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文书库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宋帝江山(全)第22部分阅读(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船说悄悄的走进帐中,看样子不叫醒赵瑗是不可能的了。

萧山走到赵瑗塌边,低声道:“殿下,别睡了。”

叫了一声赵瑗居然没动,萧山微微皱眉,心想赵瑗没道理睡这么死吧?便又伸手推他,赵瑗睁开眼,脸上是朦胧之色,眼中却没有半点迷糊。萧山便知道赵瑗其实是在装睡,但不知道他究竟是什么时候醒的,更不知道他为什么装睡。

赵瑗道:“什么事?”

萧山伸手去拿赵瑗枕着的衣服,一边穿一边说:“可能有人来偷袭!暗探说有上千人,但我琢磨着可能是对方虚张声势。”

话音未落忽然听到外面一声巨响,如同雷震,萧山心中咯噔一跳,听这声音,竟然是对方在用火炮!

火炮可不是一般的什么人能够用得起的,其沉重难行,一般都是用来守城的。一般的军队出行,都不会带这种东西,萧山此次奉命平乱,一共出动了上千人的步卒,都没有随行的火炮。

用到火炮的,基本上就是万人大军,大举攻城的时候才会有。

萧山抢上一步,窜出账外,朝远处望去,果然见到远远的旷野之上,似有火光。他又朝埋着地听的方向走去,趴在顶端听了一会儿,不仅听到杂乱的脚步声,更是听到了马蹄声!

萧山心中暗叫不好,即刻大声下令:“快,各就各位,准备战斗!长枪在外,弓弩手准备!”

他一边下令,一边奔上营地后方的土丘,他害怕的,不单单的敌人的突袭,更加担心的,是另外一件比敌袭还要恐怖的事情——兵溃!

赵瑗也已经收拾整齐,跟在萧山的身边,黑夜中抬眼望去,只见四面八方火把不断,似乎是被包围了。

杀喊声顿时响起,看来已经有人开始和敌袭交战了,萧山所部严听号令,在营地周围结阵,尚且没有慌乱,但另外两部的情况变得非常的不妙。

那两部扎营在外,此刻营房中一团糟乱,骂声,哭喊声不断,却就在此时,忽然有人高喊:“敌人厉害,快跑!”

就如同堤溃一般,萧山见到最先头的周宏所部,叫嚷声大涨,显然是兵溃的先兆。

这时节的军队,最怕这个,哪怕是几十人的逃溃,在混乱的局面中,也会迅速的扩大为全军溃散。前面的逃兵影响后面尚未上阵的兵丁,顷刻之间,就能够让那些挣军饷充军的士兵四处逃散,一旦这种情况发生,任谁也回天无力。

萧山军中所带马匹也不多,三百人的队伍仅有十匹马,只是用来给头领骑的,还多是驽马,无法上阵。萧山见状,忙召集了自己周围的十名硬弓手,安排副将照看自家队伍,他自己带着人朝着周宏、金胜所部奔去。

两地相隔仅五十来米,马两步就跑到,周宏所部已经溃散,跑回来的兵丁还在大叫:“贼寇来了,刀枪不入,快跑!”

萧山二话不说,带着硬弓手冲上去,嗖嗖嗖射出数箭,便将逃奔来大叫的兵丁射死,数十人齐声怒吼:“敢后退半步者,斩!”

十来人起吼,声音颇为响亮,逃回来的兵丁一怔,暂时不敢再逃,萧山厉声道:“周、金两位将军何在?”

一名士兵上来回话:“已经派人去请了!”

萧山稍稍的舒了口气,周宏所部已经逃去大半,剩余的虽不敢再奔逃,但也乱哄哄的毫无样子,萧山临时编组,将周宏所部的兵丁五十人一组,编如金胜所部,又找其军中副官,岂料其副官晚上也喝酒去了,不再此处。

萧山无奈,只得发令指挥五十人的队将,又有所带的硬弓手见有人慌乱便当即射杀。

萧山的到来,稍稍的稳定了一下军心。但众人却还是如同无头苍蝇一样,惶恐不已。

萧山先命两队在前集结,又召集剩下的士兵,大声训话:“周、金两位将军即刻就到,不必惊慌,尔等听我号令,沉着迎敌,必安然无恙!”

有了萧山坐镇,周、金两人所部才稍稍的有了些样子,不一会就听到前方警戒线处有厮杀声,因为是在夜间,周围地形并不清楚,此刻若是撤退,会引起更大的慌乱,萧山只得组织人手,命弓箭手外围射杀,长枪手内围准备,且排除更多的探子,四处查探敌人到底来了多少,有些什么装备。

萧山觉得贼寇不可能一下子来这么多还带火炮,更多的可能是遇到其他的朝廷军队了。

夜间行军互相之间看不清番号,误伤也是有的,萧山命人前去通报自己的部队番号。并且挂起灯笼火把,用不同的颜色来传达各种命令。

但通报了自己队伍番号之后,对方并不撤退,萧山便知道,这是遭遇敌袭了!

让萧山觉得奇怪的是,对方只是X福扰,却根本没有大举进攻,想必是人手不是很多。自己坐镇周、金二人的军中,只要两人军中的主要将领赶到,便安然无虞。

正在一切变得渐趋有序的时候,忽然又是一声炮响,林外传来震天呼号:“王不破将军,率领神兵扫荡人间,我等得神符庇佑,刀枪不入,乃天兵天将下凡,挡我者必死!周宏、金胜人头再此,尔等还不快降?”

随着炮响和对方的叫喊声,贼寇各个身穿白衣,在黑夜中十分醒目,不大一会,那些白衣贼寇好似一条白线一般,像海浪一样从三面包围过来,萧山见到白线之后烟尘滚滚,也不知道敌人有多少。

且对方报上了名号,不是别人,正是此次自己奉命去围剿的妖贼王不破。

随着叫喊声,两个人头被对方高高举起,并且被火把照亮,黑暗之中根本看不清是谁的人头,但这一招却无疑让本就溃散的军心彻底的溃散。

萧山极力弹压,他所带的硬弓手亦大叫:“敌人造谣!两位将军即刻便到,弓手结圆阵迎战!”

但因为主将,副将都不在,这圆形阵也集结的乱七八糟,仓促之间萧山没什么好办法,这些都不是他所带的兵丁,纪律极差,且不怎么听号令,尽管作战指令不断的传出去,却只有些勇猛的上前作战,有些却畏缩不前。

萧山心中再次招呼周宏和金胜两人的祖宗十八代。却正在此时,前去请两人的亲兵突围回报:“两位将军听闻敌袭,逃走了!”

这个消息无疑是一颗重磅炸弹,顷刻间便传到了最前沿。两人手下的兵丁纷纷大叫:“主帅跑了,我们快跑!”

顷刻间,好容易聚集起来的一道防线,便就此崩溃。

萧山策马上前,他在此刻要做的,就是稳定军心,示意他周围的硬弓手纷纷的举着火把,在表示主帅还有一个没跑的同时,也成为了敌人的靶子。

一瞬间,便有不少的弓箭朝萧山射来,都被外围的盾牌手挡去,萧山见溃兵之势难以阻挡,若在此耽搁许久,恐怕自己的部队也会有样学样,此刻只能尽量的减少损失。

他拔出腰间的长剑,大声道:“我愿亲去破敌,歼其首领,愿随我者,都过来!”

他这样大声一喊,周围即刻聚集了二十多名没有逃散的士兵,萧山心知如果这个时候自己也跑,肯定所有人都会全部完蛋,只有随便杀回一程,才能够稍稍挽救,聚集的人不多也没办法了。

他一马当先,身边的弓手亦跟随在后,聚集起来的二十多名步卒跑步跟随,冲入敌人所围起来的那道白线处,这才发现那白线并不是什么敌军所组成的,而是数个稻草人,围着的一条一米宽的白布。

萧山一冲过去,便有几名敌人大叫:“尔等不跑,前来送死,已如我诛仙阵中!”

萧山心中冷笑,怪不得被称为妖贼,还真当自己是哪吒二郎神呢!

他手中长剑一挥,白布即被割破,他冲上前去,杀了三四个敌人,他身后的步卒一见萧山上前,也都跟上,此刻也有一些溃兵瞧见果真还有一名主帅没跑,也转回头跟着杀了一阵。却收获不大,只斩首了十多个。

萧山不敢多留,他已经看见溃兵朝着自己的营地跑去,便提着脑袋冲回溃兵之中,将脑袋仍在地上,大声道:“不过两三贼寇!头领已被斩首!”

黑夜中奔逃的溃兵,有的高声喝彩,围拢在萧山周围,有的却跑的远了,互相踩踏,死伤难记,能够召集的都召集了起来,剩下的也只有随他们去了。

萧山更不敢多留,召集在自己身边的兵丁,退回自己营中。

等到了自己营中,见到虽然外面火炮声音不断,又有杀喊声渐渐围拢,但自己所部并未有半点溃散迹象,这才稍稍的放心,清点了一下跟进来周、金二人的残兵,六百人的步卒,逃去大半,又伤了许多,跟进来的仅有八十多人!

在黑夜中,萧山实在是无力去照顾溃散的友军,且又有敌人的小股队伍X福扰,便只能严守,约束自己的队伍,凡是上前X福扰的,就射杀,不要追击。

一个时辰之后,这场X福乱才渐渐的平静下来,虽然依旧有火炮声,和好似从四面八方涌来的杀喊声,但萧山所部严遵号令,井然有序,外层的境界丝毫不乱,萧山则站在土丘上,不断的听到自己排除的硬探传回来的情报。

前来X福扰的敌人,是妖贼王不破的人已经没有疑问了。人数不多,至少没有上千人,不然对方不可能不进攻。当然也不可小觑,现在才半夜,并不清楚对方是只有这么多人,还是在等待大部队支援。

萧山和自己的副将分析情况,首先这里离宣州尚有百里,叛贼不过千余之众,不可能全部出动远程奔袭来这里打野战,应该只是小股部队。

很快,硬探便也已经探明了具体情况证实了萧山的推测,对方所带的武器并非是火炮,而是一些爆竹,人数也不多,初步估计上百人。夜间交战,也有一定胜算。

现在就等待萧山决定是去交战还是撤退。

萧山看着自己营外,周、金两部的伤员,那些人多被自己人踩伤,现在正躺在地下不停的哀嚎。萧山并没有派人去救,一来自己的人手不够,在敌情未明的情况下,不便分散兵力,二来救回来也不好安置,这情况和当日在九凰山雪地遇伏不一样,当日的伤员都是赵瑗的侍卫,忠诚度高,且训练有素,救回来不会扰乱军心,还有一定的战斗力。但现在的这些伤员,救回来难保会起哄,到时候双方交战摩擦,这些人喊一声“萧山死了大家快逃”可不是闹着玩儿得。

只能让他们在外面伤着,不去理会。

萧山的副将建议:“部将,我们趁黑杀出去,几个狗腿子也敢来找官军的麻烦!”

萧山摇头:“如果现在冲出去,固然能够得胜,但是他们也容易逃跑!”

另一名队将建议:“不如撤退好了!”

这个建议萧山也不是很赞成,黑夜中撤退又是一个大麻烦,到时候被人说丢下友军见死不救,可不妙。虽然他现在也没救,但只要没跑,就抓不住什么把柄。

萧山想了一会儿,忽然回头问赵瑗:“你觉得呢?”

赵瑗一直沉默,他在刚刚萧山和众人商议的时候并未插嘴,一来是自己不熟悉战事,插不上嘴;二来是因为萧山主帅,此刻还是应该维护其权威,不方便去插嘴他军中的事情。此刻见萧山问,便道:“既然探子来说人不多,那就最好能够全部抓住,也好从俘虏口中得到些有利的情报。”

萧山和赵瑗心中也是一样的想法,此刻听赵瑗这样说,便道:“我也是和赵兄弟一样的想法。他们人不多,我们当想办法将其全歼!不然今日兵溃,难逃其咎。”

副将和几位队将都面露难色,道:“此刻天黑,怎生抓得到人?他们又是有备而来,咱们的人没有任何损失,还聚集了友军的八十人,已经是不易。”

萧山想了想,道:“这样好办,你们听,现在还有杀喊声,但我部严令,并未X福乱,这显然是敌人的诱敌之计!不如将计就计,我们派出一小股队伍,去引诱他们做佯败之状……”

话才一出,一名队将便不赞成:“小心佯败成真败!”这种事情也不是没有,萧山虽然认为自己的队伍不至一击就溃散,但现在另外两支友军都已经溃散,自己的队伍肯定会受到影响。夜间情况不明,万一发生这种事情,就非常的糟糕。

萧山想了想,道:“那就主动示弱,将外围警戒缩紧,地方挑衅只装作懦弱不敢还击之状,另派一队硬探,去把周边扫荡掉!调一百人出去,在其退路埋伏。主营的只要引诱他们,让他们觉得有望拿下我部,还有一个时辰就是天亮,等到天明时分,我这边率军追击,将其赶入埋伏圈,全歼!”

这个操作说起来简单,但实施起来也是很难,首先调派一百人出营伪装,就不是易事;其次主动示弱还会影响军心士气,一个不慎会带来很消极的影响。

但众人都没有任何异议,萧山带所部已经平定过四五次小股叛乱,其嫡系军队战斗力和凝聚力还是能够做到对敌示弱这一点。调派一百人出营,只要分开时间小心而行,也不是不能做到。萧山平时也注意训练了军队潜伏,此刻正好拿上用场。

在做完这一切后,萧山为了表示自己胸有成竹的必胜姿态,便回帐睡觉,并且安排士兵也轮流休息,等待天亮的战斗。主帅如果乱了阵脚,底下的士兵定然溃散,周宏、金胜所部,就是典型的例子。

为了表明自己真的在睡觉,萧山特意将营帐的帘子卷起,好让底下的众人安心。

这一个举动果然稳定了不少军心,众位士兵也都各自回营休息,轮班替换警戒。

帘子卷起,萧山当然不可能再睡地下,不然就显得特别奇怪了。

赵瑗见外面巡逻的士兵时不时的朝这边看来,他根本不愿躺在萧山身边睡觉,什么都没做就被人开玩笑,军中莽夫的素质真不敢恭维。

萧山见赵瑗不肯睡,一把将他拉到自己身边,按在榻上,眼睛也没睁:“你一夜没睡,现在赶紧歇会,不然明早的恶战你可撑不住。”

59、破袭

赵瑗只听得外面时不时传来杀喊声,并有火炮声,还有官军败了的声音。他从未经历过这种情况,又见到周、金二人临阵脱逃,所带步卒尽速溃散,心中又是恼怒又是担忧,还隐隐的有些害怕外围的贼寇会突然冲进帐中,根本没法睡着。

他躺在萧山身侧,偷偷的张眼去看萧山,透过外面火把漏进来的光亮,他看得清楚,萧山的面庞轮廓分明,两道眉毛整齐锋利,眼皮却在微微的转动,显然是真的睡着了,不仅睡着了,而且还在做梦!

赵瑗见到萧山面临这种情况,居然还能够呼呼大睡,心中又感到十分的安慰,自己果然没看错人,他是有些本事的。至少在这种情况下,心理素质就很经得起考验。

天尚未亮,萧山便已经醒来,他见到赵瑗一身白衣,在众兵丁里过于显眼,容易成为靶子,本来准备脱了自己的衣衫让他换上,但发现不太合身,动起手来不方便,便去出去叫了一个和赵瑗差不多身形的士兵,把他的外衫夺了给赵瑗穿上,这才整顿队伍,准备发起攻击了!

萧山这一觉没白睡,众位军士见主将高卧,一切都进行的井然有序。外围防守警戒的士兵成功的引诱了那些来X福扰的贼寇,其并没有发现自己已经陷入阴谋之中。

在天色蒙蒙亮的时候,军中的鼓忽然擂响,留在营地的两百步卒加上周、金二人跟过来的溃兵,足有三百之众,一齐大喊发起攻击,因为是白天,人又少,号令根本不用那么复杂,按照昨夜商议过的情况,顷刻间便将前来X福扰的小股贼寇包围。因为兵力不够,故意留了个口子,好放其逃跑。

那小股贼寇等到天亮本来准备撤退,却不料尚未撤退就被人包围,想也不想就朝着留出的缺口奔去。

小股贼寇人人骑马,萧山所部都是步卒,自然是难以追赶,待奔出二十多里,进入山谷的时候,萧山遇险埋伏的步卒出现阻截。

萧山所带步卒随即赶到,四方合围,不过一炷香的时间,就解决战斗。

等到所有贼寇都抓住的时候,萧山尚且好,赵瑗却无比郁闷。

昨夜因为天黑,对方虚张声势,萧山估计的是对方有两三百众,今天等到查看俘虏的时候,经过审讯,才直到对方只有八十人!!

八十人,竟然弄得上千人的队伍几近溃散。朝廷年年养兵,花费巨大,养出来的居然是这种废物!

萧山遇到这种情况好几次了,跟赵瑗解释:“那些士兵都是拿钱办事,且又是打自己人,士气不高,战斗力弱也是常事。往常平贼,也没有遇到过对方在隔上百里远就趁夜偷袭的事情,警戒性不高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也是原因之一。”

赵瑗默然不语,他想起秦桧曾经在赵构面前花言巧语:议和裁军,节省花费,能够裁掉无用的兵士,留下精兵良将,以备敌寇。

现在看来,事实已经狠狠的扇了秦桧一个耳光。这就是秦桧留下的所谓精兵良将,被八十人夜间突袭搅得兵溃如山。

赵瑗再次感到,如果让秦桧继续这么下去,情况只会越来越糟。这才相隔不到七八年,当日岳家军和金兵血战,战死不退的情况,就已经不复再见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