多久,那个使者去而复返,带着匈奴单于的休战书,给汉朝皇帝的礼物以及求亲书来了,胤褆接受了休战书跟礼物,至于那个求亲书什么的,只能回去等胤祀定夺了。那个使臣带着那些东西以及团队跟着胤褆他们去长安表达老上单于的敬意。胤褆跟胤祯以及众位将军商议,决定收拾、收拾,打道回府,至于打下来的这片地方,胤祀已经在信中提到了,留下几万士兵在这里开垦,建立堡垒,修好防御工程,阻止那些匈奴人再过来X福扰。至于粮草什么的,朝廷会想办法的。胤褆安排好了这些,带着大队人马开始往回返,很快就会回到熟悉的地方,与亲人团聚。
作者有话要说:这一章是对战争的一个交代吧,O(∩_∩)O~终于可以回家了,(*^__^*) 嘻嘻……
58
58、胜利归来 ...
大军大获全胜的消息传到朝廷,在全国引起了一片哗然,要知道这可是自秦朝蒙恬将军将匈奴打败以后第一次获得如此大的胜利,所以他们回来的路上得到了各地人民的热烈欢迎。胤褆跟胤祯骑在马上,看
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