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文书库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28部分阅读(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船说胖娃娃又是双胞胎姐妹俩生的,小模样长得那叫一个像,往大街上一站,见到的人十个有八个说他俩是双胞胎的。 有那不是很清楚的外村人见到这两个小娃子,不少人还以为是杜家的两个双胞胎呢。

这春去秋来的,现在已经是1974年的深秋,算下来,两个胖娃娃也都三岁了。当年杜奶奶在大姑家住了大半年,帮闺女照看孩子,到快过年的时候才回清河湾。可是年一过,春耕又开始的时候,杜奶奶又担心起外孙来。可是自己也不能整年的住闺女家,这不是惹人说闲话吗。//最后左思右想的,干脆把外孙带到清河湾养着。反正孩子也断奶了,这样自己既能帮闺女照看孩子,还能照看着自己家。

不过呢,一只羊是放,两只羊也是放。杜奶奶可是清楚的很,要是自己只帮着大闺女养孩子,小闺女那个爱占便宜婆婆估计又要说酸话了。杜奶奶跟杜妈他们一商量,干脆把两个小外甥都接过来。结果这一接,这两个胖娃子就常住沙家浜了,一年到头,只有过年前后两三个月被自家爹娘接回去住上一段时间。每次两个姑姑来接他们回家的时候,胖小子们都鬼哭狼嚎的,跟杀了他们似的,他们不舍得离开姐姐和外婆她们呢。

三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足够让芽儿从娇憨小女娃长成一个清秀小佳人。虽然只有八岁,但身高跟十岁孩子的身高一般,褪去婴儿肥的鹅蛋脸依旧粉妆玉琢,柳眉杏眼,水灵又秀气。再加上身上那股腹有诗气自华的灵气,虽是小小年纪但也是亭亭玉立、清新小佳人一个。

换好衣服出来的芽儿,一边哭笑不得的接受两个胖小子的呼一呼,揉一揉,一边听张泽远跟杜奶奶她们说话。

“婶子,我不用换衣服,今天是老乡用牛车送我跟芽儿回来的,没挨着雨淋。对了,婶子,老乡送的一篮子的鸡蛋,我放厨房了,一会你收起来,别让这两个皮小子给打烂喽”,张泽远边说,边看着自己的小弟子被两个胖小子弄的痒痒了,咯咯直笑,自己也是一脸笑意。

“哎,那就好,那就好。这一入秋,天气忽冷忽热的,不少乡亲都生了毛病,这几天你们也忙活坏了。上午你大叔说是去山上套野兔子去了,晚上婶子做顿好吃的,给你们补一补”,杜奶奶看着忙了一上午但精气神仍特别好的张泽远,心里也是高兴的不行。这孩子总算是熬出头来了,往后的日子肯定也是安安稳稳的,越过越好。

张泽远来清河湾有四年的时间了,从一开始的战战兢兢、小心翼翼,到现在的轻松自在,真正应验了那句所谓的成也萧何败萧何。刚来清河湾的时候,张泽远身上的罪名就是因为给一个身份特殊的外国人治过病,而被批斗成走资派,反革命。可是也正是因为他这一手的医术,让他一开始就被清河湾的村民们接纳,慢慢的也被周围村子的村民接纳,所以到现在张泽远生活的越来越自在了。

刚来清河湾的时候,只有清河湾的村民知道张泽远有一手好本事,有时候会有人偷偷摸摸的让张泽远给看看身上的毛病,结果当然是药到病除。这乡里乡亲的,谁家没有个亲戚朋友,七大姑八大姨的,张泽远本事好,关键还是不用花钱,家里有鸡蛋的那上十几个鸡蛋,或者提溜上两斤大米,反正是家里有什么拿什么呗。没有东西人家张同志也照样给看,渐渐的找张泽远看病的人越来越多。

刚开始的时候,大伙都是偷偷摸摸的来,偷偷摸摸的走,毕竟张泽远还是下乡改造的反革命份子的。但是随着张泽远的名气越来越大,大伙的胆子也越来越大。中国不是有句老话叫法不责众吗,所以渐渐的附近的这些村民都开始光明正大的来找张泽远看病。有那病情严重的,张泽远那医者父母心又发作了,干脆直接上门服务。

有人要问了,张泽远闹这么大的动静,公社革委会的人不管吗。公社最爱批斗人的吴主任当然也知道这件事,他也想管。但是,是人都怕死,是人都怕生病,他可是听说这个反革命医术高的很,万一将来自己有啥毛病了,说不定还有求上门的时候。而且他老丈人身上的毛病可是人家给看好的。这个吴主任最出名的其实有两件事,一件事是他爱批斗人,另一件是他最怕老婆。所以吴主任对这件事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公社的那些革命小将们见头头都睁眼闭眼了,他们也不好再管。

再说了,张泽远现在不再是以前那个清高的知识分子,他现在变通了不少。虽然无奈,但每半年一份的劳动改造的思想汇报肯定准时交到吴主任手里。自己看病的对象都是贫下中农,看病时除了病情有关的,话绝不多说一句,让吴主任他们想找麻烦也找不着。

前两年的时候,芽儿见公社革委会的那些人对张叔叔给人看病的事情并不太在意,就找个机会把自己从废品收购站找到的医和空间里的一些医都拿了出来,让张泽远研究。见到那些医的张泽远简直是如获至宝,那一段时间就跟走火入魔了一样,没日没夜的研究学习,害的芽儿家那一年的煤油票差点都不够用的。不过,有付出就有收获,短短时间内张泽远就感觉医术有所精进,送上门来的病人又提供了让他实践的机会。所以,现在有不少人都偷偷的称呼他为张神医,张一针。

张泽远现在给人看病的时候,身边总爱带着自己的几个徒弟,谁有时间就带着谁。这治病救人,光懂的说不行,要会看才行。如果病人是小毛病,这把脉、开方子之类的都是由几个徒弟来,自己只在后面把把关。他对村长交给他的任务十分认真,一定要教出来几个合格乡村医生出来。现在清河湾的乡亲们可是盼着张泽远把村子里的几个娃子也教成小神医呢。

这边杜奶奶、张泽远正说着话,院子里杜爷爷的大嗓门响起来了,“老伴,小张和芽儿他们回来了没?我今天在山上套了两只野兔子呢,晚上把翟小子和冯小子一块叫来,给孩子们红烧了吃”。

“外公,姐姐回来啦,晚上真的要吃肉肉吗”,没等杜奶奶开口,嘴快的两个胖小子开口了,还边说边流口水。哇,晚上要吃兔兔肉肉了,嗯,肉肉好好吃,好香的哦。

下午的时候,翟耀辉和冯凯两个人不请自到,翟耀辉手里还提了半水桶的鲫鱼瓜子,来给杜爷爷他们送鱼来了。翟耀辉他们知道现在芽儿的几个哥哥不在家,现在吃点鱼虾什么的不如以前方便了。所以两个人每次弄到什么好吃的,也总不忘给杜家送一份。

现在外面这场红色革命虽然还没有结束,但这两年公社的中学也都渐渐恢复了正常上课。虽然有时候还有学生会闹上一闹,但到底比前几年好多了。为了让几个哥哥能正好能赶上文革结束后的高考,芽儿可是费了老大的劲才鼓动爷爷让几个哥哥都到公社的中学上课。再说了,村子里的几个小老师毕竟水平有限,教初中的课程还真是有点困难。杜爷爷这两年可是真正见识到文化人的本事了,再一听小孙女的鼓动,一咬牙,四个孙子、四个外孙齐刷刷的都被他老人家送到公社上学去了。杜爷爷最后,还一副豪气的说道几个孩子的学费他老人家不偏不倚全都包了。

村子里有不少人跟杜爷爷的想法一样,也都紧一紧裤腰带,把孩子送到公社继续念。这两年他们可是见识到了,这能认字就是有好处。先不说张泽远能给人看病,就连两个小知青来清河湾才多长时间,按照那什么上说的,讲起科学种田来头头是道,比他们这些种了一辈子地的老农民都厉害。按照这俩小知青教的,这两年清河湾庄稼的收成比前些年多了不老少呢。

中国人爱跟风,那些本来没有这个打算的村民,见这一个、两个的都把孩子送到公社念去了。一咬牙,得,自己也把孩子送去念吧。听说县城里不少厂子招临时工的时候,还要求能认字的呢,到时候临时工一转正,孩子们可不就吃上了国家粮了。这么一来,村子里那些十四五、十五六的半大小子和小姑娘们差不多都被送到公社的中学念去了。村子里只剩下这些八、九、十来岁的娃子,继续跟着村子里小老师上课。所以,小水沟、小水洼里的那些鲫鱼瓜子和泥鳅黄鳝什么的,暂时好过了不少,最起码没有人天天去祸祸它们了。

今天是周六,但看看外面依旧淅淅沥沥下个不停的秋雨,再看看那半水桶的鲫鱼瓜子,杜奶奶忍不住嘟囔了一句,“哎,那几个臭小子没口福,这么大的雨,估计他们今天不回来了”。

“你不用操他们的心,他们会自己找地方吃饭,估计不是去桃花家,就是去杏花家了”,杜爷爷边揉搓着宝贝孙女的小脑袋,边指挥翟耀辉、冯凯他们两个给野兔剥皮、放血。在不涉及到自家孙女的时候,杜爷爷对翟耀辉和冯凯两个跟对自家几个孙子一样,有什么好吃的忘不了他们,当然有什么活也忘不了他们。

“你们两个这手法不错,这刀口切的干净整齐”,杜爷爷笑眯眯的夸着翟耀辉他们两个干净利落的手法,“对了,晚上你们俩就在这里吃饭吧。顺便把王大叔他们老两口叫过来,人多也热闹”。

没等翟耀辉他们开口,杜爷爷又摆摆手,“算了,算了,一会你们还是割上半只野兔子给他们俩送过去吧。 那老两口子倔的很,估计叫也叫不过来”。

家里的几个臭小子都不在,杜爷爷又不舍得让老伴和小孙女干,见主动送上门来的翟耀辉他们杜爷爷是一点也不放过。等两个人把野兔子收拾干净,又在杜爷爷的指挥下,把半水桶的鲫鱼瓜子也给收拾干净,杜爷爷才放过他们。

见翟耀辉他们两个回去送野兔子了,杜奶奶才嗔怪的对杜爷爷说道,“你倒是不气,支使起人家两个孩子来一点都不含糊。你是想让人家来吃饭呢,还是想让人家给你干活呢”。

“这有啥,翟小子是翟大哥的孙子,可不就跟自家的孩子一样。那个冯小子也是个好的,脾气也好,都是一家人,弄那些气气的干啥,你越气,人家孩子越不自在”。

在一旁的杜爹也很赞同杜爷爷的话,“娘,爹说的对。要不你问问张兄弟,他刚来的时候你越气他是不是越不自在。你看,现在咱们一家人多热闹”,杜爹说道最后还不忘拉上一个证人。听得旁边的张泽远不知道该回答是还是回答不是。

杜奶奶和杜妈见说不过杜爷爷、杜爹他们,只好进厨房做饭去了。这杜奶奶和杜妈心疼芽儿,只要她们两个在家,芽儿很少有机会上灶台,顶多是帮着打打下手。

等翟耀辉他们再回来的时候,这热腾腾香喷喷的红烧野兔肉正好要出锅。前些天大家都累坏了,这几天难得休息休息,再吃着这香喷喷的兔子肉,小日子过得那叫一个美。连两个胖小子这会都吃的满脸的油,害的芽儿只好一左一右的不停的给他们两个擦嘴。自从这两个小子会表达自己的意思,芽儿的一左一右已经成了这俩胖小子的专用座位了,谁都不能抢的。杜爷爷他们心疼芽儿,只好不停的往芽儿碗里夹菜,哎,得想个法子治治这俩胖小子的这个臭毛病。

吃过晚饭,翟耀辉他们也不着急走,就坐在炕头上跟杜爷爷他们聊天。

“你们俩定好啥时候回家探亲了不?这秋收也忙活完了。到时候你们跟村长说一声,让他给你们开个证明。这年头没有证明可不好买车票呢”,杜爷爷手里跟张泽远下着棋,嘴里还翟耀辉他们说着话,典型的一心两用,怪不得他老人家下棋九输一赢,那一赢还是张泽远特意让的。

“走的时候你俩来我这里一趟,我给你们准备了一些干蘑菇、木耳什么的,还有其它的山货。你们回去的时候带上,也让你们家人尝尝咱清河湾的特产,让他们知道你们两个娃子在咱这里没受啥委屈”,杜爷爷十分热心。

听杜爷爷这么说,翟耀辉真的是不知道该怎么开口了。这几年他可是了解到自己这话一开口,这热心的老爷子肯定要发火了,可是自己不开口,回家后自家的老爷子肯定也不会给自己好果子吃。

知道内情的冯凯不停的挤眉弄眼的朝翟耀辉使眼色,一副很是同情的表情。想看热闹的冯凯,心里不停的念叨,哥们早死早托生,你就直截了当的说了吧,真想看看杜爷爷他们听了是啥反应。

翟耀辉在心里给自己打打气,伸头也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还是干脆直说了吧,“我们两个准备过年的时候回家探亲,那时候村子里也没有什么活计。杜爷爷,走的时候爷爷想让我把芽儿也带回去,跟我们一起过年”。显然,此爷爷非彼爷爷。

没听清楚翟耀辉说的是什么,下棋下到兴头上的杜爷爷,心不在焉的回了一句,“哦,带芽儿回去,行,够不够,不够的话我在给你准备点”。

不过,不等同样没听清楚的翟耀辉高兴杜爷爷答应自己的那个“行”字,杜爷爷和杜爹他们突然反映过来了,“啥,你要带俺家芽儿回去,不行,坚决不行”,两个大嗓门同时响起来,把窝在炕头上昏昏欲睡的两个胖小子吓的一个胆颤。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还是只一更。

ps

哎,发现以前罗嗦的太厉害,这一加紧进度,突然有点不习惯,不知道看文的亲们习不习惯。头大。

87 斗法!

被外公和舅舅的大嗓门吵醒的两个胖小子,肉肉的小手揉一揉迷蒙的睡眼,嗯,芽儿姐姐在呢,接着睡觉,接着睡觉。.眨眼的工夫,两个胖小子竟然打起了小呼噜,睡得那叫一个香甜。

杜爷爷和杜爹见两个胖小子屁事没有的又睡着了,笑骂一句皮小子就是皮小子,胆子大的很。这时这爷俩也稍稍放下心来,这一时没控制住嗓门,大晚上的万一吓着孩子就坏了。不过,看看眼前正等着他们答复的翟耀辉,这爷俩的气一下子又上来了。

杜爷爷压低嗓门,“俺们家跟你家非亲非故的,凭啥让你带着俺家芽儿到你家过年啊”。杜爷爷这会显然忘记了,他老人家刚才在吃饭前还跟杜奶奶说大家都是一家人的话了。

翟耀辉也早就猜到杜爷爷他们肯定是这个反应,自己刚刚听到的那声“行”字,果真只能当是幻觉了。不过,自家老爷子交代的任务该办的还得办,“杜爷爷,这不是家里的人都想见见芽儿吗。说正好凑这次我们回家探亲的机会,让我带芽儿也去我们家住上几天。这几年你们没少找过我和冯凯,我们俩也没少给你们添麻烦”。

其实,为什么翟明山这么极力要求让芽儿去自家过年,说起来只能怪翟耀辉自己和芽儿了。

芽儿当时收到翟爷爷给自己准备的礼物很高兴,所以当翟耀辉往家里写信的时候,芽儿特意用翟爷爷送的画纸画了一幅自己的简笔画像顺道给翟爷爷邮了过去。芽儿这一手痒不打紧,翟老爷子可是写信特意叮嘱了,往后翟耀辉给家里写信的时候,都要随信附上芽儿画的一幅画像,谁的都行。就这么着,这一来一往的,这一老一少的感情反而更加亲近了。

翟耀辉也是,为了让自家老爷子更有活力,也为了回报老爷子当时故意误导芽儿的年龄,他知道老爷子很喜欢芽儿,每次写信的时候,关于芽儿的事情都能占信的一大半。芽儿的小恶作剧,芽儿的贴心,芽儿的娇憨,反正这芽儿的大小事翟家都知道的差不多了。这么一来,这一家人对这个可爱娇憨的小丫头是愈发的好奇。

所以,前些日子翟明山听说自家孙子过年的时候要回家探亲,就十万火急的连着写了三封信,一定要让翟耀辉把芽儿也带到首都去。最后还给翟耀辉立下军令状,大有一副带不走芽儿就要家法伺候的架势,这能不能算是翟耀辉自作自受?

“你说你家里人想见俺们芽儿,俺们就让你把芽儿带走啊。这万一你要是不回清河湾了,俺找谁要俺宝贝孙女去”,杜爷爷这会一点都不冷静,开始不讲理了。关系到自家唯一的女娃、小宝贝,杜爷爷大有一副六亲不认的架势。估计就是跟他对脾气的翟爷爷亲自说,杜爷爷这会也听不进去。

杜奶奶他们这会也都顾不得杜爷爷蛮横的态度了,他们也都在心里琢磨着呢。是啊,虽说翟小子是个好后生,跟家里的关系也好,但到底是非亲非故的。就算李老他们是翟家的恩人,这跟芽儿的关系也不大吧,这咋突然要带芽儿去他家里过年呢。这一家子的人到现在还不知道,杜爷爷和芽儿这一老一小当年偷偷摸摸干的那件大事呢。^//^

“杜爷爷,你们要是不放心我,到时候让李老他们带着芽儿一起去。正好爷爷他们也想见见李老他们呢”,翟耀辉见此路不通,只好另辟捷径,希望把李老他们搬出来,杜爷爷他们能松口。自己这也算是一石二鸟,把李老他们也接到家里一起过年。

“李大哥他们带着,俺更不放心。这车上人又多,李大哥他们年纪又大了,你们又粗心,不行,坚决不能让你带俺家芽儿回家。听说到京城要坐好几天的火车呢,到时候还不是俺家芽儿受罪”,杜爷爷是坚决不松口。

翟耀辉见状只好先住嘴。跟这一家人打交道的时间长了,他早发现杜爷爷和杜爹他们的脾气了,都是典型的吃软不吃硬。反正自己也做好了持久战的准备,到过年还早,自己天天过来,到时候杜爷爷他们心一软,自己的任务就完成了。不管了,先托人早早的去订车票,他可不信自己斗不过嘴硬心软的杜爷爷他们。

这时候,身为中心人物的芽儿已经很没有自觉的挨着两个胖小子睡着了。哎,这小孩子火力就是壮,挨着他们睡觉,就跟怀里抱着两个大暖炉一样。虽然她也想见识见识70年代的首都是什么样子,也想再见见翟爷爷和翟伯伯他们,但她同样也不愿意离开家人。反正自己还是小孩子,人小言微,不管爷爷他们的决定如何,到时候自己服从指挥就是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