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说光看虽是日夜苦读,却比一个多月前胖了一圈的孙子,村长就知道杜家没亏孩子们的肚子。 再说了,刚才饭桌上,十几个考生话里话外的意思,那些参考资料可是起大作用了。他可是听孙子说过了,那些东西可都是芽儿这个小丫头捣鼓的。
村长心里嘀咕着芽儿真的成精了,嘴里却一套套的话下来,终于把杜妈说到饭桌上了。
等杜妈带着芽儿上了饭桌,村长看着仍在敞开肚皮、胡吃海塞十几个大小伙子,有点恨铁不成钢的教导道:“来,你们这些未来的大学生们,都敬你们杜叔和杜婶一杯。他们最近天天鸡鸭鱼肉、好吃好喝的招待你们,你们往后可不能忘了他们的恩情”
被村长这么一吆喝,十几个光顾着吃的大小伙子终于放下筷子。郭二栓和王志国比大娃和二毛他们更清楚,他们要是真的能考上大学,这军功章上最起码有杜家一大半。
顿时饭桌上举杯换盏热闹起来。当然,虽然郭二栓和王志国他们不能明晃晃的给芽儿酒喝,可他们可以给芽儿夹菜。饭桌上的众人,一人给芽儿夹一筷子,芽儿的饭碗顿时堆成小山。
等十几个大小伙子都喝的醉意微醺、面红耳赤时,芽儿也吃的小肚子溜圆。她也顾不上礼貌不礼貌了,没等散场,就早早的下了饭桌。她怕她再坐下去,一会这肚子真的能撑爆了。
散场的时候,饭桌上已经是杯盘狼藉,村长更是喝的舌头都大了。酒量最好的杜爹,看着这些人都醉醺醺的,正跟杜妈商量,怎么安排这些人住下,王志国开口了。
“杜叔,不用这么麻烦。俺刚才没怎么喝,俺赶牛车带大伙回去就行。”见杜爹有点犹豫,王志国赶紧接着道,“杜叔,俺刚才真的没咋喝酒。再说了,家里都等着呢。估计我们不回家,他们也不放心。更何况,就咱们村这辆老牛车,就是闭着眼睛赶,也赶不到沟里去。”
杜爹见王志国都这么说了,也不挽留。王志国也是个细心的,等几个人都上了牛车,直接把自己刚抱过来的铺盖卷打开,给他们都围上。虽然他们刚才都喝了点酒,现在是大冬天,这又是大晚上的,小北风一吹,还真有点冷。
送走了村长他们,皓宇兄弟几个立马手脚麻利的收拾饭桌。杜小叔年纪虽小到底算是长辈,这会就坐着跟杜爹、杜妈聊天。直到现在,杜小叔还是有点不敢相信。眼前这个正在大哥怀里打盹的小侄女,竟然这么神。自己可是看着芽儿长大的,这小丫头什么时候学的这些啊。找不到最新章节的时候记得【文昌书院】哦,每天精彩更新
百度搜索:文昌书院
杜小叔心里犯嘀咕,可皓宇兄弟几个心里没这么多的想法。等收拾好厨房,回到屋子看着小嘴微张,困得小脑袋一点一点的妹妹,皓宇他们的心软的不可思议。
“爹,让妹妹今天跟俺们一起睡吧。俺们都好长时间没跟妹妹一起睡过了。”皓轩开口了,说着还偷偷指了指自家老娘,示意杜爹。小海他们也都连连点头,搂着香香软软的妹妹,可比闻兄弟们的臭脚丫子强上百倍千倍。
皓宇兄弟几个虽然都忙着考试,可他们也敏锐的发现杜爹和杜妈这两天好的有点蜜里调油。为了争得跟妹妹一起睡的权利,皓轩忍不住把老娘推出来,想让自家老爹上钩。
不过,没等杜爹开口同意,杜妈就朝皓轩脑袋上拍了一巴掌。
“不行,你们都是大小伙子了,芽儿现在也长大了,不能再跟你们一起睡了。再说了,你们都这么大了,怎么都还天天缠着芽儿,也不怕别人笑话你们。”
皓轩挨了一巴掌,也没换回跟妹妹一起睡的权利。兄弟几个很郁闷,哎,看老娘(大伯母、大舅母)这副架势,往后他们是真的没有这个机会了。
虽然依旧要闻着臭脚丫子味睡觉,皓宇他们依旧睡得十分香甜,顺便做个美梦。
高考后的皓宇他们是彻底解放了,芽儿又背着小书包上学堂了。本来杜爹他们是要回家的,不过,他们不放心整天跑的没影的皓宇他们能照顾好闺女,就一起留了下来。杜小叔倒是第二天就回了清河湾,马上就要上大学了,杜小叔也不怕杜奶奶念叨他娶媳妇生孩子的事情了。
这天准备重新当个好学生的芽儿,在上课前,先去了教师办公室跟班主任销假。
张文海这会正拿着几张草稿纸研究呢,见芽儿进了办公室,突发奇想的想乍一乍这个不显山不露水的学生。因为高考的事情,昏天黑地的忙了两个月的张文海,决定给自己找个乐子。
“杜萱瑾同学,最近当小老师当的很辛苦吧。”
“呃!”芽儿没想到一大早的,班主任竟然来了这么一句,自己好像应该没漏马脚吧。
看着强作镇定,但小脸却不受控制变红的杜萱瑾,张文海愈发肯定自己的判断,“喏,杜萱瑾同学,这几张是你哥哥他们当时提供给学校的资料,这一张是你上次期末考试的试卷。你帮老师看看,这上面的字迹有什么不同。”
芽儿接过班主任递过来的东西,心中一阵哀嚎。哥哥们哎,不是跟你们说过要注意一些吗。芽儿很郁闷,现在的她,是一点也不敢小看别人的敏锐性了。
张文海看着眉头皱起的芽儿,笑了,这个学生脸上终于出现了笑容以外的表情了。
“杜萱瑾同学,你千万不要跟老师说你不认识自己的字迹。这些资料上的问题虽然难度要比上次咱们上次期末考试时的问题难得多,可奇怪的是,这解题的过程都一样。思路十分的巧妙,过程却十分简洁。关键是,老师没听说过这些天有别人给杜皓宇同学他们几个补课,据说他们都是在家自学的。”说到自学时,张文海还特意加重了语气。
芽儿见老师都已经把话说的这么明白了,本来还想着死不认账的,顿时小肩膀就耷拉下来,也不再做无用的“垂死挣扎”了。
张文海看着一脸哀怨的芽儿,强忍着笑意,“行了。杜萱瑾同学,你把那几张资料拿走吧,老师当时又重抄了一份给学校。而且,老师也检查过了,除了这几张资料上的字迹很熟悉之外,别的资料上的字迹老师可就不认识了。”
找不到最新章节的时候记得【文昌书院】哦,每天精彩更新
百度搜索:文昌书院
芽儿闻言,脸上顿时笑开了花,“谢谢张老师,哥哥们太粗心了,我一定会把这些资料还给哥哥他们的。”
张文海见芽儿这么说,也不点明,“嗯,那老师就放心了。”刚刚经历过文*革,张文海很能理解芽儿的做法。更何况,木秀于林风必吹之。至于自己这个聪明学生到底是怎么回事,自己没必要去查的一清二楚,
一大早来跟老师销假的芽儿,经历了班主任这么一惊一乍,拿着那几张草稿纸出了办公室。不过,对于张老师的做法,芽儿是深深记在心里,并感激着。
芽儿背着书包上学了,杜妈这几天也没闲着。今天跟来县城的杜二婶去商店,明天就跟来县城的大姑和小姑逛市场。
皓宇几个人早早的就让芽儿帮他们估了成绩,上大学是板上钉钉的事。所以,杜妈她们这四个当妈的现在就开始张罗着给他们准备行李了。找不到最新章节的时候记得【文昌书院】哦,每天精彩更新
118、最新更新
===========
119、最新更新
=====
120、最新更新
等又惊又喜、又将信将疑的杜爷爷趿拉着鞋回到屋里时,皓宇他们早已快手快脚的爬上炕,一个个都缩到捂着被子睡眼朦胧的芽儿后面去了。
兄弟几个刚才一溜烟的进了屋子,没等杜奶奶开口说话,皓宇就去把他们的护身符连着被子一起抱了出来。芽儿的小身板虽然单薄,但在皓宇兄弟几个看来,却是巍峨如山,能挡得住爷爷的狂风暴雨。
杜爷爷看着困得打着哈欠,小脑袋点的跟小鸡啄米似的乖孙女,肚子里再大的火也得憋着。杜爷爷压低声音,“说吧,这三更半夜的,你们几个熊孩子蝎蝎蜇蜇的报的是什么喜?”
皓宇他们几个躲在芽儿身后,胆子又肥了起来,他们可是真的来报喜的。
“外公,咱再等等。等李爷爷和大舅、小舅他们都过来了,俺们再说,省的浪费俺们口水。为了给大伙报喜,俺们可是连夜跑了好几个钟头呢。”小海嬉皮笑脸的朝杜爷爷说道。
小海可是算准了,自己离外公的距离够远,那鞋底怎么也拍不过来。不过,显然他忘了旁边同样心急的杜奶奶还在呢。
杜奶奶啪的一声朝小海脑袋上拍下去,“你个臭小子,赶紧说,卖什么关子。”
“赶紧的,想要少挨揍,就痛痛快快的说。 ”披着衣服进来的杜爹,接上了杜奶奶的话茬。
小海他们本来想酝酿一下气氛、组织一下语言的,看着大巴掌已经抬起来的杜爹,嘴里的话顿时跟炒豆子一样,噼里啪啦的往外冒。
“爷爷,可不是俺们故意捣乱,今天俺们真是有大喜事。”
“就是,外公,为了给大伙报喜,俺们可是跑了半夜的山路。”
“大舅,俺们保证你们听完后,肯定比俺们还高兴。”
杜爷爷看着这几个熊孩子你一言我一语的,就是说不到正点子上,腰一弯,吓得小海立马喊了出来,“真的是大喜事,俺们几个都考上大学了,而且前八名都被咱家包圆了。外公,外婆,这要是按照老话说,俺也算是咱们县里的榜眼了,文昊哥是状元,皓宇哥是探花。”
小海话音一落,屋子里众人的表情顿时是五花八门、精彩纷呈。不过只有芽儿是睡眼朦胧,依旧半睡半醒的窝在杜奶奶身边。
杜爷爷和杜爹、杜小叔这爷仨是欣喜若狂,嘴巴半天都没合上。李清源、王雅芝老两口则是泰然自若,笑的一脸欣慰。杜奶奶跟杜妈婆媳俩却是一会是喃喃自语,一会是又哭又笑。
回过神来的杜爷爷抱起自己的心肝宝贝孙子,就是一阵揉搓,“嘿嘿,俺就说吧,咱家芽儿绝对是个小福星。”
在杜爷爷看来,自己的八个孙子、外孙,脑子虽然不笨,但都是贪玩好动的。要是没有小孙女天天盯着,这几个小子考大学的事还真的有点悬。
再说了,这几个熊孩子最后一个月都没去学校,都是小孙女教的。照他看来,孙女的本事绝对比学校里的老师大。要不然,为啥前几名都是自家这几个熊孩子呢。
杜爷爷揉搓完小孙女,再看看炕上齐刷刷两排人高马大、神采飞扬的棒小伙,难得和声和气的夸了他们几个一句,“你们也都是好样的,不愧是咱们老杜家的孩子。嗯,看在这个好消息的份上,也省的吓着芽儿,今天这顿揍就给你们免了。”
皓宇几个都偷偷的抹了一把汗,下次可不能再干这样的事了。
不过,杜爷爷虽然说得是云淡风轻,可他内心却是心潮澎湃。他们老杜家祖坟要冒青烟了,一下子出了九个大学生。哎呦,这要搁在古时候,可不算是出了九个举人老爷。虽然自家这老一辈的是泥腿子,可小一辈的都是大学生,自家现在也算是书香之家了吧。
杜爷爷现在算是心无所憾了,再也不用担心这小一辈的前途了。等他们一毕业,都是吃国家粮的了,啥事都有国家包圆。至于两个闺女家里剩下的两个小外孙,杜爷爷早打定主意,从现在开始,就得抓紧教育,将来让他们也考个大学生当当。
现在,杜爷爷唯一的心事就是怀里这个宝贝孙女了。对于小孙女读书、学医的本事,杜爷爷是一点都不担心。杜爷爷发愁的是,将来什么样的人才能配的上自家这个小仙女儿似的孙女。
自从今天意识到这个问题,杜爷爷往后还专门准备了一个小本子,用来记录将来找孙女婿的各种各样的标准。
杜爷爷或跟李清源闲聊时,或听杜奶奶聊家长里短时,只要想起什么,就在本子上记一条。当然,这么做的结果就是,在芽儿渐渐长大以后,杜家的老少爷们是人手一份厚厚的选婿标准,严格审查芽儿周围所有的男性。
当然了,杜爷爷的这个孙女婿标准现在还是没影的事。这会,众人百感交集、心潮澎湃的心情已经平复下来,正准备仔细询问每个人的考试情况呢。
“皓宇,村子里的那几个小子考的怎么样?”杜爷爷十分关心的问道。虽说自家的风头这次是出定了,但也不能只有自家出风头啊。
“二栓和大娃他们都考上了呢”没等皓宇说完,院子外咚咚咚的敲门声又响起来了。
“老杜哥,快点开开门。你们爷孙几个也太不厚道了,喊了两句就没下文了,剩下的你们倒是接着喊呐。这大半夜的,把俺们的心都提溜起来,睡觉都不踏实。”村长在门口喊道。
等杜爹刚把门拉开一条缝,村长、郭老大还有另外六七个中年汉子跟强盗似的先冲进院子,各家的老婆孩子也都稀稀拉拉的跟在后面。
刚才皓轩和杜爷爷的嗓门都不小,村子里该听见的都听见了。家里没有考生的,羡慕眼热的嘟囔两声,然后接着睡。可家里有考生的,像村长家和郭老大家,大娃二毛他们家,听杜爷爷他们嗷嚎完,这心都提到嗓子眼上了。
这一家家的,都支绷着耳朵,想接着听下一句,结果却没声了。因为事关自家孩子的前途,他们哪里能睡得着,匆匆穿好衣服,火急火燎的往杜家赶。
杜家二叔也跟在后头,见里面没有自己插脚的空,着急的跟同样进不了屋子的杜爹的问道,“大哥,咱家几个孩子都考的咋样。那两个熊孩子也真是的,都不知道先回家报个信。”
见状,刚刚说的口干舌燥的皓宇兄弟几个,不得不再说一遍。不过,他们说一遍还不算完,当爹的问完了,这当娘的还没问呢。
至于皓宇兄弟几个到底说了几遍,芽儿不清楚。睡意朦胧的她,唯一记得的是,半夜三更,村子里突然传来噼噼啪啪的鞭炮声,鞭炮声此起彼伏,响了好大一会。
第二天早上,芽儿起床后,看到的就是一家人笑意盈盈的脸,绝对是人逢喜事精神爽。
“奶奶,爷爷去哪里了?咱们不用等爷爷一起吃早饭吗?小海哥,大江哥他们四个怎么也都不在啊?”看着饭桌上明显少了几个人,芽儿好奇的问道。
“你小海哥他们回他们家了。你姑姑、姑父他们还不知道他们考上大学的事情呢。”杜奶奶给孙女盛了一碗粥,回答道。
“那爷爷怎么也不在啊?”
“你爷爷跟村长他们一起去县里看榜去了。他们说不亲眼看到大红纸的名字,他们不放心。哼,我倒是觉得你爷爷是跟人显摆去了。”
杜爹正在心里盘算,一会自己要不要骑着自行车也去县里看上一眼,结果就被杜奶奶这句无意的话给戳中,简直是一针见血。心虚的杜爹,就这么被一口粥给呛住了。
杜奶奶确实很了解自己老伴,到了下午,杜爷爷怀里抱着一堆东西从牛车上下来。不大会,杜家的小院里的鞭炮声就响彻天际。
“芽儿,这鞭炮响吧。爷爷专门买的一千响的,买了八挂,咱们一会一气放完。”杜爷爷指挥着两个孙子去放鞭炮,自己却拉着孙女在屋子里听响。昨天晚上,听人家放鞭炮时,杜爷爷可是眼馋的不轻。
听着杜家的院子里响个不停的鞭炮声,清河湾的不少村民,心情可以用羡慕嫉妒恨来形容。前两年他们都还在心里笑话杜家是白扔钱呢,结果今年人家就齐刷刷的出了九个大学生。一家人里边有九个人吃国家粮,别说是清河湾,就是整个青山县也没有这么牛气的。
不行,他们往后也得多跟杜家学一学。村长的孙子王志国跟郭老大家的二栓子,当时不就是见杜家的孩子念高中,才去跟着念的吗,现在不也都考上大学了。连二毛跟大娃他们跟着李老他们学了两个月,还都考上中专了呢。
不过,不同于不少村民家的眼热杜家的兴旺,村长跟郭老大家对杜家可是感激的很。按照自家孩子的话来说,要是没有芽儿给他们整理的那些资料,他们考大学还真有点悬。
这天吃过晚饭,村长跟郭老大就又联袂而来。他们心里都有桩心事呢,想跟李爷爷、杜爷爷他们商量商量,再拿主意。
“李大哥,杜大哥,孩子们出息,都考上了大学。你们说咱们是不是办场酒席,再请些亲朋好友,也好热闹热闹。咱们村可从来都没出过大学生,这好家伙,一下子出了十来个个。”村长坐在炕上,直接开门见山的说到。
“咋不中呢,我正琢磨这事儿呢。你没看见,后院猪圈里还养着头大肥猪,这猪可是我专门为这事准备的。哎,要不这样,咱们几家凑一起办得了,大过年的省的麻烦。咱们清河湾一共才六七十户人家,又都沾亲带故的,咱们都请,后院我那头猪是主菜。”杜爷爷答应的十分痛快,正担心光自己办酒席,乡亲们会不会说酸话呢。
“杜大叔,俺看你这个主意中。”郭老大一拍大腿,连连点头。
“咱们几家一起办,既热闹,还省事。这几天我带着几个小子多往后山跑几趟,套些山鸡和野兔子,要是能猎只野猪那就更好了。”
“成,咱们就这么办。我自掏腰包,从村子里那几口塘子里捞上几十条大鱼。这鸡、鱼、肉就全乎了,酒席也就很像样了。”村长也觉得杜爷爷这个主意不错。
“那咱们什么时候办?这马上就快过年了。”杜爷爷性子急,做事向来喜欢赶早不赶晚。
李清源看着恨不得立马就磨刀霍霍向猪羊的杜爷爷和郭老大,忍不住开口劝道:“要我说,这事还是放到年后办。现在成绩是出来了,可这报名志愿表还没有填呢。这录取通知书不到手,孩子们心里也不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