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是国家大事,对段断和唐依来说根本就是不相干的事,可这对高阳公主来说就是天赐良机。经过一年的努力,她真的把活字印刷给弄出来了,正好跟李治说了,让他们印刷厂来承担印刷任务,让全国都能看到。
段断唐依陪着李治和武MM一块去看,包括段断和唐依在内,大家对高阳的工作能力真的刮目相看起来,段断和唐依只是提了一个想法,可是他们谁也没有真的见过印刷厂什么样,就算见过其实也没有用,现代的印刷术和古法印刷有着天渊之别,高阳能让一个想法变为现实这点就让段断和唐依瞠目结舌,所以高阳说是唐依的想法时,唐依忙推得一干二净,这回真不是怕事,而是真的真的不好意思抢功。
李治倒是有点了解段断夫妇的性子了,知道他们也就出了点子,工作真是高阳和房二做的,很是高兴,开玩笑,因为这不仅是印刷的问题,高阳顺便解决了印刷的纸张问题,这两样就把书籍的价格一下子就压到谷底,让全国的人都能买得起书,用得起纸,这是什么样的概念。
李治童鞋觉得自己已经与父亲并肩成为大唐最有为帝王了,一时间真是感慨万千,无法用言语来形容了。
于是高阳公主与兰陵公主一样享受了四千食邑的长公主待遇,房二同学也终于得到了皇家单独的封赏,除了长子袭爵之外,李治一高兴,于是二子也弄个不大不小的爵位在身。
高阳和房二圆满了,本来只是想弄点钱给小儿子们分分,结果超预期的完成了任务,老2也有爵位了,表示他们只用担心老三、老四了,他们还有什么可期望的?
本来段断和唐依真的很高兴的,高阳房二一时间荣宠非常,那么永徵四年的高阳谋反案自然就不存在了,可是人生是什么?唐依常常觉得就是碗柜,里面全是餐具
房二和高阳还没高兴完,那头房家出事了。
高阳这头正要大展宏图,结果那头长孙无忌突然上表弹劾房家长男行为不轨。高阳那天正和唐依、李淑、李雪雁一块在文成公主府里看她从吐蕃带回的宝贝呢,房二就冲了进来。
“老大关我们什么事?”高阳看不得房二那慌张的样子,老大一家靠着他们养着,就算惹着事来也是他自己的事,关他们个屁事。
“胡说八道”李淑瞪了姐姐一眼,转头看着房二,“到底有没说什么不轨?”
“不太清楚,我又不上朝,只是听说老大,老三好像都有关系,我们要不要进宫求个情?老大已经是庶人了,能惹什么事,老三……”房二一母同胞的就这一兄一弟,还有一个姐姐是韩王妃,可以说是一门显赫,当然真的串起来,大家都跑不远。这才是他急着来找媳妇的原由,他有儿子的,他可不能让房大、房三连累。
“你们家还有老三?”唐依问了一句。
当然得到了包括文成公主在内的几位一齐鄙视。其实这真不能怪唐依,因为高阳从来就不提房家的事,而卢太夫人因为长子遗直的事身体就变坏了,很少再出现在贵妇圈子里来,唐依自己也低调,除了跟着义母就是跟着这几位长公主,交的也都是他们的圈子中人,自然无从知晓房家三子的事了。当然由此也就知道,高阳跟房家人的关系,若是好的话,唐依怎么可能不认识?
原来房家老三房遗则娶的是荆王李元景之女为妻,李元景是太宗的弟弟,说实话,如果没有高阳谋反案,其实段断都不知道这位是谁,而唐依更强,她连房家有老三都不知道。所以段断也不知道李元景的女婿就是房家老三。段断不说唐依当然就连不到一块了,现在听他们解释清楚亲戚关系了,唐依比在座的各位都更清楚即将要发生什么事了。
高阳夫妇这一年多忙着印刷厂的事,对房家的事很少顾及,又与房大,房三的关系一般,也就过年一块祭个祖,其它的时候少有来往,他们自然不会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李淑知道一点,但她收的风是李元景的事,却不想与房家有关,轻轻的敲了一下脑袋,想想有点头痛了,高阳可是亲姐姐,再说这两年关系在这儿摆着,高阳有事,自己能跑得了?
李雪雁倒是中间最为冷静的,毕竟是当过一国王妃的人,她的思维反而更能接近李治他们的思维,想想,“别乱,现在形势不明,不可自乱阵脚”
“说得对,长孙大人弹劾一个庶人本身就有问题,皇上自有公断,长公主和驸马爷这几年所作所为皇上都看在眼里的,自然不会让人攀扯两位的。”唐依干巴巴的说道,其实这里头最最心虚的就是她了,因为她知道得很清楚,谋反这事不需要理由的。
李淑冷笑了一下,“十八姐,把卢老夫人接到公主府去,老大,老三无论谁来拜见,你们都不要开门。对外宣称闭门思过,等皇上的圣裁。别的事一概不问不管”
“可是……”房二还是一脸忧色。
“你们有儿子保住你们就是保住了房家一脉,这是最大的孝顺。”李淑疾言厉色了。
房二面色一凛,拉起高阳对李淑等人抱抱拳,高阳一脸愤怒,可是却又无法言说,小脸涨得赤红,咬牙对他们点头头,跟着房二离开了。
“我上次还听清扬说起一个故事,说房老大人在四川时,有个道士说,‘公知名当世,为时贤相,奈无嗣相绍何。’公怒。时遗直已三岁在侧,日者顾指曰:‘此儿此儿,绝房氏者此也。’现在想想,那个房大真不是好东西。”唐依轻轻的叹息了一声,想着摇摇头,这是什么事啊?这还是上次房大惹事时段断当笑话跟她说的,想着当时把房大打下去了,应该就没事了,没想到,就这样,还是有事,可不就是天生的祸害吗?
“清扬在哪听说的?”李淑目光一闪。
“我哪知道,上次房大惹事时外头乱传过一阵,谁知道在哪捡的耳朵”唐依一怔,想到段断看到的应该就是后世的史书杂记,万一这会唐朝根本就没有不是糟了。忙转换话题,“我们要闭门思过吗?”
“关你屁事”李淑白了她一眼,唐依抚抚胸口,太好了。
文成笑了笑,“母亲买了个小别院,虽说没你们家的好,但也精致,要不要跟我一块去住几天,带上颖儿,小东西会走会跑了,理应出去转转的。”
李淑笑了,“是啊,最近天气挺好,也没什么事,倒是出游的好时机,你让清扬也别一天到晚在地里窝着了,该放手就放手。”
“嗯,我回去说说。”唐依明白,李雪雁这是要避开了,她身份特殊,朝中的事最好别参与,现在让她跟她一块去,也是伸手拉了她一把,这会出门避祸有点不太好听,但是陪着文成公主和江夏王妃一块去,也就说得过去了。
李淑没跟着,唐依也没问,对他们来说,李淑远远比他们有经验,让她们避开就是不想让她们知道太多,这也好,日子还是得安静一点为好。
段断二话不说就跟着唐依他们出了京,开玩笑,这会谁在京里呆就是傻子了。谁不知道他们家和高阳公主家关系不错。扯上他们是分分钟的事,又不用证据才能证明他们没罪。
当然唐依还把慧之敏之一齐带上,这会小孩子最容易出事,把他们紧紧的拢在身边,敏之虽然笑话唐依,但却老实的跟上了,慧之则对唐依有了更深一层的依恋,对他们来说段断和唐依已经隐隐有取父母而代之之势。
段断并没有放下心来,李雪雁之生父仍江夏王李道宗,是李世民的堂弟,为人正直古板,靠着军功起家的有为宗室。而段断所知的,荆王反叛除了牵连了无辜的李恪之外,也牵连到这位宗室王爷,当然他没李恪那么倒霉,只是被贬出京,但也够这老头一受的。但他又不知道该怎么跟李雪雁说,只能等待。
“为什么?”唐依也见过李道宗,虽说是李雪雁过继给了皇室,但是毕竟也是亲生的父母,李治也不是很强求这位姐姐不许与亲生的家人来往,雪雁也就常常和生母在一块,唐依也就和李道宗有过几面之缘,觉得那是个方正忠直之人,怎么可能被这事牵上。
“他是魏征的女婿”段断苦笑了一声,唐依不说话了。
第一五四章手段
第一五四章手段
李道宗是魏征的女婿,自然得要继承魏家的政治毒资产,要知道长孙与魏征的关系一向不好,而魏征也是支持当年太子李承乾的,长孙无忌后来暗杀了承乾,让李治无后顾之忧的登上皇位,对长孙无忌来说,魏家的一切他都想尽力铲除掉,李道宗虽然是宗室,但手握兵权,不可小觑,现在又有文成公主撑腰,自然要打压一下的。
李治是政治人,他当然知道承乾是怎么死的,但他当自己不知道,对于魏征,李治更不感冒了,所以在皇权面前,什么都是浮云,他一点也不在意长孙为他扫平前面的障碍,所以他也不会说啥的。
有这层认知之后,段断和唐依能说啥,只能等着,只希望李淑能出手相救了。这会他们俩都没想起武MM,因为武MM在这事上,实在太微不足到了。
李淑没有出京,她表现得非常镇定,好像跟她一点关系也没有,除了作坊、皇宫之外,她也哪都没去,在家跟驸马琴瑟合鸣,日子似乎过得相当逍遥快活。
但是京城没几天就传说,房大仍房家绝嗣之祸根的传言,而且传言一起,卢老夫人就病重了,上了个请罪的折子给李治,也证实了这一传言的真实性,表明长子就是来讨债的,房老爷子早就说过这话,所以对他一直厌恶……摆明了卢老夫人也要丢车保帅了。
皇帝的答复没下来,房大就服毒自尽,什么也没留下;房家老三几乎在同一时间也自尽了,也什么也没留下。长孙去两房搜过,干净得跟水洗过一般。房家一下死了两儿子,卢老夫人急气攻心,再也没缓过来,没两天的功夫也没了。
房二老实的上书请罪,说了半天其实就是问问李治,他们能不能好好安葬卢老夫人,顺便把房大,房二给埋了。李治能拦着人家办后事吗?更何况还是老国公夫人,自然下旨厚葬,房二带着高阳和孩子们披麻戴孝的送了老夫人,顺便把兄弟们埋在父母边上,成功的脱离了长安的事非圈子。
房家一门完了,长孙无忌没从房家这边找到更有用的线索,但不耽误他的大计,于是从平阳公主的儿子柴令武入手,荆王李元景密谋反叛的事还是给揎了出来,还是按照历史的轨迹,倒霉的李恪童鞋还是被光荣的牵连上了。
但牵连归牵连,李恪跟巴陵公主关系连一般都谈不上,跟李元景更是八杆子打不着了,他的封地离长安又十万八千里,N年没回过京了,凭什么牵上他?
他能被太宗所看重也是有原由的,能是那被人污蔑而不出声的主?主要是这次指证的人力度不够,若是房二指证,大家可以说高阳和李恪的关系好,现在柴令武指证,有个屁的用。所以人家直接就向书给李治,一一驳斥,而且理直气壮的要和李元景他们当庭对质。
李治虽然也挺想把这个庶出的哥哥弄死,但是他又看到此事的另一面,马上表现出自己名君的风度,让李恪当庭为自己申辩。
李元景他们罪证确作了,现在李恪当庭对质成功了,灰头土脸的反而是办案子的长孙无忌。长孙无忌只能当庭请罪,表明自己也是被骗的,李恪无罪释放,长孙虽然办案有功,但攀扯亲王,功过相抵,让他别管案子,好好闭门思过。
荆王谋逆案就此完结,李恪虽然申辩成功,但李治也指出了他的不足,‘为啥不牵别人就牵你?你要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于是李恪同学连高阳那儿都没去,直接灰溜溜的回了封地,闭门不出,严守门户,打死不出来了。
李治连削带打,长孙灰头土脸,做了白工,李恪也没落着什么好,于是最大的得益者就是李治了,非常之圆满。
事情完结了,李道宗就更没事了,因为长孙想着先把李恪弄死了,再下一步才是李道宗,结果到了李恪就没戏唱了,只能就此结案。李元景,柴令武,巴陵公主等人该自尽的自尽,该流放的流放,永徵四年的闹剧结束。
唐依他们终于松了一口气,欢欢喜喜的收拾东西,回家过大年了。
当然还得先去高阳公主家至祭,虽然晚点,但是老夫人也是长辈,不看僧面还得看佛面不是。好在除了房二有些晦暗,其它人都还好,房二分了些田产和住房给房大媳妇,让她带着孩子在京郊居住,省得天天在京里被人乱说。
房家老三没孩子,老婆回娘家跟着被牵连了,但也不是房二能管得了的,能保住老爷子的名声不受损害,能保住自己一家已经很不容易了。他惟一难受的是自己的母亲,老了老了也没得善终,生生的被儿子气死,想想就恨得咬牙切齿。
至了祭,大家就可以坐下说说话了,前因后果也就知道了。房大还在为当年的事不平,认为是高阳使计,让自己失去爵位的,于是和老三联合起来想找老2的麻烦。
而老三媳妇娘家也不安分,想借着房家的名声拢络一下朝臣,要知道房老爷子为相多年,门生故吏不计其数,破船不也有三千钉吗?更何况房二、高阳的名声不好,败坏他们,正好让房大来接收房家的政治遗产。于是房大兴奋了,觉得报仇的机会来了。
于是那些高阳当年的那些事又被翻出来了不说,连带着房二也都没落着好,说什么高阳与辩机那啥时,这位在门外站岗……
反正话怎么难听怎么说,把房二头的帽子刷得绿油油的不说,还把房二贬得一无是处,就是房家之耻。
长孙早就盯着元景了,自然没有放松对这事的监控,于是一纸弹劾书就上了,说庶人污蔑皇室
李淑是谁啊,听唐依一说‘绝嗣者遗直’的话后,就机灵一动,外面的传言她能听不到?早就看房大不顺眼了,只是怕高阳难受,就想私下去解决了算了,她还动手,长孙就直接上书了。
李淑当然明白,这下子不是自己一个人私下能解决得了的事了。长孙无忌这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了。先派人把唐依的话传出去,你想搞臭高阳,也不看看自己是什么东西。
要知道高阳与辩机的事早几年疯传过,这几年因为唐依的参与,早就没人说了,所以房大再挑这话出来说,其实有点炒剩饭的意思,根本就没有几个人感兴趣,反而是房大的传言更有趣,一时间疯传起来,大家又联系起当年房大说的那句蠢话,更觉得房大就是房家的祸根,会害得房氏一门绝嗣。
然后把风透给了卢太夫人,卢太夫人可是人精,知道这已经不是老大一个人的事了,关系到的是家族的生死存亡,儿子再亲也不如家族传承事大了。马上跳出来与房大划清界限,总得把孙子们保住不是。
老夫人不用人教她该做啥,直接写一封措辞严厉的信派心腹递给房大,随信附带一瓶毒药。老大死了,心腹带着老夫人的信回来复命,顺便告诉老太太,老三的问题比老大严重,老大是傻,而老三真的参与到了谋反之中。
老太太当即就吐了血,也不写信了,直接让人去给老三灌了药,知道老三死了,老太太泪流满面,谁也不见,自己关起来绝食绝药而亡。
因为老太太没留下一点把柄,老大老三都是‘自尽’的,所以李治还真不好办他们,房家在老太太的英明果绝之下得以保存。
但房二和韩王妃都是知道前因后果的,韩王妃也恨得牙直痒,她和房家三子都是一母同胞,怎么能没感情?可是老大和老三不顾念家族,不顾念老母,生生的要把家族置于死地的行为,让她怎么能不恨?
她也有家,有儿子,房家有事,她可能置身事外吗?现在还把老母生生的逼死,依着她,恨不得把房大房三拉出来鞭尸才好,只是那是不可能的,只是咬断牙齿和血吞罢了。
唐依看看房二和韩王妃的样子,再听高阳把事一说,心里那叫一个佩服啊,若是自己能这么当即立断吗?老太太死两个儿子,保住了全家族,这份果敢就非常人可及的。
偷看看李淑,这应该是她早就算好的,手段还真高,如果是李淑动手,就算高阳会感激李淑,房二和韩王妃心里还是会不怎么舒服的,但现在是老太太自己亲自动的手,就成高风亮节了,房二和韩王妃一腔怒火只会对着房大和房三来,跟李淑又有什么关系?
回了家,跟段断一说,段断笑了,轻轻的拍拍唐依的脸,“害怕?”
“有点”唐依笑着点头,平常一直是朋友,自然会有些膈应的,当然她不是说李淑不对,就是心里有点不舒服。
“要知道这是最好的结局。李淑早就说过,她和李恪的关系很好,所以她会照顾高阳,不让高阳牵连到李恪。你以为李淑只做了房家这点事?你以为李雪雁真的和我们一样在避祸?她会不知道这事可能会牵到她亲爹?所以这不是一个人动作的结果。但这个结果是最大限度的把这事控制在最小范围内,这才是最大的慈悲心。”段断自然也有
免费TXT下载
船说