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将军想想也有道理,就命人将晓禾绑了。 晓禾乖乖的任他们捆绑,也不挣扎,只是以眼神示意身后的众人不得卤莽,就被人压上了马.
没一会,茫茫雪原上几百骑人马就奔的踪影全无.
这些刚刚入教的教民懵懵懂懂,这时才反应过来,忽有几个神情激愤的饥民冲上前来,对着晓禾离去的方向跪伏在地,失声痛哭.人群一时默然,想起那个小小女子的一颦一笑,想起她在众人绝望之时给予大家的帮助,想起她因自己之故而身陷险境.一时间,心痛难以抑制.
这时,方才那个身穿法衣的男子突然冲上前来号召众人起兵反抗,冲进秦王大营救出晓禾.这些贫民久被官吏欺压,历来软弱,隐忍不发,现在心情激动,新仇旧恨一齐涌起.大声响应.
一时间,呼声震天,众饥民拿起随身带着的简陋刀具,浩浩荡荡的向秦王大营冲去.
然而还没走到走到地方,半路便听说巫女苏晓禾已被腰斩,新任圣女是齐王李元吉的王妃杨妃.这时,不知是谁联想起前些日子吵的沸沸扬扬的杨氏妖女之说.众人大哭一场之后,越发的群情激奋,扬言要冲进秦王大营将杨姓妖女擒住.以告慰晓禾在天之灵.
而与此同时,宋金刚在与李世民对阵多日之后,终于忍耐不住,见乱民冲击秦王大营,欲要趁此大好时机偷袭唐军.
蓦然间,战事一触既发,河东一代动乱迭起,风雨飘摇
正文 第五十一章:破阵子
大帐内青烟袅袅,春意融融,魏征安坐在铺着厚厚牦牛皮草的地席上,手中拿着一只青白雕花玉瓷茶杯,里面是上好的碧螺春,散发出阵阵清新的香气.魏征低下头轻轻的吹了一下,茶杯内涟漪稍起,仿若一颗投入寂静湖水中的石子,荡起微微波浪.魏征注视着手中那小小的茶杯,蓦然一愣,并不喝下,只是愣愣的看着,若有所思.
帐外狂风呼啸,天寒地冻,突然一阵冷风顺着被掀开的帐幕刮了进来.一下子掀掉了魏征披在肩上的狐皮披风,旁边伺候的小童皱了一下眉,忙不迭的捡了起来,就要重新为魏征披上.
魏征抬起手来一拜,便阻止了小童的动作.目光深沉的看着门口的士兵,缓缓的问道:"出了什么事这么惊慌?"
那士兵抹了一把额头,这么冷的天里,他竟然是汗流浃背,可见跑的是多么的着急.不待气息平稳了,就急忙的说道:"营帐门口集结了大批的乱民,要我们交出齐王妃,说是要拜祭他们的仙女.不然就要冲进大营.秦将军现在正在那处周旋.由于出发前圣上下了喻令,不可扰民,所以我军现在甚是被动."
魏征长眉一动,沉声问道:"秦王怎么"
那士兵喘了口气,急忙道:"没有动静,外面乱了半天了,就是没见着秦王出来.大家心里乱糟糟的,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魏征神色一暗,眉头紧锁,似乎在努力的思索什么.旁边的小童趁势将那披风给他盖在身上,轻声道:"先生,要么我们出去看看?"
还没待魏征说话,突然帐幕又是一动,一人扑的一下冲了进来,对着魏征大喊道:"先生,大事不好了,刘武周率众来功,已经到了白水河了."
魏征一震,蓦的站起身来,厉声道:"秦王呢?"
那人答道:"秦王不在营内,出营去接应粮草了,已经去了半日了."
魏征眉梢紧紧的皱在一起,过了会,蓦然越过前面的小几,向外走去,一边走还一边对两人说道:"我们去看看."
旁边的小童一下冲上前来,拉住魏征的手说道:"先生忘了我们走前太子殿下说过什么了吗?秦王治军不严,审敌不明,他若是败了也是他自己的事情.先生这样冒失的为他去抵挡,回去可怎么对太子殿下交代."
魏征长叹一声,沉声道:"清林,你要记住,我们先是大唐的臣子,然后才是太子的幕僚."随即一甩长袍就向外走去.那小童一愣,然后恨恨的跺了一下脚就追了出去.
外面天黄地暗,狂风肆虐,漫天冰雪.魏征等人带上风帽,急忙向门外的混乱处走去,刚走到门口,忽见门外民众衣衫褴褛,蓬头垢面,却人人悍勇,不畏刀枪,狂蜂般的向里面涌来.一边厮打,还一边高呼着交出齐王妃杨妖女为仙女报仇雪恨一类的话.秦琼带着一众士兵在门口拼命的阻止他们进来,可是当今皇上在临行前曾发下严喻,不得杀害百姓,所以一时间丝毫奈何不了他们,反而节节败退,险些要被他们攻进来.
魏征见状,连忙冲上前去,高呼道:"乡亲们,大家冷静些,莫要听信小人谗言,唐军乃是兴的正义之师,是前来解救大家的.切莫要被人利用,妄送性命啊!"
众人一愣,一时间全都看向他来,突然人群中有一人高声呼道:"魏先生,你告诉我们齐王妃的下落我们很承你的情,可是这妖女害的天下大乱,已是得了天神的神喻证实的,错不了,何况她还害死了女仙,我们誓要为女仙报仇."
乱民听了这话愈加的神情激愤,疯狂的冲击着大营.秦琼高声喊道:"齐王妃不在营中.请大家后退."可是这时候谁还听的进他的话,一时间人如潮水般涌将上来,声势震天.
李宗道急步走到魏征身前,神色冷漠,寒声道:"是魏先生向外传的消息说齐王妃在我们营中吗?我还奇怪呢,齐王妃不在长安一事我们也是刚刚知道,怎么这些乱民竟然这么快就得了消息."
魏征眉头紧皱,也不辩解,只是问道:"秦王在哪?"
李宗道冷笑一声:"也罢,你自己去向秦王辩解吧!"话音刚落,忽听身后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响起,众人疑惑的向后看去,只见几名秦王的随身兵位跑了过来.房玄龄走在众兵前面,远远的就对魏征行礼道:"魏先生,秦王有请."
魏征眉梢一挑,疑惑道:"秦王不是出营接应粮草了吗?"
房玄龄笑道:"先生哪里听来的消息?这种危机的时刻秦王怎么能出营?走吧,秦王现在正在先生的帐内恭候先生大驾呢."
魏征一愣,蓦然回过头去,只见刚刚来向他报信的那名兵士早已不见了踪影.心下蓦然一沉,一种不详的预感缓缓的升起.双手冰凉的随着房玄龄向自己的营帐走去.
刚一进去,就听唰的一声,周围无数刀光闪眼,营内两旁站着的数十名士兵一齐拔出了腰间的战刀.声势惊人.
魏征神色不动,冷静的向着李世民道:"秦王这是什么意思?"
李世民坐在地席上的椅子上,眉色平静,看不出是什么情绪,听见魏征的话,也只是缓缓的抬起头来,淡淡的瞥了他一眼,眼内精芒闪烁,冷笑一声道:"先生是什么意思,我就是什么意思."
魏征昂然道:"请恕小臣不明白殿下在说什么?"
李世民淡淡道:"哦?先生不明白吗?那就让我说给先生明白不过在我解说之前,先生可不可以告诉本王,这个又是怎么回事?"言罢随手向身后一指,只见是一只大大的箱子.
魏征一愣,这个是他平日里装书的箱子.他这个人喜好甚少,唯独喜爱读书饮茶.所以这个书箱,茶具是无论他走到哪里都必须带着的东西.见李世民指着这个,一时间神情疑惑,不知道他要搞什么名堂.
李宗道在一旁笑道:"怎么?不见棺材不落泪吗?"走过去一把将棺材打开,魏征蓦然大惊失色,只见苏晓禾浑身上下被捆了个严严实实,嘴也被堵上,正被放在箱子了,神情委顿,花容失色.心中一惊,脑海中登时勾画出整件事情的脉络,额上的冷汗缓缓流下,长嘘了一口气,却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
李世民道:"我一直敬重魏先生的人品气度,没想到今日却这般陷害于我.苏姑娘是我大唐明文册封的圣女,前些日子代我去赈济灾民,不想先生为了一己之私,竟然将苏姑娘抓回来私自关押,并假传她的死讯,惹的灾民生怨,前来功营,再借着妖孽之名,陷害我窝藏弟媳,又传讯于宋金刚,让他来袭营,功我不备.如此我便犯了杀害圣女激起民怨的不仁之罪,囚禁弟媳的不义之罪,和审敌不明的失察之罪.魏先生一食三鸟,好毒辣的计谋!"
魏征苦笑一声,沉声道:"愈加之罪,何患无词,魏某清风明月,自不怕深陷泥潭."
李世民笑道:"先生不怕大唐江山分崩离析,我却害怕,今日之事就此作罢,先生还是早早的回到长安去吧.顺便告诉家兄,我李世民南争北讨,从不愿与家人相争.奈何我不犯人,人却来犯我.如今大敌当前,大唐江山不稳,此事我就不再追究,不过若是再有下次,我自当不再客气."
魏征一愣,没想到李世民竟然真的放过了自己.不过转念一想,如今战事迭起,众多帝王你方唱罢我登场,大唐天下风雨飘摇,实在不是内乱的时机.不由得摇头暗叹太子若是有秦王的一半气度,肯听他一言,今日也不必落到这般田地.无奈下,对着李世民深拘一躬就准备离开.却听李世民突然叫了一声,道:"今日有我的下属来报告,齐王妃已经寻到,就在不远处的一处庄园里,庄主姓刘,前些日子苏姑娘曾救了他儿子的病.你去说苏姑娘的名字,他必然带你去见齐王妃,然后就悄悄的将她带回去吧.长安的人若是不知道齐王妃曾在河东逗留过,自然也就不知道有人煽动百姓叛乱的事情.只是先生这一路可要小心行事,莫要再将堂堂的大唐皇子的妃子给弄丢了."
魏征点了点头,转身就走了出去.对李世民的弹忌却越发强烈.心道此子不除,将来必会是太子登位的一大阻力.披上风帽,带着随从就从大营的后门策马离去,连带来的书箱茶具都不要了.
帐内的李世民等人见了他们离去的身影,蓦然间爆发出一阵大笑.这魏征平日里计谋百出,他们很是吃了他不少暗亏,如今见他这般灰溜溜的离去,蓦然间人人心怀大慰.就在众人哈哈大笑的时候,忽听身后一个闷闷的声音突然响起,众人回头一看,见是仍躺在箱子里的苏晓禾,正一脸愤怒的看着他们.众人一时间笑的越发的开心.李宗道连忙走过去将晓禾的绳子解开,晓禾一下跳了出来,一把掏出嘴里的白布,愤怒的挥舞着拳头:"一群忘恩负义的家伙,过了河就拆桥!"
李世民长笑一声,走过来安抚的拍了拍晓禾的肩膀,笑道:"少安毋躁,况且这河还没过去呢!"
随即厉声喝道:"来人啊!带上两万黑甲军,埋伏在大营两侧,不出战,只射箭.我让他宋金刚有来无回."
众将轰然领诺.秦琼皱眉问道:"那门口的那些乱民怎么办?"
李世民笑道:"那就要偏劳我们的苏女仙了。"
一时间,众人目光全都积聚在晓禾的身上.晓禾脸庞发烧,冲着身侧围绕的一众将领抱拳的道:"那就让本女仙大显神通,撒豆成兵,救你们一救."
众将一愣,随即又蓦然大笑.
外面鼓声震天,号角响奏.李世民长笑一声,高声道:"去吧!"
正文 第五十二章:雪情
一阵朗朗的大笑轰然从李世民的主帐传了出来,房玄龄捂着肚子抹着眼角的泪水,指着苏晓禾笑道:"姑娘这笑话是从哪里听来的."
晓禾眨巴着眼睛看着屋子里这群东倒西歪的人们,心里不由得暗暗叹道,真是一群没见过世面的土老帽,这样的笑话也能笑成这个样子,幸好姑娘我还是凑合着来的,不然把我心中潜埋了三年的那些黄|色段子讲出来,你们岂不是要一命呜呼驾鹤西游?
晓禾摇头晃脑的说道:"当然是我自己想出来的,你有听过别人说吗?"
秦琼在一旁一边饮了口酒一边说道:"别人可没有姑娘这般的花花肠子,今天我算是见识到了姑娘的能耐,难怪连太子和齐王都要在姑娘手下吃了亏."
众人想起的魏征走时的那副样子,越发的轰然大笑了起来.帐内的气氛一时盈满了战后的喜悦和快乐.
晓禾哼哼哈哈的点了点头,含糊的应了一声,就一门的吃着桌子上的美味佳肴,不再说什么.看他们如今这样明目张胆的说太子的坏话,可见他们显然已经不把晓禾再当外人了,再有也可以看出秦王和太子的争斗已经不再是什么秘密了,晓禾柔柔的叹了口气,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李建成这样屡次不顾大局的逼迫,完全没有做帝王该有的一点风度,也难怪将来要埋骨于玄武们这样的家门口了.
今日他们逼走了魏征,解决了因齐王妃而带了的迫在眉睫的危机,后来又成功的大败宋金刚的人马,可算是来到河东以来最痛快的一天了.
晓禾不善酒力,被李道宗等人强行灌了几口酒就觉得头脑发晕,脸似火炭,跟大家说了一声,就迷迷糊糊的出了帐篷.
外面风雪刚息,空气清朗,月光下到处一片白茫茫的冰霜,泛着一种恍非人世的美.
晓禾大大的吸了一口气,一下子感觉到多日来堵塞在心里的郁闷和龌龊一扫而空,虽然时间已经不早,可是却没有一点睡意,看着远处一个高丘萤白美丽,就信步走去.
走了一会,晓禾酒意已经散的差不多了.空气香甜清新,高远的苍穹里星子寥落,月色淡如清茶,突然感觉到一种久久失去了很久的喜乐祥和.走那高丘上,寻一处雪地就坐了下来.
此时一阵冷风突然刮了起来,高丘里的白雪被吹的纷扬飘洒,咋一看去,仿佛是又下了一场雪.晓禾突然感到平和安然,一身轻松,一时间,很多过往的事情全都如雪花一般从她的脑海中纷扬而过,晓禾柔柔的吸了一口气,一下子想起了从前很喜欢的一首歌,就低声哼唱了起来.
人生路上甜苦和喜忧
愿与你分担所有
难免曾经跌倒和等候
要勇敢的抬头
谁愿常躲在避风的港口
宁有波涛汹涌的自由
愿是你心中灯塔的守候
在迷雾中让你看透
阳光总在风雨后
乌云上有睛空
珍惜所有的感动
每一份希望在你手中
阳光总在风雨后
请相信有彩虹
风风雨雨都接受
我一直会在你的左右
晓禾的声音悠远且寂寥,那些属于上个轮回的记忆此时多她来说是那么的遥远,她突然忍不住轻笑了一下,很多时候她都分不清楚,她到底是太原李府的苏晓禾和是二十一世纪的医大女生乔禾,这些零碎的记忆又到底哪一个才是一场真正的南柯大梦呢?
这时,一阵箫声隐隐的从雪丘的另一边穿透的初停的雪,幽幽的传了过来,声音缠绵,却又有一股空灵清丽和浑然剔透的美感,晓禾侧目望了过去,只见一人青衣磊落,碧箫黑发,十指翻飞,就坐在离她不远的雪丘上,低眉轻奏,神态安然.所奏之曲恰恰就是晓禾刚刚哼唱的曲子.
一曲终了,李世民回过头来,淡笑着看着晓禾,问道:"这曲子很好听,歌词虽是不通文理,可是却有一种别样的意境,可是你做的."
晓禾定定的看着他,此时的李世民完全失去了他一直以来的那种逼人的霸气,却有一种柔和的仿若是孤月清风的温柔.晓禾歪着头笑道:"你怎么不在帐里,却跑到这来."
李世民嘴角微微一牵,缓缓的摇了摇头,轻轻的说道:"很多时候,我都需要一个人静一静.好好的想些事情,越是大战之后越要这样."
晓禾一愣,想要说出什么话来笑话他一下.可是见他那样飘然无尘的样子,到了嘴边的话突然就说不出来了.她也随着他愣愣的看着天边孤单的一轮圆月,一时,几乎忘了今昔何夕.
"你是在想五弟吗?"
声音突然在耳边响起,晓禾被吓了一跳.怒气?br />
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